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連勝文訪問大陸

連勝文訪問大陸

發布時間: 2022-04-19 22:13:47

A. 連戰訪問大陸代表了什麼

第一次國共合作,推翻了北洋軍閥,結束了封建統治.
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使抗日戰爭取得了勝利.
連戰訪問大陸的意義:
標志著大陸和台灣交流與合作邁進一步。

B. 台灣連戰什麼時候來的大陸

2006年4月26日16時40分許,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領的國民黨大陸訪問團一行60人搭乘東方航空公司客機順利抵達南京祿口機場,開始了中國國民黨時隔半個多世紀的首次大陸之行。

飛機艙門打開,連戰站在舷梯平台上向停機坪上歡迎的人群揮手致意,人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是歷史性的第一步!」17時05分,連戰在祿口機場停機坪發表演講。連戰說,台北和南京距離可以說不是很遠,但距離他上次到南京來「整整間隔了60多年」,「實在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應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邀請,連戰率領中國國民黨訪問團將在大陸進行8天7夜的訪問。此行,連戰將在北京與胡錦濤進行會談,這是繼1945年8月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之後,兩黨最高領導人60年之後的歷史性握手。

「對中國國民黨來講,南京是一個具有歷史聯結、感情聯結的地方。」連戰說,今天能率同國民黨同仁,來南京向創黨總理孫中山先生致上最高的敬意,這是國民黨全黨共同的心聲,也是眾多人民共同的期盼,「我深深地感到,此行真是難能可貴」。

現場快門聲響成一片,密密麻麻的攝像機、錄音機記錄著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面對數百名中外記者的采訪,連戰表示:如何能夠營造兩岸互惠互利、和平雙贏的未來,是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中國國民黨訪問團這次到大陸訪問,願意為這樣一個目標盡綿薄之力,也希望各界人士、相關團體大家能同心協力,一起奮斗,一起努力。連戰夫人方瑀,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林澄枝、江丙坤,秘書長林豐正等訪問團成員同機抵達。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陳雲林、中共江蘇省委副書記任彥申和江蘇省各地台商協會的代表等前往機場迎接連戰一行。

四月的南京,艷陽高照。連戰一行的到來,在這座曾是六朝古都和原國民政府所在地的現代化城市裡引起普遍的關注和歡迎。「沒有比親人回家更讓人開心的了。大家有分歧不要緊,關鍵是能夠坐到一起交談。」南京市莫愁湖社區72歲的居民劉文珏說。

訪問團隨後前往金陵飯店下榻。南京是連戰訪問大陸的首站。訪問團在寧的重點行程是拜謁中山陵——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的長眠之處

C. 連戰至今總共訪問大陸多少次

連戰、宋楚瑜的來訪,符合兩岸共同發展需要,兩位政要也會因為在推動兩岸經濟文化等交流方面所做出的貢獻而贏得兩岸人民的尊重。國民黨主席與親民黨主席相繼訪問大陸,與大陸高層進行接觸、會談,這種兩岸政黨之間的交往活動展現兩岸對話、統一的道路是寬廣的,會使「一個中國,和平統一」的道路越來越寬廣。76%的被訪者表示他們認為這兩次不同尋常的來訪對推動海峽兩岸經濟的發展將會起到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D. 這是連戰第幾次訪大陸了

連戰此次到祖國大陸參訪,是其第五次訪問祖國大陸。

前四次訪問大陸的時間:
2005年4月26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領國民黨大陸訪問團赴大陸訪問。這是連戰自1945年離開大陸後60年來首次再度踏足大陸,也是自1949年以來中國國民黨主席首次訪問大陸。

2005年10月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第二次走訪大陸。訪問線路:沈陽——大連——青島——煙台——上海——成都——台北 。

2006年4月13日,連戰再次「登陸」,參加兩岸經貿論壇。4月17日,連戰首次抵達福建,展開五天四夜「祖地行」。

E. 連戰到底為什麼訪問大陸別講大道理!

為了兩種利益!

1 連戰自身的威望越來越下降,訪問可以提高他自身的知名度,間接提高了他自身的收入。

2 國民 黨在台被民進 黨一直打壓了7年 一直斗不過 通過訪問可以給民進 黨施加壓力 間接提高國民 黨在台的利益

F. 連戰訪大陸說的一句話(楊柳青時憶故人)其中的故人可理解為老朋友嗎

可以是老朋友的意思

G. 連戰訪大陸

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大陸的國際政治意義

2005年5月3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前台灣行政院院長連戰及國民黨大陸訪問團結束了在南京、北京、西安和上海等地的8天訪問返回台灣。臨行前,連戰先生在上海浦東機場發表臨別感言時表示,待到「楊柳又青了」的時候再相見。現在,伴隨著連戰先生的話音,台灣海峽兩岸已然翻捲起和解的春潮。東亞地緣政治格局很可能因為這股春潮而掀開新的一頁。

·台灣問題:「外力」的存在總是將水越攪越混

台灣海峽兩岸的分裂與分治,是56年前國、共內戰的結果,也是當時世界冷戰格局的產物。在今年世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的偉大時刻,1943年11月的《開羅宣言》和1945年8月《波茨坦公告》作為國際法律文件,早就庄嚴宣告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中國政府對台灣享有主權的神聖地位。美國喬治頓大學法學院院長沃爾曼教授曾專門撰文指出,台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主權歸屬,清晰得根本不需要再專門制定任何一項國際法文件來予以確認。

然而,冷戰使得台灣變成了美國圍堵所謂「中共擴張」的前哨陣地,也使得台灣問題與美國在東亞的地緣戰略利益形成了千絲萬縷的聯系。一灣淺淺的海水,帶來了數不盡的鄉愁。

90年代初冷戰結束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台灣島內的政治民主化原本應該為兩岸和平與統一創造歷史性的契機,但由於李登輝等台獨勢力作祟,兩岸關系悲劇性地日趨緊張。1999年9月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妄圖藉助大國政治中利益競爭的復雜和詭異,「挾洋自重」,竭力想走一條背叛祖國、實現台獨的分離主義路線。

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帶有鮮明台獨黨綱的民進黨上台執政,形形色色的台獨勢力更加猖狂。泛綠陣營為了拉攏選票,達到長期執政的目的,不惜大肆煽動「台灣意識」以對抗和瓦解「中國認同」,藉由「撕裂族群」瘋狂地鼓吹和叫囂台灣要「走自己的路」。2004年3月20日的台灣大選將這種人為的「藍綠對立」以及「中國與台灣」的對立推進到了新的高度。陳水扁雖然在2004年5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重申了「四不一沒有」,但由於台灣當局台獨主張未變,一切為了票源的「逢中必反」政策不變,台獨勢力早就一直在爭取的「共投、制憲和正名」的可能性仍在提升,「去中國化」行動在台灣島內也不斷發展。

面對兩岸局勢的濃濃陰霾,2005年3月中國大陸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並由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四點建議」向台灣當局昭示了中國政府和人民反台獨的決心和願意對話的善意。

兩岸局勢從90年代初一路走來,可謂風雨飄搖、幾度經歷危機。究其原因,一是因為台獨勢力竭力利用各種國際因素對抗中國大陸的主權訴求,堅持走台獨冒險主義道路;二是因為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台灣問題事實上成為了大國角逐的看不見硝煙的「戰場」。台灣當局也頻頻出招,利用自己手中的「民主牌」、「民意牌」和「經貿牌」等手段,妄圖達到台獨目的;即便無法實現實質台獨,也要在法律、文化和觀念等領域與中國「劃清界限」。台獨勢力背後各種「外力」的干預與影響,一直是台灣海峽兩岸關系動盪最深刻的根源之一。

中國政府一再嚴正聲明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任何國家無權干涉;然而,國際關系中實力對比的微妙現實,以及大國政治中私利至上的權力本質,客觀上也難以完全釐清台灣問題是「國內」、還是「國際」問題的界限,更讓台灣問題總是隨著東亞政治的變化而起伏跌宕。

·兩岸中國人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

連戰先生此次率團訪問大陸,不僅和胡錦濤總書記進行直接對話,建立起了海峽兩岸黨對黨的溝通與協商機制;最重要的是,兩黨領導人時隔59年的握手,向國際社會宣示了兩岸中國人有決心、有能力自己解決兩岸分歧與沖突;建立台海兩岸和平、穩定與發展的新架構,不但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心願,也是兩岸政治家可以共同開創的美好前景。

隨著親民黨主席宋楚瑜5月5日赴大陸訪問和目前正在商討中的台灣新黨主席郁慕明的來訪,兩岸政治人物直接對話的新現實已經出現。台灣的陳水扁「政府」盡管在短期內還不會實質性地跟進,從而藉助連先生訪問的東風徹底開啟兩岸當局者之間對話的大門,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當然,我們對連戰訪問能否帶來台灣島內政治生態的改變和多大程度上觸動民進黨政府還不能盲目樂觀。然而,台灣島內真正著眼於人民幸福和華夏子孫共創民族振興的各種政治勢力,事實上已經無法躲避兩岸政治對話的大潮。正如連戰先生4月29日在北京大學演講時所提到的,他的來訪是順應「民意潮流」和「歷史潮流 」的雙重結果。連戰來訪與中國大陸方面所達成的廣泛成果,是90年代到現在15年間兩岸關系沒有出現的歷史轉變,是開啟兩岸未來發展歷史新進程的「鑰匙」,更是國際社會在若干個月之前還很難預期的偉大願景。

對於東亞的國際關系來說,連戰先生的此次訪問,是打破台海僵局、轉變兩岸關系長期緊張的重要時刻。台海的和平、穩定和發展,符合東亞各國人民的利益,更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合作。兩岸政治對話進程的啟動,將開始扭轉90年代以來台灣政局發展一直不利於中國大陸的消極趨勢,給台灣問題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兩岸溝通對話的積極因素。在這一歷史時刻,在東亞地緣政治環境中,台灣問題難得一見地開始出現向「中國大陸」傾斜的建設性態勢。這無疑將有利於鞏固和發展中國在東亞的戰略地位,賦予中國政府更多的主動性來與其他國家討論普遍關心的台灣問題。

同時,對於出於牽制中國崛起的各種國際勢力來說,兩岸中國人自己在台海問題上逐步開始走出困境,建立起包括廣泛經貿聯系、軍事信任措施以及更深層的社會互動基礎上的「緊密型」聯系,無疑能打擊他們與台灣加強軍事與戰略聯系的政治意願,讓那些想要在台灣問題上做文章、做手腳以防範所謂「中國威脅」的勢力頭腦要「清醒」一些,在和台獨勢力「眉來眼去」時的熱情要多少「收斂」一些。雖然不是現在,也很可能還有漫長的時間,但歷史終將證明,在冷戰時期由於意識形態對抗,而在後冷戰時代又由於台獨勢力的挾洋自重而導致的「外力」介入台海事務的過程,從此次連戰先生訪問開始,將逐步進入一個「衰退期」。

中國政府此次抓住歷史機遇,與中國國民黨一起開創兩岸政黨交流新時期的抉擇,沉重地打擊了台獨勢力,擴大了島內維護現狀與穩定的主流民意,為防止台海局勢失控、逐步消除台海緊張這一長期的區域熱點問題,提供了最為堅實和可靠的路徑。在和平、穩定與發展為主題的兩岸關系務實開拓的歷史潮流帶動下,台灣問題的「降溫」將會給東亞區域合作帶來新的生機,也有可能逐步促成東亞多邊地區安全合作制度的建立。(朱鋒)

中國日報網站

H. 請問當年 連戰訪問大陸時 的一個新浪網友寫的詩

當你跨出機艙的那一刻,
我就認出了你
父親一般偉岸的身軀
母親一般睿智眉眼
在你的身上依然是那樣的明顯
唯有那零亂的白發
讓人生出無限的感慨
走上前去,說一聲
大哥,你回來了
我的喉嚨像是被什麼東西所堵塞
想當初為推翻帝制
是你拉著我的手
在村口的大樹旁
一同告別了咱娘
踏上北伐的戰場
當取得勝利的時候
是你讓我寫信告訴咱娘
忠孝不能兩全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九一八的槍聲
激起了你我兄弟的男兒血性
你手持漢陽造血染台兒庄
我手握大片刀喋血平型關
在戰壕中你我分享著一口乾糧
在青紗帳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槍

淞滬戰役
敵後戰場
武漢保衛戰
戰斗在太行山上
你我相互鼓勵
打回老家去
讓侵略者血債血償
保衛黃河
保衛長江
保衛全中國

政治上的歧見使你我漸行漸遠
政見的不同使你我兵戎相見
五十年的相互敵視
親者痛仇者快
五十年的不依不饒
讓咱娘氣瞎了雙眼

娘曾在彌留之際呼喚著大哥你的名字
說不見著大哥你她死不瞑目
然而娘撐到了最後
還是眼睜睜地望著東方
無奈地撒手人寰

五十年後的今天
你終於回來了
跨過海峽,越過高山
一路風塵
掩飾不住你急迫的心情

一路上你我低頭不語
來到我們離開家鄉時
娘送別我們的那棵大樹下
我手中捧著咱家的族譜
你手裡拿著一炷祭祖的高香
我們兩人一起來到娘的墳前

我叫一聲
娘,大哥他回來了
你哭一句
娘,兒子來見您了

兩個在戰場上從不知屈膝的漢子
兩個五十年來誰也不服誰的男人
如高山塌陷般地跪倒在了娘的墳前
任憑淚水嘩嘩地流淌
任憑夕陽西下,月亮升起在樹梢間

我對著黃河大聲喊
娘,大哥他回來了
黃河之水湧起了欣慰的淚花

我對著長江大聲喊
娘,大哥他回來了
三峽大壩轟然的水聲就像那迎賓的禮炮

我對著長城大聲喊
娘,大哥他回來了
長城內外剛剛盛開的杜鵑
紅艷艷的,好像是特意為你鋪就的紅地毯

我對著昆侖大聲喊
娘,大哥他回來了
昆侖回應著
就像是家鄉的父老
簇擁在咱家老宅的門口
扶老攜幼,口中喃喃

回來了,回來了,回來了
冥冥之中我們好像聽到了娘的聲音
她又一次給我們講起了
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斷
一把筷子就永不會被折彎的道理
還囑咐我們「這個家離開誰都不行」
「江山社稷需要你們兄弟二人的兩副肩膀
共同承擔」。

鄉親們扶老攜幼
簇擁在咱家的老宅前
看到我們兄弟二人偉岸的身軀
又走在了一起
他們情不自禁地
鼓起了掌
這掌聲代表著娘的心願
這掌聲代表著鄉親們的心聲

人們奔走相告
「他家大小子回來了」
「他家大叔回來了」
「他家大爺回來了」

這一聲聲的「回來了」
讓人不禁心頭一熱
這一聲聲的「回來了」
讓人不能自已而淚水漣漣

大哥呀大哥,你早該回來了
咱倆早該擯棄前嫌
我知道你雖然富有了
我的日子也在蒸蒸日上
但是兄弟不和
鷸蚌相爭
漁利的總是門外的豺狼
要想在外族人面前真正地昂起頭顱
還需要你我兄弟聯手實現紫氣東來
夢回唐朝

咱家門外的豺狼
賊心不死
隨時都想闖進門來
禍害咱家的牲畜
偷吃咱家的牛羊

我們兄弟倆可要看清呀
咱娘在生前可一再叮囑
咱們家歷代姓「中」名「國」
不管到什麼時候
誰也不準更名改姓
誰也不許吵鬧著分家分田
這是娘的囑咐
也是晚輩的希望

大哥呀,「中國」兩個字比你我的生命
更重要

大哥他回來了
消息猶如閃電一般
傳遍了大江南北
傳遍了家鄉的村村寨寨

人們期待著
期待著你我共同匡扶社稷
人們期待著
期待著你我的
第三次握手
再鑄輝煌

I. 什麼原因促使連戰訪問大陸

1.經濟危機的到來,需要搞好與大陸的關系。你看,現在大三通也通了,台灣的港口不也是滿了么?2.島內與大陸交往的呼聲愈演愈烈,為了自己的政績,為了得民心,台灣領導人也會考慮訪問大陸。3.在台灣人眼中的大陸,就像在我們眼中的台灣一樣。我們認為大陸是母親,台灣需要回到母親的懷抱。而台灣人則也是普遍認為,台灣是母親,大陸需要回到台灣的懷抱。這一點從中央四套的一個專題節目上邀請的台灣人士說的話里完全能看得出來。4.大陸擁有更加雄厚的資金,與大陸交往能獲得許多優惠政策,大陸能去台灣投資,帶動工商業和旅遊業等的發展。

J. 連戰每年訪問大陸是來做什麼

其一,是想藉助對大陸的訪問,以順應民意,來贏得台灣人民的支持,以便在下屆的總統選舉中取得優勢。

其二,可能也覺得歷史潮流不可逆轉,統一是必然的趨勢。

連戰1959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1965年獲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1966年至1967年在美國任教。1968年,連戰返回台灣任教,擔任台灣大學政治系暨政治研究所主任。

歷史背景:

連戰上中學時,連震東已經官運亨通,這時的連府環境與從前大不相同,連戰開始打高爾夫球,並經常組織郊遊、參加舞會,其玩伴都是些高官富商子弟。

自那時起,連戰就開始與錢復(原「中研院院長」錢思亮之子)、陳履安(原「行政院長」、「副總統」陳誠之子)和沈君山(原台灣農業復興委員會主委沈宗翰之子)並稱為「政壇四公子」。

熱點內容
大華錄像機哪裡有安卓設備 發布:2025-05-15 14:25:06 瀏覽:807
錄制腳本方案 發布:2025-05-15 14:25:04 瀏覽:165
奇石腳本業 發布:2025-05-15 14:23:44 瀏覽:680
android中的socket 發布:2025-05-15 14:22:15 瀏覽:408
apph5源碼 發布:2025-05-15 14:19:51 瀏覽:666
2d游戲按鍵精靈腳本教程 發布:2025-05-15 14:10:15 瀏覽:279
伺服器上的郵件如何銷毀 發布:2025-05-15 14:02:49 瀏覽:138
飢荒安卓版如何解除手柄模式 發布:2025-05-15 14:02:05 瀏覽:112
演算法強化班 發布:2025-05-15 14:02:04 瀏覽:345
c語言編譯後圖片 發布:2025-05-15 13:51:57 瀏覽: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