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音訪問
1. 武漢音樂學院怎麼樣啊
武漢音樂學院是中南地區一所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特色突出的高等音樂學府。她座落在武昌最繁華地段的解放路,東臨辛亥首義紀念館紅樓,西瀕揚子江,北倚黃鶴樓和長江大橋。院內綠樹成蔭,湖面微風拂浪,四處樂韻繚繞。
學院歷史悠久,校址即原武昌兩湖書院舊址。她的前身可上溯到創辦於1920年的武昌藝術專科學校。1949年成立中原大學文藝學院;1951年改名為中南音樂專科學校;1958年換名為湖北藝術學院。1985年定名為武漢音樂學院。
學院1956年招收本科生,1979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1999年通過「法學」門類的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點,並正式招生。
學院學科專業目錄調整前有七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新的學科專業目錄下達後,對應調整為兩個碩士學位授予點。
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447人。其中,教師274 人。教師隊伍中,現職教授22人,副教授91人,共113人。
學院現有作曲、音樂學、民族器樂、鋼琴、管弦、聲樂、舞蹈等7個系,音樂教育學院以及研究生部、社會科學部、成人教育學院、附屬中學、附屬小學、音樂研究所、計算機音樂實驗中心等教學科研單位;2003年6月被定為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之一。
學院現有在校學生2863人,其中研究生148人,本、專科生1604人,附中577人,附小121人,成教學院本、專科生413人。
學院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特別是「九五」期間和「十五」前兩年的快速發展,固定資產大幅度增加。校園佔地面積已達183.2畝,校舍建築面積9.2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資產值1000萬余元。圖書館藏書23萬余冊及唱片、音帶、像帶5萬多張(盒)。學院建有電化教學中心,計算機音樂實驗中心、音樂聲學實驗室、數碼錄音棚。學院還建有懸掛楚曾百鍾且具有一流音響效果的編鍾音樂廳等。
學院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日益提高,從195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開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至今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音樂藝術人才。不少已畢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已成為音樂、藝術院校的教授和副教授,文藝團體的一級或二級藝術家,以及音樂研究機構和新聞媒體的中堅力量。
學院在學科建設中,始終圍繞著「一個窗口」(學報《黃鍾》,它以嚴肅的思想性、深刻的理論性和高品位的學術性,繼續成為全國8種音樂類中文核心期刊之一,作為武漢音樂學院的一個學術窗口,它已成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之一,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兩個拳頭」(「東方交響樂團「、「中華編鍾樂團」)、「三個方向」(計算機音樂理論、作曲技術理論、民族音樂理論)、「四個重點」(作曲、民樂、音樂學、鋼琴四個重點學科)、「六個中心」(計算機音樂實驗中心、許忠鋼琴藝術中心、中國音樂考古中心、林耀基小提琴藝術中心、中國道教音樂研究培訓中心、音樂聲學實驗室)這種學科建設上的布局開展工作,使學院學科建設在上質量、顯特色、創品牌、出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學院省級重點「音樂學」學科,立足於音樂基礎課理論研究,注重音樂與科技聯姻,傳統與現代結合,使多個研究方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努力實現科研成果向教學轉化,促進學科建設的健康發展,使這個學科不僅在湖北省而且在全國同類學科中居於領先地位。
學院在科研工作中承擔並完成了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的重點項目,如編撰《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湖北卷》、《中國大網路全書·音樂舞蹈卷》的部分條目;《聶耳全集》和《洗星海全集》部分作品定譜錄音的工作、《全國中、小學生音樂欣賞曲庫》音帶32盒及《曲庫欣賞指南》2冊等。目前,我院在計算機與作曲、演奏的結合,多媒體音、像、譜的自動生成、轉換,作曲技術理論課程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的開發,作曲技術理論學術資料庫、民族音樂文化與宗教音樂的研究方向,已出版專著12部,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四十餘篇,其中,曾侯乙編鍾樂學、律學的研究成果,被國內外同行專家譽為「重大發現」和「有新的突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菲德邁致公函明確提出:這些成果是中國古代音樂研究的新曙光,歸根結底對世界音樂史的研究有重大影響。我院的道教音樂方面的研究成果,除在內地,還在我國香港地區及日本、法國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學院還依靠自身的學術實力,主辦了兩屆「武漢國際編鍾研究學術會議」、兩屆「全國和聲學學術報告會」、兩屆「全國中、青年作曲家新作交流會」和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的視唱練耳、長號、圓號、單簧管學術會議。學院的教師經常出席國際國內各種學術會議,提交、發表的論文受到與會專家的極大關注。
學院廣泛開展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活動,已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奧地利、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家的音樂藝術院校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相互間的往來、講學、演出交流活動不斷,每年學院派出一些師生出國留學進修、訪問講學、演出比賽。
學院重視師生的藝術實踐活動,成立東方交響樂團、中華編鍾樂團、民族室內樂團、合唱團和附中藝術團、附小藝術團,其中中華編鍾樂團與國際著名音樂家譚盾、馬友友合作,曾在美國、英國、法國以及香港、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東方交響樂團先後在我國北京、上海、安徽、湖南、大連等演出;2002年,還承擔了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的「中國新春音樂會」,先後在德國法蘭克福「世紀大廳」和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上成功演出,展示了中國古老文明和傳統文化,展示了中國作曲家在交響音樂創作領域的成果,展示了中國優秀青年歌家、演奏家的風采,均獲得各界人士的好評。
學院十分重視師生員工思想政治教育,堅持開展以「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為重點的基本道德規范教育。以師生藝術實踐為特色,開展多項校園文化活動,經常組織師生深入省、市、工廠、大專院校、社區、以及勞動教養管理單位參加演出。積極開展「文明系、處」和「文明教研室」的評比表彰活動,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發展。自1999年至今,連續兩屆獲得「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地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解放路255號
2. 有人知道武漢紫陽音樂學院嗎
你說的應該是武漢音樂學院吧,關於武音的簡單介紹如下:
武漢音樂學院是中南地區一所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特色突出的高等音樂學府。她座落在武昌最繁華地段的解放路,東臨辛亥首義紀念館紅樓,西瀕揚子江,北倚黃鶴樓和長江大橋。院內綠樹成蔭,湖面微風拂浪,四處樂韻繚繞。
學院歷史悠久,校址即原武昌兩湖書院舊址。她的前身可上溯到創辦於1920年的武昌藝術專科學校。1949年成立中原大學文藝學院;1951年改名為中南音樂專科學校;1958年換名為湖北藝術學院。1985年定名為武漢音樂學院。
學院1956年招收本科生,1979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1999年通過「法學」門類的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點,並正式招生。
學院學科專業目錄調整前有七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新的學科專業目錄下達後,對應調整為兩個碩士學位授予點。
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447人。其中,教師274 人。教師隊伍中,現職教授22人,副教授91人,共113人。
學院現有作曲、音樂學、民族器樂、鋼琴、管弦、聲樂、舞蹈等7個系,音樂教育學院以及研究生部、社會科學部、成人教育學院、附屬中學、附屬小學、音樂研究所、計算機音樂實驗中心等教學科研單位;2003年6月被定為湖北拾人文社科基地」之一。
學院現有在校學生2863人,其中研究生148人,本、專科生1604人,附中577人,附小121人,成教學院本、專科生413人。
學院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特別是「九五」期間和「十五」前兩年的快速發展,固定資產大幅度增加。校園佔地面積已達183.2畝,校舍建築面積9.2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資產值1000萬余元。圖書館藏書23萬余冊及唱片、音帶、像帶5萬多張(盒)。學院建有電化教學中心,計算機音樂實驗中心、音樂聲學實驗室、數碼錄音棚。學院還建有懸掛楚曾百鍾且具有一流音響效果的編鍾音樂廳等。
學院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日益提高,從195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開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至今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音樂藝術人才。不少已畢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已成為音樂、藝術院校的教授和副教授,文藝團體的一級或二級藝術家,以及音樂研究機構和新聞媒體的中堅力量。
學院在學科建設中,始終圍繞著「一個窗口」(學報《黃鍾》,它以嚴肅的思想性、深刻的理論性和高品位的學術性,繼續成為全國8種音樂類中文核心期刊之一,作為武漢音樂學院的一個學術窗口,它已成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之一,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兩個拳頭」(「東方交響樂團「、「中華編鍾樂團」)、「三個方向」(計算機音樂理論、作曲技術理論、民族音樂理論)、「四個重點」(作曲、民樂、音樂學、鋼琴四個重點學科)、「六個中心」(計算機音樂實驗中心、許忠鋼琴藝術中心、中國音樂考古中心、林耀基小提琴藝術中心、中國道教音樂研究培訓中心、音樂聲學實驗室)這種學科建設上的布局開展工作,使學院學科建設在上質量、顯特色、創品牌、出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學院省級重點「音樂學」學科,立足於音樂基礎課理論研究,注重音樂與科技聯姻,傳統與現代結合,使多個研究方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努力實現科研成果向教學轉化,促進學科建設的健康發展,使這個學科不僅在湖北省而且在全國同類學科中居於領先地位。
學院在科研工作中承擔並完成了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的重點項目,如編撰《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湖北卷》、《中國大網路全書·音樂舞蹈卷》的部分條目;《聶耳全集》和《洗星海全集》部分作品定譜錄音的工作、《全國中、小學生音樂欣賞曲庫》音帶32盒及《曲庫欣賞指南》2冊等。目前,我院在計算機與作曲、演奏的結合,多媒體音、像、譜的自動生成、轉換,作曲技術理論課程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的開發,作曲技術理論學術資料庫、民族音樂文化與宗教音樂的研究方向,已出版專著12部,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四十餘篇,其中,曾侯乙編鍾樂學、律學的研究成果,被國內外同行專家譽為「重大發現」和「有新的突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菲德邁致公函明確提出:這些成果是中國古代音樂研究的新曙光,歸根結底對世界音樂史的研究有重大影響。我院的道教音樂方面的研究成果,除在內地,還在我國香港地區及日本、法國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學院還依靠自身的學術實力,主辦了兩屆「武漢國際編鍾研究學術會議」、兩屆「全國和聲學學術報告會」、兩屆「全國中、青年作曲家新作交流會」和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的視唱練耳、長號、圓號、單簧管學術會議。學院的教師經常出席國際國內各種學術會議,提交、發表的論文受到與會專家的極大關注。
學院廣泛開展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活動,已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奧地利、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家的音樂藝術院校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相互間的往來、講學、演出交流活動不斷,每年學院派出一些師生出國留學進修、訪問講學、演出比賽。
學院重視師生的藝術實踐活動,成立東方交響樂團、中華編鍾樂團、民族室內樂團、合唱團和附中藝術團、附小藝術團,其中中華編鍾樂團與國際著名音樂家譚盾、馬友友合作,曾在美國、英國、法國以及香港、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東方交響樂團先後在我國北京、上海、安徽、湖南、大連等演出;2002年,還承擔了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的「中國新春音樂會」,先後在德國法蘭克福「世紀大廳」和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上成功演出,展示了中國古老文明和傳統文化,展示了中國作曲家在交響音樂創作領域的成果,展示了中國優秀青年歌家、演奏家的風采,均獲得各界人士的好評。
學院十分重視師生員工思想政治教育,堅持開展以「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為重點的基本道德規范教育。以師生藝術實踐為特色,開展多項校園文化活動,經常組織師生深入盛市、工廠、大專院校、社區、以及勞動教養管理單位參加演出。積極開展「文明系、處」和「文明教研室」的評比表彰活動,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發展。自1999年至今,連續兩屆獲得「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3. 武漢音樂學院是否招收美術生
招收,但是如果院校沒有組織校考的話就是根據聯考分錄取
4. 孔子是墨子的學生嗎
孔子少時家貧,並無固定學塾教師。那時候似乎沒有學堂,但是有老師存在。但比如說老子和姜子牙的老師是誰,也很難講。
孔子自己博學多聞,算是自學成才。自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是空穴來風。其父母可算第一教師。據說周遊列國時,曾經短期問學於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等。據傳從一個難為他的稚童那裡也學了一招。
下面是網路網友「後來新生」的介紹,供您參考。
孔子的老師:
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
1.萇弘
萇弘,字敘,古資中縣(現資陽市雁江區)人,公元前(575-492年)。據《圖經》載「萇弘、資中人,有祠在青泥坊,數里之內土色尚青。」又據,《莊子.外物篇》載:「萇弘蜀人,被殺之後,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後化為碧。」成語「碧血化珠」、「碧血丹心」即由此而來。
萇弘博學多才,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律,常與周景王交往,孔子在齊久仰其名其才,於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前往周國造訪萇弘,求教韶樂與武樂之異同和不解之處。
孔子在請教萇弘韶樂與武樂異同後最後問萇弘道:武樂與韶樂孰為軒輊?萇弘道:武樂為周武王之樂名,韶樂為虞舜之樂名,若以二者之功業論,舜是繼堯之後治理天下,武王伐紂以救萬民,皆功昭日月,無分軒輊。然則就樂論樂,韶樂之聲容宏盛,字義盡美;武樂之聲容雖美,曲調節器卻隱含晦澀,稍遜於韶樂。故爾武樂盡美而不盡善,唯韶樂可稱盡善盡美矣!
對於萇弘博學施教,孔子稱謝不迭,並於次年前往齊國聆聽了韶樂的演奏,樂得手舞足蹈,如醉如疾,「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與萇弘的會晤,史稱「訪弘問樂」。其六藝(禮、樂、書、詩、易、春秋)中「樂以發和」思想即源於萇弘的樂學理論。
在晉國的「六卿之亂」中,萇弘因幫助范氏和中行氏,趙簡子派晉大夫叔向對周王施反間計而將其殺害。現資中發輪鎮有萇弘讀書遺跡。
2.師襄
師襄:春秋時魯國樂官,擅擊磬,也稱擊磬襄。也有一說是衛國樂官,亦稱師襄子。
《史記》里說他「以擊磬為官,然能於琴」,師文曾從他學琴,《史記.孔子世家》、《韓詩外傳》也都說孔子曾從他學琴。
3.老聃
李耳,字伯陽,世稱老子,又叫老聃。春秋時期陳國人,出生在河南鹿邑縣東。早年擔任東周守藏史(相當現今的圖書館館長)。後因為周朝發生叛亂時,大量典籍被帶到楚國,而被免職。
隨後又到魯國生活多年,與孔子來往較多。孔丘曾經適周問禮於老聃,向他學過周禮。後來不忍見周朝衰落,西出丞谷關,守關的令尹(官名)聽說他很有學問,就讓他寫書,於是就有了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道德經》。
他在這部書中提出"無為而治"。認為統治者要治理好國家,應當不幹涉人民的行為,不用教育,讓他們自然發展。這一觀點影響深遠,在當今的企業管理理論中,就有人提倡 無為而治 。
他是道教的鼻祖,認為道是萬物的本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他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僅次於儒教創史人孔丘。在封建社會中,他的思想有時取代儒學的地位成為統治階級的主導思想潮流,魏晉時的玄學在中國的盛行,就是明證。
除此之外,我相信還有很多,因為他一直在周遊列國,而且他自己不是說了嗎:三人行必有我師 !
補充:關於郯子
公元前525年,郯國國君郯子訪問魯國。郯國是位於魯國東南的附屬小國(今山東省郯城附近),郯子是五帝之一少昊的後代,故對少昊時期的歷史文化比較了解。在召待郯子宴會上,魯國一大夫問他,少昊時期以鳥名作為官吏名稱的情況,郯子作了解釋。孔子聽到郯子這般宏論,敬佩不已。隨之單獨求見請教。此際孔子27歲,早已聲望在外。郯子回答了孔子的許多提問,包括少昊時期的官吏制度。從中,孔子受到很大啟發,得到許多聞所未聞的知識,於是人們也就把郯子當作孔子一位值得記載的老師。
孔子一生,無時無事不學,「學而不厭」,「不恥下問」,並堅信「三人行,必有我師。」(《論語·述而》),故有「學無常師」之說。然而為歷史所認定的主要老師,除郯子、老聃外,還有萇弘和師襄子,共四人。萇弘是著名的音樂學家,孔子拜他為師,學習音樂。師襄子是魯國著名樂官,教孔子彈琴。
孔子認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其意為,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去求索得到的。此言有理。其中與各位老師「傳道、授業、解惑」(韓愈《師說》)密不可分。聖人孔子拜師求學的精神,登門求教、學無常師等做法,就是在今天也有一定的意義。
5. 今年武漢音樂學院的文化課分數線是多少
經武漢音樂學院招生委員會討論通過,並報湖北省教育廳招生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我院2018年普通本科各專業方向文化投檔資格線(750分制)如下:
1、音樂學專業(含音樂教育、音樂學理論、音樂管理、鋼琴調律招考方向)340分;
2、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300分;
3、錄音藝術專業(含音樂音響導演、音樂編輯與製作招考方向)300分;
4、音樂表演專業(演唱、中國樂器演奏、西洋管弦·打擊樂器演奏、鋼琴演奏、鍵盤樂器演奏與編導、通俗樂器演奏招考方向)290分;
5、舞蹈表演專業245分;
6、舞蹈編導專業290分。
6. 武漢音樂學院訪問學者有哪些科目
根據《武漢音樂學院訪問學者試行辦法》規定,武漢音樂學院接受國內訪問學者是為高校培養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乾的重要形式,也是校際間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途徑。
武漢音樂學院接受國內訪問學者需要達到、滿足以下相關要求:
一、國內訪問學者通過學習和工作,接觸和了解本學科的學術前沿動態,加深基礎理論,拓寬知識面,提高學術水平,為回原單位後發揮學術帶頭人或學術骨乾的作用打下基礎。
二、國內訪問學者必須具備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有較強的獨立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的能力,並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一般應是副教授。
三、接受國內訪問學者的單位應有博士導師或學術造詣較深的教授擔任指導教師,科研工作開展較好,在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等方面有較好的條件,一般應是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點或國家投資重點建設的實驗室。
四、國內訪問學者在導師指導下,以參加科研為主,協助指導研究生、參加編寫教材或其他教學工作,導師全面負責培養工作。期限一般為半年至一年。
五、申請接受訪問學者的單位,應將接受的學科、條件、課題內容、指導教師,以及對接受對象的具體要求等報國家教委教師管理辦公室審核同意後,在《中國教育報》上刊登。在本人申請,單位推薦的基礎上,經訪問學者本人和指導教師協商之後,由接受學校確定。
六、接受學校應按不低於博士研究生的標准提供學習、工作條件,盡可能地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選送單位也要盡可能地給予訪問學者各方面的支持和幫助。
七、訪問學者報到後,應在導師指導下,根據選派學校原定課題方向,迅速制訂學習和工作的具體計劃,並切實按照計劃完成預定任務。導師應按照計劃檢查執行情況,並寫出考核意見。
八、訪問學者在工作學習期間要遵守接受單位教師所應遵守的規章制度。訪問學者參加科學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有關問題,接受單位應視其所起的作用按照有關規定協商解決。接受單位應視訪問學者擔負工作任務的情況付給適當津貼。
九、接受單位要把接受國內訪問學者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由一名副校長分管,加強管理工作。選送學校要根據本校師資培訓規劃,認真做好選送工作,與接受單位密切配合,以保實效。
7. 武音成教學院本科文憑的含金量怎麼樣急求!
武漢音樂學院
[英]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中國武漢音樂學院是培養高級音樂專門人才的學府,位於武昌解放路255號。學院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成立的武昌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70餘年的辦學歷程,培養了八千餘名音樂人才,為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學院名稱歷經變化,1985年定名為武漢音樂學院,首任黨委書記、院長童忠良教授;現任黨委書記楊鋒教授、院長彭志敏教授。
學院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是全國首批獲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學院設附中、附小旨在培養高等音樂人才後備軍。為了適應社會音樂教育的需要,學院創設了成人教育學院(成人學歷教育),以及培訓學院(成人及兒童非學歷教育)。
學院設有作曲、音樂音響導演、音樂學、民族器樂、鋼琴、弦樂、管樂、聲樂、音樂教育、舞蹈等專業。由學院管弦系師生為主組建的"東方交響樂團"、由民樂系師生為主組建的"中華編鍾樂團"、由聲樂系師生組建的"武漢音樂學院合唱藝術團"經歷了多年的磨練,以其高超的藝術水平,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學院現有教職工456人,其中專職教師260人,教授20人,副教授76人;學院常年聘請有來自美國、德國、白俄羅斯、烏克蘭、亞美尼亞等國家的音樂家擔任鋼琴、小提琴、聲樂等專業的教學。目前在校大學生2124人,其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79人。
學院擁有獨具風格、音響效果一流的編鍾音樂廳,以及電化教學中心、計算機音樂實驗中心、音樂聲學實驗室、數碼錄音棚、多媒體授課教室等現代化教學科研設施。學院圖書館書譜及音像資料館藏近30萬冊(張)。今年學院又建立了"中國音樂考古中心"和"中國道教音樂研究培訓中心"等。
為了開拓教學科研的新局面,學院提出了"音樂與科技聯姻、傳統與當代結合"的新思路,承擔並完成了一批國家和省部級的重點項目,如《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湖北卷》、《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湖北卷》、《中國大網路全書·音樂舞蹈卷》的部分條目、《20世紀作曲技術發展史》、《20世紀中國古代音樂文獻綜錄》、《湖北民間音樂研究》以及《聶耳全集》、《冼星海全集》部分作品的定譜錄音工作等等。
學院以自身學術實力,主辦過兩屆\\\\\\"武漢國際編鍾研究學術會議\\\\\\"(1988年、1998年),兩屆\\\\\\"全國和聲學學術報告會\\\\\\"(1979年、1985年),兩屆\\\\\\"全國青年作曲家新作交流會\\\\\\"(1986年、1998年),第四屆全國律學學術研討會(2001年),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的視唱練耳、長號、圓號、單簧管等不同門類的學術會議。學院的教師經常出席國內外各種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作學術報告。2002年初春,我院"東方交響樂團"應邀赴奧地利,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及德國法蘭克福世紀大廳舉行了"國航世紀行--維也納·中國新春音樂會\\\\\\",取得極大的成功!
武漢音樂學院在以堅定的步伐,朝著自己的發展目標,即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把學院建設成條件好、水平高、學科門類齊全、學術特色鮮明、走在國內同類院校前列並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等音樂學府前進。
武漢音樂學院是中南地區一所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特色突出的高等音樂學府。她坐落在武昌最繁華地段的解放路,東臨辛亥首義紀念館紅樓,西瀕揚子江,北倚黃鶴樓和長江大橋。院內綠樹成蔭,湖面微風拂浪,四處樂韻繚繞。
學院歷史悠久,校址即原武昌兩湖書院舊址。她的前身可上溯到創辦於1920年的武昌藝術專科學校。1949年成立中原大學文藝學院;1951年改名為中南音樂專科學校;1958年換名為湖北藝術學院。1985年定名為武漢音樂學院。
學院1956年招收本科生,1979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1999年通過「法學」門類的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點,並正式招生。
學院學科專業目錄調整前有七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新的學科專業目錄下達後,對應調整為兩個碩士學位授予點。
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447人。其中,教師274 人。教師隊伍中,現職教授22人,副教授91人,共113人。
學院現有作曲、音樂學、民族器樂、鋼琴、管弦、聲樂、舞蹈等7個系,音樂教育學院,演藝學院以及研究生部、社會科學部、成人教育學院、附屬中學、附屬小學、音樂研究所、計算機音樂實驗中心等教學科研單位;2003年6月被定為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之一。
學院現有在校學生2863人,其中研究生148人,本、專科生1604人,附中577人,附小121人,成教學院本、專科生413人。
學院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特別是「九五」期間和「十五」前兩年的快速發展,固定資產大幅度增加。校園佔地面積已達183.2畝,校舍建築面積9.2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資產值1000萬余元。圖書館藏書23萬余冊及唱片、音帶、像帶5萬多張(盒)。學院建有電化教學中心,計算機音樂實驗中心、音樂聲學實驗室、數碼錄音棚。學院還建有懸掛楚曾百鍾且具有一流音響效果的編鍾音樂廳等。
學院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日益提高,從195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開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至今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音樂藝術人才。不少已畢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已成為音樂、藝術院校的教授和副教授,文藝團體的一級或二級藝術家,以及音樂研究機構和新聞媒體的中堅力量。
學院在學科建設中,始終圍繞著「一個窗口」(學報《黃鍾》,它以嚴肅的思想性、深刻的理論性和高品位的學術性,繼續成為全國8種音樂類中文核心期刊之一,作為武漢音樂學院的一個學術窗口,它已成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之一,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兩個拳頭」(「東方交響樂團「、「中華編鍾樂團」)、「三個方向」(計算機音樂理論、作曲技術理論、民族音樂理論)、「四個重點」(作曲、民樂、音樂學、鋼琴四個重點學科)、「六個中心」(計算機音樂實驗中心、許忠鋼琴藝術中心、中國音樂考古中心、林耀基小提琴藝術中心、中國道教音樂研究培訓中心、音樂聲學實驗室)這種學科建設上的布局開展工作,使學院學科建設在上質量、顯特色、創品牌、出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學院省級重點「音樂學」學科,立足於音樂基礎課理論研究,注重音樂與科技聯姻,傳統與現代結合,使多個研究方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努力實現科研成果向教學轉化,促進學科建設的健康發展,使這個學科不僅在湖北省而且在全國同類學科中居於領先地位。
學院在科研工作中承擔並完成了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的重點項目,如編撰《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湖北卷》、《中國大網路全書·音樂舞蹈卷》的部分條目;《聶耳全集》和《洗星海全集》部分作品定譜錄音的工作、《全國中、小學生音樂欣賞曲庫》音帶32盒及《曲庫欣賞指南》2冊等。目前,我院在計算機與作曲、演奏的結合,多媒體音、像、譜的自動生成、轉換,作曲技術理論課程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的開發,作曲技術理論學術資料庫、民族音樂文化與宗教音樂的研究方向,已出版專著12部,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四十餘篇,其中,曾侯乙編鍾樂學、律學的研究成果,被國內外同行專家譽為「重大發現」和「有新的突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菲德邁致公函明確提出:這些成果是中國古代音樂研究的新曙光,歸根結底對世界音樂史的研究有重大影響。我院的道教音樂方面的研究成果,除在內地,還在我國香港地區及日本、法國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學院還依靠自身的學術實力,主辦了兩屆「武漢國際編鍾研究學術會議」、兩屆「全國和聲學學術報告會」、兩屆「全國中、青年作曲家新作交流會」和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的視唱練耳、長號、圓號、單簧管學術會議。學院的教師經常出席國際國內各種學術會議,提交、發表的論文受到與會專家的極大關注。
學院廣泛開展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活動,已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奧地利、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家的音樂藝術院校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相互間的往來、講學、演出交流活動不斷,每年學院派出一些師生出國留學進修、訪問講學、演出比賽。
學院重視師生的藝術實踐活動,成立東方交響樂團、中華編鍾樂團、民族室內樂團、合唱團和附中藝術團、附小藝術團,其中中華編鍾樂團與國際著名音樂家譚盾、馬友友合作,曾在美國、英國、法國以及香港、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東方交響樂團先後在我國北京、上海、安徽、湖南、大連等演出;2002年,還承擔了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的「中國新春音樂會」,先後在德國法蘭克福「世紀大廳」和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上成功演出,展示了中國古老文明和傳統文化,展示了中國作曲家在交響音樂創作領域的成果,展示了中國優秀青年歌家、演奏家的風采,均獲得各界人士的好評。
學院十分重視師生員工思想政治教育,堅持開展以「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為重點的基本道德規范教育。以師生藝術實踐為特色,開展多項校園文化活動,經常組織師生深入省、市、工廠、大專院校、社區、以及勞動教養管理單位參加演出。積極開展「文明系、處」和「文明教研室」的評比表彰活動,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發展。自1999年至今,連續兩屆獲得「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主頁:http://www.whcm.com.cn/
論壇:http://www.whcm.org.cn
8. 要考武漢音樂學院的古典吉他系要幾級
武漢音樂學院是高等院校,屬於全日制大學本科教育系列。
想去武漢音樂學院上學你得讀完高中啊,參加藝術類專業考試和全國統一的高考,藝術專業分數和統考課程分數達到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就可以通過正規途徑成為該校的學生,應該有本科和專科吧。
武漢音樂學院2007年普通本科招生簡章
一、培養目標
按照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音樂、舞蹈專業人才及師資。
二、專業、學制、學歷層次
專業代碼 專業 專 業 方 向 學制 學歷
層次
050401 音樂學 理論 五年 本科
藝術管理 四年 本科
音樂教育 聲樂 四年 本科
器樂(主要招收鋼琴,適量招收古箏和揚琴)
理論
050402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含視唱練耳) 五年 本科
050417 錄音藝術 音樂音響導演 四年 本科
050403 音樂表演 指揮(樂隊指揮、合唱指揮) 五年 本科
演唱(美聲、民族唱法) 四年 本科
中國樂器演奏
(二胡、琵琶、揚琴、古箏、竹笛、笙、嗩吶)
西洋管弦(含打擊樂器)樂器演奏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小號、圓號、長號、大號、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薩克斯管、古典吉他、打擊樂器)
鍵盤樂器演奏
(鋼琴、手風琴、電子管風琴)
050412 表演 舞蹈表演與教育 四年 本科
三、招生對象和報考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
3、身體健康,符合報考專業體檢要求。
下列人員不能報考:
1、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在校生;
2、應屆畢業生之外的高級中等教育學校在校生;
3、因觸犯刑律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的或正在服刑者。
四、關於招生范圍與計劃的說明
1、我院各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具體招生計劃以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廳審核下達的招生計劃為准;
2、我院屬於教育部批準的31所獨立設置的藝術院校之一,在國家招生計劃正式下達前須提前自行組織專業考試。因此,我院的具體招生計劃將待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廳正式下達我院後在校園網上公布(網址:www.whcm.com.cn),請考生及時在我院校園網上查詢。
五、報考時間及地點
1、音樂學(音樂教育方向)
報名:2007年3月5日(星期一)至6日(星期二)
考試:2007年3月7日(星期三)開始
2、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錄音藝術、音樂表演各方向及舞蹈表演與教育方向
報 名:2007年3月12日(星期一)至13日(星期二)
專業初試:2007年3月14日(星期三)開始
專業復試:2007年3月16日(星期五)開始
3、報名及考試地點:武漢音樂學院新校區(武漢市武昌區紫陽路1號)
六、報名手續
1、湖北省考生提交「2007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報名登記表」及本人有效身份證(同時提交復印件)。
2、外省考生交驗所在學校介紹信及本人有效身份證(同時提交復印件);凡被要求參加藝術類考生統一報名省份的考生,須按考生所在省份的要求報考,如浙江省考生在報名時向我院需提交「2007年浙江省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報考證」(各省名稱不同)復印件。
3、提交本人近期兩寸登記相片兩張。
4、報名及初試考務費100元/人;通過初試者,辦理復試手續並交納復試考務費100元/人。
5、報考音樂學、音樂學(音樂教育)、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含視唱練耳方向)、錄音藝術的考生實行初、復試一次性進行,報名及考務費共200元/人。
七、專業考試科目
1、音樂學
⑴音樂學(音樂教育方向),該專業方向初、復試一次性進行。
聲樂主修:演唱歌曲1首;演奏鋼琴曲1首,並演奏「兩升兩降」范圍內的音階、琶音各1條(4個八度上下行,抽簽決定)。其最後得分的結構為:聲樂70%;鋼琴30%。如加試鋼琴以外的樂器得分超過80,則從81分起,每多得1分,在主修結構總分中加0.1分。
專業基礎:視唱,聽寫,樂理。
器樂主修:演奏樂曲1首(其中鋼琴需另外演奏「兩升兩降」范圍內的音階、琶音各1條,4個八度上下行,抽簽決定);演唱歌曲1首。其最後得分的結構為:器樂70%;聲樂30%。如加試非主修器樂的得分超過80,則從81分起,每多得1分,在主修結構總分中加0.1分。
專業基礎:視唱,聽寫,樂理。
理論主修:音樂綜合知識(音樂欣賞常識、音樂理論常識、音樂表演常識、音樂教育常識、聽音樂寫短文);演唱歌曲1首;演奏鋼琴曲1首,並演奏「兩升兩降」范圍內的音階、琶音各1條(4個八度上下行,抽簽決定)。其最後得分的結構為:音樂綜合知識40%;鋼琴30%;聲樂30%。如加試鋼琴以外的樂器得分超過80,則從81分起,每多得1分,在主修結構總分中加0.1分。
專業基礎:視唱,聽寫,樂理。
⑵ 音樂學方向,該專業方向初、復試一次性進行。
①音樂學(理論方向)
初試:音樂學基礎
試卷內容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出自「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音樂》(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音樂常識;二是音樂學理論知識(含民族音樂理論、中國音樂史和西方音樂史)。
音樂論文寫作(聽音樂寫作文1篇)。
復試
專業基礎:視唱,聽寫,樂理。
樂器演奏(鋼琴或其它樂器的完整作品2首,其中鋼琴作品的程度不低於車爾尼練習曲作品849)。
面試:演唱(民歌2首、戲曲唱段1首),口頭回答問題。
專業分結構:音樂學基礎20%;音樂論文寫作20%;樂器演奏20%;面試20%;專業基礎[(視唱+聽寫)10%+樂理10%]20%,共計100分。
②音樂學(藝術管理方向)
筆試:藝術綜合知識
面試:
樂器演奏(鋼琴或其它樂器演奏任選一項)
A、鋼琴:完整作品1首,程度相當於車爾尼練習曲作品849;
B、其它樂器: 完整作品1首。
其它才藝表演(歌曲、舞蹈、小品、朗誦等任選一項)
問答
A、自我介紹(口頭進行,時間不超過一分鍾;同時提供本人簡歷的文本一份);
B、就文化產業及音樂藝術行業的基本狀況以及如何策劃藝術活動等方面的提問作口頭回答。
專業分結構:藝術綜合知識30%;樂器演奏和其 它 才 藝 表 演 30%(樂器演奏20%+其他才藝表演10%);自我介紹10%(口頭介紹5%+文字簡歷介紹5%);問答30%。
註:本方向考生的文化課考試成績需達到本年度湖北省高考「三本線」(文理均可)。
2、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含視唱練耳方向),該專業方向初、復試一次性進行。
(1)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初試:樂理,作曲Ⅰ(歌曲寫作與單旋律發展)。
復試:作曲Ⅱ(多聲部寫作),基礎和聲,聽寫。
面試:樂器演奏(鋼琴或其它樂器),視唱,民歌演唱,能力展示(與所考專業方向相關的其它能力)。
(2)視唱練耳方向
初試:樂理,視唱Ⅰ。
復試:基礎和聲,聽寫。
面試:鋼琴演奏,視唱Ⅱ,能力展示(與所考專業方向相關的其它能力)。
3、錄音藝術
錄音藝術專業的專業考試,採取必考與選考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必考科目:
A、樂理;
B、視唱練耳(視唱在面試中進行);
C、面試(視唱,選試的樂器演奏,能力展示)。
選考科目:
A、基礎和聲;
B、樂器演奏(在面試中進行);
C、作曲Ⅰ(歌曲寫作與單旋律發展);
D、作曲Ⅱ(多聲部寫作);
E、音樂製作基礎(自選音樂軟體上機製作,詳見說明③)。
說明:
①考生可在上列選考科目中自主選考,選考門數不得少於兩門(多選不限);
②選考的科目請在報名時加以註明;
③音樂製作基礎的考試主要涉及音樂製作的常識性概念和MIDI錄入的基本操作。考試採取機試的方式進行。考生可在考試設備上自選軟體或音源,完成試卷中音樂片段(或小型樂曲)的錄入。可選基本軟體包括Cakewalk Sonar(4.0)、Nuendo(2.0)、Sibelius(3.0);可選基本音源包括Microsoft GS波表軟體合成器、Cakewalk TTS、Hypersonic;
④各科目均以百分制計分;
⑤考生的所有參考科目的成績都將記入專業總分及最後總分(專業總分與高考總分之和)。
4、音樂表演
⑴ 指揮(樂隊指揮、合唱指揮)方向,該專業方向初、復試一次性進行。
初試:樂理,作曲Ⅰ(歌曲寫作與單旋律發展)。
復試:作曲Ⅱ(多聲部寫作),基礎和聲,聽寫。
面試:指揮,樂器演奏(鋼琴或其它樂器),視唱(包括二聲部彈唱),民歌演唱,能力展示(與所考專業方向相關的其它能力)。
⑵ 演唱(美聲、民族聲樂)方向
初試:演唱歌曲1首。
復試:演唱不同風格的歌曲2首(不能重復初試曲目),音域測試。
專業基礎:視唱,聽寫,樂理。
註:報考演唱方向的考生自備伴奏。初試時不化濃妝、不穿演出服、不穿鞋跟超過5cm以上的高跟鞋,復試自便。
⑶ 中國樂器演奏方向
初試:演奏練習曲及不同風格的樂曲1-2首。
復試:演奏不同風格的樂曲2首,視奏。
專業基礎:視唱,聽寫,樂理。
⑷ 西洋管弦(含打擊樂器)樂器演奏方向
初試
管樂器演奏:演奏音階、琶音、斷音及練習曲各1首。
弦樂器演奏:演奏音階、琶音、雙音及練習曲各1首。
打擊樂器演奏:演奏中級小軍鼓教程、木琴曲各1首及849水平的鋼琴練習曲1-2首及定音鼓教程練習曲1首。
古典吉他演奏:常用大、小調音階各2條(兩個八度以上);三、六、八、十度雙音音階;輪指練習曲或樂曲1首;巴赫小提琴組曲或魯特琴作品任選1首;自選樂曲1首(5分鍾以上)。
復試
管樂器演奏:演奏音階、琶音、斷音及練習曲和樂曲各1首,並加試視奏。
專業基礎:視唱,聽寫,樂理。
弦樂器演奏:演奏音階、琶音、雙音、練習曲、協奏曲第一樂章或技巧性樂曲1首,並加試視奏。
專業基礎:視唱,聽寫,樂理。
打擊樂器演奏:同初試並加試視奏。
專業基礎:視唱,聽寫,樂理。
古典吉他演奏:自選樂曲(10分鍾以上20分鍾以內)並加試視奏。
專業基礎:視唱,聽寫,樂理。
⑸ 鍵盤樂器演奏
鋼琴演奏
初試:演奏練習曲、奏鳴曲快板樂章(或相應規模的樂曲)各1首。
復試:演奏練習曲、復調作品、奏鳴曲快板樂章(或相應規模的樂曲)各1首、新作品視奏。
專業分結構:演奏95%;新作品視奏5%。
專業基礎:視唱,聽寫,樂理。
電子管風琴演奏
初試:演奏練習曲1首(740以上程度)和大型樂曲各1首。
復試:演奏練習曲、復調作品、大型樂曲(風格不限)各1首、新作品視奏。
專業分結構:演奏95%;新作品視奏5%。
專業基礎:視唱,聽寫,樂理。
手風琴演奏
初試:演奏練習曲、復調作品各1首。
復試:演奏練習曲、復調作品、近代中國或外國原創作品各1首(中外不限)、視奏新作品。
專業分結構:演奏95%;新作品視奏5%。
專業基礎:視唱,聽寫,樂理。
5、舞蹈表演與教育
初試:舞蹈基本功
舞蹈基本功包括:①踢、搬、控前旁後腿;②小跳、中跳、劈叉跳、橫雙飛燕(男)、蹉步撩腿大跳、紫金冠、蹉步拉腿跳、飛腳(男)、旋子(男)、蠻子(男)、蹦子(男);③四位轉、平轉、揮邊轉或旁腿轉;④點翻、串翻。以上各種技巧可作復合性的展示。
復試:舞蹈表演(限三分鍾以內,自備伴奏);舞蹈模仿。
專業分結構:初試成績50%;復試成績50%。
八、文化科目考試
考生持本院「文化考試通知單」到戶口所在地招生辦公室辦理高考手續,並參加全國高等院校文科類或理科類規定的全部科目考試,數學成績計入總分。
九、錄取
1、音樂學(音樂教育方向)考生,在文化課達到我院劃定的錄取分數線、專業基礎課合格的前提下,根據招生計劃和考生結構成績(結構比例為:專業分60%+專業基礎分20%+文化分20%),結合考生德、智、體情況全面考核擇優錄取。
2、音樂學(理論方向)考生,在文化課達到我院劃定的錄取分數線、專業基礎課合格的前提下,根據招生計劃和結構成績(專業分60%+文化分40%),結合考生德、智、體情況全面考核擇優錄取;音樂學(藝術管理方向)考生,在專業合格的前提下,文化考試成績達到本年度湖北省高考「三本線」(文理均可),根據招生計劃和結構成績(文化分70%+專業分30%),結合考生德、智、體情況全面考核擇優錄取。
3、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含視唱練耳、指揮方向)考生,在文化課達到我院劃定的錄取分數線的前提下,根據招生計劃和專業成績,結合考生德、智、體情況全面考核擇優錄取。
4、錄音藝術(音樂音響導演)的專業考試僅是全部考試內容中的一部分,因此該專業考生持有的「文化考試通知單」不是「專業合格證」,僅是參加高考的憑證。錄取時,根據招生計劃,以考生的「專業總分」和「高考總分」分別過線為前提,再按過線之後的「專業總分」與「高考總分」之和,結合考生德、智、體情況全面考核擇優錄取。
5、音樂表演各專業方向(指揮除外)考生,在文化課達到我院劃定的錄取分數線、專業基礎課合格的前提下,根據招生計劃和專業成績,結合考生德、智、體情況全面考核擇優錄取。
6、表演(舞蹈表演與教育)考生,在文化課達到我院劃定的錄取分數線的前提下,根據招生計劃和專業成績,結合考生德、智、體情況全面考核擇優錄取。
十、其它事項
1、報考演奏專業者,鋼琴、低音大提琴之外的樂器自備。
2、已被錄取的新生應按規定時間報到,逾期兩周未報到者自動取消入學資格。
3、新生入學三個月內,學校將按規定進行復查;復查合格者方能取得正式學籍。
4、新生入學第一年為試讀期,試讀不合格者取消學籍。
5、取得正式學籍的學生,各種待遇按教育部及湖北省教育廳有關規定執行。
6、本簡章未盡事宜或因其它原因可能導致的調整變更,招生辦公室將在我院校園網上及時發布信息,並以新發布的信息為准。請考生隨時關注我院校園網上的招生信息。
7、本簡章由武漢音樂學院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更多高考信息請訪問:新浪高考頻道 高考論壇 高考博客圈
特別說明:由於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新浪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准
9. 武漢音樂學院新校區的具體位置,,
截至2020年4月,武漢音樂學院新校區是濱江校區,位於武漢市武昌區張之洞路1號。
武漢音樂學院聯系方式:
地址:濱江校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張之洞路1號。
郵編:430060。
電話:027-88066354。
傳真:027-88069436。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9)武音訪問擴展閱讀
武漢音樂學院的院系專業和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4月,武漢音樂學院有作曲系、zd音樂學系、民樂系、鋼琴系、管弦系、聲樂系、舞蹈系、音樂教育學院、演藝學院共9個普通本科教學單位,設有研究生部、思想政治課部、公共基礎課部、繼續教育學院(含成人教育)等教學單位,開辦有6個普通本科專業。
武漢音樂學院有在職教職工687人,其中專任教師(含聘用教師)475人;教師隊伍中,現職教授56人,副教授10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