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瓦良格訪問香港

瓦良格訪問香港

發布時間: 2022-05-07 01:08:52

㈠ 瓦良格航母回國之路詳細經過

  1. 談判

    1995年12月,已經成為烏克蘭總統的庫奇馬訪問了北京。1996年1月,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引述隨總統出訪的副總理阿那托利·基納赫的話說,中烏正在為烏克蘭未完成的航空母艦「瓦良格」號運往中國造船廠一案進行談判,他表示「瓦良格」號最終有可能在中國進行解體作業。

2.起運

1999年7月,澳門公司僱用ITC公司的SableCape號拖船,拖著「瓦良格」號開始了漫長的航程。啟航前,買方要求在艦艉的明顯位置標明即將落戶的新港名稱。因此,在「瓦良格」的名字旁邊,出現了英文「KINGSTOWN」字樣(金斯敦,聖文森及格瑞那丁首都)。

3.受阻

當該船駛抵土耳其北部黑海水域,准備通過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在美國的干預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攔阻,強行命令「瓦良格」號退回黑海。隨後在8月,「瓦良格」號又試圖通過海峽,再次遭到土政府的攔阻。「瓦良格」號被阻擋在黑海中,漂盪了很長時間後,又返回原海港。

當時土耳其方面以「船體過大、影響博斯普魯斯海峽其它船隻正常航行」等為理由,拒絕「瓦良格」通過。西方媒體也借機紛紛大肆炒作「中國航母威脅論」。中國與土耳其從此開始了長達一年半之久的談判。

當時,土國總理府和外交部都傾向放行,但主管海洋事務的國務部長米爾札歐魯堅決反對。1999年12月19日,美國由幕後轉到台前,駐土耳其大使皮爾森會見了米爾札歐魯,表達了美國政府對「瓦良格」號的關切。

2000年3月3日,米爾扎歐魯應美國政府的邀請訪美兩周。臨行前,他向總理艾西費特呈交報告,詳述「瓦良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可能發生的技術問題,建議拒絕中國的要求,禁止讓「瓦良格」號通過海峽。

4.放行

2001年7月,原本站在米爾扎歐魯一邊的土耳其軍方,態度開始轉變。總參謀長凱維芮柯魯應邀訪問北京,受到中國領導人的接見,軍方立場改變(眾所周知的軍火出口),並在8月初照會總理府,「建議放行」。而土政府也提出,要求中國開放對土耳其的旅遊,爭取每年有200萬人次中國觀光客到土耳其,可為土耳其創造20億美元的外匯。

2001年8月25日,土耳其國家安全委員會作出決議,同意讓「瓦良格」號通過其海峽。另一方面,土耳其海洋署向中國提出「瓦良格」號通行海峽時必須具備20項苛刻的安全條件。

2001年9月,中國政府派出一個由交通部官員和航運專家組成的代表團訪問土耳其,就「瓦良格」號通過海峽問題進行具體磋商,並作出了全面的安全承諾。在極短期間,中國備妥了土耳其當局要求的多項安全措施:租用了世界上最大馬力的希臘籍拖船;同意給予「國家擔保」,負責可能涉及的賠償問題。

5.多次遇險

瓦良格號原定10月25日啟航通過土耳其海峽,不料風浪突起,拖帶瓦良格號的拖船纜繩也因風浪太大而斷裂。

11月1日,土耳其天氣晴朗,博斯普魯斯海峽風平浪靜。土有關當局從凌晨起暫時關閉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峽,中國澳門創律公司購買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船體通過該海峽,於當天下午進入愛琴海。

11月3日,由6艘拖船拖曳的「瓦良格」號航母在愛琴海斯基羅斯島附近的國際海域遭遇前所未有的風暴,它與拖船連接的拖纜相繼被刮斷。這個龐然大物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橫沖直撞。

瓦良格號脫離拖船之後漂向埃維亞島,距該島岸邊只有80公里。經過救援人員竭盡全力拯救,花費很長時間,基本控制了船隻。

11月6日,拖船Haliva Champion號上的水手Aries Lima在試圖固定拖纜時殉職。11月7日,3艘拖船和1艘希臘船隻用拖纜固定住「瓦良格」號,最終將其控制住。

6.後續航程

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船體從風暴中脫險後,經地中海,穿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不允許其通過,因為其無動力),出大西洋,經加那利群島的拉斯帕爾馬斯。

2001年12月11日繞過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經莫三比克的馬普托,2002年2月5日通過馬六甲海峽。2002年2月11日晚抵達新加坡外海,2月12日進入中國南海,2月20日進入中國領海。

2002年3月3日,歷盡艱險的「瓦良格」號航母終於抵達大連。早晨5時許,她在6艘拖輪拖行及1艘引水船的帶領下,離開了大連港外錨區,徐徐向內港進發。上午9時許,「瓦良格」抵達內港。中午12時正,「瓦良格」號安全靠泊在大連內港西區4號散貨碼頭,勝利結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時4個月(123天)的艱難遠航。

㈡ 當初誰買下的瓦良格號航母

當初是創律集團購買的瓦良格號航母。

「瓦良格」號是前蘇聯時期開始在基輔造船廠建造的,標准排水量55,000噸,滿載排水量67,500噸。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由於經濟困難,無法繼續向基輔造船廠提供資金,建造被迫中止。烏克蘭政府最後決定在國際上公開招標拍賣這艘尚未完工的航空母艦。

1998年至1999年年間,創律集團以商業原因向烏克蘭方面購買瓦良格號,幾經拖延及波折,終於購買成功。於1999年7月開始,瓦良格號被拖回中國,然而中途受到阻撓,最終瓦良格號於2002年3月4日方才抵達中國大連港。

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號被拖進大連造船廠的干船塢,開始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更改安裝及繼續建造。解放軍的目標是對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艦進行更改製造,及將其用於科學研究、實驗及訓練用途。

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正式交付海軍。胡錦濤向海軍接艦部隊授予軍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網站公布瓦良格正式更改名稱為遼寧;同日早上,官方舉行了交接入列儀式,將遼寧艦正式交付予解放軍海軍。

㈢ 中國第一艘航母的經歷

「瓦良格」可以說是生不逢時。蘇聯解體時,它剛完工了68%。有人說,只要再有2億美元,就可以把剩下的32%建完了。但正所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剛獨立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囊中羞澀,誰也拿不出這筆錢來。嗷嗷待哺的「瓦良格」一下子斷了奶,只好扔在船台上任憑風吹雨打。後來,兩國經濟有所好轉,俄羅斯派人去烏克蘭,商量把「瓦良格」建造完工的事情。但在建造價格上,兩國產生了很大的分歧:烏克蘭堅持要俄羅斯支付該艦100%的建造資金,但俄羅斯只願意掏剩下未完工的32%的建造費用。兩國多次協商未果。1993年,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訪問烏克蘭。時任烏克蘭總理的庫奇馬和他一起參觀了「瓦良格」的建造工廠——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兩個總理問老廠長馬卡羅夫,把「瓦良格」建造完工需要什麼條件?馬卡羅夫不客氣的告訴這兩個大人物:「我需要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需要蘇聯軍工委員會,我需要蘇聯計劃經濟委員會,我需要蘇聯400多個科研院所,8000多個配套工廠。這些,你們能給我嗎?」在場的人聽了,誰也說不出話來。因為這個條件,他們根本辦不到!1995年,「瓦良格」退出俄海軍作戰艦艇編制,並以償還欠款的名義留給了烏克蘭。烏克蘭專家經過一計算,發現要把它拆除那得要1億美元的經費,而分解後的廢鐵只能賣得500萬美元。為了甩掉這個雞肋,烏克蘭滿世界的為「瓦良格」尋找買家。最終,中國香港創律集團花了2000萬美元把它買了下來。有人說,烏克蘭是「人參賣了白菜價」,但誰也沒料到,到最後賺了的還是烏克蘭。正是這艘「瓦良格」日後成為拉動烏克蘭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
創律集團的老總叫徐增平,據說原來是廣州軍區的一名中級軍官,轉業後移民香港,在香港做生意。關於買航母的動機,他是這么說的:「從眼前看,中國當然不會馬上裝備航空母艦。但從長遠看,中國作為一個海洋大國,以及今後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強國,無論是為了保衛邊疆還是為了在國際事務中有足夠的『發言實力』,裝備航空母艦是遲早的事情。那麼,創律擁有『瓦良格』後,一旦中央認為時機成熟需要裝備,就隨時可以利用現成的母艦船身,或者加以改裝和全面裝備,或者用拆船等方式了解航空母艦的建造技術。這樣的話,等於無形中為中國海軍裝備航空母艦做好了基礎准備,也贏得了時間和技術。」按照他的打算,先把航母改裝成綜合的海上游樂設施,這樣一來可以堵西方的嘴,二來通過經營性活動獲得維持「瓦良格」的維護費用,「一旦國家需要,我和創律將毫不猶豫的向國家獻出這艘航空母艦,為國家服務。這才是我的最終目的。」

美國正是了解到了徐增平的經歷,馬上推斷出「瓦良格」是中國政府購買的。他們的理由是,一、據說,「瓦良格」要停放在澳門,建成一個海上綜合游樂園,融賭場、酒店、軍事博物館於一體。但澳門沒有這么深的港灣可以讓「瓦良格」停泊。二,當時深圳就有了「明斯克」航母主題公園,如果再在澳門開一個,那麼,招來的客源並不多,可能還會虧本。這對於一個生意人來說,是不正常的。但由於這並非是中烏兩國間的軍火交易,而是一家船廠與一家公司的商業買賣,美國和西方也不好指責中烏兩國。但美國政府、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實在不願意看到中國人把它買走,於是,美國政府要求把「瓦良格」公開拍賣。美國是世界老大,當時,烏克蘭也有相當部分親西方的勢力,烏克蘭自然不敢得罪。於是,一場「中國式拍賣」開始了。拍賣只是個過場,其他早就預備好了。根據烏克蘭的要求,買方需要提供資質證明、國際信用證明、用途規劃、項目論證等一大堆的報告材料。參與競拍的美國、韓國、日本、印度等買家匆忙上陣,資料不全,計劃不周,創律公司卻早有準備,把材料逐項的展示給大家看。結果只有它一家全部符合賣家要求。等到開始競拍時,美國、澳大利亞叫到1400萬就不敢往下叫了,印度、日本叫到1700萬,韓國叫到1800萬,這時,創律集團報價2000萬,主拍人連叫三聲沒人敢往下報價,於是,一錘定音,「瓦良格」買方塵埃落定。
美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說既然是民間交易,為防止「瓦良格」將來用於軍事目的,要求烏克蘭拆除艦上的所有裝備,除保留上層建築外,只剩下一個空殼。烏克蘭也照做了。原先安裝在「瓦良格」的設備全部拆除,一些關鍵部位還使用炸 葯、雷 管、手榴彈進行了爆破處理。其實,這只不過是在糊弄美國人罷了。烏克蘭並未對「瓦良格」下重手。據說,如果真想破壞「瓦良格」其實沒必要這么麻煩,只要把它的四根主軸弄斷兩根,它就全完了。1999年7月,「瓦良格」被拖離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踏上了漫長的前往中國之路。據說,航母離開那一天,馬卡羅夫廠長淚流滿面。2002年,他鬱郁而終。
美國阻止「瓦良格」賣給中國的第三招是示意土耳其,不讓它通過「博斯普魯斯---達達尼爾」海峽。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位於黑海之濱。黑海只有一道窄窄的「博斯普魯斯----達達尼爾」海峽與外界相通,所有的艦艇進出都得經過這里。而美國的盟友土耳其就扼守著這一咽喉要地。土耳其得到美國的示意後,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由於「瓦良格」船身過於龐大而且沒有動力,加上風向及水流難以控制,通過彎曲狹長的「博斯普魯斯-----達達尼爾」海峽極其危險而且不適宜。為此,「瓦良格」受困於黑海長達兩年之久。在此期間產生的費用高得驚人,光是每月的停泊費用就高達2萬美元、每天得向拖船公司支付8500美元的費用。中國政府和土耳其政府經過兩年多的艱苦談判,在接受了土耳其苛刻的條件後,2001年11月1日才得以通過。也許是好事多磨,剛出了「博斯普魯斯------達達尼爾」海峽,卻在愛琴海遇上了大風暴。拖曳它的纜繩斷開,拖船上的水手被希臘海軍救援隊救走。「瓦良格」在狂風暴雨中漂了兩天,終於風暴停了。水手們將它重新固定好,又上路了。本來想經過地中海、蘇伊士運河、過紅海,經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回到中國的,但由於埃及不允許通過,它只好繞道出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繞道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南海、經東海,於2002年3月3日到達大連。
中烏兩國的苦心終於沒有白廢,2005年,中國政府啟動了「瓦良格」的改造工程。我們除了集中國內優秀的工程師參與改造外,還請了烏克蘭的大批專家來華指導。烏克蘭專家組組長是克盧格里亞克。正是在它的指導下,我們生產出了150000馬力的R0110重型燃氣輪機,為航母提供了充足的動力。除了邀請烏克蘭的專家外,我國在烏克蘭購買的相關設備也不少。如攔阻降落裝置、殲15的原型機T10K、DA80(即UCT25000)燃氣輪機、FR2自動焊接機器人、AA10空空導彈、AL31F發動機配件等。中國的首批艦載機飛行員就是在烏克蘭的尼特卡訓練中心學習、訓練的。當初,烏克蘭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把「瓦良格」賣給我國,但現在,我國為了修復並獲得航母相關的設備,從烏克蘭購買的設備卻早已超過20億美元以上。正是由於中國大量購買或者引進這些設備的生產線,才救活了烏克蘭的一大批相關的工廠企業,增加了烏克蘭的經濟和就業。由此看來,當初烏克蘭「人參賣白菜價」並不吃虧。2011年8月11日,「瓦良格」終於出海試航,今年的9月25日,「瓦良格」改名為「遼寧」號,正式編入中國海軍服役。

㈣ 尋根問底:「瓦良格」號航母當初拖回中國有多難

從1999年6月14日開始到2002年3月3日抵達大連,最多同時用拖船11艘,中方提供土耳其10億美元保證金

㈤ 瓦良格號航母怎麼運到中國的呢 我在地圖上看烏克蘭和中國的海域沒有路線。

蘇聯解體後,在分家時出於「因地制宜的考慮」,「瓦良格」號由今天的烏克蘭共和國獲得(在最初的幾年之內名義上仍歸屬俄黑海艦隊)。但由於烏克蘭經濟狀況不佳,無力繼續建造,工程於1992年1月停工,就此半途而廢。 據說,烏克蘭前任總統克拉夫丘克在1991年競選第一屆總統時,曾面對黑海造船廠的工人們滿懷信心地說:「烏克蘭需要『瓦良格』號,我們一定能建成它!」在場的所有人誰也不願意將傾注了成千上萬人心血的航母從此廢棄。然而,即使克拉夫丘克連任了兩屆總統,「瓦良格」號航母依舊在舾裝碼頭上任憑風吹日曬,沒有得到撥款。 1993年,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海軍司令格魯莫夫在烏克蘭總理庫奇馬的陪同下來到黑海造船廠,研究把「瓦良格」號航母建造完畢、並移交給俄羅斯的可能性。這條航母本來是蘇聯政府撥款建造的,烏克蘭方面要求俄方付出全部造價,即以一條完整的軍艦出售,而不是俄方認為的未付的30%。廠長馬卡羅夫此時報告道:「『瓦良格』號不可能再完工了……」大家問道:「為了將艦完工,工廠究竟需要什麼?」馬卡羅夫回答道:「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馬卡羅夫說,只有偉大的強國才能建造它,但這個強國已不復存在了。所有在場的人終於明白了:在國家解體的情況下,再要將「瓦良格」號建成已經沒有可能。此後俄烏之間對此船仍有協商,但都是無果而終。1995年,烏克蘭總統決定將「瓦良格」號的命運交給黑海造船廠處置。 1995年12月,已經成為烏克蘭總統的庫奇馬訪問了北京。1996年1月,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引述隨總統出訪的副總理阿那托利·基納赫的話說,中烏正在為烏克蘭未完成的航空母艦「瓦良格」號運往中國造船廠一案進行談判,他表示「瓦良格」號最終有可能在中國進行解體作業。 1998年,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Agencia Turisticae Diversoes Chong LotLimitada)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實際總共花了一億美元)的代價買下「瓦良格」(籌款過程可謂艱難,曾先後兩次向烏國申請延期付款,當然代價是要罰息,又是一筆額外的支出。之後因為欠債又和國內公司打了多年官司),聲稱要將其改造成一個大型海上綜合旅遊設施——包括迪斯科舞廳、旅館和博彩設備等,日後將其停泊於澳門附近海域。當時有人質疑,說澳門附近海水淺,停不下這種大船,除非以後還要深挖航道雲雲。而澳葡當局則明確表示,拒絕「瓦良格」號未來在澳門停泊。 1999年7月,澳門公司僱用International Transport Contractors(ITC)公司的SableCape號拖船,拖著「瓦良格」號開始了漫長的航程。啟航前,買方要求在艦艉的明顯位置標明即將落戶的新港名稱。因此,在「瓦良格」的名字旁邊,出現了英文「KINGSTOWN」字樣(金斯敦,聖文森及格瑞那丁首都)。據說,在航母被拖走的那天,身患重病的船廠廠長馬卡羅夫曾淚流滿面,在位於海邊的造船廠療養院目送了"瓦良格"號的「最後一程」。 不料,當該船駛抵土耳其北部黑海水域,准備通過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在第三國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攔阻,強行命令「瓦良格」號退回黑海。隨後在8月,「瓦良格」號又試圖通過海峽,再次遭到土政府的攔阻。「瓦良格」號被阻擋在黑海中,漂盪了很長時間後,又返回原海港…… 土耳其方面以「船體過大、影響博斯普魯斯海峽其它船隻正常航行」等為理由,拒絕「瓦良格」通過。西方媒體也借機紛紛大肆炒作「中國航母威脅論」。中國與土耳其從此開始了長達一年半之久的談判…… 「瓦良格」受困黑海期間,創律公司每天向ITC公司支付8500美元,每個月還必須向烏克蘭港口當局繳付1.7萬美元的停泊費。ITC的拖船船員因為長期無法脫身而深為不滿,徐增平總裁更是因此損失慘重。徐總後來回憶說,當時可謂是內外交困,屋漏偏逢連夜雨。因為恰好當時是金融風暴之後,「香港困難重重,內地的東西還得維持住,我們採取了很多措施,以降低成本和費用。」 當時,土國總理府和外交部都傾向放行,但主管海洋事務的國務部長米爾札歐魯(RamazanMirzaoglu)堅決反對。1999年12月19日,美國由幕後轉到台前,駐土耳其大使皮爾森會見了米爾札歐魯,表達了美國政府對「瓦良格」號的關切。2000年3月3日,米爾扎歐魯應美國政府的邀請訪美兩周。臨行前,他向總理艾西費特呈交報告,詳述「瓦良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可能發生的技術問題,建議拒絕中國的要求,禁止讓「瓦良格」號通過海峽。 ITC公司的 Joop Timmermans先生據理力爭,他說將「瓦良格」號拖過海峽其實比駕駛一艘15萬噸油輪穿越海峽更容易也更安全。但米爾扎歐魯則說,要麼你讓這艘船自身擁有動力,要麼你把它拆成碎塊運走,否則別想通過海峽。Timmermans先生還說,2001年3月發生了一件怪事:一架不明國籍的直升機降落在「瓦良格」號的飛行甲板上,三個人跳出來進行了一番測繪後又駕機飛走了,臨走前還用粉筆在甲板上寫下「法國人到此一游」("The French was here." )。 在此前後,中國與土耳其之間一直進行外交接觸。中國承諾,將完全負擔「瓦良格」號通過海峽的安全保險以及可能造成損失的賠償責任,並且將從中國派遣幾艘大馬力的拖船,協助拖行「瓦良格」號,以保證通過海峽的航行安全。 2001年7月,原本站在米爾扎歐魯一邊的土耳其軍方,態度開始轉變。總參謀長凱維芮柯魯應邀訪問北京,受到中國領導人的接見,軍方立場改變(眾所周知的軍火出口),並在8月初照會總理府,「建議放行」。而土政府也提出,要求中國開放對土耳其的旅遊,爭取每年有200萬人次中國觀光客到土耳其,可為土耳其創造20億美元的外匯。 2001年8月25日,土耳其國家安全委員會作出決議,同意讓「瓦良格」號通過其海峽。土耳其國務部長兼政府發言人居瑞勒代表總理艾西費特,當天啟程前往北京,向中國政府告知這項結果。 另一方面,土耳其海洋署向中國提出「瓦良格」號通行海峽時必須具備的20項安全條件: 1. 10億美元的「風險保證金」; 2. 中國官方提供書面保證; 3. 必須委由國際認可的保險公司擔保; 4. 護航「瓦良格」號通行海峽拖船數量必須增加一倍(即由中國最先提出的8艘增加為16艘,並且必須是高馬力拖船); 5. 通行海峽時,全艦四周必須燈火通明; 6. 艦上必須配置錨鏈及拖纜收放機械組及人力組以備必要; 7. 艦上因此必須安置發電機以啟動機械及照明; 8. 艦上必須成立無線電通訊網以保持安全聯系; 9. 在通行海峽之前,土方得派技術監督小組至艦上檢查安全條件是否齊備; 10. 中國安排之拖船須由土耳其海洋署及海岸防衛隊專家指揮; 11. 為防範未然,艦上及陸上均須配備消防隊應變; 12. 通行海峽時,如海面起霧必須停航; 13. 通行海峽時,如海峽遇大風必須停航; 14. 通行海峽時,如遇水流洶涌突變時,必須停航; 15. 海峽視線不及五公里時,必須停航; 16. 艦上必須有領港員; 17. 通行時,海峽兩端禁止其它船舶通行; 18. 艦上不得裝載油料或爆炸物; 19. 通行時,有關航行安全、裝備、技術及人員調度指揮均須聽從土耳其方面指揮; 20. 通行曲折狹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時必須在白晝進行,通行寬廣的馬爾馬拉海峽得在夜間進行。 2001年9月,中國政府派出一個由交通部官員和航運專家組成的代表團訪問土耳其,就「瓦良格」號通過海峽問題進行具體磋商,並作出了全面的安全承諾。在極短期間,中國備妥了土耳其當局要求的多項安全措施:租用了世界上最大馬力的希臘籍拖船;同意給予「國家擔保」,負責可能涉及的賠償問題。 中國在「瓦良格」號上裝設了小型雷達、全球衛星定位系統、VHF無線電通訊設備、電子羅盤及發電機等航行安全設施,土耳其政府對此表示滿意。 「瓦良格」號原定10月25日啟航通過土耳其海峽,不料風浪突起,拖帶「瓦良格」號的拖船纜繩也因風浪太大而斷裂。「瓦良格」號通過土耳其海峽的第一關——博斯普魯斯海峽,自24日起也陣雨不斷,視野狹窄的坎德里彎角,彎度80度,暗流洶涌,不適龐大且無動力的「瓦良格」號通行。土耳其海洋署下令停航,等待天氣好時再說。為了確保「瓦良格」號在「最低危險程度」下通過海峽,中方多次組織拖船在黑海口演習拖帶「瓦良格」號的作業。 11月1日,土耳其天氣晴朗,博斯普魯斯海峽風平浪靜。土有關當局從凌晨起暫時關閉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峽,以便讓中國澳門創律公司購買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船體通過。上午8時,晨霧散盡,這艘沒有動力的龐然大物,在11艘拖船拖行和12艘救難、消防船的前呼後擁、護航拖帶下,進入曲折狹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瓦良格」號以4節航速緩緩前進,到下午2時30分,終於安全駛過海峽最後一個危險的灣角,順利通過了這一狹窄的水道,進入寬廣的馬爾馬拉海。船隊繼續在夜晚時間通過,2日早晨進入狹長但曲折較少的達達尼爾海峽,當天下午進入愛琴海。 11月3日,由6艘拖船拖曳的「瓦良格」號航母在愛琴海斯基羅斯島附近的國際海域遭遇前所未有的風暴,它與拖船連接的拖纜相繼被刮斷。這個龐然大物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橫沖直撞。「瓦良格」號脫離拖船之後漂向埃維亞島,距該島岸邊只有80公里。不過,希臘商業海運部表示,這艘航母並無沉沒或擱淺的危險。救援人員竭盡全力拯救,花費很長時間,基本控制了船隻。一架希臘救援直升機在航母甲板上著陸,把船上的七名船員,包括三名俄羅斯船員、三名烏克蘭船員和一名菲律賓船員送到雅典以西的一個軍用機場。經體檢,醫生證明他們情況良好。11月6日,拖船Haliva Champion號上的水手Aries Lima在試圖固定拖纜時殉職。11月7日,3艘拖船和1艘希臘船隻用拖纜固定住「瓦良格」號,最終將其控制住。 這艘航空母艦船體從風暴中脫險後,經地中海,穿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不允許其通過),出大西洋,經加那利群島的拉斯帕爾馬斯,2001年12月11日繞過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經莫三比克的馬普托,2002年2月5日通過馬六甲海峽。2002年2月11日晚抵達新加坡外海,2月12日進入南中國海,2月20日進入中國領海。 2002年3月3日,歷盡艱險的「瓦良格」號航母終於抵達大連。早晨5時許,她在6艘拖輪拖行及1艘引水船的帶領下,離開了大連港外錨區,徐徐向內港進發。這6艘拖船前3後3排列,使得「瓦良格」保持平衡。在此期間,海面上的交通受到管制,任何船隻都不能進出。 上午9時許,「瓦良格」抵達內港。中午12時正,「瓦良格」號安全靠泊在大連內港西區4號散貨碼頭,勝利結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時4個月(123天)的艱難遠航。 「瓦良格」遠航抵達,創律集團主席徐增平和其他負責人心情激動。徐增平坦言,當時的感覺是猶如見到了終於安全返家的失散多年的兒子。 第二天,徐增平表示:昨日天公作美,天朗氣清,陽光明媚,風平浪靜,為迎接「瓦良格」號的歸來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它的神秘面紗終於解除了,讓人民可以一睹它的雄姿。」他說,「過去幾天由於焦急等待而引起的疲勞,終於一掃而光了。」 徐增平說,「瓦良格」安抵大連,並不是整項計劃的完結,而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他指出,整個計劃已成功了99%,但最後的1%,也是最艱巨的,不能掉以輕心,他今後將為搞活「瓦良格」的商業模式而奮斗。他說,今後將要經常前往大連,以了解有關改造工程的進展。 順便說一下,「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的博彩許可證已於「瓦良格」號靠泊大連的當天被吊銷。

㈥ 瓦良格赴華歷程,要詳細點。貌似中間有很多挫折,特別是途徑土耳其那段。

2001年9月,中國政府派出一個由交通部官員和航運專家組成的代表團訪問土耳其,就「瓦良格」號通過海峽問題進行具體磋商,並作出了全面的安全承諾。在極短期間,中國備妥了土耳其當局要求的多項安全措施:租用了世界上最大馬力的希臘籍拖船;同意給予「國家擔保」,負責可能涉及的賠償問題。 中國在「瓦良格」號上裝設了小型雷達、全球衛星定位系統、VHF無線電通訊設備、電子羅盤及發電機等航行安全設施,土耳其政府對此表示滿意。 「瓦良格」號原定10月25日啟航通過土耳其海峽,不料風浪突起,拖帶「瓦良格」號的拖船纜繩也因風浪太大而斷裂。「瓦良格」號通過土耳其海峽的第一關——博斯普魯斯海峽,自24日起也陣雨不斷,視野狹窄的坎德里彎角,彎度80度,暗流洶涌,不適龐大且無動力的「瓦良格」號通行。土耳其海洋署下令停航,等待天氣好時再說。為了確保「瓦良格」號在「最低危險程度」下通過海峽,中方多次組織拖船在黑海口演習拖帶「瓦良格」號的作業。 11月1日,土耳其天氣晴朗,博斯普魯斯海峽風平浪靜。土有關當局從凌晨起暫時關閉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峽,以便讓中國澳門創律公司購買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船體通過。上午8時,晨霧散盡,這艘沒有動力的龐然大物,在11艘拖船拖行和12艘救難、消防船的前呼後擁、護航拖帶下,進入曲折狹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瓦良格」號以4節航速緩緩前進,到下午2時30分,終於安全駛過海峽最後一個危險的灣角,順利通過了這一狹窄的水道,進入寬廣的馬爾馬拉海。船隊繼續在夜晚時間通過,2日早晨進入狹長但曲折較少的達達尼爾海峽,當天下午進入愛琴海。 11月3日,由6艘拖船拖曳的「瓦良格」號航母在愛琴海斯基羅斯島附近的國際海域遭遇前所未有的風暴,它與拖船連接的拖纜相繼被刮斷。這個龐然大物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橫沖直撞。「瓦良格」號脫離拖船之後漂向埃維亞島,距該島岸邊只有80公里。不過,希臘商業海運部表示,這艘航母並無沉沒或擱淺的危險。救援人員竭盡全力拯救,花費很長時間,基本控制了船隻。一架希臘救援直升機在航母甲板上著陸,把船上的七名船員,包括三名俄羅斯船員、三名烏克蘭船員和一名菲律賓船員送到雅典以西的一個軍用機場。經體檢,醫生證明他們情況良好。11月6日,拖船Haliva Champion號上的水手Aries Lima在試圖固定拖纜時殉職。11月7日,3艘拖船和1艘希臘船隻用拖纜固定住「瓦良格」號,最終將其控制住。 這艘航空母艦船體從風暴中脫險後,經地中海,穿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不允許其通過),出大西洋,經加那利群島的拉斯帕爾馬斯,2001年12月11日繞過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經莫三比克的馬普托,2002年2月5日通過馬六甲海峽。2002年2月11日晚抵達新加坡外海,2月12日進入南中國海,2月20日進入中國領海。 2002年3月3日,歷盡艱險的「瓦良格」號航母終於抵達大連。早晨5時許,她在6艘拖輪拖行及1艘引水船的帶領下,離開了大連港外錨區,徐徐向內港進發。這6艘拖船前3後3排列,使得「瓦良格」保持平衡。在此期間,海面上的交通受到管制,任何船隻都不能進出。 上午9時許,「瓦良格」抵達內港。中午12時正,「瓦良格」號安全靠泊在大連內港西區4號散貨碼頭,勝利結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時4個月(123天)的艱難遠航。 「瓦良格」遠航抵達,創律集團主席徐增平和其他負責人心情激動。徐增平坦言,當時的感覺是猶如見到了終於安全返家的失散多年的兒子。 第二天,徐增平表示:昨日天公作美,天朗氣清,陽光明媚,風平浪靜,為迎接「瓦良格」號的歸來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它的神秘面紗終於解除了,讓人民可以一睹它的雄姿。」他說,「過去幾天由於焦急等待而引起的疲勞,終於一掃而光了。」 徐增平說,「瓦良格」安抵大連,並不是整項計劃的完結,而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他指出,整個計劃已成功了99%,但最後的1%,也是最艱巨的,不能掉以輕心,他今後將為搞活「瓦良格」的商業模式而奮斗。他說,今後將要經常前往大連,以了解有關改造工程的進展。 順便說一下,「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的博彩許可證已於「瓦良格」號靠泊大連的當天被吊銷。

㈦ 中國是怎麼把瓦良格號航母買來的

1998年4月,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Agencia Turisticae Diversoes Chong Lot Limitada,香港創律集團的子公司)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實際總共花了一億美元)的代價買下「瓦良格」(籌款過程可謂艱難,曾先後兩次向烏國申請延期付款,當然代價是要罰息,又是一筆額外的支出。之後因為欠債又和國內公司打了多年官司),聲稱要將其改造成一個大型海上綜合旅遊設施——包括迪斯科舞廳、旅館和博彩設備等,日後將其停泊於澳門附近海域。當時有人質疑,說澳門附近海水淺,停不下這種大船,除非以後還要深挖航道;而且「瓦良格」的船體艙室低矮,不適宜改裝為休閑場所。而澳葡當局則明確表示,拒絕「瓦良格」號未來在澳門停泊。
1999年7月,澳門公司僱用International Transport Contractors(ITC)公司的Sable Cape號拖船,拖著「瓦良格」號開始了漫長的航程。啟航前,買方要求在艦艉的明顯位置標明即將落戶的新港名稱。因此,在「瓦良格」的名字旁邊,出現了英文「KINGSTOWN」字樣(金斯敦,聖文森及格瑞那丁首都)。據說,在航母被拖走的那天,身患重病的船廠廠長馬卡羅夫曾淚流滿面,在位於海邊的造船廠療養院目送了「瓦良格」號的「最後一程」。
沖出博斯普魯斯海峽
「瓦良格」號原定10月25日啟航通過土耳其海峽,不料風浪突起,拖帶「瓦良格」號的拖船纜繩也因風浪太大而斷裂。「瓦良格」號通過土耳其海峽的第一關——博斯普魯斯海峽,自24日起也陣雨不斷,視野狹窄的坎德里彎角,彎度80度,暗流洶涌,不適龐大且無動力的「瓦良格」號通行。土耳其海洋署下令停航,等待天氣好時再說。為了確保「瓦良格」號在「最低危險程度」下通過海峽,中方多次組織拖船在黑海口演習施帶「瓦良格」號的作業。
11月1日,土耳其天氣晴朗,博斯普魯斯海峽風平浪靜。土有關當局從凌晨起暫時關閉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峽,以便讓中國澳門創律公司購買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船體通過。上午8時,晨霧散盡,這艘沒有動力的龐然大物,在11艘拖船拖行和12艘救難、消防船的前呼後擁、護航拖帶下,進入曲折狹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瓦良格」號以4節航速緩緩前進,到下午2時30分,終於安全駛過海峽最後一個危險的灣角,順利通過了這一狹窄的水道,進入寬廣的馬爾馬拉海。船隊繼續在夜晚時間通過,2日早晨進入狹長但曲折較少的達達尼爾海峽,當天下午進入愛琴海。
希臘籍拖船船員Aries Lima殉職
11月3日,由6艘拖船拖曳的「瓦良格」號航母在愛琴海斯基羅斯島附近的國際海域遭遇前所未有的風暴,它與拖船連接的拖纜在9級大風中相繼被拉斷。這個龐然大物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橫沖直撞。「瓦良格」號脫離拖船之後漂向埃維亞島,距該島岸邊只有80公里。
不過,希臘商業海運部表示,這艘航母並無沉沒或擱淺的危險。救援人員竭盡全力拯救,花費很長時間,基本控制了船隻。一架希臘救援直升機在航母甲板上著陸,把船上的七名船員,包括三名俄羅斯船員、三名烏克蘭船員和一名菲律賓船員送到雅典以西的一個軍用機場。經體檢,醫生證明他們情況良好。11月6日,拖船Haliva Champion號上的水手Aries Lima在試圖固定拖纜時殉職。11月7日,3艘拖船和1艘希臘船隻用拖纜固定住「瓦良格」號,最終將其控制住。
抵達大連
瓦良格從風暴中脫險後,經地中海畔的希臘比雷埃夫斯,穿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不允許其通過),出大西洋,經加那利群島的拉斯帕爾馬斯,2001年12月11日繞過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2002年2月5日通過馬六甲海峽。2月11日晚抵達新加坡外海,2月12日進入南中國海,2月20日進入中國領海。然而這艘以「賭船」名義購買的航母過澳門而不入,2002年3月3日,歷盡艱險的「瓦良格」號航母抵達大連港。早晨5時許,她在6艘拖輪拖行及1艘引水船的帶領下,離開了大連港外錨區,徐徐向內港進發。這6艘拖船前3後3排列,使得「瓦良格」保持平衡。在此期間,海面上的交通受到管制,任何船隻都不能進出。
上午9時許,「瓦良格」抵達內港。中午12時正,「瓦良格」號安全靠泊在大連內港西區4號散貨碼頭,勝利結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時4個月的艱難遠航。

㈧ 瓦良格號航母的來歷

1991年底,曾經無限輝煌的蘇聯帝國,在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運動推動下,轟然倒塌了。這個在近代史上數度鯨吞我國領土和多年與我為敵的龐然大物,出乎幾乎所有世人的意料,一夜之間竟然迅速分崩離析了!幾十年來,在數千公里邊境線上陳兵百萬對我形成巨大壓力的主要對手,突然之間就不存在了。龐大的家業要由十五個共和國來瓜分,工廠、軍隊、武器、財產、人員、土地等等,都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分配給各國。

其時,我國與前蘇聯的關系歷經數十年的冷戰,剛剛有所好轉,經貿和軍事交往初步展開,就遭遇了這種非常時期。解體前我國與前蘇聯簽定的軍購協議幸好由俄羅斯繼承,我國定購的武器如蘇-27、T-80U、S-300等才能在以後按時交貨。

世界上許多國家此時也趁機瞅准機會,除了大肆搶購武器裝備外,還在俄羅斯瘋狂搜羅各類人才。此時的獨聯體各國,人心慌慌,工廠、機構大量倒閉,國民收入迅速減少,生活水平迅速下降。許許多多的專家、教授、學者很快的失業,特別是一些尖端的行業,大量一流的工程師隊伍陷入赤貧。很多國家都及時的組織了一些專家,前往獨聯體去提出優厚的條件,招募大批國家急需而掌握相對先進技術的人才。

我國的軍事部門也盯上了前蘇聯的第二艘航空母艦---里加號〈瓦良格號原名〉。這艘航母在前蘇聯解體前,只是完工了80%的工程。解體後,烏克蘭無力自己完成它,俄羅斯又不需要它,也無力提供資金造完。在費了一番爭執和互相推諉後,烏克蘭終於打出了高價出售的招牌。

一開始烏克蘭要價4億美元,過一陣可能有國家有意向,烏又提價至20億美元並承諾造完它。我國雖也通過特殊渠道暗中詢過價,但由於世界上的大國暗中阻撓和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烏克蘭既沒賣成,我國也沒買成。

轉眼間六年過去了,『里加』號改名為『瓦良格』號,烏克蘭既沒造完它,也無人再去關心它,它就一直停放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的船台上,任憑風吹日曬,直至整個船體銹跡斑斑。世人的目光再也難以聚焦到它的身上,它好象已變成了一堆廢銅爛鐵。原先動輒數億美元的要價,似乎再也難以提起。

但我軍事部門對它的關注卻從來沒有放鬆過,對它能給我軍航母建設所起的作用一直有清醒的認識。我駐烏克蘭的有關部門也一直按國內的指示,密切監視著該航母的動向,利用一切機會,同烏克蘭的主管部門負責人建立聯系。

1997年底,從烏克蘭有關部門獲知消息:烏國決定按廢船價格處理該航母,為免引起某些大國的無端干涉,最好由第三方民事公司出面購買。同時,烏國有關部門也提出附帶條件:為加強友好合作,烏國賣給我們航母船體,中方也應適量購買一些烏克蘭產機器設備,包括軍工設備。

消息傳到國內後,中央軍委毫不猶豫的同意了烏國的條件。開會商討的結果是:由總參退役的澳門商人徐增平所創辦的澳門創律公司出面購買,聲稱購買後改裝成海上賭場。另外,要求駐烏國有關人員與徐增平一起,全力與烏方協商,力爭買船時連帶造船圖紙一塊買進,就稱改裝時用。

中央軍委還責成國防科工委〈後改稱總裝備部〉,盡快拿出需從烏克蘭采購的機器裝備清單。國防科工委組織專家進行論證,三天後拿出了采購名單:DA80船用主機〈新大型艦用主機及生產線》、FR-2自動焊接機器人〈新型潛艇殼體焊接用〉、AA-11空空導彈〈蘇-27用〉、AL-31F發動機配件、SS-20導彈發動機等。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買賣協議是由兩國政府密秘達成的,但澳門商人徐增平購廢航母建海上賭場一事,是半公開的,因為協議達成後航母將通過土耳其的博斯普盧斯海峽出地中海回國,沿途將經過好多國家,這么大的敏感設備通過,肯定要知會沿途各國,那是早晚要做的事。

我當時是國防科工委某研究院的某項目工程師,畢業於哈爾濱軍工大學XX系,主要從事艦船的XX系統研究工作。按照上級指示,我公開身份是澳門創律公司聘請的船舶專家,隨從徐增平去俄羅斯,為恰購航母提供技術咨詢。去俄羅斯之前,提前去澳門辦理了護照、駕照、身份證、信用卡、工作證等有效證件。

當我們乘坐由香港飛往莫斯科的航班降落在基輔國際機場時,我才第一次好好打量這個東北歐國家:經歷了獨立後的經濟蕭條,烏國的一切都是那麼的陳舊。從機場上的飛機到候機廳,再到機場設施,一切都是破舊不堪。只有烏國的人還顯得精神點,見了中國人都是熱情的打招呼。

乘坐中國大使館派來的賓士車,行進在基輔的大街上,你會發現路兩旁的大樓都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尖頂圓首,看顏色鮮有新的樓房。大街上川流不息的大小車輛,既有原蘇聯產的『伏爾加』、『拉達』、『莫斯科人』,但顏色已經很舊。更多的是來自西歐的牌子,成色稍新點,來接我們的王參贊說,那多是進口的二手車。

晚上,王參贊為我們設宴接風,並請我們品嘗了烏克蘭風味的魚子醬和西餐。王參贊說,已將我們到來的消息告訴了烏國有關部門,明天就會為此展開談判。並簡要的通報了此事的最新進展和到烏國應知的外交禮儀。隨後,我們一行六人住進了基輔市的五星級賓館---頓河賓館。

第二天在烏國商務部接見廳,我們和負責此事的烏方代表開始了接觸。由於事先各方已有共識,談判進行的很順利。初步定價在1800萬美元,烏方不負責出港後的任何事情。可當我們提出需要同時購買航母原設計圖紙用於改造時,烏方代表阿斯納也夫堅決不幹了,說是最高軍事機密,需報請國防部批准。

徐增平不虧是軍人出身,做事果斷干練,當即表示:我們回去要改裝,沒有航母圖紙萬萬不行,自己寧可多出點錢,也必須拿到設計圖紙。阿斯納耶夫與其他幾位代表低聲商量了一會兒,堅決地說:那就兩千萬美元,否則一切免談。

其實這個數額也在我們意料之中,但徐總還是裝作與我們幾位商量了一下,最後好像很不情願的說:兩千萬我們忍了,但圖紙不能少一張,而且從現在開始,請你們派兵保證航母的安全,不允許任何人未經許可登上該船。阿斯納耶夫同意了我們的請求,立刻指派了其中一位去落實安全工作。

當我們握手結束會談時,阿斯納耶夫高興地說:中國人很實在,我們願意與你們做一切生意。但今天的決定要報到國防部和內務部以及國家安全委員會去審批,可能需要七天才能有結果的,希望你們耐心等待。

徐總也大笑著說:你們也很忠誠,我明白貴國的法律程序,今天我們合作很愉快,今晚我要請你們喝伏特加,為加深我們的友誼而乾杯!

那好,今晚上見。阿斯納耶夫邊擺手邊說。

我們回到駐烏克蘭大使館,向使館有關人員簡要介紹了情況。其實,在我們和阿斯納耶夫會談時,另幾個會談小組也同時和烏方展開了會談,但他們主要談購買烏方的機器設備。

當晚大使館根據我們的會談紀要,將情況發回國內。由國內根據我們的進展,制定下一步的會談計劃。由於時差關系,國內此時已近黎明,預計經過一上午的討論,在我們這里明天前將會收到迴音。

晚上,在基輔頓河賓館宴會廳里,徐總鄭重宴請了阿斯納耶夫一行。在杯籌交錯中,阿斯納耶夫拍著胸口保證此次交易沒有任何問題。在一次碰杯時,徐總將一個裝著美金的信封給他塞進了口袋。

自此,我們這個小組的前期任務已告一段落。上級要求我們盡可能要求去港口看看,最好親自上航母上去實地看一下,掌握最新資料,以在下一步的談判中提出新的要求。

我們在徐總的帶領下,由阿斯納耶夫領著,乘車去了尼古拉耶夫船廠的港口。嚯,老遠就看到『瓦良格』號那鐵黃色的船體,高高矗立在港口的閑置碼頭上。

車子來到巨大的航母船體前,使勁抬頭望上看,啊!真是大呀!起碼有二十層樓高。不來到它的面前,你是不會體會到它的巨大的含義。

船前已有了兩名衛兵在站崗,看到船廠的廠長與我們來了,舉手行禮。徐總對烏方的安排非常滿意。

由船廠的廠長帶領著,我們由一個便門進入船內。不知你到沒到過飛機廠的生產車間,反正我去過沈飛和成飛的車間,這航母船體內的感覺,和那些車間的寬闊差不多。不同的是這艘船體內是空空如野、銹跡斑斑,而飛機廠的車間內使滿滿當當、秩序井然。在輪機艙,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地的垃圾和油污,沒有船的動力主機。船廠廠長解釋說:由於多年沒有賣出去,船廠經費不足,主機已早拆去裝在其他船上賣了。說著,兩手一攤,搖著頭,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其實,不光是輪機艙,各倉基本都有拆除焊割的遺跡,看來,船廠的日子確實是不好過。

看完船體內部,我們順著船內扶梯,來到了巨大的飛行甲板。嗬!甲板表面雖然有斑斑銹跡,但其面積的巨大那是相當有氣勢的,估計總面積應該有近20000平方米。一般人好形容航母甲板面積由三個足球場大,如此看來真是差不多。

記得9x年我們跟隨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將軍訪問俄羅斯時,應我們的要求,俄方同意我們參觀其唯一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當我們軍方人員一登上其巨大的甲板,就被其寬廣和大氣所折服。那時,甲板上停放著十幾架各種飛機,還相對感受不到它的寬闊,而如今空曠的甲板愈顯得其寬大。

我們知道,『庫茲涅佐夫』號的飛行甲板的上翹角度是12度,看來是實踐證明略小點,到了『瓦良格』改為14度,改動的目的看來是為更好的提高艦載機的起飛性能。所以我們看到其艦首高翹著,在甲板上多少影響正前方的視線。甲板上的銹跡也相對深一些,為加大起飛摩擦力而設定的防滑槽里,幾乎都被鐵紅色的銹末填滿,一陣海風吹來,揚起滿天『黃沙』。

廠長又帶我們登上航海橋樓和航空橋樓,站在上面,居高臨下,看到寬大的甲板也變得相對小了,但甲板前後左右卻一目瞭然。放眼望去,遠方的城市和近處的造船廠全貌盡收眼底;低頭俯瞰,船下的大海雖波濤洶涌卻讓我們踩在腳下。那年雖然我們登上了『庫茲涅佐夫』號,但是這兩個橋樓卻是我們的禁區??,可以較好的視線掌控全艦的航海航空活動。只是近十年的閑置,使得橋樓里的布置顯得陳舊了太多。

下到碼頭上,徐總提??。廠長和阿斯納耶夫低聲交換了一下意見,然後廠長說:廠里的警衛部隊人手不夠,由於工廠很多部位需要警戒,一時可能抽不出人來,以後看機會再說。

午間,徐總又在船廠附近宴請了廠長和阿斯納耶夫一行。這次把幾位烏克蘭人都灌的差不多醉了,廠長甚至說話都幾乎不成句了。但在一次和徐總上洗手間回來後,廠長拍著胸口對徐總說:船上的衛兵明天就派。我明白了,徐總可能又破費了美鈔了。

回到中國大使館,仍然是匯報工作進展並交上考察紀要。

之後這幾天,我們就跟徐總到基輔的幾處名勝古跡去看了看。大使館二秘一再叮囑我們不能走的太遠,同時鄭重提醒我們一定注意安全問題,因為現實的烏克蘭現在是各國特工的樂園。

真的,在我們去基輔大教堂游覽時,負責安全保衛工作的小趙就發現了問題:兩個在船廠門口轉悠的明顯不是東北歐人的遊客,老是在我們身後不遠處跟著。如此看來,我們和烏克蘭的秘密交易肯定已引起了有關國家的關注,情報工作真的是無孔不入啊!

果然,七天以後烏克蘭的答復就沒按時來到。徐總就到烏克蘭商務部去催問,阿斯納耶夫悄悄地告訴他:本來烏國內沒什麼,誰知有些大國探聽到了消息,多次通過有關渠道讓烏國表明態度,現在幾個重要部門頭頭正在閉門協商對策。

直到第十天,阿斯納耶夫才打來電話通知見面會談。仍是在初次會談的商務部接見廳,阿斯納耶夫正式通知我們:由於某些原因,『瓦良格』號將在三天後通過拍賣會正式拍賣,請中國朋友做好准備。徐總大怒,他剋制著自己注意外交禮儀,質問雙方定好的協議為什麼輕易就變了卦。阿斯納耶夫不置可否,只是微笑著看著徐總。

在會後的烏方答謝宴會上,阿斯納耶夫才悄悄地告訴了徐總真情:有幾個國家和地區對烏克蘭提出了外交照會,美國、俄羅斯、日本、法國、韓國、越南、台灣等都對中國采購航母提出質疑,另外,他們反對私下交易,要我國將此船公開拍賣。我國知道保持雙方的友誼對兩國都有好處,因此即遵重對方的要求又照顧到中方的實際,才決定三天後公開拍賣,到時只有中方才能滿足烏方提出的條件,自然只有中國中標了。

根據我們事後分析:也許有幾個國家掌握了我國買『瓦良格』的秘密,但更可能的是,烏克蘭自己認為這么敏感的事,理應通知上述國家和地區,以免引起嚴重的外交問題。所以,他們應該是主動通知了上述國家和地區。

徐總只得再次表示感謝阿斯納耶夫對我們的友好。我們只知宴會後阿斯納耶夫笑逐顏開,可想而知徐總又有破費了。

三天後,在基輔市最出名的jiashide拍賣行,『瓦良格』公開拍賣會正式開場了。根據烏方的拍賣要求需提供買方的資質證明、國際信用證明、用途規劃、項目論證報告。。。等一大堆材料。我方代表早已胸有成竹,逐項展示給大家看,只有我方的材料齊全充足,符合烏方的所有要求。展示完後,就是公開競標了,美國和澳大利亞叫到1400萬美元就沒聲音了。韓國又叫了1500萬美元,日本叫了1700萬美元,韓國又叫了1800萬美元,這時,徐總舉牌叫了2000萬美元,主拍人連叫三聲無人在叫,拍錘落下,拍賣成交。當場辦理了拍賣成交的有關協議。

仍然是我們事後分析:由於烏方的暗中操作〈畢竟我們買它的廢航母和其他設備比其他國家單買一艘廢航母劃算〉,那幾個國家匆忙上陣,資料不全,規劃不周,而且資本主義國家拆船公司單買一艘廢航母去拆廢鋼鐵在經濟上是不劃算的。因此,即使叫到1500萬美元他們已經是虧本了。

終於將我們國家夢寐以求的航母買到手了,我們大家幾乎是要跳躍歡呼了。

當晚,在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由徐總召集舉行了盛大的招待晚宴,以大使館的名義邀請了烏方商務部長、國防部長、內務部長、阿斯納耶夫、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廠長、巴基斯坦駐烏大使、埃及駐烏大使、德國駐烏大使、巴西駐烏大使等貴賓參加。

晚宴正在順利進行,船廠廠長接了個電話後將徐總和阿斯納耶夫叫了出去。我恐情況有變也跟了出去,原來是船廠負責警衛的軍官來電:『瓦良格』號上有直升機降落!

徐總和我們都大吃一驚,尼古拉耶夫船廠廠長和阿斯納耶夫也吃驚非小。徐總就問船廠廠長:甲板上不是有警衛人員嗎?廠長不好意思的說:白天安排了警衛人員,考慮到晚上相對安全一些,就沒安排夜班人員。

徐總急忙說:請馬上安排夜間警衛人員,而且增加人數,多加的費用由我出,務必安全第一。

船廠廠長立刻給警衛軍官打了電話:船上船下立刻各增加雙倍警衛人員,務必晝夜警惕,不能再出現其它意外。另外,不論你現在干什麼,請馬上趕到船廠,查清是那裡的飛機到船上,不要再出現這種情況!

聽到船廠廠長的安排,我們都放下心來。考慮到競標時的情況,徐總立刻找到使館武官,請求緊急協助。

武官二話沒說,立刻直奔使館保密室,直接要通了在尼古拉耶夫的工作人員,用最直接的語言下達了緊急命令。

宴會繼續進行,在歡快的樂曲聲中,賓客都盡興而歸。

可能是大使早已感到了異常,在送別了賓客後,立刻召集了所有與此有關人員,分析原因和對策。

王參贊分析說:從今天的競標情況來看,主要是我國周邊一些國家有敵對情緒,他們千方百計阻撓我們購得此船。也許他們心中無數,故爾晚上到船上去看看情況,以了解船上的實情。

李武官說:從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對我們購買烏克蘭舊航母的猜疑各國有不同的看法。俄羅斯擔心烏克蘭全部轉移武器技術;美國考慮我們進一步掌握製造航母的關鍵技術;日本以為我們購進航母是為了從軍事上全面壓倒他;韓國是因為不願看到我國的軍事強大到難以接受;而台灣的目的眾所周知…..

徐總最後說:從近段時間來看,我們的一些行動對方基本都掌握,也就是說,我們和烏克蘭的有關行動對方都知道。從今晚上的事件來看,顯然對方對我們的一些目的還不是很清楚,到船上去了解一下實際情況也是很可能的。我們的主要目的已達到,下一步應是盡力保護好船上的一切物資,不讓敵對勢力破壞我們的既定計劃。

大使最後布置明天的任務:徐增平去船廠查看所有的航母製造技術資料並封存保管待運;王參贊去船廠檢查安全保衛工作並要求船廠盡快檢修船的操縱情況;使館二秘張同志去烏克蘭海關辦理出關事宜;李武官去烏克蘭國防部要求調查昨晚飛機上船情況並要求烏方保證今後不要再出現此類情況;王參贊的助理馬副參贊聯系烏克蘭的拖船公司商討拖運事宜….

我和徐總在一個房間,一晚上我們倆就有關情況反復討論了多次,對一些可能出現的情況商量了好幾種對策,在迷迷糊糊中不知不覺睡去。

第二天黎明,李武官匆匆來到我們下榻頓河賓館,鄭重告知徐總:昨晚上的直升機是烏克蘭最重要的邦交國的武官隨員租用某民用飛機公司的直升機,時間是六個小時。

我們一下子明白了,我們將來最主要的對手和千方百計從各方面打壓我們的某大國,急急忙忙跳到前台來了,他不願看到我們祖國的強大和繁榮,更不願我們在世界上對他構成挑戰,阻止我們購買『瓦良格』的目的越來越明顯了!

吃過早飯,我和徐總、小趙、船廠廠長乘飛機立刻趕往尼古拉耶夫船廠。

當飛機還在空中飛行的時候,徐總和船廠廠長座位相鄰,兩人就航母設計圖紙移交一事進行了探討。廠長說:那些資料起碼有近二十噸重,我們用了兩個大資料庫來放它。如果你們運回去再翻譯的話,只是專業翻譯就要一百人干兩年,還要數十名其它技術人員再去核對校準,工作量之大真是不可思議。

徐總說:這個你放心,我公司已從香港和大陸聯系了很多專業技術人員,你知道,中國大陸當年有那麼多人留蘇和學俄語,尋找幾百人干這個事不會是一件難事。其實我最擔心的倒是設計資料的完整問題?如果不完整,我的改造計劃就要拖後,你知道,我們都是商人,時間意味著什麼!

船廠廠長笑了,他友好的拍了拍徐總的膝蓋,說:放心吧徐總經理,這些資料在我們廠里保管的最嚴密,也是保管措施最可靠的,我能保證一點不少的轉交給你。

飛機在當地時間中午十一點到了船廠所在地,廠里派了兩輛車來接我們一行。徐總和小趙坐一輛〈隨時保證徐總的安全〉,我和廠長坐一輛。

在船廠草草吃過午飯〈徐總的意思〉,我們立刻和船廠的有關部門去資料庫查看設計資料。在船廠的技術大樓前,我們看到有專門的警衛部隊,全副武裝,戒備森嚴。

經過一番仔細的驗證審核之後,在警衛軍官的的跟隨下,我們和船廠的總工程師等來到了六樓的航母專用資料庫。我發現,每層樓都有有線電視監控系統和紅外報警系統,有兩人組成的巡邏隊定時逐層巡邏檢查。

保管員和警衛軍官各取出一把鑰匙,兩人各自插入上下的鎖眼,然後各自旋轉密碼盤核對密碼,同時分別用右手放在兩個電腦觸摸屏上,不一會,電腦發音了:密碼正確,掌紋無誤,歡迎進入第x資料庫,祝你周三愉快!

一進門,我們就感受到這個資料庫的寬大和標准:每個資料櫥都是鐵制的,整齊的分行排列著,櫥上用俄文標注著櫥內物品的名單,窗戶都用厚厚的窗簾遮蓋著,市內溫度適宜,柔和的日光燈管發出輕輕的嗡嗡聲,室內幾乎一塵不染。

保管員隨手打開了一個櫥子,我們看到櫥內整整齊齊的排放著紙質封皮的資料檔案。總工程師伸手抽出了一本,隨手翻動了一下給徐總看,我也趁機上前看了看,不錯,保管的肯定不錯。

徐總滿意的贊揚道:很好很好,不知都齊全嗎?

總工程師自豪而有把握的說:凡是我們烏克蘭掌握的資料都在內,我保證!因為這是我們原來的國寶,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好好保護它。〈其實,回國後經仔細查對,還是有幾處重要部位的圖紙缺失,後來經駐烏克蘭有關部門秘密偵察,確認我們到船廠之前,已有烏克蘭國防部人員同俄羅斯情報人員來取走了部分圖紙〉

突然徐總的手機鈴聲響起,徐總走到門口去接聽了,我們只是聽到他『啊』、『嗯』、『好好』的答復聲。

原來,電話是李武官打來的,通知徐總:為防夜長夢多,事不宜遲,大使館已連夜和國內聯系了一架今天晚上十時回國的貨機,並已和烏克蘭商務部商定,今天下午就把所有的圖紙裝機起運。要徐總立馬和船廠領導協商運作,烏克蘭商務部估計已通知船廠方面。另外,馬副參贊已經定好武裝押運的人員和車隊,協商好後請立即和他建立聯系。

你不得不佩服中國駐外人員的辦事效率和保密水平。原來,昨晚大使就已和李武官制定了詳細的周密的行動計劃,只是為了防止泄密,只在事情到了非通知不可的情況之下,才及時通知經辦人員。

我們一行立刻退出資料倉庫,徐總安排我留在倉庫外待命,而他立刻同小趙去見船廠廠長。我為什麼留在這里?是徐總怕交貨前再出什麼意外!況且,烏方事後會以我們檢查過為由,拒不承認所交資料不齊全。而這時,我們是無法知道烏方所交的資料齊全與否的。

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就見船廠廠長和徐總,還有不少其它烏方人員都來到了倉庫樓前。隔了幾分鍾,只見好幾輛小車和卡車組成的車隊也都陸續開了進來。走下車來的有馬副參贊和老朋友阿斯納耶夫,還有一些全副武裝的烏方軍人。

阿斯納耶夫先和船廠廠長簡短交談了幾句,又和徐總講了數語,就轉身進了技術大樓,向警衛軍官亮明身份,並拿出幾份烏克蘭各部門的批文,交給警衛軍官驗看。警衛軍官仔細的反復檢查了文件,確認無誤後,表示遵命放行。

這時,又有一輛小車駛了進來,原來是烏克蘭海關商檢的人來到了。

萬事俱備,船廠廠長立刻安排有關搬運人員開始搬運。搬運程序是:由六樓的人員將鐵箱整個放入電梯,降下來後由鏟車工用鏟車裝到卡車上。這時,我才注意到這些卡車都是箱式卡車,鐵箱裝進去後就不用再動了。

我們四人的分工是:小趙在六樓,我在電梯旁,徐總在卡車邊指揮裝車封車,而馬副參贊則和烏海關和商檢的人周旋。

估計這些圖紙資料加鐵箱的總重有四五十噸吧,反正裝滿了八輛大卡車。等到所有的鐵箱都裝到了車上,由海關的人封固好車廂後。就只見剛才還面無表情的警衛軍官,忽然一聲口令,立刻所有的警衛人員都從樓內跑出來,列隊站在卡車前。又一聲口令,所有的軍人都嚴肅的向卡車敬禮。一瞬間,有些軍人的眼睛裡湧出了淚水。

這時,船廠廠長和一些員工,還有海關商檢人員,也都不自覺的舉起了標准或不標準的右手行禮。我分明看到,廠長和總工等人的眼眶慢慢變紅,最後都流出了大顆大顆的淚珠。這一幕深深的留在我的腦海里,時至今日,仍是那樣清晰那樣深刻….

㈨ 瓦良格號航空母艦來中國路線圖

烏克蘭→黑海→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非洲西海岸→好望角→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南中國海→東海→黃海→大連港

㈩ 瓦格良號航母是怎麼運輸回中國的

1999年7月,澳門公司僱用International Transport Contractors(ITC)公司的SableCape號拖船,拖著「瓦良格」號開始了漫長的航程。啟航前,買方要求在艦艉的明顯位置標明即將落戶的新港名稱。因此,在「瓦良格」的名字旁邊,出現了英文「KINGSTOWN」字樣(金斯敦,聖文森及格瑞那丁首都)。據說,在航母被拖走的那天,身患重病的船廠廠長馬卡羅夫曾淚流滿面,在位於海邊的造船廠療養院目送了"瓦良格"號的「最後一程」。 不料,當該船駛抵土耳其北部黑海水域,准備通過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在第三國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攔阻,強行命令「瓦良格」號退回黑海。隨後在8月,「瓦良格」號又試圖通過海峽,再次遭到土政府的攔阻。「瓦良格」號被阻擋在黑海中,漂盪了很長時間後,又返回原海港…… 土耳其方面以「船體過大、影響博斯普魯斯海峽其它船隻正常航行」等為理由,拒絕「瓦良格」通過。西方媒體也借機紛紛大肆炒作「中國航母威脅論」。中國與土耳其從此開始了長達一年半之久的談判…… 「瓦良格」受困黑海期間,創律公司每天向ITC公司支付8500美元,每個月還必須向烏克蘭港口當局繳付1.7萬美元的停泊費。ITC的拖船船員因為長期無法脫身而深為不滿,徐增平總裁更是因此損失慘重。徐總後來回憶說,當時可謂是內外交困,屋漏偏逢連夜雨。因為恰好當時是金融風暴之後,「香港困難重重,內地的東西還得維持住,我們採取了很多措施,以降低成本和費用。」 當時,土國總理府和外交部都傾向放行,但主管海洋事務的國務部長米爾札歐魯(RamazanMirzaoglu)堅決反對。1999年12月19日,美國由幕後轉到台前,駐土耳其大使皮爾森會見了米爾札歐魯,表達了美國政府對「瓦良格」號的關切。2000年3月3日,米爾扎歐魯應美國政府的邀請訪美兩周。臨行前,他向總理艾西費特呈交報告,詳述「瓦良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可能發生的技術問題,建議拒絕中國的要求,禁止讓「瓦良格」號通過海峽。 ITC公司的 Joop Timmermans先生據理力爭,他說將「瓦良格」號拖過海峽其實比駕駛一艘15萬噸油輪穿越海峽更容易也更安全。但米爾扎歐魯則說,要麼你讓這艘船自身擁有動力,要麼你把它拆成碎塊運走,否則別想通過海峽。Timmermans先生還說,2001年3月發生了一件怪事:一架不明國籍的直升機降落在「瓦良格」號的飛行甲板上,三個人跳出來進行了一番測繪後又駕機飛走了,臨走前還用粉筆在甲板上寫下「法國人到此一游」("The French was here." )。 在此前後,中國與土耳其之間一直進行外交接觸。中國承諾,將完全負擔「瓦良格」號通過海峽的安全保險以及可能造成損失的賠償責任,並且將從中國派遣幾艘大馬力的拖船,協助拖行「瓦良格」號,以保證通過海峽的航行安全。 2001年7月,原本站在米爾扎歐魯一邊的土耳其軍方,態度開始轉變。總參謀長凱維芮柯魯應邀訪問北京,受到中國領導人的接見,軍方立場改變(眾所周知的軍火出口),並在8月初照會總理府,「建議放行」。而土政府也提出,要求中國開放對土耳其的旅遊,爭取每年有200萬人次中國觀光客到土耳其,可為土耳其創造20億美元的外匯。 2001年8月25日,土耳其國家安全委員會作出決議,同意讓「瓦良格」號通過其海峽。土耳其國務部長兼政府發言人居瑞勒代表總理艾西費特,當天啟程前往北京,向中國政府告知這項結果。 另一方面,土耳其海洋署向中國提出「瓦良格」號通行海峽時必須具備的20項安全條件: 1. 10億美元的「風險保證金」; 2. 中國官方提供書面保證; 3. 必須委由國際認可的保險公司擔保; 4. 護航「瓦良格」號通行海峽拖船數量必須增加一倍(即由中國最先提出的8艘增加為16艘,並且必須是高馬力拖船); 5. 通行海峽時,全艦四周必須燈火通明; 6. 艦上必須配置錨鏈及拖纜收放機械組及人力組以備必要; 7. 艦上因此必須安置發電機以啟動機械及照明; 8. 艦上必須成立無線電通訊網以保持安全聯系; 9. 在通行海峽之前,土方得派技術監督小組至艦上檢查安全條件是否齊備; 10. 中國安排之拖船須由土耳其海洋署及海岸防衛隊專家指揮; 11. 為防範未然,艦上及陸上均須配備消防隊應變; 12. 通行海峽時,如海面起霧必須停航; 13. 通行海峽時,如海峽遇大風必須停航; 14. 通行海峽時,如遇水流洶涌突變時,必須停航; 15. 海峽視線不及五公里時,必須停航; 16. 艦上必須有領港員; 17. 通行時,海峽兩端禁止其它船舶通行; 18. 艦上不得裝載油料或爆炸物; 19. 通行時,有關航行安全、裝備、技術及人員調度指揮均須聽從土耳其方面指揮; 20. 通行曲折狹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時必須在白晝進行,通行寬廣的馬爾馬拉海峽得在夜間進行。 2001年9月,中國政府派出一個由交通部官員和航運專家組成的代表團訪問土耳其,就「瓦良格」號通過海峽問題進行具體磋商,並作出了全面的安全承諾。在極短期間,中國備妥了土耳其當局要求的多項安全措施:租用了世界上最大馬力的希臘籍拖船;同意給予「國家擔保」,負責可能涉及的賠償問題。 中國在「瓦良格」號上裝設了小型雷達、全球衛星定位系統、VHF無線電通訊設備、電子羅盤及發電機等航行安全設施,土耳其政府對此表示滿意。 「瓦良格」號原定10月25日啟航通過土耳其海峽,不料風浪突起,拖帶「瓦良格」號的拖船纜繩也因風浪太大而斷裂。「瓦良格」號通過土耳其海峽的第一關——博斯普魯斯海峽,自24日起也陣雨不斷,視野狹窄的坎德里彎角,彎度80度,暗流洶涌,不適龐大且無動力的「瓦良格」號通行。土耳其海洋署下令停航,等待天氣好時再說。為了確保「瓦良格」號在「最低危險程度」下通過海峽,中方多次組織拖船在黑海口演習拖帶「瓦良格」號的作業。 11月1日,土耳其天氣晴朗,博斯普魯斯海峽風平浪靜。土有關當局從凌晨起暫時關閉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峽,以便讓中國澳門創律公司購買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船體通過。上午8時,晨霧散盡,這艘沒有動力的龐然大物,在11艘拖船拖行和12艘救難、消防船的前呼後擁、護航拖帶下,進入曲折狹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瓦良格」號以4節航速緩緩前進,到下午2時30分,終於安全駛過海峽最後一個危險的灣角,順利通過了這一狹窄的水道,進入寬廣的馬爾馬拉海。船隊繼續在夜晚時間通過,2日早晨進入狹長但曲折較少的達達尼爾海峽,當天下午進入愛琴海。 11月3日,由6艘拖船拖曳的「瓦良格」號航母在愛琴海斯基羅斯島附近的國際海域遭遇前所未有的風暴,它與拖船連接的拖纜相繼被刮斷。這個龐然大物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橫沖直撞。「瓦良格」號脫離拖船之後漂向埃維亞島,距該島岸邊只有80公里。不過,希臘商業海運部表示,這艘航母並無沉沒或擱淺的危險。救援人員竭盡全力拯救,花費很長時間,基本控制了船隻。一架希臘救援直升機在航母甲板上著陸,把船上的七名船員,包括三名俄羅斯船員、三名烏克蘭船員和一名菲律賓船員送到雅典以西的一個軍用機場。經體檢,醫生證明他們情況良好。11月6日,拖船Haliva Champion號上的水手Aries Lima在試圖固定拖纜時殉職。11月7日,3艘拖船和1艘希臘船隻用拖纜固定住「瓦良格」號,最終將其控制住。 這艘航空母艦船體從風暴中脫險後,經地中海,穿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不允許其通過),出大西洋,經加那利群島的拉斯帕爾馬斯,2001年12月11日繞過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經莫三比克的馬普托,2002年2月5日通過馬六甲海峽。2002年2月11日晚抵達新加坡外海,2月12日進入南中國海,2月20日進入中國領海。 2002年3月3日,歷盡艱險的「瓦良格」號航母終於抵達大連。早晨5時許,她在6艘拖輪拖行及1艘引水船的帶領下,離開了大連港外錨區,徐徐向內港進發。這6艘拖船前3後3排列,使得「瓦良格」保持平衡。在此期間,海面上的交通受到管制,任何船隻都不能進出。 上午9時許,「瓦良格」抵達內港。中午12時正,「瓦良格」號安全靠泊在大連內港西區4號散貨碼頭,勝利結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時4個月(123天)的艱難遠航。 「瓦良格」遠航抵達,創律集團主席徐增平和其他負責人心情激動。徐增平坦言,當時的感覺是猶如見到了終於安全返家的失散多年的兒子。 第二天,徐增平表示:昨日天公作美,天朗氣清,陽光明媚,風平浪靜,為迎接「瓦良格」號的歸來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它的神秘面紗終於解除了,讓人民可以一睹它的雄姿。」他說,「過去幾天由於焦急等待而引起的疲勞,終於一掃而光了。」 徐增平說,「瓦良格」安抵大連,並不是整項計劃的完結,而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他指出,整個計劃已成功了99%,但最後的1%,也是最艱巨的,不能掉以輕心,他今後將為搞活「瓦良格」的商業模式而奮斗。他說,今後將要經常前往大連,以了解有關改造工程的進展。 順便說一下,「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的博彩許可證已於「瓦良格」號靠泊大連的當天被吊銷。

熱點內容
疫情期間訪問國外網路 發布:2025-05-15 02:24:24 瀏覽:246
我的世界網易版游戲伺服器 發布:2025-05-15 02:23:46 瀏覽:221
全球編程網站 發布:2025-05-15 02:22:55 瀏覽:333
編程貓知乎 發布:2025-05-15 02:18:00 瀏覽:631
伺服器轉接搭建 發布:2025-05-15 02:12:50 瀏覽:518
編譯好的內核如何升級另一台主機 發布:2025-05-15 02:00:06 瀏覽:759
彈反腳本 發布:2025-05-15 01:58:24 瀏覽:587
安卓按鍵大師怎麼用 發布:2025-05-15 01:54:12 瀏覽:688
手機ea伺服器連不上怎麼辦 發布:2025-05-15 01:35:03 瀏覽:451
資料庫數據插入語句 發布:2025-05-15 01:30:01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