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采訪問題
『壹』 雙十一有哪些有趣的街頭采訪主題
雙十一有趣的街頭采訪主題:
1、請問您有沒有過參與雙十一活動的經歷?有的話,購買體驗如何?
2、請問您平時關注過雙十一前後商品的價格波動情況嗎?
3、請問您最近有沒有比較想要網購的商品?
4、如果有,你會選擇在雙十一期間下單嗎?
5、您對諸如雙十一之類的活動的看法是什麼?
名詞解釋: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是指每年11月11日的網路促銷日,源於淘寶商城(天貓)2009年11月11日舉辦的網路促銷活動,當時參與的商家數量和促銷力度有限,但營業額遠超預想的效果,於是11月11日成為天貓舉辦大規模促銷活動的固定日期。雙十一已成為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年度盛事,並且逐漸影響到國際電子商務行業。
2021年10月27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披露,該部已召開規范電商平台「雙11」簡訊營銷行為行政指導會,要求電商平台不得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請求擅自發送營銷簡訊。11月11日,2021雙十一購物狂歡節開始。
『貳』 不愧是馬雲,連霉霉都請來表演!看來今年雙十一穩了,你怎麼看
一年一度的時尚購物節雙11快到了。在過去,歌手和藝術家被邀請幫助雙11晚會。這一傳統已經持續堅持了幾年。每年雙11的晚會陣容都叫除夕夜晚會,明星耀眼。但是今年的雙11晚會邀請了歐美樂壇的天後,她就發霉了。
近年來,互聯網的發展達到了高潮,許多人在這一浪潮中達到了人生的巔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馬雲先生開創的淘寶和支付寶,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作為一年一度的雙11大型電商節,馬雲一定為所有粉絲准備了盛大的晚會,邀請了圈內藝人參加,晚會中使用了AR技術,讓觀眾與現場的距離為零。
四年後,我再次來到中國參加晚會,唱歌,這讓無數粉絲對這個晚會充滿期待。我花了門票錢,看了一場女神的演唱會。你羨慕這個雙十一嗎?讓我們期待女神的到來。
『叄』 雙11為啥不一律全場5折
「買東西比考試還難」「看完各種活動規則,我焦慮了」「據說今年『雙11』是最難的一屆」……今年的「雙11」電商購物節,與瞬時成交量一起翻番的,是消費者對電商平台「燒腦優惠」的吐槽。
為什麼不能痛痛快快來個「全場五折」?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揭秘「燒腦優惠」背後的「電商營銷邏輯」。
「每一項優惠背後都有套路」
張偉(化名)曾長期在某電商平台參與項目化營銷策劃。所謂「項目化營銷策劃」就是由牽頭人帶一個團隊,承包式地為某一個銷售節點做出全套的銷售方案。內容包括:編制促銷預算、制定廣告計劃、鎖定目標受眾以及促銷優惠設計。
這些優惠活動可以說是幫「剁手黨」省錢的黃金鏈接,其實更是廣告位和流量入口。為了獲得流量,楊麗不僅拿出多款產品參加「0元購」,還花費了平時2-3倍的價錢購買「直通車」。依靠競價排名的直通車,她的商品得以在優惠頁面展示。
猶如俄羅斯套娃,優惠形式層層疊疊,楊麗們的展示空間就越多。「沒有優惠導流,我們就沒流量可買,沒有流量和成交量,顧客就再也搜不到我們了。」楊麗覺得,如果簡單粗暴地實行「全場五折」,她就無法靠買流量從千萬平台商家中脫穎而出。
引流只是優惠復雜化的目的之一,「燒腦優惠」想挑戰的還有消費者的耐心。華東某大型連鎖超市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雙11」活動中,不少家電產品被爆出先漲價再降價,其實是在利用優惠,區分購買群體。「有錢的人嫌優惠麻煩買了就走,差錢的人研究利用優惠也能買到,有錢沒錢都消費了,這才是最終目的。」這位負責人說。
「燒腦優惠」還可能是老鼠拉木杴——大頭在後邊。「如果消費者願意嘗試『燒腦優惠』,他們可能還願意接受分期付款。」張偉說,漫長的優惠變現之路可以嵌入「白條」「花唄」等更多產品,利用人們的消費意願,挖掘他們的消費能力。
可持續的消費需要更健康的市場
「精明的消費者喜歡精明的折扣,但不能太復雜。」花貴侃說,不論線上還是線下,優惠活動適當復雜,會增加消費沖動,但是復雜到算不清,就會讓消費者無所適從,產生不好的消費體驗。
181秒成交額破百億元,最高峰時每秒鍾有25.6萬筆支付,無線交易額佔90%以上……以阿里巴巴為代表,電商平台這個「雙11」的流量再次刷新人們認知,也證明中國消費潛力之巨大。
業內人士指出,從電商平台到商家,花盡心思設計「燒腦優惠」吸引眼球的同時,更需要苦練內功。要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調整產品結構,注重購物體驗,加強售後服務,培育可持續消費,引導理性消費,才能不斷挖掘消費潛力,做大消費市場,推動消費升級,帶動中國經濟轉型。
『肆』 有沒有關於雙十一采訪的問題
網上有,還有一些新聞
『伍』 謝霆鋒雙11網購被認出,為何他的回復被贊「鋒式幽默」
謝霆鋒雙11網購被認出,為何他的回復被贊“鋒式幽默”?可以說謝霆鋒最近幾年的發展是越來越好的,而且他也曾經在《中國好聲音》擔任導師,為選手們選歌、費盡心事,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盡職盡責的導師。謝霆鋒雙11網購被認出,為何他的回復被贊“鋒式幽默”?
雖然謝霆鋒和王菲的戀情也就是鋒菲戀收到大家的廣泛關注,我們對於他們的戀情也是表示比較尊重的,希望他們能夠越來越好,已經他們兩個都是非常好的人,所以也是希望他們在從新回到自己的初戀時期的時候,能夠得到一個甜蜜的愛情。
『陸』 以雙11為新聞點的的新聞稿
2020年12日零點,天貓「雙11」成交總成交額定格在了4982億元。淘寶天貓總裁蔣凡介紹,按照同周期、同口徑比較,今年「雙11」期間的GMV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32億,增速是26%。是過去三年來最高的增速。
天貓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天貓雙11共有25萬個品牌和500萬商家參與,他們提供了200萬款新品,折扣商品達到1600萬款。成交額突破1億元的品牌超過474個。105個產業帶成交額過億元。接近8億用戶參與。物流訂單總量達到23.21億單。在線下,超過210萬小店加入到這場購物狂歡季。
(6)雙11采訪問題擴展閱讀:
中國內地各省購買金額榜單廣東居第一,其次是浙江,江蘇。中國內地各城市購買金額榜單分別是: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廣州,成都。
特別能買的廣東人也特別能賣。數據顯示,省份銷售排行中廣東依舊是第一名。廣東城市銷售排行分別是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但從區縣來看,佛山市順德區居於第一,不愧是世界聞名的順德的小家電產業帶和家居產業帶所在地。其次是廣州白雲區、天河區、海珠區,以及佛山的南海區。
『柒』 雙12和雙11有什麼區別嗎雙11和雙12哪個優惠
雙11比雙12的優惠更大,二者的主要區別如下:
一、發起時間不同
1、雙11:2009年發起,在每一年的11月11日進行。
2、雙12:2011年發起,在每一年的12月12日進行。
二、產品的宣傳不同
1、雙11:主要宣傳國際化產品。
2、雙12:主要宣傳中小商家的產品。
三、由來不同
1、雙11:源於天貓2009年11月11日舉辦的網路促銷活動,當時參與的商家數量和促銷力度有限,但營業額遠超預想的效果。
2、雙12:雙十二由來是因為各大電商網站為了促銷的一種活動,該活動也被冠以各大電商的名頭在「雙十二」活動期間,各大電商會有各種名目的促銷手段來促進銷量。
『捌』 面對雙11的七年之癢,馬雲說了些什麼 物流指聞
雙十一是整個中國商業基礎設施的一個大考,也是中國技術的一個大考。我們自己把它看成幾個主要部門的考核,除了電商以外,支付、物流、客服體系、商業整個的配套體系設施,所以其實這個考試還是挺大的。
央視財經(記者 侯凱笛)去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達到571.1億元,再次刷新了單一電商平台單天交易的世界紀錄。今年,1分12秒,突破10億元!12分28秒,突破100億元!1小時13分59秒,突破300億!…如此近乎奇跡般的數字向全球展示了什麼叫做中國速度!在今年雙十一,馬雲連續4年接受央視財經頻道獨家專訪,揭秘他心中的雙十一短板。
央視財經頻道今天會推出特別企劃八小時大型直播節目「聚焦雙十一網購狂歡節」,眾多電商大佬將一一亮相,明星趙薇、鄧超也將來到央視演播室講述自己的網購故事。在專訪中,馬雲回應,在他心中雙十一的短板仍然是物流。以下是采訪實錄。
記者侯凱笛:如果是我們把雙十一比作是一場大考的話,您覺得現在的短板是什麼?
馬雲:雙十一是整個中國商業基礎設施的一個大考,也是中國技術的一個大考。我們自己把它看成幾個主要部門的考核,除了電商以外,支付、物流、客服體系、商業整個的配套體系設施,所以其實這個考試還是挺大的。但我覺得每個部門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我覺得從互聯網技術本身大容量的並發的處理,雙十一的這個技術處理可能已經達到了人類社會的極限了,到目前為止的極限了。當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支付能力巨大提升,物流能力也是巨大的提升。我覺得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屆的時候,幾乎所有的銀行都癱瘓過,設施都癱瘓過。到現在位置銀行的技術也大量地提升,所以我覺得潛力都還挺大。每個部門,每一個環節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記者侯凱笛:去年問您的時候,您說您不關注那個成交的數字,但是您當時最擔心的是物流。那今年您最擔心的是什麼?
馬雲:我今年擔心的還是物流。其實今天的數字大家都在猜,我們公司是不想猜,我們說把前面的工作做好,把准備工作做得盡量仔細。所有的技術環節、支付環節,包括物流環節。但是我今年擔心的依然是物流,我相信物流既希望天冷一點,冷了以後大家購買「過冬」的慾望大一點,但也擔心天氣冷了以後天氣不好,快遞就會受到很多的難度。畢竟這些東西要用人在路上去送,所以怕刮風下雨。
『玖』 上海一寶媽連續四年雙十一沒花一分錢,她是如何克制自己購物慾的
每年的雙十一,都是我們瘋狂購物的黃金期。有的人選擇在自己的消費能力范圍內理性消費,有的人瘋狂購物卻不考慮自己的實際需求,有的人會花費很大精力去計算如何才能得到最優惠的折扣,可謂在雙十一時,眾生百態展現的淋漓盡致。上海一寶媽周女士連續四年雙十一一分錢沒花。大家肯定都好奇,這位寶媽是如何克制自己的消費欲的,讓小編帶大家一探究竟。
如果在這種折扣季,不太確定自己想買的東西,那就給自己限制消費的價格範圍,可以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可以買一些可以使自己開心的東西,還可以給身邊的朋友親人買一些他們所需要的東西。總之,消費的一切原則就是基於理性,不要一時頭腦發熱沖動消費。
『拾』 雙十一真的好嗎
「雙十一」臨近,消費者們帶著對商品降價的期待,開啟了「剁手」模式。「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往年被吐槽較多的「先漲後折」等現象依然存在,今年被吐槽最多的是一些電商平台和商家「燒腦」的花式優惠:定金膨脹、滿減紅包、直降紅包、整點神券……優惠券的使用規則復雜,有人甚至藉助專門軟體或組建微信群、QQ群研究價格、互點紅包進行「場外援助」等。不少消費者感嘆:奧數不好,這個「雙十一」都沒法愉快地買買買了。
燒腦的花樣多了,消費者「懵」了
「一件衣服標價500元,定金15元頂30元,前4000件定金翻3倍,每件再直降96元,零點前搶購再送無門檻不折現紅包50元、滿599減60優惠券一張……請問:買這件衣服最多能省多少錢?怎麼搭配組合最省錢?幾點鍾下單最省錢?」濟南市民劉先生感嘆,今年的優惠規則太復雜,考驗網友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數學計算能力,「就不能實實在在打個折嗎?」
不少消費者說,往年的「雙十一」,只需把喜歡的商品提前放入購物車,等到當天迅速下單、支付即可,但今年,各類新型促銷活動讓不少消費者「懵圈」。
促銷種類紛亂考驗著消費者的智商。跨電商平台經營商戶滕飛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人都不得不藉助一些比價軟體或第三方平台來算計到底怎麼買更劃算。
記者發現,促銷神券多,但是想用並不容易。比如,有些優惠限制使用地區、限制使用時段、限制疊加使用等,有些沒有真實、全面地向消費者介紹相關優惠信息;又比如,一些商家並未在售券頁面寫明優惠券的具體使用規則,卻直接標明「不支持退貨退款」「買家若誤刪優惠券,本店均不做任何賠付處理」等。
在某平台商家宣傳中,一件599元的大衣可以用100元的優惠券來抵扣,實際到手價是499元。但實際上,消費者需要提前花1元來購買這100元的優惠券,不僅有使用期限,而且一旦付款不退不換。「花錢買券」現象讓一些消費者反感。濟南市民張璐說,「優惠券本來是一種優惠,卻要花錢買,雖然錢不多但覺得不舒服。」
促銷設計本質上是以較小的折扣,增加消費者的參與度,達到不損失過多利益的情況下增加交易量。
平時2000元,「雙十一」打折後賣2400元,「先漲後折」現象仍存在
在采訪中,不少消費者表示「雙十一」有的商品確實比平時便宜了,但普遍感覺折扣力度不如以往,有的商品甚至更貴了。業內人士介紹,今年的燒腦營銷背後其實仍然存在不少老「套路」。
北京一位賣家告訴記者,不少商家依然會採取先漲價後打折或降價的方式。比如,某款服裝平時的網路售價為300元,先提價到600元,在「雙十一」前後再打5折。濟南市民張女士說,之前收藏的商品基本都提價了,所謂的「雙十一狂歡價」和收藏時的價格基本一樣,有的甚至從包郵變成了收取運費。以某化妝品為例,同樣一款產品,平時買是125元,「雙十一」是109元,這家店的首頁卻寫著「爆省119元」。
記者在某電商平台看到自己一直關注的一款耳機,平時售價2000元左右,而「雙十一」狂歡價2400多元,原價更是標到了5000元。
一名商家告訴記者,平台規定,「雙十一」價格必須低於9月15日至11月10日期間成交最低價的九折,11月12日至12月11日期間不得低於「雙十一」當天售價。但是,所謂的折扣是按照專櫃價,而非平時的實際售價,「專櫃價基本隨便填」。
記者從山東省工商局了解到,在一些電商平台,無論是自營還是非自營商品,均存在以商品「專櫃價」或「廠家建議價」為基準價進行打折的行為,然而,這些專櫃價、建議價(原價)存在隨意標注的情況,涉嫌虛假折扣。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雖然有些商品即使「先漲後折」比平時能夠便宜一些,但這種做法本質上違反了商家對消費者的信息披露義務,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實際上就是價格欺詐。
加強監管嚴查價格欺詐
上海消保委發布的2016年「雙十一」網購投訴數據顯示,促銷優惠不實是投訴最為集中的問題,佔比62%。
打擊虛假宣傳和價格欺詐等破壞網購環境和商業誠信的行為,要從電商平台的環境治理入手,如設置價格申報、監管電子系統,將電商所售商品的平時價格錄入備案,同時對違規的商家和其所在的電商平台課以重罰。
,市場經濟由市場調節,銷售者根據自己的利益調整促銷幅度,消費者根據促銷幅度選擇是否購買。「但任何創新都要貼合實際,不能過度創新,把簡單事情變得復雜,否則會引發消費者反感,不僅會浪費消費者時間,而且可能通過復雜的規則設下一個個消費陷阱。」曹磊說。
工商部門會加強商品信息審查,全面梳理參與促銷活動的網路商品近期價格,防範價格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