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生成lib會進行連接嗎
『壹』 關於整個編譯過程和庫文件的問題
問題1:
BD
D:通過目標文件歸檔程序(VC++中是lib.exe)和其它方式(例如由dll文件生成lib文件)得到的產物 。
問題2:
AB
問題3:
不一定。首先,一個完整的程序的全編譯過程可以僅依賴於現有的庫文件,且不在這個程序的編譯過程生成庫文件。其次,庫文件的格式不一定是lib和dll文件。至於手動生成lib和dll,這個和使用的工具相關。例如VC++的命令行可以用編譯程序cl.exe編譯源文件為目標文件,用歸檔程序lib.exe連接obj和lib文件生成靜態庫,用鏈接程序link.exe鏈接目標文件和資源文件生成exe和dll。
====
[原創回答團]
『貳』 C語言編譯怎樣連接lib文件,請講解連接的原理,
廣義的代碼編譯過程,實際上應該細分為:預處理,編譯,匯編,鏈接。
預處理過程,負責頭文件展開,宏替換,條件編譯的選擇,刪除注釋等工作。gcc –E表示進行預處理。
編譯過程,負載將預處理生成的文件,經過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及優化後生成匯編文件。gcc –S表示進行編譯。
匯編,是將匯編代碼轉換為機器可執行指令的過程。通過使用gcc –C或者as命令完成。
鏈接,負載根據目標文件及所需的庫文件產生最終的可執行文件。鏈接主要解決了模塊間的相互引用的問題,分為地址和空間分配,符號解析和重定位幾個步驟。實
際上在編譯階段生成目標文件時,會暫時擱置那些外部引用,而這些外部引用就是在鏈接時進行確定的。鏈接器在鏈接時,會根據符號名稱去相應模塊中尋找對應符
號。待符號確定之後,鏈接器會重寫之前那些未確定的符號的地址,這個過程就是重定位。
『叄』 被包含文件是在編譯時先單獨生成目標文件,然後連接到可執行文件中去. 對嗎
不知道你是說那種語言,如果是C/C++的話,一般我們使用#include指令包含頭文件(當然,頭文件也是可以有實現),編譯器首先通過預編譯,將所有使用#include的地方全部使用包含的文件替換,然後在執行編譯,所以被包含不會生成單獨的目標文件
生成單獨的目標文件一般是頭文件的實現文件,頭文件的實現就是先編譯成單獨的目標文件,然後通過鏈接器連接到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可執行文件
『肆』 用C語言編的程序,要生成可執行文件的時候,要編譯、鏈接,編譯是什麼意思啊鏈接是什麼意思編譯和鏈接
編譯就是把C代碼轉換成CPU可執行的機器指令,每個.c文件生成一個.obj文件。
鏈接就是把生成的(多個) .obj 文件及用到的庫文件(.lib)一起組合生成可執行文件(.exe)。
『伍』 lib文件靜態庫和dll文件動態連接庫有什麼不同,分別有什麼作用!在編譯時各自起什麼作用
個人理解(不一定完全對):
靜態庫之所以叫做「靜態」,其含義是:一旦內容發生改變,必須進行重新編譯
而動態連接庫則不必這樣,我們編譯好一個程序,如果他使用的動態連接庫有所改變,我們只需要更新對應的DLL文件即可,而不必重新編譯整個程序
在編譯時,靜態庫整個函數庫的所有數據都會被整合進目標代碼中,而動態庫則不會,動態庫只是在使用時才會進行載入
『陸』 lib文件是什麼是不是編譯自動生成我不加lib文件運行不了
lib文件是靜態庫,這種文件中有頭文件中聲明的函數的實現代碼,一般用在靜態連編上,編譯鏈接時,將lib文件與其他模塊編譯生成的目標代碼鏈接,從而形成能夠運行的可執行文件。
#pragma comment(lib, "pcc32_vc6.lib")就是連入一個庫文件,表示鏈接pcc32_vc6.lib這個靜態庫文件來生成可執行文件。
『柒』 怎麼用Keil將C程序封裝成lib庫
在團隊工作中,經常會有模塊維護和代碼封裝的問題。把需要封裝的代碼打成一個lib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1.創建lib
創建一個lib很容易,只需要創建一個target,然後把需要封裝的代碼全部加進來,然後再Options of Target中選擇Create Library,然後編譯,因為是lib所以不需要鏈接,編譯過了,你的lib就創建了。當然了,為了別人可以輕松的使用,請提供頭文件支持哦。
2.使用lib
使用lib就更容易了,把lib和頭文件加入你的工程,直接調用就是了。lib庫會和你工程中其它編譯後的obj一起鏈接,形成最後的目標文件。
3.注意事項
首先,Startup和中斷處理程序不要封入LIB,這些程序會在鏈接的時候產生問題。具體的原因么,有點復雜,應該是中斷程序的link機制有所不同的關系吧。
其次,Lib的文件要分的細一點,沒有調用關系的兩個函數不要放到同一個C文件中,因為LIB51在鏈接的時候是按模塊來鏈接的,一個模塊就對應一個C文件,假如鏈接器因為要使用你一個函數fA而引入了A模塊,那麼A模塊中的另外的函數也會被引入,而另外的函數你又沒有使用的話,那麼就會引發Keil經典的UNCALLED FUNC的warning。這個warning在Keil的文檔中說的好清楚了,我粘過來吧:
It is common practice 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o write but not call
additional functions. While the compiler permits this without error, the
Linker/Locator does not treat this code casually because of the support for data
overlaying, and emits a warning message.
Interrupt functions are never called, they are invoked by the hardware. An
uncalled routine is treated as a potential interrupt routine by the linker. This
means that the function is assigned non-overlayable data space for its local
variables. This quickly exhausts all available data memory (depending upon the
memory model used).
If you unexpectedly run out of memory, be sure to check for linker warnings
relating to uncalled or unused routines. You can use the linker』s IXREF
directive to include a cross reference list in the linker map (.M51) file.
大意就是說,Keil的內存應用模式是指定地址的,也就是要根據調用關系來決定哪塊地址可以被復用。對於這種沒人調用的函數,Keil會認為是中斷處理程序,並不能決定調用關系,所以此類uncalled函數的空間不能和其他的程序共享,也就是說,這函數用多少RAM,你就少多少RAM。那uncall多了會怎麼樣?----廢話,當然是內存溢出了。
所以,lib的功能可以做的大而全,但是裡面的模塊一定要分的要多細,有多細,只有這樣,你才能像在windows上用CRT一樣舒服的使用LIB。
個人總結
1. 生成lib 的工程可以沒有main函數,可以只有一個.c文件,一個.c文件中可以只有一個函數
2. 需要在lib工程中建立一個.h文件, 必須用extern聲明各全局變數和函數.
3. 調用lib文件的工程中必須包括lib中的.h文件, 也就是lib工程和調用工程都包含同一個.h文件(好像有點廢話)
4.Lib的文件要分的細一點,沒有調用關系的兩個函數不要放到同一個C文件中. 沒有調用關系的最好是一個函數單獨放在一個.c文件中.這是為了避免在keil中應用程序調用lib庫里出現告警. 因為LIB51在鏈接的時候是按模塊來鏈接的,一個模塊就對應一個C文件,假如鏈接器因為要使用你一個函數fA而引入了A模塊,那麼A模塊中的另外的函數也會被引入,而另外的函數你又沒有使用的話,那麼就會引發Keil經典的UNCALLED FUNC的warning。
通常為每一個函數編一個.C文件,而整個lib用一個.h文件,這樣就可以使只有被調用的函數參與連接
5.調用lib庫時需要在工程中將.lib文件加進來. 在Group中右鍵,然後Add ,注意文件類型中選擇*.lib.
『捌』 c++ 編譯 鏈接是怎麼回事
compile和link是大多數語言從原代碼生成可執行程序的兩個步驟。
之所有有這兩個步驟因為幾乎任何一個程序都不是用一個原文件寫出來的。compile是先針對單獨原文件進行處理。link是把compile處理的結果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可執行文件。
其實C/C++完全也可以一步成型,不需要compile和link兩個步驟,但是那樣的後果就是:一,每次生成可執行程序,必須翻譯全部源代碼;二,C語言的執行庫(printf, scanf這些)必須都以源代碼形式存在。這怎麼樣也說不過去吧。
另外頭文件不屬於compile和link過程,頭文件是預編譯過程的文件。
C/C++語言的完整編譯過程是
一、預編譯
處理#define #if #include這類#開頭的語句,這些稱為預編譯指令。這個過程中會把.h文件和.c/.cpp文件組合成最終交給compile過程的原文件。這個原文件是不包含任何#開頭的語句的。所有#define定義的宏也會被替換。
二、編譯
把上面那個原文件編譯成.o或者VC里是.obj文件。這個文件保存了機器碼化的函數、函數的描述、全局變數的描述、乃至段的描述等等。
三、連接
把可執行程序需要的所有的編譯過程產生的.o或者.obj文件組合到一起。(這里也包括.lib文件,.lib文件件本質上就是打包的.obj文件集合)。另外連接過程還會組合一些其他數據,比如資源、可執行文件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