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編譯成模塊

編譯成模塊

發布時間: 2022-06-14 20:32:43

⑴ amda8顯卡編譯成模塊正常,編譯進內核就黑屏

amda8顯卡編譯成模塊正常,編譯進內核就黑屏的解決方法如下:
1.安裝的時候選擇這個可以全新安裝AMD驅;
2.此外,AMD還提出了一個特別的解決方法,那就是安裝的時候別選覆蓋安裝,選擇全新安裝驅動,雖然這樣會要求重啟電腦一次,但是全新安裝是有可能解決部分莫名其妙問題的。電腦還真的就是這樣,就好比重啟電腦能解決大部分問題、重裝Windows能解決絕大多數麻煩一樣,真要是經常遇到黑屏等問題,那就全新安裝驅動吧。

linux所有驅動都可以編譯成模塊嗎

linux下編譯運行驅動
嵌入式linux下設備驅動的運行和linux x86 pc下運行設備驅動是類似的,由於手頭沒有嵌入式linux設備,先在vmware上的linux上學習驅動開發。
按照如下方法就可以成功編譯出hello world模塊驅動。
1、首先確定本機linux版本
怎麼查看Linux的內核kernel版本?
'uname'是Linux/unix系統中用來查看系統信息的命令,適用於所有Linux發行版。配合使用'uname'參數可以查看當前伺服器內核運行的各個狀態。
#uname -a
Linux whh 3.5.0-19-generic #30-Ubuntu SMPTue Nov 13 17:49:53 UTC 2012 i686 i686 i686 GNU/Linux

只列印內核版本,以及主要和次要版本:
#uname -r
3.5.0-19-generic

要列印系統的體系架構類型,即的機器是32位還是64位,使用:
#uname -p
i686

/proc/version 文件也包含系統內核信息:
# cat /proc/version
Linux version 3.5.0-19-generic(buildd@aatxe) (gcc version 4.7.2 (Ubuntu/Linaro 4.7.2-2ubuntu1) ) #30-UbuntuSMP Tue Nov 13 17:49:53 UTC 2012

發現自己的機器linux版本是:3.5.0-19-generic
2、下載機器內核對應linux源碼
到下面網站可以下載各個版本linux源碼https://www.kernel.org/
如我的機器3.5.0版本源碼下載地址為:https://www.kernel.org/pub/linux/kernel/v3.x/linux-3.5.tar.bz2
下載完後,找一個路徑解壓,如我解壓到/linux-3.5/
然後很重要的一步是:執行命令uname -r,可以看到Ubuntu的版本信息是3.5.0-19-generic
。進入linux源碼目錄,編輯Makefile,將EXTRAVERSION = 修改為EXTRAVERSION= -19-generic。
這些都是要配置源碼的版本號與系統版本號,如果源碼版本號和系統版本號不一致,在載入模塊的時候會出現如下錯誤:insmod: error inserting 'hello.ko': -1 Invalid mole format。
原因很明確:編譯時用的hello.ko的kenerl 不是我的pc的kenerl版本。

執行命令cp /boot/config-3.5.0-19-generic ./config,覆蓋原有配置文件。
進入linux源碼目錄,執行make menuconfig配置內核,執行make編譯內核。

3、寫一個最簡單的linux驅動代碼hello.c

/*======================================================================
Asimple kernel mole: "hello world"
======================================================================*/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mole.h>
MODULE_LICENSE("zeroboundaryBSD/GPL");
static int hello_init(void)
{
printk(KERN_INFO"Hello World enter\n");
return0;
}

static void hello_exit(void)
{
printk(KERN_INFO"Hello World exit\n ");
}

mole_init(hello_init);
mole_exit(hello_exit);

MODULE_AUTHOR("zeroboundary");
MODULE_DESCRIPTION("A simple HelloWorld Mole");
MODULE_ALIAS("a simplestmole");

4、寫一個Makefile對源碼進行編譯
KERN_DIR = /linux-3.5
all:
make-C $(KERN_DIR) M=`pwd` moles
clean:
make-C $(KERN_DIR) M=`pwd` clean

obj-m += hello.o

5、模塊載入卸載測試
insmod hello.ko
rmmod hello.ko

然後dmesg|tail就可以看見結果了

最後,再次編譯驅動程序hello.c得到hello.ko。執行insmod ./hello.ko,即可正確insert模塊。

使用insmod hello.ko 將該Mole加入內核中。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用 su 命令切換到root用戶,否則會顯示如下的錯誤:insmod: error inserting 'hello.ko': -1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內核模塊版本信息的命令為modinfo hello.ko
通過lsmod命令可以查看驅動是否成功載入到內核中
通過insmod命令載入剛編譯成功的time.ko模塊後,似乎系統沒有反應,也沒看到列印信息。而事實上,內核模塊的列印信息一般不會列印在終端上。驅動的列印都在內核日誌中,我們可以使用dmesg命令查看內核日誌信息。dmesg|tail

可能還會遇到這種問題insmod: error inserting 'hello.ko': -1 Invalid mole format
用dmesg|tail查看內核日誌詳細錯誤
disagrees about version of symbolmole_layout,詳細看這里。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kernelmoles/index.html
在X86上我的辦法是:
make -C/usr/src/linux-headers-3.5.0-19-generic SUBDIRS=$PWD moles

⑶ 如何把MATLAB編譯成C++模塊

MATLAB外部支持文件夾
E:\Program Files\MATLAB\R2009a\extern
matlab自帶的c常式:
E:\Program Files\MATLAB\R2009a\extern\examples\eng_mat

engine.h的位置:
E:\Program Files\MATLAB\R2009a\extern\include

各種lib的位置:
E:\Program Files\MATLAB\R2009a\extern\lib\win32\microsoft

在matlab幫助中輸入「C language」即可找到有關MATLAB Engine的一個頁面。
從這個頁面開始,學習各種關鍵詞,
就能夠找到一切你需要的資料。

使用MATLAB Engine一般用兩套函數就可以了。
1.engXXXX,關於Engine本身的操作,包括打開/關閉,設置/取得變數,執行語句等等。
2.mxXXXX,關於數據類型mxArray的操作,與MATLAB交互的左右類型全部為mxArray。

先在VC6的tools->options->directories里添加相關目錄

include files:
E:\Program Files\MATLAB\R2009a\extern\include

library files:
E:\Program Files\MATLAB\R2009a\extern\lib\win32\microsoft

⑷ 如何單獨編譯Android源碼中的模塊

第一次下載好Android源代碼工程後,我們通常是在Android源代碼工程目錄下執行make命令,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就可以得到Android系統鏡像system.img了。以後如果我們修改了Android源代碼中的某個模塊或者在Android源代碼工程新增一個自己的模塊,是不是還是執行make命令呢?答案是否定的,Google為我們准備了另外的命令來支持編譯單獨的模塊,以及重新打包system.img的命令。在繼續學習Android源代碼之前,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命令吧。
一. 首先在Android源代碼目錄下的build目錄下,有個腳本文件envsetup.sh,執行這個腳本文件後,就可以獲得一些有用的工具: USER-NAME@MACHINE-NAME:~/Android$ . ./build/envsetup.sh 注意,這是一個source命令,執行之後,就會有一些額外的命令可以使用: - croot: Changes directory to the top of the tree. - m: Makes from the top of the tree. - mm: Builds all of the moles in the current directory. - mmm: Builds all of the moles in the supplied directories. - cgrep: Greps on all local C/C++ files. - jgrep: Greps on all local Java files. - resgrep: Greps on all local res/*.xml files. - godir: Go to the directory containing a file. 這些命令的具體用法,可以在命令的後面加-help來查看,這里我們只關注mmm命令,也就是可以用它來編譯指定目錄的所有模塊,通常這個目錄只包含一個模塊。
二. 使用mmm命令來編譯指定的模塊,例如Email應用程序: USER-NAME@MACHINE-NAME:~/Android$ mmm packages/apps/Email/ 編譯完成之後,就可以在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app目錄下看到Email.apk文件了。Android系統自帶的App都放在這具目錄下。另外,Android系統的一些可執行文件,例如C編譯的可執行文件,放在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bin目錄下,動態鏈接庫文件放在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lib目錄下,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lib/hw目錄存放的是硬體抽象層(HAL)介面文件。
三. 編譯好模塊後,還要重新打包一下system.img文件,這樣我們把system.img運行在模擬器上時,就可以看到我們的程序了。 USER-NAME@MACHINE-NAME:~/Android$ make snod
四. 參照Ubuntu上下載、編譯和安裝Android最新源代碼一文介紹的方法運行模擬器: USER-NAME@MACHINE-NAME:~/Android$ emulator 這樣一切就搞定了。

⑸ 如何單獨編譯Android源代碼中的模塊

1.make 模塊名稱
需要查看Android.mk文件的LOCAL_PACKAGE_NAME變數。
2.mmm命令
用於在源碼根目錄編譯指定模塊,參數為模塊的相對路徑。只能在第一次編譯後使用。比如要編譯Phone部分源碼,需要在終端中執行以下命令:
$mmm packages/apps/phone
3.mm命令
用於在模塊根目錄編譯這個模塊。只能在第一次編譯後使用。例如要編譯Phone部分源碼,需要在終端中執行以下命令:
$cd packages/apps/phone
$mm
註:mmm和mm命令必須在執行「.build/envsetup.sh」之後才能使用,並且只編譯發生變化的文件。如果要編譯模塊的所有文件,需要-B選項,例如mm -B。

⑹ 如何編譯linux驅動模塊

第一步:准備源代碼

首先我們還是要來編寫一個符合linux格式的模塊文件,這樣我們才能開始我們的模塊編譯。假設我們有一個源文件mymod.c。它的源碼如下:

mymoles.c
1. #include <linux/mole.h> /* 引入與模塊相關的宏 */
2. #include <linux/init.h> /* 引入mole_init() mole_exit()函數 */
3. #include <linux/moleparam.h> /* 引入mole_param() */
4
5. MODULE_AUTHOR("Yu Qiang");
6. MODULE_LICENSE("GPL");
7
8. static int nbr = 10;
9. mole_param(nbr, int, S_IRUGO);
10.
11. static int __init yuer_init(void)
12.{
13. int i;
14. for(i=0; i<nbr; i++)
15. {
16. printk(KERN_ALERT "Hello, How are you. %d/n", i);
17. }
18. return 0;
19.}
20.
21.static void __exit yuer_exit(void)
22.{
23. printk(KERN_ALERT"I come from yuer's mole, I have been unlad./n");
24.}
25.
26. mole_init(yuer_init);
27. mole_exit(yuer_exit);

我們的源文件就准備的差不多了,這就是一個linux下的模塊的基本結構。第9行是導出我們的符號變數nbr。這樣在你載入這個模塊的時候可以動態修改這個變數的值。稍後將演示。yuer_init()函數將在模塊載入的時候運行,通過輸出的結果可以看到我們的模塊是否載入成功。

第二步:編寫Makefile文件

首先還是來看看我們Makefile的源文件,然後我們再來解釋;

Makefile
obj-m := moles.o #要生成的模塊名
moles-objs:= mymod.o #生成這個模塊名所需要的目標文件

KDIR := /lib/moles/`uname -r`/build
PWD := $(shell pwd)

default:
make -C $(KDIR) M=$(PWD) moles

clean:
rm -rf *.o .* .cmd *.ko *.mod.c .tmp_versions

ARM平台
Makefile

obj-m += mymod.o
KDIR := /home/workspace2/kernel/linux-2.6.25 #如果是用於arm平台,則內核路徑為arm內核的路徑
PWD = $(shell pwd)
all:
make -C $(KDIR) M=$(PWD) moles
clean:
rm -rf *.o

在arm板上插入是
insmod mymod
如果出現以下錯誤
insmod: chdir(/lib/moles):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則運行
mkdir /lib/moles/2.6.25 (與arm內核版本相同)
並將mymod.ko文件復制到該目錄下
cp mymod.ko /lib/moles/2.6.25
然後再執行 (insmod 只在/lib/moles/2.6.25目錄下查找相關驅動模塊)
insmod mymod

現在我來說明一下這個Makefile。請記住是大寫的Makefile而不是小寫的makefile;
obj-m :這個變數是指定你要聲稱哪些模塊模塊的格式為 obj-m := <模塊名>.o
moles-objs :這個變數是說明聲稱模塊moles需要的目標文件 格式要求 <模塊名>-objs := <目標文件>
切記:模塊的名字不能取與目標文件相同的名字。如在這里模塊名不能取成 mymod;
KDIR :這是我們正在運行的操作系統內核編譯目錄。也就是編譯模塊需要的環境
M= :指定我們源文件的位置
PWD :這是當前工作路徑$(shell )是make的一個內置函數。用來執行shell命令。

第三步:編譯模塊

現在我們已經准備好了我們所需要的源文件和相應的Makefile。我們現在就可以編譯了。在終端進入源文件目錄輸入make
運行結果:
make[1]: Entering directory `/usr/src/linux-headers-2.6.24-24-generic'
CC [M] /home/yuqiang/桌面/mymole/mymoles.o
LD [M] /home/yuqiang/桌面/mymole/moles.o
Building moles, stage 2.
MODPOST 1 moles
CC /home/yuqiang/桌面/mymole/moles.mod.o
LD [M] /home/yuqiang/桌面/mymole/moles.ko
make[1]: Leaving directory `/usr/src/linux-headers-2.6.24-24-generic'

第四步:載入/卸載我們的模塊

從上面的編譯中我可以看到。已經有一個moles.ko生成了。這就是我們的模塊了。現在我們就可以來載入了。
首先在終端輸入:sudo insmod moles.ko
現在我們來看看我們的模塊載入成功沒有呢?
在終端輸入:dmesg | tail -12 這是查看內核輸出信息的意思。tail -12 顯示最後12條;
顯示結果如下:
[17945.024417] sd 9:0:0:0: Attached scsi generic sg2 type 0
[18046.790019] usb 5-8: USB disconnect, address 9
[19934.224812] Hello, How are you. 0
[19934.224817] Hello, How are you. 1
[19934.224818] Hello, How are you. 2
[19934.224820] Hello, How are you. 3
[19934.224821] Hello, How are you. 4
[19934.224822] Hello, How are you. 5
[19934.224824] Hello, How are you. 6
[19934.224825] Hello, How are you. 7
[19934.224826] Hello, How are you. 8
[19934.224828] Hello, How are you. 9

看到了吧。我們的模塊的初始化函數yuer_init();已經成功運行了。說明我們的模塊已經載入成功;
現在我們再來卸載模塊試試看。
在終端輸入:sudo rmmod moles
在終端輸入:dmesg | tail -3
[19934.224826] Hello, How are you. 8
[19934.224828] Hello, How are you. 9
[20412.046932] I come from yuer's mole, I have been unlad.

可以從列印的信息中看到,我們的模塊的退出函數已經被執行了。說明我們的模塊已經被成功的卸載了。到目前位置我們就已經算是對模塊的編譯到編譯運行算是有了一個整體上的認識了。對於以後深入的學習還是應該有點幫助的。下面我們將在看看於模塊相關的一些簡單的操作。

第五步:載入模塊時傳遞參數
在終端輸入:sudo insmod mole_name.ko nbr=4
在終端輸入:dmesg | tail -6
顯示結果如下:
[20800.655694] Hello, How are you. 9
[21318.675593] I come from onefile mole, I have been unlad.
[21334.425373] Hello, How are you. 0
[21334.425378] Hello, How are you. 1
[21334.425380] Hello, How are you. 2
[21334.425381] Hello, How are you. 3

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在模塊載入的時候動態設置了我們的一個變數。初始化函數中的循環只執行了4次。
可能你會問我怎麼知道一個模塊可以設置那些變數呢。當然,你可以先不設變數載入一次。然後可以在終端輸入ls /sys/mole/<moles_name>/parameters/來查看。在這里我們是這樣輸入的
在終端輸入:ls /sys/moedle/moles/parameters/
顯示結果:
nbr

如果我們的模塊載入成功了。最後我們還可以通過modinfo來查看我們的模塊信息。如下
在終端輸入:sudo modinfo moles.ko
顯示結果:
filename: moles.ko
license: GPL
author: Yu Qiang
srcversion: 20E9C3C4E02D130E6E92533
depends:
vermagic: 2.6.24-24-generic SMP mod_unload 586
parm: nbr:int

⑺ 如何編譯C++文件為python擴展模塊

大概有三種常用方法:
1>使用ctypes模塊來調用C寫的共享庫,比如:
[python] view plain print?
#測試ctypes調用linux動態庫的能力
from ctypes import *
lib = CDLL("libc.so.6")
printf = lib.printf
printf("Hello World\n")

#查找動態庫
from ctypes.util import find_library
print find_library('c')
output = CDLL(find_library("c")).printf
output("測試成功!\n")
但是用它來調用C++寫的so就不太合適,因為編譯時c++函數名修飾會給你的函數取一個特殊的字元串,你不能在你的python代碼里直接使用此函數名,除非你使用的是修飾後的函數名。(在linux下你可以用nm來查看so中的函數名)

2>用C來寫python的擴展模塊,這個沒怎麼用過,以後使用時再記錄在此。
3>用C++來寫python擴展模塊:
我是使用Boost.Python來寫擴展的,先上工作中的代碼片段:

[python] view plain print?
#include <boost/python.hpp> //包含boost.python頭文件
#include <cstdio>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boost::python;//引入命令空間

class lshw //定義一個類
{
public:
lshw();
virtual ~lshw();

void scan_device();
string get_xml();

private:
hwNode *computer;
};

lshw::lshw()
{
computer = new hwNode("computer", hw::system);
}

lshw::~lshw()
{
if (computer)
delete computer;
}

void lshw::scan_device()
{
enable("output:numeric");
disable("output:sanitize");
scan_system(*computer);
}

string lshw::get_xml()
{
return computer->asXML();
}

void hello()
{
std::cout << "Hello World!" <<std::endl;
}

BOOST_PYTHON_MODULE(lshw)
{
class_<lshw, boost::nonable > ("lshw", "This is a lshw project python extend", init<>())//導出類中的方法
.def("scan_device", &lshw::scan_device)
.def("get_xml", &lshw::get_xml)
;
def("hello",&hello);//導出方法
}
使用boost.python其實結構很簡單,你只要寫很少的boost.python的代碼,你可以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C++功能代碼上,花很少的精力就可以把它擴展成python的模塊。下面是我在Ubuntu11.10上的編譯過程:

首先安裝boost.python:
sudo apt-get install libboost-python1.46.1
再來編譯生成so共享庫文件:
g++ -shared -fPIC lshw.cc -o lshw.so -lboost_python
使用:
[python] view plain print?
import lshw
hw = lshw.lshw()
lshw.hello()
hw.scan_device()
xml = self.hw.get_xml()

⑻ 怎麼編譯生成指定模塊的so庫文件

android NDK編譯多個so文件

android編譯系統的makefile文件Android.mk寫法如下

(1)Android.mk文件首先需要指定LOCAL_PATH變數,用於查找源文件。由於一般情況下

Android.mk和需要編譯的源文件在同一目錄下,所以定義成如下形式:

LOCAL_PATH:=$(call my-dir)

上面的語句的意思是將LOCAL_PATH變數定義成本文件所在目錄路徑。

(2)Android.mk中可以定義多個編譯模塊,每個編譯模塊都是以include $(CLEAR_VARS)開始

⑼ linux中怎麼把驅動編譯成模塊

LINUX 的內核編譯 1.編譯內核指的時通常的內核 2.應為內核可以將驅動和功能模塊動態的載入內核,所以在需要的時間把功能模塊 動態載入,所以就有了,內核模塊的編譯

⑽ 如何把自己的驅動編譯進內核或模塊

2.6內核的源碼樹目錄下一般都會有兩個文文:Kconfig和Makefile。分布在各目錄下的Kconfig構成了一個分布式的內核配置資料庫,每個Kconfig分別描述了所屬目錄源文件相關的內核配置菜單。在內核配置make menuconfig(或xconfig等)時,從Kconfig中讀出配置菜單,用戶配置完後保存到.config(在頂層目錄下生成)中。在內核編譯時,主Makefile調用這個.config,就知道了用戶對內核的配置情況。

上面的內容說明:Kconfig就是對應著內核的配置菜單。假如要想添加新的驅動到內核的源碼中,可以通過修改Kconfig來增加對我們驅動的配置菜單,這樣就有途徑選擇我們的驅動,假如想使這個驅動被編譯,還要修改該驅動所在目錄下的Makefile。

因此,一般添加新的驅動時需要修改的文件有兩種(注意不只是兩個)

*Kconfig
*Makefile

要想知道怎麼修改這兩種文件,就要知道兩種文檔的語法結構。

First: Kconfig


每個菜單項都有一個關鍵字標識,最常見的就是config。

語法:
config symbol

options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symbol就是新的菜單項,options是在這個新的菜單項下的屬性和選項

其中options部分有:

1、類型定義:
每個config菜單項都要有類型定義,bool:布爾類型, tristate三態:內建、模塊、移除, string:字元串, hex:十六進制, integer:整型

例如config HELLO_MODULE
bool "hello test mole"

bool類型的只能選中或不選中,tristate類型的菜單項多了編譯成內核模塊的選項,假如選擇編譯成內核模塊,則會在.config中生成一個CONFIG_HELLO_MODULE=m的配置,假如選擇內建,就是直接編譯成內核影響,就會在.config中生成一個CONFIG_HELLO_MODULE=y的配置.

2、依賴型定義depends on或requires
指此菜單的出現是否依賴於另一個定義

config HELLO_MODULE
bool "hello test mole"
depends on ARCH_PXA
這個例子表明HELLO_MODULE這個菜單項只對XScale處理器有效,即只有在選擇了ARCH_PXA, 該菜單才可見(可配置)。

3、幫助性定義
只是增加幫助用關鍵字help或---help---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更多詳細的Kconfigconfig語法可參考:

Second: 內核的Makefile

內核的Makefile分為5個組成部分:
Makefile 最頂層的Makefile
.config 內核的當前配置文檔,編譯時成為頂層Makefile的一部分
arch/$(ARCH)/Makefile 和體系結構相關的Makefile
s/ Makefile.* 一些Makefile的通用規則
kbuild Makefile 各級目錄下的大概約500個文檔,編譯時根據上層Makefile傳下來的宏定義和其他編譯規則,將源代碼編譯成模塊或編入內核。

頂層的Makefile文檔讀取 .config文檔的內容,並總體上負責build內核和模塊。Arch Makefile則提供補充體系結構相關的信息。 s目錄下的Makefile文檔包含了任何用來根據kbuild Makefile 構建內核所需的定義和規則。

(其中.config的內容是在make menuconfig的時候,通過Kconfig文檔配置的結果)

在linux2.6.x/Documentation/kbuild目錄下有詳細的介紹有關kernel makefile的知識。

最後舉個例子:
假設想把自己寫的一個flash的驅動程式載入到工程中,而且能夠通過menuconfig配置內核時選擇該驅動該怎麼辦呢?能夠分三步:

第一:將您寫的flashtest.c 文檔添加到/driver/mtd/maps/ 目錄下。

第二:修改/driver/mtd/maps目錄下的kconfig文檔:
config MTD_flashtest
tristate 「ap71 flash"

這樣當make menuconfig時 ,將會出現 ap71 flash選項。

第三:修改該目錄下makefile文檔。
添加如下內容:obj-$(CONFIG_MTD_flashtest) += flashtest.o

這樣,當您運行make menucofnig時,您將發現ap71 flash選項,假如您選擇了此項。該選擇就會保存在.config文檔中。當您編譯內核時,將會讀取.config文檔,當發現ap71 flash 選項為yes 時,系統在調用/driver/mtd/maps/下的makefile 時,將會把 flashtest.o 加入到內核中。即可達到您的目的。
轉載

熱點內容
內置存儲卡可以拆嗎 發布:2025-05-18 04:16:35 瀏覽:333
編譯原理課時設置 發布:2025-05-18 04:13:28 瀏覽:374
linux中進入ip地址伺服器 發布:2025-05-18 04:11:21 瀏覽:609
java用什麼軟體寫 發布:2025-05-18 03:56:19 瀏覽:29
linux配置vim編譯c 發布:2025-05-18 03:55:07 瀏覽:104
砸百鬼腳本 發布:2025-05-18 03:53:34 瀏覽:940
安卓手機如何拍視頻和蘋果一樣 發布:2025-05-18 03:40:47 瀏覽:736
為什麼安卓手機連不上蘋果7熱點 發布:2025-05-18 03:40:13 瀏覽:800
網卡訪問 發布:2025-05-18 03:35:04 瀏覽:507
接收和發送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5-18 03:33:48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