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腳本本解說詞字幕

腳本本解說詞字幕

發布時間: 2022-06-21 12:45:49

Ⅰ ppt課件腳本的寫法

首先是整個課件主要內容的一個思路展示。 其次腳本,就是思路、線索。

最後包括:課件主題、教學目標、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教學對象、教學時間、教 學工具、教學過程、所有整個課堂的設計。

注意事項:
不要面面俱到;講求簡、精、順、明;注意學生的主體性及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1)腳本本解說詞字幕擴展閱讀:

腳本的設計:

(一)明確教學目的,分析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選題。

眾所周知,要製作一個課件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如果最終的效果不能符合實際教學要求,也就失去了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意義,所以課件作為教育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它的設計思想一定要與教學目的要求一致。

與教學的整體設計一致,為整體教學服務,這樣才能達到輔助的效果。於是這就要求在設計課件腳本之前應深入理解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合理選題。

選題是指選內容,也就是說,堂課選擇那些方面,或哪些要點用課件來表達。課件從內容上分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它是線型的,另一種是點型的,主要表達教師選定的幾點內容。

不管是哪種類型,都應注意,並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非用計算機不可,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有一些問題在黑板上解決更妥當,用計算機模擬現實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某一問題用實物演示效果好,就不必在課件中去表達,反而會弄巧成拙,變成傳統教學的翻版。

在腳本的設計中,很多很容易把課件設計成課本上的例題、練習、概念等全都搬到計算機屏幕上,用計算機屏幕代替黑板,這樣實際上是一種新的滿堂灌式教學。

一般說來,應該盡可能地將那些既能夠充分發揮計算機功能又能有效完成教學要求、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點、難點性內容作為製作的題材。

(二)結合教學內容,選擇課件形式。

課件形式是指課件對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或者說是課件的主要側重點,隨著多媒體教學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深入開展,以及一些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和製作。

各種課件形式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優勢,也有各自的缺點和不足,選擇那種課件形式,要看本節課的具體需要。

當然,真正一節優秀的課件課,並不只是運用上述某一種形式,而是實現多種形式與傳統教學的組合,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三)設計課件內容和操作過程。

課件的流程設計是整個腳本設計過程中的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在前兩個環節的基礎上,對課件的具體內容和操作進行研究。

包括界面的元素與布局,頁面的時間長度及切換方式、人機交互方式、色彩的配置、文字信息的呈現、音響效果和解說詞的合成,動畫和視頻的要求以及各個知識節點之間的鏈接關系等等。

其主要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

(1)課件呈現的內容。

課件呈現的內容實際上也是我們課堂中要用的東西,主要有:

文字信息:標題、文本。

音頻信息:背景音樂和以及解說詞。

視頻信息:動畫或錄像。

為了使課件達到需要的設想,還要在精心選擇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優化,其目的是為了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對於音頻信息也要仔細考慮,哪個地方該要,哪個地方不要,哪個地方需要背景音樂,哪個地方需要解說,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同樣的,視頻文件也需要合理的優化。

在設計腳本時,我們還要對課件所要呈現的各種內容進行有機組合、分析,並安排好各個知識點的關系和呈現順序。

一般說來,我們一堂課可分為導課、新課、鞏固三個階段,在課件內容分析時,也可把各個知識點分成這幾部分,並安排在不同的模塊中,一方面提高課件的操作性,另一方面也便於課件製作過程中的修改和鏈接。

當然,對於點型的課件來說,只要安排好各個知識點之間的位置和鏈接就行了。

(四)撰寫課件腳本。

撰寫課件腳本的過程,實際上是把在設計腳本過程中的各種各樣的想法書面表達出來的過程,這也是課件腳本設計的最終成果的體現。 這個環節貫穿於整個腳本設計的過程。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保證了腳本的質量,做課件時就會有事半功倍的結果。

Ⅱ 想拍攝一個視頻,該如何寫腳本腳本中需要包括哪些內容

哦,如果你想拍攝一個視頻的話,你得起碼你的劇本寫好腳本的話,不需要太多人的劇本一定要新穎,題材一定要好轉可能性到位。

Ⅲ 宣傳片腳本包括哪些內容

寫腳本和解說詞大概專業的公司比較好,沒有經驗寫不好腳本的。
建議找專業公司咨詢一下,我聽說有個成都全景的,不知樓主是不是成都人哈,但是他們做項目好像新疆的都有呢,可以問一下。
聽說他們公司名氣挺大的。

Ⅳ 什麼是腳本語言,有哪些腳本語言,它們之間的區別

什麼叫腳本 java、C++、C、VB......都代表編程語言,而.net等其它都叫平台。
腳本語言就是網頁里JSP,JavaScript等等,他們有的編程語言就是Java

腳本script是使用一種特定的描述性語言,依據一定的格式編寫的可執行文件,又稱作宏或批處理文件。腳本通常可以由應用程序臨時調用並執行。各類腳本目前被廣泛地應用於網頁設計中,因為腳本不僅可以減小網頁的規模和提高網頁瀏覽速度,而且可以豐富網頁的表現,如動畫、聲音等。舉個最常見的例子,當我們點擊網頁上的E-mail地址時能自動調用Outlook Express或Foxmail這類郵件軟體,就是通過腳本功能來實現的。又如洪恩網站�http�//www.hongen.com一些網頁的英文新聞內容旁會有一個三角符號,點擊它就可以聽到英文誦讀,這也是腳本在起作用。 也正因為腳本的這些特點,往往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例如在腳本中加入一些破壞計算機系統的命令,這樣當用戶瀏覽網頁時,一旦調用這類腳本,便會使用戶的系統受到攻擊。所以用戶應根據對所訪問網頁的信任程度選擇安全等級,特別是對於那些本身內容就非法的網頁,更不要輕易允許使用腳本。通過「安全設置」對話框,選擇「腳本」選項下的各種設置就可以輕松實現對腳本的禁用和啟用。

動態程序一般有兩種實現方式,一是二進制方式,一是腳本方式。
二進制方式是先將我們編寫的程序進行編譯,變成機器可識別的指令代碼(如.exe文件),然後再執行。這種編譯好的程序我們只能執行、使用,卻看不到他的程序內容。
腳本簡單地說就是一條條的文字命令,這些文字命令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如可以用記事本打開查看、編輯),腳本程序在執行時,是由系統的一個解釋器,將其一條條的翻譯成機器可識別的指令,並按程序順序執行。因為腳本在執行時多了一道翻譯的過程,所以它比二進製程序執行效率要稍低一些。
我們上面提到的各種動態語言,如ASP、PHP、CGI、JSP等,都是腳本語言。
按目前的服務規則,虛擬主機網站只能採用腳本語言來實現

腳本英文為Script。實際上腳本就是程序,一般都是有應用程序提供的編程語言。應用程序包括瀏覽器(javascript、VBScript)、多媒體創作工具,應用程序的宏和創作系統的批處理語言也可以歸入腳本之類。腳本同我們平時使用的VB、C語言的區別主要是:
1、腳本語法比較簡單,比較容易掌握;
2、腳本與應用程序密切相關,所以包括相對應用程序自身的功能;
3、腳本一般不具備通用性,所能處理的問題范圍有限。

腳本就是源程序,就是代碼程序
腳本英文為Script。實際上腳本就是程序,一般都是有應用程序提供的編程語言。應用程序包括瀏覽器(javascript、VBScript)、多媒體創作工具,應用程序的宏和創作系統的批處理語言也可以歸入腳本之類

Ⅳ 怎樣把解說詞加進視頻里

為什麼說是一種安排,它和電視這種特殊的語言結構是有關系的。

電視語言就是利用光電或數字技術等高科技手段,以聲音影像形式,作用於觀眾視覺和聽覺的,多層次多因素的藝術信息。

所謂多因素,是指電視語言是由多種藝術因素和多種技術表現手段共同構成的復雜結構。

電視語言的構成因素很多,它包括畫面、美術、音樂、解說、字幕、同期聲,以及及各種特技、錄音等技術手段構成。而這些手段往往是在電視節目中共時態的發揮作用。這些不同的手段分別承擔著不同的表述任務,共同構成電視語言的表述系統。所以說,我們在使用電視解說詞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電視語言的立體結構這樣一個特點,考慮到它和其他電視手段的配合關系和協調關系。所以說電視語言的立體結構決定了解說詞寫作只能是一種處理和安排。

第二個問題:電視解說詞的非獨立性

電視解說的非獨立性主要是指:

電視解說不去獨立地完成對事件的全面報道,也不去獨立地塑造電視藝術形象,它必須和電視的其他手段(尤其是畫面)一道配合起來,才能最終完成對事件的全面報道,對人物形象的整體塑造。在一般情況下,解說詞不能脫離畫面單獨存在,也不能獨立成章。

電視解說詞的接收對象不是讀者,也不是聽眾,而是觀眾。觀眾的視覺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畫面上,所以解說詞寫作一定要圍繞畫面進行。必須為「看」而寫。

體現電視解說為「看」而寫的特點,在文字處理上起碼包涵這樣兩層意思:

第一、 電視解說的文字中應該包含有一定量的潛台詞,即沒有直接說出,但可以感覺到這樣的意思,隨時把觀眾的注意力向畫面上引導。這樣的潛台詞就是「請看畫面」。

第二、 電視解說詞應來自畫面,從畫面中尋找一個切入點,然後展開解說,又回到畫面中去。它必須在畫面中找到一個細節,找到一個信息點展開解說。

第三、 在電視解說詞的表述過程中應該有大量的、足夠的指代性語言。如「這個,那個;這些,那些;這里,那裡;如此,這般;以及「他、他們」之類的指示代詞特別多。

由於電視解說在電視作品中的地位,決定了它自身形態的不完整性和非獨立性。打一個形象的比喻,解說從手法上說,只是一種「鑲嵌」的藝術,而不是自我堆砌;它不承擔所有「畫龍」的任務,只承擔其中「點睛」的任務。

往那裡鑲嵌,向何處點睛,是否鑲嵌得天衣無縫,能否點睛在關鍵之處。需要認真設計和安排。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一處妙筆,則點石成金。

由於電視解說非獨立性的特點,創作時必須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盡量用畫面敘事,用畫面講故事。

對於電視節目需要表現的內容信息,能夠用畫面表現的,盡量用畫面表現。要善於使用畫面講故事,提高畫面自身的敘事能力。電視畫面本身有極強的表現力,也有很出色的敘事能力。電視語言有很多優勢,但也有一些局限。

現在的問題在於,我們的不少編導,不善於用畫面表述,而習慣於用解說。遇到需要傳達的內容信息,需要講述的故事情節,首先想到的是傳統的文字敘事。實在不行,就大量地使用人物采訪進行敘述。而不會用畫面講故事,不擅長使用畫面的敘事。

什麼時候需要用解說呢?只有在電視畫面表現不了的或表現不好的時候,再考慮使用解說。

一是對那些曾經出現和已經發生的歷史事件,未能及時拍攝到或保留下來相關圖像,試圖用畫面再現過去,再現歷史,電視畫面無能為力。

二是對畫面形象無法必須的尚未發生的事情;或對將來可能出現的事物進行預測和展望。

三是畫面難以直接揭示、剖析的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

四是畫面難以表達那些不具備形象性的問題。

五是畫面無法全部回答新聞記錄的基本要素。

(2)電視解說不是畫面的簡單說明和解釋。千萬注意,不要見山說山,見水說水,只是「看圖說話」式地撰寫解說,簡單重復說明畫面已經充分交代,觀眾一目瞭然的畫面形象。沒必要作重復的解釋和說明。

解說應當向觀眾介紹畫面之外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那些無形的信息,和畫面有一定聯系,但觀眾直接看不出來的信息。電視解說不去簡單解釋說明畫面,更側重對畫面的理解和感受。

(3)在一般情況下,解說的最後完成,應當在畫面編成之後。

就是說,從操作的程序上,應當先編好畫面,然後根據畫面完成的具體情況,再考慮解說詞的處理和安排。這里我們講的是一般情況,特殊類型個別情況將在另章討論。

解說是「鑲嵌」,是「點睛」,沒有畫面,往那裡鑲嵌?沒有龍體,向何處點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不少人在製作節目的程序上,習慣於事先寫好解說詞,然後根據解說詞文字稿的內容再來編畫面。有些人乾脆把磁帶錄好彩條鋪好黑場,把解說詞錄在磁帶上,然後根據解說詞插入相關的畫面鏡頭。這種作法比較簡單,解說和畫面的位置也容易對齊,目前採用這種先解說、後畫面的作法,為數還不少。

但是這種作法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聲畫兩張皮」。解說事先形成了一個獨立完整的表述系統,然後配上相關的畫面圖解文字,解說與畫面各行其是,都缺少針對性,失去了電視傳播的優勢和特點。

有人提出,事先沒有解說詞的基礎,我們根據什麼去編輯畫面呢?可以不可以有一個文字腳本或策劃方案呢?可以。

但這個文字腳本或策劃方案,僅僅是一個最初的設計和勾勒的雛形,它為我們的拍攝、采訪、編輯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和邏輯思路,但不能作為最後的解說詞使用。

因為文字腳本或策劃方案,面臨著一個電視化的過程。

在這個電視化的過程中,文字腳本的許多內容要被轉化為電視的各種表現手段,要被不同的電視手段分化,瓦解。就是說要被「五馬分屍」。它的主要內容應該轉化為畫面表現,還有一部分內容分別被轉化為音樂、字幕、同期聲采訪等手段,只有一部分內容被改造為解說詞。文字稿的電視化過程,就是一個被支解和取代的過程,所以文字腳本是不能直接作為解說詞使用的。

電視節目文字腳本的寫作,也和一般的文學創作不同。它必須符合電視的特點和規律,起碼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注意前期拍攝的可能性與可行性,充分考慮它的可操作性。

文字腳本必須適合操作,能夠操作。甚至連時間周期,路線場點,經費人力,技術設備,難易程度,這些條件都要考慮周全。無法操作的文字,是沒有用的。

第二、要注意畫面表現的形象性與可視性。

文字腳本的寫作要充分考慮電視形象化傳播的特點,並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全部內容都適合電視表現的。文字腳本在選擇材料的時候,要側重那些具有可視性、畫面感的材料。

第三、在文字腳本階段,最好確定下將來節目的敘事角度和敘述人稱。

因為敘事角度和敘述人稱的事先確定,對前期的采訪拍攝都有先在的規定性,直接影響拍攝方式和拍攝風格,影響采訪記者的提問和介入方式。但文字腳本無論寫得如何精彩,它也不能作為最後的解說詞直接使用。解說詞一定要根據編成的畫面去合理安排布局,它來自畫面,又引導畫面。

(4)電視解說詞不要求文字形式的完整。

一般文章的作者,盡量追求文字形式的完美。但解說詞不作這樣的要求,因為它既不需要,也沒有必要追求文字上的完美無缺。

我們把解說詞從電視節目中分離出來以後,單獨去看,就可以發現,它在文字形式上有許多缺陷和不足。它的文字結構是不嚴謹的;某些語言是不連貫的;思維是跳躍的;因果關系是殘缺的;指代關系是不清楚的;比例是不勻稱的……給人東拉一句,西扯一句;突如其來,忽然又去的感覺。剛說到歷史,又轉到當代;才提到海外,又扯回中國;不是有因無果,就是有果無因。其因其果到那裡去了?可能在畫面,可能在采訪同期聲,也可能在字幕。總之,並不一定體現在解說詞中。如果用文學寫作的標准去衡量它,會輕而易舉地指出許許多多文字上的缺陷,甚至給人前言不搭後語,沒頭沒腦,支離破碎的感覺。但是,這些明顯的缺陷和不足,正是電視解說在文字形式上的特點。

解說詞是一種「鑲嵌」,要求配合。所謂「鑲嵌」,就要有隱有顯,有藏有露,有突出有迴避。這樣才能「嵌入」畫面。如果一味追求完整,文字上水潑不進,針插不進,其結果只能是「硬貼」成兩張皮。

解說詞的缺陷和不足,正是留給其他電視語言發揮的地方。

表面上只言片語的解說,一旦進入電視語言的總體系統,就充分顯示了其獨特的作用和魅力。因此,電視解說無需考慮自身文字的完美,不能自說自話。解說過於追求表面文字形式的完美,反而是愈益反損,失去了電視多種手段表現的綜合優勢。

(5)解說不要描繪自然景色、描寫人物形象。

因為解說語言對形象的描述再准確、再生動、再傳神,也遠遠不及畫面一個鏡頭那樣,能形神兼備、纖毫畢現。在表現事物的外在形態方面,畫面語言有其天然的優勢,完全用不著解說詞去搜索枯腸,用抽象語言做隔靴搔癢式的蒼白描寫。

語言描繪形象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準確」。盡管語言在傳達其他信息方面極其准確,畫面極其不準確,唯有在描繪形象上,二者正好相反,畫面描繪非常准確,語言描繪非常不準確。因為文字語言描繪形象,只能用模糊語言,而不能用精確語言。

文學語言的模糊性,可以喚起讀者無窮的遐想神思,勾畫自己心目中的形象。電視傳播則不然,它不必去喚起觀眾的形象感,盡量避免對畫面形象的直接描寫,盡可能少用描述性語言和過多的形容詞彙。

至於花紅草綠的景色,熱鬧壯觀的場面,對電視畫面來說,是小菜一碟;對電視解說來說,是廢話一堆。所以,寫解說,一定牢牢記住三個字「少描寫」!

一般情況下應當先編好畫面,然後根據畫面的情況安排解說。但根據電視節目的不同類型,不同題材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安排。如政論片、文獻性紀錄片等。

政論片和文獻性紀錄片的情況比較特殊,可以事先寫好一套相對完整的解說詞文稿,然後根據解說詞的敘述結構、意義表達,去拍攝、尋找相關的畫面作形象的說明。解說作為基本的表述手段,電視的其他表現手段圍繞解說進行安排。所以,這類節目定位特點是「解說為主,解說先行」。

那麼,政論片和文獻性紀錄片對解說有那些特殊的要求呢?

(1)解說的語言有獨家資料,獨家觀點。比較完整的表述形式。

(2)以具體的細節,具體的故事情節代替政論。

(3)論述帶著信息進行。

其次是電視新聞可以先寫好新聞稿

為什麼電視新聞消息的製作可以先寫好新聞稿,然後再根據新聞稿來編輯畫面呢?這樣不會造成「聲畫兩張皮」的問題嗎?

電視新聞可以事先寫好新聞的文字稿,然後根據文字稿再來編輯畫面。

其一,因為電視新聞消息一般報道的內容比較單一,沒有復雜的旁枝末節,而且新聞消息報道的時間比較短,平常一條消息也就是幾十秒鍾,或一、兩分鍾而已。記者一般都是自采、自寫、自編,記者在寫搞件的時候,對將要編輯的畫面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對有限的一些鏡頭和順序基本上是「成竹在胸」。特別對記者比較熟悉的常規報道,畫面鏡頭的基本框架路子早已是輕車熟路。所以,在撰寫新聞稿的時候,腦海中已經對未來的畫面有了形象的儲存。可以根據腦海中的畫面處理和安排新聞稿的文字。

其次,我們國家有些消息的報道要求必須使用「新華社統搞」無論報紙、廣播、電視,所有的傳播媒介必須使用統一的稿件,統一的文字向外發布消息,不容許進行任何改動或增刪,也不需要考慮不同媒介的傳播特性。所以,各種媒介吃「大鍋飯」的情況,就只能根據事先確定的統一的文字稿再來編輯畫面,用相關的畫面對文字稿進行輔助的圖解。除此之外,各地還有當地行政主管部門和宣傳部門規定的「統稿」,要求統一口徑,統一文字。比如,對逝世領導人的履歷、評價,重要會議的公報等,都不允許媒體各行其是地進行報道。像類似這樣的情況,只能根據文字稿編輯畫面。

其三,有些電視新聞消息的報道沒有充分的電視化,同報紙、廣播的新聞消息的報道沒有明顯的區別。沒有不可替代的畫面信息,萬能畫面太多。

電視解說詞的寫作,不像寫文章,拿一摞稿紙和一支筆,就可以洋洋灑灑,天馬行空般地任意揮灑。

Ⅵ 電視廣告腳本的寫作

電視廣告所獨具的蒙太奇思維和影視語言,電視廣告腳本的寫作既要遵循廣告腳本寫作的一般規律,又必須掌握電視廣告腳本創作的特殊規律。具體要求是:
(一)電視廣告腳本的寫作,必須首先分析研究相關資料,明確廣告定位,確定廣告主題。在主題的統帥下,構思廣告形象,確定表現形式和技巧。
(二)電視廣告腳本的寫作,必須運用蒙太奇思維,用鏡頭進行敘事。語言要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容易化為視覺形象。
(三)按鏡頭段落為序,運用語言文字描繪出一個個廣告畫面,必須時時考慮時間的限制。因為電視廣告是以秒為計算單位的,每個畫面的敘述都要有時間概念。鏡頭不能太多,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傳播出所要傳達的內容。
(四)電視廣告是以視覺形象為主,通過視聽結合來傳播信息內容的,因此電視廣告腳本的寫作必須做到聲音與畫面的和諧,即廣告解說詞與電視畫面的聲畫對位。
(五)電視廣告腳本的寫作,應充分運用感性訴求方式,調動受眾的參與意識,引導受眾產生正面的連帶效應。為達此目的,腳本必須寫得生動、形象,以情感人,以情動人,具有藝術感染力。這是電視廣告成功的基礎和關鍵。
(六)寫好電視廣告解說詞,也稱廣告詞或廣告語。它的構思與設計,將決定電視廣告的成敗。
1.廣告詞的種類:包括畫外音解說、人物獨白、人物之間的對話、歌曲和字幕等等。每一則電視廣告,可根據創意和主題的需要,只取其中一、二類,不一定包羅萬象,貪多求全。
2.廣告詞的作用:彌補畫面的不足,即用聽覺來補充視覺不易表達的內容;揭示和深化主題;進一步強化品牌或信息內容。
3.廣告詞的寫作要求有以下幾點:
(1)寫好人物獨白和對話,它的重要特徵是偏重於說,要求生活化、樸素、自然、流暢,體現口頭語言特徵。
(2)對於旁白或畫外音解說,可以是娓娓道來的敘說,或者抒情味較濃重的朗誦形式,也可以是邏輯嚴密、夾敘夾議的理論說道。
(3)以字幕形式出現的廣告詞要體現書面語言和文學語言的特徵,並符合電視畫面構圖的美學原則,具備簡潔、均衡、對仗、工整的特徵。
(4)重點寫好廣告詞中的標語口號,要求盡量簡短,具備容易記憶、流傳、口語化及語言對仗,合轍押韻等特點。

Ⅶ 描述校園的腳本解說詞

校園解說詞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
歡迎來到常德市五中!我校是一所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的公辦初級中學。前身是為紀念共和先驅宋教仁(字漁父)先生而命名的「漁父中學」,創辦於1937年,迄今已73年。
1. 走進校門,進入校道,就似進入了一方凈土。
2. 校道左側是各班自製的班旗
校道右側一溜長長的櫥窗里,櫥窗中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常德市五中的校訓,這校訓時時提醒著這里的每一個人;
交通安全、健康衛生知識似溫馨的春雨無聲的灑落
光榮榜、表揚欄、喜報欄讓人人心中充滿陽光與希冀
3. 我們現走過的這條校道名為「誠信大道」,另外三條主校道分別為「勇敢大道」、「勤奮大道」和「堅毅大道」。「誠、勇、勤、毅」四字校訓嵌入其中,讓孩子們知道他們跨出的每一步都是豪邁自信的。
4.這里是我校學生最喜歡的詩牆。古詩詞誦讀活動作為我校研究性學習的保留項目已經開展了數年。「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底蘊也慢慢在孩子們的心中形成。吟誦起古今詩詞歌賦,孩子們如含英咀華,油然而生仁人名士般的灑脫——這份優雅與愜意,甚至是「少年輕狂」,又有何不可呢?
5. 這面名人牆為孩子們心中播撒著理想的種子。古今中外,人傑輩出。今日的學子需要怎樣做人,做怎樣的人?面對先賢,他們一定會悟出很多很多。
6. 《大學》開篇談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我們的第一棟教學樓名為「至善樓」。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至善,就是要達到極完美的境界。這正是我們共同的追求。
7. 學海無涯,光陰似箭。這棟教學樓名為「勤礪樓」。「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一樓大堂正中,漢白玉石板上鐫刻著氣震環宇的《少年中國說》。大堂左右是巨幅「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瓷磚拼畫。「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在這里不再是宣傳口號,而是強大的學習動力。
8. 教室走廊是孩子們美術書法作品的大展廳。這一幅幅顯露著他們的天賦與情趣的作品不僅裝飾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空間,而且彷彿一塊塊基石托起了他們的夢想,傳出了他們的心聲。
9. 教室的布置我們力求簡潔典雅又不失活潑別致。前面的國旗、校訓、班牌三位一體,兩旁的「我的座右銘」諄諄告誡,後面的「個性空間」獨樹一幟。黑板報展示的則是班級競爭的軟實力,孩子們總是精益求精的去完成。
10. 潔凈是校園的底色,茵茵的草坪、亭亭的樹木是它的襯托,而散落其間的奇石以及鐫刻在上面的詞句則是它的獨具魅力的配飾: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堅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奇幻;
「山高人為峰」的境界;
「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豪放;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磅礴;
「沙漠之舟」的隱忍、耐勞與剛毅——無不牽引出孩子們無盡的情思。
「把平凡的事做好,你才能做大事」……
這一塊塊做工精美的知心寄語無聲的提示著孩子們的一言一行。
11. 現在我們身處的是學校的和美廣場,人類學與社會學家費孝通老先生在80壽辰聚會上,曾經意味深長地講了一句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是費老的崇高願景,正與我校的辦學追求相契合,我們認為個性彰顯與和諧發展的完美融合是學校教育的最高境界。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學會包容、學會發現、學會欣賞、學會贊美。
12. 和美廣場的右側是學校的多功能館:修齊館。它集休閑、娛樂、體育、藝術於一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奮斗目標,而「修齊」是「治平」的基礎。我們希望在這里留下孩子們青春的身影和歡聲笑語。
13. 校園如畫,林蔭如詩。與教學樓勤礪樓遙相對應的是學校的科技樓:格致樓。其上的圖書館藏書如汗牛充棟;各科實驗室、網路教室、學生鋼琴室、多功能報告廳、校園電視台按部就班,為孩子們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14. 與教學樓勤礪樓相連的是學校的美術樓:涵美樓。我校的美育理念: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在這里,學生可以盡情漫步藝術殿堂,陶冶高尚情操。
15. 這個美麗的所在是以宋教仁先生的字命名的「漁父亭」,紅瓦飛檐,在綠樹掩映中越顯得這座歷經七十多年滄桑的名校青春永駐,卓爾不凡。
16. 我校本著「人人參與,人人享有,人人快樂」的體育教育理念,把學校體育工作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展了內容豐富的「大課間活動」。它由廣播體操、兔子舞、手語操、太極扇、葫蘆絲五個部分組成,這五個部分動靜相宜,剛柔並濟,深受學生歡迎。大課間活動的開展有效的保證了學生的運動量。運動場旁的白牆上,奧運競賽項目標識圖案豐富了學生的體育常識,也激發了他們的運動興趣。
17. 現在我們正走過的是明德樓。其中的音樂教室各有其特色:以樂器為主鋼琴室、西洋管弦樂室、民族管弦樂室、舞蹈室、還有以聲樂、音樂欣賞、音樂社團活動為主的三間音樂教室。
18. 現在這里正在修建的是漁父廣場,中間是宋教仁先生的塑像,塑像正面是我校老校友張隆先生的題字。對面是宋教仁先生的生平,東側是漁父中學緣起,西側是漁父精神:博學強能、不屈不撓、為民謀權、赤心報國。
19. 徜徉於中外名畫長廊,孩子們領略著「紳士淑女」的教養;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梵高、塞尚、拉斐爾、達芬奇……這些畫壇泰斗的筆下揮灑的是何等令人盪氣回腸的線條與色彩!
20. 以《三字經》為代表的大型彩塑壁畫是對孩子們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精美套餐。很多孩子已經把其上的道理變成行為,學會了在細微處顯示自己良好的禮儀修養。
衷心感謝各位專家的指導!祝您身心康泰,宏圖大展!

Ⅷ 文字腳本的作用有哪些主要有哪幾個部分構成

文字腳本又稱文字稿本,是按照教學過程的先後順序描述每一環節的教學內容及其呈現方式是一種稿本形式。
作用:首先教學目的明確,符合教學大綱或課程標准;其次要看教學內容精練,有吸收與課程相關的新知識,新成果,概念准確,邏輯嚴密,論證有力,內容充實豐富,有思想性,科學性,重點,難點突出;最後從教學方法看注意啟發思維,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理論聯系實際,恰當運用實例,舉一反三,提供質量較高的習題及各種解題法。

構成:頁面的元素與布局、人機交互、跳轉、色彩配置、文字信息的呈現、音樂或音響效果、解說詞、動畫及視頻

Ⅸ 什麼是電影腳本啊~有木有範本啊~貼上來看一下~

腳本是編劇術語,與劇本不同,腳本不會明確地指出演出者(包括動畫、游戲人物等)究竟該說什麼話,只是將人物需要做的任務安排下去。簡單的說,腳本就是故事梗概。給你個簡單的範本你可以體會下:
1.小明走在街上。
2.小明碰到同事小張,打招呼。
3.小明從同事小張那裡得知今天本月工資發下來了。
4.小明去銀行取工資。
5.小明發現工資卡上沒有自己的工資,先是疑惑,然後是暴跳如雷。
6.小明去找老闆老王理論。
7.王老闆說他的工資都作為罰款了。
8.小明辭職。
以上就是一個腳本的範例,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故事的大體發展,但沒有看到故事的細節。腳本正是這樣,可以說是故事的發展大綱,用以確定故事的發展方向。之後,確定故事到底是在什麼地點,什麼時間,有哪些角色,角色的對白,動作,情緒的變化,等等,這些更進一步細化的工作都是劇本的工作。
電影的畫面順序,並不一定要按照腳本的時間順序寫。可以在腳本中某一個時間點選為故事的開始點。
例如可以選擇小明在街上遇到同事為開始,也可以選擇在銀行發現自己沒有工資為開始,還可以以小明辭職為開始,用不同的表形手法來講述。無論用那種手法,故事的發展方向是沒有變的,小明最終辭職離開。
只有在腳本確定之後,才進行劇本的編寫工作。劇本編寫完成之後,才是分鏡、場景、角色的確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動畫製作過程中的「腳本」,其實就是「劇本」,翻譯不同而已,例如日本的導演,不稱為「導演」,而是「監督」,「腳本」其實就是「劇本」。

Ⅹ 分鏡頭腳本和文字台本區別

分鏡頭腳本又稱攝制工作台本,也是將文字轉換成立體視聽形象的中間媒介。主要任務是根據解說詞和電視文學腳本來設計相應畫面,配置音樂音響,把握片子的節奏和風格等。 分鏡頭腳本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是前期拍攝的腳本; 二是後期製作的依據; 三是長度和經費預算的參考。

文字台本即專指供舞台演出使用的劇本,也稱為台詞腳本,就是把晚會上所有的預定說的話寫出來,後面附上備注,如燈光效果的變化,背景音樂的起或落等.總的來說就是一個流程劇本. 1. 在舞台演出的過程中,必須使用台本而不是劇本,台本規定並明晰了諸如演員上下場順序、時間,燈光變化,音效,道具遷換等。 2. 台本一般分為燈光本,道具本,音效本等,供提示專司其職的燈控,音控,總劇務等之用。

動畫分鏡頭腳本也叫「動畫分鏡頭台本」也叫」故事板」是動畫前期工作的重要環節。 在敲定了文字劇本,人物設定稿、場景設定稿以後,動畫導演就要開始分鏡頭腳本的創作了。它是利用蒙太奇語言將文字劇本(有時是文字腳本)轉換成畫面的形式,並配以各種特效、拍攝手法等。 動畫分鏡頭腳本是指導後面所有動畫製作人員工作的藍本。後面所有的製作人員都要嚴格按照分鏡頭腳本進行製作。

http://wenku..com/view/162b4293daef5ef7ba0d3cdd.html

熱點內容
不用internet打開ftp 發布:2025-05-15 23:06:00 瀏覽:152
sql字元串取數字 發布:2025-05-15 22:57:45 瀏覽:124
推薦編程課 發布:2025-05-15 22:34:12 瀏覽:618
表拒絕訪問 發布:2025-05-15 22:29:37 瀏覽:978
電腦怎樣解壓文件 發布:2025-05-15 22:25:32 瀏覽:439
dns伺服器怎麼看 發布:2025-05-15 22:17:27 瀏覽:151
3dm的壓縮包 發布:2025-05-15 22:09:23 瀏覽:662
和存儲字長 發布:2025-05-15 21:54:09 瀏覽:515
用什麼寫c語言 發布:2025-05-15 21:35:56 瀏覽:418
linux讀取u盤 發布:2025-05-15 21:32:13 瀏覽: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