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編譯詳解
1. c語言中static說明是什麼意思
在C語言中,static關鍵字的作用如下:
1、在修飾變數的時,static修飾的靜態局部變數只執行一次,而且延長了局部變數的生命周期,直到程序運行結束以後才釋放。
2、static修飾全局變數的時,這個全局變數只能在本文件中訪問,不能在其它文件中訪問,即便是extern外部聲明也不可以。
3、static修飾一個函數,則這個函數的只能在本文件中調用,不能被其他文件調用。Static修飾的局部變數存放在全局數據區的靜態變數區。
(1)static編譯詳解擴展閱讀:
static關鍵字在C語言、C++、java中的作用有著相似之處,但也存在差異:
一、C++的static用法:
1、面向過程程序設計中的static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中的static。前者應用於普通變數和函數,不涉及類;後者主要說明static在類中的作用。
2、在類中,static可以用來修飾靜態數據成員和靜態成員方法
靜態數據成員
(1)靜態數據成員可以實現多個對象之間的數據共享,它是類的所有對象的共享成員,它在內存中只佔一份空間,如果改變它的值,則各對象中這個數據成員的值都被改變。
(2)靜態數據成員是在程序開始運行時被分配空間,到程序結束之後才釋放,只要類中指定了靜態數據成員,即使不定義對象,也會為靜態數據成員分配空間。
(3)靜態數據成員既可以通過對象名引用,也可以通過類名引用。
靜態成員函數
(1)靜態成員函數和靜態數據成員一樣,他們都屬於類的靜態成員,而不是對象成員。
(2)非靜態成員函數有this指針,而靜態成員函數沒有this指針。
(3)靜態成員函數主要用來方位靜態數據成員而不能訪問非靜態成員。
二、java的static用法:
1、聲明為static的變數稱為靜態變數或類變數。可以直接通過類名引用靜態變數,也可以通過實例名來引用靜態變數,但最好採用前者,因為後者容易混淆靜態變數和一般變數。
2、聲明為static的方法稱為靜態方法或類方法。靜態方法可以直接調用靜態方法,訪問靜態變數,但是不能直接訪問實例變數和實例方法。靜態方法中不能使用this關鍵字,因為靜態方法不屬於任何一個實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static(計算機高級語言)
2. 為什麼必須聲明成static函數才可以通過編譯
static 在程序中,表示「靜態的」。
在java或者c#中,給一個變數定義了 static,那麼只要該程序在運行,該變數就會一直存在。
程序為什麼會運行?看看Main方法就知道了。main方法 也有static。規則就是這樣定的,加了static 程序才會一直運行,一直佔用內存,直到關閉它才結束。
為什麼必須聲明成static函數才可以通過編譯?可能規則就是這樣定的吧。
個人的一點偏見,希望能幫到你。
3. C語言中static是做什麼用的
最主要有兩點用途。
讓一個變數長期有效,而不管其是在什麼地方被申明。比如:
int fun1()
{
static int s_value = 0;
....
}
那麼fun1不管在什麼地方被調用,當函數退出後,s_value最後的值將一直會被系統保存(相當於一個全局變數),下次s_value再被用到時,也即當fun1()再次被調用時,s_value初始值將是最近被保存過的值(請注意s_value初始化操作只會被執行一次,即上述s_value =0 這個語句)。
2.避免多個文件使用了相同的變數名而導致沖突
比如有多個文件,分別由幾個人獨立開發的。假定他們在各自的文件中定義相同的「全局」變數名(僅僅指在他們獨自的文件中全局),當系統集成時,由於他們使用了名字一樣的「全局」變數,導致有難於遇見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方便的做法就是在各自文件中,在相同的全局變數申明前加上static修飾符。這樣系統就會為他們分配不同的內存,互不影響了。
4. gcc靜態編譯之-static-libstdc++、-static-libgcc、-static
未使用-static-libstdc++編譯,ldd:
使用-static-libstdc++編譯,ldd:
-static-libgcc必須和-static-libstdc++搭配使用,單獨使用-static-libgcc不能完全生效
使用-static-libstdc++,但未使用-static-libgcc編譯,ldd:
使用-static-libstdc++ -static-libgcc編譯,ldd:
編譯純靜態程序,不依賴任何so文件,當然也不能用來編譯出so文件
5. Java中的 static{ …… } 是什麼意思
是靜態修飾符,什麼叫靜態修飾符呢?大家都知道,在程序中任何變數或者代碼都是在編譯時由系統自動分配內存來存儲的,而所謂靜態就是指在編譯後所分配的內存會一直存在,直到程序退出內存才會釋放這個空間,也就是只要程序在運行,那麼這塊內存就會一直存在。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
在Java程序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是對象,而對象的抽象就是類,對於一個類而言,如果要使用他的成員,那麼普通情況下必須先實例化對象後,通過對象的引用才能夠訪問這些成員,但是有種情況例外,就是該成員是用static聲明的(在這里所講排除了類的訪問控制),例如:
未聲明為static
class ClassA{
int b;
public void ex1(){
…
}
}
class ClassB{
void ex2{
int i;
ClassA a = new ClassA();
i = a.b; //這里通過對象引用訪問成員變數b
a.ex1; //這里通過對象引用訪問成員函數ex1
}
}
聲明為static
class ClassA{
static int b;
static void ex1(){
…
}
}
class ClassB{
void ex2{
int i;
i = ClassA.b; //這里通過類名訪問成員變數b
ClassA.ex1; //這里通過類名訪問成員函數ex1
}
}
通過以上兩種比較,就可以知道static用來修飾類成員的主要作用了,在java類庫當中有很多類成員都聲明為static,可以讓用戶不需要實例化對象就可以引用成員,最基本的有Integer.parseInt(),Float.parseFloat()等等用來把對象轉換為所需要的基本數據類型。這樣的變數和方法我們又叫做類變數和類方法。
接下來講一下被static修飾後的變數的值的問題,剛才在前面講過,被static修飾後的成員,在編譯時由內存分配一塊內存空間,直到程序停止運行才會釋放,那麼就是說該類的所有對象都會共享這塊內存空間,看一下下面這個例子:
class TStatic{
static int i;
public TStatic(){
i = 4;
}
public TStatic(int j){
i = j;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Static t = new TStatic(5); //聲明對象引用,並實例化
TStatic tt = new TStatic(); //同上
System.out.println(t.i);
System.out.println(tt.i);
System.out.println(t.i);
}
}
這段代碼裡面Tstatic類有一個static的int變數I,有兩個構造函數,第一個用於初始化I為4,第二個用於初始化i為傳進函數的值,在main中所傳的值是5,程序首先聲明對象的引用t,然後調用帶參數的構造函數實例化對象,此時對象t的成員變數I的值為5,接著聲明對象tt,調用無參數的構造函數,那麼就把對象tt的成員變數i的值初始化為4了,注意了,在這里i是static,那就是說該類的所有對象都共享該內存,那也就是說在實例化對象tt的時候改變了i的值,那麼實際上對象t的i值也變了,因為實際上他們引用的是同一個成員變數。最後列印的結果是三個4。呵呵,寫到這里大家是否明白了呢?不明白就再看看書或者多寫幾個例子印證一下,呵呵。
6. static函數什麼作用 (詳細點)
static 聲明的變數在C語言中有兩方面的特徵: 1)、變數會被放在程序的全局存儲區中,這樣可以在下一次調用的時候還可以保持原來的賦值。這一點是它與堆棧變數和堆變數的區別。 2)、變數用static告知編譯器,自己僅僅在變數的作用范圍內可見。這一點是它與全局變數的區別。 2、問題:Static的理解 關於static變數,請選擇下面所有說法正確的內容: A、若全局變數僅在單個C文件中訪問,則可以將這個變數修改為靜態全局變數,以降低模塊間的耦合度; B、若全局變數僅由單個函數訪問,則可以將這個變數改為該函數的靜態局部變數,以降低模塊間的耦合度; C、設計和使用訪問動態全局變數、靜態全局變數、靜態局部變數的函數時,需要考慮重入問題; D、靜態全局變數過大,可那會導致堆棧溢出。 答案與分析: 對於A,B:根據本篇概述部分的說明b),我們知道,A,B都是正確的。 對於C:根據本篇概述部分的說明a),我們知道,C是正確的(所謂的函數重入問題,下面會詳細闡述)。 對於D:靜態變數放在程序的全局數據區,而不是在堆棧中分配,所以不可能導致堆棧溢出,D是錯誤的。 因此,答案是A、B、C。 3、問題:不可重入函數 unsigned int sum_int( unsigned int base ){unsigned int index; static unsigned int sum = 0; // 注意,是static類型的。 for (index = 1; index <= base; index++){sum += index;}return sum;}答案與分析: 所謂的函數是可重入的(也可以說是可預測的),即:只要輸入數據相同就應產生相同的輸出。 這個函數之所以是不可預測的,就是因為函數中使用了static變數,因為static變數的特徵,這樣的函數被稱為:帶「內部存儲器」功能的的函數。因此如果我們需要一個可重入的函數,那麼,我們一定要避免函數中使用static變數,這種函數中的static變數,使用原則是,能不用盡量不用。 將上面的函數修改為可重入的函數很簡單,只要將聲明sum變數中的static關鍵字去掉,變數sum即變為一個auto 類型的變數,函數即變為一個可重入的函數。
7. static特點
1)、變數會被放在程序的全局存儲區中,這樣可以在下一次調用的時候還可以保持原來的賦值。這一點是它與堆棧變數和堆變數的區別。
2)、變數用static告知編譯器,自己僅僅在變數的作用范圍內可見。這一點是它與全局變數的區別。
Tips:
A.若全局變數僅在單個C文件中訪問,則可以將這個變數修改為靜態全局變數,以降低模塊間的耦合度;
B.若全局變數僅由單個函數訪問,則可以將這個變數改為該函數的靜態局部變數,以降低模塊間的耦合度;
C.設計和使用訪問動態全局變數、靜態全局變數、靜態局部變數的函數時,需要考慮重入問題;
D.如果我們需要一個可重入的函數,那麼,我們一定要避免函數中使用static變數(這樣的函數被稱為:帶「內部存儲器」功能的的函數)
E.函數中必須要使用static變數情況:比如當某函數的返回值為指針類型時,則必須是static的局部變數的地址作為返回值,若為auto類型,則返回為錯指針。
函數前加static使得函數成為靜態函數。但此處「static」的含義不是指存儲方式,而是指對函數的作用域僅局限於本文件(所以又稱內部函數)。使用內部函數的好處是:不同的人編寫不同的函數時,不用擔心自己定義的函數,是否會與其它文件中的函數同名。
擴展分析:術語static有著不尋常的歷史.起初,在C中引入關鍵字static是為了表示退出一個塊後仍然存在的局部變數。隨後,static在C中有了第二種含義:用來表示不能被其它文件訪問的全局變數和函數。為了避免引入新的關鍵字,所以仍使用static關鍵字來表示這第二種含義。最後,C++重用了這個關鍵字,並賦予它與前面不同的第三種含義:表示屬於一個類而不是屬於此類的任何特定對象的變數和函數(與Java中此關鍵字的含義相同)。
全局變數、靜態全局變數、靜態局部變數和局部變數的區別變數可以分為:全局變數、靜態全局變數、靜態局部變數和局部變數。
按存儲區域分,全局變數、靜態全局變數和靜態局部變數都存放在內存的靜態存儲區域,局部變數存放在內存的棧區。
按作用域分,全局變數在整個工程文件內都有效;靜態全局變數只在定義它的文件內有效;靜態局部變數只在定義它的函數內有效,只是程序僅分配一次內存,函數返回後,該變數不會消失;局部變數在定義它的函數內有效,但是函數返回後失效。全局變數(外部變數)的說明之前再冠以static 就構成了靜態的全局變數。全局變數本身就是靜態存儲方式, 靜態全局變數當然也是靜態存儲方式。 這兩者在存儲方式上並無不同。這兩者的區別雖在於非靜態全局變數的作用域是整個源程序, 當一個源程序由多個源文件組成時,非靜態的全局變數在各個源文件中都是有效的。 而靜態全局變數則限制了其作用域, 即只在定義該變數的源文件內有效, 在同一源程序的其它源文件中不能使用它。由於靜態全局變數的作用域局限於一個源文件內,只能為該源文件內的函數公用, 因此可以避免在其它源文件中引起錯誤。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把局部變數改變為靜態變數後是改變了它的存儲方式即改變了它的生存期。把全局變數改變為靜態變數後是改變了它的作用域, 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圍。
static函數與普通函數作用域不同。僅在本文件。只在當前源文件中使用的函數應該說明為內部函數(static),內部函數應該在當前源文件中說明和定義。對於可在當前源文件以外使用的函數,應該在一個頭文件中說明,要使用這些函數的源文件要包含這個頭文件
全局變數和靜態變數如果沒有手工初始化,則由編譯器初始化為0。局部變數的值不可知。
8. static靜態是什麼概念
靜態變數與靜態函數2007-04-09 22:15 在函數或者變數前面加上static修飾符號,以便把函數或者變數在類內或者文件范圍內共享,那麼我們把這種函數和變數叫靜態函數和靜態變數。說白了,靜態變數的生存期是整個程序,然而其作用域沒什麼變化,與動態變數的作用域是一樣的,雖然靜態變數在作用域外存在,但不可調用;它可以保證下次調用該函數時值保持不變,不會再次被初始化。
首先介紹靜態成員函數和靜態成員變數,他們是用來記錄類的信息而不是對象的信息,創建對象時不會創建該變數的空間。二者既可以由對象調用又可以通過類來調用。具體而言又有如下特徵:
1) 靜態變數受public,protected ,private限制,這同普通變數一樣,也就是如果靜態變數是protected或者private類型的,在類外不能訪問,比如
A::i是錯誤的
這條規則同樣適用於靜態函數
2) 靜態變數在類內聲明,而必須在類外初始化,模版類中應用也是這樣。這里我們在static後面加上const類型,可以直接初始化。比如
Class A
{
// Static int I = 5; // error
Static const int I = 5; // ok
Int m_list[I];
}
而這里I的應用也無非是Int m_list[I];
3) 靜態成員函數沒有this指針。因此,不能聲明為const函數。另外,成員數據變數在成員函數內是通過this指針來訪問的,因此靜態成員函數不能訪問任何非靜態成員變數。
靜態局部變數屬於靜態存儲方式,它具有以下特點:
1) 靜態局部變數在函數內定義,但不象自動變數那樣,當調用時就存在,退出函數時就消失。靜態局部變數始終存在著,也就是說它的生存期為整個源程序。
2) 靜態局部變數的生存期雖然為整個源程序,但是其作用域仍與自動變數相同,即只能在定義該變數的函數內使用該變數。退出該函數後, 盡管該變數還繼續存在,但不能使用它。
3) 允許對構造類靜態局部量賦初值。若未賦以初值,則由系統自動賦以0值。
4) 對基本類型的靜態局部變數若在說明時未賦以初值,則系統自動賦予0值。而對自動變數不賦初值,則其值是不定的。 根據靜態局部變數的特點, 可以看出它是一種生存期為整個源程序的量。雖然離開定義它的函數後不能使用,但如再次調用定義它的函數時,它又可繼續使用, 而且保存了前次被調用後留下的值。 因此,當多次調用一個函數且要求在調用之間保留某些變數的值時,可考慮採用靜態局部變數。雖然用全局變數也可以達到上述目的,但全局變數有時會造成意外的副作用,因此仍以採用局部靜態變數為宜。
例題如下:
main()
{
int i;
void f(); /*函數說明*/
for(i=1;i<=5;i++)
f(); /*函數調用*/
}
void f() /*函數定義*/
{
auto int j=0;
++j;
printf("%d\n",j);
}
程序中定義了函數f,其中的變數j 說明為自動變數並賦予初始值為0。當main中多次調用f時,j均賦初值為0,故每次輸出值均為1。現在把j改為靜態局部變數,程序如下:
main()
{
int i;
void f();
for (i=1;i<=5;i++)
f();
}
void f()
{
static int j=0;
++j;
printf("%d\n",j);
}
由於j為靜態變數,能在每次調用後保留其值並在下一次調用時繼續使用,所以輸出值成為累加的結果。
全局靜態函數的應用比較常見的就是
static int fun()
{
...;
return 1;
}
當我們希望在多個類中調用fun函數時,我們必須把fun聲明為static類型,不然在link時編譯器會發現多個關於fun的定義。這種函數的應用,多少帶有C的色彩,尤其當我們在C環境寫好的函數,移植到C++中時,需要在函數前面需要加上static,而如果我們需要移植多個函數時,更通用的一種方法是使用未命名名字空間。
9. static這個函數
static 是C中很常用的修飾符,它被用來控制變數的存儲方式和可見性
static 聲明的變數在C語言中有兩方面的特徵:
1)、變數會被放在程序的全局存儲區中,這樣可以在下一次調用的時候還可以保持原來的賦值。這一點是它與堆棧變數和堆變數的區別。
2)、變數用static告知編譯器,自己僅僅在變數的作用范圍內可見。這一點是它與全局變數的區別。
2、問題:Static的理解
關於static變數,請選擇下面所有說法正確的內容:
A、若全局變數僅在單個C文件中訪問,則可以將這個變數修改為靜態全局變數,以降低模塊間的耦合度;
B、若全局變數僅由單個函數訪問,則可以將這個變數改為該函數的靜態局部變數,以降低模塊間的耦合度;
C、設計和使用訪問動態全局變數、靜態全局變數、靜態局部變數的函數時,需要考慮重入問題;
D、靜態全局變數過大,可那會導致堆棧溢出。
答案與分析:
對於A,B:根據本篇概述部分的說明b),我們知道,A,B都是正確的。
對於C:根據本篇概述部分的說明a),我們知道,C是正確的(所謂的函數重入問題,下面會詳細闡述)。
對於D:靜態變數放在程序的全局數據區,而不是在堆棧中分配,所以不可能導致堆棧溢出,D是錯誤的。
因此,答案是A、B、C。
3、問題:不可重入函數
曾經設計過如下一個函數,在代碼檢視的時候被提醒有bug,因為這個函數是不可重入的,為什麼?
unsigned int sum_int( unsigned int base )
{
unsigned int index;
static unsigned int sum = 0; // 注意,是static類型的。
for (index = 1; index <= base; index++)
{
sum += index;
}
return sum;
}
答案與分析:
所謂的函數是可重入的(也可以說是可預測的),即:只要輸入數據相同就應產生相同的輸出。
這個函數之所以是不可預測的,就是因為函數中使用了static變數,因為static變數的特徵,這樣的函數被稱為:帶「內部存儲器」功能的的函數。因此如果我們需要一個可重入的函數,那麼,我們一定要避免函數中使用static變數,這種函數中的static變數,使用原則是,能不用盡量不用。
將上面的函數修改為可重入的函數很簡單,只要將聲明sum變數中的static關鍵字去掉,變數sum即變為一個auto 類型的變數,函數即變為一個可重入的函數。
當然,有些時候,在函數中是必須要使用static變數的,比如當某函數的返回值為指針類型時,則必須是static的局部變數的地址作為返回值,若為auto類型,則返回為錯指針。
10. Static是什麼意思啊,在C程序裡面
static可應用於應用於內部變數、外部變數和函數。應用於內部變數時,其作用是用來指定變數的存儲類別為靜態變數。應用於外部變數和函數時,其作用是限制變數或函數的作用范圍僅限於外部變數或函數所在的源文件。
1、在整個程序運行的過程中,無論靜態內部變數所在的函數被調用了多少次,靜態內部變數只運行一次初始化,即在程序運行時完成的。
2、在函數的兩次調用期間,靜態內部變數所在存儲單元不被釋放,因而當前次函數調用執行時其值會被保存下來,下次調用時該值依然存在。即靜態內部變數的值在從一次函數調用到下一次函數調用到下一次函數調用到下一次函數調用之間保持不變。
3、 默認情況下,外部變數的作用域是從定義變數的位置到所在源文件的末尾。
一、函數分為內部函數和外部函數
當一個源程序由多個源文件組成時,C語言根據函數能否被其它源文件中的函數調用,將函數分為內部函數和外部函數。
1、內部函數(又稱靜態函數)
如果在一個源文件中定義的函數,只能被本文件中的函數調用,而不能被同一程序其它文件中的函數調用,這種函數稱為內部函數。
定義一個內部函數,只需在函數類型前再加一個「static」關鍵字即可,如下所示:
static 函數類型 函數名(函數參數表){……}
關鍵字「static」,譯成中文就是「靜態的」,所以內部函數又稱靜態函數。但此處「static」的含義不是指存儲方式,而是指對函數的作用域僅局限於本文件。
使用內部函數的好處是:不同的人編寫不同的函數時,不用擔心自己定義的函數,是否會與其它文件中的函數同名,因為同名也沒有關系。
2、外部函數
外部函數的定義:在定義函數時,如果沒有加關鍵字「static」,或冠以關鍵字「extern」,表示此函數是外部函數:
[extern] 函數類型 函數名(函數參數表){……}
調用外部函數時,需要對其進行說明:
[extern] 函數類型 函數名(參數類型表)[,函數名2(參數類型表2)……];
二、C語言是一門面向過程、抽象化的通用程序設計語言,廣泛應用於底層開發。C語言能以簡易的方式編譯、處理低級存儲器。C語言是僅產生少量的機器語言以及不需要任何運行環境支持便能運行的高效率程序設計語言。
盡管C語言提供了許多低級處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著跨平台的特性,以一個標准規格寫出的C語言程序可在包括一些類似嵌入式處理器以及超級計算機等作業平台的許多計算機平台上進行編譯。
(10)static編譯詳解擴展閱讀:
static的作用
在C語言中,static的字面意思很容易把我們導入歧途,其實它的作用有三條。
1、最重要的一條:隱藏。
同時編譯多個文件時,所有未加static前綴的全局變數和函數都具有全局可見性。
加了static,就會對其它源文件隱藏。例如在a和msg的定義前加上static,main.c就看不到它們了。利用這一特性可以在不同的文件中定義同名函數和同名變數,而不必擔心命名沖突。Static可以用作函數和變數的前綴,對於函數來講,static的作用僅限於隱藏,而對於變數,static還有下面兩個作用。
2、static的第二個作用是保持變數內容的持久。存儲在靜態數據區的變數會在程序剛開始運行時就完成初始化,也是唯一的一次初始化。共有兩種變數存儲在靜態存儲區:全局變數和static變數,只不過和全局變數比起來,static可以控制變數的可見范圍,說到底static還是用來隱藏的。
3、static的第三個作用是默認初始化為0。其實全局變數也具備這一屬性,因為全局變數也存儲在靜態數據區。在靜態數據區,內存中所有的位元組默認值都是0x00,某些時候這一特點可以減少程序員的工作量。比如初始化一個稀疏矩陣,我們可以一個一個地把所有元素都置0,然後把不是0的幾個元素賦值。
如果定義成靜態的,就省去了一開始置0的操作。再比如要把一個字元數組當字元串來用,但又覺得每次在字元數組末尾加』 』太麻煩。如果把字元串定義成靜態的,就省去了這個麻煩,因為那裡本來就是』 』。
最後對static的三條作用做一句話總結。首先static的最主要功能是隱藏,其次因為static變數存放在靜態存儲區,所以它具備持久性和默認值0。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static函數
網路-c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