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求絕對值
A. 編程:以函數的形式求某個數的絕對值,並編程調用它們
#include<iostream>
void
fabs(int
i)
{
int
j;
if(i<0)
j=-i;
else
j=i;
cout<<"該數的絕對值是:"<<j<<endl;
}
void
fabs(float
k)
{
float
l;
if(k<0)
l=-k;
else
l=k;
cout<<"該數的絕對值是:"<<l<<endl;
}
main()
{
int
x;
float
y;
cout<<"請輸入一個整數:"<<endl;
cin>>x;
fabs(x);
cout<<"請輸入一個浮點數數:"<<endl;
cin>>y;
fabs(y);
}
我定義了個重載函數,希望對你有用
B. c語言中 絕對值 怎麼表示
方法一:用C語言中自帶的絕對值函數表示:
如果a是整數: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t a=100,b;
b=abs(a);
printf("%d",b);
如果a是浮點數: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float a=99.9;
float b;
b=fabs(a);
printf("%f",b);
方法二:自己編寫一個函數表示:
#include <stdio.h>
int abs(int t)
{
if (t>0)
return t;
else
return -t;
}
int main()
{
int t = 0;
scanf("%d",&t);
printf("%d",abs(t));
return 0;
}
以上兩種方法均可以實現求得絕對值。但使用abs函數時,需要將頭文件#include<math.h>包含到源文件中。
(2)編程求絕對值擴展閱讀:
在C語言中,絕對值可以用庫函數fabs或abs來表示。
fabs表示對double型數據取絕對值。
abs表示對int型數據取絕對值。
函數原型是:double fabs(double x)。
C. fortran編程語言輸入3個實數,求絕對值最大和最小的值,並輸出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5
D. 編程實現輸入整數x,輸出絕對值,用條件表達式來完成
摘要 解:
E. 怎麼用VB做求絕對值
直接用ABS函數好了。
abs函數是一種用於求絕對值的LV函數。因為abs(x)在0點的導數是不存在的,而對於x為復數 abs(x)是不解析的,所以他的取值只能是正數或者負數。這個函數是matlab調用maple內核 所以不能直接在matlab里來進行數值計算 否則matlab會提示abs使用錯誤。
ABS函數語法:
ABS(number)
ABS 函數語法具有下列參數:
Number 必需。需要計算其絕對值的實數。
(5)編程求絕對值擴展閱讀
VB編程語言基礎知識點
1、VB的語言特點
可視化開發環境:界面設計所見所得;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程序和數據封裝作為一個對象,在工具箱裡面的都是一個一個的類,比如commandbutton類,當你把它從工具箱拖出來已經,它就被實例化成了一個對象,名稱叫command1,如果你拖了2個command,就是2個不同的對象。
事件驅動編程:VB程序沒有明顯的入口和出口,都在等待用戶或者系統或者代碼觸發某個事件,然後執行事件對應的任務。
2、VB的工作模式:
設計模式,運行模式,中斷模式;程序在運行模式是沒有辦法修改代碼和設計界面窗口的。
(3) VB的文件類型
窗體文件frm;程序模塊文件bas;類模塊文件cls;工程文件vbp;工程組文件vbg;資源文件res;.保存工程的時候應該同時保存工程文件vbp和窗體文件frm。
F. 寫個java程序求一個數的絕對值
Java是一門面向對象編程語言,不僅吸收了C++語言的各種優點,還摒棄了C++里難以理解的多繼承、指針等概念,因此Java語言具有功能強大和簡單易用兩個特徵。Java語言作為靜態面向對象編程語言的代表,極好地實現了面向對象理論,允許程序員以優雅的思維方式進行復雜的編程 。
在Java中可以使用Math.abs()方法來方便的進行絕對值計算,例如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Math.abs(-8));
}
}
當輸入的是正數的時候直接返回即可,當是負數的時候返回它的相反數即可。使用三目運算符可以使用一行代碼就能做到。如果需要輸入Double或者Float類型的參數的話,代碼基本一樣。
G. c語言要求求一個數的絕對值!!!過程!!!!
(1)求絕對值就是讓將負數轉成正數,正數還是其本身,以下是代碼:
#include<stdio.h>
intAbs(inta)
{
if(a<0)
return-a;
returna;
}
voidmain()
{
inta;
printf("請輸入一個數:");
scanf("%d",&a);
printf("%d的絕對值是:%d ",a,Abs(a));
}
(2)以下是輸出截圖:
H. C語言 求絕對值
C語言中求絕對值的函數有兩個:abs()和fabs()。
1、abs() 是用來求整型表達式的絕對值,比如:abs(x) 就是求整型變數x的絕對值。
2、fabs() 是用來求浮點型表達式的絕對值,比如:abs(x) 就是求浮點型變數(float型或double型)x的絕對值。
(8)編程求絕對值擴展閱讀
函數調用的一般形式為
函數名(實參表列);
如果是調用無參函數,則"實參表列"可以沒有,但括弧不能省略。如果實參表列包含多個實參,則個參數間用逗號隔開。實參與形參的個數應相等,類型應一致。
實參與形參按順序對應,一一傳遞數據。但應說明,如果實參表列包括多個實參,對實參求值的順序並不是確定的,有的系統按自左至右順序求實參的值,有的系統則按自右至左順序
方式
按函數在程序中出現的位置來分,可以有以下三種函數調用方式:
函數語句
把函數調用作為一個語句。
printstar();
這時不要求函數帶回值,只要求函數完成一定的操作。
函數表達式
函數出現在一個表達式中,這種表達式稱為函數表達式。這時要求函數帶回一個確定的值以參加表達式的運算。
函數參數
函數調用作為一個函數的參數,實質上也是函數表達式形式調用的一種,因為函數的參數本來就要求是表達式形式。
I. C語言中絕對值怎麼表示啊
用abs()函數表示,其步驟如下:
需要准備的材料分別有:電腦、C語言編譯器。
1、首先,打開C語言編譯器,新建一個初始.cpp文件,例如:test.cpp。
J. 試編程:求一個數的絕對值。列如輸入-5,則輸出5。第1題怎麼寫
作者 | 沉默王二
來源 | CSDN博客
頭圖 | 付費下載自視覺中國
出品 | CSDN(ID:CSDNnews)
想學習,永遠都不晚,尤其是針對 Java 8 裡面的好東西,Optional 就是其中之一,該類提供了一種用於表示可選值而非空引用的類級別解決方案。作為一名 Java 程序員,我真的是煩透了 NullPointerException(NPE),盡管和它熟得就像一位老朋友,知道它也是迫不得已——程序正在使用一個對象卻發現這個對象的值為 null,於是 Java 虛擬機就怒發沖冠地把它拋了出來當做替罪羊。
當然了,我們程序員是富有責任心的,不會坐視不管,於是就有了大量的 null 值檢查。盡管有時候這種檢查完全沒有必要,但我們已經習慣了例行公事。終於,Java 8 看不下去了,就引入了 Optional,以便我們編寫的代碼不再那麼刻薄呆板。
沒有 Optional 會有什麼問題
我們來模擬一個實際的應用場景。小王第一天上班,領導老馬就給他安排了一個任務,要他從資料庫中根據會員 ID 拉取一個會員的姓名,然後將姓名列印到控制台。雖然是新來的,但這個任務難不倒小王,於是他花了 10 分鍾寫下了這段代碼:
1public class WithoutOptionalDemo {
2 class Member {
3 private String name;
4
5 public String getName() {
6 return name;
7 }
8
9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10 this.name = name;
11 }
12 }
13
1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5 Member mem = getMemberByIdFromDB();
16 if (mem != null) {
17 System.out.println(mem.getName());
18 }
19 }
20
21 public static Member getMemberByIdFromDB() {
22 // 當前 ID 的會員不存在
23 return null;
24 }
25}
由於當前 ID 的會員不存在,所以 getMemberByIdFromDB() 方法返回了 null 來作為沒有獲取到該會員的結果,那就意味著在列印會員姓名的時候要先對 mem 判空,否則就會拋出 NPE 異常,不信?讓小王把 if (mem != null) 去掉試試,控制台立馬列印錯誤堆棧給你顏色看看。
1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
2 at com.cmower.dzone.optional.WithoutOptionalDemo.main(WithoutOptionalDemo.java:24)
Optional 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小王把代碼提交後,就興高采烈地去找老馬要新的任務了。本著虛心學習的態度,小王請求老馬看一下自己的代碼,於是老王就告訴他應該嘗試一下 Optional,可以避免沒有必要的 null 值檢查。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小王是如何通過 Optional 來解決上述問題的。
1public class OptionalDemo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Optional optional = getMemberByIdFromDB();
4 optional.ifPresent(mem -> {
5 System.out.println("會員姓名是:" + mem.getName());
6 });
7 }
8
9 public static Optional getMemberByIdFromDB() {
10 boolean hasName = true;
11 if (hasName) {
12 return Optional.of(new Member("沉默王二"));
13 }
14 return Optional.empty();
15 }
16}
17class Member {
18 private String name;
19
20 public String getName() {
21 return name;
22 }
23
24 // getter / setter
25}
getMemberByIdFromDB() 方法返回了 Optional 作為結果,這樣就表明 Member 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這時候就可以在 Optional 的 ifPresent() 方法中使用 Lambda 表達式來直接列印結果。
Optional 之所以可以解決 NPE 的問題,是因為它明確的告訴我們,不需要對它進行判空。它就好像十字路口的路標,明確地告訴你該往哪走。
創建 Optional 對象
1)可以使用靜態方法 empty() 創建一個空的 Optional 對象
1Optional empty = Optional.empty();
2System.out.println(empty); // 輸出:Optional.empty
2)可以使用靜態方法 of() 創建一個非空的 Optional 對象
1Optional opt = Optional.of("沉默王二");
2System.out.println(opt); // 輸出:Optional[沉默王二]
當然了,傳遞給 of() 方法的參數必須是非空的,也就是說不能為 null,否則仍然會拋出 NullPointerException。
1String name = null;
2Optional optnull = Optional.of(name);
3)可以使用靜態方法 ofNullable() 創建一個即可空又可非空的 Optional 對象
1String name = null;
2Optional optOrNull = Optional.ofNullable(name);
3System.out.println(optOrNull); // 輸出:Optional.empty
ofNullable() 方法內部有一個三元表達式,如果為參數為 null,則返回私有常量 EMPTY;否則使用 new 關鍵字創建了一個新的 Optional 對象——不會再拋出 NPE 異常了。
判斷值是否存在
可以通過方法 isPresent() 判斷一個 Optional 對象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該方法返回 true,否則返回 false——取代了 obj != null 的判斷。
1Optional opt = Optional.of("沉默王二");
2System.out.println(opt.isPresent()); // 輸出:true
3
4Optional optOrNull = Optional.ofNullable(null);
5System.out.println(opt.isPresent()); // 輸出:false
Java 11 後還可以通過方法 isEmpty() 判斷與 isPresent() 相反的結果。
1Optional opt = Optional.of("沉默王二");
2System.out.println(opt.isPresent()); // 輸出:false
3
4Optional optOrNull = Optional.ofNullable(null);
5System.out.println(opt.isPresent()); // 輸出:true
非空表達式
Optional 類有一個非常現代化的方法——ifPresent(),允許我們使用函數式編程的方式執行一些代碼,因此,我把它稱為非空表達式。如果沒有該方法的話,我們通常需要先通過 isPresent() 方法對 Optional 對象進行判空後再執行相應的代碼:
1Optional optOrNull = Optional.ofNullable(null);
2if (optOrNull.isPresent()) {
3 System.out.println(optOrNull.get().length());
4}
有了 ifPresent() 之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可以直接將 Lambda 表達式傳遞給該方法,代碼更加簡潔,更加直觀。
1Optional opt = Optional.of("沉默王二");
2opt.ifPresent(str -> System.out.println(str.length()));
Java 9 後還可以通過方法 ifPresentOrElse(action, emptyAction) 執行兩種結果,非空時執行 action,空時執行 emptyAction。
1Optional opt = Optional.of("沉默王二");
2opt.ifPresentOrElse(str -> System.out.println(str.length()), () -> System.out.println("為空"));
設置(獲取)默認值
有時候,我們在創建(獲取) Optional 對象的時候,需要一個默認值,orElse() 和 orElseGet() 方法就派上用場了。
orElse() 方法用於返回包裹在 Optional 對象中的值,如果該值不為 null,則返回;否則返回默認值。該方法的參數類型和值得類型一致。
1String nullName = null;
2String name = Optional.ofNullable(nullName).orElse("沉默王二");
3System.out.println(name); // 輸出:沉默王二
orElseGet() 方法與 orElse() 方法類似,但參數類型不同。如果 Optional 對象中的值為 null,則執行參數中的函數。
1String nullName = null;
2String name = Optional.ofNullable(nullName).orElseGet(()->"沉默王二");
3System.out.println(name); // 輸出:沉默王二
從輸出結果以及代碼的形式上來看,這兩個方法極其相似,這不免引起我們的懷疑,Java 類庫的設計者有必要這樣做嗎?
假設現在有這樣一個獲取默認值的方法,很傳統的方式。
1public static String getDefaultValue() {
2 System.out.println("getDefaultValue");
3 return "沉默王二";
4}
然後,通過 orElse() 方法和 orElseGet() 方法分別調用 getDefaultValue() 方法返回默認值。
1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 String name = null;
3 System.out.println("orElse");
4 String name2 = Optional.ofNullable(name).orElse(getDefaultValue());
5
6 System.out.println("orElseGet");
7 String name3 = Optional.ofNullable(name).orElseGet(OrElseOptionalDemo::getDefaultValue);
8}
註:類名 :: 方法名是 Java 8 引入的語法,方法名後面是沒有 () 的,表明該方法並不一定會被調用。
輸出結果如下所示:
1orElse
2getDefaultValue
3
4orElseGet
5getDefaultValue
輸出結果是相似的,沒什麼太大的不同,這是在 Optional 對象的值為 null 的情況下。假如 Optional 對象的值不為 null 呢?
1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 String name = "沉默王三";
3 System.out.println("orElse");
4 String name2 = Optional.ofNullable(name).orElse(getDefaultValue());
5
6 System.out.println("orElseGet");
7 String name3 = Optional.ofNullable(name).orElseGet(OrElseOptionalDemo::getDefaultValue);
8}
輸出結果如下所示:
1orElse
2getDefaultValue
3orElseGet
咦,orElseGet() 沒有去調用 getDefaultValue()。哪個方法的性能更佳,你明白了吧?
獲取值
直觀從語義上來看,get() 方法才是最正宗的獲取 Optional 對象值的方法,但很遺憾,該方法是有缺陷的,因為假如 Optional 對象的值為 null,該方法會拋出 NoSuchElementException 異常。這完全與我們使用 Optional 類的初衷相悖。
1public class GetOptionalDemo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String name = null;
4 Optional optOrNull = Optional.ofNullable(name);
5 System.out.println(optOrNull.get());
6 }
7}
這段程序在運行時會拋出異常:
1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util.NoSuchElementException: No value present
2 at java.base/java.util.Optional.get(Optional.java:141)
3 at com.cmower.dzone.optional.GetOptionalDemo.main(GetOptionalDemo.java:9)
盡管拋出的異常是 NoSuchElementException 而不是 NPE,但在我們看來,顯然是在「五十步笑百步」。建議 orElseGet() 方法獲取 Optional 對象的值。
過濾值
小王通過 Optional 類對之前的代碼進行了升級,完成後又興高采烈地跑去找老馬要任務了。老馬覺得這小夥子不錯,頭腦靈活,又幹活積極,很值得培養,就又交給了小王一個新的任務:用戶注冊時對密碼的長度進行檢查。
小王拿到任務後,樂開了花,因為他剛要學習 Optional 類的 filter() 方法,這就派上了用場。
1public class FilterOptionalDemo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String password = "12345";
4 Optional opt = Optional.ofNullable(password);
5 System.out.println(opt.filter(pwd -> pwd.length() > 6).isPresent());
6 }
7}
filter() 方法的參數類型為 Predicate(Java 8 新增的一個函數式介面),也就是說可以將一個 Lambda 表達式傳遞給該方法作為條件,如果表達式的結果為 false,則返回一個 EMPTY 的 Optional 對象,否則返回過濾後的 Optional 對象。
在上例中,由於 password 的長度為 5 ,所以程序輸出的結果為 false。假設密碼的長度要求在 6 到 10 位之間,那麼還可以再追加一個條件。來看小王增加難度後的代碼。
1Predicate len6 = pwd -> pwd.length() > 6;
2Predicate len10 = pwd -> pwd.length() < 10;
3
4password = "1234567";
5opt = Optional.ofNullable(password);
6boolean result = opt.filter(len6.and(len10)).isPresent();
7System.out.println(result);
這次程序輸出的結果為 true,因為密碼變成了 7 位,在 6 到 10 位之間。想像一下,假如小王使用 if-else 來完成這個任務,代碼該有多冗長。
轉換值
小王檢查完了密碼的長度,仍然覺得不夠盡興,覺得要對密碼的強度也進行檢查,比如說密碼不能是「password」,這樣的密碼太弱了。於是他又開始研究起了 map() 方法,該方法可以按照一定的規則將原有 Optional 對象轉換為一個新的 Optional 對象,原有的 Optional 對象不會更改。
先來看小王寫的一個簡單的例子:
1public class OptionalMapDemo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String name = "沉默王二";
4 Optional nameOptional = Optional.of(name);
5 Optional intOpt = nameOptional
6 .map(String::length);
7
8 System.out.println( intOpt.orElse(0));
9 }
10}
在上面這個例子中,map() 方法的參數 String::length,意味著要 將原有的字元串類型的 Optional 按照字元串長度重新生成一個新的 Optional 對象,類型為 Integer。
搞清楚了 map() 方法的基本用法後,小王決定把 map() 方法與 filter() 方法結合起來用,前者用於將密碼轉化為小寫,後者用於判斷長度以及是否是「password」。
1public class OptionalMapFilterDemo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String password = "password";
4 Optional opt = Optional.ofNullable(password);
5
6 Predicate len6 = pwd -> pwd.length() > 6;
7 Predicate len10 = pwd -> pwd.length() < 10;
8 Predicate eq = pwd -> pwd.equals("password");
9
10 boolean result = opt.map(String::toLowerCase).filter(len6.and(len10 ).and(eq)).isPresent();
11 System.out.println(result);
12 }
13}
好了,我親愛的讀者朋友,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可以說是史上最佳 Optional 指南了,能看到這里的都是最優秀的程序員,二哥必須要伸出大拇指為你點個贊。
https://blog.csdn.net/qing_gee/article/details/104767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