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編譯選項strip

編譯選項strip

發布時間: 2022-10-09 09:27:21

⑴ 如何為嵌入式開發建立交叉編譯環境

下面我們將以建立針對arm的交叉編譯開發環境為例來解說整個過程,其他的體系結構與這個相類似,只要作一些對應的改動。我的開發環境是,宿主機 i386-redhat-7.2,目標機 arm。
這個過程如下
1. 下載源文件、補丁和建立編譯的目錄
2. 建立內核頭文件
3. 建立二進制工具(binutils)
4. 建立初始編譯器(bootstrap gcc)
5. 建立c庫(glibc)
6. 建立全套編譯器(full gcc)
下載源文件、補丁和建立編譯的目錄
1. 選定軟體版本號
選擇軟體版本號時,先看看glibc源代碼中的INSTALL文件。那裡列舉了該版本的glibc編譯時所需的binutils 和gcc的版本號。例如在 glibc-2.2.3/INSTALL 文件中推薦 gcc 用 2.95以上,binutils 用 2.10.1 以上版本。
我選的各個軟體的版本是:
linux-2.4.21+rmk2
binutils-2.10.1
gcc-2.95.3
glibc-2.2.3
glibc-linuxthreads-2.2.3
如果你選的glibc的版本號低於2.2,你還要下載一個叫glibc-crypt的文件,例如glibc-crypt-2.1.tar.gz。 Linux 內核你可以從www.kernel.org 或它的鏡像下載。
Binutils、gcc和glibc你可以從FSF的ftp站點ftp://ftp.gun.org/gnu/ 或它的鏡像去下載。 在編譯glibc時,要用到 Linux 內核中的 include 目錄的內核頭文件。如果你發現有變數沒有定義而導致編譯失敗,你就改變你的內核版本號。例如我開始用linux-2.4.25+vrs2,編譯glibc-2.2.3 時報 BUS_ISA 沒定義,後來發現在 2.4.23 開始它的名字被改為 CTL_BUS_ISA。如果你沒有完全的把握保證你改的內核改完全了,就不要動內核,而是把你的 Linux 內核的版本號降低或升高,來適應 glibc。
Gcc 的版本號,推薦用 gcc-2.95 以上的。太老的版本編譯可能會出問題。Gcc-2.95.3 是一個比較穩定的版本,也是內核開發人員推薦用的一個 gcc 版本。
如果你發現無法編譯過去,有可能是你選用的軟體中有的加入了一些新的特性而其他所選軟體不支持的原因,就相應降低該軟體的版本號。例如我開始用 gcc-3.3.2,發現編譯不過,報 as、ld 等版本太老,我就把 gcc 降為 2.95.3。 太新的版本大多沒經過大量的測試,建議不要選用。
回頁首
2. 建立工作目錄
首先,我們建立幾個用來工作的目錄:
在你的用戶目錄,我用的是用戶liang,因此用戶目錄為 /home/liang,先建立一個項目目錄embedded。
$pwd
/home/liang
$mkdir embedded
再在這個項目目錄 embedded 下建立三個目錄 build-tools、kernel 和 tools。
build-tools-用來存放你下載的 binutils、gcc 和 glibc 的源代碼和用來編譯這些源代碼的目錄。
kernel-用來存放你的內核源代碼和內核補丁。
tools-用來存放編譯好的交叉編譯工具和庫文件。
$cd embedded
$mkdir build-tools kernel tools
執行完後目錄結構如下:
$ls embedded
build-tools kernel tools
3. 輸出和環境變數
我們輸出如下的環境變數方便我們編譯。
$export PRJROOT=/home/liang/embedded
$export TARGET=arm-linux
$export PREFIX=$PRJROOT/tools
$export TARGET_PREFIX=$PREFIX/$TARGET
$export PATH=$PREFIX/bin:$PATH
如果你不慣用環境變數的,你可以直接用絕對或相對路徑。我如果不用環境變數,一般都用絕對路徑,相對路徑有時會失敗。環境變數也可以定義在.bashrc文件中,這樣當你logout或換了控制台時,就不用老是export這些變數了。
體系結構和你的TAEGET變數的對應如下表

你可以在通過glibc下的config.sub腳本來知道,你的TARGET變數是否被支持,例如:
$./config.sub arm-linux
arm-unknown-linux-gnu
在我的環境中,config.sub 在 glibc-2.2.3/scripts 目錄下。
網上還有一些 HOWTO 可以參考,ARM 體系結構的《The GNU Toolchain for ARM Target HOWTO》,PowerPC 體系結構的《Linux for PowerPC Embedded Systems HOWTO》等。對TARGET的選取可能有幫助。
4. 建立編譯目錄
為了把源碼和編譯時生成的文件分開,一般的編譯工作不在的源碼目錄中,要另建一個目錄來專門用於編譯。用以下的命令來建立編譯你下載的binutils、gcc和glibc的源代碼的目錄。
$cd $PRJROOT/build-tools
$mkdir build-binutils build-boot-gcc build-gcc build-glibc gcc-patch
build-binutils-編譯binutils的目錄
build-boot-gcc-編譯gcc 啟動部分的目錄
build-glibc-編譯glibc的目錄
build-gcc-編譯gcc 全部的目錄
gcc-patch-放gcc的補丁的目錄
gcc-2.95.3 的補丁有 gcc-2.95.3-2.patch、gcc-2.95.3-no-fixinc.patch 和gcc-2.95.3-returntype-fix.patch,可以從 http://www.linuxfromscratch.org/ 下載到這些補丁。
再將你下載的 binutils-2.10.1、gcc-2.95.3、glibc-2.2.3 和 glibc-linuxthreads-2.2.3 的源代碼放入 build-tools 目錄中
看一下你的 build-tools 目錄,有以下內容:
$ls
binutils-2.10.1.tar.bz2 build-gcc gcc-patch
build-binutls build-glibc glibc-2.2.3.tar.gz
build-boot-gcc gcc-2.95.3.tar.gz glibc-linuxthreads-2.2.3.tar.gz
回頁首
建立內核頭文件
把你從 www.kernel.org 下載的內核源代碼放入 $PRJROOT /kernel 目錄
進入你的 kernel 目錄:
$cd $PRJROOT /kernel
解開內核源代碼
$tar -xzvf linux-2.4.21.tar.gz

$tar -xjvf linux-2.4.21.tar.bz2
小於 2.4.19 的內核版本解開會生成一個 linux 目錄,沒帶版本號,就將其改名。
$mv linux linux-2.4.x
給 Linux 內核打上你的補丁
$cd linux-2.4.21
$patch -p1 < ../patch-2.4.21-rmk2
編譯內核生成頭文件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menuconfig
你也可以用 config 和 xconfig 來代替 menuconfig,但這樣用可能會沒有設置某些配置文件選項和沒有生成下面編譯所需的頭文件。推薦大家用 make menuconfig,這也是內核開發人員用的最多的配置方法。配置完退出並保存,檢查一下的內核目錄中的 include/linux/version.h 和 include/linux/autoconf.h 文件是不是生成了,這是編譯 glibc 是要用到的,version.h 和 autoconf.h 文件的存在,也說明了你生成了正確的頭文件。
還要建立幾個正確的鏈接
$cd include
$ln -s asm-arm asm
$cd asm
$ln -s arch-epxa arch
$ln -s proc-armv proc
接下來為你的交叉編譯環境建立你的內核頭文件的鏈接
$mkdir -p $TARGET_PREFIX/include
$ln -s $PRJROOT/kernel/linux-2.4.21/include/linux $TARGET_PREFIX/include/linux
$in -s $PRJROOT/kernel/linux-2.4.21/include/asm-arm $TARGET_PREFIX/include/asm
也可以把 Linux 內核頭文件拷貝過來用
$mkdir -p $TARGET_PREFIX/include
$cp -r $PRJROOT/kernel/linux-2.4.21/include/linux $TARGET_PREFIX/include
$cp -r $PRJROOT/kernel/linux-2.4.21/include/asm-arm $TARGET_PREFIX/include
回頁首
建立二進制工具(binutils)
binutils是一些二進制工具的集合,其中包含了我們常用到的as和ld。
首先,我們解壓我們下載的binutils源文件。
$cd $PRJROOT/build-tools
$tar -xvjf binutils-2.10.1.tar.bz2
然後進入build-binutils目錄配置和編譯binutils。
$cd build-binutils
$../binutils-2.10.1/configure --target=$TARGET --prefix=$PREFIX
--target 選項是指出我們生成的是 arm-linux 的工具,--prefix 是指出我們可執行文件安裝的位置。
會出現很多 check,最後產生 Makefile 文件。
有了 Makefile 後,我們來編譯並安裝 binutils,命令很簡單。
$make
$make install
看一下我們 $PREFIX/bin 下的生成的文件
$ls $PREFIX/bin
arm-linux-addr2line arm-linux-gasp arm-linux-objmp arm-linux-strings
arm-linux-ar arm-linux-ld arm-linux-ranlib arm-linux-strip
arm-linux-as arm-linux-nm arm-linux-readelf
arm-linux-c++filt arm-linux-obj arm-linux-size
我們來解釋一下上面生成的可執行文件都是用來干什麼的
add2line - 將你要找的地址轉成文件和行號,它要使用 debug 信息。
Ar-產生、修改和解開一個存檔文件
As-gnu 的匯編器
C++filt-C++ 和 java 中有一種重載函數,所用的重載函數最後會被編譯轉化成匯編的標號,c++filt 就是實現這種反向的轉化,根據標號得到函數名。
Gasp-gnu 匯編器預編譯器。
Ld-gnu 的連接器
Nm-列出目標文件的符號和對應的地址
Obj-將某種格式的目標文件轉化成另外格式的目標文件
Objmp-顯示目標文件的信息
Ranlib-為一個存檔文件產生一個索引,並將這個索引存入存檔文件中
Readelf-顯示 elf 格式的目標文件的信息
Size-顯示目標文件各個節的大小和目標文件的大小
Strings-列印出目標文件中可以列印的字元串,有個默認的長度,為4
Strip-剝掉目標文件的所有的符號信息
回頁首
建立初始編譯器(bootstrap gcc)
首先進入 build-tools 目錄,將下載 gcc 源代碼解壓
$cd $PRJROOT/build-tools
$tar -xvzf gcc-2.95.3.tar.gz
然後進入 gcc-2.95.3 目錄給 gcc 打上補丁
$cd gcc-2.95.3
$patch -p1< ../gcc-patch/gcc-2.95.3.-2.patch
$patch -p1< ../gcc-patch/gcc-2.95.3.-no-fixinc.patch
$patch -p1< ../gcc-patch/gcc-2.95.3-returntype-fix.patch
echo timestamp > gcc/cstamp-h.in
在我們編譯並安裝 gcc 前,我們先要改一個文件 $PRJROOT/gcc/config/arm/t-linux,把
TARGET_LIBGCC2-CFLAGS = -fomit-frame-pointer -fPIC
這一行改為
TARGET_LIBGCC2-CFLAGS = -fomit-frame-pointer -fPIC -Dinhibit_libc -D__gthr_posix_h
你如果沒定義 -Dinhibit,編譯時將會報如下的錯誤
../../gcc-2.95.3/gcc/libgcc2.c:41: stdlib.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gcc-2.95.3/gcc/libgcc2.c:42: unistd.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make[3]: *** [libgcc2.a] Error 1
make[2]: *** [stmp-multilib-sub] Error 2
make[1]: *** [stmp-multilib] Error 1
make: *** [all-gcc] Error 2
如果沒有定義 -D__gthr_posix_h,編譯時會報如下的錯誤
In file included from gthr-default.h:1,
from ../../gcc-2.95.3/gcc/gthr.h:98,
from ../../gcc-2.95.3/gcc/libgcc2.c:3034:
../../gcc-2.95.3/gcc/gthr-posix.h:37: pthread.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make[3]: *** [libgcc2.a] Error 1
make[2]: *** [stmp-multilib-sub] Error 2
make[1]: *** [stmp-multilib] Error 1
make: *** [all-gcc] Error 2
還有一種與-Dinhibit同等效果的方法,那就是在你配置configure時多加一個參數-with-newlib,這個選項不會迫使我們必須使用newlib。我們編譯了bootstrap-gcc後,仍然可以選擇任何c庫。
接著就是配置boostrap gcc, 後面要用bootstrap gcc 來編譯 glibc 庫。
$cd ..; cd build-boot-gcc
$../gcc-2.95.3/configure --target=$TARGET --prefix=$PREFIX \
>--without-headers --enable-languages=c --disable-threads
這條命令中的 -target、--prefix 和配置 binutils 的含義是相同的,--without-headers 就是指不需要頭文件,因為是交叉編譯工具,不需要本機上的頭文件。-enable-languages=c是指我們的 boot-gcc 只支持 c 語言。--disable-threads 是去掉 thread 功能,這個功能需要 glibc 的支持。
接著我們編譯並安裝 boot-gcc
$make all-gcc
$make install-gcc
我們來看看 $PREFIX/bin 裡面多了哪些東西
$ls $PREFIX/bin
你會發現多了 arm-linux-gcc 、arm-linux-unprotoize、cpp 和 gcov 幾個文件。
Gcc-gnu 的 C 語言編譯器
Unprotoize-將 ANSI C 的源碼轉化為 K&R C 的形式,去掉函數原型中的參數類型。
Cpp-gnu的 C 的預編譯器
Gcov-gcc 的輔助測試工具,可以用它來分析和優程序。
使用 gcc3.2 以及 gcc3.2 以上版本時,配置 boot-gcc 不能使用 --without-headers 選項,而需要使用 glibc 的頭文件。
回頁首
建立 c 庫(glibc)
首先解壓 glibc-2.2.3.tar.gz 和 glibc-linuxthreads-2.2.3.tar.gz 源代碼
$cd $PRJROOT/build-tools
$tar -xvzf glibc-2.2.3.tar.gz
$tar -xzvf glibc-linuxthreads-2.2.3.tar.gz --directory=glibc-2.2.3
然後進入 build-glibc 目錄配置 glibc
$cd build-glibc
$CC=arm-linux-gcc ../glibc-2.2.3/configure --host=$TARGET --prefix="/usr"
--enable-add-ons --with-headers=$TARGET_PREFIX/include
CC=arm-linux-gcc 是把 CC 變數設成你剛編譯完的boostrap gcc,用它來編譯你的glibc。--enable-add-ons是告訴glibc用 linuxthreads 包,在上面我們已經將它放入了 glibc 源碼目錄中,這個選項等價於 -enable-add-ons=linuxthreads。--with-headers 告訴 glibc 我們的linux 內核頭文件的目錄位置。
配置完後就可以編譯和安裝 glibc
$make
$make install_root=$TARGET_PREFIX prefix="" install
然後你還要修改 libc.so 文件

GROUP ( /lib/libc.so.6 /lib/libc_nonshared.a)
改為
GROUP ( libc.so.6 libc_nonshared.a)
這樣連接程序 ld 就會在 libc.so 所在的目錄查找它需要的庫,因為你的機子的/lib目錄可能已經裝了一個相同名字的庫,一個為編譯可以在你的宿主機上運行的程序的庫,而不是用於交叉編譯的。
回頁首
建立全套編譯器(full gcc)
在建立boot-gcc 的時候,我們只支持了C。到這里,我們就要建立全套編譯器,來支持C和C++。
$cd $PRJROOT/build-tools/build-gcc
$../gcc-2.95.3/configure --target=$TARGET --prefix=$PREFIX --enable-languages=c,c++
--enable-languages=c,c++ 告訴 full gcc 支持 c 和 c++ 語言。
然後編譯和安裝你的 full gcc
$make all
$make install
我們再來看看 $PREFIX/bin 裡面多了哪些東西
$ls $PREFIX/bin
你會發現多了 arm-linux-g++ 、arm-linux-protoize 和 arm-linux-c++ 幾個文件。
G++-gnu的 c++ 編譯器。
Protoize-與Unprotoize相反,將K&R C的源碼轉化為ANSI C的形式,函數原型中加入參數類型。
C++-gnu 的 c++ 編譯器。
到這里你的交叉編譯工具就算做完了,簡單驗證一下你的交叉編譯工具。
用它來編譯一個很簡單的程序 helloworld.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arm-linux-gcc helloworld.c -o helloworld
$file helloworld
helloworld: ELF 32-bit LSB executable, ARM, version 1,
dynamically linked (uses shared libs), not stripped
上面的輸出說明你編譯了一個能在 arm 體系結構下運行的 helloworld,證明你的編譯工具做成功了。
轉載僅供參考,版權屬於原作者

⑵ strip對動態庫文件和靜態庫文件的不同效果

Linux庫有動態與靜態兩種,動態通常用.so為後綴,靜態用.a為後綴。例如:libhello.solibhello.a為了在同一系統中使用不同版本的庫,可以在庫文件名後加上版本號為後綴,例如:libhello.so.1.0,由於程序連接默認以.so為文件後綴名。所以為了使用這些庫,通常使用建立符號連接的方式。ln-slibhello.so.1.0libhello.so.1ln-slibhello.so.1libhello.so動態庫和靜態庫的區別:當要使用靜態的程序庫時,連接器會找出程序所需的函數,然後將它們拷貝到執行文件,由於這種拷貝是完整的,所以一旦連接成功,靜態程序庫也就不再需要了。然而,對動態庫而言,就不是這樣。動態庫會在執行程序內留下一個標記『指明當程序執行時,首先必須載入這個庫。由於動態庫節省空間,linux下進行連接的預設操作是首先連接動態庫,也就是說,如果同時存在靜態和動態庫,不特別指定的話,將與動態庫相連接。兩種庫的編譯產生方法:第一步要把源代碼編繹成目標代碼。以下面的代碼hello.c為例,生成hello庫:/*hello.c*/#includevoidsayhello(){printf("hello,world\n");}用gcc編繹該文件,在編繹時可以使用任何全法的編繹參數,例如-g加入調試代碼等:gcc-chello.c-ohello.o1.連接成靜態庫連接成靜態庫使用ar命令,其實ar是archive的意思$arcqslibhello.ahello.o2.連接成動態庫生成動態庫用gcc來完成,由於可能存在多個版本,因此通常指定版本號:$gcc-shared-Wl,-soname,libhello.so.1-olibhello.so.1.0hello.o另外再建立兩個符號連接:$ln-slibhello.so.1.0libhello.so.1$ln-slibhello.so.1libhello.so這樣一個libhello的動態連接庫就生成了。最重要的是傳gcc-shared參數使其生成是動態庫而不是普通執行程序。-Wl表示後面的參數也就是-soname,libhello.so.1直接傳給連接器ld進行處理。實際上,每一個庫都有一個soname,當連接器發現它正在查找的程序庫中有這樣一個名稱,連接器便會將soname嵌入連結中的二進制文件內,而不是它正在運行的實際文件名,在程序執行期間,程序會查找擁有soname名字的文件,%B

⑶ vc的各編譯選項都是什麼意思

VC編譯選項

/Od 禁用優化(默認值) disable optimizations (default)
/Ox 最大化選項。(/Ogityb2 /Gs) maximum opts. (/Ogityb1 /Gs)
/Og 啟用全局優化 enable global optimization
/Oy[-] 啟用框架指針省略 enable frame pointer omission
/Oi 啟用內建函數 enable intrinsic functions

-代碼生成-
/G3 為 80386 進行優化 optimize for 80386
/G4 為 80486 進行優化 optimize for 80486
/GR[-] 啟用 C++ RTTI enable C++ RTTI
/G5 為 Pentium 進行優化 optimize for Pentium
/G6 為 Pentium Pro 進行優化 optimize for Pentium Pro
/GX[-] 啟用 C++ 異常處理(與 /EHsc 相同) enable C++ EH (same as /EHsc)
/EHs 啟用同步 C++ 異常處理 enable synchronous C++ EH
/GD 為 Windows DLL 進行優化 optimize for Windows DLL
/GB 為混合模型進行優化(默認) optimize for blended model (default)
/EHa 啟用非同步 C++ 異常處理 enable asynchronous C++ EH
/Gd __cdecl 調用約定 __cdecl calling convention
/EHc extern「C」默認為 nothrow extern "C" defaults to nothrow
/Gr __fastcall 調用約定 __fastcall calling convention
/Gi[-] 啟用增量編譯 enable incremental compilation
/Gz __stdcall 調用約定 __stdcall calling convention
/Gm[-] 啟用最小重新生成 enable minimal rebuild
/GA 為 Windows 應用程序進行優化 optimize for Windows Application
/Gf 啟用字元串池 enable string pooling
/QIfdiv[-] 啟用 Pentium FDIV 修復 enable Pentium FDIV fix
/GF 啟用只讀字元串池 enable read-only string pooling
/QI0f[-] 啟用 Pentium 0x0f 修復 enable Pentium 0x0f fix
/Gy 分隔鏈接器函數 separate functions for linker
/GZ 啟用運行時調試檢查 enable runtime debug checks
/Gh 啟用鉤子函數調用 enable hook function call
/Ge 對所有函數強制堆棧檢查 force stack checking for all funcs
/Gs[num] 禁用堆棧檢查調用 disable stack checking calls

-輸出文件-
/Fa[file] 命名程序集列表文件 name assembly listing file
/Fo 命名對象文件 name object file
/FA[sc] 配置程序集列表 configure assembly listing
/Fp 命名預編譯頭文件 name precompiled header file
/Fd[file] 命名 .PDB 文件 name .PDB file
/Fr[file] 命名源瀏覽器文件 name source browser file
/Fe 命名可執行文件 name executable file
/FR[file] 命名擴展 .SBR 文件 name extended .SBR file
/Fm[file] 命名映射文件 name map file

-預處理器-
/FI 命名強制包含文件 name forced include file
/C 不吸取注釋 don't strip comments
/U 移除預定義宏 remove predefined macro
/D{=|#} 定義宏 define macro
/u 移除所有預定義宏 remove all predefined macros
/E 將預處理定向到標准輸出 preprocess to stdout
/I 添加到包含文件的搜索路徑 add to include search path
/EP 將預處理定向到標准輸出,不要帶行號 preprocess to stdout, no #line
/X 忽略「標准位置」 ignore "standard places"
/P 預處理到文件 preprocess to file

-語言-
/Zi 啟用調試信息 enable debugging information
/Zl 忽略 .OBJ 中的默認庫名 omit default library name in .OBJ
/ZI 啟用調試信息的「編輯並繼續」功能 enable Edit and Continue debug info
/Zg 生成函數原型 generate function prototypes
/Z7 啟用舊式調試信息 enable old-style debug info
/Zs 只進行語法檢查 syntax check only
/Zd 僅要行號調試信息 line number debugging info only
/vd{0|1} 禁用/啟用 vtordisp disable/enable vtordisp
/Zp[n] 在 n 位元組邊界上包裝結構 pack structs on n-byte boundary
/vm 指向成員的指針類型 type of pointers to members
/Za 禁用擴展(暗指 /Op) disable extensions (implies /Op)
/noBool 禁用「bool」關鍵字 disable "bool" keyword
/Ze 啟用擴展(默認) enable extensions (default)

- 雜項 -
/?, /help 列印此幫助消息 print this help message
/c 只編譯,不鏈接 compile only, no link
/W 設置警告等級(默認 n=1) set warning level (default n=1)
/H 最大化外部名稱長度 max external name length
/J 默認 char 類型是 unsigned default char type is unsigned
/nologo 取消顯示版權消息 suppress right message
/WX 將警告視為錯誤 treat warnings as errors
/Tc 將文件編譯為 .c compile file as .c
/Yc[file] 創建 .PCH 文件 create .PCH file
/Tp 將文件編譯為 .cpp compile file as .cpp
/Yd 將調試信息放在每個 .OBJ 中 put debug info in every .OBJ
/TC 將所有文件編譯為 .c compile all files as .c
/TP 將所有文件編譯為 .cpp compile all files as .cpp
/Yu[file] 使用 .PCH 文件 use .PCH file
/V 設置版本字元串 set version string
/YX[file] 自動的 .PCH 文件 automatic .PCH
/w 禁用所有警告 disable all warnings
/Zm 最大內存分配(默認為 %) max memory alloc (% of default)

-鏈接-
/MD 與 MSVCRT.LIB 鏈接 link with MSVCRT.LIB
/MDd 與 MSVCRTD.LIB 調試庫鏈接 link with MSVCRTD.LIB debug lib
/ML 與 LIBC.LIB 鏈接 link with LIBC.LIB
/MLd 與 LIBCD.LIB 調試庫鏈接 link with LIBCD.LIB debug lib
/MT 與 LIBCMT.LIB 鏈接 link with LIBCMT.LIB
/MTd 與 LIBCMTD.LIB 調試庫鏈接 link with LIBCMTD.LIB debug lib
/LD 創建 .DLL Create .DLL
/F 設置堆棧大小 set stack size
/LDd 創建 .DLL 調試庫 Create .DLL debug libary
/link [鏈接器選項和庫] [linker options and libraries]

⑷ 怎麼編譯MT7620A程序包

其實解決方案很簡單,既然編譯器不能根據包名找到A類,那我們就把A類的絕對路徑直接告訴編譯器不就可以了嗎?事實上就是這么做的,具體操作為:在命令行模式下進入F:\test目錄,然後運行編譯命令javacF:\test\e\main\A.java,可以成功編譯生成A.class文件。(注意:如果不在此目錄下執行編譯命令的話,就要將f:\test加入到當前的classpath中為make工具提供B.java的位置信息)接下來就要運行這個class文件了,運行仍然在F:\test目錄下執行(注意:如果不在此目錄下執行運行命令的話,一定要把F:\test加入到當前的classpath中),命令為:javae.main.A,很顯然,這里就是根據輸入的package名稱找到對應的class文件,並檢驗找到的class文件的與輸入的包名是否匹配(例如:如果你在e目錄下新建一個test目錄,將A.class文件拷貝進去,輸入javae.test.A的話還是會報錯:找不到class文件)。可能有人要問:為什麼運行的時候又可以根據包名找到相應的class文件呢?因為運行的時候默認是從當前路徑開始搜索的,如果當前路徑找不到的話,就在系統的classpath中找,如果再找不到就會報錯。由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1)在命令行模式下編譯java文件時,如果cmd不在該java文件所在的目錄下,就要直接指定文件的絕對路徑(javacF:\test\e\main\A.java),如果在java文件所在的目錄下,可以不指定路徑,但是要設置classpath讓編譯器的make工具找到其他import的類(2)運行的時候要指出包路徑(javae.main.A),並且一定要在class文件名前帶上完整的包名(e.main.A),而且該包所在的文件夾(即e所在的文件夾)一定要在classpath中,這樣才能找到對應的class文件(在包所在的文件夾目錄下運行cmd程序或者將該目錄加入到classpath中均可)。(3)在命令行模式下非直接編譯的java,編譯器使用make工具根據java文件中的import信息間接找到引用的java文件,所以一定要注意文件的配置,以及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當然也可以通過設置classpath提供給make工具,但是如果文件比較多而且相互之間的引用關系比較復雜的話會比較麻煩。(4)classpath只能供make工具以及運行class文件時使用,在直接編譯的時候不使用classpath信息,必須在要編譯的java文件前帶上其絕對的路徑名。

⑸ Java strip腳本是什麼

這是一個很難一句話兩句話說清楚的問題,請參考以下內容

JS即javascript,Javascript是一種由Netscape的LiveScript發展而來的腳本語言,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伺服器終端語言,比如Perl,遺留的速度問題。當時服務端需要對數據進行驗證,由於網路速度相當緩慢,只有28.8kbps,驗證步驟浪費的時間太多。於是Netscape的瀏覽器Navigator加入了Javascript,提供了數據驗證的基本功能。
JavaScript 的正式名稱是 "ECMAScript"。這個標准由 ECMA 組織發展和維護。ECMA-262 是正式的 JavaScript 標准。這個標准基於 JavaScript (Netscape) 和 JScript (Microsoft)。Netscape (Navigator 2.0) 的 Brendan Eich 發明了這門語言,從 1996 年開始,已經出現在所有的 Netscape 和 Microsoft 瀏覽器中。ECMA-262 的開發始於 1996 年,在 1997 年 7 月,ECMA 會員大會採納了它的首個版本。
在 1998 年,該標准成為了國際 ISO 標准 (ISO/IEC 16262)。這個標准仍然處於發展之中。
腳本script是使用一種特定的描述性語言,依據一定的格式編寫的可執行文件,又稱作宏或批處理文件。腳本通常可以由應用程序臨時調用並執行。各類腳本目前被廣泛地應用於網頁設計中,因為腳本不僅可以減小網頁的規模和提高網頁瀏覽速度,而且可以豐富網頁的表現,如動畫、聲音等。舉個最常見的例子,當我們點擊網頁上的E-mail地址時能自動調用Outlook Express或Foxmail這類郵件軟體,就是通過腳本功能來實現的。也正因為腳本的這些特點,往往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例如在腳本中加入一些破壞計算機系統的命令,這樣當用戶瀏覽網頁時,一旦調用這類腳本,便會使用戶的系統受到攻擊。所以用戶應根據對所訪問網頁的信任程度選擇安全等級,特別是對於那些本身內容就非法的網頁,更不要輕易允許使用腳本。通過「安全設置」對話框,選擇「腳本」選項下的各種設置就可以輕松實現對腳本的禁用和啟用。
現在的腳本語言是比較多的,一般的腳本語言的執行只同具體的解釋執行器有關,所以只要系統上有相應語言的解釋程序就可以做到跨平台。腳本(Script),就是含有bind和alias等命令的集合,你可以把這個集合存為一個獨立的文件然後在需要的時候執行,這樣就可以方便你在CS中的使用。腳本可以存為後綴名為.cfg的文件放在cstrike文件夾下,執行時在控制台輸入:exec(腳本文件名).cfg即可。比如將一個腳本存為 buys.cfg文件,則在控制台中輸入:execbuys.cfg則可以實現我們所需要的功能。要實現一個命令只要把這一過程定義(alias)好,並且分配一個鍵位給這個命令,以後只要按分配好的鍵位,就可以實現這一過程。所有的腳本都是通過這一方法實現的。
附加解釋

動態程序一般有兩種實現方式,一是二進制方式,一是腳本方式。
二進制方式是先將我們編寫的程序進行編譯,變成機器可識別的指令代碼(如.exe文件),然後再執行。這種編譯好的程序我們只能執行、使用,卻看不到他的程序內容。
腳本簡單地說就是一條條的文字命令,這些文字命令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如可以用記事本打開查看、編輯),腳本程序在執行時,是由系統的一個解釋器,將其一條條的翻譯成機器可識別的指令,並按程序順序執行。因為腳本在執行時多了一道翻譯的過程,所以它比二進製程序執行效率要稍低一些。
常用JS庫

較常用的JS函數庫有Prototype、Dojo、YUI、Ext JS、Moo Tools、Jquery等。現在最流行的是Jquery庫。
[編輯本段]什麼是腳本

腳本是批處理文件的延伸,是一種純文本保存的程序,一般來說的計算機腳本程序是確定的一系列控制計算機進行運算操作動作的組合,在其中可以實現一定的邏輯分支等。

⑹ gcc 編譯生成外部調試語法文件

你用的是linux系統吧? binutil包裡面有個objcpy命令:
obj --only-keep-debug [被提取的文件] [提取出來的調試符號文件,建議加.debug後綴]

另外要把調試信息去掉是用strip命令。你可以man下看看。
strip --strip-debug [需要處理的文件]

把debug信息加回去:
obj --add-gnu-debuglink=[debug文件] [需要添加debug信息的文件]

⑺ Linux 編譯選項

  1. gcc -E source_file.c
    -E,只執行到預編譯。直接輸出預編譯結果。

  2. gcc -S source_file.c
    -S,只執行到源代碼到匯編代碼的轉換,輸出匯編代碼。

  3. gcc -c source_file.c
    -c,只執行到編譯,輸出目標文件。

  4. gcc (-E/S/c/) source_file.c -o output_filename
    -o, 指定輸出文件名,可以配合以上三種標簽使用。
    -o 參數可以被省略。這種情況下編譯器將使用以下默認名稱輸出:
    -E:預編譯結果將被輸出到標准輸出埠(通常是顯示器)
    -S:生成名為source_file.s的匯編代碼
    -c:生成名為source_file.o的目標文件。
    無標簽情況:生成名為a.out的可執行文件。

  5. gcc -g source_file.c
    -g,生成供調試用的可執行文件,可以在gdb中運行。由於文件中包含了調試信息因此運行效率很低,且文件也大不少。
    這里可以用strip命令重新將文件中debug信息刪除。這是會發現生成的文件甚至比正常編譯的輸出更小了,這是因為strip把原先正常編譯中的一些額外信息(如函數名之類)也刪除了。用法為 strip a.out

  6. gcc -s source_file.c
    -s, 直接生成與運用strip同樣效果的可執行文件(刪除了所有符號信息)。

  7. gcc -O source_file.c
    -O(大寫的字母O),編譯器對代碼進行自動優化編譯,輸出效率更高的可執行文件。
    -O 後面還可以跟上數字指定優化級別,如:
    gcc -O2 source_file.c
    數字越大,越加優化。但是通常情況下,自動的東西都不是太聰明,太大的優化級別可能會使生成的文件產生一系列的bug。一般可選擇2;3會有一定風險。

  8. gcc -Wall source_file.c
    -W,在編譯中開啟一些額外的警告(warning)信息。-Wall,將所有的警告信息全開。

  9. gcc source_file.c -L/path/to/lib -lxxx -I/path/to/include
    -l, 指定所使用到的函數庫,本例中鏈接器會嘗試鏈接名為libxxx.a的函數庫。
    -L,指定函數庫所在的文件夾,本例中鏈接器會嘗試搜索/path/to/lib文件夾。
    -I, 指定頭文件所在的文件夾,本例中預編譯器會嘗試搜索/path/to/include文件夾。

⑻ linux 用g++編譯c++代碼的問題

*

運行 gcc/egcs
*

gcc/egcs 的主要選項
*

gdb
*

gdb 的常用命令
*

gdb 使用範例
*

其他程序/庫工具 (ar, objmp, nm, size, strings, strip, ...)
* 創建和使用靜態庫
* 創建和使用共享庫
* 使用高級共享庫特性

1.7.1 運行 gcc/egcs

Linux 中最重要的軟體開發工具是 GCC。GCC 是 GNU 的 C 和 C++ 編譯器。實際上,GCC 能夠編譯三種語言:C、C++ 和 Object C(C 語言的一種面向對象擴展)。利用 gcc 命令可同時編譯並連接 C 和 C++ 源程序。

#DEMO#: hello.c

如果你有兩個或少數幾個 C 源文件,也可以方便地利用 GCC 編譯、連接並生成可執行文件。例如,假設你有兩個源文件 main.c 和 factorial.c 兩個源文件,現在要編譯生成一個計算階乘的程序。

-----------------------
清單 factorial.c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factorial (int n)
{
if (n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factorial (n - 1) * n;
}
-----------------------

-----------------------
清單 main.c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factorial (int n);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int n;

if (argc < 2) {
printf ("Usage: %s n\n", argv [0]);
return -1;
}
else {
n = atoi (argv[1]);
printf ("Factorial of %d is %d.\n", n, factorial (n));
}

return 0;
}
-----------------------

利用如下的命令可編譯生成可執行文件,並執行程序:
$ gcc -o factorial main.c factorial.c
$ ./factorial 5
Factorial of 5 is 120.

GCC 可同時用來編譯 C 程序和 C++ 程序。一般來說,C 編譯器通過源文件的後綴名來判斷是 C 程序還是 C++ 程序。在 Linux 中,C 源文件的後綴名為 .c,而 C++ 源文件的後綴名為 .C 或 .cpp。

但是,gcc 命令只能編譯 C++ 源文件,而不能自動和 C++ 程序使用的庫連接。因此,通常使用 g++ 命令來完成 C++ 程序的編譯和連接,該程序會自動調用 gcc 實現編譯。假設我們有一個如下的 C++ 源文件(hello.C):

#include <iostream.h>

void main (void)
{
cout << "Hello, world!" << endl;
}

則可以如下調用 g++ 命令編譯、連接並生成可執行文件:

$ g++ -o hello hello.C
$ ./hello
Hello, world!

1.7.2 gcc/egcs 的主要選項

表 1-3 gcc 命令的常用選項
選項 解釋
-ansi 只支持 ANSI 標準的 C 語法。這一選項將禁止 GNU C 的某些特色,
例如 asm 或 typeof 關鍵詞。
-c 只編譯並生成目標文件。
-DMACRO 以字元串「1」定義 MACRO 宏。
-DMACRO=DEFN 以字元串「DEFN」定義 MACRO 宏。
-E 只運行 C 預編譯器。
-g 生成調試信息。GNU 調試器可利用該信息。
-IDIRECTORY 指定額外的頭文件搜索路徑DIRECTORY。
-LDIRECTORY 指定額外的函數庫搜索路徑DIRECTORY。
-lLIBRARY 連接時搜索指定的函數庫LIBRARY。
-m486 針對 486 進行代碼優化。
-o FILE 生成指定的輸出文件。用在生成可執行文件時。
-O0 不進行優化處理。
-O 或 -O1 優化生成代碼。
-O2 進一步優化。
-O3 比 -O2 更進一步優化,包括 inline 函數。
-shared 生成共享目標文件。通常用在建立共享庫時。
-static 禁止使用共享連接。
-UMACRO 取消對 MACRO 宏的定義。
-w 不生成任何警告信息。
-Wall 生成所有警告信息。

#DEMO#

MiniGUI 的編譯選項
1.7.3 gdb

GNU 的調試器稱為 gdb,該程序是一個互動式工具,工作在字元模式。在 X Window 系統中,
有一個 gdb 的前端圖形工具,稱為 xxgdb。gdb 是功能強大的調試程序,可完成如下的調試
任務:
* 設置斷點;
* 監視程序變數的值;
* 程序的單步執行;
* 修改變數的值。
在可以使用 gdb 調試程序之前,必須使用 -g 選項編譯源文件。可在 makefile 中如下定義
CFLAGS 變數:
CFLAGS = -g
運行 gdb 調試程序時通常使用如下的命令:
gdb progname

在 gdb 提示符處鍵入help,將列出命令的分類,主要的分類有:
* aliases:命令別名
* breakpoints:斷點定義;
* data:數據查看;
* files:指定並查看文件;
* internals:維護命令;
* running:程序執行;
* stack:調用棧查看;
* statu:狀態查看;
* tracepoints:跟蹤程序執行。
鍵入 help 後跟命令的分類名,可獲得該類命令的詳細清單。

#DENO#
1.7.4 gdb 的常用命令

表 1-4 常用的 gdb 命令
命令 解釋
break NUM 在指定的行上設置斷點。
bt 顯示所有的調用棧幀。該命令可用來顯示函數的調用順序。
clear 刪除設置在特定源文件、特定行上的斷點。其用法為:clear FILENAME:NUM。
continue 繼續執行正在調試的程序。該命令用在程序由於處理信號或斷點而
導致停止運行時。
display EXPR 每次程序停止後顯示表達式的值。表達式由程序定義的變數組成。
file FILE 裝載指定的可執行文件進行調試。
help NAME 顯示指定命令的幫助信息。
info break 顯示當前斷點清單,包括到達斷點處的次數等。
info files 顯示被調試文件的詳細信息。
info func 顯示所有的函數名稱。
info local 顯示當函數中的局部變數信息。
info prog 顯示被調試程序的執行狀態。
info var 顯示所有的全局和靜態變數名稱。
kill 終止正被調試的程序。
list 顯示源代碼段。
make 在不退出 gdb 的情況下運行 make 工具。
next 在不單步執行進入其他函數的情況下,向前執行一行源代碼。
print EXPR 顯示表達式 EXPR 的值。

1.7.5 gdb 使用範例

-----------------
清單 一個有錯誤的 C 源程序 bugging.c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atic char buff [256];
static char* string;
int main ()
{

printf ("Please input a string: ");
gets (string);

printf ("\nYour string is: %s\n", string);
}
-----------------
上面這個程序非常簡單,其目的是接受用戶的輸入,然後將用戶的輸入列印出來。該程序使用了
一個未經過初始化的字元串地址 string,因此,編譯並運行之後,將出現 Segment Fault 錯誤:
$ gcc -o test -g test.c
$ ./test
Please input a string: asfd
Segmentation fault (core mped)
為了查找該程序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利用 gdb,並按如下的步驟進行:
1.運行 gdb bugging 命令,裝入 bugging 可執行文件;
2.執行裝入的 bugging 命令;
3.使用 where 命令查看程序出錯的地方;
4.利用 list 命令查看調用 gets 函數附近的代碼;
5.唯一能夠導致 gets 函數出錯的因素就是變數 string。用 print 命令查看 string 的值;
6.在 gdb 中,我們可以直接修改變數的值,只要將 string 取一個合法的指針值就可以了,為
此,我們在第 11 行處設置斷點;
7.程序重新運行到第 11 行處停止,這時,我們可以用 set variable 命令修改 string 的取值;
8.然後繼續運行,將看到正確的程序運行結果。

#DEMO#

1.7.6 其他程序/庫工具

strip:

nm:

size:

string:

1.7.7 創建和使用靜態庫

創建一個靜態庫是相當簡單的。通常使用 ar 程序把一些目標文件(.o)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單獨的庫,然後運行 ranlib,以給庫加入一些索引信息。

1.7.8 創建和使用共享庫

特殊的編譯和連接選項

-D_REENTRANT 使得預處理器符號 _REENTRANT 被定義,這個符號激活一些宏特性。
-fPIC 選項產生位置獨立的代碼。由於庫是在運行的時候被調入,因此這個
選項是必需的,因為在編譯的時候,裝入內存的地址還不知道。如果
不使用這個選項,庫文件可能不會正確運行。
-shared 選項告訴編譯器產生共享庫代碼。
-Wl,-soname -Wl 告訴編譯器將後面的參數傳遞到連接器。而 -soname 指定了
共享庫的 soname。

# 可以把庫文件拷貝到 /etc/ld.so.conf 中列舉出的任何目錄中,並以
root 身份運行 ldconfig;或者
# 運行 export LD_LIBRARY_PATH='pwd',它把當前路徑加到庫搜索路徑中去。

1.7.9 使用高級共享庫特性

1. ldd 工具

ldd 用來顯示執行文件需要哪些共享庫, 共享庫裝載管理器在哪裡找到了需要的共享庫.

2. soname

共享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難的概念是 soname——簡寫共享目標名(short for shared object name)。這是一個為共享庫(.so)文件而內嵌在控制數據中的名字。如前面提到的,每一個程序都有一個需要使用的庫的清單。這個清單的內容是一系列庫的 soname,如同 ldd 顯示的那樣,共享庫裝載器必須找到這個清單。

soname 的關鍵功能是它提供了兼容性的標准。當要升級系統中的一個庫時,並且新庫的 soname 和老的庫的 soname 一樣,用舊庫連接生成的程序,使用新的庫依然能正常運行。這個特性使得在 Linux 下,升級使用共享庫的程序和定位錯誤變得十分容易。

在 Linux 中,應用程序通過使用 soname,來指定所希望庫的版本。庫作者也可以通過保留或者改變 soname 來聲明,哪些版本是相互兼容的,這使得程序員擺脫了共享庫版本沖突問題的困擾。

查看/usr/local/lib 目錄,分析 MiniGUI 的共享庫文件之間的關系

3. 共享庫裝載器

當程序被調用的時候,Linux 共享庫裝載器(也被稱為動態連接器)也自動被調用。它的作用是保證程序所需要的所有適當版本的庫都被調入內存。共享庫裝載器名字是 ld.so 或者是 ld-linux.so,這取決於 Linux libc 的版本,它必須使用一點外部交互,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然而它接受在環境變數和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

文件 /etc/ld.so.conf 定義了標准系統庫的路徑。共享庫裝載器把它作為搜索路徑。為了改變這個設置,必須以 root 身份運行 ldconfig 工具。這將更新 /etc/ls.so.cache 文件,這個文件其實是裝載器內部使用的文件之一。

可以使用許多環境變數控制共享庫裝載器的操作(表1-4+)。

表 1-4+ 共享庫裝載器環境變數
變數 含義
LD_AOUT_LIBRARY_PATH 除了不使用 a.out 二進制格式外,與 LD_LIBRARY_PATH 相同。
LD_AOUT_PRELOAD 除了不使用 a.out 二進制格式外,與 LD_PRELOAD 相同。
LD_KEEPDIR 只適用於 a.out 庫;忽略由它們指定的目錄。
LD_LIBRARY_PATH 將其他目錄加入庫搜索路徑。它的內容應該是由冒號
分隔的目錄列表,與可執行文件的 PATH 變數具有相同的格式。
如果調用設置用戶 ID 或者進程 ID 的程序,該變數被忽略。
LD_NOWARN 只適用於 a.out 庫;當改變版本號是,發出警告信息。
LD_PRELOAD 首先裝入用戶定義的庫,使得它們有機會覆蓋或者重新定義標准庫。
使用空格分開多個入口。對於設置用戶 ID 或者進程 ID 的程序,
只有被標記過的庫才被首先裝入。在 /etc/ld.so.perload 中指定
了全局版本號,該文件不遵守這個限制。

4. 使用 dlopen

另外一個強大的庫函數是 dlopen()。該函數將打開一個新庫,並把它裝入內存。該函數主要用來載入庫中的符號,這些符號在編譯的時候是不知道的。比如 Apache Web 伺服器利用這個函數在運行過程中載入模塊,這為它提供了額外的能力。一個配置文件控制了載入模塊的過程。這種機制使得在系統中添加或者刪除一個模塊時,都不需要重新編譯了。

可以在自己的程序中使用 dlopen()。dlopen() 在 dlfcn.h 中定義,並在 dl 庫中實現。它需要兩個參數:一個文件名和一個標志。文件名可以是我們學習過的庫中的 soname。標志指明是否立刻計算庫的依賴性。如果設置為 RTLD_NOW 的話,則立刻計算;如果設置的是 RTLD_LAZY,則在需要的時候才計算。另外,可以指定 RTLD_GLOBAL,它使得那些在以後才載入的庫可以獲得其中的符號。

當庫被裝入後,可以把 dlopen() 返回的句柄作為給 dlsym() 的第一個參數,以獲得符號在庫中的地址。使用這個地址,就可以獲得庫中特定函數的指針,並且調用裝載庫中的相應函數。

熱點內容
內置存儲卡可以拆嗎 發布:2025-05-18 04:16:35 瀏覽:335
編譯原理課時設置 發布:2025-05-18 04:13:28 瀏覽:378
linux中進入ip地址伺服器 發布:2025-05-18 04:11:21 瀏覽:612
java用什麼軟體寫 發布:2025-05-18 03:56:19 瀏覽:32
linux配置vim編譯c 發布:2025-05-18 03:55:07 瀏覽:107
砸百鬼腳本 發布:2025-05-18 03:53:34 瀏覽:943
安卓手機如何拍視頻和蘋果一樣 發布:2025-05-18 03:40:47 瀏覽:739
為什麼安卓手機連不上蘋果7熱點 發布:2025-05-18 03:40:13 瀏覽:803
網卡訪問 發布:2025-05-18 03:35:04 瀏覽:511
接收和發送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5-18 03:33:48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