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伯君編程水平
❶ 編程好學嗎,學完能做什麼,怎麼學才好
學編程,決不可心浮氣燥。任何實踐都是……
我認為有些人的觀點錯了。錯得一塌糊塗。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基本觀點是:任何實踐都是理論的載體或表現形式。而理論也是由實踐上升而來
的。兩者是辨證的。今天,我們只關注它的前一部分:任何實踐都是理論的載體和表現形式。
我不是想故弄玄虛,但真理的外表看上去往往就是這么奇形怪狀、難以理解。讓我來給你解釋一下
吧。
比如:戰爭是軍事理論的實踐,也是它的表現形式。戰爭的勝負取決於指揮者軍事理論的掌握程度(別
給我舉趙括這類「紙上談兵」的反例,他們根本算不上掌握了軍事理論,充其量只算是「背」下了軍事
理論。「掌握」和「倒背如流」這是兩個概念。)
1、VC、VB、Delphi …… ,你該學哪個?
具體到編程而言,我要告訴你:任何一種計算機語言,都是計算機科學理論的載體或表現形式。C++很
神嗎?Java很酷嗎?它們差距很遠嗎?是的。但從理論的層面上講,它們沒有區別,都是「面向對象」
理論的一個具體形式而已。
現在的程序員們被發行編譯軟體(通常我們將其稱為「系統軟體」)的商家不斷推出的產品搞得眼花繚
亂,頭痛欲裂。不斷地跟在新語言後面跑,這條路還沒跑到頭,那邊的「新路」又鳴鑼開張了,於是再
跟著跑……漸漸地有些人開始感嘆:學海無涯、學無止境,或什麼「程序員是青春飯,過了三十別想
干」……
在此我不得不嘆息:中國的教育真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教育。早在高中時代我們就學過「辨證唯物主
義」的基本理論:做事情要抓主要矛盾。這一條恐怕誰都知道,卻鮮見誰能在實踐中把這一理論運用得
「爐火純青」的。把這一理論運用到編程上來講就是:
理論是主要矛盾,語言是次要矛盾,學會了理論,再具體到學一種語言時,你只不過是在進行某種消遣
而已。
現在學VC的普遍看不起學VB的或學Delphi的。但如果一個用Delphi的人,在需要寫web程序時,用
TCP/IP做了一個構架,嵌入到應用程序中;而另一個用VC的人卻只會把一個又一個的組件拖來拉去的做
些個「例子程序」的翻版。你說他們兩個誰歷害?Delphi和VC誰歷害?
真應了這樣一段話,問:紐約好還是上海好?答:有錢哪兒都好,沒錢哪兒都不好。上海的富人並不比
紐約的富人少多少的優越感,而紐約的乞丐也不比上海的乞丐多多少幸福感。
現在你還會說學VC的人就一定比學Delphi的人水平高、「錢景」好嗎?
2、「淺薄」絕不該是中國程序員的性格特徵!!!
想問一句:中國程序員這么多,你們真地把基礎理論學好了嗎?別用你現有的編程經歷告訴我:編程不
需要數學,不需要數據結構,不需要編譯原理…… ……說話得負責任,您知道嗎?我之所以發表這篇
文章,就是因為再也看不下去這種在中國編程界漫延的歪理邪說了!邪教害死的是人的個體,你們害死
的是中國軟體業的未來!如果再讓這種理論繼續毒害編程新手的思想,中國將在計算機領域失去民族的
尊嚴!!!
請問,操作系統、編譯軟體、資料庫系統…… 這些被稱為「系統軟體」的東東,中國有幾樣拿得出手
的產品?也許是我孤陋寡聞,據我所知:我們國家一件像樣的也沒有。
不錯,我們是有一些網站的股票在西方上市了,我們是有一些人被國外公司請去做高級職員了,我們也
有一些人把西方的官方網站給黑了……但是,我們用的編譯工具是誰的產品?我們微機里裝得是誰做出
的操作系統?我們的程序跑在誰的晶元上?
愛之深,恨之切。我愛的是中國,但我痛恨不是中國,而是在中國編程界普遍流行的「淺薄」和「自以
為是」,這是我們民族軟體業的一顆毒瘤!
是的,現在編程方面快速入門的書滿天飛,讓程序員的門檻越來越低。我這個外行就得益於這個「低門
檻」,跑了進來。但進來後,我們就不能再這樣淺薄下去了——我的兄弟們!
用他國提供的工具做幾個網站,寫幾個應用程序,弄出幾個病毒…… 是振興不了民族軟體業的。順便
說一句:我尊敬求伯君,但我不認為金山公司和其系列產品配得上被稱為「民族軟體業」的大旗,相對
這個稱號,它差得太遠了。
…… ……
寫flash軟體的人會認為用flash做動畫的人比他歷害嗎?Adobe公司真的認為考取Adobe證書的人是「人
才」嗎?MSCE、MSCD…… 通過這類考試得到微軟徽章的人,在微軟眼裡是「人才」還是「義務推銷
員」?持這類證書以及其他一些大軟體公司認證的人,你們還在以為自己是「中國軟體業的精英」而感
嘆「懷才不遇」、工資太少嗎?
醒醒吧,朋友。別再用編程不需要理論的話來自欺欺人了,別再用自己的淺薄來教導別人像自己一樣淺
薄了。我想問問那些稱數學、數據結構等基礎課程對編程沒用的人:
請你們搞清一個概念:是這些理論「沒用」,還是你們「沒用到」;是你們「沒用到」,還是你們的水
平根本「用不到」;是你們「不需要用」,還是你們根本「不會用」?
舉個例子,操作系統中的工作調度,若工作優先權相同,用什麼方法進行調度?當然是「先到先做」—
—這就是數據結構中「隊列」的應用。你們說「用不到」,只怕是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機會接觸這類
「高端編程」的挑戰吧?這樣的話,那就算了,掙你的錢去,但別再來這里誤人子弟,吹噓什麼優秀的
程序員不需要理論。
是誰說系統軟體發展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Linux不就是在MS操作系統雄霸多年的情況下一舉成名的
嗎?中國難道就找不到這樣一個機會? 不,如果我們的程序員克服了現在的浮燥與急功近利,我們一
樣可以在「系統軟體」這一軟體業的「高端」樹立自己的品牌!所以請看下面——
3、年輕人應該有宏偉的志向。
用別人的產品做自己的東西,你永遠只是個「高級客戶」,成不了真正的開發者。不管你用他國的系統
軟體開發出多少好的產品,掙了多少錢,只要人家一升級、或一推出新產品,你口袋裡的銀子連同最後
一條小褲叉也會被剝奪得一干二凈。你,只不過是一個高級打工仔。
我希望打算進入編程界的朋友們,特別是現在還很年輕的朋友,能有一個比較高的志向。更希望已經進
到這行的朋友們能有以「振興民族軟體業」為己任,力爭成為中國軟體業的「旗手」。
我不贊同方東興把微軟罵得一無是處。更不贊同年輕人學他那樣,一賭氣而拒絕用微軟的產品,拒絕
Windows、拒絕VC 、拒絕IE ……
我認為方東興只是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他看到了中國軟體業民族的一面,卻不願承認我們落後的一
面。毫無根據的「自尊」等於自取滅亡。清朝末年,我們的科技並不落後於西方多少,但我們過分「自
尊」的「大國思想」卻使我們失去了向其他國家學習的機會。當我們嘲笑西方人的藍眼睛、大鼻子的時
候,他們的堅船利炮,卻把我們「央央大國」的皇帝、太後打得滿世界逃難。慈禧太後被打得滿地找牙
的時候,不得不說出「量中華之物力,博與國之歡欣」的齷齪話,此時,她「大國皇太後」的自尊何在
呢?前面自尊過了頭,事後必遭報應。這報應一持續,就是幾百年,直到現在。難道我們還要繼續閉門
造車,再走老路嗎?
我們現在承認微軟比我們強,向微軟學習,並不等於我們永遠要跟在他後面跑!在我們低下頭的時候,
我們就應該想到,何時能再抬起這顆高貴的頭顱!!!而且是「一定」!!!!!自尊不是錯,錯是錯
在「太盲目」——妄自尊大,你就要和慈禧一樣被打得滿地找牙。做為一個大國,一個明智的民族,我
們不能諱疾忌醫。
年輕人,志當存高遠。相信我,當你以民族振興為己任的時候,封王稱帝、富貴榮華,都只不過是千秋
偉業的一個副產品。在這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的年代,志向高遠的人,永遠不必擔心自己的「錢
途」。
不必諱言,我承認我當初進入編程領域不完全出於興趣,也有「錢途」方面的考慮。但就好像當年參加
八路的戰士當中,有些只是報著能吃上軍糧或打鬼子報家仇的思想入伍的,但後來卻學習了馬列,提高
了覺悟,轉為以興國救民為目標一樣,當我一步步深入到這行以後,當我決定考研並慢慢提高了認識以
後,我的目的變了。我覺得應該有個更高的人生目標,更高志向和追求來支持我的行動。這個目標就
是:為民族軟體業盡一把自己的力。
真心希望你與我同行。
4、幾點建議:
建議大家耐下心來先學好理論,然後再選擇具體的工具或語言。不過,在所有這一切開始以前,先打好
C語言和匯編基礎。
能不能得道,就看你在見到別人做出一些花里胡哨的東西時,是不是能堅定信心、耐住寂寞、抵禦誘惑
了。
一個和我一起學習C語言的人,學完就直接開始玩VC,而我則潛下心來學了些C++和理論方面的東西。早
早地,他就能仿照書上用VC做些界面似的東西在我面前炫耀,可後來,當我基礎理論的學習告一段落,
做個圖書管理程序賣了800大洋時,他還只是停留在做「例子程序」的水平上。現在我們談論起編程,
深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了。他起跑領先,卻落在了後面。
我不敢自以為是,只是想用這個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學編程,決不可心浮氣燥。
5、結束語
我的話觸到許多人的痛處,而且由於寫時心中氣憤難平,有些出言不遜,可能要遭人罵了。不過,既然
寫了,就不怕罵。因為:以上所言全是忠告,識不識貨,就看您的眼光了
❷ 想學編程,需要擁有什麼樣的條件
以下摘自《程序員的十層樓》
自西方文藝復興以來,中國在自然科學方面落後西方很多,軟體領域也不例外。當然現在中國的許多程序員們對此可能有許多不同的意見,有些人認為中國的程序員水平遠落後於西方,有些則認為中國的程序員個人能力並不比西方的程序員差,只是整個軟體產業落後而已。那麼,到底中國的程序員水平比西方程序員水平差,還是中國有許多優秀的程序員達到或超過了西方程序員同等水平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先知道程序員 有多少種技術層級,每個層級需要什麼樣的技術水平,然後再比較中國和西方在各個技術層級的人數,就可以知道到底有沒有差距,差距有多大。
當然,對於如何劃分程序員的技術層級,不同公司或不同人會有不同的劃分標准,下面的劃分僅代表個人的觀點,如有不當之處,還請砸板磚予以糾正。
第1層 菜鳥第1層樓屬於地板層,邁進這層樓的門檻是很低的。基本上懂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了解計算機專業的一些基礎知識,掌握一門基本的編程語言如C/C++,或者Java,或者JavaScript,...,均可入門邁進這層。
在這層上,中國有著絕對的優勢,除了從計算機專業畢業的眾多人數外,還有大量的通信、自動化、數學等相關專業的人士進入這一行,此外還有眾多的其他專業轉行的人士,人數絕對比西方多出甚多。並且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我們這層人員的平均智商比西方肯定高。
沒有多少人願意一輩子做菜鳥,因為做"菜鳥"的滋味實在是不咋的,整天被老大們吆喝著去裝裝機器,搭建一下測試環境,或者對照著別人寫好的測試用例 做一些黑盒測試,好一點的可以被安排去寫一點測試代碼。當然如果運氣"好"的話,碰到了國內的一些作坊式的公司,也有機會去寫一些正式的代碼。
所以,菜鳥們總是在努力學習,希望爬更高的一層樓去。
第2層 大蝦從第1層爬到第2層相對容易一些,以C/C++程序員為例,只要熟練掌握C/C++編程語言,掌握C標准庫和常用的各種數據結構演算法,掌握STL的 基本實現和使用方法,掌握多線程編程基礎知識,掌握一種開發環境,再對各種操作系統的API都去使用一下,搞網路編程的當然對socket編程要好好掌握 一下,然後再學習一些面向對象的設計知識和設計模式等,學習一些測試、軟體工程和質量控制的基本知識,大部分人經過2~3年的努力,都可以爬到第2層,晉 升為"大蝦"。
中國的"大蝦"數量和"菜鳥"數量估計不會少多少,所以這層上仍然遠領先於西方。
大蝦們通常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只能實現一些簡單的功能,做不了大的東西,有時候還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給卡住,所以他們對那些大牛級的人物通 常是非常崇拜的,國外的如Robert C. Martin、Linus Torvalds,國內的如求伯君、王志東等通常是他們崇拜的對象。其中的有些人希望有一天也能達到這些大牛級人物的水平,所以他們繼續往樓上爬去。
第3層 牛人由於"大蝦"們經常被一些疑難問題給卡住,所以有了"大蝦"們只好繼續學習,他們需要將原來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熟練掌握,比如以熟練掌握C++編程語 言為例,除了學一些基礎性的C++書籍如《C++ Primer》,《Effective C++》,《Think in C++》,《Exception C++》等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C++編譯器的原理和實現機制,了解操作系統中的內部機制如內存管理、進程和線程的管理機制,了解處理器的基礎知識和 代碼優化的方法,此外還需要更深入地學習更多的數據結構與演算法,掌握更深入的測試和調試知識以及質量管理和控制方法,對各種設計方法有更好的理解等。
學習上面說的這些知識不是一揮而就的,不看個三五十本書並掌握它是做不到的。以數據結構演算法來說,至少要看個5~10本這方面的著作;以軟體設計來 說,光懂結構化設計、面向對象設計和一些設計模式是不夠的,還要了解軟體架構設計、交互設計、面向方面的設計、面向使用的設計、面向數據結構演算法的設計、 情感化設計等,否則是很難進到這個樓層的。
當然除了上面說的知識外,大蝦們還需要去學習各種經驗和技巧。當然這點難不倒他們,現在出版的書籍眾多,網路上的技術文章更是不勝數,然後再去各種 專業論壇里泡一泡,把這些書籍和文章中的各種經驗、技能、技巧掌握下來,再去學習一些知名的開源項目如Apache或Linux操作系統的源代碼實現等。 此時對付一般的疑難問題通常都不在話下,菜鳥和大蝦們會覺得你很"牛",你也就爬到了第3層,晉升為"牛人"了。
看了上面所講的要求,可能有些大蝦要暈過去了,成為牛人要學這么多東西啊!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其實要求一點也不高,這么點東西都掌握不了的話,怎麼能讓別人覺得你"牛"呢?
需要提一下的是,進入多核時代後,從第2層爬到第3層增加了一道多核編程的門檻。當然要邁過這道門檻並不難,已經有很多前輩高人邁進了這道門檻,只要循著他們的足跡前進就可以了。想邁進這道門檻者不妨去學習一下TBB開源項目的源代碼(鏈接:http://www.threadingbuildingblocks.org/),然後上Intel的博客(http://softwareblogs-zho.intel.com/)和多核論壇(http://forum.csdn.net/Intel/IntelMulti-core/)去看看相關文章,再買上幾本相關的書籍學習一下。
在國內, 一旦成為"牛人",通常可以到許多知名的公司里去,運氣好者可以掛上一個架構師的頭銜,甚至掛上一個"首席架構師"或者"首席xx學家"的頭銜也不足為 奇。有不少爬到這層的人就以為到了樓頂了,可以眼睛往天上看了,開始目空一切起來,以為自己什麼都可以做了,什麼都懂了,經常在網路上亂砸板磚是這個群體 的最好寫照。由此也看出,國內的牛人數量仍然眾多,遠多於西方的牛人數量,在這層上仍然是領先的。
也有不少謙虛的"牛人",知道自己現在還不到半桶水階段。他們深知爬樓的游戲就像猴子上樹一樣,往下看是笑臉,往上看是屁股。為了多看笑臉,少看屁股,他們並沒有在此停步不前,而是繼續尋找到更上一層的樓梯,以便繼續往上爬。
第4層 大牛從第3層爬到第4層可不像上面說過的那幾層一樣容易,要成為大牛的話,你必須要能做牛人們做不了的事情,解決牛人們解決不了問題。比如牛人們通常都 不懂寫操作系統,不會寫編譯器,不懂得TCP/IP協議的底層實現,如果你有能力將其中的任何一個實現得象模象樣的話,那麼你就從牛人升級為"大牛"了。
當然,由於各個專業領域的差別,這里舉操作系統、編譯器、TCP/IP協議只是作為例子,並不代表成為"大牛"一定需要掌握這些知識,以時下熱門的 多核編程來說,如果你能比牛人們更深入地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原理,能更加自如的運用,並有能力去實現一個象開源項目TBB庫一樣的東西,也可以成為"大 牛",又或者你能寫出一個類似Apache一樣的伺服器,或者寫出一個資料庫,都可以成為"大牛"。
要成為"大牛"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付出比牛人們多得多的努力,一般來說,至少要看過200~400本左右的專業書籍並好好掌握它,除此之外,還得經常關注網路和期刊雜志上的各種最新信息。
當"牛人"晉升為"大牛",讓"牛人們"發現有比他們更牛的人時,對"牛人"們的心靈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由於牛人們的數量龐大,並且牛人對大蝦和 菜鳥階層有言傳身教的影響,所以大牛們通常能獲得非常高的社會知名度,幾乎可以用"引無數菜鳥、大蝦、牛人競折腰"來形容,看看前面提過的Linus Torvalds等大牛,應該知道此言不虛。
雖然成為"大牛"的條件看起來似乎很高似的,但是這層樓並不是很難爬的一層,只要通過一定的努力,素質不是很差,還是有許多"牛人"可以爬到這一層的。由此可知,"大牛"這個樓層的人數其實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少,例如比爾·蓋茨之類的人好像也是屬於這一層的。
由於"大牛"這層的人數不少,所以也很難統計除到底是中國的"大牛"數量多還是西方的大牛數量多?我估計應該是個旗鼓相當的數量,或者中國的"大牛"們會更多一些。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很多人會以為我在這里說瞎話,Linus Torvalds寫出了著名的Linux操作系統,我國並沒有人寫出過類似的東西啊,我國的"大牛"怎麼能和西方的比呢?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Linus Torvalds只是寫出了一個"象模象樣"的操作系統雛形,Linux後來真正發展成聞名全球的開源操作系統期間,完全是因為許多支持開源的商業公司如 IBM等,派出了許多比Linus Torvalds更高樓層的幕後英雄在裡面把它開發出來的。
可能有些菜鳥認為Linus Torvalds是程序員中的上帝,不妨說個小故事:
Linus,Richard Stallman和Don Knuth(高德納)一同參加一個會議。
Linus 說:"上帝說我創造了世界上最優秀的操作系統。"
Richard Stallman自然不甘示弱地說:"上帝說我創造了世界上最好用的編譯器。"
Don Knuth一臉疑惑的說:"等等,等等,我什麼時候說過這些話?"
由此可以看出,Linus Torvalds的技術水平並不像想像中那麼高,只是"牛人"和"大蝦"覺得"大牛"比他們更牛吧了。在我國,有一些當時還處於"大蝦"層的人物,也能寫 出介紹如何寫操作系統的書,並且書寫得非常出色,而且寫出了一個有那麼一點點象模象樣的操作系統來。我想中國的"大牛"們是不會比西方差的,之所以沒有人 寫出類似的商業產品來,完全是社會環境的原因,並不是技術能力達不到的原因。
"大牛"們之所以成為大牛,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把"牛人"給蓋了下去,並不是他們自己覺得如何牛。也許有很多菜鳥、大蝦甚至牛人覺得"大牛"這層已經 到頂了,但大多數"大牛"估計應該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們知道自己現在還沒有爬到半山腰,也就勉強能算個半桶水的水平,其中有些爬到這層沒有累趴下,仍然能 量充沛,並且又有志者,還是會繼續往更上一層樓爬的。
看到這里,也許有些菜鳥、大蝦、牛人想不明白了,還有比"大牛"們更高的樓層,那會是什麼樣的樓層?下面就來看看第5層樓的奧妙。
第5層 專家當大牛們真正動手做一個操作系統或者類似的其他軟體時,他們就會發現自己的基本功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以內存管理為例,如果直接抄襲Linux或者其 他開源操作系統的內存管理演算法,會被人看不起的,如果自動動手實現一個內存管理演算法,他會發現現在有關內存管理方法的演算法數量眾多,自己並沒有全部學過和 實踐過,不知道到底該用那種內存管理演算法。
看到這里,可能有些人已經明白第5層樓的奧妙了,那就是需要做基礎研究,當然在計算機里,最重要的就是"計算"二字,程序員要做基礎研究,主要的內容就是研究非數值"計算"。
非數值計算可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領域,不僅時下熱門的"多核計算"與"雲計算"屬於非數值計算范疇,就是軟體需求、設計、測試、調試、評估、質量控 制、軟體工程等本質上也屬於非數值計算的范疇,甚至晶元硬體設計也同樣牽涉到非數值計算。如果你還沒有真正領悟"計算"二字的含義,那麼你就沒有機會進到 這層樓來。
可能有人仍然沒有明白為什麼比爾·蓋茨被劃在了大牛層,沒有進到這層來。雖然比爾·蓋茨大學未畢業,學歷不夠,但是家有藏書2萬余冊,進入軟體這個 行業比絕大部分人都早,撇開他的商業才能不談,即使只看他的技術水平,也可以算得上是學富五車,頂上幾個普通的計算機軟體博士之和是沒有問題的,比起 Linus Torvalds之類的"大牛"們應該技高一籌才對,怎麼還進不了這層樓呢?
非常遺憾的是,從Windows操作系統的實現來看,其對計算的理解是很膚淺的,如果把Google對計算方面的理解比做大學生,比爾·蓋茨只能算做一個初中生,所以比爾·蓋茨永遠只能做個大牛人,成不了"專家"。
看到這里,也許國內的大牛們要高興起來了,原來比爾·蓋茨也只和我等在同一個層次,只要再升一層就可以超越比爾·蓋茨了。不過爬到這層可沒有從"牛 人"升為"大牛"那麼簡單,人家比爾·蓋茨都家有2萬多冊書,讓你看個500~1000本以上的專業書籍並掌握好它應該要求不高吧。當然,這並不是主要的 條件,更重要的是,需要到專業的學術站點去學習了,到ACM,IEEE,Elsevier,SpringerLink,SIAM等地方去下載論文應該成為 你的定期功課,使用Google搜索引擎中的學術搜索更是應該成為你的日常必修課。此外,你還得經常關注是否有與你研究相關的開源項目冒出來,例如當聽到 有TBB這樣針對多核的開源項目時,你應該第一時間到Google里輸入"TBB"搜索一下,將其源代碼下載下來好好研究一番,這樣也許你的一隻腳已經快 邁進了這層樓的門檻。
當你象我上面說的那樣去做了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有某天,你發現,在很多小的領域里,你已經學不到什麼新東西了,所有最新出來的研究成果你幾 乎都知道。此時你會發現你比在做"牛人"和"大牛"時的水平不知高出了多少,但是你一點也"牛"不起來,因為你學的知識和思想都是別人提出來的,你自己並 沒有多少自己的知識和思想分享給別人,所以你還得繼續往樓上爬才行。
我不知道國內的"專家"到底有多少,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把那些專門蒙大家的"磚家"也算上的話,我們的磚家比西方的要多得多。
第6層 學者
當"專家"們想繼續往上一層樓爬時,他們幾乎一眼就可以看到樓梯的入口,不過令他們吃驚的是,樓梯入口處豎了一道高高的門檻,上面寫著"創新"二字。不幸的是,大多數人在爬到第5層樓時已經體能消耗過度,無力翻過這道門檻。
有少數體能充足者,可以輕易翻越這道門檻,但是並不意味著體力消耗過度者就無法翻越,因為你只是暫時還沒有掌握恢復體能的方法而已,當掌握了恢復體能的方法,將體能恢復後,你就可以輕易地翻越這道門檻了。
怎麼才能將體能恢復呢?我們的老祖宗"孔子"早就教導過我們"溫故而知新",在英文里,研究的單詞是"research",其前綴"re" 和"search"分別是什麼意思不用我解釋吧。或許有些人覺得"溫故而知新"和"research"有些抽象,不好理解,我再給打個簡單的比方,比如你 在爬一座高山,爬了半天,中途體力不支,怎麼恢復體力呢?自然是休息一下,重新進食一些食物,體力很快就可以得到恢復。
由此可知,對體能消耗過度者,休息+重新進食通常是恢復體能的最佳選擇。可惜的是,國內的老闆們並不懂得這點,他們的公司里不僅連正常國家規定的休 息時間都不給足,有些公司甚至有員工"過勞死"出現。所以國內能翻越"創新"這道門檻的人是"少之又少",和西方比起來估計是數量級的差別。
再說說重新進食的問題,這個重新進食是有講究的,需要進食一些基礎性易消化的簡單食物,不能進食山珍海味級的復雜食物,否則很難快速吸收。以查找為 例,並不是去天天盯著那些復雜的查找結構和演算法進行研究,你需要做的是將二分查找、哈希查找、普通二叉樹查找等基礎性的知識好好地復習幾遍。
以哈希查找為例,首先你需要去將各種沖突解決方法如鏈式結構、二次哈希等編寫一遍,再試試不同種類的哈希函數,然後還需要試試在硬碟中如何實現哈希 查找,並考慮數據從硬碟讀到內存後,如何組織硬碟中的數據才能快速地在內存中構建出哈希表來,...,這樣你可能需要將一個哈希表寫上十幾個不同的版本, 並比較各個版本的性能、功能方面的區別和適用范圍。
總之,對任何一種簡單的東西,你需要考慮各種各樣的需求,以需求來驅動研究。最後你將各種最基礎性的查找結構和演算法都瞭然於胸後,或許某天你再看其他更復雜的查找演算法,或者你在散步時,腦袋裡靈光一現,突然間就發現了更好的方法,也就從專家晉升為"學者"了。
學者所做的事情,通常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小的優化和改進,例如別人發明了鏈式基數排序的方法,你第1個發現使用一定的方法,可以用數組替代鏈表進行基數排序,性能還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由於學者需要的只是一些小的優化改進,因此中國還是有一定數量的學者。不過和國外的數量比起來,估計少了一個數量級而已。
也許有人會覺得現在中國許多公司申請專利的數量達到甚至超過西方發達國家了,我們的學者數量應該不會比他們少多少。因此,有必要把專利和這里說的創新的區別解釋一下。
所謂專利者,只要是以前沒有的,新的東西,都可以申請專利;甚至是以前有的東西,你把他用到了一個新的領域的產品里去,也可以申請專利。比如你在房 子里造一個水泥柱子,只要以前沒有人就這件事申請專利,那麼你就可以申請專利,並且下次你把水泥柱子挪一個位置,又可以申請一個新的專利;或者你在一個櫃 子上打上幾個孔,下次又把孔的位置改一改,...,均可申請專利。
這層樓里所說的創新,是指學術層面的創新,是基礎研究方面的創新,和專利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難度也是完全不同的。你即使申請了一萬個象那種打孔一類的專利,加起來也夠不到這層樓里的一個創新。
當你爬到第6層樓時,你也許會有一種突破極限的快感,因為你終於把那道高高的寫著"創新"二字的門檻給翻過去了,實現了"0"的突破。這時,你也許 有一種"獨上高樓,慾望盡天涯路"的感覺,但是很快你會發現看到的都是比較近的路,遠處的路根本看不清楚。如果你還有足夠的體力的話,你會想爬到更高一層 的樓層去。
第7層 大師
從第6層樓爬到第7層樓,並沒有多少捷徑可走,主要看你有沒有足夠的能量。你如果能象Hoare一樣設計出一個快速排序的演算法;或者象Eugene W. Myers一樣設計出了一個用編輯圖的最短路徑模型來解決diff問題的演算法;或者象M.J.D. Powell一樣提出了一個能夠處理非線性規劃問題的SQP方法;或者你發現基於比較的排序演算法,它的復雜度下界為O(NLogN);或者你發現用棧可以 將遞歸的演算法變成非遞歸的;或者你設計出一個紅黑樹或者AVL樹之類的查找結構;或者你設計出一個象C++或Java一樣的語言;或者你發明了 UML;...,你就爬到了第7層,晉升為"大師"了。
上面舉的這些例子中,其中有些人站的樓層比這層高,這里只是為了形象說明而舉例他們的某個成就。從上面列出的一些大師的貢獻可以看出,成為大師必須 要有較大的貢獻。首先解決問題必須是比較重要的,其次你要比前輩們在某方面有一個較大的提高,或者你解決的是一個全新的以前沒有解決過的問題;最重要的 是,主要的思路和方法必須是你自己提供的,不再是在別人的思路基礎上進行的優化和改進。
看了上面這些要求,如果能量不夠的話,你也許會覺得有些困難,所以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大師"的。中國軟體業里能稱得上是"大師"的人,用屈指可數來形容,估計是綽綽有餘。值得一提得是,國外的"大師"就象我們的"大牛"一樣滿天飛的多。
我把我猜測本國有可能進到這層樓的大師列一下,以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漢王的"手寫識別"技術由於是完全保密的,不知道它裡面用了什麼思想,原創思 想占的比重有多少,因此不知道該把它劃到這層樓還是更高一層樓去。原山東大學王小雲教授破解DES和MD5演算法時,用到的方法不知道是不是完全原創的,如 果是的話也可進到這層樓來。
陳景潤雖然沒有徹底解決哥德巴赫猜想,但他在解決問題時所用的方法是創新的,因此也可以進到這層樓來。當然,如果能徹底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那麼可以算到更高的樓層去。
求伯君和王志東等大牛們,他們在做WPS和表格處理之類的軟體時,不知是否有較大的原創演算法在裡面,如果有的話就算我錯把他們劃到了大牛層。由於所 學有限,不知道國內還有那些人能夠得上"大師"的級別,或許有少量做研究的教授、院士們,可以達到這個級別,有知道的不妨回個帖子晾一晾。
鑒於"大師"這個稱號的光環效應,相信有不少人夢想著成為"大師"。或許你看了前面舉的一些大師的例子,你會覺得要成為大師非常困難。不妨說一下,現在有一條通往"大師"之路的捷徑打開了,那就是多核計算領域,有大量的處女地等待大家去挖掘。
以前在單核時代開發的各種演算法,現在都需要改寫成並行的。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圖像處理、數值計算、操作系統、編譯器、測試調試等各個領域,都存在大量的機會,可以讓你進到這層樓來,甚至有可能讓你進到更高一層樓去。
第8層 科學家
科學家向來都是一個神聖的稱號,因此我把他放在了「大師」之上。要成為科學家,你的貢獻必須超越大師,不妨隨便舉一些例子。
如果你象Dijkstra一樣設計了ALGOL語言,提出了程序設計的三種基本結構:順序、選擇、循環,那麼你可以爬到第8層樓來。順便說一下,即使拋開這個成果,Dijkstra憑他的PV操作和信號量概念的提出,同樣可以進到這層樓。
如果你象Don Knuth一樣,是數據結構與演算法這門學科的重要奠基者,你也可以進到這層樓來。當然,數據結構和演算法這門學科不是某個人開創的,是許多大師和科學家集體開創的。
如果你象巴科斯一樣發明了Fortran語言,並提出了巴科斯範式,對高級程序語言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你也可以進到這層樓來。
或者你象Ken Thompson、Dennis Ritchie一樣發明了Unix操作系統和功能強大、高效、靈活、表達力強的C語言,對操作系統理論和高級編程語言均作出重大貢獻,那麼你也可以進到這層樓來。
或者你有Frederick P. Brooks一樣機會,可以去領導開發IBM的大型計算機System/360和OS/360操作系統,並在失敗後反思總結,寫出《人月神話》,對軟體工程作出里程碑式的貢獻,你也可以進到這層來。
或者你提出了面向對象設計的基本思想,或者你設計了互聯網的TCP/IP協議,或者你象Steven A.Cook一樣奠定NP完全性的理論基礎,或者你象Frances Allen一樣專注於並行計算來實現編譯技術,在編譯優化理論和技術取得基礎性的成就,…,均可進入這層。
當然,如果你發明了C++語言或者Java語言,你進不到這層來,因為你用到的主要思想都是這層樓中的科學家提出的,你自己並沒有沒有多少原創思想在裡面。
看了上面列出的科學家的成就,你會發現,要成為「科學家」,通常要開創一門分支學科,或者是這個分支學科的奠基者,或者在某個分支學科里作出里程碑式的重大貢獻。如果做不到這些的話,那麼你能象Andrew C. Yao(姚期智)一樣在對計算理論的多個方向如偽隨機數生成,密碼學與通信復雜度等各個方向上作出重要貢獻,成為集大成者,也可以進入這層樓。
成為「科學家」後,如果你有幸象Dijkstra一樣,出現在一個非常重視科學的國度。當你去世時,你家鄉滿城的人都會自動地去為你送葬。不過如果不幸生錯地方的話,能不挨「板磚」估計就算萬幸了。
從上面隨便舉的一些例子中,你可能能猜到,西方科學家的數量是非常多的,於是你會想中國應該也有少量的科學家吧?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一個不幸的結果,中國本土產生的科學家的數量為0。目前在國內,軟體領域的唯一的科學家就是上面提過的姚期智,還是國外請回來的,並不是本土產生的。
可能你不同意我說的本土科學家數量為0的結論,因為你經常看到有許多公司里都有所謂「首席XX科學家」的頭銜。我想說的是,這些所謂的「首席XX科學家」都是遠遠夠不到這層樓的級別的,有些人的水平估計也就是一個「牛人」或「大牛」的級別,好一點的最多也就一個「學者」的級別。尤其是那些被稱作「首席經X學家」的,基本上可以把稱號改為「首席坑大家」。
雖然我國沒有人能爬到這層樓上來,但是西方國家仍然有許多人爬到了比這層更高的樓上。如果要問我們比西方落後多少?那麼可以簡單地回答為:「落後了三層樓」。下面就來看看我們做夢都沒有到過的更高一層樓的秘密。
第9層 大科學家
進入這層樓的門檻通常需要一些運氣,比如某天有個蘋果砸到你頭上時,你碰巧發現了萬有引力,那麼你可以進到這層樓來。當然,萬有引力幾百年前就被人發現了,如果你現在到處嚷嚷著說你發現了萬有引力,恐怕馬上會有人打110,然後警察會把你送到不正常人類的聚集地去。因此,這里舉萬有引力的例子,只是說你要有類似的成就才能進到這層樓來。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開創 了經典物理運動力學這門學科,如果你也能開創一門大的學科,那麼你就從科學家晉升為「大科學家」。比如愛因斯坦創建了相對論,從一個小職員變成了大科學 家。當然大科學家可遠不止這兩人,數學界里比物理學界更是多得多,如歐幾里得創建了平面幾何,笛卡爾開創解析幾何,還有歐拉、高斯、萊布尼茨等數不清的人 物,跟計算相關的大科學家則有圖靈等人。
從上面列出的一些大科學家 可以發現,他們的成就不僅是開創了一個大的學科,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成就上升到了「公理」的層面。發現公理通常是需要一點運氣的,如果你的運氣不夠好的話, 另外還有一個笨辦法也可以進到這層樓來,那就是成為集大成者。例如馮·諾伊曼,對數學的所有分支都非常了解,許多領域都有較大的貢獻,即使撇開他對計算機 的開創貢獻,成為大科學家照樣綽綽有餘。
當然,程序員們最關心的是 自己有沒有機會變成大科學家。既然計算機這門大學科的開創性成果早就被馮·諾伊曼、圖靈等人摘走了,那麼程序員們是不是沒有機會變成大科學家了呢?我們的 古人說得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現在在計算機這門學科下面誕生了許多非常重要的大的分支,所以你還是有足夠的機會進到這層樓的。
如果你能夠徹底解決自然語言理解(機器翻譯)這門學科中的核心問題, 或者你在人工智慧或者機器視覺(圖像識別)方面有突破性的發現,那麼你同樣可以輕易地晉升為「大科學家」。這樣當某天你老了去世時,或許那天國人已經覺醒,你也能享受到如Dijkstra一樣的待遇,有滿城甚至全國的人去為你送葬。
❸ 周鴻禕表示互聯網大佬編程他可以排第三,排名首位的是誰
說起周鴻禕相信有不少朋友非常熟悉的,這是360公司的創始人,也是一位非常聰明的互聯網大佬,而他也是以耿直的性格讓很多人對他非常的喜歡。最近一段時間周弘毅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就表示在所有互聯網大佬的編程之中,他能夠排到第3名,那麼排名首位的是誰呢?相信有不少朋友也是非常感興趣的。
雖然這位企業家的說法非常的謙虛,但是從他的描述我們也能夠看得出來,他的整體編程實力還是非常不錯的,而至於到底在能夠超過他的兩位企業家之中,誰的水平更高一籌,這位企業家並沒有進行分析,但是我們也能夠看得出來有很多的企業家本身的水平也的確是非常不錯。
在互聯網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編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也相信這一些企業家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更好的創造出更多優秀的互聯網產品,也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和驚喜,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和支持。
❹ 求求伯君故事
求伯君,1964年11月20日出生於浙江新昌縣。198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後分配到河北省徐水縣石油部物探局的一個儀器廠;1986年,從儀器廠辭職,加盟北京四通公司,1987年調深圳四通公司;1988年,加入香港金山公司,在深圳從事軟體開發;1989年,轉到珠海,成功開發國內第一套文字處理軟體WPS;1994年,在珠海獨立成立珠海金山電腦公司,自任董事長兼總經理。1998年,聯想注資,金山重組,求伯君出任副董事長兼總裁。
求伯君金山十年路
1984年,求伯君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河北省徐水縣石油部物探局儀器廠。 1986年他的生活被改變了。一個深圳大學的女學生到它們廠實習,為了愛情,求伯君去了一趟深圳。一段沒有結局的愛情故事,卻成了中國軟體業一個傳奇的開始。1986年底,求伯君辭掉公職,求伯君被深圳給迷住了。
金山公司老闆張旋龍給求伯君在深圳的一家賓館里租了一間房子,擺上一台386電腦,讓他編制開發他的文字處理程序。當香港金山公司與北京大學合作把裝有WPS1.0的漢卡推向市場的時候,售出1000 套。
WPS上市了。1993年,鑒於求伯君為公司做出的貢獻,香港金山公司的老闆張旋龍在珠海為他買了一套價值200萬元的別墅,作為獎勵。1994年,香港金山公司被北大方正公司合並,求伯君在珠海成立了珠海金山軟體公司。現在,金山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軟體公司之一。
這一年,美國微軟的Windows系統在中國悄然登陸。微軟OFFICE中的WORD迅速佔領了中國文字處理軟體市場。
為了應付挑戰,求伯君首先賣掉公司獎勵給他的豪華別墅,籌資400多萬元,開始了每周7天、每天10多個小時、歷時3年多的艱苦開發,終於推出了WPS97,而且一上市就登上了軟體排行榜的榜首。WPS97推出僅兩個多月,就銷出了一萬三千套,這樣好的勢頭讓求伯君始料未及。
1998年8月,聯想公司向金山公司注資900萬美元,兩大民族品牌的聯手,給WPS帶來了新的機遇。求伯君和聯想公司聯合,好處不僅僅是資本,還有聯想成功的管理模式,聯想對市場的運作方式: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同時,求伯君看到了Inteet發展對文字處理軟體的沖擊。在從DOS轉到Windows平台以後,WPS未來很有可能會轉向Inteet 平台。
求伯君評價說:「聯想公司注資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我們從散兵游勇變成了正規軍。」
1999年3月,求伯君領導的金山公司宣告智能集成辦公軟體WPS2000已於4月3日上市。長期由國外辦公軟體一統天下的被動局面終於結束。金山宣布,投入千萬巨資,發布以 WPS2000為龍頭的一系列產品,宣言民族軟體業將崛起於世紀末, 下個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這是民族軟體業的第一聲宣言。求伯君也被認為是中國民族軟體業的代表。
1999年,「紅色正版風暴」,以28元的價格推出金山詞霸和金山快譯,在100天以內,創造了中國軟體銷量突破100萬套的奇跡。紅色潮席捲全國。
2000年5月,金山公司發表互聯網戰略計劃。8月8日,該公司在北京正式發布了「中國軟體.NET」戰略,業界迅速掀起了一輪軟體.net的軒然大波。就在金山是挑戰微軟還是跟風微軟的的激烈爭論中,金山公司推出的國內首款.net軟體產品――iWPS.net已正式搶灘。
2000年11月,金山全面進軍反病毒軟體,推出金山毒霸。
除了編程,求伯君愛看武俠書、歷史書和社會紀實作品,唯獨對外國文學不感興趣。
「國外名著,包括電影、音樂,都沒有共同感,無法引起共鳴。我是個傳統的民族主義者,喜歡中國的民族音樂,比如古箏和古琴。」他說。
參考資料:中國經營報
❺ 求伯君的資料誰有啊,謝謝了
求伯君,1964年11月20日出生於浙江新昌縣。198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後分配到河北省徐水縣石油部物探局的一個儀器廠;1986年,從儀器廠辭職,加盟北京四通公司,1987年調深圳四通公司;1988年,加入香港金山公司,在深圳從事軟體開發;1989年,轉到珠海,成功開發國內第一套文字處理軟體WPS;1994年,在珠海獨立成立珠海金山電腦公司,自任董事長兼總經理。1998年,聯想注資,金山重組,求伯君出任副董事長兼總裁。
求伯君金山十年路
1984年,求伯君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河北省徐水縣石油部物探局儀器廠。 1986年他的生活被改變了。一個深圳大學的女學生到它們廠實習,為了愛情,求伯君去了一趟深圳。一段沒有結局的愛情故事,卻成了中國軟體業一個傳奇的開始。1986年底,求伯君辭掉公職,求伯君被深圳給迷住了。
金山公司老闆張旋龍給求伯君在深圳的一家賓館里租了一間房子,擺上一台386電腦,讓他編制開發他的文字處理程序。當香港金山公司與北京大學合作把裝有WPS1.0的漢卡推向市場的時候,售出1000 套。
WPS上市了。1993年,鑒於求伯君為公司做出的貢獻,香港金山公司的老闆張旋龍在珠海為他買了一套價值200萬元的別墅,作為獎勵。1994年,香港金山公司被北大方正公司合並,求伯君在珠海成立了珠海金山軟體公司。現在,金山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軟體公司之一。
這一年,美國微軟的Windows系統在中國悄然登陸。微軟OFFICE中的WORD迅速佔領了中國文字處理軟體市場。
為了應付挑戰,求伯君首先賣掉公司獎勵給他的豪華別墅,籌資400多萬元,開始了每周7天、每天10多個小時、歷時3年多的艱苦開發,終於推出了WPS97,而且一上市就登上了軟體排行榜的榜首。WPS97推出僅兩個多月,就銷出了一萬三千套,這樣好的勢頭讓求伯君始料未及。
1998年8月,聯想公司向金山公司注資900萬美元,兩大民族品牌的聯手,給WPS帶來了新的機遇。求伯君和聯想公司聯合,好處不僅僅是資本,還有聯想成功的管理模式,聯想對市場的運作方式: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同時,求伯君看到了Inteet發展對文字處理軟體的沖擊。在從DOS轉到Windows平台以後,WPS未來很有可能會轉向Inteet 平台。
求伯君評價說:「聯想公司注資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我們從散兵游勇變成了正規軍。」
1999年3月,求伯君領導的金山公司宣告智能集成辦公軟體WPS2000已於4月3日上市。長期由國外辦公軟體一統天下的被動局面終於結束。金山宣布,投入千萬巨資,發布以 WPS2000為龍頭的一系列產品,宣言民族軟體業將崛起於世紀末, 下個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這是民族軟體業的第一聲宣言。求伯君也被認為是中國民族軟體業的代表。
1999年,「紅色正版風暴」,以28元的價格推出金山詞霸和金山快譯,在100天以內,創造了中國軟體銷量突破100萬套的奇跡。紅色潮席捲全國。
2000年5月,金山公司發表互聯網戰略計劃。8月8日,該公司在北京正式發布了「中國軟體.NET」戰略,業界迅速掀起了一輪軟體.net的軒然大波。就在金山是挑戰微軟還是跟風微軟的的激烈爭論中,金山公司推出的國內首款.net軟體產品――iWPS.net已正式搶灘。
2000年11月,金山全面進軍反病毒軟體,推出金山毒霸。
除了編程,求伯君愛看武俠書、歷史書和社會紀實作品,唯獨對外國文學不感興趣。
「國外名著,包括電影、音樂,都沒有共同感,無法引起共鳴。我是個傳統的民族主義者,喜歡中國的民族音樂,比如古箏和古琴。」他說。
參考資料:中國經營報
❻ 雷軍:從網路黑客到小米創始人的經歷你知道嗎
很多企業家的名字在網友心中都是很熟悉的,他們給人們看到了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可是在成功的背後,他們付出的努力也是非常多的。
對於他們的成功,我們深知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從來沒有真正的去了解過,看了視頻以後,才發現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巧合,而是他們通過多年的努力取得的,看了這個視頻之後,了解了小米創始人雷軍的創業人生,
2010年4月,雷軍與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曾參與微軟亞洲工程院創建並任工程總監)、原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主持設計“明”系列手機)、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黎萬強、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黃江吉和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洪峰六人聯合創辦小米科技並於2011年8月公布其自有品牌手機小米手機 。
❼ 求伯君簡介
求伯君,男,1964年11月26日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有「中國第一程序員「之稱。2000年,求伯君當選CCTV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金山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
1、求伯君履歷
1964年11月26日出生於浙江新昌縣;
198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信息系統專業,後分配到河北省徐水縣石油部物探局的一個儀器廠;
1986年,從儀器廠辭職,加盟北京四通公司;
1987年,調深圳四通公司;
1988年,加入香港金山公司,從事WPS辦公軟體的開發;
1989年,成功開發出WPS1.0,填補了我國中文字處理軟體的空白;同時,求伯君從深圳轉到珠海;
1994年,成立珠海金山電腦公司,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1998年,聯想注資,金山重組,求伯君出任副董事長兼總裁;
2000年,求伯君擔任金山股份公司董事長;
2000年底,擔任金山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
2011年07月06日,正式公布其退休計劃,副董事長雷軍接任金山公司董事長;
2011年10月24日正式退休。
2、求伯君成就
1995年,獲得珠海市科技重獎特等獎。
2000年,當選CCTV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2001年,當選為2001年度中國IT十大風雲人物。
2008年,入選「2008年度中國游戲產業最具影響力人物」。
2008年,入選「中關村十大創新先鋒」。
2008年,榮獲「2008年度中國游戲行業優秀企業家」殊榮。
2009年,榮獲「2009年度中國游戲產業最具影響力人物」。
2003年12月,獲得GameSpot China 評出的「2003年度游戲新聞人物獎」。
(7)求伯君編程水平擴展閱讀
一、盤古組件失利
求伯君把盤古組件失利的原因歸納為四點:
1、盤古力量分散,沒有發揮WPS當時在字處理領域的領先優勢;
2、沒有沿用WPS這個很有號召力的名稱;
3、盤古自身不夠完善,沒有做到「所見即所得」,完全是DOS版的照搬;
4、剛剛獨立的珠海金山公司沒有銷售經驗。
盤古是香港金山被方正合並後,求伯君脫離方正,自己獨立自主做的第一個軟體。
二、求伯君給WPS的3大法寶
第一,WPS97集文字辦公、電子表格、多媒體演示和圖像處理於一體,而且安裝小巧,不佔用多大內存,不像office安裝程序需要好幾個硬碟。
第二,WPS非常緊湊,讓每一個功能鍵都發揮最大的作用,沒有一個多餘。例如F8是模擬現實,不需要滑鼠也可以操作。
第三,大打民族牌。WPS1.0積累的2000多萬的用戶群是求伯君翻盤的制勝法寶,因為對第一代網民來說,WPS已經不僅僅是一款軟體,而是一種情懷。
❽ 編程需要什麼樣的文化水平
一切都不難!難的是你有沒有這顆恆定、持久、熱烈的《心》!
有很多IT江湖大佬都是玩游戲轉編程的,如史玉柱、陳天橋、鮑岳橋、求伯君、丁磊等等。
還有很多初中文化水平的人,編程序都相當好。
編程基本要求:有較嚴密的邏輯思維,懂些英文更好。
入手:建議你編網頁吧,所見兼所得,你會很有成就感的!這種即時的成就感會不斷激勵你,成為你以後成長的動力。
先編本地VBSCRIPT腳本,水平高了,再搞伺服器端技術,如ASP、PHP、JSP、.NET等。
VBSCRIPT不僅可用於網頁,也是Windows的默認腳本語言,是很有用處,用途很廣的。
努力吧,小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