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玩編程
❶ 我想學習編程,但我什麼都不懂,我應該從哪方面入手呢
首先,我想說一下學習思想.學編程其實跟網路游戲有著類似的效果.開始的時候,你會對那些代碼,函數等產生很大的興趣,尤其是剛接觸編程的人,剛學習第一種語言的人.可是,當你一步步深入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沒有了以前那種鬥志.就好象你在玩韓國泡菜網游似的,玩到一定程度,每天就是練級練級,完全是一個想沖到高級別的意志力在支持著你.而學編程就更難了,學了兩個月後,總是覺得你好象全都學會了,卻又什麼都做不了,又沒有其他的意志力支持你.這時候你會很容易放棄,或者轉到別的如網業製作,PS,FLASH等行業的.其實我告訴你,雖然你覺得你好象已經學了很多了,其實你還是什麼都沒學呢,等你跨過這道坎,才是你剛入門的時候.說這些,只是想告訴你,學編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你要努力的克服這些困難,才能真正學到東西.否則,你根本別想學編程,趁早轉行.
接下來,我幫你規劃一條編程之路.
學編程的人,很少有人沒學過C語言的.我推薦讓C語言作為你第一個學的語言.雖然有的人說要先學VB,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C確實比VB枯燥,而且說實話學完C後不學別的就好象沒學過,感覺什麼都沒學會.可是,對初學編程的人來說,只有C語言才能建立起你對編程概念的理解.VB不是編程,VB只是一種工具而已.C語言確實是個不折不扣的語言,真正讓你知道什麼是編程的語言.有初學C語言,用TC2編譯器的人總說他學了C什麼都不會.什麼軟體也寫不出來.我可以告訴他,編程編程,編的是程序,而不是軟體,軟體這是程序的一個構價.你想編程出軟體,那以後很輕松的就能掌握,現在你需要學的就是編程,說明確一點,你現在所需要學的就是演算法.編程的靈魂是演算法,這點每個人都要記住.
所以,第一門語言要學C,推薦的書為譚浩強老師的<C程序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或者克尼漢的<C程序設計語言>(美國).
初學者也許需要一套視頻教程來幫助自己更快的入門,那麼就推薦你去網路搜索"C語言視頻教程",第一頁的第一條記錄就是這個教程.而且是和譚老師的<C程序設計>配套的教程!
注:有些人說譚浩強的書不好,太死板.那麼我只能說你最多是個一瓶子不滿,半瓶子逛盪的人.真正要掌握高深技術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沒辦法掌握.
C語言要學到什麼樣才算個頭呢?其實,C語言沒有學到頭一說.有些人學了一輩子,還在鑽研.那麼你應該到什麼時候學下一種呢?按時候算的話,我推薦,如果你每天有6個小時的時間學習的話,一個半月以後,你就可以轉到下一個語言的學習過程中了...(我估計普通人在這一個半月內該掌握的都掌握了)
那麼,下面要學的是什麼呢?這會不會還有人說VB吧.還美其名曰加深對編軟體的印象.這種說法很幼稚.學了C語言還學什麼VB呀.其實VB確實是很強大的,容易入門,想精通了也不容易.著名的DOS系統就是用BASIC語言寫出來的.可是,這種這么易用的軟體對於專業學編程的人是一種不好的東西,會讓人產生依賴,讓人產生惰性.VB的那些控制項的功能實在是太強大了,你都不用怎麼思考,就可以編寫出來.可是,控制項畢竟是不能隨你的意願支配的,控制項是死的東西.你真正要學的是編寫的思想,是函數(java中稱方法).另外,學VB還不如去學Delphi呢.
注:市面上的軟體一般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用什麼語言編程的,而VB編寫的軟體幾乎找不到多少.
所以,下面要學的也就那兩種選擇了,C++/Java.我推薦,先學Java.
Java實際上是C++改的.去除了C++中指針的部分,讓C++變得更安全,同時也比C++稍微簡單了一些.你需要去找一些關於Java的介紹,在看下面的東西.
我聽一個北大青鳥的老師說Java的最終發展目標是J2EE.我覺得不然,J2ME一定也是個發展方向,只是他跟J2SE,J2EE有很大的不同,開發環境也很不同.關於J2ME的部分我不做討論.而J2SE呢.說實在的,市面上的J2SE軟體確實也是很少的,你見過有幾個拓展名為.jre的軟體?不過還是要告訴你,學習Java的人肯定最先接觸的是J2SE.Java的GUI軟體只是技術性的問題,也是開發手段的問題.不管你是要發展到J2EE,還是轉到GUI編程,J2SE絕對不是彎路.還是那句話,演算法是最重要的.而Java比C++最大的優勢在於他的完全面向對象和跨平台.其實,就算你先學了Java,你還是可以很容易的掌握C++,Java程序員和C++程序員的互轉是很容易的!再說一些Java的優點.Java比C++方便很多,下載了編譯器後一個記事本就能寫程序,JBuilder實際上只是個輔助的工具.我去一個搞linux系統開發的公司看過,用JBuilder的很少,一般都是直接用UltraEdit直接寫程序.而C++必須要用VC++等編譯器,不說電腦配置低很不好用,光說VS是要花錢的,而JDK永遠都是正版(免費下載),就應該用Java.其實這只是習慣問題,不管你是先學Java還是先學C++,都會很快掌握另外一個的.
Java的書有很多,初學不要買實例的,買那種一直講基礎的,清華大學出版的書很好.另外推薦視頻教程,孫鑫老師的Java無難事.去52ebook直接搜索名稱"Java無難事",一共有12張CD,都下載下來就好了.教程的第一課會教你如何配置,去哪下載編譯器等.
要學到什麼時候呢?我是這么推薦的,學到你可以不看任何資料,(當然可查看JAVA幫助文檔)熟練的編寫出一個酒店管理系統來.接下來,你就可以去學別的了.
這個別的,就是C++,還是那句話,Java程序員可以很容易的掌握C++,只要學了C++的基礎語法,剩下的就是實踐了!
C++的書可以買一本C++語言+SQL的應用,就是講資料庫系統的例子.多練是很重要的.
視頻教程推薦孫鑫老師的VC++視頻教程,去訊雷上搜索"孫鑫 VC++",找到那個700M多的打包教程,就是了.
其實學懂Java和C,剩下的你真的可以自己掌握了.我粗略的說一下.
比如,你可以學匯編,匯編實際上是很磨人的,不過匯編高手永遠都是搶手貨.
那麼VB呢?DELPHI呢?哈哈,又是VB,你學,這個時候學VB,學不了幾天就掌握了.不比初學輕松?
想學的你都去學,甚至還可以去學Flash,連Flash ActionScript都可以很輕松的掌握.
其實現在,你的路已經定下來了.你剩下的就是不段實踐,不段往更高的方向發展.
在這之前,建議你去考幾個試.
去考中國計算機軟體職業資格水平考試,直接考中級的軟體工程師.或者再學一些別的,考個網路工程師.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再多學點東西,把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1到3級的所有東西都考下來.呵呵.
到了這種程度,我想真的不用我再說了,都考你自己了.
最後,記住兩句話.
編程的靈魂是演算法+數據結構!
學好編程實踐最重要!
❷ 有哪些適合小學生學習並且好玩有趣的編程軟體
隨著科學進步的發展,小學生掌握編程思維也是非常重要。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款適合小學生學習的編程軟體。
一、Scratch,它是屬於一款圖形化編程軟體,孩子很快就能學會操作,而且軟體裡面的可玩性也非常高。
二、Codea,這款編程軟體主要是依靠游戲的方式來訓練孩子的編程思維,相信您的孩子一定會喜歡。
❸ 我玩編程,買了i5處理器 和i7相比 i5怎麼樣
在編程上,i5的性能差點,而i7的性能更好些,運算速度更快。
i5處理器:一般主要用在雙核,少部分會出現在四核上。i5的主屏高的跟i7主頻低的相差不會太大。同樣建基於Intel Nehalem微架構。與Core i7支持三通道存儲器不同,Core i5隻會集成雙通道DDR3存儲器控制器。另外,Core i5會集成一些北橋的功能,將集成PCI-Express控制器。
❹ 新手如何學習編程
熟悉以下關鍵東西,可以邊學邊做,定期訓練,經常思考,長期積累:
1、語法。
2、基礎理論(數學、數據結構、演算法等)。
3、設計方法(編程原則、設計模式、框架設計等)。
4、庫(核心、基礎、UI、擴展、游戲引擎等)。
5、計算機相關(操作系統、網路、圖形學等)。
6、領域知識(游戲設計、網站設計等)。
7、開發工具(編輯器、IDE、自動部署等)。
8、項目管理(進度管理、分工協作、Bug管理、版本控制等)。
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創造力。努力分析並理解好做什麼以及怎麼做。要知道上面那些東西一開始都是不存在的。
具體方法包括:
1、快速閱讀入門教程和書籍,適合學習語言和基礎庫。比如我學Java讀的《Java編程思想》,練習題做過一點,然後學ActionScript就沒讀過書,只讀過Adobe官方文檔《ActionScript 3.0編程》。
2、閱讀庫的文檔、實例、源碼。比如Flash、Flex開發,熟悉官方API很重要,很多細節要具體使用時才注意到,這時候最好做個筆記,雖然我從沒看過我的筆記。
3、做一個自己感興趣或熟悉的小項目,比如我就以黑白棋游戲作為多個語言的試水項目,一樣的邏輯,便於把關注點放在語言特點上。
4、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廚師有菜譜,程序員可沒菜譜。比如我做游戲,最關鍵的游戲編程知識全部是動手學出來的,很少有專門針對某個業務領域(如游戲)的編程書籍,要麼是入門書,要麼是模式書(如演算法)、理論書(圖形學),很少有書籍教你如何開發一個45度角地圖系統加編輯器的,全靠自己思考,以及看前人的代碼,需要時找些網路資料。關鍵是,可以培養最重要的創造力。
對於演算法和設計模式,可以研讀下,但是關鍵還是靠平時如何使用了。新手勉強不來的。
項目管理方面的,就得靠工作經驗了,多思考多提意見不要只走流程。
❺ 孩子學編程的好處和壞處
首先我們來說說以下幾個優點:
1)構思能力。編程是一種「先寫劇本,後看結果」的活動,這要求孩子先在腦子里進行構思並模擬出結果,然後再實際驗證結果是不是符合預期。這是一個「非同步」的過程,對於這種「都得事先想好」的方式,孩子一開始是不適應的,因為這違背他們的直覺。我見過很多父母給孩子買「迷宮書」,其實走迷宮也包含這個要素,有的孩子會先在腦子里走一遍,然後一次性下筆把路線畫出來,這就是一種構思和模擬能力的體現。
2)
邏輯能力。編程需要考慮到各種情況,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選擇(分支),而且各個分支之間不能重復,也要避免遺漏某一種可能性造成程序的異常行為。在邏輯思維中有個詞叫做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思就是「相互排斥且整體完備」,也就是「不重復,不遺漏」。這是邏輯思維中的一個重要原則。舉個例子,交通信號燈有紅、黃、綠三種狀態,如果你在寫程序的時候只考慮了紅燈和綠燈的情況,沒考慮黃燈的情況,那就不「完備」了。此外,條件還會涉及到「與」、「或」、「非」等邏輯操作,比如說,「當信號燈為紅色或黃色時」和「當信號燈不是綠色時」這兩個描述應該是等價的,這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非常好的邏輯訓練。
3)
模式識別能力。在編程中我們經常需要發現一些「可以重復」的單元,然後讓計算機去重復它。舉個簡單的例子,計算(1+5)×4相當於(1+5)+(1+5)+(1+5)+(1+5),其中每一個(1+5)就是一個可重復的單元,或者說是一種模式(pattern)。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模式並不都是顯而易見的,有些模式是隱藏的,或者需要一定的變換才能出現的,這些都考驗孩子觀察力和識別力。
4)
分解問題的能力。一些復雜的問題都可以分解中等的問題,中等的問題還可以進一步分解成小問題。在解決復雜問題時,問題的分解是非常重要的,編程中我們也經常需要使用這樣的方法。舉個例子,比如要造一輛汽車,我們先要把汽車分解成很多小的部件,比如發動機、變速器等,這些部件還可以繼續分解成更小的部件,我們需要先造好每一個小部件,再把他們組合起來變成一輛汽車。
5)
調試除錯能力。任何工作都無法一蹴而就,是人總會犯錯誤,程序運行起來發現不對有問題,這時需要孩子能夠找到出錯的地方在哪裡,並且將它改正。這裡麵包含的能力很多,比如抗挫折力、觀察力、專注力等等。
然後是學習編程的缺點,要花很多時間在屏幕前,擔心孩子眼睛影響視力,這是很多家長們最顧慮的地方。其實近視的最大影響因素在於基因,環境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小。在環境因素中,目前認為相關性(並非因果性)最強的是戶外活動時間,戶外活動時間長有助於減少近視的發生率,這可能和陽光的刺激有關。除此之外,無論是看書的距離、姿勢和時間、光線的明暗,以及電子屏幕的使用,都沒有證據表明這些和近視的發生率有關。
❻ 這么多編程語言,為什麼少兒編程青睞Python和Scratch
這個與認知科學有關哦!
在認知科學中,人們是否能快速學習一樣東西或者堅持學習一樣東西和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息息相關。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是否相信自己能達到一個目標,當相信的時候就會覺得做起來很帶勁,一點也不枯燥;當不相信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在飽受煎熬。簡單地理解就是成就感是讓人學習產生快樂並且堅持學習的重要原因。
類似的,如果我們希望孩子不會說自己「就不是一個編程的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從第一步就產生成就感,從而產生自我效能感,也就是相信自己可以有能力達到目標,學好編程。
這就是為什麼少兒編程青睞 Scratch 的原因: 先讓孩子可以不恐懼編程,產生興趣,並且用編程表達自己。 等到孩子們已經產生了自信和成就感,再提高難度。如果都要選擇一門語言進入編程的世界,一定是選擇能讓孩子快速找到自信,找到成就感的語言。 那這種語言目前最好的就是 Scratch。
❼ 自學編程怎麼樣啊,好學嗎
自學不難,難的是避免走彎路。
自學編程需要你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你要管住自己別被別的所吸引,更不能學一會玩一會。
首先,不同語言的入手難度是不同的。先在biji上看視頻,感興趣的都看看,然後訂個學科,延申去學習。
具體怎麼學好?每天看多久的有效視頻時常,吸收的量,練習跟著敲的代碼不能少,自己整理出一套筆記。
入門學習方向和目標確定好後,就是分配階段性的學習任務。
遇到問題和bug怎麼解決?要學會網路,你遇到的問題,之前有千千萬萬的程序員都遇到過。
豐滿你往後求職的簡歷,增加談資。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請把你學習過程的每一個大知識點,都梳理歸納成文章集,放在csdn,自己的博客,github都行。
碰到不會的英語單詞,一定要「勤查」「勤記」「勤背」。
但是單靠零基礎的自己,加網上的碎片文章和視頻,其實想少走彎路有點難,時間充裕倒無所謂,算磨練自學能力。如果時間有限,比較靠譜的方法還是:借力。可以看看招聘信息,你就能找到學習重點了,階段性地驗收你的學習成果,查缺補漏,防止跑偏,這樣會比較高效,又省心。
總結:自學編程的成敗,不在難易,貴在堅持。
❽ 什麼是編程,編程主要用來干什麼
編程(biān chéng)是編定程序的中文簡稱,就是讓計算機代為解決某個問題,對某個計算體系規定一定的運算方式,使計算體系按照該計算方式運行,並最終得到相應結果的過程。
為了使計算機能夠理解人的意圖,人類就必須將需解決的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過計算機能夠理解的形式告訴計算機,使得計算機能夠根據人的指令一步一步去工作,完成某種特定的任務。這種人和計算體系之間交流的過程就是編程。
(8)跟我玩編程擴展閱讀:
編程的語言:
1、機器語言
在計算機系統中,一條機器指令規定了計算機系統的一個特定動作。一個系列的計算機在硬體設計製造時就用了若干指令規定了該系列計算機能夠進行的基本操作,這些指令一起構成了該系列計算機的指令系統。
2、匯編語言
在匯編語言中,每一條用符號來表示的匯編指令與計算機機器指令一一對應;記憶難度大大減少了,不僅易於檢查和修改程序錯誤,而且指令、數據的存放位置可以由計算機自動分配。
3、匯編程序
使用匯編語言編寫計算機程序,程序員仍然需要十分熟悉計算機系統的硬體結構,所以從程序設計本身上來看仍然是低效率的、繁瑣的。
但正是由於匯編語言與計算機硬體系統關系密切,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如對時空效率要求很高的系統核心程序以及實時控製程序等,迄今為止匯編語言仍然是十分有效的程序設計工具。
4、高級語言
高級語言是一類接近於人類的自然語言和數學語言的程序設計語言的統稱。按照其程序設計的出發點和方式不同,高級語言分為了面向過程的語言和面向對象的語言。
❾ 為什麼我編程的時候感受不到那種樂趣,也不是程序難要怎麼培養啊
1.開場
自我介紹, 簡單講述我大學的學習的歷程,成果和感想。(1分鍾)
我一直都感慨本年級許多同學在大一時因為缺乏好指引,在一開始就對編程很害怕,對計算機的學習沒有開好頭,動手能力長期跟不上,空會理論,不會實踐,一直拖累到大四,最終選擇忍痛考研或者抱怨找工作難。我也幫助過不少在這方面比較弱的同學,但是總是因為基礎沒打好導致難以提高。我也一直希望學校能在大一的時候就讓同學們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打好扎實的專業基礎。現在終於有一次這樣的機會站在這里,為指引大家如何在大學專業技術學習的道路上開好頭做點貢獻。
今天我將結合我自身的經歷和我對計算機的理解,我對編程的感悟,我對大學學習的認識,給大家做報告。
首先問三個問題:
1) qq聊天軟體是用什麼語言寫的(第二天要換個問題)
答對的演講結束後留下來,我要親自給他傳授寶貴經驗,沒人答的話,很遺憾
2) 誰玩電腦游戲比較牛
恩,人很多,大家很踴躍,很好
展示下我寫的人工智慧黑白棋游戲,聲明真正的編程高手基本從來不玩游戲
(結合大四同學長期沉迷游戲最後找不到工作的例子,說明一個嚴肅的問題,只會玩游戲沒有用,會做游戲才牛,鼓勵大家努力學習,讓會玩游戲的同學也熱愛編程,最後也能自己寫游戲)
請大家記住:只會玩游戲沒有用,會做游戲才牛
3) 有沒有人對計算機特別感興趣 (為什麼感興趣)
如果有興趣,對學習計算機有巨大的幫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鼓勵他們,勉勵其他人,興趣是可以培養的,要學會培養興趣
2.概述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包含兩個層面
"科學" 指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應用的理論知識 理論的學習
"技術" 指軟體開發、工程實踐等技能與方法 能力的培養
我主要講的是如何學習技術(計算機技術)
講之前 澄清一個觀點 計算機技術 不等於 編程技術
編程只是一個工具,編程沒學好不代表你技術就學不好
計算機技術應該是與計算機軟體、硬體和網路三個部分相關的各種科技成果和應用的綜合,包括了多媒體,資料庫,操作系統,嵌入式系統,計算機安全,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管理和維護,計算機應用,人工智慧,模式識別,管理信息系統等,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計算機技術幾乎無處不在。
(舉幾個例子)在現在社會,它幾乎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大學和高中的學習方式的區別)(學好技術的重要性)
在大學,學習的方式與高中或小學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大學更大,大學更自由,不再是完全跟著老師,不再是只要吃透了老師教授的內容就萬事大吉了,從我這一屆的情況看,許多同學特別是女生在大學還沿襲著高中的學習方式,勤奮刻苦,天天自習,非常認真,上課筆記做得秘密麻麻,把理論學得非常扎實,但是卻嚴重地忽略了實踐能力的培養,理論考試分數很高,但課程設計做不出東西來,顯然這種學習方式是不對的,這和高中的偏科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
我覺得理論的學習和技術的學習是同等重要的,二者都不應該輕視,沒有側重點是不可能的,至於如何側重,如何在二者之間找到平衡點就取決於你自己的人生目標了。如果你喜歡研究理論,以後想繼續讀研深造可以稍微偏向理論,把理論基礎打得扎實一些,畢業以後可以留校任教或到科研院所去發展。如果你想走技術路線,那麼你就可以稍稍偏向技術,在不落下理論學習的情況下,把技術學好學精,畢業以後可以去IT企業發展,也可以自己創業,有了一身技術不怕沒飯吃。切莫完全忽視技術最後變成書獃子或完全不顧理論最後只是個代碼搬運工。
大家每個人,從現在開始就要下決心學好技術,那麼,如何學好技術呢。
3.如何學好技術
3.1制定好的學習計劃
3.1.1大一大二:打好基礎
3.1.1.1計算機方面的基本技能的學習
包括計算機眾多的應用技術的學習 和 常見的硬體維護
(大家應該盡量多多掌握計算機方面的基本技能,如word excel ppt access* photoshop* flash* dreamveaver* 結合我的經歷講講,我大一在自己沒有電腦的情況下把這些基本全學了 舉一個考研的同學不會在excel里找自己的名字的例子,如果這些最基本的技能都不會,只能說計算機還沒入門)大二有電腦之後,終於有機會整自己的電腦了,要學習常見的常見的硬體維護(系統崩潰了怎麼辦,如何安裝操作系統,如何分區等)
3.1.1.2專業理論基礎和編程基礎的學習
技術是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不能輕視理論,沒有理論何來應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中的"科學"和"技術"應該是相互依賴和促進的。
先學好《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等專業課,理論基礎扎實了,學應用性技術就更容易了
編程基礎:學精C++(為什麼),可以考慮過渡到 java 或 C# (最好只學一個,為什麼)
(編程的學習會在後面再詳細講)
3.1.1.3珍惜這兩年大學自由學習的黃金時間
(曾經和一家公司的經理開玩笑,總經理感慨的說現在在大學里找一個又能力的學生來幫忙做項目真是很難啊,我說是呀,大學四年,大一的剛進校還在打基礎沒法做,大二的還剛起步沒足夠的能力做,大三的課程會很緊沒時間做,大四的找工作的找工作去了,考研的考研去了,沒人做了),大學四年,實則三年,希望大家不要把最寶貴的時間荒廢在游戲和娛樂上
3.1.2大三:深入學習,確定方向(技術方向,職業規劃)+多多實踐
到了大三,各種專業課會非常多,包括很重要的操作系統,匯編,組成原理,編譯原理,資料庫,計算機網路,軟體工程等等,大家將深入學習計算機的各大核心課程。這時大家的基礎打得也差不多了,可以選擇一門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技術並確定自己的技術的一個方向,比如選擇j2ee, .NET,WEB技術,資料庫技術,嵌入式,linux內核開發等等。當然也會有非常豐富多彩的專業選修課可以選擇學習。這段時間大家可以利用課程設計的機會好好鍛煉自己。
3.1.3大四:實踐和進步
大四,如果不打算考研的同學,工作有了著落之後,可以試著做項目,大四基本沒什麼課,相對輕松,這段時間是獲得經驗,銀子和巨大的進步黃金時期。
3.2重視專業課的學習
要把數據結構、演算法、資料庫、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網路,離散數學等基礎課程學好
除非你足夠牛,請務必認真聽專業課,有些課像《數據結構》,《編譯原理》,《組成原理》,《操作系統》等等,這種課老師講一分鍾能讓你明白的內容,你自己看要看好幾個月
3.3培養好的思維能力
數學是鍛煉是思維的最好的東西了,他是你思考問題的最得力的工具,他體現著你的思想,在編程中會思考才能編出好的程序。
此外還要注重離散數學,數值分析,線性代數,數字邏輯等等課程的學習,他們對培養好的思維能力大有裨益
3.4激勵創新意識
創新太重要了,不管在哪個學科都重要,計算機同樣需要
3.5培養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遇到問題,要先學會獨立思考,不能凡事依賴他人,盡量自己解決,在獨立解決問題過程中能獲得更大的進步,實在不能解決再請教別人也不遲
3.6培養自學能力和快速獲取知識的能力
自學能力之重要(大學和高中的學習方式的區別)
可以說高中是靠老師,大學是靠自己,要做到嚴格自律,自我約束,必須要學會自學
學習的過程也是學會學習的過程
要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路上的豐富學習資源, 要培養計算機新知識,新技術方面的自學習能力,要學會如何通過網路,書籍,文獻,獨立地快速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和信息
3.7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在一個大型項目中,往往要求各種參與者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成功。大家要從現在就開始注重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要學會與人溝通,善於表達,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成為綜合型人才。
3.8學好英語
包括現在的大學英語和日後的專業英語。
也許有人會問,英語和技術有什麼大的關系嗎。大家是否知道,計算機的發展飛速,國際上新技術不斷涌現,如果今天國外出現了一門新的技術,或者國外某本技術書籍出了新版本,相關資料的中文的翻譯不知道要等到什麼猴年馬月才會出來,現在的許多出版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英文原版書。
大家要學好英語,培養閱讀專業外語資料的能力,開始會看不懂,看多了自然熟練了。
(講下四六級,四級最好一次就過,六級在大二下結束前最好過)
3.9適時關注新技術
了解學科發展動態,跟上時代步法
3.10勤學苦練,持之以恆
學好技術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長期堅持。
4.無
5.無
6.關於編程的學習
6.1為什麼要學習編程
編程是軟體開發的基礎,學習計算機,只會編程是千萬不行的,但是開發軟體,不會編程是萬萬不行的
(結合本年級的情況將一下現狀,學習的重要性等)
6.2編程真的那麼難學嗎
(講講編程的苦與樂)
編程真的那麼可怕,那麼枯燥,那麼沒意思嗎?假如真是這樣,為什麼世界上還有那麼多優秀的人樂此不疲。
其實編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心態。
編程固然很苦,編程時長時間對著屏幕,對身體不好,而且,經常因為考慮不周,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錯誤和麻煩,初學者處處容易受挫。
但是其實編程是很有趣的,編程中充滿著無窮的快樂
首先,你通過編程得到了想要的成果的過程是一種創造的快樂
(編出了有用的東西的那一刻會有一股美好的成就感)
其次,你開發了有用的軟體可以方便自己或他人,方便自己,是一種享受的快樂,方便他人,是一種奉獻的快樂
再次,假如你開發的軟體得到了用戶的認可或好評,會有一種欣慰和滿足感
還有,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寫你想要的東西,經過自己的努力親自實現你心中的願望
然後,編程也是一個挑戰自我的過程,遇到困難想辦法解決的過程是思考的過程,思維能得到鍛煉
最後,在代碼中有一種看不見的美,就像詩一樣,美景全是你的,你可以隨心所欲
編程真的非常有趣,它不僅滿足了我們內心深處進行創造的渴望,讓人頭腦變得靈活,而且還愉悅了每個人內在的情感。
6.3學好編程的建議
6.3.1請熱愛編程
如果想成為編程牛人的話,請熱愛編程。有興趣是最好了,沒興趣也沒關系,可以慢慢培養,當你感受到了編程的樂趣的時候你會愛上它。
6.3.2不要畏難
很多初學者往往都在遇到許多困難,遭受多次挫折後,自信心受到打擊從而對編程喪失興趣
這些困難每個人都會遇到,我在初學編程時也遇到過,關鍵是看你用什麼心態對待,是想辦法解決困難還是選擇逃避。很多問題其實是有很多解決方法的。譬如看書,遇到看不懂的部分,可以暫時跳過,先往後看,看完後面的之後,再回頭看前面跳過的部分往往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再比如,編程調試時死活找不到錯誤會很郁悶,這個時候很多同學會束手無策,其實只要在程序不同的地方加上輸出語句,然後運行看有哪些輸出,這樣一步步縮小錯誤的范圍從而確定錯誤發生的位置。等等。。。
不要畏懼困難,要用你的智慧戰勝它。
6.3.3多實踐,多交流
學習編程的秘訣是:編程,編程,再編程;(講講如何動手實踐)
在學校的實驗室就算你做錯一萬次程序都不會有人罵你,如果在公司你試試看!所以多去實驗室上機,現在錯得多了,畢業後就錯得少了。多實踐,多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積累經驗。要勤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學不好的,學會了的東西一段時間不用就容易忘記,實踐得越多才能記得越牢。
現在大家是大一,可能有人會說沒有電腦不方便,其實實驗室不是只有在老師安排的實驗時間才可以去的,它是是面向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免費開放的,大家有時間就去實驗機房練習,只要拿著學生證,或者乾脆直接跟那個阿姨說你是計算機的就行了。航海樓7樓的機房和圖書館電子閱覽室也是可以的。我大一的時候甚至還到陽光網吧編程呢。
到大二大三的時候課程設計就會多起來,大家一定要自己動手做,不要去網上搜一個就完事了。
與人交流,分享自己編程中的樂趣和經驗,共同進步。
6.3.4多閱讀書籍和代碼
編程不是非要在電腦上才能學的,閱讀書籍和書中的代碼也是一種學習方式,自己還可以嘗試著改進那些代碼,最後可以把自己的成果拿到電腦上調試
千萬不要忽視書後面的習題
6.3.5養成良好習慣
細節很重要
要細心,沉下心來編程,戒驕戒躁
養成良好習慣,注重編程風格,盡量寫代碼注釋,把寫過的代碼保留下來,以後會有用
6.3.6善於思考
遇到問題動腦筋解決
6.3.7注重基礎
打好編程基礎,除了熟悉基本的語法之外,要深刻理解指針,引用,面向過程思想,類,模板,標准庫,介面,繼承機制,面向對象思想等等,課後習題盡量全做一下
剛才說了,有精力的可以學學 photoshop圖像處理, flash動畫製作,3dmax或maya三維建模,dreamveaver網頁設計,但是不要因為他們花費過多的時間而影響了你基礎的學習,那些都是些應用技術,你學會了更好,不會也沒什麼丟人的,基礎打好了,以後學啥都輕松。
在基礎沒打好的情況下,不要覺得你編的程序只能在黑白的DOS窗口了運行就去學VC做漂亮的窗口,3d程序很有意思就去看OpenGL或DirectX,那些都屬於高級應用,沒有基礎學起來會很吃力。
基礎要扎實,不要覺得C#中沒有指針就扔掉C++, 不要今天看C#,明天搞java
要有明確的方向,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實在太快,新技術不斷涌現,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不要隨波逐流,要沉得住氣
6.3.8選好開發環境
選擇一種適當的開發環境並熟悉它就可以了,不要今天擺弄Visual Studio,明天鑽研Eclipse,後天來個netbeans,在工具的使用的學習上白白浪費時間。
6.3.9選好編程語言
我在選擇語言時,走過一些彎路,浪費了一些精力,我在這里選出一些主流編程語言,對語言特性與環境稍作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讓大家盡早了解與選擇,少走彎路
C(多用在性能要求較高的場合,如操作系統,嵌入式等)
C++(應用最廣泛、成熟,強大而復雜,兼有性能高和易於構建大型程序的優點,基本是衡量一個國家軟體產業發達程度的核心基礎)
Java(著名的SUN公司推出的,面向對象、安全、跨平台、強大穩健,需要java虛擬機的支持)
C#(微軟推出的完全面向對象,運行在 .NET Framework 環境中新興、易學、強大語言)
Python(新興的面向對象腳本語言,跨平台,語法清新易於使用,代碼優美得像數學一樣,非常容易學)
PHP (目前最流行、強大、穩健的動態網站開發腳本語言,語法類似C++)
ActionScript (Flash的編程腳本,最新版支持面向對象,能基於Flex開發RIA應用)
除此之外,還有vb, vb.net, asp.net, jsp, asp, ruby, Javascript等
這么多五花八門的語言,大家可能都會覺得眼花繚亂了。
其實各種語言之間只是語法不同,編程思想都是相通的,學精一門,了解多門是上策。
" 程序=演算法+數據結構 " 其中並沒有編程語言,說明語言只是程序員與計算機的編譯器溝通的一種工具,程序員用某種語言來表達程序的邏輯結構,計算機中相應的編譯器或解釋器理解這種語言,編譯得到二進製程序或者直接解釋執行。
以上這些語言我在大學前三年全部學過了,有的學得很深,有的很淺。因為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很多語言學過了之後根本就很少用到,幾乎是白學了,現在我深深的體會到,
語言並不是學得越多越好,與其泛而不精不如有針對性的先精通一門,其他的觸類旁通。
就大家現在的情況,希望大家把當前正在學習的C++學好,學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繼續深入的研究C++的各種庫,也可以從上面選擇感興趣的新語言學習,如果把C++基礎打好了,後面的學習就會容易得多。
最流行的語言不一定是最好的語言,用的人最多的語言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語言。
請大家記住,沒有最好的語言,只有最適合某個領域的語言, 在不同的環境下選擇不同的語言就可以了。
6.3.10重視數據結構和演算法
理論上,計算機的任何編程語言都有可能會被淘汰,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計算機軟硬體的飛速發展,不斷會有新的語言產生和和舊的語言過時,但不會過時的是數據結構和優秀的演算法。真正的高手應該是善於設計優秀的數據結構和演算法的,應該是具有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利用計算機程序來實現的,他的思想應該是超脫語言、在更高處的一種升華。
如果某一天,你深切的體會到,真正重要的不是什麼語言而是思想的時候,說明你可以出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