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makefile編譯
Ⅰ 請教高手一個makefile編譯的問題。
在寫跨平台程序時,一個要注意的事情就是數據類型全部使用typedef對數據類型根據不同的編譯平台進行重新定義。
DEV-C++沒用過,但是最好不要去改這個環境變數,個人認為可能根據DEV-C++的編譯器來查找頭文件目錄,最好還是使用-I來指定頭文件目錄,一般來說不會沖突,手動指定優先順序應該高。
Ⅱ makefile編寫完成後,就直接可以編譯程序了
makefile主要應用於類Unix系統下,當然Windows平台下的MinGW也包含了make腳本處理工具,所以現在可以說實現了多平台的應用。
makefile本質上就是一個文本文件,所以不需要使用任何專用的編輯工具。由於makefile的廣泛應用,不少文本編輯器工具內置了makefile的文法高亮顯示功能,Windows下的Notepad++就是其中的一例:將文件保存文makefile(沒有任何擴展名)後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makefile文件本身並沒有任何要求,但請確保你的系統中一定要有make程序才能進行腳本作業。
Ⅲ 有makefile文件怎麼編譯
makefile不是被編譯的,它是用來指導編譯器和鏈接器來編譯程序源文件的,這個文件也是個文本文件,具體格式你可以在網上查一下。
Ⅳ makefile怎麼用
操作步驟如下:
1、打開DOS窗口,輸入nmake,可能會出現如下錯誤提示,如下圖所示。
5、以開始我們的編譯了,打開DOS窗口,導航到源代碼目錄,執行nmake,注意nmake對應的編譯為makefile。
Ⅳ linux上的makefile怎麼使用
一、Makefile的規則
在講述這個Makefile之前,還是先來粗略地看一看Makefile的規則。
target ... : prerequisites ...
command
.......
target也就是一個目標文件,可以是Object File,也可以是執行文件。還可以是一個標簽
(Label),對於標簽這種特性,在後續的「偽目標」章節中會有敘述。
prerequisites就是,要生成那個target所需要的文件或是目標。
command也就是make需要執行的命令。(任意的Shell命令)
這是一個文件的依賴關系,也就是說,target這一個或多個的目標文件依賴於prerequisi
tes中的文件,其生成規則定義在command中。
二、一個示例
正如前面所說的,如果一個工程有3個頭文件,和8個C文件,為了完成前面所述的那三
個規則,的Makefile應該是下面的這個樣子的。
edit :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
insert.o search.o files.o utils.o
cc -o edit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
insert.o search.o files.o utils.o
main.o : main.c defs.h
cc -c main.c
kbd.o : kbd.c defs.h command.h
cc -c kbd.c
command.o : command.c defs.h command.h
cc -c command.c
display.o : display.c defs.h buffer.h
cc -c display.c
insert.o : insert.c defs.h buffer.h
cc -c insert.c
search.o : search.c defs.h buffer.h
cc -c search.c
files.o : files.c defs.h buffer.h command.h
cc -c files.c
utils.o : utils.c defs.h
cc -c utils.c
clean :
rm edit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
insert.o search.o files.o utils.o
反斜杠(\)是換行符的意思。這樣比較便於Makefile的易讀。可以把這個內容保存在
文件為「Makefile」或「makefile」的文件中,然後在該目錄下直接輸入命令「make」就
可以生成執行文件edit。如果要刪除執行文件和所有的中間目標文件,那麼,只要簡單地
執行一下「make clean」就可以了。
在這個makefile中,目標文件(target)包含:執行文件edit和中間目標文件(*.o),依
賴文件(prerequisites)就是冒號後面的那些 .c 文件和 .h文件。每一個 .o 文件都有
一組依賴文件,而這些 .o 文件又是執行文件 edit 的依賴文件。依賴關系的實質上就是
說明了目標文件是由哪些文件生成的,換言之,目標文件是哪些文件更新的。
在定義好依賴關系後,後續的那一行定義了如何生成目標文件的操作系統命令,一定要以
一個Tab鍵作為開頭。記住,make並不管命令是怎麼工作的,他只管執行所定義的命令。m
ake會比較targets文件和prerequisites文件的修改日期,如果prerequisites文件的日期
要比targets文件的日期要新,或者target不存在的話,那麼,make就會執行後續定義的命
令。
這里要說明一點的是,clean不是一個文件,它只不過是一個動作名字,有點像C語言中的
lable一樣,其冒號後什麼也沒有,那麼,make就不會自動去找文件的依賴性,也就不會自
動執行其後所定義的命令。要執行其後的命令,就要在make命令後明顯得指出這個lable的
名字。這樣的方法非常有用,可以在一個makefile中定義不用的編譯或是和編譯無關
的命令,比如程序的打包,程序的備份,等等。
三、makefile中使用變數
在上面的例子中,先讓看看edit的規則:
edit :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
insert.o search.o files.o utils.o
cc -o edit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
insert.o search.o files.o utils.o
可以看到[.o]文件的字元串被重復了兩次,如果的工程需要加入一個新的[.o]文
件,那麼需要在兩個地方加(應該是三個地方,還有一個地方在 clean中)。當然,
的makefile並不復雜,所以在兩個地方加也不累,但如果makefile變得復雜,那麼我
們就有可能會忘掉一個需要加入的地方,而導致編譯失敗。所以,為了makefile的易維護
,在makefile中可以使用變數。makefile的變數也就是一個字元串,理解成 C語言中
的宏可能會更好。
比如,聲明一個變數,叫objects, OBJECTS, objs, OBJS, obj, 或是 OBJ,反正不管
什麼啦,只要能夠表示obj文件就行了。在makefile一開始就這樣定義:
objects =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
insert.o search.o files.o utils.o
於是,就可以很方便地在的makefile中以「$(objects)」的方式來使用這個變數
了,於是的改良版makefile就變成下面這個樣子:
objects =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
insert.o search.o files.o utils.o
edit : $(objects)
cc -o edit $(objects)
main.o : main.c defs.h
cc -c main.c
kbd.o : kbd.c defs.h command.h
cc -c kbd.c
command.o : command.c defs.h command.h
cc -c command.c
display.o : display.c defs.h buffer.h
cc -c display.c
insert.o : insert.c defs.h buffer.h
cc -c insert.c
search.o : search.c defs.h buffer.h
cc -c search.c
files.o : files.c defs.h buffer.h command.h
cc -c files.c
utils.o : utils.c defs.h
cc -c utils.c
clean :
rm edit $(objects)
於是如果有新的 .o 文件加入,只需簡單地修改一下 objects 變數就可以了。
四、make是如何工作的
在默認的方式下,輸入make命令通過makefile編譯程序時,具體的內部機制如下:
1、make會在當前目錄下找名字叫「Makefile」或「makefile」的文件。
2、如果找到,它會找文件中的第一個目標文件(target),在上面的例子中,他會找到「
edit」這個文件,並把這個文件作為最終的目標文件。
3、如果edit文件不存在,或是edit所依賴的後面的 .o 文件的文件修改時間要比edit這個
文件新,那麼,他就會執行後面所定義的命令來生成edit這個文件。
4、如果edit所依賴的.o文件也不存在,那麼make會在當前文件中找目標為.o文件的依賴性
,如果找到則再根據那一個規則生成.o文件。(這有點像一個堆棧的過程)
5、當然,你的C文件和H文件是存在的啦,於是make會生成 .o 文件,然後再用 .o 文件生
命make的終極任務,也就是執行文件edit了。
這就是整個make的依賴性,make會一層又一層地去找文件的依賴關系,直到最終編譯出第
一個目標文件。在找尋的過程中,如果出現錯誤,比如最後被依賴的文件找不到,那麼ma
ke就會直接退出,並報錯,而對於所定義的命令的錯誤,或是編譯不成功,make根本不理
。make只管文件的依賴性,即,如果在我找了依賴關系之後,冒號後面的文件還是不在,
那麼對不起,我就不工作啦。
通過上述分析,知道,像clean這種,沒有被第一個目標文件直接或間接關聯,那麼它
後面所定義的命令將不會被自動執行,不過,可以顯示要make執行。即命令——「ma
ke clean」,以此來清除所有的目標文件,以便重編譯。
於是在編程中,如果這個工程已被編譯過了,當修改了其中一個源文件,比如fi
le.c,那麼根據的依賴性,的目標file.o會被重編譯(也就是在這個依性關系後
面所定義的命令),於是file.o的文件也是最新的啦,於是file.o的文件修改時間要比ed
it要新,所以edit也會被重新鏈接了(詳見edit目標文件後定義的命令)。
而如果改變了「command.h」,那麼,kdb.o、command.o和files.o都會被重編譯,並
且,edit會被重鏈接。
Ⅵ make: *** 沒有指明目標並且找不到 makefile。 停止。您 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呢給能幫助下嗎
是要先./configure一下,再make,再make install。
源碼安裝的方法是:
step1 ./configure
step2 make
step3 make install
如果仔細看,會發現,解壓之後的軟體源碼包的目錄下沒有Makefile,然後在執行了./configure
會生成了很多奇怪名字的文件(./configure命令就是執行軟體源碼根目錄下的名為configure的腳本),就包括了Makefile文件,在./configure的時候,Makefile.in是入口。
(6)退出makefile編譯擴展閱讀:
Make工具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過makefile文件來描述源程序之間的相互關系並自動維護編譯工作。
而makefile 文件需要按照某種語法進行編寫,文件中需要說明如何編譯各個源文件並連接生成可執行文件,並要求定義源文件之間的依賴關系。
makefile 文件是許多編譯器--包括 Windows NT 下的編譯器--維護編譯信息的常用方法,只是在集成開發環境中,用戶通過友好的界面修改 makefile 文件而已。
在 UNIX 系統中,習慣使用 Makefile 作為 makefile 文件。如果要使用其他文件作為 makefile,則可利用類似下面的 make 命令選項指定 makefile 文件:
Ⅶ 有關Makefile文件的編譯問題:
在makefile中搜索任意一個已存在的c文件名字,在其邊上都添加上自己的源文件名字
Ⅷ 如何使用Makefile自動編譯iPhone程序
makefile裡面所寫的內容其實就是你要編譯的命令,那麼,什麼是編譯命令呢?
假寫你已經寫好一個程序代碼,並將之存在一個.c文件中,如:hello.c,在終端上你可以這樣做!在終端上輸入gcc -o hello hello.c
然後回車,看一看有沒有什麼反映,如果沒有打出很多英文的話,恭喜你!你完美地完成了第一步!然後,在終端中輸入./hello 看看是不是有什麼輸出了?
現在來解釋一下編譯命令:上面的命令的意思就是,使用gcc編譯器編譯hello.c源代碼,生成的文件名稱叫做hello.最後,要看程序運行結果,就要運行生成的程序也就是「./hello」了,「./」的意思就是在當前的目錄下運行。
而makefile中內容的就是上面的編譯命令,如:在makefile文件中寫入
Hello:hello.c
gcc -o Hello hello.c
保存文件之後直接在終端中輸入make,就完成編譯了!makefile存在的意義只是讓編譯更加方便,也就說,可以把所以的編譯都寫在一個makefile文件中,然後在終端中輸入make就可以完成makefile文件里的命令!
建議還是先將C語言入門,然後再學使用makefile編譯程序吧!因為剛開始的時候不用編譯很多文件,如果一個文件要編寫一個makefile文件的話,那豈不是很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