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正t10內核編譯
『壹』 君正JZ4770性能如何
君正JZ4770集成了XBurst(CPU)+GC860(GPU)+VPU+IPU多核架構,採用MIPS架構,是一款高性能、高集成度、超低功耗的應用處理器晶元,內置強大的視頻引擎和圖形引擎, 適用於平板電腦、智能手機、GPS導航儀和電子書等移動設備,比較突出的產品就是艾諾NOVO7普及版,在國外首發99美金,並獲得了Google移動業務高級副總裁Andy Rubin發表言論肯定。
君正JZ4770內嵌的XBurst CPU是君正自主創新、經過專門優化的微處理器內核。XBurst CPU採用了一種創新的32位嵌入式CPU技術,它重新定義了32位嵌入式微處理器核心的性能、功耗和尺寸標准。XBurst CPU各種性能指標遠遠領先於現有工業界32位CPU內核,在同樣工藝下,XBurst運算性能提高50%以上,功耗節省70%,面積節省50%。
艾諾NOVO7搭載君正JZ4770 SOC應用處理器,除了整合1GHz XBurst CPU、1080P VPU、GC860 GPU等眾多應用單元,性能出眾以外,更搭載了君正獨門低能耗技術——「XPower」。該技術相對同級方案優秀的是能耗控制更徹底,除了整合電源管理系統以外,還針對CPU能耗進行優化,綜合系統和晶元兩個層面。
而且還搭載的「XPower」低能耗技術主要包含兩個部分:
(1) NOVO7嵌入的君正自主XBurst CPU內核,可以在極低功耗下高速發射執行指令,在65納米工藝下,XBurst CPU內核的功耗是Cortex-A8/Cortex-A9內核的20%。在晶元設計時,採用多電源域的管理、時鍾門控管理等多項低功耗設計技術,使得JZ4770晶元與同類晶元相比具有業界最低的功耗。
(2)在系統層面,君正採用動態調頻調壓技術(DVFS)、電源狀態動態管理技術,優化設計電源供電電路和板級電路,有效降低Memory、功放等外圍器件能耗,使得艾諾NOVO7整機與同配置機型相比具有最長的續航時間和待機時間,舉個例整機電流在瀏覽網頁時不足400mA,比同類產品至少低200mA。
綜合以上兩個層面,艾諾NOVO7的低功耗理念不只停留在系統階段,還深入到CPU部分,組合成為XPower低能耗技術。
『貳』 linux發行版(路由器固件)OpenWrt入門全集
現階段openwrt官方支持的路由列表:wiki.openwrt.org/toh/start
如果要學習openwrt的話,買些列表中二手的路由器來實踐下更容易學習,大部分要升級一下rom晶元和內存晶元,典型配置都是4M、64M。 大家先學習一下,等待小米開放時刻的到來,有備無患……
OpenWrt 可以被描述為一個嵌入式的 Linux 發行版,(主流路由器固件有 dd-wrt,tomato,openwrt三類)而不是試圖建立一個單一的、靜態的系統。OpenWrt的包管理提供了一個完全可寫的文件系統,從應用程序供應商提供的選擇和配置,並允許您自定義的設備,以適應任何應用程序。
對於開發人員,OpenWrt 是使用框架來構建應用程序,而無需建立一個完整的固件來支持;對於用戶來說,這意味著其擁有完全定製的能力,可以用前所未有的方式使用該設備。
當Linksys釋放 WRT54G/GS 的源碼後,網上出現了很多不同版本的 Firmware 去增強原有的功能。大多數的 Firmware 都是99%使用 Linksys的源碼,只有1%是加上去的,每一種 Firmware 都是針對特定的市場而設計,這樣做有2個缺點,第一個是難以集合各版本Firmware的長處,第二個是這版本距離 Linux 正式發行版越來越遠。
OpenWrt 選擇了另一條路,它從零開始,一點一點的把各軟體加入去,使其接近 Linksys 版 Firmware的功能,而OpenWrt 的成功之處是它的文件系統是可寫的,開發者無需在每一次修改後重新編譯,令它更像一個小型的 Linux 電腦系統。
OpenWrt 項目由 2004 年 1 月開始, 第一個版本是基於 Linksys 提供的 GPL 源碼及 uclibc 中的 buildroot 項目, 這個版本稱為 「stable」 版, 在網上至今仍有很多項目使用這個版本, 較為有名 Freifunk-Firmware 和 Sip@Home.
到了2005年初, 一些新的開發人員加入了這項目, 幾個月後他們釋出了第一個 「experimental」 版本, 這和以前版本不同的是, 這版本差不多完全舍棄了 Linksys 的 GPL 源碼, 使用了 buildroot2 作為核心技術, 將 OpenWrt 完全模塊化,OpenWrt 使用 Linux 正式發行的核心源碼(2.4.30),加上了一些補丁和網路驅動,開發隊伍更為OpenWrt添加了許多免費的工具,可以直接把Image寫入 Flash (mtd)裡面,設定無線功能和VLAN交換功能,這個版本名為「White Russian」,而1.0版本於2005年底公布。
OpenWRT是一個高度模塊化、高度自動化的嵌入式Linux系統,擁有強大的網路組件和擴展性,常常被用於工控設備、電話、小型機器人、智能家居、路由器以及VOIP設備中。 同時,它還提供了100多個已編譯好的軟體,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而 OpenWrt SDK 更簡化了開發軟體的工序。
OpenWRT不同於其他許多用於路由器的發行版,它是一個從零開始編寫的、功能齊全的、容易修改的路由器操作系統。實際上,這意味著您能夠使用您想要的功能而不加進其他的累贅,而支持這些功能工作的linux kernel又遠比絕大多數發行版來得新。
如果對 Linux 系統有一定的認識, 並想學習或接觸嵌入式 Linux 的話, OpenWRT很適合。 而且OpenWRT支持各種處理器架構,無論是對ARM,X86,PowerPC或者MIPS都有很好的支持。 其多達3000多種軟體包,囊括從工具鏈(toolchain),到內核(linux kernel),到軟體包(packages),再到根文件系統(rootfs)整個體系,使得用戶只需簡單的一個make命令即可方便快速地定製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嵌入式系統來製作固件。
一般嵌入式 Linux 的開發過程, 無論是 ARM, PowerPC 或 MIPS 的處理器, 都必需經過以下的開發過程:
1、 創建 Linux 交叉編譯環境;
2、建立 Bootloader;
3、移植 Linux 內核;
4、建立 Rootfs (根文件系統);
5、安裝驅動程序;
6、安裝軟體;
熟悉這些嶔入式 Linux 的基本開發流程後,不再局限於 MIPS 處理器和無線路由器, 可以嘗試在其它處理器, 或者非無線路由器的系統移植嵌入式 Linux, 定製合適自己的應用軟體, 並建立一個完整的嵌入式產品。
由於CPU內核體系不同,造成很多應用程序移植到OpenWrt上的時候經常崩潰。
由於ADSL硬體模塊的驅動程序沒有開放源代碼,造成很多ADSL一體無線路由的ADSL模塊不能工作而造成功能缺失(RG100A和DB120除外)。
由於OpenWRT並不是官方發布的路由器固件,所以要使用(刷入該固件)有困難,而且其基於Linux,導致OpenWRT的入門門檻較高。
White RussianOpenWRT的初始版本,從2005年7月的White Russian RC1開始發展,一直到2007年1月才發布White Russian 0.9。
KamikazeOpenWRT的第二個版本,從2007年6月開始發布Kamikaze 7.06,一直更新到2010年1月的Kamikaze 8.09.2結束。這期間OpenWRT進行了大量改進,並為它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Backfire2010年03月04日,OpenWrt Backfire 10.03 Beta發布,該版本是開源的路由器固件,基於linux,功能強大,支持很多主流的平台和路由器,甚至支持國內的君正jz4740平台,是學習和開發嵌入式,也是工業、 商業應用理想平台。更新方面: brcm-2.4 更新到 2.4.37 kernel ,other targets 更新到 2.6.30 or 2.6.32 ,arm/mips平台的 gcc 更新到 4.3.3 ,powerpc的gcc更新到 4.4.3 ,uClibc 更新到 0.9.30.1 , Broadcom 11g 晶元組的 b43 無線網卡驅動更新到 2.6 kernel ,支持Atheros 11n ath9k ,支持很多新的ar71xx設備,magicbox歸入ppc40x平台 。
2010年03月25日,OpenWrt 發布 Backfire 10.03-rc1,支持國內留下的 tp-link最新多款11n的路由器,是不是想讓路由器支持萬能中繼呢,或者增加路由器的多wan口支持呢,更多的這些高端路由才有的功能,或許能 讓家用路由輕松具備。
2010年04月07日,OpenWRT放出Backfire 10.03正式版。
2010年08月29日OpenWRT放出了Backfire 10.03.1。修正了很多BUG,提高了兼容性。TP-LINK WR841N v2 已經可以正常使用了,包括無線部分和上網部分。 自rc1之後的變動:改進了防DNS重綁定攻擊,改進了uhttpd穩定性, Rootfs生成修復(Orion景象),修正了基於BRCM47XX的PCI初始化,添加了rtl8366 vlan 改變的 整合腳本,還原了一般x86鏡像 GRUB控制台,提高了ar71xx系列乙太網驅動程序性能,添加了ar7240 交換機驅動,一些swconfig 和 交換機驅動的改進,RDC 使用啟動載入器支持波特率,允許原生HID 支持 通過添加 kmod-input-hid,6in4:適當的處理了PPPoE連接並且修復了終端隧道更新。
鑒於開源軟體在國內的發展態勢,目前國內有基於OpenWRT改進而來的OpenWRT-DreamBox。這個版本的OpenWRT集成了了很多常用功能(包括離線下載等),而通過這個版本的OpenWRT便可以把一個路由器的功能發揮的淋漓盡致。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Maker開始折騰OpenWrt,但作為一個Maker新手來講,在網上還是很難找到一份系統的入門級資料。查找資料很辛苦,而且OpenWrt的門檻相對較高,希望這篇文章所提供的從零開始學OpenWrt編譯 + 刷機 + 使用教程能降低新手們的入門難度,當然,編譯過程非必須,一般的路由都可找到可用的穩定固件直接刷機。
1、安裝Ubuntu(編譯需要Linux環境),到其官網下載,版本根據自己所需選擇即可。可以選擇安裝到虛擬機或者物理機,圖形化安裝而且是中文版,連安裝都搞不定的,可以關閉本頁面了;(下載地址可以網路,回復貼中會提供)
2、切記不要改動軟體源,同時按住Ctrl + Alt + T,調出終端;
3、逐條輸入下列命令(及時驗證是否安裝成功):
[php]
sudo apt-get install g++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
sudo apt-get install zlib1g-dev
sudo apt-get install bison
sudo apt-get install flex
sudo apt-get install unzip
sudo apt-get install autoconf
sudo apt-get install gawk
sudo apt-get install make
sudo apt-get install gettext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sudo apt-get install binutils
sudo apt-get install patch
sudo apt-get install bzip2
sudo apt-get install libz-dev
sudo apt-get install asciidoc
sudo apt-get install subversion
sudo apt-get install sphinxsearch
sudo apt-get install libtool
sudo apt-get install sphinx-common
[/php]
至此編譯環境搭建完成。
OpenWrt源碼分兩種,一種是最新但不是最穩定的Trunk開發版,一種是最穩定的Backfire版,建議下載官方源碼。下載前先在本地創建文件夾:
[php]
mkdir openwrt
sudo chmod 777 openwrt
cd openwrt
[/php]
選擇你想要的版本然後執行下載命令,下載結束會顯示版本號:
Trunk版下載命令:
[php]
svn co svn://svn.openwrt.org/openwrt/trunk/
[/php]
Backfire版下載命令:
[php]
svn co svn://svn.openwrt.org/openwrt/branches/backfire/
[/php]
添加軟體擴展包,將feeds.conf.default修改為feeds.conf:
[php]
cp feeds.conf.default feeds.conf
[/php]
更新擴展,安裝擴展:
[php]
./scripts/feeds update -a
./scripts/feeds install –a
[/php]
註:如果不是剛下載的源碼,為保持代碼為最新狀態,應定期運行svn update命令更新源碼。
測試編譯環境:
[php]
make defconfig
到這里就可以開始編譯自己的固件了。進入定製界面:
[php]
make menuconfig
[/php]
如果一切正常,會出現一個配置菜單,可以選擇要編譯的固件平台(晶元類型)、型號,還能選擇固件中要添加的功能和組件,配置好後保存並退出菜單即可。
[php]
openwrt-make
[/php]
如果你想修改源碼,應該在此步進行,如支持大容量Flash之類的修改,自己上網查到修改什麼文件什麼地方後,就在ubuntu圖形界面上進去找到文件,雙擊打開文本編輯器修改保存。
[php]
Make
[/php]
或者
[php]
make V=99
[/php]
或者
[php]
make -j V=99
[/php]
make是編譯命令,V=99表示輸出debug信息,V一定要大寫,如果要讓CPU全速編譯,就加上 -j 參數,第一次編譯最好不帶-j參數。
編譯過程保持聯網(會從網上下載一些源碼包),所以斷網可能造成編譯中斷,編譯所需時間與電腦CPU及網路環境有很大關系,第一次編譯時間較久,快則半小時長則2、3個小時,之後的編譯所需時間較短。編譯完成後會在源碼文件目錄出現bin文件夾(如trunk/bin/XXXX),如果你手裡的路由是原版固件需要刷OpenWrt需要選用XXX-factory.bin固件,如果路由已經刷了OpenWrt,選用升級固件XXXX-sysupgrade.bin升級用的,在升級界面升級即可。進到文件夾找到你需要的固件傳出(通過郵箱、網盤、U盤等),開始刷機吧。
要在路由器上使用OpenWrt,首先要將路由器固件刷新為OpenWrt,即相當於OpenWrt 系統的安裝,不同型號的路由器的安裝方法可能也會不一樣,但一般常用的有三種方法:
1.Web上傳固件更新(就是路由器設置或管理界面的那個固件更新)
2.Pftp上傳固件更新(最簡單的就是HFS了)
具體型號的路由器適用於哪種或哪幾種方法,需自行嘗試。
要對OpenWrt進行配置,一般有兩條途徑:
1.SSH登錄通過命令行控制
2.Web登錄通過Web界面設置
首次安裝OpenWrt後,需要設置密碼才可以使用SSH登錄,方法是使用telnet登錄或者Web登錄設置密碼。在Windows下面telnet和SSH登錄可以使用Putty,在Linux或Mac下可分別使用如下命令:
[php]
ssh –l root 192.168.1.1 //Linux
ssh –l [email protected] //Mac
[/php]
一般指令與常見Linux發行版相同,但是OpenWrt使用自己的包管理器:opkg,使用「opkg –help」查看幫助信息。以下是一些常用操作命令:
[php]
opkg update //更新軟體包列表
opkg install //在線安裝軟體包
opkg remove //移除軟體包
[/php]
登錄Web管理界面,前提是該OpenWrt系統中要安裝了Web界面,一般是Luci,登錄方式與普通路由器無異,打開瀏覽器,輸入路由器IP即可進入登錄界面,OpenWrt的默認IP是192.168.1.1。
到此,OpenWrt的大門已為你敞開。接下來,開始嘗試利用OpenWrt實現更多智能應用吧,比如單號多撥榨取運營商帶寬、綁定域名遠程式控制制、掛載大容量硬碟、搭建BT下載機、搭建網路攝像頭、Samba/DLNA家庭NAS共享、私有雲同步、FTP、個人網站/伺服器…
需要學會用ssh登錄路由器用linux命令查看。
ps 命令查看當前系統運行的進程信息
free 命令查看內存使用和swap掛載情況
ls 查看目錄和文件
cd 進入退出目錄
vi 查看編輯配置文件
安裝命令:
[php]
#opkg update
#opkg install nano
uci set network.lan.ipaddr=[lan ip]
[/php]
使用pppoe設置
Shell代碼
[php]
uci set network.wan.proto=pppoe //設置wan口類型為pppoe
uci set network.wan.username=[上網帳戶]
uci set network.wan.password=[上網密碼] //這兩行設置pppoe用戶名和密碼
[/php]
如果要掛在上級路由下面,就需要進行下面的設置
Shell代碼
[php]
uci set network.wan.proto=none //關掉wan
uci set network.lan.gateway=[上級路由ip] //網關指向上級路由
uci set network.lan.dns=[上級路由ip] //dns指向上級路由
uci set dhcp.lan.ignore=1 //關掉lan的dhcp
[/php]
最後對無線網路進行配置
Shell代碼
[php]
uci set wireless.@wifi-device[0].disabled=0 //打開無線
uci set wireless.@wifi-device[0].txpower=17 //設置功率為17dbm 太高會燒無線模塊
uci set wireless.@wifi-device[0].channel=6 //設置無線信道為6
uci set wireless.@wifi-iface[0].mode=ap //設置無線模式為ap
uci set wireless.@wifi-iface[0].ssid=[自己設置SSID] //設置無線SSID
uci set wireless.@wifi-iface[0].network=lan //無線鏈接到lan上
uci set wireless.@wifi-iface[0].encryption=psk2 //設置加密為WPA2-PSK
uci set wireless.@wifi-iface[0].key=[密碼] //設置無線密碼
[/php]
提交應用配置
Shell代碼
[php]
uci commit //應用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重啟網路服務
[/php]
安裝luci管理界面
Shell代碼
[php]
opkg update // 更新軟體列表
opkg list-installed // 查看已安裝軟體
opkg install luci // 安裝LUCI
opkg install luci-i18n-chinese // 支持中文
luci-app-firewall - 0.10.0-1
luci-i18n-english - 0.10.0-1
luci-lib-core - 0.10.0-1
luci-lib-ipkg - 0.10.0-1
luci-lib-lmo - 0.10.0-1
luci-lib-nixio - 0.10.0-1
luci-lib-sys - 0.10.0-1
luci-lib-web - 0.10.0-1
luci-mod-admin-core - 0.10.0-1
luci-mod-admin-full - 0.10.0-1
luci-proto-core - 0.10.0-1
luci-proto-ppp - 0.10.0-1
luci-sgi-cgi - 0.10.0-1
luci-theme-base - 0.10.0-1
luci-theme-openwrt - 0.10.0-1
[/php]
即可完成LUCI的安裝。
輸入以下命令開啟支持web服務的uhttpd,並設置其為自啟動:
Shell代碼
[php]
/etc/init.d/uhttpd enable # 開機自啟動
/etc/init.d/uhttpd start # 啟動uhttpd
[/php]
- Wifidog
你可以嘗試執行以下命令安裝Wifidog:
[php]
opkg update # Optional
opkg install wifidog
[/php]
--sftp安裝
[php]
opkg update
opkg install vsftpd openssh-sftp-server
/etc/init.d/vsftpd enable
/etc/init.d/vsftpd start
[/php]
小米埠轉發命令:
通過修改 /etc/config/firewall 這個文件來實現開放自己需要的埠到外網。
[php]
config rule 'httpdwan'
option src 'wan'
option dest_port '8088'
option proto 'tcp'
option target 'ACCEPT'
option name ''''httpd wan accept tcp port 8088''''
[/php]
保存後,執行 /etc/init.d/firewall restart 重啟防火牆。
SSH工具:
1.WINSCP(文件傳輸到路由器上嚴重推薦使用)
2.putty中文版 中文的使用的難度相對低一點
『叄』 我的MP4清華紫光t950是採用君正4725的方案 最近內部正極線斷了 於是我自己進行焊接結果選用的電烙鐵頭太大
板子的焊盤是連著一根引線的,你找到和焊盤連接的那根引線把上面的絕緣漆刮開一點然後把線焊在上上面就行了。引線就在焊盤的旁邊應該可以看到斷了的痕跡,如果是過孔的話那引線就會在板子的背面。另外你把焊盤焊掉了可能是你的烙鐵溫度太高了。
『肆』 君正JZ4755新機型 麥迪4寸屏T559試用
包裝、配件與外觀
麥迪數碼由於推出了國內首款君正JZ4755主控的MP4而被人熟知,旗下應用此款方案的機型涵蓋了2.8寸屏到4.3寸屏多個系列。最新產品T559屏幕則為4英寸大小,完善旗下JZ4755產品線的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新的選擇。同時,延續以往定位中低端市場的策略,這款播放器的價格也不足三百元。至於表現如何,下面一起揭曉。
產品功能概況:(官方參數)
□4.0英寸屏幕,解析度480×272像素;
□支持MP3、WMA、OGG、APE、FLAC、WAV格式音頻;
□支持RMVB、MKV、AVI、WMV、FLV、DAT、VOB等格式視頻;
□支持JPG、BMP、GIF、PNG格式圖片瀏覽;
□內置MIC,支持WAV/MP3格式錄音;
□內置揚聲器,採用USB2.0介面;
□支持TXT格式文本閱讀;
□支持最大8GB的TF卡擴展。
T559的包裝同之前產品一樣,依然採用了周傑倫《我很忙》音樂專輯封面做裝飾,風格充滿數碼氣息。左下角特別加入了真品識別碼,用戶可通過電話或網站方式查詢真偽。
雖然價格不高,麥迪T559的配件還是比較豐富的,除說明書、保修卡與合格證外,充電器、數據線、耳塞和耳綿均有配備。充電器盛放在一個精緻的白色小盒子里,數據線和耳機也均有獨立的塑封包裝。另外,在包裝盒內還附贈了兩張印製有《我很忙》數字音樂專輯歌詞的書簽,相信周傑倫的Fans們會喜歡。
與外觀風格保持一致,T559的機身也是俊朗的黑色。它的正面完全被一塊亞克力面板覆蓋,雖然光滑但又很堅硬的質地可以有效防止刮花現象,不過很容易留下指紋。屏幕四周邊框較寬,不過除底部的麥迪Logo外,並沒有多餘的裝飾。亞克力面板鑲嵌於一圈暗色的金屬環內,整機更顯靚麗。
邊框與背殼採用一體設計,合金材質的用料很扎實。細膩的磨砂表面用粗體字印製著豐富的信息,略顯繁冗。右下角設有揚聲器,雖然是單聲道輸出,但是外放聲音比較洪亮,開至最大音量後也沒有出現破音。
採用4寸屏設計的T559由於邊框較寬,體積與主流的4.3寸屏MP4比相差不大。因為是金屬機身,拿在手裡的感覺是沉甸甸的,頗有分量。
按鍵、介面與周邊
按鍵、介面與周邊T559採用傳統的按鍵操作方式,頂部從左至右依次為音量-/+和Menu菜單鍵,均為螺紋式圓形設計,鍵程較短但觸感清脆。不過M鍵的功能定義有些混亂,長按M鍵是返回主界面,而短按除了在音頻與視頻播放內可以調出菜單,其它功能界面下只是執行返回上一級的操作。
機身底部十分簡潔,沒有設置任何介面與按鍵(右側貼紙為出廠檢驗標識),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T559正面四周暗金色的邊框與環繞下光潔如鏡的亞克力面板。
機身左側同樣很簡潔,注意到本機採用隱藏螺絲的設計,接縫平直緊密,整體做工還是比較不錯的。
一鍵飛梭由於操作便利,不少MP4均將其融入在內。麥迪T559也採納了這樣的設計,前後選擇、播放暫停與菜單選項均集中在這個滾輪式按鍵上,其彈性回饋適度,實際手感頗佳。在飛梭鍵旁邊是電源開關,與其它MP4不同的是,打開電源後無需按其它功能鍵本機便會直接進入系統,更顯方便。除這兩個功能按鍵外,機身右側還集中了TF卡插槽、3.5mm耳機孔與USB數據線介面。本機沒有單獨設置DC-IN充電介面,而是與數據傳輸集中在了一起。
為T559配上保護套可以更好地避免跌落損傷,小編拿來了XXXL號橙色款莫凡(MOFI)珠扣版絨布袋,由於本機比4.3寸屏MP4還是稍小一些的,戴上後略松,合適度85%左右。
將大半個機身放入絨布袋後的效果
屏幕效果與可視角度
麥迪T559採用4.0英寸屏幕,解析度480×272像素,背光亮度有五級可調。實際顯示色彩比較鮮艷,不過對比度感覺稍微有些高。可視角度方面,從左右兩側和頂部俯視來看,均無明顯偏色,下視角差一些。當然,和一兩個朋友共同觀看是不成問題的。
正面
上視角
下視角
左視角
右視角
實際使用中畫面顆粒感並不是太明顯
音樂播放、視頻播放
在介紹具體功能前我們先看下麥迪T559的主界面,小編接觸到的君正JZ4755方案MP4大多擁有比較個性的UI設計,這款產品也不例外。它採用類似CD碟片的弧線式菜單,功能圖標支持循環滾動。當前選則的功能則會居中放大顯示,在左側對應有功能名稱。主要功能有音頻、視頻、錄音、圖片、文本、工具箱和資源管理器。在主界面的左上角會顯示時間,左下角則為當天日期,設計比較人性化。
選中“音頻播放器”後按下飛梭鍵則進入了音樂功能,除可以直接查看媒體庫中的所有音樂外,本機還支持根據ID3信息進行歌曲分類,更能夠進入目錄瀏覽播放,錄音文件也可在此打開。另外,它還支持收藏夾功能,用戶可將喜歡的音樂添加在內。在播放設置內可調整循環模式、預置音效和虛擬聲場。
音樂播放時,上圖中的CD碟片會有旋轉效果,如果音樂文件內嵌有專輯封面的話在此會顯示封面圖片;屏幕右側區域默認為頻譜信息,有同名歌詞則會同步顯示歌詞;屏幕下方會顯示音效、聲場與循環模式,還有播放狀態。單擊M鍵在彈出菜單內可以選擇收藏文件或調整音效,還可進行A-B復讀設置。
T559的預置音效包括流行、搖滾、金屬、舞曲、電子、鄉村、爵士、古典、布魯斯、懷舊、歌劇及會話模式,但不支持用戶自定義;頗具特色的3D模式可虛擬歌劇廳、教堂、音樂廳、淋浴室、房間及虛擬空間的聲場環境。經測試知,麥迪T559可以播放MP3、WMA、WAV、OGG、AAC、APE、FLAC格式的音頻文件,具體測試結果如下:
1.有損壓縮音樂格式測試:
MPEG-1 Layer3(8KHz~44.1KHz、8Kbps~320Kbps CBR):全部可以播放
MPEG-1 Layer3(44.1KHz~48KHz、73Kbps~270Kbps VBR):全部可以播放
Windows Media Audio 9(8KHz~44.1KHz、5Kbps~320Kbps CBR):全部可以播放
Windows Media Audio 9(44.1KHz~48KHz、65Kbps~310Kbps VBR):全部可以播放
OGG Vorbis(44.1KHz~48KHz、45Kbps~500Kbps Q-1~Q10):全部可以播放
蘋果iTunes壓縮的AAC編碼.m4a格式文件(44.1KHz、Average 129Kbps):可以播放
2.無損壓縮音樂格式測試:
JetAudio轉換的FLAC格式文件(44.1KHz、Average 1001Kbps):可以播放
Windows Media Audio 9 Lossless(44.1KHz、Max 4677Kbps、Average 827Kbps):不支持
PCM編碼原生WAV格式文件(44.1KHz、Average 1411.2Kbps):可以播放
Monkey’s Audio壓縮的APE格式單個曲目(44.1KHz、Average 874Kbps):不支持
Monkey’s Audio壓縮的APE格式專輯(44.1KHz、Average 926Kbps):可以播放
Monkey’s Audio壓縮的APE格式專輯CUE分曲列表:不支持
3.左右聲道測試:
經測試,T559左右聲道輸出正常,不過開至最大音量的一半以上時會開始出現輕微的串音現象。
4.底噪測試:
將播放器音量調到最大,播放“iMP3底噪測試文件”,多次暫停播放並試聽耳機聲音變化,存在較為明顯底雜訊。
進入視頻播放功能,默認可按照目錄查找視頻進行播放。在控制菜單內可選擇斷點續播是否打開,以及在原始尺寸、正常及全屏三種顯示比例間切換;控制條可選擇自動隱藏、始終顯示、播放時間顯示及字幕的顯示開關;視頻輸出內只能切換PAL和NTSC兩種電視制式,目前僅支持AV復合的方式。自帶的演示文件包括了十種不同格式的影片片段,充分顯示了其對格式支持的廣泛性。視頻播放過程中按MENU鍵彈出的設置窗口與視頻設置菜單內類似,不過多了一個選時播放的選項。
麥迪T559採用君正JZ4755主控方案,支持DAT、MPG、VOB、MP4、MKV、AVI、MOV、FLV、WMV等主流格式視頻播放。其中RMVB格式與XviD/DivX編碼的AVI視頻播放最為出色,兩種格式均可支持至1280×720級別,不過碼率較高的720P高清視頻存在丟幀現象。另外,XviD/DivX編碼的MKV也可較順暢地播放,存在問題是聲畫不同步,類似還有VC-1編碼的WMV視頻也可支持至720P,但聲畫不同步更為明顯。其它編碼格式的兼容性如下:352×240解析度的MPEG1編碼DAT視頻與最大720×480解析度的MPEG1/2編碼MPG視頻播放流暢,而解析度720×480的VOB視頻播放存在聲畫不同步現象;對AVC編碼視頻的支持性一般,其中720×480解析度及以下的MP4視頻可流暢播放,而MKV也只能支持到480P級別(部分低解析度的也不支持),AVI和MOV格式流暢支持的范圍只在720×576解析度以內;對於FLV視頻的支持性較為出色,最大720×405解析度的H.263編碼與最大800×450解析度的VP6編碼相關測試文件均可順利播放。
其它常用附加功能
進入麥迪T559的文本閱讀功能,系統會自動打開上一次瀏覽的文件進度。默認顯示方式為白底黑字,在菜單內可調整文字的大小、顏色、行間距、字間距;背景也可在多種顏色間調整,還支持自定義圖片;瀏覽方式可選擇每次翻轉前進的速度,並支持書簽管理。兼容格式方面,目前T559隻能夠閱讀TXT文本和LRC歌詞文件,不過對編碼支持得很全面,常見的ANSI、Unicode、Unicode big endian、UTF-8編碼TXT文本都可正常閱讀。打開速度方面,本機默認載入文本首頁內容後其餘部分在後台載入,因此打開速度並不受文件體積影響。
錄音功能進入之後直接顯示錄音的界面,按菜單鍵並不能調出功能選項,小編亂按一通才發現錄音的功能選項需要單擊音量-/+才能進入。本機提供高/低錄音質量、MP3/WAV錄音格式可選,也可在錄音功能內直接試聽之前錄音文件。實際錄音效果小編感覺還是不錯的,聲音較大且不顯得渾濁。以下小編用WAV格式、高質量採集了兩段音頻,感興趣的朋友可點擊試聽:
點擊試聽:語音錄音-歌曲
點擊試聽:語音錄音-電影片段
進入圖片瀏覽功能可以看到所有放在本機磁碟“PICTURE”文件夾內的圖片縮略圖,載入速度會受文件體積的影響。圖片菜單選項中可調整幻燈片播放速度和設置為音樂、電子書、錄音機的背景圖,不支持設為桌面。
經測試,麥迪T559可以打開JPG、BMP、GIF、PNG格式的圖片文件。打開速度方面表現還可以,影響使用體驗的地方在於打開圖片文件夾後必須等待縮略圖全載入完才能操作,如果文件夾內圖片數量很多的話縮略圖載入還是比較慢的。
通過文件管理器可查看到本機存儲空間內所有不同格式的文件,與其他方案機型不一樣的地方在於JZ4755主控的T559可實現文件批量管理。瀏覽過程中按飛梭鍵可選中多個文件,然後按音量-/+鍵可在彈出菜單內選擇打開、復制、刪除或移動。
系統設置與USB測速
麥迪T559將系統設置整合在了工具箱內,除此之外還有世界時間、日歷和俄羅斯方塊小游戲
系統設置包含了桌面設置(背景/日期調整)、菜單動畫、關機設置、背光設置、語言設置等方方面面的更改選項。其中最下方的系統功能內可查看產品信息、恢復出廠設置、格式化U盤。目前,本機的最新固件為V00003版本。
日歷可查看農歷、星期等信息,實用性較高;世界時間的地球圖標會自動旋轉,比較精美
麥迪T559採用高速USB2.0傳輸介面,經過測試,其隨機寫入速度最快為3254KB/S,隨機讀取速度最快為6527KB/S;實際應用中復制獨立的178MB文件需要1分13秒(平均每秒約2499KB/s),復制3個合計401MB的文件需要2分47秒(平均每秒約2458KB/s)。
作為君正JZ4755主控的一款高清MP4,麥迪T559在視頻表現方面更加追求對各種編碼、格式支持的廣泛性。不過,其應對高清視頻的解碼能力還有待提高。而在其它功能方面,這款產品與主流的高清MP4相比應該說是各具特色,省去了FM收音功能對部分朋友來說可能有些不便。整體而言,麥迪這款高清新品依舊主打中低端市場,不足三百元的價格也在大眾消費者的承受范圍內。雖然價格定位不高,但其整體做工還是比較出色的。用料扎實的金屬機身與亞克力鏡面給小編帶來了較為深刻的印象,相信不少朋友也會喜歡。
『伍』 國產數字晶元廠商詳細信息
國產數字晶元廠商詳細信息
下面我們將從核心技術、主要產品、目標市場和應用方案等方面對這30家公司逐一展示。
中科龍芯
核心技術:MIPS授權架構的CPU及生態圈、跨指令兼容的二進制翻譯技術。
主要產品:面向行業應用的「龍芯1號」小CPU;面向工控和終端類應用的「龍芯2號」中CPU;以及面向桌面與伺服器類應用的「龍芯3號」大CPU。
應用領域:網路安全、辦公與信息化、工控及物聯網等領域,並在政府、能源、金融、交通、教育等行業領域取得了廣泛應用。
天津飛騰
核心技術:自研ARMv8架構處理器、片上並行系統(PSoC)體系結構。
主要產品:高性能伺服器CPU(騰雲S系列);高效能桌面CPU(騰銳D系列);高端嵌入式CPU(騰瓏E系列)三大系列。
應用領域:國內政務辦公、裝備製造、雲計算、大數據以及金融、能源和軌道交通等行業信息系統領域。
海光信息
核心技術:AMD授權X86指令集架構、「禪定」x86 CPU
主要產品:7000系列、5000系列和3000系列處理器。
應用領域:政府機構和商業伺服器應用。
兆芯
核心技術: CPU、GPU、晶元組核心技術。
主要產品:「開先」、「開勝」兩大CPU系列。
應用領域: 黨政辦公、金融、教育、醫療、交通、網路安全、能源等行業。
申威
核心技術:申威64自主可控架構
主要產品:SW1600/SW1610 CPU。
應用領域: 黨政、軍事、超算、伺服器和桌面電腦。
華為海思
核心技術:ARM v8架構授權、達芬奇架構NPU
主要產品:鯤鵬920、麒麟系列應用處理器、升騰AI晶元。
應用領域:伺服器、手機、智能終端。
紫光展銳
核心技術:5G通信、AI平台
主要產品:虎賁T7520/T7510/T710系列手機應用處理器、W517/307系列智能可穿戴處理器、春藤系列物聯網晶元。
應用方案:5G、AIoT、智能語音、智能穿戴、平板電腦、工業互聯網
目標市場:手機、可穿戴設備、工業物聯網、 汽車 電子、功率電子。
瑞芯微
核心技術:ARM內核高性能應用處理器、智能語音
主要產品:RK35系列、RK33系列、RK32系列、RK31系列RK30系列、RK18系列、RK MCU系列、RK Power系列、RV11系列。
應用方案:平板電腦、流媒體應用、商業及工業應用、家居應用、智聯網應用、視覺應用、車載應用。
目標市場:智能硬體、手機周邊、平板電腦、電視機頂盒、工控等多個領域。
北京君正
核心技術:XBurst 系列 CPU Core (基於MIPS 指令集)、Helix/ Radix系列 VPU、Tiziano圖像處理器、君正AIE 算力引擎、ISSI存儲技術
主要產品:X2000、X1000/E、X1520、X1500、X1021系列微處理器;T40、T31、T21、T30、T20系列智能視頻處理器;ISSI/Lumissil存儲器。
應用方案:智能音頻、圖像識別、智能家電、智能家居、智能辦公、智能視頻。
目標市場:生物識別、教育電子、多媒體播放器、電子書、平板電腦、AIoT等領域,以及計算和通信存儲市場。
全志 科技
核心技術:智能應用處理器SoC、超高清視頻編解碼、高性能CPU/GPU/AI多核整合;
主要產品:A系列平板電腦應用處理器、F系列多媒體處理器、H系列機頂盒OTT處理器、R系列智能語音晶元、T系列車規級駕艙信息 娛樂 處理器、V系列視頻編解碼處理器、MR系列處理器。
應用方案:智能硬體、消費電子、工業控制、家庭 娛樂 、車聯網方案;
目標市場:智能硬體、平板電腦、智能家電、車聯網、機器人、虛擬現實、網路機頂盒,以及電源、無線通信模組、智能物聯網等多個產品領域。
景嘉微
核心技術:支持國產CPU和國產操作系統的GPU
主要產品:JM5400、JM7200/7201 圖形處理器
應用市場:筆記本電腦、一體機、移動工作站、刀片式主板等桌面辦公和工業控制領域。
天數智芯
核心技術:全自研通用計算GPGPU
主要產品:7納米GPGPU高端自研雲端訓練晶元
目標市場: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智能推薦等AI領域;HPC通用計算。
芯動 科技
核心技術:GDDR6高帶寬顯存技術、4K/8K顯示的HDMI2.1技術、國產自主標準的INNOLINK Chiplet和HBM2E高性能計算平台技術
主要產品:智能渲染GPU圖形處理器;高速32Gbps SerDes Memory ;高性能計算/高帶寬儲存/加密計算/AI雲計算/低功耗IoT等晶元。
應用市場:高性能計算/多媒體& 汽車 電子/IoT物聯網等領域;信創桌面渲染、5G數據中心、雲 游戲 、雲辦公、雲教育等主流新基建領域。
高雲半導體
核心技術:GoAI機器學習平台、藍牙FPGA系統級晶元
主要產品:晨熙家族GW2A系列 FPGA、小蜜蜂家族GW1N系列SoC
應用市場:通訊、工業控制、LED顯示、 汽車 電子、消費電子、AI、數據中心。
上海安路
核心技術:全流程TD軟體系統
主要產品:高端PHOENIX(鳳凰)、中端EAGLE(獵鷹)、低端ELF(精靈)系列FPGA。
應用方案:LED顯示屏、工業自動化、通信控制、MIPI和TCON顯示等。
紫光國微
核心技術:Pango Design Suite FPGA開發軟體技術、嵌入式FLASH、高安全加密、內嵌ECC。
主要產品:Titan系列FPGA、Logos系列FPGA、Compact系列CPLD;智能卡和智能終端安全晶元;半導體功率器件;超穩晶體頻率器件;5G超級SIM卡。
應用方案:移動通信、金融支付、數字政務、公共事業、物聯網與智慧生活、智能 汽車 、電子設備、電力與電源管理、人工智慧。
目標市場:金融、電信、政務、 汽車 、工業互聯、物聯網等領域。
京微齊力
核心技術:AiPGA晶元(AI in FPGA)、異構計算HPA晶元(Heterogeneous Programmable Accelerator)、嵌入式可編程eFPGA IP核、FX伏羲EDA軟體
主要產品:HME-R、HME-M、HME-P、HME-H系列FPGA
應用方案:工業控制、醫療電子、消費類電子、廣播&通信、 汽車 電子、計算機與存儲、嵌入式應用、人工智慧。
目標市場:雲端伺服器、消費類智能終端以及國家通信/工業/醫療等核心基礎設施。
智多晶
核心技術:FPGA開發軟體「HqFpga」、 自主研發的FPGA架構
主要產品:Seagull 1000系列 CPLD、Sealion 2000 系列FPGA、Seal 5000 系列 FPGA
目標市場:LED驅動、視頻監控、圖像處理、工業控制、4G/5G通信網路、數據中心等。
成都華微電子
核心技術: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FPGA硬體設計平台、可編程邏輯器件綜合、映射及編程演算法軟體技術。
主要產品:數字模擬混合信號晶元、可編程邏輯器件、ADC/DAC、模擬電路及介面電路系列產品
應用市場:工業控制、通信和安防等。
遨格芯
核心技術:可編程SoC、異構(MCU)邊緣計算
主要產品:CPLD、FPGA、MCU-SoC、AI ASIC、MCU。
目標市場:消費電子、工業和AIoT。
晶晨半導體
核心技術:超高清多媒體編解碼和顯示處理、人工智慧、內容安全保護、系統IP等核心軟硬體技術
主要產品:多媒體SoC晶元
應用方案:IP/OTT/DVB機頂盒方案、智能電視、智能影像、智能家居、智能商顯。
目標市場:智能機頂盒、智能電視和AI音視頻系統終端等,以及IPC等消費類安防市場、車載 娛樂 、輔助駕駛等 汽車 電子市場。
國科微
核心技術:全自主固態硬碟控制晶元、無線數據通信核心技術、AVS2超高清智能4K解碼晶元
主要產品:直播衛星高清晶元、智能4K解碼晶元、H.264/H.265高清安防晶元、高端固態存儲主控晶元、北斗導航定位晶元。
應用方案:智能機頂盒、智能監控、存儲控制、物聯網
目標市場:衛星廣播、無線通信、存儲和信息安全、物聯網應用領域。
中星微電子
核心技術:組織制定安全防範視頻安全數字音視頻編解碼(SVAC)國家標准、結構化的視頻碼流、「數據驅動並行計算」架構
主要產品:「星光」數字多媒體晶元、 集成神經網路處理器(NPU)的SVAC視頻編解碼SoC、SVAC視頻安全攝像頭晶元、H.264 解壓縮晶元、PC攝像頭晶元
目標市場:信息安全、圖像編碼視頻安全領域。
瀾起 科技
核心技術:高性能DDR內存緩沖控制器、動態安全監控技術(DSC)、異構計算與互聯技術
主要產品:DDR2-DDR5系列內存介面晶元、PCIe Retimer晶元、伺服器CPU
目標市場:雲計算、伺服器、存儲設備及硬體加速器等應用領域。
兆易創新
核心技術:國產SPI NAND Flash工藝技術、基於Armv8-M架構的Cortex-M33內核高性能微處理器
主要產品:NOR Flash、NAND Flash、GD32系列MCU
應用方案:GD25/GD55 B/T/X系列大容量高性能SPI NOR Flash、車載數字組合儀表解決方案、GSL7001光學指紋識別方案
目標市場:工業、 汽車 、計算、消費類電子、物聯網、移動應用以及網路和電信行業。
東芯半導體
核心技術:NAND/NOR/DRAM/MCP設計工藝技術
主要產品:中小容量NAND Flash、NOR Flash、DRAM晶元
目標市場:工業控制、通訊網路、消費電子、移動設備、物聯網。
芯天下
核心技術:成熟快閃記憶體及新型存儲技術
主要產品:SPI NOR Flash, NOR MCP, SPI NAND Flash, SD NAND Flash, NAND MCP等。
目標市場:物聯網,顯示與觸控,通信,消費電子,工業等領域。
聚辰半導體
核心技術:串列EEPROM、邏輯加密卡、零漂移軌到軌輸入輸出運放
主要產品:EEPROM、智能卡晶元
目標市場:智能手機、液晶面板、藍牙模塊、通訊、計算機及周邊、醫療儀器、白色家電、 汽車 電子、工業控制等眾多領域。
恆爍半導體
核心技術:基於NOR Flash的存算一體架構;50nm製程的NOR Flash存儲
主要產品:SPI NOR flash存儲器;基於NOR flash的存算一體CIM AI加速晶元; 基於ARM Cortex的32位MCU
目標市場:可穿戴設備、智能音響、安防監控、物聯網IoT、泛在電力物聯網、 汽車 電子、消費電子及工業等領域。
得一微電子
核心技術:固態存儲控制晶元
主要產品:PCIe SSD主控晶元、SATA SSD主控晶元、eMMC 5.1主控晶元、SPI NAND主控晶元、USB主控晶元
目標市場:通用計算和存儲市場,覆蓋消費級、企業級、工業級、 汽車 級應用。
『陸』 麥迪t951相關升級步驟和升級後的好處
麥迪MP4升級操作說明
第一步,下載程序
1,登錄麥迪網站http://www.mymahdi.com 進入首頁 -> 下載中心 -> 驅動下載,找到「君正4755-USB驅動」、「君正4755燒錄工具2.73A」,點擊下載。
2,進入首頁 -> 下載中心 -> 軟體下載,「mahdi麥迪T***升級程序」,點擊下載。
第二部,做升級准備
1,在電腦上將下載的壓縮文件點滑鼠右鍵解壓縮。
2,打開「君正4755燒錄工具2.73A」文件夾,雙擊藍色圖標,彈出「君正生產燒錄器」窗口。
3,在「choose update.bin」項,單擊「Open」
4,在彈出的窗口中查找「麥迪程序」,選擇自己麥迪機的對應型號。找到.bin程序文件,雙擊之。
5,「Nand Force Erase」前面的選擇框打鉤,選中;(圖示中的紅色圓圈標識部分)
6,"cpu&bus type"項,如果是2.8(3.0)英寸屏幕的麥迪機則選擇「JZ4755 16位匯流排」,如果是4.0(4.3)英寸屏幕的麥迪機則選擇「JZ4755 32位匯流排」;
第三部,升級
1,將麥迪機的電源開關鍵推到關「OFF」的位置;
2,將麥迪原裝USB線的一端連接電腦的USB口;
3,按住麥迪機M鍵(MENU鍵)不鬆手,然後將USB線的另一端插入麥迪機的USB口;
4,此時會電腦會提示安裝USB驅動,此時可以松開手,不用按住M鍵了。選擇從指定位置按裝,這個位置是你解壓縮「君正4755-USB驅動」後得到的文件夾所在的位置。選擇下一步,安裝,就會看到飛文件的圖示。數十秒後安裝完畢。(配置低的電腦耗時稍長)
5,安裝驅動結束後,電腦會識別新硬體,在顯示器右下角任務處看到新硬體盤符(綠色箭頭圖標),此時通過刪除硬體操作斷開USB與電腦的連接;
6,重復步驟3,此時可以看到「君正生產燒錄器」面板下部「Update status」1位置的灰色方框變成黃色,且不斷閃動,持續數十秒後停止,程序拷貝結束。
7,此時,麥迪機屏幕會顯示一個在旋轉的圓形圖標。一分鍾後,出現開機界面,程序安裝結束;
8,麥迪機固件升級結束。
通過測試沒有什麼改變 建議沒有特殊需要不要升級!
『柒』 中國芯暗流涌動,龍芯/飛騰都在走什麼樣的路
近年來,在核高基項目補貼和國家級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扶持下,國內從事高性能
CPU設計的單位或公司數量也不斷壯大,這當中有像龍芯、飛騰、申威這樣 擁有深厚技
術底蘊的老牌IC設計單位,也有像宏芯、兆芯這樣新秀;既有展訊這樣的國有控股公司
,也有海思這樣的非國有制企業。
有人評價這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也有人評價這是「重復建設、互相傾軋」。
事實上,在眼花繚亂的設計單位和公司中,根據自主可控程度高低和市場化運營的難易
,可以分為三種難度模式:
「一種走獨立自主路線,構建自己技術體系的Hard模式,其代表是龍芯、申威;
另一種是自己設計微結構,保障晶元安全可控,但依附於Wintel或AA體系,兼容其軟體
生態的Normal模式,其代表是飛騰、君正、眾志;
最後一種是和大陸外廠商合作、合資,或者在軟體和硬體方面完全依附於AA體系的Simp
le模式,前者的代表是兆芯、宏芯,後者的代表是海思、展訊。」
下面,我們就從三種難度模式的發展路線盤點國產CPU的技術路線和市場前景。
一、Hard模式發展路線
獨立自主發展路線顧名思義在知識產權、發展路線選擇權方面是完全由自己說了算,走
自主路線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擁有自主發展權。」
擁有自己的指令集,可以自主擴展指令集,在發展方向上可以自主選擇。例如龍芯就在
獲得Mips永久授權的同時,自行擴展了148條loongEXT、5條loongVM指令、213條loongB
T、1014條loongSIMD,將Mips原本的527條指令,擴展為1907條,發展成為龍芯自己的l
oongISA,申威對Alpha的指令集也進行了很大程度的擴展。
「二是安全可控。」
自主構建技術體系,可以實現從軟體和硬體上同時實現安全可控。例如,龍芯正在以「
loongISA+LCC+GS464E等自主研發的微結構+社區操作系統loongnix+軟體生態+產業聯盟
」為基礎,力爭打造自己的體系,由於軟體和硬體皆自己搭建,因而安全性較高。申威
也在積極構建自己的軟硬體體系,開發了自己的神威睿智編譯器,研發了基於Linux的神
威睿思操作系統,加上超算領域不像PC領域那樣存在軟體生態的掣肘,申威構建自主技
術體系的道路可謂一片坦途——於2012年9月投入使用的神威藍光超算使用了8704片申威
1600,搭載神威睿思操作系統,實現了軟體和硬體全部國產化。
「三是利潤全部在國內。」
舉例來說,龍芯構建了一個涵蓋兩三百家企業,上萬名技術人員的產業聯盟。因為擁有
自主知識產權,可以實現所有利潤都留在龍芯構建的產業聯盟內,國外廠商除非加入龍
芯的產業聯盟,給龍芯當馬仔,否則無法分走一分一毫利潤。申威因專注超算領域,產
業聯盟比較封閉,目前除神威超算的液冷系統從國外采購外,其餘大多實現國產化。
Hard模式之下也有兩個不利因素:
「一是技術門檻高,產業化難度大。」
設計單位要獨立完成指令集擴展、微結構設計、編譯器研發、軟體生態搭建等工作,還
要吸引足夠多、足夠強的合作夥伴加盟,建立產業聯盟。
「二是不利於市場化運營。」
目前,PC領域是Wintel體系的天下,而移動端晶元是AA體系的天下,伺服器方面中低端
市場基本被X86晶元佔領,而高端伺服器則是IBM的傳統市場。構建自己的體系必然無法
兼容國外Wintel體系和AA體系,不利於市場化運營。
二、Normal模式發展路線
Normal模式發展路線是指設計單位購買國外指令集授權,自主設計微結構,但依附於Wi
ntel或AA體系,兼容其軟體生態的發展路線。典型代表:飛騰(ARM)、君正、眾志。
Normal模式有以下兩個特點:
「一是購買國外指令集授權。」
舉例來說,飛騰購買了ARM V8指令集授權,君正購買了MIPS授權,北大眾志則獲得了X8
6授權(龍芯課題組成立後,AMD主動找上門給的。至於其中的原因,你懂得)。
「二是自主設計微結構和CPU,從硬體上來保障硬體安全可控。」
舉例來說,飛騰設計了「小米」,並有「火星」和「地球」兩款產品;君正設計了XBur
st0、XBurst1 、XBurst2,並有Z系列、X系列、M系列三條產品線;北大眾志自主設計了
UniCore-1、UniCore-2,以及眾志-805、PKUnity-3-130 、PKUnity-3(65)、 PKUnity8
6-2、PKUnity86-3等CPU或SOC,其中PKUnity86-3具有非常高的集成度,實現將CPU、GP
U、DSP,北橋與南橋晶元組集成為單一晶元,最大程度地規避了大批量整機生產中的國
外配套晶元斷貨和停產風險。
「三是能兼容國外Wintel體系、AA體系的軟體生態。」
舉例來說,「火星」和「地球」能流暢運行安卓及其應用程序;君正則是因為大量應用
軟體都是針對ARM寫的,導致君正無法運行這些應用軟體,針對這個問題,君正正在開發
的MC轉碼,能在部分程度上改善兼容性的問題。另外,君正的智能手錶inWatch T搭載了
TencentOS;北大眾志則是能完全兼容Window98、WindowXP、Window7等操作系統。
雖然Normal模式下,設計單位無法自主擴展指令集,技術發展只能按照外商劃定的路線
圖亦步亦趨,無法自主選擇發展方向。而且無論是授權到期還是指令集更新,都要再次
購買指令集授權,始終是受制於人,淪為高級打工仔。
但在沒有自己的體系可以依託或沒有資本和技術自建體系的情況下,依附於國外體系,
是獨立自主發展向市場化運營妥協的無奈選擇。
利弊相伴、禍福相依。Normal模式也能帶來以下優勢:
「一是研發的技術門檻、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大幅降低。」
例如飛騰和君正就不需要自己擴展指令集,不需要開發自己的編譯器,更不需要構建軟
件生態和產業聯盟,只需要設計「小米」、XBurst和UniCore-2等微結構以及「火星」、
M150、M200、X1000、PKUnity86-3即可。
「二是有利於市場化運營。」
在依附於國外體系後,可以兼容其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且豐富的軟體生態,不會遭遇Hard
模式下的軟體生態瓶頸。這對於飛騰、君正和眾志市場化運營來說是一大利好。
三、Simple模式發展路線
Simple模式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和大陸外廠商合作、合資;
另一種是軟體和硬體方面完全依附於AA體系。」
前者的代表是兆芯、宏芯,後者的代表是海思、展訊。
對於像兆芯、宏芯這樣和國外廠商合資或者合作的企業來說,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大樹
底下好乘涼——兆芯可以得到Wintel體系的庇護,而宏芯能夠得到IBM的技術支持。當然
,代價同樣巨大。從此往後,兆芯淪為Wintel體系的馬仔,宏芯也被IBM綁在了OPENPOW
ER的戰車上,永遠的失去了像龍芯、申威那樣自主發展的可能性。
而且,在引進技術中,往往有這樣一個過程,先貼牌,後仿製,再修改原始設計,最後
在將引進的技術融會貫通後自主創新。因此,宏芯今年發布的CP1,其實就是IBM的Powe
r8的馬甲,兆芯目前唯一一款桌面晶元ZX-A就是VIA Nano的馬甲。
按照兆芯和宏芯公布的PPT,要走完貼牌、仿製、修改、自主創新這個過程基本要到201
8年左右的ZX-E和CP3。在此之前的產品,基本上談不上自主知識產權,就更談不上安全
可控。
另外,對兆芯和宏芯來說,還存在另一些風險:
對於宏芯而言,IBM對宏芯的技術扶持是受限制的!POWER 8最有價值的浮點運算方面的
技術是不對宏芯開放的。另外,IBM將技術轉讓給宏芯的意圖是扶持一個打工仔,做四核
或八核處理器去和Intel搶市場。
「如果宏芯想用IBM的技術自己設計微結構,做高端伺服器的CPU和IBM競爭,那麼宏芯將
無法得到IBM的技術支持。」
對於兆芯而言,風險就更大。
台灣VIA的X86專利來自收購的Cyrix公司,雖然獲得了部分X86專利的使用權,但VIA在技
術積累方面缺乏底蘊,在遭受Intel專利大棒的襲擊下,VIA的X86晶元銷聲匿跡。
雖然在英特爾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達成協議後,英特爾需向威盛提供x86授權
協議延長至2018年4月——在2018年4月前,VIA與Intel將可相互使用對方的專利,但20
18年4月之後,VIA就不能再使用Intel的新專利(舊專利能繼續使用)。
那麼,到了2018年後,兆芯若不用Intel的新專利技術,那麼很有可能在性能方面被Int
el越拉越遠,若是使用Intel的新專利,那麼就很有可能被Intel專利大棒打的半身不遂
,重蹈VIA當年的悲劇。
另外,兆芯技術起點很低。Cyrix公司早在2000年就有大批技術骨幹人才流失,VIA的X8
6晶元在09年左右技術發展就基本停滯了,VIA官網上更是萬年不更新,目前最好的產品
是VIA Nano,但其性能實在是慘目忍睹,不要說和Intel的haswel比較,就是和龍芯GS4
64E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不過VIA最新的 QuadCore E C4650有一定進步,在製程工藝和
主頻方面比Nano有一定提升,但根據官網資料,微結構依舊是以賽亞的小改版本,單線
程能力還是相對較弱。
另外,不知道VIA是否將QuadCore E C4650轉移給兆芯, QuadCore E C4650是否就是兆
芯的ZX-C。
對於像海思、展訊這樣的公司來說
依附於AA體系下,有利於商業運營,能賺快錢,但在購買ARM微結構,集成自己的SOC的
過程中,ARM微結構授權費和每生產一枚晶元的專利費猶如ARM稅在吸血,榨取了IC設計
公司的利潤。
海思和展訊的日子過得蠻滋潤,原因在於海思是華為子公司,麒麟晶元自產自銷不愁賣
,定價上不受市場影響,華為內部說了算,而且華為產品的高溢價可以為海思留出充足
的利潤空間。
展訊在被紫光收購後,Intel又以15億美元入股展訊獲得2成股權,另外國家集成電路大
基金給予紫光400億資金。在紫光和Intel的輸血下,展訊自然是能夠縱橫捭闔。而那些
不能「拼爹」,或者雖然有個爹,但爹不是李剛的ARM陣營廠商,比如聯芯、炬力、新岸
線、全志、瑞芯微等就沒這么幸運了。
另外,因為大家都是購買ARM的微結構,帶來了產品高度同質化、缺乏核心技術、利潤普
遍偏低、市場競爭激烈、生存壓力大、產品存在安全風險等問題。
四、選擇一個發展方向,集中攻堅是否可行?
目前,如果算上被飛騰終止開發的SPARC,在國內可謂集齊了X86、ARM、MIPS、Alhpa、
POWER、SPARC六大陣營,而且還各搞一套軟體生態和產業聯盟,說是重復建設、互相傾
軋也不無道理。
那麼,國家是否能夠出面協調,選擇1-2個主攻方向,實現集中力量,重點攻堅嗎?
難!
除了部門利益難以調和外,彼此之間發展路線的不認同也是重要因素——在龍芯、申威
看來,選擇Normal模式、Simple模式,永遠受制於人,無法形成自己的軟體生態,也無
法自主選擇發展方向,永遠不能實現獨立自主。
對於龍芯和申威來說,一個擁有國內最強微結構,另一個擁有國內最好的高性能眾核CP
U,經過十多年的技術積累,龍芯和申威已經有了自己的指令集、編譯器,和頗具雛形的
軟體生態與產業聯盟,要他們放棄現有的技術積累,轉投X86、ARM陣營顯然是不可能的
。
而在兆芯、海思等看來,選擇Hard模式不僅技術門檻高,市場化運營更是難以上青天,
是土八路斗美械師,自尋死路。在可以依附於Wintel體系和AA體系的大樹下乘涼之時,
根本不可能選擇Hard模式。
另外,Hard模式成功了固然好,無論是信息安全方面還是商業利益上都是無與倫比的,
但風險異常巨大,失敗了就是血本無歸。而Normal模式、Simple模式雖然在信息安全還
是商業利益方面的收益不能和Hard模式比,但風險較低,是在國內半導體產業總體落後
西方的情況下,向現實妥協後的無奈選擇。
因此,國家決策層想必也是難以抉擇,於是來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把能走的路都
走一遍,總有個把能成。但以中國在IC設計方面的人才積累和資金投入,我們真的有這
個資本和時間去揮霍么?
五、為什麼國家對各家IC設計公司扶持差異巨大
盤點各家公司獲得國家資金扶持情況:
「2014年紫光(控股展訊)獲得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400億元人民幣。
宏芯成立時獲6億注冊資本,從2014年成立至今,獲得補助不少於20億元人民幣。
兆芯成立時上海市政府出資12億元,從2013年成立至今,獲得補助不少於70億元人民幣
。
龍芯自2001年成立以來,從國家863計劃、核高基專項中累計獲得項目經費5億人民幣。
龍芯中科公司成立後,獲得北京市政府2億人民幣的股權投資。2010年後未獲得國家項目
資金扶持。
飛騰、申威因是軍方項目,並沒有數據。」
在中國的國情下,獲得國家補助並不依靠各家的技術水平、技術成果、技術路線(技術
水平最好,也是技術成果最豐富的龍芯、申威、飛騰,顯然不如兆芯、展訊受國家重視
),而是取決於各家單位的公關能力和國際巨頭的在華影響力。
六、結語
五大陣營互相傾軋,一方面是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同時也帶來了激烈的競爭,相信在
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優勝劣汰下,中國芯能浴火重生,在國際晶元市場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