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統模型包括編譯器嗎
Ⅰ 通信系統模型由哪幾部分組成
模擬通信系統模型
模擬通信系統模型如圖所示。在模擬通信系統中,需要兩種變換:
第一種變換
發送端的連續消息要變換成原始電信號,接收端收到的信號要反變換成原連續消息;
第二種變換
調制和解調
調制:將原始電信號變換成其頻帶適合信道傳輸的信號,
解調:在接收端將信道中傳輸的信號還原成原始的電信號。
經過調制後的信號成為已調信號;發送端調制前和接收端解調後的信號成為基帶信號。因此,原始電信號又稱為基帶信號,而已調信號又稱為頻帶信號。
消息從發送端傳遞到接收端並非僅經過以上兩種變換,系統里可能還有濾波、放大、變頻、輻射等等過程。
數字通信系統模型
數字通信系統是指利用數字信號傳遞消息的通信系統。數字通信系統的模型如圖所示。數字通信涉及的技術問題很多,其中有信源編碼、信道編碼、保密編碼、數字調制、數字復接、同步問題等等。
Ⅱ 一個數據通信的系統模型不包括什麼部分
一個數據通信的系統模型不包括數據電路和通信信道。數據通信系統的模型:
1、源系統:
源點設備產生要傳輸的數據;發送器,通常源點產生的數字比特流要通過發送器編碼後才能夠在傳輸系統中進行傳輸。典型的發送器就是調制器。
2、目的系統:
接收器:接收傳輸系統傳送過來的信號,並把它轉換為能夠被目的設備處理的信息。典型的接收器就是解調器,它把來自傳輸線路上的模擬信號進行解調,提取出在發送端置入的消息,還原出發送端產生的數字比特流;終點設備從接收器獲取傳送來的數字比特流,然後把信息輸出(例如,把漢字在PC機屏幕上顯示出來)。終點又稱為目的站,或信宿。
3、信號:
根據信號中代表消息的參數的取值方式劃分為模擬信號,或連續信號和數字信號,或離散信號。
Ⅲ 數字通信的數字通信系統分類
數字通信系統可進一步細分為數字頻帶傳輸通信系統、數字基帶傳輸通信系統、模擬信號數字化傳輸通信系統。
數字通信的基本特徵是,它的消息或信號
具有「離散」或「數字」的
特性,從而使數字通信具有許多特殊的問題。例如前邊提到的第二種變換,在模擬通信中強調變換的線性特性,即強調已調參量與代表消息的基帶信號之間的比例特性;而在數字通信中,則強調已調參量與代表消息的數字信號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另外,數字通信中還存在以下突出問題:第一,數字信號傳輸時,信道雜訊或干擾所造成的差錯,原則上是可以控制的。這是通過所謂的差錯控制編碼來實現的。於是,就需要在發送端增加一個編碼器,而在接收端相應需要一個解碼器。第二,當需要實現保密通信時,可對數字基帶信號進行
人為
「擾亂」(
加密),此時在收端就必須進行解密。第三,由於數字通信傳輸的是一個接一個按一定節拍傳送的數字信號,因而接收端必須有一個與發端相同的節拍,否則,就會因收發步調不一致而造成混亂。另外,為了表述消息內容,基帶信號都是按消息特徵進行編組的,於是,在收發之間一組組的編碼的規律也必須一致,否則接收時消息的真正內容將無法恢復。在數字通信中,稱節拍一致
為
「位同步」或「碼元同步」,而稱編組一致為「群同步」或「幀同步」,故數字通信中還必須有「同步」這個
重要問題。
綜上所述,點對點的數字通信系統模型一般可用圖
2所示。
需要說明的是,圖中調制器
/
解調器、加密器
/
解密器、編碼器
/
解碼器等環節,在具體通信系統中是否全部採用,這要取決於具體設計條件和要求。但在一個系統中,如果發端有調制
/
加密
/
編碼,則收端必須有解調
/
解密
/
解碼。通常把有調制器
/
解調器的數字通信系統稱為數字頻帶傳輸通信系統。
與頻帶傳輸系統相對應,我們把沒有調制器
/
解調器的數字通信系統稱為數字基帶傳輸通信系統,如圖3所示。
圖中基帶信號形成器可能包括編碼器、加密器以及波形變換等,接收濾波器亦可能包括解碼器、解密器等。
上面論述的數字通信系統中,信源輸出的信號均為數字基帶信號,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信號(如語音信號)為連續變化的模擬信號。那麼要實現模擬信號在數字系統中的傳輸,則必須在發端將模擬信號數字化,即進行
A/D
轉換;在接收端需進行相反的轉換,即
D/A
轉換。實現模擬信號數字化傳輸的系統如圖
4所示。
Ⅳ 模擬通信系統的一般模型和模型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
1.2 通信系統的組成 :通信系統的一般模型 模擬通信系統 數字通信系統 數字通信的主要特點
1.2.1 通信系統的一般模型
實現信息傳遞所需的一切技術設備和傳輸媒質的總和稱為通信系統。以基本的點對點通信為例,通信系統的組成(通常也稱為一般模型)如圖 1-1 所示。 模擬通信系統的一般模型 圖中,信源(信息源,也稱發終端)的作用是把待傳輸的消息轉換成原始電信號,如電話系統中電話機可看成是信源。信源輸出的信號稱為基帶信號。所謂基帶信號是指沒有經過調制(進行頻譜搬移和變換)的原始電信號,其特點是信號頻譜從零頻附近開始,具有低通形式,。根據原始電信號的特徵,基帶信號可分為數字基帶信號和模擬基帶信號,相應地,信源也分為數字信源和模擬信源。
發送設備的基本功能是將信源和信道匹配起來,即將信源產生的原始電信號(基帶信號)變換成適合在信道中傳輸的信號。變換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在需要頻譜搬移的場合,調制是最常見的變換方式;對傳輸數字信號來說,發送設備又常常包含信源編碼和信道編碼等。
信道是指信號傳輸的通道,可以是有線的,也可以是無線的,甚至還可以包含某些設備。圖中的雜訊源,是信道中的所有雜訊以及分散在通信系統中其它各處雜訊的集合。
在接收端,接收設備的功能與發送設備相反,即進行解調、解碼、解碼等。它的任務是從帶有干擾的接收信號中恢復出相應的原始電信號來。
信宿(也稱受信者或收終端)是將復原的原始電信號轉換成相應的消息,如電話機將對方傳來的電信號還原成了聲音。
數字通信系統模型 信源,信道,調制器,解調器,收信者和模擬的一樣,加密器,編碼器看名字就能猜出功能了吧,
需要說明的是,圖中調制器 / 解調器、加密器 / 解密器、編碼器 / 解碼器等環節,在具體通信系統中是否全部採用,這要取決於具體設計條件和要求。但在一個系統中,如果發端有調制 / 加密 / 編碼,則收端必須有解調 / 解密 / 解碼。通常把有調制器 / 解調器的數字通信系統稱為數字頻帶傳輸通信系統。
2. 數字基帶傳輸通信系統
與頻帶傳輸系統相對應,我們把沒有調制器 / 解調器的數字通信系統稱為數字基帶傳輸通信系統,如圖 1-4 所示。 圖中基帶信號形成器可能包括編碼器、加密器以及波形變換等,接收濾波器亦可能包括解碼器、解密器等。
3. 模擬信號數字化傳輸通信系統
上面論述的數字通信系統中,信源輸出的信號均為數字基帶信號,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信號(如語音信號)為連續變化的模擬信號。那麼要實現模擬信號在數字系統中的傳輸,則必須在發端將模擬信號數字化,即進行 A/D 轉換;在接收端需進行相反的轉換,即 D/A 轉換。實現模擬信號數字化傳輸的系統如圖 1-5 所示。1.2.4 數字通信的主要特點 目前,無論是模擬通信還是數字通信,在不同的通信業務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數字通信的發展速度已明顯超過模擬通信,成為當代通信的主流。與模擬通信相比,數字通信更能適應現代社會對通信技術越來越高的要求。 1. 數字通信的主要優點
( 1 ) 抗干擾能力強
由於在數字通信中,傳輸的信號幅度是離散的,以二進制為例,信號的取值只有兩個,這樣接收端只需判別兩種狀態。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受到雜訊的干擾,必然會使波形失真,接收端對其進行抽樣判決,以辨別是兩種狀態中的哪一個。只要雜訊的大小不足以影響判決的正確性,就能正確接收(再生)。而在模擬通信中,傳輸的信號幅度是連續變化的,一旦疊加上雜訊,即使雜訊很小,也很難消除它。
數字通信抗雜訊性能好,還表現在微波中繼通信時,它可以消除雜訊積累。這是因為數字信號在每次再生後,只要不發生錯碼,它仍然像信源中發出的信號一樣,沒有雜訊疊加在上面。因此中繼站再多,數字通信仍具有良好的通信質量。而模擬通信中繼時,只能增加信號能量(對信號放大),而不能消除雜訊。
( 2 ) 差錯可控
數字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差錯),可通過糾錯編碼技術來控制,以提高傳輸的可靠性。
( 3 ) 易加密
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相比,它容易加密和解密。因此,數字通信保密性好。
( 4 ) 易於與現代技術相結合
由於計算機技術、數字存貯技術、數字交換技術以及數字處理技術等現代技術飛速發展,許多設備、終端介面均是數字信號,因此極易與數字通信系統相連接。
2. 數字通信的缺點
相對於模擬通信來說,數字通信主要有以下兩個缺點:
( 1 ) 頻帶利用率不高
系統的頻帶利用率,可用系統允許最大傳輸帶寬(信道的帶寬)與每路信號的有效帶寬之比來表徵,即 ( 1-1 ) 式中, 為系統允許最大頻帶寬度; 及為每路信號的頻帶寬度; 為系統在其帶寬內最多能容納(傳輸)的話路數。 值愈大,系統利用率愈高。
數字通信中,數字信號佔用的頻帶寬,以電話為例,一路模擬電話通常只佔據 4kHz 帶寬,但一路接近同樣話音質量的數字電話可能要佔據 20 ~ 60kHz 的帶寬。因此,如果系統傳輸帶寬一定的話,模擬電話的頻帶利用率要高出數字電話的 5 ~ 15 倍。
( 2 ) 系統設備比較復雜
數字通信中,要准確地恢復信號,接收端需要嚴格的同步系統,以保持收端和發端嚴格的節拍一致、編組一致。因此,數字通信系統及設備一般都比較復雜,體積較大。
不過,隨著新的寬頻傳輸信道(如光導纖維)的採用、窄帶調制技術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數字通信的這些缺點已經弱化。隨著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數字通信在今後的通信方式中必將逐步取代模擬通信而佔主導地位
Ⅳ 數據通信系統模型中一般包括哪些
數據通信系統模型由數據終端設備、數據電路和計算機系統三部分組成。
在數據通信系統中,用於發送和接收數據的設備稱為數據終端設備(簡稱DTE)。DTE可能是大、中、小型計算機,也可能是一台只接收數據的列印機,所以說DTE屬於用戶范疇。
其種類繁多,功能差別較大。從計算機和計算機通信系統的觀點來看:終端是輸入/輸出的工具;從數據通信網路的觀點來看:計算機和終端都稱為網路的數據終端設備,簡稱終端。
在數據終端組成中,輸入/輸出設備很好理解,值得一提的是通信控制器。由於數據通信是計算機與計算機或計算機與終端間的通信,為了有效而可靠地進行通信,通信雙方必須按一定的規程進行,如收發雙方的同步、差錯控制、傳輸鏈路的建立、維待和拆除及數據流量控制等,這一功能就是由網路中的通信控制器來完成的。在通信控制器中實現上述功能不像傳統電話通信那樣靠硬體來實現,
在計算機網路的數據通信中,通信控制器是通過一種稱之為「協議」的軟體來實現的。不同的網路,在通信控制器中可能會有不同的協議軟體。
Ⅵ 通信系統一般模型包括那些部分
信息源,發送設備,信道,雜訊源,接受設備,受信者
Ⅶ 通信系統的三大主要構成部分分別是什麼
你的問題有誤點。
1、通信系統模型由:信源、變換器、信道、雜訊源、反變換器和信宿六個部分組成。
2、通信網路:通信網在硬體設備方面的構成要素是終端設備、傳輸鏈路和交換設備。
Ⅷ 畫出通信系統的基本組成,並簡述各部分的功能
1. 通信系統的基本模型
通信的目的是傳遞消息。消息包括符號、文字、話音、音樂、圖片、數據、影像等形式。
基本的點對點通信都是將消息從發送端通過某種信道傳遞到接收端。通信系統的基本模型描述如圖1。
圖3 數字通信系統組成
也可以先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經數字通信方式傳輸給接收端,再將數字信號反變換成模擬信號。數字通信與模擬通信相比,更加適應對通信技術越來越高的要求。數字通信的優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數字傳輸抗干擾能力強,尤其在中繼時可以消除雜訊的積累;
傳輸差錯可以控制,改善了傳輸質量;
便於使用現代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對數字信號進行處理;
數字信號易於做高保密性的加密處理;
數字通信可以綜合傳遞各種消息,增強通信系統的功能。
數字通信雖然具有許多優點,但代價是佔用比模擬通信寬得多的頻帶。
以電話為例,一路模擬電話通常只佔據4kHz帶寬,而一路傳輸質量相同的數字電話要佔用數十kHz的帶寬。
Ⅸ 一個數據通信的系統模型不包括什麼部分
不包括數據電路和通信信道,數據通信則是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的通信方式。
Ⅹ 填空 1、通信系統是什麼,通信系統模型包含有什麼,什麼,什麼,什麼,什麼,什麼。
通信系統是用以完成信息傳輸過程的技術系統的總稱。現代通信系統主要藉助電磁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或在導引媒體中的傳輸機理來實現,前者稱為無線通信系統,後者稱為有線通信系統。
通信系統模型包含:
1.信息源
信息源(簡稱信源)的作用是把各種消息轉換成原始電信號。根據消息的種類不同,信源可分為模擬信源和數字信源。模擬信源輸出連續的模擬信號,如話筒(聲音—>音頻符號)、攝像機(—>視頻信號);數字信源則輸出離散的數字信號,如電傳機(鍵盤字元—>數字信號)、計算機等各種數字終端。並且,模擬信源送出的信號經數字化處理後也可送出數字信號。
2.發送設備
發送設備的作用是產生適合於在信道中傳輸的信號,即使發送信號的特性和信道特性相匹配,具有抗信道干擾的能力,並且具有足夠的功率以滿足遠距離傳輸的需要。因此,發送設備涵蓋的內容很多,可能包含變換、放大、濾波、編碼、調制等過程。對於多路傳輸系統,發送設備還包括多路復用器。
3.信道
信道是一種物理煤質,用來將來自發送設備的信號傳送到接收端。在無線信道中,信道可以是自由空間;在有線信道中,可以是明線、電纜和光纖。有線信道和無線信道均有多種物理煤質。信道既給信號以通路,也會對信號產生各種干擾和雜訊。信道的固有特性及引入的干擾和雜訊直接關繫到通信的質量。
上圖中的雜訊源是信道中的雜訊及分散在通信系統及其他各處的雜訊的集中表示。雜訊通常是隨機的,形式多樣的,它的出現干擾了正常信號的傳輸。
4.接收設備
接收設備的功能是將信號放大和反變換(如解碼、解調等),其目的是從收到減損的接收信號中正確恢復出原始電信號。對於多路復用信號,接收設備中還包括解除多路復用,實現正確分路的功能。此外,它還要盡可能減小在傳輸過程中雜訊與干擾所帶來的影響。
5.受信者
受信者(簡稱信宿)是傳送消息的目的地,其功能與信源相反,即把原始電信號還原成相應的消息,如揚聲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