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過程視頻教程全集
『壹』 哪家的S5PV210開發板有視頻教程呢主要是linux和Android部分。
目前210開發板視頻很少,基本沒有專門為某個開發板錄的,基本都是第三方的。相比而言,飛凌的OK210視頻還多一點兒,給你個目錄參考一下吧。
Android視頻
1、飛凌S5PV210開發板Android編譯環境搭建視頻教程
2、飛凌S5PV210開發板Android源碼編譯視頻教程
3、飛凌S5PV210開發板將Android燒寫到開發板視頻教程
4、飛凌S5PV210開發板將Android開發環境搭建視頻教程
5、飛凌S5PV210開發板將Android應用開發實例視頻教程
WIN CE視頻
1、飛凌S5PV210開發板wince環境搭建與編譯視頻教程
2、飛凌S5PV210開發板初識bsp視頻教程
3、飛凌S5PV210開發板bootloader的啟動流程視頻教程
4、飛凌S5PV210開發板LED驅動與應用程序開發視頻教程
5、飛凌S5PV210開發板串口驅動與應用程序開發視頻教程
6、飛凌S5PV210開發板攝像頭驅動與應用程序開發視頻教程
Linux視頻
1、飛凌S5PV210開發板Windows7 安裝Ubuntu12.04(32位) 虛擬機視頻教程
2、飛凌S5PV210開發板配置虛擬機環境視頻教程
3、飛凌S5PV210開發板Linux內核代碼的下載視頻教程
4、飛凌S5PV210開發板移植新的Linux內核代碼到開發板視頻教程
5、飛凌S5PV210開發板在新的Linux內核代碼中增加網路驅動視頻教程
6、飛凌S5PV210開發板在新的Linux內核代碼中增加LED驅動視頻教程
7、飛凌S5PV210開發板在新的Linux內核代碼中增加串口驅動視頻教程
8、飛凌S5PV210開發板在新的Linux內核代碼中增加LCD顯示功能視頻教程
9、飛凌S5PV210開發板在新的Linux內核代碼中增加電阻觸摸功能視頻教程
10、飛凌S5PV210開發板編寫Led應用程序視頻教程
11、飛凌S5PV210開發板編寫串口測試應用程序視頻教程
QT視頻
1、飛凌S5PV210開發板QT creator 集成開發環境介紹視頻教程
2、 飛凌S5PV210開發板hello world視頻教程
3、飛凌S5PV210開發板ubuntu環境搭建視頻教程
4、飛凌S5PV210開發板如何在開發板上運行qt4.7程序視頻教程
5、飛凌S5PV210開發板應用開發實例視頻教程
裸機視頻
1、飛凌S5PV210開發板下載bin文件到開發板視頻教程
2、飛凌S5PV210開發板裸機開發環境搭建視頻教程
3、飛凌S5PV210開發板實例1:蜂鳴器實驗視頻教程
4、飛凌S5PV210開發板實例2:LED流水燈實驗視頻教程
5、飛凌S5PV210開發板實例3:按鍵實驗視頻教程
6、飛凌S5PV210開發板實例4:串口操實驗視頻教程
7、飛凌S5PV210開發板實例5:IIC實驗視頻教程
8、飛凌S5PV210開發板實例6:PWM實驗視頻教程
硬體設計視頻
1、飛凌S5PV210開發板AD10的安裝視頻教程
2、飛凌S5PV210開發板AD10的介紹視頻教程
3、飛凌S5PV210開發板AD10元件庫的製作方法視頻教程
4、飛凌S5PV210開發板AD10封裝庫的製作方法視頻教程
5、飛凌S5PV210開發板OK210最小系統可行性分析視頻教程
6、飛凌S5PV210開發板設計原理圖視頻教程
7、飛凌S5PV210開發板生成PCB視頻教程
8、飛凌S5PV210開發板制板流程講解視頻教程
『貳』 手動編譯FFmpeg靜態庫詳細過程
編譯FFmpeg用作二次開發音視頻,得提前安裝好Ubutu!!!
解壓出來後進入ffmpeg解壓目錄,可以看到裡面有各種文件、文檔。需要關注的是configure文件。這個文件本身就是一個shell腳本,作用為生成makfile文件,然後使用make執行。
1、進入./android/armeabi-v7a2目錄
2、打包編譯好的文件
3、導出打包好的的tar包(導出保存在桌面)
4、解壓之後
『叄』 編譯原理
C語言編譯過程詳解
C語言的編譯鏈接過程是要把我們編寫的一個C程序(源代碼)轉換成可以在硬體上運行的程序(可執行代碼),需要進行編譯和鏈接。編譯就是把文本形式源代碼翻譯為機器語言形式的目標文件的過程。鏈接是把目標文件、操作系統的啟動代碼和用到的庫文件進行組織形成最終生成可執行代碼的過程。過程圖解如下:
從圖上可以看到,整個代碼的編譯過程分為編譯和鏈接兩個過程,編譯對應圖中的大括弧括起的部分,其餘則為鏈接過程。
一、編譯過程
編譯過程又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編譯和匯編。
1、編譯
編譯是讀取源程序(字元流),對之進行詞法和語法的分析,將高級語言指令轉換為功能等效的匯編代碼,源文件的編譯過程包含兩個主要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預處理階段,在正式的編譯階段之前進行。預處理階段將根據已放置在文件中的預處理指令來修改源文件的內容。如#include指令就是一個預處理指令,它把頭文件的內容添加到.cpp文件中。這個在編譯之前修改源文件的方式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以適應不同的計算機和操作系統環境的限制。一個環境需要的代碼跟另一個環境所需的代碼可能有所不同,因為可用的硬體或操作系統是不同的。在許多情況下,可以把用於不同環境的代碼放在同一個文件中,再在預處理階段修改代碼,使之適應當前的環境。
主要是以下幾方面的處理:
(1)宏定義指令,如 #define a b。
對於這種偽指令,預編譯所要做的是將程序中的所有a用b替換,但作為字元串常量的 a則不被替換。還有 #undef,則將取消對某個宏的定義,使以後該串的出現不再被替換。
(2)條件編譯指令,如#ifdef,#ifndef,#else,#elif,#endif等。
這些偽指令的引入使得程序員可以通過定義不同的宏來決定編譯程序對哪些代碼進行處理。預編譯程序將根據有關的文件,將那些不必要的代碼過濾掉
(3) 頭文件包含指令,如#include "FileName"或者#include <FileName>等。
在頭文件中一般用偽指令#define定義了大量的宏(最常見的是字元常量),同時包含有各種外部符號的聲明。採用頭文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某些定義可以供多個不同的C源程序使用。因為在需要用到這些定義的C源程序中,只需加上一條#include語句即可,而不必再在此文件中將這些定義重復一遍。預編譯程序將把頭文件中的定義統統都加入到它所產生的輸出文件中,以供編譯程序對之進行處理。包含到C源程序中的頭文件可以是系統提供的,這些頭文件一般被放在/usr/include目錄下。在程序中#include它們要使用尖括弧(<>)。另外開發人員也可以定義自己的頭文件,這些文件一般與C源程序放在同一目錄下,此時在#include中要用雙引號("")。
(4)特殊符號,預編譯程序可以識別一些特殊的符號。
例如在源程序中出現的LINE標識將被解釋為當前行號(十進制數),FILE則被解釋為當前被編譯的C源程序的名稱。預編譯程序對於在源程序中出現的這些串將用合適的值進行替換。
預編譯程序所完成的基本上是對源程序的「替代」工作。經過此種替代,生成一個沒有宏定義、沒有條件編譯指令、沒有特殊符號的輸出文件。這個文件的含義同沒有經過預處理的源文件是相同的,但內容有所不同。下一步,此輸出文件將作為編譯程序的輸出而被翻譯成為機器指令。
第二個階段編譯、優化階段。經過預編譯得到的輸出文件中,只有常量;如數字、字元串、變數的定義,以及C語言的關鍵字,如main,if,else,for,while,{,}, +,-,*,\等等。
編譯程序所要作得工作就是通過詞法分析和語法分析,在確認所有的指令都符合語法規則之後,將其翻譯成等價的中間代碼表示或匯編代碼。
優化處理是編譯系統中一項比較艱深的技術。它涉及到的問題不僅同編譯技術本身有關,而且同機器的硬體環境也有很大的關系。優化一部分是對中間代碼的優化。這種優化不依賴於具體的計算機。另一種優化則主要針對目標代碼的生成而進行的。
對於前一種優化,主要的工作是刪除公共表達式、循環優化(代碼外提、強度削弱、變換循環控制條件、已知量的合並等)、復寫傳播,以及無用賦值的刪除,等等。
後一種類型的優化同機器的硬體結構密切相關,最主要的是考慮是如何充分利用機器的各個硬體寄存器存放的有關變數的值,以減少對於內存的訪問次數。另外,如何根據機器硬體執行指令的特點(如流水線、RISC、CISC、VLIW等)而對指令進行一些調整使目標代碼比較短,執行的效率比較高,也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2、匯編
匯編實際上指把匯編語言代碼翻譯成目標機器指令的過程。對於被翻譯系統處理的每一個C語言源程序,都將最終經過這一處理而得到相應的目標文件。目標文件中所存放的也就是與源程序等效的目標的機器語言代碼。目標文件由段組成。通常一個目標文件中至少有兩個段:
代碼段:該段中所包含的主要是程序的指令。該段一般是可讀和可執行的,但一般卻不可寫。
數據段:主要存放程序中要用到的各種全局變數或靜態的數據。一般數據段都是可讀,可寫,可執行的。
UNIX環境下主要有三種類型的目標文件:
(1)可重定位文件
其中包含有適合於其它目標文件鏈接來創建一個可執行的或者共享的目標文件的代碼和數據。
(2)共享的目標文件
這種文件存放了適合於在兩種上下文里鏈接的代碼和數據。
第一種是鏈接程序可把它與其它可重定位文件及共享的目標文件一起處理來創建另一個 目標文件;
第二種是動態鏈接程序將它與另一個可執行文件及其它的共享目標文件結合到一起,創建一個進程映象。
(3)可執行文件
它包含了一個可以被操作系統創建一個進程來執行之的文件。匯編程序生成的實際上是第一種類型的目標文件。對於後兩種還需要其他的一些處理方能得到,這個就是鏈接程序的工作了。
二、鏈接過程
由匯編程序生成的目標文件並不能立即就被執行,其中可能還有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
例如,某個源文件中的函數可能引用了另一個源文件中定義的某個符號(如變數或者函數調用等);在程序中可能調用了某個庫文件中的函數,等等。所有的這些問題,都需要經鏈接程序的處理方能得以解決。
鏈接程序的主要工作就是將有關的目標文件彼此相連接,也即將在一個文件中引用的符號同該符號在另外一個文件中的定義連接起來,使得所有的這些目標文件成為一個能夠被操作系統裝入執行的統一整體。
根據開發人員指定的同庫函數的鏈接方式的不同,鏈接處理可分為兩種:
(1)靜態鏈接
在這種鏈接方式下,函數的代碼將從其所在地靜態鏈接庫中被拷貝到最終的可執行程序中。這樣該程序在被執行時這些代碼將被裝入到該進程的虛擬地址空間中。靜態鏈接庫實際上是一個目標文件的集合,其中的每個文件含有庫中的一個或者一組相關函數的代碼。
(2) 動態鏈接
在此種方式下,函數的代碼被放到稱作是動態鏈接庫或共享對象的某個目標文件中。鏈接程序此時所作的只是在最終的可執行程序中記錄下共享對象的名字以及其它少量的登記信息。在此可執行文件被執行時,動態鏈接庫的全部內容將被映射到運行時相應進程的虛地址空間。動態鏈接程序將根據可執行程序中記錄的信息找到相應的函數代碼。
對於可執行文件中的函數調用,可分別採用動態鏈接或靜態鏈接的方法。使用動態鏈接能夠使最終的可執行文件比較短小,並且當共享對象被多個進程使用時能節約一些內存,因為在內存中只需要保存一份此共享對象的代碼。但並不是使用動態鏈接就一定比使用靜態鏈接要優越。在某些情況下動態鏈接可能帶來一些性能上損害。
我們在linux使用的gcc編譯器便是把以上的幾個過程進行捆綁,使用戶只使用一次命令就把編譯工作完成,這的確方便了編譯工作,但對於初學者了解編譯過程就很不利了,下圖便是gcc代理的編譯過程:
從上圖可以看到:
預編譯
將.c 文件轉化成 .i文件
使用的gcc命令是:gcc –E
對應於預處理命令cpp
編譯
將.c/.h文件轉換成.s文件
使用的gcc命令是:gcc –S
對應於編譯命令 cc –S
匯編
將.s 文件轉化成 .o文件
使用的gcc 命令是:gcc –c
對應於匯編命令是 as
鏈接
將.o文件轉化成可執行程序
使用的gcc 命令是: gcc
對應於鏈接命令是 ld
總結起來編譯過程就上面的四個過程:預編譯、編譯、匯編、鏈接。了解這四個過程中所做的工作,對我們理解頭文件、庫等的工作過程是有幫助的,而且清楚的了解編譯鏈接過程還對我們在編程時定位錯誤,以及編程時盡量調動編譯器的檢測錯誤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肆』 如何在Windows下編譯GCC
方法如下:
雙擊GCC安裝包,mingw-get-setup.exe,點擊Install安裝。
點擊Change選擇安裝路徑,盡量不要有中文和空格,
將package 下面的mingw-***和mingw32-***和msys-**。都勾選上,等待下載安裝,直到勾選框全部變成土灰色。
找到安裝目錄的bin目錄,將路徑右鍵復制下來。
找到計算機,右鍵,屬性。點擊 高級系統設置。
找到下面的 環境變數 點擊。
在系統變數裡面找到 Path變數,雙擊出現下面輸入框,在變數值的末尾添加剛剛復制的bin目錄,並在最後加上英文狀態下 的分號(;)。點擊確定。
測試是否安裝成功,在cmd命令提示符裡面輸入 gcc --help 回車鍵,
EditPlus 3 安裝完成之後的界面點擊File 下的 new C/C++
出現以下測試代碼,保存到指定目錄,最後不要有空格和中文,我保存到E:/My/Test下面測試。文件名為test.c
命令提示符窗口進入到 E:/MyTest 下 用dir 命令顯示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文件。
使用gcc 命令編譯 命令格式 如下 gcc test.c - o test 回車鍵。編譯完成。
直接輸入test運行,輸出hello,world。
測試完成。
『伍』 請簡述嵌入式linux內核的編譯過程
編譯及安裝簡要步驟:
編輯Makefile版本信息
定義內核特性,生成配置文件.config,用於編譯:make xconfig
編譯內核:make
安裝內核:make install
安裝模塊:make moles_install
具體步驟如下:
內核配置
先定義內核需要什麼特性,並進行配置。內核構建系統(The kernel build system)遠不是簡單用來構建整個內核和模塊,想了解更多的高級內核構建選項,你可以查看 Documentation/kbuild 目錄內的內核文檔。
可用的配置命令和方式:
make menuconfig
命令:make menuconfig
編譯內核
編譯和安裝內核
編譯步驟:
$ cd /usr/src/linux2.6
$ make
安裝步驟 (logged as
$ make install
$ make moles_install
提升編譯速度
多花一些時間在內核配置上,並且只編譯那些你硬體需要的模塊。這樣可以把編譯時間縮短為原來的1/30,並且節省數百MB的空間。另外,你還可以並行編譯多個文件:
$ make -j <number>
make 可以並行執行多個目標(target)(KEMIN:前提是目標規則間沒有交叉依賴項,這個怎麼做到的?)
$ make -j 4
即便是在單處理器的工作站上也會很快,讀寫文件的時間被節省下來了。多線程讓CPU保持忙碌。
number大於4不見得有效了,因為上下文切換過多反而降低的工作的速度。
make -j <4*number_of_processors>
內核編譯tips
查看完整的 (gcc, ld)命令行: $ make V=1
清理所有的生成文件 (to create patches...): $ make mrproper
部分編譯:$ make M=drivers/usb/serial
單獨模塊編譯:$ make drivers/usb/serial/visor.ko
最終生成的文件
vmlinux 原始內核鏡像,非壓縮的
arch/<arch>/boot/zImage zlib壓縮的內核鏡像(Default image on arm)
arch/<arch>/boot/bzImage bzip2壓縮的內核鏡像。通常很小,足夠放入一張軟盤(Default image on i386)
『陸』 編譯原理的視頻下載
清華大學的31門課程的視頻下載,下載地址請進0x30帖吧:http://tieba..com/p/2169905960
『柒』 python如何編譯
1、說明
編譯python程序就是把python腳本轉換成操作系統中的可執行文件,一般使用pyinstaller來完成。
2、步驟
(1)安裝pyinstaller
使用pip install pyinstaller命令來安裝
(2)編譯腳本
python安裝目錄scriptpyinstaller 腳本文件名
(3)完成
執行腳本後就可以在腳本目錄生成dist目錄,目錄就有打包好的可執行文件
3、備注
pyinstaller參數
-w指令
直接發布的exe應用帶命令行調試窗口,在指令內加入-w命令可以屏蔽。
-F指令
注意指令區分大小寫。這里是大寫。使用-F指令可以把應用打包成一個獨立的exe文件,否則是一個帶各種dll和依賴文件的文件夾。
-p指令
這個指令後面可以增加pyinstaller搜索模塊的路徑。因為應用打包涉及的模塊很多。這里可以自己添加路徑。不過經過筆者測試,site-packages目錄下都是可以被識別的,不需要再手動添加。
python學習網,大量的免費python視頻教程,歡迎在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