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ite3編程
1. 如何使用sqlite,Android上SQLite的最佳實踐
SQLite3是目前最新的SQLite版本。可以從網站上下載SQLite3的源代碼(本書使用的版本是sqlite-3.6.12.tar.gz)。
解壓縮後進入sqlite-3.6.12的根目錄,首先命令「./configure」生成Makefile文件,接著運行命令「make」對源代碼進行編譯,最後運行命令「make install」安裝SQLite3。安裝完畢後,可以運行命令sqlite3查看SQLite3是否能正常運行,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 sqlite3
SQLite version 3.6.12
Enter ".help" for instructions
Enter SQL statements terminated with a ";"
sqlite>
可以看到,SQLite3啟動後會停留在提示符sqlite>處,等待用戶輸入SQL語句。
在使用SQLite3前需要先了解下SQLite3支持的數據類型。SQLite3支持的基本數據類型主要有以下幾類:
NULL
NUMERIC
INTEGER
REAL
TEXT
SQLite3會自動把其他數據類型轉換成以上5類基本數據類型,轉換規則如下所示:
char、clob、test、varchar—> TEXT
integer—>INTEGER
real、double、float—> REAL
blob—>NULL
其餘數據類型都轉變成NUMERIC
下面通過一個實例來演示SQLite3的使用方法。
新建一個資料庫
新建資料庫test.db(使用.db後綴是為了標識資料庫文件)。在test.db中新建一個表test_table,該表具有name,、sex、age三列。SQLite3的具體操作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home]# sqlite3 test.db
SQLite version 3.6.12
Enter ".help" for instructions
Enter SQL statements terminated with a ";"
sqlite> create table test_table(name, sex, age);
如果資料庫test.db已經存在,則命令「sqlite3 test.db」會在當前目錄下打開test.db。如果資料庫test.db不存在,則命令「sqlite3 test.db」會在當前目錄下新建資料庫test.db。為了提高效率,SQLite3並不會馬上創建test.db,而是等到第一個表創建完成後才會在物理上創建資料庫。
由於SQLite3能根據插入數據的實際類型動態改變列的類型,所以在create語句中並不要求給出列的類型。
創建索引
為了加快表的查詢速度,往往在主鍵上添加索引。如下所示的是在name列上添加索引的過程。
sqlite> create index test_index on test_table(name);
操作數據
如下所示的是在test_table中進行數據的插入、更新、刪除操作:
sqlite> insert into test_table values ('xiaoming', 'male', 20);
sqlite> insert into test_table values ('xiaohong', 'female', 18);
sqlite> select * from test_table;
xiaoming|male|20
xiaohong|female|18
sqlite> update test_table set age=19 where name = 'xiaohong';
sqlite> select * from test_table;
xiaoming|male|20
xiaohong|female|19
sqlite> delete from test_table where name = 'xiaoming';
sqlite> select * from test_table;
xiaohong|female|19
批量操作資料庫
如下所示的是在test_table中連續插入兩條記錄:
sqlite> begin;
sqlite> insert into test_table values ('xiaoxue', 'female', 18);
sqlite> insert into test_table values ('xiaoliu', 'male', 20);
sqlite> commit;
sqlite> select * from test_table;
xiaohong|female|19
xiaoxue|male|18
xiaoliu|male|20
運行命令commit後,才會把插入的數據寫入資料庫中。
資料庫的導入導出
如下所示的是把test.db導出到sql文件中:
[root@localhost home]# sqlite3 test.db ".mp" > test.sql;
test.sql文件的內容如下所示:
BEGIN TRANSACTION;
CREATE TABLE test_table(name, sex, age);
INSERT INTO "test_table" VALUES('xiaohong','female',19);
CREATE INDEX test_index on test_table(name);
COMMIT;
如下所示的是導入test.sql文件(導入前刪除原有的test.db):
[root@localhost home]# sqlite3 test.db < test.sql;
通過對test.sql文件的導入導出,可以實現資料庫文件的備份。
11.2.2 SQLite3的C介面
以上介紹的是SQLite3資料庫的命令操作方式。在實際使用中,一般都是應用程序需要對資料庫進行訪問。為此,SQLite3提供了各種編程語言的使用介面(本書介紹C語言介面)。SQLite3具有幾十個C介面,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的C介面。
sqlite_open
作用:打開SQLite3資料庫
原型:int sqlite3_open(const char *dbname, sqlite3 **db)
參數:
dbname:資料庫的名稱;
db:資料庫的句柄;
sqlite_colse
作用:關閉SQLite3資料庫
原型:int sqlite_close(sqlite3 *db)
例如:
test.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qlite3.h>
static sqlite3 *db=NULL;
int main()
{
int rc;
rc= sqlite3_open("test.db", &db);
if(rc)
{
printf("can't open database!\n");
}
else
{
printf("open database success!\n");
}
sqlite3_close(db);
return 0;
}
運行命令「gcc –o test test.c –lsqlite3」進行編譯,運行test的結果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home]# open database success!
sqlite_exec
作用:執行SQL語句
原型:int sqlite3_exec(sqlite3 *db, const char *sql, int (*callback)(void*,int,char**,char**), void *, char **errmsg)
參數:
db:資料庫;
sql:SQL語句;
callback:回滾;
errmsg:錯誤信息
例如:
test.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qlite3.h>
static sqlite3 *db=NULL;
static char *errmsg=NULL;
int main()
{
int rc;
rc = sqlite3_open("test.db", &db);
rc = sqlite3_exec(db,"insert into test_table values('bao', 'male', 24)", 0, 0, &errmsg);
if(rc)
{
printf("exec fail!\n");
}
else
{
printf("exec success!\n");
}
sqlite3_close(db);
return 0;
}
編譯完成後,運行test的結果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home]# ./test
exec success!
[root@localhost home]# sqlite3 test.db
SQLite version 3.6.11
Enter ".help" for instructions
Enter SQL statements terminated with a ";"
sqlite> select * from test_table;
bao|male|24
sqlite3_get_table
作用:執行SQL查詢
原型:int sqlite3_get_table(sqlite3 *db, const char *zSql, char ***pazResult, int *pnRow, int *pnColumn, char **pzErrmsg)
參數:
db:資料庫;
zSql:SQL語句;
pazResult:查詢結果集;
pnRow:結果集的行數;
pnColumn:結果集的列數;
errmsg:錯誤信息;
sqlite3_free_table
作用:注銷結果集
原型:void sqlite3_free_table(char **result)
參數:
result:結果集;
例如:
test.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qlite3.h>
static sqlite3 *db=NULL;
static char **Result=NULL;
static char *errmsg=NULL;
int main()
{
int rc, i, j;
int nrow;
int ncolumn;
rc= sqlite3_open("test.db", &db);
rc= sqlite3_get_table(db, "select * from test_table", &Result, &nrow, &ncolumn,
&errmsg);
if(rc)
{
printf("query fail!\n");
}
else
{
printf("query success!\n");
for(i = 1; i <= nrow; i++)
{
for(j = 0; j < ncolumn; j++)
{
printf("%s | ", Result[i * ncolumn + j]);
}
printf("\n");
}
}
sqlite3_free_table(Result);
sqlite3_close(db);
return 0;
}
編譯完成後,運行test的結果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home]# ./test
query success!
xiaohong | female | 19 |
xiaoxue | female | 18 |
xiaoliu | male | 20 |
bao | male | 24 |
sqlite3_prepare
作用:把SQL語句編譯成位元組碼,由後面的執行函數去執行
原型:int sqlite3_prepare(sqlite3 *db, const char *zSql, int nByte, sqlite3_stmt **stmt, const char **pTail)
參數:
db:資料庫;
zSql:SQL語句;
nByte:SQL語句的最大位元組數;
stmt:Statement句柄;
pTail:SQL語句無用部分的指針;
sqlite3_step
作用:步步執行SQL語句位元組碼
原型:int sqlite3_step (sqlite3_stmt *)
例如:
test.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qlite3.h>
static sqlite3 *db=NULL;
static sqlite3_stmt *stmt=NULL;
int main()
{
int rc, i, j;
int ncolumn;
rc= sqlite3_open("test.db", &db);
rc=sqlite3_prepare(db,"select * from test_table",-1,&stmt,0);
if(rc)
{
printf("query fail!\n");
}
else
{
printf("query success!\n");
rc=sqlite3_step(stmt);
ncolumn=sqlite3_column_count(stmt);
while(rc==SQLITE_ROW)
{
for(i=0; i<2; i++)
{
printf("%s | ", sqlite3_column_text(stmt,i));
}
printf("\n");
rc=sqlite3_step(stmt);
}
}
sqlite3_finalize(stmt);
sqlite3_close(db);
return 0;
}
編譯完成後,運行test的結果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home]# ./test
query success!
xiaohong | female | 19 |
xiaoxue | female | 18 |
xiaoliu | male | 20 |
bao | male | 24 |
在程序中訪問SQLite3資料庫時,要注意C API的介面定義和數據類型是否正確,否則會得到錯誤的訪問結果。
2. 大神進,易語言sqlite3支持多線程讀寫嗎
sqlite3不支持多線程寫入,用哪個編程語言都不好使。
3. 在C語言編程過程中想要使用大數庫需要添加什麼頭文件
建議用SQLITE3,你只要把這個SQLITE3.C這個文件,包含到頭文件就可以了,這個文件,你可以在網上找到,如果你的資料庫沒有超過10個G,那應該是可以用的
4. 後端編程python3-資料庫編程
對大多數軟體開發者而言,術語資料庫通常是指RDBMS(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 這些系統使用表格(類似於電子表格的網格),其中行表示記錄,列表示記錄的欄位。表格及其中存放的數據是使用SQL (結構化査詢語言)編寫的語句來創建並操縱的。Python提供了用於操縱SQL資料庫的API(應用程序介面),通常與作為標準的SQLite 3資料庫一起發布。
另一種資料庫是DBM (資料庫管理器),其中存放任意數量的鍵-值項。Python 的標准庫提供了幾種DBM的介面,包括某些特定於UNIX平台的。DBM的工作方式 與Python中的字典類似,區別在於DBM通常存放於磁碟上而不是內存中,並且其鍵與值總是bytes對象,並可能受到長度限制。本章第一節中講解的shelve模塊提供了方便的DBM介面,允許我們使用字元串作為鍵,使用任意(picklable)對象作為值。
如果可用的 DBM 與 SQLite 資料庫不夠充分,Python Package Index, pypi.python.org/pypi中提供了大量資料庫相關的包,包括bsddb DBM ("Berkeley DB"),對象-關系映射器,比如SQLAlchemy (www.sqlalchemy.org),以及流行的客戶端/伺服器數據的介面,比如 DB2、Informix、Ingres、MySQL、ODBC 以及 PostgreSQL。
本章中,我們將實現某程序的兩個版本,該程序用於維護一個DVD列表,並追蹤每個DVD的標題、發行年份、時間長度以及發行者。該程序的第一版使用DBM (通過shelve模塊)存放其數據,第二版則使用SQLite資料庫。兩個程序都可以載入與保存簡單的XML格式,這使得從某個程序導出DVD數據並將其導入到其他程序成為可能。與DBM版相比,基於SQL的程序提供了更多一些的功能,並且其數據設計也稍干凈一些。
12.1 DBM資料庫
shelve模塊為DBM提供了一個wrapper,藉助於此,我們在與DBM交互時,可以將其看做一個字典,這里是假定我們只使用字元串鍵與picklable值,實際處理時, shelve模塊會將鍵與值轉換為bytes對象(或者反過來)。
由於shelve模塊使用的是底層的DBM,因此,如果其他計算機上沒有同樣的DBM,那麼在某台計算機上保存的DBM文件在其他機器上無法讀取是可能的。為解決這一問題,常見的解決方案是對那些必須在機器之間可傳輸的文件提供XML導入與導出功能,這也是我們在本節的DVD程序dvds-dbm.py中所做的。
對鍵,我們使用DVD的標題;對值,則使用元組,其中存放發行者、發行年份以及時間。藉助於shelve模塊,我們不需要進行任何數據轉換,並可以把DBM對象當做一個字典進行處理。
程序在結構上類似於我們前面看到的那種菜單驅動型的程序,因此,這里主要展示的是與DBM程序設計相關的那部分。下面給出的是程序main()函數中的一部分, 忽略了其中菜單處理的部分代碼。
db = None
try:
db = shelve.open(filename, protocol=pickle.HIGHEST_PROTOCOL)
finally:
if db is not None:
db.dose()
這里我們已打開(如果不存在就創建)指定的DBM文件,以便於對其進行讀寫操作。每一項的值使用指定的pickle協議保存為一個pickle,現有的項可以被讀取, 即便是使用更底層的協議保存的,因為Python可以計算出用於讀取pickle的正確協議。最後,DBM被關閉——其作用是清除DBM的內部緩存,並確保磁碟文件可以反映出已作的任何改變,此外,文件也需要關閉。
該程序提供了用於添加、編輯、列出、移除、導入、導出DVD數據的相應選項。除添加外,我們將忽略大部分用戶介面代碼,同樣是因為已經在其他上下文中進行了展示。
def add_dvd(db):
title = Console.get_string("Title", "title")
if not title:
return
director = Console.get_string("Director", "director")
if not director:
return
year = Console.get_integer("Year", "year",minimum=1896,
maximum=datetime,date.today().year)
ration = Console.get_integer("Duration (minutes)", "minutes「, minimum=0, maximum=60*48)
db[title] = (director, year, ration)
db.sync()
像程序菜單調用的所有函數一樣,這一函數也以DBM對象(db)作為其唯一參數。該函數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獲取DVD的詳細資料,在倒數第二行,我們將鍵-值項存儲在DBM文件中,DVD的標題作為鍵,發行者、年份以及時間(由shelve模塊pickled在一起)作為值。
為與Python通常的一致性同步,DBM提供了與字典一樣的API,因此,除了 shelve.open() 函數(前面已展示)與shelve.Shelf.sync()方法(該方法用於清除shelve的內部緩存,並對磁碟上文件的數據與所做的改變進行同步——這里就是添加一個新項),我們不需要學習任何新語法。
def edit_dvd(db):
old_title = find_dvd(db, "edit")
if old_title is None:
return
title = Console.get.string("Title", "title", old_title)
if not title:
return
director, year, ration = db[old_title]
...
db[title]= (director, year, ration)
if title != old_title:
del db[old_title]
db.sync()
為對某個DVD進行編輯,用戶必須首先選擇要操作的DVD,也就是獲取DVD 的標題,因為標題用作鍵,值則用於存放其他相關數據。由於必要的功能在其他場合 (比如移除DVD)也需要使用,因此我們將其實現在一個單獨的find_dvd()函數中,稍後將査看該函數。如果找到了該DVD,我們就獲取用戶所做的改變,並使用現有值作為默認值,以便提高交互的速度。(對於這一函數,我們忽略了大部分用戶介面代碼, 因為其與添加DVD時幾乎是相同的。)最後,我們保存數據,就像添加時所做的一樣。如果標題未作改變,就重寫相關聯的值;如果標題已改變,就創建一個新的鍵-值對, 並且需要刪除原始項。
def find_dvd(db, message):
message = "(Start of) title to " + message
while True:
matches =[]
start = Console.get_string(message, "title")
if not start:
return None
for title in db:
if title.lower().startswith(start.lower()):
matches.append(title)
if len(matches) == 0:
print("There are no dvds starting with", start)
continue
elif len(matches) == 1:
return matches[0]
elif len(matches) > DISPLAY_LIMIT:
print("Too many dvds start with {0}; try entering more of the title".format(start)
continue
else:
matches = sorted(matches, key=str.lower)
for i, match in enumerate(matches):
print("{0}: {1}".format(i+1, match))
which = Console.get_integer("Number (or 0 to cancel)",
"number", minimum=1, maximum=len(matches))
return matches[which - 1] if which != 0 else None
為盡可能快而容易地發現某個DVD,我們需要用戶只輸入其標題的一個或頭幾個字元。在具備了標題的起始字元後,我們在DBM中迭代並創建一個匹配列表。如果只有一個匹配項,就返回該項;如果有幾個匹配項(但少於DISPLAY_LIMIT, 一個在程序中其他地方設置的整數),就以大小寫不敏感的順序展示所有這些匹配項,並為每一項設置一個編號,以便用戶可以只輸入編號就可以選擇某個標題。(Console.get_integer()函數可以接受0,即便最小值大於0,以便0可以用作一個刪除值。通過使用參數allow_zero=False, 可以禁止這種行為。我們不能使用Enter鍵,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意味著取消,因為什麼也不輸入意味著接受默認值。)
def list_dvds(db):
start =」"
if len(db)> DISPLAY.LIMIT:
start = Console.get_string(「List those starting with [Enter=all]」, "start」)
print()
for title in sorted(db, key=str.lower):
if not start or title.Iower().startswith(start.lower()):
director, year, ration = db[title]
print("{title} ({year}) {ration} minute{0}, by "
"{director}".format(Util.s(ration),**locals()))
列出所有DVD (或者那些標題以某個子字元串引導)就是對DBM的所有項進行迭代。
Util.s()函數就是簡單的s = lambda x: "" if x == 1 else "s",因此,如果時間長度不是1分鍾,就返回"s"。
def remove_dvd(db):
title = find_dvd(db, "remove")
if title is None:
return
ans = Console.get_bool("Remove {0}?".format(title), "no")
if ans:
del db[title]
db.sync()
要移除一個DVD,首先需要找到用戶要移除的DVD,並請求確認,獲取後從DBM中刪除該項即可。
到這里,我們展示了如何使用shelve模塊打開(或創建)一個DBM文件,以及如何向其中添加項、編輯項、對其項進行迭代以及移除某個項。
遺憾的是,在我們的數據設計中存在一個瑕疵。發行者名稱是重復的,這很容易導致不一致性,比如,發行者Danny DeVito可能被輸入為"Danny De Vito",用於 一個電影;也可以輸入為「Danny deVito",用於另一個。為解決這一問題,可以使用兩個DBM文件,主DVD文件使用標題鍵與(年份,時間長度,發行者ID)值; 發行者文件使用發行者ID (整數)鍵與發行者名稱值。下一節展示的SQL資料庫 版程序將避免這一瑕疵,這是通過使用兩個表格實現的,一個用於DVD,另一個用於發行者。
12.2 SQL資料庫
大多數流行的SQL資料庫的介面在第三方模塊中是可用的,Python帶有sqlite3 模塊(以及SQLite 3資料庫),因此,在Python中,可以直接開始資料庫程序設計。SQLite是一個輕量級的SQL資料庫,缺少很多諸如PostgreSQL這種資料庫的功能, 但非常便於構造原型系統,並且在很多情況下也是夠用的。
為使後台資料庫之間的切換盡可能容易,PEP 249 (Python Database API Specification v2.0)提供了稱為DB-API 2.0的API規范。資料庫介面應該遵循這一規范,比如sqlite3模塊就遵循這一規范,但不是所有第三方模塊都遵循。API規范中指定了兩種主要的對象,即連接對象與游標對象。表12-1與表12-2中分別列出了這兩種對象必須支持的API。在sqlite3模塊中,除DB-API 2.0規范必需的之外,其連接對象與游標對象都提供了很多附加的屬性與方法。
DVD程序的SQL版本為dvds.sql.py,該程序將發行者與DVD數據分開存儲,以 避免重復,並提供一個新菜單,以供用戶列出發行者。該程序使用的兩個表格在圖12-1
def connect(filename):
create= not os.path.exists(filename)
db = sqlite3.connect(filename)
if create: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CREATE TABLE directors ("
"id INTEGER PRIMARY KEY AUTOINCREMENT UNIQUE NOT NULL, "
"name TEXT UNIQUE NOT NULL)")
cursor.execute("CREATE TABLE dvds ("
"id INTEGER PRIMARY KEY AUTOINCREMENT UNIQUE NOT NULL, "
"title TEXT NOT NULL, "
"year INTEGER NOT NULL,"
"ration INTEGER NOT NULL, "
"director_id INTEGER NOT NULL, 」
"FOREIGN KEY (director_id) REFERENCES directors)")
db.commit()
return db
sqlite3.connect()函數會返回一個資料庫對象,並打開其指定的資料庫文件。如果該文件不存在,就創建一個空的資料庫文件。鑒於此,在調用sqlite3.connect()之前,我們要注意資料庫是否是准備從頭開始創建,如果是,就必須創建該程序要使用的表格。所有査詢都是通過一個資料庫游標完成的,可以從資料庫對象的cursor()方法獲取。
注意,兩個表格都是使用一個ID欄位創建的,ID欄位有一個AUTOINCREMENT 約束——這意味著SQLite會自動為ID欄位賦予唯一性的數值,因此,在插入新記錄時,我們可以將這些欄位留給SQLite處理。
SQLite支持有限的數據類型——實際上就是布爾型、數值型與字元串——但使用數據'『適配器」可以對其進行擴展,或者是擴展到預定義的數據類型(比如那些用於日期與datetimes的類型),或者是用於表示任意數據類型的自定義類型。DVD程序並不需要這一功能,如果需要,sqlite3模塊的文檔提供了很多詳細解釋。我們使用的外部鍵語法可能與用於其他資料庫的語法不同,並且在任何情況下,只是記錄我們的意圖,因為SQLite不像很多其他資料庫那樣需要強制關系完整性,sqlite3另一點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其默認行為是支持隱式的事務處理,因此,沒有提供顯式的「開始事務」 方法。
def add_dvd(db):
title = Console.get_string("Title", "title")
if not title:
return
director = Console.get_string("Director", "director")
if not director:
return
year = Console.get_integer("Year", "year」, minimum=1896,
maximum=datetime.date.today().year)
ration = Console.get_integer("Duration (minutes)", "minutes",
minimum=0,maximum=60*48)
director_id = get_and_set_director(db, director)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INSERT INTO dvds 」
"(title, year, ration, director_id)"
"VALUES (?, ?, ?, ?)",
(title, year, ration, director_id))
db.commit()
這一函數的開始代碼與dvds-dbm.py程序中的對應函數一樣,但在完成數據的收集後,與原來的函數有很大的差別。用戶輸入的發行者可能在也可能不在directors表格中,因此,我們有一個get_and_set_director()函數,在資料庫中尚無某個發行者時, 該函數就將其插入到其中,無論哪種情況都返回就緒的發行者ID,以便在需要的時候插入到dvds表。在所有數據都可用後,我們執行一條SQL INSERT語句。我們不需要指定記錄ID,因為SQLite會自動為我們提供。
在査詢中,我們使用問號(?)作為佔位符,每個?都由包含SQL語句的字元串後面的序列中的值替代。命名的佔位符也可以使用,後面在編輯記錄時我們將看到。盡管避免使用佔位符(而只是簡單地使用嵌入到其中的數據來格式化SQL字元串)也是可能的,我們建議總是使用佔位符,並將數據項正確編碼與轉義的工作留給資料庫模塊來完成。使用佔位符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提高安全性,因為這可以防止任意的SQL 被惡意地插入到一個査詢中。
def get_and_set_director(db, director):
director_id = get_director_id(db, director)
if directorjd is not None:
return director_id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lNSERT INTO directors (name) VALUES (?)」,(director,))
db.commit()
return get_director_id(db, director)
這一函數返回給定發行者的ID,並在必要的時候插入新的發行者記錄。如果某個記錄被插入,我們首先嘗試使用get_director_id()函數取回其ID。
def get_director_id(db, director):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SELECT id FROM directors WHERE name=?",(director,))
fields = cursor.fetchone()
return fields[0] if fields is not None else None
get_director_id()函數返回給定發行者的ID,如果資料庫中沒有指定的發行者,就返回None。我們使用fetchone()方法,因為或者有一個匹配的記錄,或者沒有。(我們知道,不會有重復的發行者,因為directors表格的名稱欄位有一個UNIQUE約束,在任何情況下,在添加一個新的發行者之前,我們總是先檢査其是否存在。)這種取回方法總是返回一個欄位序列(如果沒有更多的記錄,就返回None)。即便如此,這里我們只是請求返回一個單獨的欄位。
def edit_dvd(db):
title, identity = find_dvd(db, "edit")
if title is None:
return
title = Console.get_string("Title","title", title)
if not title:
return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SELECT dvds.year, dvds.ration, directors.name"
「FROM dvds, directors "
"WHERE dvds.director_id = directors.id AND "
"dvds.id=:id", dict(id=identity))
year, ration, director = cursor.fetchone()
director = Console.get_string("Director", "director", director)
if not director:
return
year = Console,get_integer("Year","year", year, 1896,datetime.date.today().year)
ration = Console.get_integer("Duration (minutes)", "minutes",
ration, minimum=0, maximum=60*48)
director_id = get_and_set_director(db, director)
cursor.execute("UPDATE dvds SET title=:title, year=:year,"
"ration=:ration, director_id=:directorjd "
"WHERE id=:identity", locals())
db.commit()
要編輯DVD記錄,我們必須首先找到用戶需要操縱的記錄。如果找到了某個記錄,我們就給用戶修改其標題的機會,之後取回該記錄的其他欄位,以便將現有值作為默認值,將用戶的輸入工作最小化,用戶只需要按Enter鍵就可以接受默認值。這里,我們使用了命名的佔位符(形式為:name),並且必須使用映射來提供相應的值。對SELECT語句,我們使用一個新創建的字典;對UPDATE語句,我們使用的是由 locals()返回的字典。
我們可以同時為這兩個語句都使用新字典,這種情況下,對UPDATE語句,我們可以傳遞 dict(title=title, year=year, ration=ration, director_id=director_id, id=identity)),而非 locals()。
在具備所有欄位並且用戶已經輸入了需要做的改變之後,我們取回相應的發行者ID (如果必要就插入新的發行者記錄),之後使用新數據對資料庫進行更新。我們採用了一種簡化的方法,對記錄的所有欄位進行更新,而不僅僅是那些做了修改的欄位。
在使用DBM文件時,DVD標題被用作鍵,因此,如果標題進行了修改,我們就需要創建一個新的鍵-值項,並刪除原始項。不過,這里每個DVD記錄都有一個唯一性的ID,該ID是記錄初次插入時創建的,因此,我們只需要改變任何其他欄位的值, 而不需要其他操作。
def find_dvd(db, message):
message = "(Start of) title to " + message
cursor = db.cursor()
while True: .
start = Console.get_stnng(message, "title")
if not start:
return (None, None)
cursor.execute("SELECT title, id FROM dvds "
"WHERE title LIKE ? ORDER BY title」,
(start +"%",))
records = cursor.fetchall()
if len(records) == 0:
print("There are no dvds starting with", start)
continue
elif len(records) == 1:
return records[0]
elif len(records) > DISPLAY_LIMIT:
print("Too many dvds ({0}) start with {1}; try entering "
"more of the title".format(len(records),start))
continue
else:
for i, record in enumerate(records):
print("{0}:{1}".format(i + 1, record[0]))
which = Console.get_integer("Number (or 0 to cancel)",
"number", minimum=1, maximum=len(records))
return records[which -1] if which != 0 else (None, None)
這一函數的功能與dvdsdbm.py程序中的find_dvd()函數相同,並返回一個二元組 (DVD標題,DVD ID)或(None, None),具體依賴於是否找到了某個記錄。這里並不需要在所有數據上進行迭代,而是使用SQL通配符(%),因此只取回相關的記錄。
由於我們希望匹配的記錄數較小,因此我們一次性將其都取回到序列的序列中。如果有不止一個匹配的記錄,但數量上又少到可以顯示,我們就列印記錄,並將每條記錄附帶一個數字編號,以便用戶可以選擇需要的記錄,其方式與在dvds-dbm.py程序中所做的類似:
def list_dvds(db):
cursor = db.cursor()
sql = ("SELECT dvds.title, dvds.year, dvds.ration, "
"directors.name FROM dvds, directors "
"WHERE dvds.director_id = directors.id")
start = None
if dvd_count(db) > DISPLAY_LIMIT:
start = Console.get_string("List those starting with [Enter=all]", "start")
sql += " AND dvds.title LIKE ?"
sql += 」 ORDER BY dvds.title"
print()
if start is None:
cursor.execute(sql)
else:
cursor.execute(sql, (start +"%",))
for record in cursor:
print("{0[0]} ({0[1]}) {0[2]} minutes, by {0[3]}".format(record))
要列出每個DVD的詳細資料,我們執行一個SELECT査詢。該査詢連接兩個表,如果記錄(由dvd_count()函數返回)數量超過了顯示限制值,就將第2個元素添加到WHERE 分支,之後執行該査詢,並在結果上進行迭代。每個記錄都是一個序列,其欄位是與 SELECT査詢相匹配的。
def dvd_count(db):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SELECT COUNT(*) FROM dvds")
return cursor.fetchone()[0]
我們將這幾行代碼放置在一個單獨的函數中,因為我們在幾個不同的函數中都需要使用這幾行代碼。
我們忽略了 list_directors()函數的代碼,因為該函數在結構上與list_dvds()函數非常類似,只不過更簡單一些,因為本函數只列出一個欄位(name)。
def remove_dvd(db):
title, identity = find_dvd(db, "remove")
if title is None:
return
ans = Console.get_bool("Remove {0}?".format(title), "no")
if ans:
cursor = db.cursor()
cursor.execute("DELETE FROM dvds WHERE id=?", (identity,))
db.commit()
在用戶需要刪除一個記錄時,將調用本函數,並且本函數與dvds-dbm.py程序中 相應的函數是非常類似的。
到此,我們完全查閱了 dvds-sql.py程序,並且了解了如何創建資料庫表格、選取 記錄、在選定的記錄上進行迭代以及插入、更新與刪除記錄。使用execute()方法,我們可以執行底層資料庫所支持的任意SQL語句。
SQLite提供了比我們這里使用的多得多的功能,包括自動提交模式(以及任意其他類型的事務控制),以及創建可以在SQL查詢內執行的函數的能力。提供一個工廠函數並用於控制對每個取回的記錄返回什麼(比如,一個字典或自定義類型,而不是欄位序列)也是可能的。此外,通過傳遞「:memory:」作為文件名,創建內存中的SQLite 資料庫也是可能的。
以上內容部分摘自視頻課程05後端編程Python22 資料庫編程,更多實操示例請參照視頻講解。跟著張員外講編程,學習更輕松,不花錢還能學習真本領。
5. 請教SQLite資料庫讀寫BLOB欄位
SQLite中如何用api操作blob類型的欄位
在實際的編程開發當中我們經常要處理一些大容量二進制數據的存儲,如圖片或者音樂等等。對於這些二進制數據(blob欄位)我們不能像處理普通的文本那樣 簡單的插入或者查詢,為此SQLite提供了一組函數來處理這種BLOB欄位類型。下面的代碼演示了如何使用這些API函數。
首先我們要建立一個資料庫:
sqlite3_exec(db, "CREATE TABLE list (fliename varchar(128) UNIQUE, fzip blob);", 0, 0, &zErrMsg);
//由於mmmm.rar是一個二進制文件,所以要在使用insert語句時先用?號代替
sqlite3_prepare(db, "insert into list values ('mmmm.rar',?);", -1, &stat, 0);
FILE *fp;
long filesize = 0;
char * ffile;
fp = fopen("mmmm.rar", "rb");
if(fp != NULL)
{
//計算文件的大小
fseek(fp, 0, SEEK_END);
filesize = ftell(fp);
fseek(fp, 0, SEEK_SET);
//讀取文件
ffile = new char[filesize+1];
size_t sz = fread(ffile, sizeof(char), filesize+1, fp);
fclose(fp);
}
//將文件數據綁定到insert語句中,替換「?」部分
sqlite3_bind_blob(stat, 1, ffile, filesize, NULL);
6. sqlite3資料庫,中文亂碼該怎麼處理,c++該怎麼處理
Sqlite默認保存數據是用UTF8格式,而現有程序開發工具都是默認GB2312的格式,所以你編程寫的中文不轉碼直接寫到庫里後,用任何資料庫工具看肯定都是亂碼。但是讀出來之後仍然是GB2312,所以顯示正常。反之如果你用資料庫工具寫中文,則默認存UTF
7. 如何在Linux下用C/C++語言操作資料庫sqlite3 / 網路技術編程
status=sent (delivered to maildir) 告訴你發送成功了在[email protected]收件箱內 432D253AB: removed只是告訴你這個郵件隊列結束不是刪除郵件
8. 如何在Linux下用C/C++語言操作資料庫sqlite3
1. 說明 這里我們假設你已經編譯好了sqlite的庫文件 : libsqlite3.a libsqlite3.la libsqlite3.so libsqlite3.so.0 libsqlite3.so.0.8.6 pkgconfig 和可執行文件 : sqlite3 我們再假設你的sqlite3的安裝目錄在 /usr/local/sqlite3 目錄下。 如果不是,我們可以這樣做,將你的安裝文件復制到 /usr/local/sqlite3 這個目錄, 這樣我們好在下面的操作中更加統一,從而減少出錯的概率 例如:[root@localhost home]# cp -rf sqlite-3.3.8-ix86/ /usr/local/sqlite3 這里假設 /home/sqlite-3.3.8-ix86/ 是你的安裝目錄,也就是說你的sqlite原來就是安裝在這里 這樣之後,我們的sqlite3的庫文件目錄是:/usr/local/sqlite3/lib 可執行文件 sqlite3 的目錄是: /usr/local/sqlite3/bin 頭文件 sqlite3.h 的目錄是: /usr/local/sqlite3/include 好拉,現在開始我們的Linux下sqlite3編程之旅。 2. 開始 這里我們現在進行一個測試。 現在我們來寫個C/C++程序,調用 sqlite 的 API 介面函數。 下面是一個C程序的例子,顯示怎麼使用 sqlite 的 C/C++ 介面. 資料庫的名字由第一個參數取得且第二個參數或更多的參數是 SQL 執行語句. 這個函數調用sqlite3_open() 在 16 行打開資料庫,並且sqlite3_close() 在 25 行關閉資料庫連接。 [root@localhost temp]# vi opendbsqlite.c 按下i 鍵切換到輸入模式,輸入下列代碼:// name: opendbsqlite.c // This prog is used to test C/C++ API for sqlite3.It is very simple,ha! // Author : zieckey All rights reserved. // data : 2006/11/13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qlite3.h> int main( void ) { sqlite3 *db=NULL; char *zErrMsg = 0; int rc; //打開指定的資料庫文件,如果不存在將創建一個同名的資料庫文件 rc = sqlite3_open("zieckey.db", &db); if( rc ) { fprintf(stderr, "Can't open database: %s ", sqlite3_errmsg(db)); sqlite3_close(db); exit(1); } else printf("You have opened a sqlite3 database named zieckey.db successfully! Congratulations! Have fun ! ^-^ "); sqlite3_close(db); //關閉資料庫 return 0; } 退出,保存。(代碼輸入完成後,按下 Esc 鍵,然後輸入: :wq ,回車就好拉) 好拉,現在編譯:[root@localhost temp]# gcc opendbsqlite.c -o db.out 或者遇到這樣的問題:[root@localhost temp]# gcc opendbsqlite.c -o db.out opendbsqlite.c:11:21: sqlite3.h: 沒有那個文件或目錄 opendbsqlite.c: In function `main': opendbsqlite.c:19: `sqlite3' undeclared (first use in this function) opendbsqlite.c:19: (Each undeclared identifier is reported only once opendbsqlite.c:19: for each function it appears in.) opendbsqlite.c:19: `db' undeclared (first use in this function) 這是由於沒有找到頭文件的原因。 也許會碰到類似這樣的問題:[root@localhost temp]# gcc opendbsqlite.c -o db.out /tmp/ccTkItnN.o(.text+0x2b): In function `main': : undefined reference to `sqlite3_open' /tmp/ccTkItnN.o(.text+0x45): In function `main': : undefined reference to `sqlite3_errmsg' /tmp/ccTkItnN.o(.text+0x67): In function `main': : undefined reference to `sqlite3_close' /tmp/ccTkItnN.o(.text+0x8f): In function `main': : undefined reference to `sqlite3_close' collect2: ld returned 1 exit status 這是個沒有找到庫文件的問題。 下面我們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9. sqlite3.dll 怎麼用
sqlite3.dll是動態連接庫文件,提供了標准API函數,需要編程調用。你可以下載一個可執行文件sqlite3.exe。SQLite有官方網站可供下載。
http://www.sqlite.org/download.html
10. 怎麼用asp來操作sqlite資料庫,要求具體的完整例子
具體連接方法代碼 :
<%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open "driver={sqlite3 odbc driver};database=App_Data\KdData.db3"
conn.open "driver={sqlite3 odbc driver};databas="&server.MapPath("/App_Data/KdData.db3")
'conn.open "driver={sqlite3 odbc driver};database="&server.MapPath("App_Data\KdData.db3")
exec="select * from kd_students where id_child='"&request.Form("idchild")&"' "
set rs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open exec,conn,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