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多重定義的入口編譯原理

多重定義的入口編譯原理

發布時間: 2023-01-12 07:18:27

A. 編譯原理-LL1文法詳細講解

我們知道2型文法( CFG ),它的每個產生式類型都是 α→β ,其中 α ∈ VN , β ∈ (VN∪VT)*。

例如, 一個表達式的文法:

最終推導出 id + (id + id) 的句子,那麼它的推導過程就會構成一顆樹,即 CFG 分析樹:

從分析樹可以看出,我們從文法開始符號起,不斷地利用產生式的右部替換產生式左部的非終結符,最終推導出我們想要的句子。這種方式我們稱為自頂向下分析法。

從文法開始符號起,不斷用非終結符的候選式(即產生式)替換當前句型中的非終結符,最終得到相應的句子。
在每一步推導過程中,我們需要做兩個選擇:

因為一個句型中,可能存在多個非終結符,我們就不確定選擇那一個非終結符進行替換。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做強制規定,每次都選擇句型中第一個非終結符進行替換(或者每次都選擇句型中最後一個非終結符進行替換)。

自頂向下的語法分析採用最左推導方式,即總是選擇每個句型的最左非終結符進行替換。

最終的結果是要推導出一個特定句子(例如 id + (id + id) )。
我們將特定句子看成一個輸入字元串,而每一個非終結符對應一個處理方法,這個處理方法用來匹配輸入字元串的部分,演算法如下:

方法解析:

這種方式稱為遞歸下降分析( Recursive-Descent Parsing ):

當選擇的候選式不正確,就需要回溯( backtracking ),重新選擇候選式,進行下一次嘗試匹配。因為要不斷的回溯,導致分析效率比較低。

這種方式叫做預測分析( Predictive Parsing ):

要實現預測分析,我們必須保證從文法開始符號起,每一個推導過程中,當前句型最左非終結符 A 對於當前輸入字元 a ,只能得到唯一的 A 候選式。

根據上面的解決方法,我們首先想到,如果非終結符 A 的候選式只有一個以終結符 a 開頭候選式不就行了么。
進而我們可以得出,如果一個非終結符 A ,它的候選式都是以終結符開頭,並且這些終結符都各不相同,那麼本身就符合預測分析了。

這就是S_文法,滿足下面兩個條件:

例子: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S_文法,它的每一個非終結符遇到任一終結符得到候選式是確定的。如 S -> aA | bAB , 只有遇到終結符 a 和 b 的時候,才能返回 S 的候選式,遇到其他終結符時,直接報錯,匹配不成功。

雖然S_文法可以實現預測分析,但是從它的定義上看,S_文法不支持空產生式(ε產生式),極大地限制了它的應用。

什麼是空產生式(ε產生式)?

例子

這里 A 有了空產生式,那麼 S 的產生式組 S -> aA | bAB ,就可以是 a | bB ,這樣 a , bb , bc 就變成這個文法 G 的新句子了。

根據預測分析的定義,非終結符對於任一終結符得到的產生式是確定的,要麼能獲取唯一的產生式,要麼不匹配直接報錯。

那麼空產生式何時被選擇呢?

由此可以引入非終結符 A 的後繼符號集的概念:
定義: 由文法 G 推導出來的所有句型,可以出現在非終結符 A 後邊的終結符 a 的集合,就是這個非終結符 A 的後繼符號集,記為 FOLLOW(A) 。

因此對於 A -> ε 空產生式,只要遇到非終結符 A 的後繼符號集中的字元,可以選擇這個空產生式。
那麼對於 A -> a 這樣的產生式,只要遇到終結符 a 就可以選擇了。

由此我們引入的產生式可選集概念:
定義: 在進行推導時,選用非終結符 A 一個產生式 A→β 對應的輸入符號的集合,記為 SELECT(A→β)

因為預測分析要求非終結符 A 對於輸入字元 a ,只能得到唯一的 A 候選式。
那麼對於一個文法 G 的所有產生式組,要求有相同左部的產生式,它們的可選集不相交。

在 S_文法基礎上,我們允許有空產生式,但是要做限制:

將上面例子中的文法改造:

但是q_文法的產生式不能是非終結符打頭,這就限制了其應用,因此引入LL(1)文法。

LL(1)文法允許產生式的右部首字元是非終結符,那麼怎麼得到這個產生式可選集。
我們知道對於產生式:

定義: 給定一個文法符號串 α , α 的 串首終結符集 FIRST(α) 被定義為可以從 α 推導出的所有串首終結符構成的集合。

定義已經了解清楚了,那麼該如何求呢?
例如一個文法符號串 BCDe , 其中 B C D 都是非終結符, e 是終結符。

因此對於一個文法符號串 X1X2 … Xn ,求解 串首終結符集 FIRST(X1X2 … Xn) 演算法:

但是這里有一個關鍵點,如何求非終結符的串首終結符集?

因此對於一個非終結符 A , 求解 串首終結符集 FIRST(A) 演算法:

這里大家可能有個疑惑,怎麼能將 FIRST(Bβ) 添加到 FIRST(A) 中,如果問文法符號串 Bβ 中包含非終結符 A ,就產生了循環調用的情況,該怎麼辦?

對於 串首終結符集 ,我想大家疑惑的點就是,串首終結符集到底是針對 文法符號串 的,還是針對 非終結符 的,這個容易弄混。
其實我們應該知道, 非終結符 本身就屬於一個特殊的 文法符號串
而求解 文法符號串 的串首終結符集,其實就是要知道文法符號串中每個字元的串首終結符集:

上面章節我們知道了,對於非終結符 A 的 後繼符號集 :
就是由文法 G 推導出來的所有句型,可以出現在非終結符 A 後邊的終結符的集合,記為 FOLLOW(A) 。

仔細想一下,什麼樣的終結符可以出現在非終結符 A 後面,應該是在產生式中就位於 A 後面的終結符。例如 S -> Aa ,那麼終結符 a 肯定屬於 FOLLOW(A) 。

因此求非終結符 A 的 後繼符號集 演算法:

如果非終結符 A 是產生式結尾,那麼說明這個產生式左部非終結符後面能出現的終結符,也都可以出現在非終結符 A 後面。

我們可以求出 LL(1) 文法中每個產生式可選集:

根據產生式可選集,我們可以構建一個預測分析表,表中的每一行都是一個非終結符,表中的每一列都是一個終結符,包括結束符號 $ ,而表中的值就是產生式。
這樣進行語法推導的時候,非終結符遇到當前輸入字元,就可以從預測分析表中獲取對應的產生式了。

有了預測分析表,我們就可以進行預測分析了,具體流程:

可以這么理解:

我們知道要實現預測分析,要求相同左部的產生式,它們的可選集是不相交。
但是有的文法結構不符合這個要求,要進行改造。

如果相同左部的多個產生式有共同前綴,那麼它們的可選集必然相交。
例如:

那麼如何進行改造呢?
其實很簡單,進行如下轉換:

如此文法的相同左部的產生式,它們的可選集是不相交,符合現預測分析。

這種改造方法稱為 提取公因子演算法

當我們自頂向下的語法分析時,就需要採用最左推導方式。
而這個時候,如果產生式左部和產生式右部首字元一樣(即A→Aα),那麼推導就可能陷入無限循環。
例如:

因此對於:

文法中不能包含這兩種形式,不然最左推導就沒辦法進行。

例如:

它能夠推導出如下:

你會驚奇的發現,它能推導出 b 和 (a)* (即由 0 個 a 或者無數個 a 生成的文法符號串)。其實就可以改造成:

因此消除 直接左遞歸 演算法的一般形式:

例如:

消除間接左遞歸的方法就是直接帶入消除,即

消除間接左遞歸演算法:

這個演算法看起來描述很多,其實理解起來很簡單:

思考 : 我們通過 Ai -> Ajβ 來判斷是不是間接左遞歸,那如果有產生式 Ai -> BAjβ 且 B -> ε ,那麼它是不是間接左遞歸呢?
間接地我們可以推出如果一個產生式 Ai -> αAjβ 且 FIRST(α) 包括空串ε,那麼這個產生式是不是間接左遞歸。

B. C++中兩個文件讀取一個.h時多個多重定義錯誤

從昨晚到現在查了很多東西,但結果卻超級簡單:
首先#include在編譯時會被預處理器將.h中的所有內容拷貝到當前文件中, 如果.h中還include了別的.h, 則遞歸拷貝;
如果.h文件中沒有頭文件保護,即#ifndef ... #define ... #endif則如果某文件include 1.h和 3.h, 而1.h也#include了3.h, 則會有完全相同的兩份3.h中的代碼, 這樣就直接報錯了; 但加入了頭文件保護後就可以保證在單一文件中只會編譯一遍3.h的代碼;
所以到目前為止如果加入了頭文件保護,在單一文件中不會有重聲明(定義),編譯可以通過,生成各個.o文件了, 頭文件中定義的變數都定義並分配了空間,就你的問題而言,tool.o中有Map, 同時main.o中也有Map;
然後就是鏈接了,此時會將各.o中的全局符號加入全局符號表中,如果.o中有相同的全局變數則會報重定義, 即tool.o和main.o中的Map沖突了。

總結下:頭文件保護只是保證在 單一文件中不會重復include, 但不保證在不同文件中重復include。

解決辦法為在.h中只聲明變數: extern map Map; 而在tool.cpp中定義: map Map;

多謝問題哈,終於搞清楚了這個問題!

C. 編譯C程序出現多重定義,怎麼解決

應該是你在2個c文件中都定義了全局的MmiUtil_WaitKeyMenu,可以聲明為static,或者改個名字

D. 編譯原理筆記17:自下而上語法分析(4)LR(0)、SLR(1) 分析表的構造

(移進項目就是指圓點右邊是終結符的項目,規約項目指的就是圓點在右部最右端的項目)

LR(0) 文法可以直接通過識別活前綴的 DFA 來構造 LR 分析表

假定 C = {I 0 , I 1 , ... , I n } (aka. LR(0) 項目規范族、DFA 狀態集)

首先為文法產生式進行編號,拓廣文法的產生式要標記為 0(這里就是後面分析表中 rj 的產生式編號 j 的由來)

然後令每個項目集 I k 的下標 k 作為分析器的狀態(行首),包含 S' → .S 的集合下標為分析器的初態(也就是 DFA 的初態,一般都是 0 )。

下面用一個例子來說明 ACTION、GOTO 子表的構造:

SLR(1) 為解決沖突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方法:通過識別活前綴的 DFA 和【簡單向前看一個終結符】構造 SLR(1) 分析表。

如果我們的識別活前綴的 DFA 中存在移進-規約沖突、規約-規約沖突,都可以嘗試使用這個方法來解決沖突。(這里說【嘗試】,當然是因為 SLR 也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並不是萬能的靈丹妙葯。。)

這里,我們拿前面那個 LR(0) 解決不了的文法來舉例

該文法不是 LR(0) 文法,但是是 SLR(1) 文法。

觀察上圖 DFA 中的狀態2,想像當我們的自動機正處於這個狀態:次棧頂已經規約為 T 了,棧頂也是當前的狀態 2 ,而當前剩餘輸入為 *。

如果這個自動機不會【往前多看一步】的話,那麼對處於這個狀態的自動機來說,看起來狀態 2 中的移進項目和規約項目都是可選的。這就是移進-規約沖突。

想要解決這個沖突,就輪到【往前多看一步】上場了——把當前剩餘輸入考慮進來,輔助進行項目的選擇:

對其他的沖突也使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判斷。

這種沖突性動作的解決辦法叫做 SLR(1) 解決辦法

准備工作部分,與 LR(0) 分析表的構造差不多:同樣使用每個項目集的狀態編號作為分析器的狀態編號,也就同樣用作行下標;同樣使用拓廣文法產生式作為 0 號產生式。

填表也和 LR(0) 類似,唯一的不同體現在對規約項的處理方法上:如果當前狀態有項目 A → α.aβ 和 A → α. ,而次棧頂此時是 α 且讀寫頭讀到的是 a,那麼當且僅當 a∈FOLLOW(A) 時,我們才會用 A → α 對 α 進行規約。

如果構造出來的表的每個入口都不含多重定義(也就是如上圖中表格那樣的,每個格子裡面最多隻有一個動作),那麼該表就是該文法的 SLR(1) 表,這個文法就是 SLR(1) 文法。使用 SLR(1) 表的分析器叫做一個 SLR(1) 分析器。

任意的二義文法都不能構造出 SLR(1) 分析表

例:懸空 else

例:

這里的 L 可以理解為左值,R 可以理解為右值

經過計算可以確定其 DFA 如下圖所示。

在 狀態4 中,由於 "=" 同時存在於 FOLLOW(L) 與 FOLLOW(R) 中,因此該狀態內存在移進-規約沖突,故該文法不是 SLR(1) 文法。

這樣的非二義文法可以通過增加向前看終結符的個數來解決沖突(比如LL(2)、LR(2))但這會讓問題更加復雜,故一般不採用。而二義文法無論向前看多少個終結符都無法解決二義性。

E. 關於編譯原理

可以自己寫一個JPanel或者JComponent的子類,然後在子類中重寫paint方法,在裡面繪制背景圖片。下面的部分是從我的代碼里截出來的,不保證這樣能用,只是給你個大體的絲路。學會了這個後自己重寫組件就方便多了 public class ChessBoard extends JComponent{ private Image screen = null;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 if (screen != null) { g.drawImage(screen, (width - BOARDWIDTH) / 2, (height - BOARDHEIGHT) / 2, this); } else { screen = ChessBoard.this.createImage(BOARDWIDTH,BOARDHEIGHT); } } }

F. 編譯原理:考慮文法G[S]

考慮文法:
(1)消去左遞歸後:
S→a|∧|(T)
T→ST』
T』 →,ST』|ε
(2)計算每個非終結符的FIRST集合和FOLLOW集合:
FIRST(S)={a,∧,(}
FIRST(T)={ a,∧,(}
FIRST(T』)={,ε}
FOLLOW(S)={,#}
FOLLOW(T)={ )}
FOLLOW(T』)={ )}
預測分析表如下:
\x09a\x09∧\x09(\x09)\x09,\x09#
S\x09S→a\x09S→∧\x09S→(T)\x09\x09\x09
T\x09T→ST』\x09T→ST』\x09T→ST』\x09\x09\x09
T』\x09\x09\x09\x09T』 →ε\x09T』 →,ST』\x09
構造的預測分析表中沒有多重入口,所以改造後的文法是LL(1)文法.

G. 關於multiple defination of (多重定義 )的錯誤

1.
不要在.h裡面聲明變數,而是在.c(.cpp)裡面定義int mm=3;
然後在A.h裡面用extern int mm;

2.
extern不要賦值。

ps:還沒解決?
回樓上,沒用的,那個能防止重復include,但是不能解決這里的問題。
頭文件裡面是不提倡也不應該定義一個變數的。
如果熟悉VC的win32程序,就知道那個theApp也是放在cpp文件里的,而不是頭文件。

H. 關於vs2010運行多文件程序老是出現「fatal error LNK1169: 找到一個或多個多重定義的符號」的問題

頭文件是要聲明的,例如你的程序,在cpp結尾的程序的開頭都要寫#include"resource.h"就好了

I. 多重定義怎麼解決

鏈接時多重定義怎麼辦?一般解決方案是:只保留一個定義的地方就好了,這對強迫症,很友好!但往往有時又嫌麻煩,或者雜七雜八的的原因導致了,兩個定義都保留,但只讓鏈接時,只鏈接第一個遇到的定義函數!


其實吧,如果這多重定義的函數是存在於不同的庫,一般默認都只會找第一個遇到的庫裡面的函數就好了。

但是,因為,鏈接的最小單元一般是文件,.o。如果a.o和b.o同時存在test1(),但是a.o有test2(),b.o有test3(),結果這兩個介面函數都會被系統使用,那麼a.o和b.o就會被同時鏈接進去*。這就是為何會報多重定義的錯誤。

為了讓這種情況下,鏈接器還是不報錯,還是只會找第一個遇到的庫裡面的函數。可以使用以下參數:

-Wl,-z,multidefs或者Wl,'-z muldefs',以及--allow-multiple-definition

讓ld在遇到重復定義時候,只處理第一個定義。

熱點內容
java返回this 發布:2025-10-20 08:28:16 瀏覽:593
製作腳本網站 發布:2025-10-20 08:17:34 瀏覽:888
python中的init方法 發布:2025-10-20 08:17:33 瀏覽:582
圖案密碼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20 08:16:56 瀏覽:765
怎麼清理微信視頻緩存 發布:2025-10-20 08:12:37 瀏覽:684
c語言編譯器怎麼看執行過程 發布:2025-10-20 08:00:32 瀏覽:1013
郵箱如何填寫發信伺服器 發布:2025-10-20 07:45:27 瀏覽:255
shell腳本入門案例 發布:2025-10-20 07:44:45 瀏覽:114
怎麼上傳照片瀏覽上傳 發布:2025-10-20 07:44:03 瀏覽:806
python股票數據獲取 發布:2025-10-20 07:39:44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