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編程
A. 編程課適合多大孩子學
6歲以上學最適合
很多機構的銷售在向你推銷課程時,都說孩子學編程越早越好,最好3歲就要開始學了。要麼是他在偷換概念,要麼是他真的不懂教育知識和他們機構的課程。市面上3-5歲學習的編程類相關教具或課程,主要還是以積木搭建為主,只不過為了增強趣味性,在教具中加入了編程的功能,但課堂上花在編程上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分之一,更多的還是以培養孩子的手腦協調、空間想像能力為主。這類課也適合6歲前的孩子學,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類課不是屬於編程課,而是屬於積木搭建課。
這里,我們來了解一個教育概念,兒童思維的發展規律。
兒童思維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動作思維階段、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和抽象邏輯思維階段。
1、動作思維階段(0-2歲)
比如你拿給孩子1個小球,他會扔出去,你再撿回來給他,他又會再扔出去,並開心地笑起來。這個年齡幼兒的思維在動作中進行,在行動中發現動作與結果之間的關系,以動作思維為主。
2、具體形象思維階段(3-6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一般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以及對表象的聯想來進行思維的。他們開始通過表象認識形狀、顏色、大小等物體屬性,不過還缺少立體感和空間感。家長可以利用具體的事物來引導孩子鍛煉思維,可在兒童拆裝玩具或積木時,幫助他們理解平面與立體的關系,和兒童玩圖片分類和比較游戲,讓兒童從具體中學會歸納和抽象。
3、抽象邏輯思維階段(6-11歲)
6-11歲是培養兒童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也就是小學階段。孩子能夠開始事物的邏輯關系,可以通過計算、歸納、推理等思維方式解決數學問題。
也就是說,6歲之後才是孩子適合學習編程的年齡。
B. 孩子學編程最佳年齡 兒童多大適合學編程
6歲以下不要學編程!
為什麼機構老師跟你說,3歲就要開始學編程了?那是因為他們在偷換概念,或者是機構的銷售自己都不清楚什麼是編程。我猜,機構老師讓孩子學的,就是類似於下面這種。
這種課其實不叫編程,而是叫樂高課或積木課。部分機構的教具確實有編程的功能,但只是一小部分簡單的順序控制,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還是在搭積木。
還有一些機構宣傳的是,學積木課是為了學編程做准備,就是為了讓你報課強行解釋的。並不是說學積木搭建課沒用,而是跟編程培養的目的差了十萬八千里。我們回顧剛才所說的,3-6歲的孩子的大腦在發展形象思維,積木課就是在鍛煉孩子的形象思維:手腦協調能力、空間想像能力等。6-12歲的孩子在發展抽象邏輯思維,學編程、學圍棋就是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
所以,孩子學編程最佳年齡應該是6-18歲。
C. 3,4歲的孩子能學少兒編程嗎
4歲正值兒童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因為未成熟的大腦有著極大的可塑性。在生命早期,也是讓孩子接觸編程,鍛煉思維、創造力的絕佳時期。
編程思維是可以從小培養的,編程鍛煉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對培養孩子高效的思考模式、處事方式大有裨益!
如果孩子在黃金時期沒有獲得學習的能力,人工智慧時代當下可能需要花更多精力和時間去學習和追趕。
父母可以趁著孩子還沒有被繁重的課業所包圍時,多讓孩子接觸編程,從小培養孩子的編程思維,更早的讓孩子對互聯網有認知,對數學對科技有認知。
可以看下這篇文章
幾歲學編程課比較好?Codemaker4歲孩子玩轉編程
D. 孩子三歲時就送孩子去編程班合適嗎
不適合
7-12歲是抽象邏輯思維的最佳形成期,所以學編程的第一個最佳時機是小學段,3到5歲階段不太適合,小學階段是最佳的時間。如果這個時間沒有餘力去學習,也可以在高中階段去學。學習是不分先後的。
學齡前兒童正是心智成長的黃金時期,他們普遍對新鮮事物好奇心強,可以考慮從幼兒園中班開始,適當引入編程思維能力的學習。不過,這是學習編程思維能力,而不是編程能力,其實是讓他在游戲中學會怎麼去分析問題、分解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很難想像這么小的小朋友長時間面對電腦屏幕,用一雙小手困難的操作著比他手還要大的滑鼠。
幼兒園的寶貝,沒有必要報編程班。就算報了意義也不是特別的大,這個時候更需要家長的陪伴和互動。盡量讓孩子接觸更多的不一樣的「實物」。
小學的孩子低年級的學生更應該學習數學打好基礎,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嘗試結合生活實際的例子去學習編程的思維(學習基本的編程的語言),注意編程課程的趣味化、游戲化、具體化。枯燥的編程輸入訓練不僅效益不大還會損害未來孩子學習編程的積極性。
初中以上的孩子從簡單的編程語言開始正式進入編程學習的領域,可以讓孩子自己設計一個游戲編程,該階段主要以趣味性兼顧實用性為主。
高中的學生主要是培養創造性,編碼會碼後創新才是關鍵,才是決定自己在編程上有無天賦。幫助以後在專業選擇上是否選擇與編程相關專業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