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語言編譯內存地址
㈠ c語言 內存和地址 之間的問題
int型變數是4個位元組,在內存中的結構就是
0x03
0x00
0x00
0x00,
注意低謹早位元組在前高位元組在後。
下面那答孝個是int*
也就是指向int的指針,它因為知道自己是指向int型的指針,所以取值時就會讀取四個位元組清晌稿的值
㈡ C語言的內存地址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比如是按從大到小還是內存自動分配的,請舉例
您問的具體是什麼?
(1)是地址編號和集成電路裡面(用顯微鏡看)各個單元的位置次序之間的關系?
(2)還是問程序中各個指令代碼執行的次序和地址編號之間的關系?
(3)還是問程序中各個變數的次序和地址編號之間的關系?
如果是(1),那麼
集成電路裡面各個單元的位置次序,一般是不公開的。所以人們不知道它的次序是從左到右還是從右到左還是別的方式。據說,現在的布局大多是交叉分散排列的,因為程序中經常出現連續訪問連續地址的操作,如此分散排列,可以使功耗分散,減小局部溫升,延長器件壽命。
如果是(2),那麼
一般的指令,除了跳轉指令和調用、返回指令以外,普通指令都是按照地址連續增加的次序,連續排列的。而且,匯編語言中書寫程序清單的次序,除了使用特殊偽指令規定地址(如ORG指令)處以外,都是按照地址編號連續增加的次序書寫的。如此,除跳轉、調用、返回指令外,書寫的次序就是執行的次序。
如果是(3),那麼
用匯編語言設計程序時,你可以隨自己習慣,覺得怎麼安排方便,就怎麼安排。
如果是高級語言,那麼,不同的編譯程序,可以有所不同。
不過,如果是C語言,那麼數組內部各個下標變數的地址,必須是按照下標由小到大地址也由小到大的次序連續安排。這是因為,C語言中,對指針的運算有嚴格規定。
例如p是指向整數的指針,則p+2就應該等於指向p所指的整數變數後面第二個整數變數的指針。於是(p+2)相應的物理地址,就埋渣逗應該等於p相應的物理地址加上2倍int變數的彎賣長度。 而對於數組,又是按照指針的概念來規定的。例如:a[2]就和梁嫌*(a+2)完全等效。
㈢ c語言中到底什麼叫地址,地址的意義及其作用是什麼
首地址是結構體第一個成員所佔的第一個內存單元的地址。作用當然是讓編譯系統能找到結構體數據在內存中的位置啦!
㈣ 我學C語言指針內存中的地址是什麼意思
在每次我們聲明一個變數時,系統會自動給變數在內存中分配一個地址,而指針如果只是聲明它沒有為它賦值的話,它就是個空指針,不指向任何的內存地址。 例如: int x =5,*p; p = &x ;
上面這句話, 聲明了一個x 變數和一個指針p, 並且我們把變數x 的地址賦給了指針p,這樣指針p 就指向了變數x的地址,*p 指的就是 它指向的地址上的值,也就是說 *p =5 ; 也就是說指針是用來存儲地址的東西。
㈤ 用c語言如何獲取內存地址
1、獲得函數的地址
函數名實際上就是指針,所以可以通過強制類型轉換來獲取函數的地址。
int i = 0;
i = (int)main;
printf(「%d\n」,i);
這樣我們就獲取了main函數的地址了,其他的自定義的函數也是同樣的道理啊。
2、獲取變數地址
int variab = 0;
int addrvar = 0;
addrvar = (int)&variab;
在變數addrvar中保存了變數variab的地址。
3、獲得數組的地址
數組本身就是指針,它本身就是內存地址,和獲得函數地址的方法一樣啊。比如
int array[10];
int addrarr;
addrarr = (int)array;
㈥ c語言如何實現輸出變數的內存地址
對帶搏於變數可以直接利用取地址運算符&獲取變數蠢伍祥的地址,之後通過printf語句進行輸出。
具體實現方法可以參考如下程序段橘游:
inta=3;
printf("%x",&a);//以16進制形式輸出變數a的地址(不含0x前綴)
㈦ C語言編程中,內存物理地址是什麼概念
用於跡攜游內存晶元級的單元定址,與處理器和CPU連接的地址匯流排相對應。
——這個概念應該是這幾個概念中最好理解的一個,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可以直接把物理地址理解成插在機器上那根內存本身,把內存看成一個從0位元組一直到最大空量逐位元組的編號的大數組,然後把這個數組叫做物理地址,但是事實上,這只是一個硬體提供給軟體的隱純抽像,內存的定址方式並不是這樣。所以,說它是「與地址匯流排相對應」,是更貼切一些,不過拋開對物理內存定址方式的考慮,直接把物理地址與物理的內存姿銷一一對應,也是可以接受的。也許錯誤的理解更利於形而上的抽像。
㈧ 理解C語言指針和內存地址的關系
一個內存地址存著一個對應的值,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如果程序員必須清楚地知道某塊內存存著什麼內容和某個內容存在哪個內存地址里了,那他們的負擔可想而知。
匯編語法對「一個內存地址存著一個對應的數」,作了簡單的「抽象」:把內存地址用變數名代替了,對內存地址的取值和賦值方式不變。
c語言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的抽象:變數 <==>
(一個內存地址,對應的值)(這里忽略類型等信息)。
把C語言中的基本類型(int,long,float等),指針,數組等還原為(一個內存地址,對應的值)後,就能更清淅地理解它們了。
內存就相當於(addr,val)的大hash表,c語句的語義基本就是改變hash值。
什麼叫hash表?:根據關鍵碼值key直接進行內存訪問的數據結構銀頌。
為了下文的方便,特定義如下語義(遵循C的標准語義):
var<==>(addr, val)(var為一個變數名,addr為var在內存中的首地址,val為var的值)
&var <==> addr
var<==>
var作為左值出現(即等式左邊)時,var等價於 addr;
var作為右值出現(即等式右邊)時,var等價於val;
*var <==> val
注桐基:符號"<==>"右邊出的等式x = y(x是一個內存地址,y是一個值);表示將內存地址為x的內容置為值y,如addr = 3表示置內存addr里的值為3
現在利用上面的語義解釋一下這些例子:
int i = 3;
假設i的內存地址為0x8049320 ,那麼這句話的語義是0x8049320 = 3,經過i =
3後,i為(0x8049320,3)
int b = i;
假設b的內存地址為0x8049324 ,那麼這句話的語義是0x8049324 = i對應的val
= 3,此時b為(0x8049324,3)
int *p = &b
指針p也是一個變數,int **p,int *p[8],在這些申明中p都只是一個指針變數,它和其他的變數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大小是定的,它的類型信息只是編譯器用來進行類型檢查和其他一些作用的(如果沒有類型檢查,你可以用任何的方式對一個變數進行操作如int i; ****i = 3)。假設p的地址為0x8049328,則根據p = &b的語義p.addr = b.addr,p為(0x8049328,0x8049324)
*p = 5;
語義為0x8049324 = 5,此時只改變了內存地址為0x8049324的值鋒輪鄭,即改變了b的值(0x8049324,5),而p的值並未改變
int **q = &p; //如果寫為int **q = &&i; gcc編譯不通過
假設q的內存地址為0x8049330,語義為0x8049330 = addr(p) = 0x8049328;所以q為(0x8049330,
0x8049328)
(int **q = &&i,要是編譯過了則q應該表示為(0x8049330,
x),內存地址為x的地方表示為(x,0x8049320),那麼地址x為多少呢? )
**q = 6
語義為val(val(q)) =
val(0x8049328) = 0x8049324 = 6,將內存地址為0x8049324的內容置為6,即將b的值置為6,b為(0x8049324,6)
對於結構,這些語義也適用,因為結構里的成員也是有對應地址的,也能表示為(addr,val)的形式。
㈨ C語言中什麼叫內存地址
C語言紅
當你輸入比如
int
a=10;
int
b
=
20;
當輸入scanf接受時以近給變數開辟了空間
內存地址一般為16位
0-F表示
㈩ 程序編譯時地址如何分配
如果是具備操作系統的情況下,C語言,linux為例,程序會根據系統配置和elf格式自動載入進入內存。
起始地址是可執行文件的base_of_image欄位指定的值,前提是不開啟PIE保護。
而匯編器內部定址只是一個偏移地址。
所以最終,一條指令的位置 = 起始地址+ 他在模塊的偏移。
如果不具備操作系統,純粹的嵌入式環境下,地址是自己指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