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代碼進行第一次編譯
㈠ 在linux里,c程序的編輯、編譯、調試的詳細步驟是什麼
(1)用工具寫好C程序...比如vi
(2)打開終端,進入你存放c語言代碼的路徑 例如: cd /opt/
(3)gcc a.c -o abc 意思是:把你的a.c編譯成abc可執行文件
(4)在當前目錄終端下 運行生成的abc,例如: ./abc 前面的.不要掉了
後面可以用gdb進行調試,你可以自己去學習...這是最基本的!!
㈡ 為什麼電腦第一次C語言編譯運行會卡頓
C語言用的是什麼版本的編譯器。
一般來說高版本的編譯器比低版本的要慢很多。
就拿VS2010 和 很老的VC6來說,
VS2010隻是運行,就需要載入N個G的初始化東西,而VC6精簡版安裝包只有25M左右,
類比吃飯:VS2010在吃飯前先要焚香禱告,然後再三跪九叩謝天謝地謝父母之後才吃, 所以他很慢。vc6則是直接拿起筷子就吃,速度快慢不言而喻
㈢ 對c程序編譯之前,是否需要對原文件進行保存
第一次編譯前最好保存,因為可以選擇保存路徑,若直接編譯那麼會自動保存到默認路徑。在接下幾次的編譯後就不用保存了,因為每一次編譯就會自動保存。
㈣ 初學c語言,編譯運行時顯示源文件未編譯
親,你先改一下你的代碼再運行吧,如果你是按照書本抄的,那麼你的書可以扔掉了。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wo yao feng");
return 0;
}
㈤ 簡述開發一個c語言程序的步驟
1 寫代碼。這是最基礎的一步,即實現C語言的源文件(.c,必需),和可能的頭文件(.h,非必需)。
2 編譯。將編寫好的代碼,通過編譯工具,轉換為目標文件。此步中,會對文件內部及包含的頭文件進行語法語義的分析檢查。如果出錯,則必須返回到1步對代碼進行修改,直到沒有錯誤為止。
3 鏈接。將目標文件鏈接成可執行文件。此步會對文件直接的關聯進行檢查。如果出錯需要返回到1修改代碼。直到沒有錯誤。
4 運行。這個是最後一步,也是C語言的最終目的。
在運行結果與期望不符時,需要檢查原因,修改代碼,重新執行1,2,3直到程序沒有問題。
㈥ 開發一個c語言程序要經過哪四個步驟
開發一個C語言程序需要經過的四個步驟:編輯、編譯、連接、運行。
C語言程序可以使用在任意架構的處理器上,只要那種架構的處理器具有對應的C語言編譯器和庫,然後將C源代碼編譯、連接成目標二進制文件之後即可運行。
1、預處理:輸入源程序並保存(.C文件)。
2、編譯:將源程序翻譯為目標文件(.OBJ文件)。
3、鏈接:將目標文件生成可執行文件( .EXE文件)。
4、運行:執行.EXE文件,得到運行結果。
(6)c代碼進行第一次編譯擴展閱讀:
C語言代碼變為程序的幾個階段:
1、首先是源代碼文件test.c和相關的頭文件,如stdio.h等被預處理器cpp預處理成一個.i文件。經過預編譯後的.i文件不包含任何宏定義,因為所有的宏已經被展開,並且包含的文件也已經被插入到.i文件中。
2、編譯過程就是把預處理完的文件進行一系列的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以及優化後產生相應的匯編代碼文件,這個過程往往是我們所說的整個程序的構建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復雜的部分之一。
3、匯編器不直接輸出可執行文件而是輸出一個目標文件,匯編器可以調用ld產生一個能夠運行的可執行程序。即需要將一大堆文件鏈接起來才可以得到「a.out」,即最終的可執行文件。
4、在鏈接過程中,對其他定義在目標文件中的函數調用的指令需要被重新調整,對實用其他定義在其他目標文件的變數來說,也存在同樣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c語言
㈦ 如何編譯C語言源代碼
下載一個VC2005軟體,把代碼復制到裡面,設置好C運行環境,點擊編譯,OK,然後點擊那個感嘆號,直接鏈接運行,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