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會編程
A. 為什麼孩子要從小開始學編程,家長們都應
編程能夠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如果孩子在這方面有缺失,那麼將會帶來很多不利,比如說孩子在寫作中經常會犯基本的邏輯錯誤、在和別人辯論中缺乏足夠的邏輯能力來支撐自己的論點、數學成績總是提升不上去等等。在工作中我們也會發現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遠遠高於邏輯一般的人,這類人在職場中的表現也更為突出。
而孩子們在編程的過程中可以鍛煉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寫編程程序是如何把大問題不斷分割成小問題的過程。其中孩子們必須去思考如何把代碼合理的安排在整個程序中,從而讓程序流暢的處理輸入、演算、直到輸出,這一過程對孩子的邏輯分析能力也會有極大的提升。
其次編程的學習可以鍛煉孩子們敢於試錯的勇氣。在編程過程中裡面,犯錯基本是常態。我們也可以說編程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但是相對於其他學科而言,計算機編程的試錯、修正調試的周期是非常短的,這也就意味著試錯成本是非常低的。這樣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內心會變得更加強大,能平和面對挫折和失敗。
B. 為什麼很多孩子從小就學編程呢
、時代的趨勢
人工智慧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它是互聯網的下一個風口。未來所有行業都將隨著人工智慧而帶來升級與變革。對於孩子的教育需要緊跟時代潮流,畢竟我們現在培養的孩子,要考慮10年-20年後的工作和競爭格局。
2、*的政策
*對普及編程教育的態度非常明確:
1、浙江省,已經將編程納入高考的選考項目中,而國務院要推廣編程教育,可能會有更多地區高考將涉及編程。
2、國務院強調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普及創客教育。
3、早在2014年,江蘇省就已經將編程納入小學必修課程,並且逐步加深難度與廣度。
4、教育*舉辦的各項創客比賽火熱且頗具規模,獲獎證書也是孩子以後擇校的籌碼。
3、能力的提升
學習編程需要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編程也能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人智力的核心部分,它不僅是學好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學好其它學科,處理日常生活問題所必須的能力。
C. 四個原因告訴你,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學編程
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說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愛,不僅僅是呵護和陪伴,還會為孩子的將來做謀劃。
而隨著人工智慧逐漸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各國相繼將培養編程人才列入戰略規劃,懂編程成為未來核心競爭力。讓孩子從小接觸學習編程課,也就成為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孩子未來的一種謀劃。
不過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現在有沒有必要學編程,存在疑慮:
「孩子還小,沒有識字量,會學不會吧」
「不急於一時,等孩子大些再學」
「孩子以後不當程序員,應該沒有學習編程的必要。」
其實讓孩子從小學習編程是十分有必要的,我總結了以下四個原因,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孩子的編程思維要從小培養
幼兒編程教育不僅僅會傳授編程知識和經驗,還能構建孩子的編程思維,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力。不是「learn to code」,而是「code to learn」。
曾經有一位學過幼兒編程的家長就和老師分享過自家寶貝學騎自行車的故事。
「有一次,我家的孩子在操場看見別的小朋友在騎自行車,自己也想學。就讓我和孩子爸給他買輛自行車。原本我是想讓孩子爸有空教他的,可不巧那段時間孩子爸工作忙,沒時間教。
可孩子學習自行車的心很強烈,他就說要自學,不用爸爸教。我當時心想,我們小時候都是爸爸媽媽手把手教會的,他一個4歲的小朋友能自己學會嗎?
誰知道孩子接下來幾天就天天觀察別的小朋友怎麼騎自行車,還把整個流程分成了4步:第一步抓把手、第二步騎上去、第三步用腳蹬踏板,最後想停的時候就捏閘。
看到孩子學東西這么有方法,我真的震撼到了。而且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孩子還真的學會了!」
其實這就是學編程的魅力,讓孩子在學習編程的時候不斷的試錯,並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就可以培養孩子的編程思維,以後遇到困難就不會想要逃避和求助,而是積極主動的先靠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問題。
從小培養編程思維,無論將來學習新事物還是要解決問題,孩子都能快速找到方法。我們堅信,如果今天孩子可以輕松的用編程製作 游戲 、故事,那以後就可以輕松的學習知識,甚至是發明創造!
把握孩子的思維黃金期
耶魯大學公開課《心理學導論》中曾提及這樣一個觀點:大約7歲的時候開始,一直到青春期,孩子邏輯思維的能力會逐漸減弱並固化。
也就是說負責思維學習的大腦區域,只是在發展的早期最活躍,如果你沒有在這個黃金時期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鍛煉好,那孩子以後則需要花費數十倍的時間去學習,並且學習過程會異常痛苦,所以我們要重點關注和培養孩子的0-7歲。
但0-3歲的孩子還不太會表達自己,家長也不可能都是兒童心理學家。在這個階段,家長能為孩子設置的活動就相對比較少,除去給孩子聽一些大眾化的早教課程和音樂,更多的精力是在陪伴孩子這件事情上。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孩子之間其實很難產生太大的差異。
而4-7歲就很不同了,這時候是孩子的思維黃金期,孩子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和新鮮感,不僅能自由表達、交流自己的想法,還能快速接收和掌握外來知識。
如果好好把握和利用孩子這個階段的特點,就能花5、6分的努力而取得8、9分的成果。你看,同樣是學習游泳、滑板,很多大人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學會,但小孩子卻能學的又快又好!
同理,如果我們讓4-7歲處於思維黃金期的孩子去學習編程,就像是順水行舟,孩子可以學得又快又輕松,何樂不為呢?而且這個思維黃金期錯過就不會再有,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
從小培養好的學習品質
「3歲看大,7歲看老」,想必大家一定聽過中國這句古話,它是說根據孩子3-7歲的特點,可以看到他的成長路線以及將來能取得的成就。
九層之台,起於壘土。那對3-7歲孩子來說,什麼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並引導他走向成功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我們嘗試從成功者身上找到答案,發現他們的成長經歷各有不同,但有一點卻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他們都很早就開始學習編程!
比爾蓋茨,世界首富,微軟創始人,13歲學習編程。
喬布斯,Apple創始人,12歲開始學習編程。
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創始人,10歲學習編程。
埃隆馬斯克,特斯拉、Space X火箭公司創始人,9歲學習編程。
這些從編程中受益的名人,不只一次的在公開場合鼓勵、倡導和支持孩子去學習編程。因為他們知道,編程是一個不斷挑戰和試錯的過程,需要大家學會拆解、分析和解決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提高了思維能力、專注力和耐性,還培養了愛思考愛鑽研愛創造的學習品質,而正是這些從小培養的能力和貫穿一生的好品質,奠定了他們成功的基礎。
讓孩子從小接觸和學習編程,收獲一個愛思考愛鑽研的學習品質,這樣才會誕生一個又一個的 科技 創新者,將未來世界變得更美好。
善用孩子的語言天賦
我們知道學習編程益處頗多,可以培養孩子思維、學習品質,提高孩子各方面能力。但4-7歲的孩子畢竟沒有什麼識字量,真的能學會嗎?
其實幼兒編程是基於4-7歲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設計的圖形化編程,孩子可以像組裝積木一樣,通過拖拽、點擊等操作來創作故事、 游戲 和動畫,所以它並不難,對孩子識字量也沒有要求。
而且幼兒編程像普通話、英語一樣,是一種語言,一種與電腦對話的語言。
著名學者西摩爾·派普特在《思維風暴》一書中提出: 孩子是學習語言的天才。 在英語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能學會英語,在法國長大的孩子能學會法語,而在中國長大的孩子,能學會普通話及當地方言......
所以,家長們完全不用擔心孩子學不會!因為幼兒編程就是塑造一個「編程語言」環境,孩子是學習語言的天才,在編程語言環境下完全可以輕松學好編程這門語言的!
春天播種,秋天收獲。讓孩子現在學習幼兒編程,就是在孩子的思維黃金期播下一顆培養編程思維、學習品質的種子,利用孩子天生的語言天賦,讓孩子花5分力氣,得到原本需要花10分力氣才能收獲的果實。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趕快讓孩子來學習幼兒編程吧,給孩子一個燦爛的未來~
D. 讓孩子從小學習編程有哪些好處
1. 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寫程序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大問題不斷分割成小問題的過程。
其中,小孩必須去思考如何把代碼合理的安排在整個程序中,才能讓程序流暢的處理輸入、演算、直到輸出,這對小孩對事物的邏輯分析能力會有極大的提升。
E. 孩子真的要從小就開始學少兒編程嗎4大好處你要知道
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每對父母都希望可以給自己孩子提供最好的。除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教育,也是家長最看重的點之一。讓孩子從小獲得最好的教育,大概是每個家長的希望。
面對形形色色的校外素質課,除了被大眾熟知的美術、音樂等課程,近幾年少兒編程的興起,更是讓家長們挑花了眼。面對新事物,大家充滿了好奇,有的家長和孩子選擇加入,有的還在觀望,認為:我的孩子還那麼小,英語字母都沒認全,學這個干什麼,等到他長大一些再看吧!
少兒編程的快速風靡,給家長帶來了不少困惑,回歸到一個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從小培養孩子學習編程,真的有必要嗎?它到底能為孩子帶來什麼?
孩子在出生後5-6年內,無論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 育兒 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為證實5歲在一個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1980年,卡斯比教授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學家們進行了一項別具一格的試驗觀察。
研究者以當地1000名5歲幼兒為研究對象,先是經過一番調查分析,然後將他們分為5種類型:充滿自信型、良好適應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約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當這些5歲孩子都長成了26歲的成人時,卡斯比教授再次與他們進行了面談,並且對他們的朋友和親戚進行了走訪。
這些5歲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確預示了他們成年後的性格,讓卡斯比教授十分驚訝。他對自己的試驗結果進行總結,並在2005年發表了報告演說,這一報告在國際 育兒 學術界引起了轟動,為"5歲看老"的說法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腦科學和生命科學的最新研究表明:兒童的腦細胞組織到5歲就已經完成了60%,這時期的兒童腦部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
出生之後的最初幾年是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開發大腦潛能必須盡早。我們知道,出生時人腦有1000億個神經元,之後不再增加。
剛出生時孩子的大腦共有50億個突觸;出生後第一年,突觸數目會增加20倍;5歲時大腦大小即是成人的80%;6歲時,腦的代謝達到高峰,腦逐漸成熟,對能量的利用也更有效。
這一年齡的孩子之所以會不停地動,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在不斷獲得信息,能量消耗比較大,需要的營養比成人要多,身體發育同時也加快。
美國科學家利用"正電子發射計算體層攝影"技術,對幼兒大腦的發育進行掃描觀察,發現孩子在出生之後,由於視、聽、觸覺接受大量的信號刺激,腦神經細胞之間建立聯系的速度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而且研究表明,5歲以後,大腦的復雜性和豐富性已經基本定形,並且停止了新的信息交流,這時大腦的結構就已經牢固成形。雖然這並不意味著大腦的發育過程已經完全停止,但就如同計算機一樣,硬碟已經格式化完畢,就等待編程了。
01
引起孩子學習興趣
通過建構學科知識或其他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學習編程,使孩子對學習的投入度大大提升。不用非要逼迫對於孩子學習他不感興趣的東西。就學習編程來說,孩子願意去擁抱學習,並且學的開心,比什麼都可貴。
02
接受全新領域的知識
小學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特殊時期。對於引入全新領域的知識來說,時機已經相對成熟,培養對他們日後發展有重要作用的技能,正值黃金時期。無論孩子日後是否選擇成為程序員,他們從編程中所學到的知識,也會使孩子終身受益。
03
搶先激發孩子自信心
在小學中推行編程課的時候,男孩和女孩的參與比例是均等的。如果有孩子被錯誤地引導,認為自己不具備某方面的學習天賦,這種教育是不對的,作為家長必須搶先激發孩子們的自信,讓孩子不會輕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
04
為孩子的未來鋪路
如果孩子在學習編程的過程中體會到愉悅、學習到知識,這一舉措就可能會影響孩子日後的學習方向乃至職業選擇。能在孩子小的時候幫助他們發掘出潛力,可以讓他們在今後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以上就是今天我為大家分享的內容了,看完此文,你知道為什麼現在都要從小培養孩子學少兒編程了吧?在未來身處任何行業,成為一個「新技術人才」都能給孩子帶來獨特的優勢,可以讓孩子在未來職業發展中提前收獲一個完美加分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