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資本論編譯朱登

資本論編譯朱登

發布時間: 2023-05-10 13:53:05

❶ 資本論是誰寫的

人民出版社的《資本論》,共三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著。

《資本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或者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全集的資本論卷,都是中央編譯局的最新譯本,以德文原版為基礎並參考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進行校訂,殲尺因此比較可靠。

以前的老版本基本上是從而俄文版轉譯過來的,蘇聯方面當時出於自己的考慮對《資本論》有一些修改,也就意味著有些論斷不是馬克思本人提出的。

核心思想

政治經濟學是研究生產關系的,而生產關系是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四個環節的關系的總和。《資本論》正是系統地分析資本主義的全部生氏枝高產關系,而且這種分析是辯證的,由簡單到復雜,由局部到整體,由本質到現象。

《資本論》第一卷重點研究資本主義直接生產過程中的關系,揭示資本主義剝削關系的一般本質。《資本論》第二卷分析作為生產和交換的統一的廣義的資本流通過程,進一步揭示資本主義剝削關系在流通中的表現。

《資本論》第三卷分析了搭族作為生產、流通、分配的統一的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進一步重點揭示了接近社會表面的分配領域的資本主義剝削關系。至於資本主義的消費關系,一、二、三卷都作了有關的分析。

❷ 《資本論》及系列手稿的關系

當前學界流行著對《資本論》是三大手稿還是四大手稿的爭論,直到今天也沒有統一定論。傳統觀點認為,《資本論》包括三大手稿,分別是《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和《1863—1865年經濟學手稿》。MEGA2擴展傳統觀點的內涵,在堅持三大手稿的前提下,將《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擴展為馬克思在1857—1861年期坦兄拿間寫作的經濟學手稿,將《1863—1865年經濟學手稿》擴展為《1863 —1867年經濟學手稿》。[1]也有學者持《資本論》是四大手稿的觀點,如恩里克•杜塞爾認為《資本論》的第四部手稿包括1865年以後的最後稿本。[2]中央編譯局衛華認為1867—1882年手稿可以成為《資本論》的第四部手稿。[3]可以看出,學者們的爭論集中於兩點,(一)是否應將馬克思在1858—1861年的手稿與《1857—1858年經濟學》合並?(二)是否應收納1865年以後的經濟學手稿。

參考文獻

[1]聶錦芳.《資本論》再研究:文獻、思想與當代性[J].中國高校社讓搭會科學,2013(06).

[2]徐洋.《資本論》的四個手稿[J]. 國外理論動態,2002(08).

[3]衛華.馬克思為《資本論》寫了多少手稿?[N]光明日報,2014—04—28.

①學界主流觀點認為,《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是《資本論》的第一稿,如中央編譯局張鍾朴明確表明《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是《資本論》的第一部手稿。[1]德國學者曼雷德•謬勒將《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看作《資本論》的原始文稿。[2]蘇聯學者維塔利•維戈茨基指出,《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和1859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合在一起就是《資本論》的最初稿。[3]但有學者指出,《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是馬克思計劃撰寫整個經濟學巨著《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草稿,而不是《資本論》的草稿。[4]

②《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是《資本論》的第一稿。在原定計劃中,1859年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基礎上加工出版《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後,《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是作為《政治經濟學(第二分冊)》來寫作。然而,馬克思在寫作中開始了價值和剩餘價值的興趣,由此開始了《資本論》的研究。在馬克思和恩格斯那一時期的書信集中,恩塵鍵格斯明確表示「……洛貝爾圖斯地租的理論是一種謬論;在1861—1863年《資本論》的第一個手稿中……」[5]

③這里認為,《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不是《資本論》的原始文稿,而是馬克思整體《政治經濟學批判》六冊計劃的原始文稿。採用1939年首次在莫斯科發表的「編者加」標題表達,《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是《政治經濟學批判》計劃的大綱,也可視為《資本論》的大綱。《資本論》是其撰寫過程中的新思路轉向,二者總體方向相同,但內容不同。

參考文獻

[1]張鍾朴.《資本論》第一部手稿(《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資本論》創作史研究之二[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3(05).

[2][德]曼弗雷德•謬勒.通往《資本論》的道路[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

[3[蘇]]維索•維戈茨基.《資本論》的道路[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4]趙學清.馬克思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是《資本論》第一稿嗎?[J].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學報,2017(04).

[5]馬克思恩格斯《資本論》書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①無論是「三手稿」說還是「四手稿」說,《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都是《資本論》的第二手稿。

②無論是傳統「三手稿」說還是MEGE2的編譯結果,《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都是一部獨立形態的完整手稿。

③內容涉及《資本論》第1、2、3卷及《剩餘價值理論》,制定了廣義的剩餘價值理論,是《資本論》創作史的第二個里程碑。(《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制定了狹義剩餘價值理論,是第一個里程碑)[1]

參考文獻

[1]張鍾朴.《資本論》第二部手稿(《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資本論》創作史研究之三[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4(01)

①《1863—1865年經濟學手稿》是《資本論》的第三手稿,但在MEGA2的編譯中將其擴展為《1863—1867年經濟學手稿》。

②《1863—1865年經濟學手稿》構建《資本論》三卷的結構體系,這部手稿的第一冊是《資本的生產過程》,第二冊是《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三冊是《總過程的各種形態》,整體架構為後來《資本論》的三卷結構打下了基礎。[1]

參考文獻

[1]張鍾朴.《1863—1865年經濟學手稿》—《資本論》創作史研究之四[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5(01).

❸ 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它的什麼是正確的

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

❹ 關於《資本論》的版本問題。

你說的郭大力、王亞南翻譯本我也知道,那是比較早的一個版本,建議你還是選擇閱讀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資本論》,或者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資本論卷,都是中央編譯局的最新譯本,以德文原版為基礎並參考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進行校訂,因此比較可靠。舊版本(包括全集第一版)基本都是從俄文版轉譯過來的,蘇聯在馬克思主義的問題上有大國沙文主義做法,總把自己的東西塞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資本論也不例外,舊版本中個別論斷都是蘇聯修改的,不屬於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而且這些被修改的論斷很難被一般讀者發現。

❺ 資本論 哪個版本好

1975年版的老版好,在淘寶上可以找到。另外,配碰胡合研究學習了解馬克思之前的各種經濟學流派和理論,最好找一套郭大力翻譯的馬克思《橋吵亂剩餘價值學說史》,或對照的中央編譯局翻譯《剩敏檔余價值理論》。

❻ 資本論什麼翻譯版本好

摘的:最權威的版本是人民出版社的《資本論》,共三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著。三卷總定價120元左右。屬於極為搏旁專業的版本,綠色硬皮封面一此盯般書店看不到的。我不知道你的年齡,不過這樣的書讀起來是很費勁。
還有專業的, 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38年版影印本共3冊。總定價398元。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是專業人員,研究經濟的,一定要買人民出版社的。要收藏,買三聯的。或者買最早的版本,價格不菲。
如果你是業余的,買一些通俗的。可以說,其餘版本基本都是縮寫或改寫的。
推薦幾個版本。
南海出版公司,森銀和北京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推薦你買北京出版社的,要是買不到就買人民日報出版社的,日報社的插圖多,比較通俗。
我研究馬克思一段時間了。不要買近期出版的資本論,有些出版社聽說資本論暢銷,拚命的出資本論,質量太差,純粹為賺錢。
另外再向你推薦馬克思的《歷史學筆記》

❼ 為什麼1975版資本論只有三卷

本身《資本論》一共三卷。
文革碰檔返時期,中央編譯局根據《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第23、24、25卷,並參照《馬克思恩格斯全笑飢集》俄文第二版第23、24、25卷,翻譯了《資本論》第一、二、三卷,作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23、24、25卷,由人民出版社分別於1972年9月、1972年12 月和1974 年11月出版。中央編譯局在翻譯過程中參考了郭大力、王亞南的中譯本。1975年,在上述《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23、24、25 卷的基礎上蠢和,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資本論》第一、二、三卷單行本。
從1986年起,中央編譯局開始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這個版本將《資本論》三卷分別編為第44、45、46 卷,由人民出版社相繼出版於2001 年6 月、2003 年4月和2003 年5月。2004年1 月,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資本論》第一、二、三卷單行本。

❽ 讀懂《資本論》:第一章《資本論》是怎樣寫成的

很多年前,我曾經讀了一本人民大學出版的經濟學方面的習題集。在政治經濟學部分,有一道題一下子把我難住了:請問《資本論》共有幾部手稿,以及寫作年代?

雖然我讀《資本論》好些年了,但是有多少部手稿,那時我還真是說不清楚。也知道說馬克思寫《資本論》花了四十年的時間,但是從來也沒深想過為什麼要這么久,而且還沒寫完。後來仔細一琢磨,不先搞清楚《資本論》的寫作和出版歷史,還真不能徹底弄明白《資本論》的內容,特別是對這樣一部篇幅浩大,內容龐雜又有很多東西只是簡單提了一下的著作。至於說我為什麼這么認為,您讀了我這本書,就清楚了。

所以在這本書的第一章,我一定要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這段歷史。有那麼一種很流行的說法,聽說在《大美網路全書》里也提到過,馬克思沒有完成《資本論》的寫作,是因為到了19世紀七十年代,主要是因為接觸到邊際效用學說,他開始懷疑自己的理論了。我很欽佩散布這種看法的人,雖然這種看法沒有任何證據,而且完全與事實不符,他們卻說得像真的似的。

馬克思研究經濟問題是有著具體原因的,大體上和他的歷史觀的形成有關。1843年馬克思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這個名稱本身並沒有特殊涵義,只是歷史上形成的叫法,並不是說特別關注政治或者別的什麼,當然那個時代的經濟學和現在的經濟學差異還是很大的),在此之前他在《萊茵報》上發表過一些與當時普魯士的林木盜竊法有關的論戰文章,首次涉及到了現實經濟關系。他感覺到自己需要更多了解經濟學知識。學習過程中他有了一個寫作計劃,並且在1845年2月和出版商簽了一個出版合同。這個計劃中的著作叫《政治和國民經濟學批判》(又宏橘一個早已經不再使用的歷史名詞:國民經濟學),有兩卷,稿費3000法郎。雖然書沒寫完,但是馬克思還是拿到了一部分稿費。因為書報檢查制度的原因,出版商擔心這部著作不能出版,兩年後把合同取消了。手稿已經散失,留下的只有所謂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只是一些片段,內容不連貫,表明雖然馬克思已經非常了解政治經濟學,並且有很深刻的認識,但是在經濟學本身上還沒有什麼建樹,甚至(從留下的筆記內容來看)感興趣的觀點大多是一些錯誤的東西。

1849年,馬克思一家流亡到了倫敦,他又開始重新研究經濟學,寫了很多個筆記本。大家都聽說過馬克思在大英博物館里讀書和「馬克思的腳印」的故事,都聽說過馬克思如何讀藍皮書(有意思的是,新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也是藍皮的),一些英國議員用它來測試手槍殺傷力。這個時候,他感興趣的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起源和重要特點,土地所有制的歷史和地租理論,貨幣流通和價格的歷史與理論,經濟危機,技術史和工藝史,殖民地等等。19世紀50年代馬克思寫的很多報紙通訊,表明馬克思這個時候已經清楚了經濟危機產生的機制,貨幣流通的原理,對金融市場和政府財政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到1857年,馬克思已經做好巨大的准備工作,開始對收集的材料進行系統的整理和概括。

在1857年7月到1858年6月(現在開始回答難倒人的問題了)的一年間,馬克思寫了約五十印張的手稿虛乎。這部手稿保存下來了,實際上是《資本論》的第一草稿。馬克思留下的手稿數量遠比他正式發表的著作數量要多很多。在寫作過程中,馬克思制定了一個新的政治經濟學巨著的寫作計劃。之所以說是巨著,是因為從這個計劃中可以看出,《資本論》只是這個寫作計劃中非常少的一部分。這個計劃是這樣的。全部著作共有六冊:(1)資本;(2)土地所有制;(3)僱傭勞動;(4)國家;(5)國際貿易;(6)世界市場。第一冊《資本》分為四篇:a資本一般;b競爭;c信用;d股份蔽譽團資本。第一篇又分為三部分:資本的生產過程;資本的流通過程;兩者的統一。而這三部分正是《資本論》三卷的內容。

和馬克思的很多計劃一樣,這個寫作計劃也沒有實現。

1858年初,馬克思在拉薩爾的幫助下簽了一個出版合同,即後來於1959年6月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第1分冊。馬克思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完成了書稿,在恩格斯的資助下寄給了出版商(沒錢買郵票)。馬克思本希望這本書能夠引起關注,特別是貨幣理論至少引起專業人士的注意,但是完全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政治經濟學批判》第1分冊的內容後來被簡要概括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貨幣》中。

1859年起馬克思又開始收集資料做筆記。1861年8月,馬克思開始繼續手稿的寫作。這部手稿用了23個筆記本,共1472頁。這應該說是《資本論》的第二個手稿。這其中有一半內容是闡述經濟學說史的,後來被稱為《剩餘價值理論》。在出版《資本論》第一卷的時候,馬克思已經明確說明理論史是整部《資本論》的一部分。恩格斯曾經打算把理論史作為《資本論》第四卷出版,但是沒有來得及就去世了,後來由考茨基在1905年之後整理出版。目前書店裡出售的《資本論》都是三卷,不包括《剩餘價值理論》,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還有《資本論》的第四卷。但是《剩餘價值理論》的單行本上確實寫著「《資本論》第四卷」的字樣。2009年我在書市上見到一本某出版社出版的希法亭的《金融資本》,封面上印著「《資本論》第四卷」。這種噱頭確實是對《資本論》的真正無知。

完成這部手稿後,馬克思又開始寫作新的手稿。從1863年8月到1865年底,馬克思完成了一部篇幅很大的手稿,也就是三卷《資本論》理論著作的第一個詳加琢磨的稿本。這是第三份手稿。手稿完成之後,馬克思又開始了付印前的最後加工。1865年8月,馬克思給恩格斯寫信說他要全部完成之後才會考慮出版。後來按照恩格斯的建議,馬克思決定先只出版第一卷。1866年,馬克思重新修訂了第一卷內容,於1867年4月結束,而後他親自帶著書稿前往德國。(馬克思當時心情一定非常迫切,他後來的女婿拉法格如約去給他送行,卻發現他已經走了。後來拉法格在信中寫道,「您大概是擔心動身那天房子會倒塌在您身上吧……竟不願意等到預定的時間……我沒能找到您,然而希望至少能到船上與您握手告別……到了泰晤士河邊,我們這才明白,您急不可待,不可能在岸邊停留。」)1867年9月,《資本論》第一卷終於出版。此時距離1844年馬克思有關經濟學著作的第一個寫作計劃已經過去了23年。第一版只印了1000冊,到1871年才全部銷罄。這部書稿一直留在出版社作為版權證明,後在納粹德國時期遺失。

《資本論》第一卷剛出版時的樣子,和我們現在看到的非常不同。恩格斯在出版前閱讀了校樣後(那個時代的校對工作常由作者自己承擔),給馬克思的一封信中寫道,「你造成了一個很大的缺陷,沒有多分一些小節和多加一些小標題,使這種抽象闡述的思路明顯地表現出來。」第一版只有六章、一個注釋增補和一個附錄。在出版第二版的時候,馬克思採納了恩格斯的建議,把全書重新劃分成了七篇,共二十五章。差不多同一時間,馬克思親自參與了《資本論》法文版的出版工作。《資本論》第一卷的法文版至今仍然有著獨立的價值,因為馬克思對內容做了很多改動和進一步的闡述。《資本論》的第一個外文版本是1872年的俄文版。俄國的審查部門認為雖然作者是危險人物,但是《資本論》「幾乎不能理解」,不會有人願意去讀它,所以准許了該書出版。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俄文版的銷路卻非常好,一個多月就賣掉了一千冊。

部分由於馬克思在第一國際中的工作,部分由於進一步研究中出現的問題,主要的,由於他的健康狀況的惡化,在《資本論》第一卷出版之後,他的寫作速度明顯慢了下來。由於19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極端貧困,馬克思的健康狀況非常不好。只要他從事工作,就會嚴重頭痛和失眠。他還患有肝病等其它折磨人的毛病。在七十年代,醫生要求他每天工作時間絕對不能超過4個小時。馬克思還經常需要到療養地去治療。在這種情況下,馬克思試圖完成《資本論》的種種努力都失敗了。1865年底到1870年之間,馬克思為《資本論》第二冊(也就是後來的第二卷)寫了四個稿本,只有其中一個比較完整。1877年,隨著健康狀況略有好轉,馬克思為第二冊又寫了四個稿本。馬克思寫這么多稿本當然不是因為好玩或者無事可做,而是因為一方面他的健康狀況不允許他一次性完成整部手稿,另一方面他又總是會有新的觀點涌現出來,而且總是喜歡改動自己的手稿。

同時,在七十年代,馬克思為第三冊(也就是後來的第三卷)收集資料,其中大量內容是有關俄國農業的。馬克思試圖在地租部分將俄國作為典型國家分析,為此專門學習了俄文,對俄國的土地問題做了大量筆記,超過3000頁紙。為了闡明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的關系和不同規律,在七十年代馬克思還寫了一個筆記本,用方程式來說明剩餘價值率和利潤率的關系。馬克思為第三冊所做的這些研究不但使他沒有時間完成第二冊,也沒有時間去完成第三冊。

馬克思研究的范圍太廣,他把自己形容成「吃書機器」,並且做了大量筆記。他有兩部七十年代的筆記在二十世紀出版後非常著名。一部是有關人類早期歷史的《社會學筆記》,一部是主要圍繞歐洲歷史的編年體的《歷史學筆記》。目前國際上正在編纂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的第四部分是筆記,一共有32卷,其中大部分是馬克思做的。除了經濟學、經濟史、哲學、歷史等等之外,還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地質學等等內容。他沒有秘書,沒有穩定的收入,也沒有理論上的幫手,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是由他一個人完成。所以馬克思是註定無法完成他的鴻篇巨著的。熊彼特曾經說過,馬克思「很少遺漏有意義的文獻。他讀什麼消化什麼,仔細考慮每一個事實或每一個論點,熱情地深入細節……不論是批判、反對,或是接受、同意,他總要把每一個問題理解徹底。」(熊彼特,《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

1883年馬克思逝世後,恩格斯承擔起了整理和出版《資本論》的責任。在此之前,任何人都不知道馬克思到底完成了多少工作,即使恩格斯也不例外。恩格斯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寫道,「你問,怎麼會連我也不知道該書完成的程度?很簡單,要是我知道的話,就會使他日夜不得安生,直到此書寫成並印出來為止。這一點,馬克思比誰都知道得更清楚……」恩格斯花了大量時間尋找手稿和筆記,然後是困難的辨認(馬克思的字體非常潦草,很多詞彙是縮寫,需要經過專門訓練的人才能辨認),最困難的是整理。1885年,恩格斯參照《資本論》第一卷的結構,成功地整理出版了《資本論》第二卷。又過了很多年,直到1894年,恩格斯才能夠整理出版《資本論》第三卷。由於馬克思自己沒有對俄國土地問題的資料進行總結和分析,所以恩格斯沒有能夠採用俄國的資料,第三卷中《地租》那一篇是按照馬克思最初的手稿付印的。馬克思主義關於土地和農業這方面的經濟理論工作,事實上是由列寧在其著作中完成的。此外,恩格斯還主持編譯了《資本論》第一卷的英文版,並修訂了《資本論》第一卷的德文第三版和第四版。現在全世界出版的《資本論》第一卷,都是以恩格斯修訂的德文第四版為基礎的。

恩格斯整理出版的《資本論》引起了一些爭議。早期的爭議是為什麼恩格斯不把《資本論》後兩卷整理成更連貫和更有條理的形式,而是保留了明顯的草稿的痕跡。恩格斯說如果那樣做的話,《資本論》就不是馬克思的作品,而是他恩格斯的作品了。不過後來隨著馬克思手稿的陸續出版,人們發現恩格斯所做的改動比從前想像得要多很多,新的爭議就成了為什麼恩格斯對手稿作了那麼多的改動。這個爭論進而引申出了另一個問題,就是恩格斯出版的《資本論》是否符合馬克思自己的思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是非常困難的,目前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說有什麼人能夠真正理解馬克思的思想的話,那一定是恩格斯,而不是後來的這些研究者。不論恩格斯對《資本論》作了多少改動,最關鍵的內容都沒有受到影響。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的第二部分是《資本論》和手稿,一共15卷(23冊),現已全部出版。圍繞著馬克思的手稿和恩格斯的修訂,有很多有意思的爭論,這里就不多說了。對於本書的讀者來說,明白以下幾點就可以了,就是,《資本論》不但是一部沒有完成的著作,而且內容非常豐富;正因如此,很多內容的表述並不詳細。並且由於存在著大量的手稿,很多相關內容非常分散,沒有索引很難查找。這些都給閱讀《資本論》造成了許多困難。所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讀懂《資本論》上幫助到讀者,讓讀者能夠較為容易的搞清楚《資本論》到底都講了些什麼。這樣,如果你再去讀《資本論》,會感到輕松一些。如果這本書確實能起到這樣的作用,那我就心滿意足了。為了讓您能夠更好的理解《資本論》中的內容,我還引用了一些馬克思的其它著作,以及恩格斯和列寧的著作,以便更好地補充和解釋《資本論》中的一些觀點。此外,馬克思還有許多經濟思想體現在《資本論》外的著作中,在本書中也有相應的闡述。

❾ 《資本論》看的我都蒙圈了。怎麼就這么的晦澀難懂。看不進去老分神,越分神越看不進去。有什麼好辦法嗎

1.初讀《資本論》肯定會覺得整個寫作語言晦澀,理論艱澀復雜。你容易分神,並且很難讀進去,這是人之常情。一開始我也是這樣。
因為要想第一次讀《資本論》就能如同閱讀通俗易通的其他教科書基本是不可能的;並且要想一遍就能大體理解《資本論》,還需要一定程度的西方經濟學和哲學的理論功底。
2.必備參考:所以,初讀《資本論》時最好配合幫助理解的參考書目。一邊先閱讀原文,另一邊伴隨不懂閱讀解讀書目。
推薦三個參考書目:王珏的《<資本論>介紹》、張薰華的《<資本論>提要》《<資本論>脈絡》。(書名可能有稍稍不同,不過可以通過查詢作者名來查看其著述)
這三本都是老書,但是非常經典。可以通過超星下載或者孔夫子網購買。
我參考的是王珏的,就算是作為獨立的一本著作來看,其語言的精煉和材料的恰當組織都非常出色。
3.閱讀方法:我相信每個人讀書都有自己的興趣點和方式。相對於大部分人來講《資本論》都是比較無趣的,所以培養興趣是最重要的。即使有再好的方法,沒有興趣,都是難以堅持的。
(1)可以規劃每天閱讀《資本論》的時間或者頁數,不需太長,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果覺得非常厭倦還要強迫看,就太了無生趣了。我提供個人時間參考:我配合參考書目認真閱讀大越1個小時20頁左右。
(2)閱讀時候可以嘗試聯系實際情況問題。你會發現有一些問題在馬克思寫作的那個時代並沒有發生,但是他已經進行了預見。嘗試聯想與問問題,會使得閱讀變得有趣一點。
(3)總的來說,閱讀《資本論》確實有些辛苦,而且重在堅持。但是作為非黨員的和非馬克思主義者的我來說,閱讀《資本論》發現馬克思確實非常牛逼,並且我們通常學習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都對馬克思本人的思想有所偏離。個人經驗:如果抱著顯擺讀過一遍《資本論》的屌絲心態,多少也對克服厭倦情緒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隨機啟動腳本 發布:2025-07-05 16:10:30 瀏覽:535
微博資料庫設計 發布:2025-07-05 15:30:55 瀏覽:32
linux485 發布:2025-07-05 14:38:28 瀏覽:310
php用的軟體 發布:2025-07-05 14:06:22 瀏覽:760
沒有許可權訪問計算機 發布:2025-07-05 13:29:11 瀏覽:437
javaweb開發教程視頻教程 發布:2025-07-05 13:24:41 瀏覽:734
康師傅控流腳本破解 發布:2025-07-05 13:17:27 瀏覽:249
java的開發流程 發布:2025-07-05 12:45:11 瀏覽:696
怎麼看內存卡配置 發布:2025-07-05 12:29:19 瀏覽:288
訪問學者英文個人簡歷 發布:2025-07-05 12:29:17 瀏覽: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