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gcc編譯暴露某個變數

gcc編譯暴露某個變數

發布時間: 2023-05-11 13:33:36

Ⅰ 為什麼使用gcc編譯代碼後局部數組變數的初始值消失了

局部變數在棧上 不在數據段 運行時初始化的
這個問題和編譯器無關,是 CPU 的分段配置有問題。
編譯腳本里,加上一個-g的參數,會生成調試符號,調試符號里是帶行號的

Ⅱ 怎樣調試GCC源碼

一、Linux程序gcc編譯步驟:
Gcc編譯過程主要的4個階段:
l 預處理階段,完成宏定義和include文件展開等工作;(.i)
l 根據編譯參數進行不同程度的優化,編譯成匯編代碼(.s.S)
l 用匯編器把匯編代碼進一步生成目標代碼(.o)
l 用連接器把生成的目標代碼和系統或用戶提供的庫連接起來,生成可執行文件
格式:
l gcc -E test.c//預處理階段
l Gcc -S test.c//編譯階段
l Gcc -c test.c//匯編階段
l Gcc -o test test.c//鏈接階段
二、Linux程序gdb調試步驟:
Gdb的功能:
l 設置斷點
l 監視程序變數的值
l 程序的單步執行
l 顯示、修改變數的值
l 顯示、修改寄存器
l 查看程序的堆棧情況
l 遠程調試
Gdb調試過程:
1、程序經過預處理後,即進入編譯階段,進入編譯階段,首先聲明編譯:
2、格式:gdb -o test test.c -g
3、進入編譯:gdb test
4、顯示需要編譯調試的源程序:l(list)//list filename
5、設置斷點:b(break)行號
6、查看設置的斷點:info b
7、運行調試程序:run
8、跳到下一個斷點:c(continue)
9、單步運行的話使用:n(next)/s(step into)跳到函數體 //區別在與:next執行函數體,而step不執行函數體
10、調試過程中查看某個變數的變化:print i (每次都要手動設置)//display i(設置一次一直尾隨,直到用「undisplay 變數標號」 停止)
11、退出當前的調試使用finish 跳出函數
12、清楚斷點 clear 行號
13、Delete 斷點信息序號// 刪除所有斷點或設置的要刪除的斷點
14、退出調試 q
15、b num if i==20 設置斷點的觸發條件
16、condition num i==50 改變斷點的觸發條件

Ⅲ 寫操作系統時,gcc 編譯後 變數存儲問題 保護模式段 設置問題

既然「ds和ss兩個必須是同一個數據段。否則訪問出錯。」那麼在運行這樣的程序之前有應該設置好啊,還有,推薦C配合匯編編程,有助於保護現場。

Ⅳ GCC編譯器局部變數地址分配為什麼總是從低

原因:GCC的堆棧保護技術—— canary的使用。
使用的原因是為了防止某些溢出的攻擊。但是只是溢出時方向發生了改變,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可能對於傳統的一些攻擊方法有用。
GCC 中的堆棧保護實現
Stack Guard 是第一個使用 Canaries 探測的堆棧保護實現,它於 1997 年作為 GCC 的一個擴展發布。最初版本的 Stack Guard 使用 0x00000000 作為 canary word。盡管很多人建議把 Stack Guard 納入 GCC,作為 GCC 的一部分來提供堆棧保護。但實際上,GCC 3.x 沒有實現任何的堆棧保護。直到 GCC 4.1 堆棧保護才被加入,並且 GCC4.1 所採用的堆棧保護實現並非 Stack Guard,而是 Stack-smashing Protection(SSP,又稱 ProPolice)。
SSP 在 Stack Guard 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和提高。它是由 IBM 的工程師 Hiroaki Rtoh 開發並維護的。與 Stack Guard 相比,SSP 保護函數返回地址的同時還保護了棧中的 EBP 等信息。此外,SSP 還有意將局部變數中的數組放在函數棧的高地址,而將其他變數放在低地址。這樣就使得通過溢出一個數組來修改其他變數(比如一個函數指針)變得更為困難。

Ⅳ 請教gcc編譯下的幾個警告該怎麼去除

C 語言源程序中的錯誤分為幾類,其中有:必須要修改的錯誤(例如:語法錯誤),這類錯誤如果不進行修改,那麼源程序就無法編譯通過和運行;另外還有就是:警告錯誤(例如:對某個變數沒有賦初值就使用它),該類錯誤就是:編譯器能夠讓你的源程序通過,但是你在運行源程序時,得到的運行結果卻未必是正確的(例如:編寫一個累加器的程序,如果不對總和進行清零,那麼每運行一次,結果可能就會是隨機的)。所以說,如果 gcc 編譯器下提出了警告錯誤,你就必須要仔細閱讀源程序,找出其相對應的BUG來,這樣才能夠確保你的程序運行結果是正確的。

Ⅵ Linux下gcc編譯介紹

Linux系統下的Gcc(GNU C Compiler)是GNU推出的功能強大、性能優越的多平台編譯器,是GNU的代表作品之一。gcc是可以在多種硬體平台上編譯出可執行程序的超級編譯器,其執行效率與一般的編譯器相比平均效率要高20%~30%。
Gcc編譯器能將C、C++語言源程序、匯程式化序和目標程序編譯、連接成可執行文件,如果沒有給出可執行文件的名字,gcc將生成一個名為a.out的文件。在Linux系統中,可執行文件沒有統一的後綴,系統從文件的屬性來區分可執行文件和不可執行文件。而gcc則通過後綴來區別輸入文件的類別,下面我們來介紹gcc所遵循的部分約定規則。
.c為後綴的文件,C語言源代碼文件;
.a為後綴的文件,是由目標文件構成的檔案庫文件;
.C,.cc或.cxx 為後綴的文件,是C++源代碼文件;
.h為後綴的文件,是程序所包含的頭文件;
.i 為後綴的文件,是已經預處理過的C源代碼文件;
.ii為後綴的文件,是已經預處理過的C++源代碼文件;
.m為後綴的文件,是Objective-C源代碼文件;
.o為後綴的文件,是編譯後的目標文件;
.s為後綴的文件,是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
.S為後綴的文件,是經過預編譯的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
Gcc的執行過程
雖然我們稱Gcc是C語言的編譯器,但使用gcc由C語言源代碼文件生成可執行文件的過程不僅僅是編譯的過程,而是要經歷四個相互關聯的步驟∶預處理(也稱預編譯,Preprocessing)、編譯(Compilation)、匯編(Assembly)和連接(Linking)。
命令gcc首先調用cpp進行預處理,在預處理過程中,對源代碼文件中的文件包含(include)、預編譯語句(如宏定義define等)進行分析。接著調用cc1進行編譯,這個階段根據輸入文件生成以.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匯編過程是針對匯編語言的步驟,調用as進行工作,一般來講,.S為後綴的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和匯編、.s為後綴的匯編語言文件經過預編譯和匯編之後都生成以.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當所有的目標文件都生成之後,gcc就調用ld來完成最後的關鍵性工作,這個階段就是連接。在連接階段,所有的目標文件被安排在可執行程序中的恰當的位置,同時,該程序所調用到的庫函數也從各自所在的檔案庫中連到合適的地方。

Gcc的基本用法和選項
在使用Gcc編譯器的時候,我們必須給出一系列必要的調用參數和文件名稱。Gcc編譯器的調用參數大約有100多個,其中多數參數我們可能根本就用不到,這里只介紹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參數。
Gcc最基本的用法是∶gcc [options] [filenames]
其中options就是編譯器所需要的參數,filenames給出相關的文件名稱。
-c,只編譯,不連接成為可執行文件,編譯器只是由輸入的.c等源代碼文件生成.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通常用於編譯不包含主程序的子程序文件。
-o output_filename,確定輸出文件的名稱為output_filename,同時這個名稱不能和源文件同名。如果不給出這個選項,gcc就給出預設的可執行文件a.out。
-g,產生符號調試工具(GNU的gdb)所必要的符號資訊,要想對源代碼進行調試,我們就必須加入這個選項。
-O,對程序進行優化編譯、連接,採用這個選項,整個源代碼會在編譯、連接過程中進行優化處理,這樣產生的可執行文件的執行效率可以提高,但是,編譯、連接的速度就相應地要慢一些。
-O2,比-O更好的優化編譯、連接,當然整個編譯、連接過程會更慢。
-Idirname,將dirname所指出的目錄加入到程序頭文件目錄列表中,是在預編譯過程中使用的參數。C程序中的頭文件包含兩種情況∶
A)#include
B)#include 「myinc.h」
其中,A類使用尖括弧(< >),B類使用雙引號(「 」)。對於A類,預處理程序cpp在系統預設包含文件目錄(如/usr/include)中搜尋相應的文件,而對於B類,cpp在當前目錄中搜尋頭文件,這個選項的作用是告訴cpp,如果在當前目錄中沒有找到需要的文件,就到指定的dirname目錄中去尋找。在程序設計中,如果我們需要的這種包含文件分別分布在不同的目錄中,就需要逐個使用-I選項給出搜索路徑。
-Ldirname,將dirname所指出的目錄加入到程序函數檔案庫文件的目錄列表中,是在連接過程中使用的參數。在預設狀態下,連接程序ld在系統的預設路徑中(如/usr/lib)尋找所需要的檔案庫文件,這個選項告訴連接程序,首先到-L指定的目錄中去尋找,然後到系統預設路徑中尋找,如果函數庫存放在多個目錄下,就需要依次使用這個選項,給出相應的存放目錄。
-lname,在連接時,裝載名字為「libname.a」的函數庫,該函數庫位於系統預設的目錄或者由-L選項確定的目錄下。例如,-lm表示連接名為「libm.a」的數學函數庫。
上面我們簡要介紹了gcc編譯器最常用的功能和主要參數選項,更為詳盡的資料可以參看Linux系統的聯機幫助。
假定我們有一個程序名為test.c的C語言源代碼文件,要生成一個可執行文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
gcc test.c
這時,預編譯、編譯連接一次完成,生成一個系統預設的名為a.out的可執行文件,對於稍為復雜的情況,比如有多個源代碼文件、需要連接檔案庫或者有其他比較特別的要求,就要給定適當的調用選項參數。再看一個簡單的例子。
整個源代碼程序由兩個文件testmain.c 和testsub.c組成,程序中使用了系統提供的數學庫,同時希望給出的可執行文件為test,這時的編譯命令可以是∶
gcc testmain.c testsub.c □lm □o test
其中,-lm表示連接系統的數學庫libm.a。

Gcc的錯誤類型及對策
Gcc編譯器如果發現源程序中有錯誤,就無法繼續進行,也無法生成最終的可執行文件。為了便於修改,gcc給出錯誤資訊,我們必須對這些錯誤資訊逐個進行分析、處理,並修改相應的語言,才能保證源代碼的正確編譯連接。gcc給出的錯誤資訊一般可以分為四大類,下面我們分別討論其產生的原因和對策。

第一類∶C語法錯誤
錯誤資訊∶文件source.c中第n行有語法錯誤(syntex errror)。這種類型的錯誤,一般都是C語言的語法錯誤,應該仔細檢查源代碼文件中第n行及該行之前的程序,有時也需要對該文件所包含的頭文件進行檢查。有些情況下,一個很簡單的語法錯誤,gcc會給出一大堆錯誤,我們最主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其嚇倒,必要的時候再參考一下C語言的基本教材。
第二類∶頭文件錯誤
錯誤資訊∶找不到頭文件head.h(Can not find include file head.h)。這類錯誤是源代碼文件中的包含頭文件有問題,可能的原因有頭文件名錯誤、指定的頭文件所在目錄名錯誤等,也可能是錯誤地使用了雙引號和尖括弧。

第三類∶檔案庫錯誤
錯誤資訊∶連接程序找不到所需的函數庫,例如∶
ld: -l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這類錯誤是與目標文件相連接的函數庫有錯誤,可能的原因是函數庫名錯誤、指定的函數庫所在目錄名稱錯誤等,檢查的方法是使用find命令在可能的目錄中尋找相應的函數庫名,確定檔案庫及目錄的名稱並修改程序中及編譯選項中的名稱。
第四類∶未定義符號
錯誤資訊∶有未定義的符號(Undefined symbol)。這類錯誤是在連接過程中出現的,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使用者自己定義的函數或者全局變數所在源代碼文件,沒有被編譯、連接,或者乾脆還沒有定義,這需要使用者根據實際情況修改源程序,給出全局變數或者函數的定義體;二是未定義的符號是一個標準的庫函數,在源程序中使用了該庫函數,而連接過程中還沒有給定相應的函數庫的名稱,或者是該檔案庫的目錄名稱有問題,這時需要使用檔案庫維護命令ar檢查我們需要的庫函數到底位於哪一個函數庫中,確定之後,修改gcc連接選項中的-l和-L項。
排除編譯、連接過程中的錯誤,應該說這只是程序設計中最簡單、最基本的一個步驟,可以說只是開了個頭。這個過程中的錯誤,只是我們在使用C語言描述一個演算法中所產生的錯誤,是比較容易排除的。我們寫一個程序,到編譯、連接通過為止,應該說剛剛開始,程序在運行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是演算法設計有問題,說得更玄點是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不夠,還需要更加深入地測試、調試和修改。一個程序,稍為復雜的程序,往往要經過多次的編譯、連接和測試、修改。下面我們學習的程序維護、調試工具和版本維護就是在程序調試、測試過程中使用的,用來解決調測階段所出現的問題。窗體頂端
窗體底端

熱點內容
隨機啟動腳本 發布:2025-07-05 16:10:30 瀏覽:535
微博資料庫設計 發布:2025-07-05 15:30:55 瀏覽:31
linux485 發布:2025-07-05 14:38:28 瀏覽:310
php用的軟體 發布:2025-07-05 14:06:22 瀏覽:760
沒有許可權訪問計算機 發布:2025-07-05 13:29:11 瀏覽:436
javaweb開發教程視頻教程 發布:2025-07-05 13:24:41 瀏覽:730
康師傅控流腳本破解 發布:2025-07-05 13:17:27 瀏覽:247
java的開發流程 發布:2025-07-05 12:45:11 瀏覽:696
怎麼看內存卡配置 發布:2025-07-05 12:29:19 瀏覽:288
訪問學者英文個人簡歷 發布:2025-07-05 12:29:17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