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腳本
Ⅰ 古詩詞的分鏡頭腳本怎麼寫
鏡號:即鏡頭順序號,按電視教材的鏡頭先後順序,用數字標出。它可作為某一鏡頭的代號。
機號:現場拍攝時,往往是用2—3台攝像機同時進行工作,機號則是代表這一鏡頭是由哪一號攝像機拍攝。前後兩個鏡頭分別用兩台以上攝像機拍攝時,鏡頭的連接,就在現場馬上通過特技機將兩鏡頭進行現場編輯。
景別:有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它代表在不同距離觀看被拍攝的對象。能根據教學內容要求反映對象的整體或突出局部。
技巧:電視技巧包括有攝像機拍攝時鏡頭的運動技巧,如推、拉、搖、移、跟等,以及鏡頭畫面的組合技巧,如分割畫面和健控畫面等,還有是鏡頭之間的組接技巧,如切換、淡人淡出、疊化、圈入、圈出等,一般在分鏡頭稿本中,在技巧欄只是標明鏡頭之間的組接技巧。
時間:指鏡頭畫面的時間,表示該鏡頭的長短,一般時間是以秒去標明。
畫面內容:用文字闡述所拍攝的具體畫面。為了闡述方便,推、拉、搖、移、跟籌拍攝技巧也在這一欄中與具體畫面結合在一起加以說明。有時也包括畫面的組合技巧,如畫面是屬分割兩部分合戌,或在畫面上鍵控出某種圖像等。
解說:對應一組鏡頭的解說詞,它必須與畫面密切配合。
音響效果:在相應的鏡頭標明使用的效果聲。
音樂:註明音樂的內容及起止位置。
備註:方便導演作記事用,導演有時把拍攝外景地點和一些特別要求寫在此欄
Ⅱ 詞達人用腳本會被發現嗎
會。詞達人是一款練習學習詩詞的小程序,是應當公平公正的,不可以開掛,自然用腳本也是會被後台管理人員發現的,雖然並不會封號,但會被禁賽24小時。
Ⅲ 設計中華經典美文朗讀大賽文字腳本(包括:主題、前言、有關詩詞文章、過渡語、結束語、朗誦形式等)怎麼
鍾落潭中學2008年古詩文朗誦文字腳本
花燈鬧元宵 佳節盼團圓
吳祖松
(朗誦):青玉案 元夕 辛棄疾
(曾秋月老師):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男學生齊):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女學生齊):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熊朝煦老師):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全體反復一遍):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旁白(萬月華老師):多麼熟悉的詞句,多麼真摯的感情,宋代詞人辛棄疾把我們帶進了火樹銀花的元宵節。今天,也讓我們跟隨一位少女的足跡,去領略元宵節的風俗和魅力。
第一章:賣湯圓
(播放歌曲《賣湯圓》,配少女舞蹈)
(朗誦):《上元竹枝詞》 符曾
(女聲齊):桂花香餡裹胡桃,
(男聲齊和):裹胡桃。
(女聲齊):江米如珠井水淘。
(男聲齊和):井水淘。
(女聲齊):見說馬家滴粉好,
(男聲齊和):滴粉好,
(全體):試燈風里賣元宵。
旁白(萬月華老師):湯圓是甜在嘴裡的幸福。花燈是美在心裡的快樂。我們那位可愛少女的心思早已飛向了燈如海,人如潮的世界。一盞盞燈籠蘊寓著對生活的祝福;一首首詩歌表達了對節日的慶賀。
第二章:賞花燈
(朗誦):元宵 唐寅 (男聲:董嘉磊 女聲:葉靖怡)
(男聲):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女聲):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男聲):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男、女聲齊):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旁白(萬月華老師):歡樂的元宵,綻放喜慶的花燈;皎潔的圓月,照亮了少女心中團圓的夢想。
第三章:盼團圓
(女聲獨誦):李珊珊
元宵佳節鬧花燈,燈紅人喜慶佳節,,舉杯邀月同相聚,月圓人圓樂團圓!
旁白(萬月華老師):仰望夜空中皎潔的圓月,少女的目光凝聚在了那彎淺淺的海峽。
(男、女教師朗誦):
(曾秋月老師):小時侯,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熊朝煦老師):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朗誦):憶秦娥·盼祖國統一
(男聲齊):山河缺, 狂濤難把親情隔。
(女聲齊):親情隔, 海峽離恨! 幾時能歇?
(熊朝煦老師):女媧再世縫天裂,
(曾秋月老師):中華兒女同心結,
(全體):同心結, 大同華夏,海藍天闊。
旁白(萬月華老師):祝願我們的祖國早日團圓,祝願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盛!
我也是培英的,以上算是我找的文字腳本,大概如此吧
Ⅳ 詩文誦讀活動方案
【 #策劃# 導語】經典詩文是文化寶庫中璀璨的明珠,是人類偉大的精神財富。以下是 無 整理的詩文誦讀活動方案,歡迎閱讀!【篇一】詩文誦讀活動方案
活動日期:端午節,也就是農歷五月初五。
活動地點:**
活動目的: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活動內容:
(一困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具體內容如下:
(1)農歷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端午節)
(2)那麼,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二)包粽子
**,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粽子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一起來包粽子,看誰的手兒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粽葉、粽繩。
方法:
1、將粽葉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葉里放入適量的糯米、去皮綠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粽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
4、將粽葉包好後用准備好的繩子把它綁緊。
5、蒸煮。世尺敬
(三)詩歌朗誦
**,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麼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看詩朗誦表演。
第一:xx朗誦。
第二:小組朗誦。
第三:女生齊誦。
第四:男女朗誦。
第五:大家齊誦
(詩歌內容附後)
(四)觀看賽龍舟錄像。
**,你們到過汨羅江嗎?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賽龍舟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於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隻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並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視頻。)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像,我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五)吃粽子
請評委根據粽子的樣式,口感評價。並且評出包粽子大王;吃的粽子;以及最會吃粽子大王。
(六)領導講話:
**,今天的端午節過得很有意義。**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心靈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學生的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慾望以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搜集能力。同時也非常感謝家長對我們活動的搜慎熱情參與。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
(七)活動結束
附活動資料:
(1)屈原投江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劃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2)曹娥尋父屍
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十七日仍不見曹父屍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後兩屍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跡,鄉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勾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臣言,賜伍子胥自殺,並於於五月五日將屍體投入江中,此後人們於端午節紀祀伍子胥。
(4)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同學們交流從各種渠道了解的有關於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篇二】詩文誦讀活動方案
活動目的:
1、讓家長看到孩子這學期朗誦閱讀的成果,增加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信任,促進家園互動;
2、幼兒養成大方、大膽的性格。
活動准備:
誦讀《三字經》、兒歌表演《你拍一,我拍一》、《小動物模仿操》、《我的頭我的肩》、《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活動時間:
活動過程:
通過這次活動,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讓孩子們充分了解我們的經典傳統文化。孩子們為了讓家長看到自己的精彩表演,在排練的過程中都非常認真。
活動小結:
展示活動中,家長們准備充分,個個拿著手機、相機滿臉微笑地對著自己的寶貝們。家長對孩子們的演出報以了熱烈的掌聲,通過這樣的展示活動,家長們了解了孩子們在園的一些所學內容,家長在觀看孩子們精彩表演的同時,也關注了自己孩子在集體中的表現。我們從家長們的臉上看到了滿意的`笑容;從孩子們的笑臉中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家長紛紛表示,今後要多讓孩子們展示,通過本真秀場的展示,使家長更多地了解到幼兒園本真教育的內涵,也讓他們深深體會到了老師的用心和家園配合的重要性。
【篇三】詩文誦讀活動方案
為了大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切實提高我校普通話整體水平,扎實推進我校語言文字創建達標工作,決定在各班組織開展「誦讀經典、愛我中華」比賽。為保證比賽活動順利開展,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提高全校普通話水平,構建和諧語言生活為目標,通過以賽促讀、以讀促學,涵蘊人文、學用結合,在學校師生間迅速掀起說普通話、學經典美文的新熱潮,引導學生認知傳統、弘揚傳統,使普通話與經典詩文互為載體,互為平台,相得益彰,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二、參賽對象
全校學生。
三、比賽日程安排
「誦讀經典、愛我中華」比賽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准備階段(9月21日~9月24日)。
(二)比賽階段(9月25—9月28日)。分二個步驟進行。
1、初賽(9月25日):各班在初賽的基礎上按照分配名額選出參加全班復賽的人選。
2、決賽(9月28日)學校對初選人員進行復賽、評獎。
(三)表彰階段(10月9日~10月20日)。學校對開展「「誦讀經典、愛我中華」比賽普通話誦讀比賽活動進行總結表彰。
四、比賽內容及形式
(一)比賽內容
1、誦讀活動以古典詩詞、經典美文和愛國主義作品為主,體裁不限,由各班級自選篇目,確定內容。
2、初賽由各班在誦讀基礎上組織,所有參賽人員必須使用普通話比賽。
3、篇目朗誦3分鍾
(二)比賽形式
可單人誦讀,也可多人組合誦讀。提倡班級組織學生集體參加誦讀比賽。
五、評分標准及參賽要求
(一)評分標准
決賽評分採用百分制。
1、普通話標准程度,滿分60分。
2、對作品的理解與表達,滿分25分。
3、朗誦技巧,滿分10分。
4、儀態儀表(形象、服裝、儀態等),滿分5分。
以上4項得分的總和為選手的最終得分。
(二)參賽要求
1、參賽者必須衣著得體大方。
2、參加復賽、決賽者必須脫稿誦讀。
3、復賽、決賽時,選手自選作品時間不足3分鍾者酌情扣分,超時者強制終止。
六、評審及獎勵
決賽後選出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另設優秀組織獎若干名,分別給予表彰獎勵。
【篇四】詩文誦讀活動方案
一、活動宗旨
為充分展現同學們的風采,進一步激發同學們圍繞中心、立足語文、扎實語文基礎、積極進取的學習熱情,特舉辦此次以「青春」為主題的詩歌散文朗誦會,讓八年級全體同學走進文學、沐浴經典、陶冶心靈,同時通過對詩文的。深刻領會與研究,使同學們的「五月風」詩歌朗誦會向更高更深的方向邁進。
二、活動主題
沐浴文學——享受青春——飛揚詩心
三、參加對象
八年級全體同學及熱愛文學,熱愛詩歌人士
四、活動安排
1、5月20日前以小組為單位或個人自願報名並將詩歌題目內容報給「五月風」書友會。
2、演講時間五月下旬,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3、活動地點:八年級教室
五、邀請嘉賓
有關領導及熱愛詩歌人士
六、作品要求
朗誦腳本可以選用優秀經典詩詞(鼓勵原創作品,散文詩詞亦可),時間為3—5分鍾。
七、注意事項
1、根據詩歌內容決定上台順序,原則主張脫稿朗誦,亦可誦讀。
2、作品主題鮮明突出,內容健康向上。
3、精神飽滿、姿態大方,感情真摯、表達自然,能通過表情的變化反映詩歌的內涵。
4、朗誦熟練,聲音洪亮,吐字清晰,普通話標准,能很好地把握詩歌節奏,朗誦富有韻味和表現力,產生共鳴。
【篇五】詩文誦讀活動方案
一、活動名稱
「中國夢我的夢」迎新春詩歌朗誦會。
二、活動主題
以「回顧2020,展望2021」為主題、健康積極向上的現代詩歌;以「中國夢我的夢」為主題,憧憬未來,展現美好生活的`現代詩歌;歌頌辛勤勞作、樸素善良的五指山人或贊美五指山自然風光的現代詩歌。每首詩歌行數不低於25行,不超過50行。
三、主辦單位
五指山市文聯五指山市圖書館。
四、協辦單位
五指山市作家協會五指山市詩歌學會。
五、舉辦地點
五指山市圖書館二樓會議廳。
六、舉辦時間
2020年12月28日上午9:00——11:30
七、參加人員
五指山市詩歌愛好者(包括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大中專院校學生,中小學生、「候鳥」等人員)都可以報名參加。
八、人員要求
朗誦會參賽人員30人。
九、活動形式
每位參賽者可以採用形式多樣的方式進行朗誦,如配樂朗誦等。
十、獎金設置
朗誦會評比出一、二、三等獎。一等獎1名,獎金300元;二等獎2名,獎金200元;三等獎3名,獎金100元;優秀獎10名,獎金50元。
十一、報名時間
朗誦會報名時間截止到2020年12月25日下午5:30。
Ⅳ 詩歌腳本怎麼寫
分鏡頭腳本,以寫景詩為例。千里江陵一日還。鏡頭一,江陵風景。全景。由遠到近。鏡頭二,小全景,詩人所乘的小船及風景。平,推。鏡頭三,特寫,詩人站在船上的神態。拉近。
類似這樣。
「滿」要重讀,要讀出小草很茂盛,把大地全都覆蓋住了。「坐著……捉幾回迷藏」要表現出人們在草地上高興地進行各項活動,要讀出春草給人帶來的歡樂感。「輕悄悄」、「軟綿綿」要輕讀,「風輕悄悄的」要讀得柔靜,「草軟綿綿的」要讀出小草的柔嫩,柔風吹嫩草,讓人頓覺無限愜意,更顯春草的可愛。
Ⅵ 什麼是誦讀腳本
古詩詞誦讀腳本:
音樂背景:哀怨中有金石之聲,充滿了歷史的滄桑感。
畫面:可剪輯相關的錄像,亦可呈現相關的圖片資料。
配音:北宋末年,朝廷腐敗,國力衰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公元1126年8月,金兵渡過了黃河,汴州淪陷。次年4月,金兵俘虜了徽、欽二帝等3000多人。北宋王朝在「靖康之恥」中灰飛煙滅。
女聲主持:「靖康之恥」後,康王趙構倉皇南逃,成立了南宋小朝廷。然而,他們不思收復失地,卻大興土木,只顧尋歡作樂,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題臨安邸 ——(配樂:由舒緩而激憤)
齊誦: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
汴州。(以鼓點止)
男聲主持:「暖風醺得遊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而此時,汴州人民在金兵的鐵蹄和皮鞭下受盡折磨。(切入背景音樂:情緒由悲憫而豪邁,期間夾雜憂思)他們望眼欲穿;他們苦苦等待。是發憤圖強待機北伐以恢復中原,還是屈膝投降偷安於東南一隅?攸關國家存亡百姓福祉。多少豪傑志士,憂心如焚,夜不能寐。
女聲引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男聲(遼闊、蒼茫、低緩):三萬里河/齊:三萬里河東入海,男聲
(高亢、激越):五千仞岳/齊(更高更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
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音樂背景:悲壯、豪邁,金戈鐵馬之聲穿越時空,撲面而來。漸有高潮感。)
女聲主持:一聲聲無助的呼喚,一雙雙渴望的淚眼,一個個漫長的日夜,一顆顆守望的心靈。「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陸游作為時代的歌手,唱出中原百姓的苦難,也唱出了中華兒女不屈的魂靈。
男聲主持:故都淪陷,同胞受辱,熱血兒男怎甘寶劍蒙塵?一代名將岳武穆戎馬倥傯中橫槊賦詞,用熱血和生命譜寫出氣壯山河的英雄戰歌。
齊誦:滿江紅 (舞者飾岳飛出,以動作及造型烘托氣氛)
怒發沖冠,(鼓點起,激越,孑然而止)憑闌處、瀟瀟雨歇。(音樂:舒緩中有難以平靜的情緒)抬望眼、仰天長嘯,(鼓點:表現胸中塊壘,噴薄而出,不可抑制)壯懷激烈。(背景音樂:表現歲月的滄桑感和無限的英雄情懷。由低緩有力到雄渾激越,弦斷猶不可止!)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何時滅。(鼓點)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音樂止,靜場)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男聲重復: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Ⅶ 靜夜的朗讀腳本怎麼寫
靜夜思的朗讀腳本可以按以下要求寫:
1、古詩詞朗誦腳本的設計,要合乎詩歌的規律,注重詩歌的節奏。詩歌的節奏體現在節拍的劃分上,漢字以一個字為一個音節,一句詩中的幾個音節並不是孤立的,是兩兩組合形成停頓。
2、李白的《靜夜思》朗讀腳本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Ⅷ 誰能幫我寫一篇以詩詞《清明》為題的動畫腳本~謝謝
說清楚!!以詩詞《清明》為題的動畫腳本
是哪首?《清明》
Ⅸ 寫一首詩
1.小鎮記憶 入夜,小鎮長巷的燈籠 拉長了樹影,倒映在院牆上 檀木格子窗內,竹簾不停地搖曳著 一粒微弱的燭火,蹦跳出了窗口 趁夜色出逃,追尋那失蹤的月亮 在光與影晃動間,我習慣獨坐著 喜歡用眼睛與星星徹夜交談 說說放在案桌上的青花瓷瓶 經年已久了,彩釉顏色漸褪 養著的鮮花,漸漸枯萎、凋謝 陪你以夢為馬、橫笛高歌的願景 在失眠的夜裡,畫下一副藍圖 我說不要你的繁華盛世、十里桃園 不要你的綾羅綢緞、胭脂羅裙 你沉默著,什麼也不說,抬起手 輕輕拂去我睫毛上沾染的憂傷 2.相思成繭 春天,美好的字詞蘇醒了 流連山水時,野杜鵑的紅 芭茅草篷,清晰可見 趕來的杏花雨,如約而至 積攢的熱情,淋漓了一季 拂過眉梢的露水,落在風里 催開紅妝點點,每滴都沾染了 古詩詞留下的長長短短的念 一串串墜入花叢中,心莫名痛了 萬千思緒,碎落在空氣里 執手花香,轉身相思成繭 飄散的雲煙,捎走指尖 最後的暖,無法觸摸的夢 擱淺在殘月如勾的夜晚 為你守望的山河又逢花開時 踩著琴弦流浪的你何時歸來 3.渡我者 落花,安眠於腳下的泥土 流雲載不動的惆悵,又長了一寸 夕陽,在晚霞的剪影里打開情節 夜泊的渡口,手持船票的詩人 陷入生死戀中,找不到歸家的船隻 浮生若夢,紅塵的離離合合 痛到入骨,其實這些只不過是 附庸風雅的舞文弄墨者 收藏在詩詞腳本里,多餘的 可有可無的平平仄仄 日月經年,相思遙遙無期 剪不清理還亂的糾結 在時光深處與殘月對飲 渡我者,把發黃的無字經文 念了又念,讀了又讀,祈求 我受罪的心靈得以救贖 4.等你等了那麼久 記不起來了,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恨極了「語無倫次」這個詞 也恨極了自己的不善言辭 很多話,我以前沒有說過 以後的以後也不會再提起 我與你之間隔山隔水 隔著一片天,永遠無法跨越 夜深人靜時,天空有月亮 有星星,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我只想念當年,你擦亮火柴 親手為我燃的那盞燈,是那麼的溫暖 等你等了那麼久,等到春風 又綠江南,冬雪又壓梅枝 等到那隻化繭成蝶的精靈 舞盡芳華,跌落花叢,命懸一線 垂死掙扎,也等不來救贖 有誰能為她喊冤,而你 還欠我一個花好月圓的結局 5.西出陽關 失約的雪,沒有落下來 說好了一起白頭的戀人 也分開了,各自向前邁步 走往截然不同的方向 丟失的愛情,沒有歸宿 無法在童話世界裡重新找回來 透明玻璃窗外的鳥語花香 鮮活在一束光里,遙不可及 燈火闌珊時,有處黑暗亳不起眼 虛渺的未來,讓人不敢往深里想 陽光明媚,花紅柳綠處 布穀鳥也會煩燥地嘶叫著 塵海蒼茫,人生難得圓滿 沉溺腦海的謎底,始終沒有人
給出一套滴水不漏的說辭
山河漸亂,雲煙又鎖幾重樓
與君作別,從此陽關有道
莫問,莫念,重聚在何年何夕:小荷才入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Ⅹ 詩詞泊秦淮的鏡頭腳本分別是什麼(導演方向)
腳本如下: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註: 秦淮:即秦淮河。相傳秦時鑿鍾山以疏淮水,所以稱秦淮河。 煙籠寒水月籠沙:為互文見義的句法,即「煙」、「月」都籠罩著「水」和「沙」。 商女:賣唱的歌女。
詩人夜泊的視角,秦淮河富商貪官的紙醉金迷,天下的戰亂,秦淮河的月夜,歌姬們的生活,百姓的生活,二者可以做對比。
描寫青的煙霧和慘淡的月光籠罩著寒冷的水和細沙,描繪了一幅朦朧淡雅而又冷清愁寂的水邊夜色圖。首句運用互文手法,「籠」是籠罩的意思,兩個「籠」字將煙、月、水、沙四種景物和諧地融為一體,貼切傳神地勾勒出秦淮河兩岸朦朧淡雅的景象,創造出一種冷清愁寂的氛圍。
使讀詩的我們感覺到一種冷清愁寂的氣氛,這也是此時詩人心情的寫照。《泊秦淮》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泊秦淮》從體裁上看是一首(七絕)詩,從內容上看是一首(詠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