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員編程
『壹』 編程怎麼學。
如何學習編程,主要有自學和報班兩種途徑,至於需不需要報班,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這里簡單介紹下。
學編程的注意點:
1、要確定好自己一定能學下去,不能是三分鍾的熱度,只是學個熱鬧,這樣永遠沒有辦法學的會。
2、一定要打好基礎,剛開始學習編程的時候可能會很慢,感覺自己沒學會啥,這可能是因為正處於打基礎的階段,只有把基礎打好,未來才可以學得更好。
3、要注意實踐操作,理論知識學得再多,如果不能實際的運用,還是等於0的。
自學還是報班:
1、如果你可以規劃好自己的學習過程,堅持一步步向前走,那麼自學當然是很好的。
2、如果你沒人監督就學不進去,也沒有自己的學習規劃,那麼還是建議你報班,可以少走冤枉路。
不管是自學還是報班,學編程的要注意的點是相差不大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貳』 百度知道回答問題和提出問題,誰更能漲學問
確實是旁邊看的。
~
因為我就是,平時回答問題目的不怎麼單純
但是我會留出一點時間去看一些已解決的問題。
說實話,確實不乏一些精闢的回答,特別是我們電腦版塊。
還有,我說一下,在編程版塊,那拆纖拆里是不可能通過搜索得到很高的分數的
這個版塊是唯一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版塊。
那些字母字元你就旅棗完全看不懂,更別提如何搜索了。
你看見過周積分第一名的成為過「編程」專家嗎?
沒有,就連上上周的我們電腦版塊的英雄,他幾乎包攬了所有電腦類的專家名號,也同樣沒有辦到。
~
總結一下:
提問者要答案
回答者要分數
旁觀者要技術,並且沒有其他的「利益」驅使或束縛,自由度很大。
你總不能把旁觀者也抓去「封號」吧?
最近網路知道太亂,大ID用戶接連被封,知道還特別設了個「特別督查」
~
最太豎櫻平的就是廣大的「知道潛水員」我們可愛的旁觀者!
最為十三級的「一派掌門 」我想我說的比較中肯。
『叄』 scratch,鯊魚代碼在哪
Scratch是一款圖形化編程軟體,其中提供了許多動畫效果及預設模塊,使得編程變得更加容易。如果你要製作一個鯊魚游戲的話,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創建:
1. 在Scratch的舞台上選擇一個背景,可以是海灘、海洋等與鯊魚有關的場景。
2. 在角色庫中選擇鯊魚角色並唯喚拖放到舞台上。
3. 編寫鯊魚移動代碼。在「運動」面板中選擇相應的運動模塊來控制角色棚茄的移動,如「向左轉」、「向右轉」、「前進」、「後退」等。
4. 編寫碰撞檢測代碼。在「控制」面板中選擇「當角色碰到()時」的模塊,並將檢測區域設置為物體(如小船、游泳者、潛水員)以及邊界等。
5. 添鏈山察加音效和背景音樂。可以使用「聲音」面板中的模塊來播放聲音文件。
6. 編寫游戲結束條件。在「控制」面板中添加判斷模塊,並設置當生命值為零時游戲結束。
7. 將以上所有代碼組合起來,並通過測試、修改和完善使其流暢運行。
具體到鯊魚代碼的實現,可以根據你自己對這個游戲的需求和想像力進行設計和細節調整。
『肆』 Pascal編程潛水員問題 具體如下
這是明顯的動態規劃的廳兆背包問題,每個汽缸只能用一次。
tot[i,j]表示有i個單位的氧氣和j個單位的氮的重量最小值。
明顯可以推出tot[i+a[k],j+b[k]]+c[k]即可。
再特判一下i+a[k]的值和j+b[k]的值。
(注意:因為只能取一次,所以要downto,免得加重復了)
比如
for k:=1 to l do
for i:=1 to n do
for j:=1 to m do
這樣更新時,在tot[i+a[k],j+b[k]]更新完咐薯了後,在後來循環到了i+a[k],j+b[k]時又會再加一次
變得i+a[k]+a[k],j+b[k]+b[k]也會有值,但是這不成立,所以downto,如果不懂可以用三維,加多一維。(如果樓主衡伏者實在不懂,可以參考背包九講)
var
n,m,l,i,k,j,be,en:longint;
tb,te,map:array[1..1000] of longint;
tot:array[0..21,0..79] of longint;
begin
readln(n,m);
readln(l);
for i:=1 to l do read(tb[i],te[i],map[i]);
fillchar(tot,sizeof(tot),$7f div 3);
tot[0,0]:=0;
for k:=1 to l do
for i:=n downto 0 do
for j:=m downto 0 do
begin
be:=i+tb[k];
en:=j+te[k];
if (be>n) then be:=n;
if (en>m) then en:=m;
if tot[be,en]>tot[i,j]+map[k] then tot[be,en]:=tot[i,j]+map[k];
end;
writeln(tot[n,m]);
end.
望採納
『伍』 最牛自考生的丁磊
自考制度成全丁磊
丁磊,1987年12月25日生於上海石庫門里弄。小學就讀於上海虹口 區育才小學,後就近於該區飛虹初級中學入讀,連跳兩級畢業。在就讀小學和初中的過程中,他自考成才,11歲獲得了上海外國語大學頒發的英語大專文憑,13歲全部通過山東大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本科課程,畢業論文答辯為優秀級。小學剛畢業,丁磊就以初中學籍之身份直取本科文憑。丁磊的成功,當歸功於中國特色的創新型的自考制度。
丁磊5歲開始跟父親學英語,在父親的嚴厲督導下,他眼淚汪汪地堅持著苦行僧般的訓練。面壁十年終破壁,他不但先後拿下了通用英語初級和中級的證書,並練就了一口字正腔圓的地道美音。上海譯文出版社特邀他朗讀英語,專門為他出版一盤《兒童英語一百句》錄音磁帶,在全國公開發行。
當年只有講台一般高的他,面對濟濟一堂的觀眾,丁磊繪聲繪色地用優美的英語在格致中學禮堂娓娓訴說著他的少年人生夢———打造「中國比爾」。
家徒四壁書香襲人
苦難,從另一意義上講,實在是人生一大財富。丁磊父親丁龍興人生不如意處,是與前妻的早早分手,使他不得不獨立挑起謀生與養育愛子的雙層重擔。為了帶教丁磊,他不得不告別海上報務員的優厚待遇,回到陸地。他為生計而奔忙,開小店、搞修理、弄股票、做經紀人,嘗盡百般艱辛。兒時的磨難,使丁磊特別懂事。他從小體恤父親,善解父意,穿補丁衣,背舊書包,毫無怨言。
丁門可謂家徒四壁,十分貧寒,卻有書香襲人。小丁磊案頭和狹小的樓梯通道邊的舊書櫥都堆滿書本、字典。他埋頭苦讀時,一坐就是十來個小時。丁磊的世界,除了讀書,惟有讀書。他居陋室而安,讀書幾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沃榮華老師是從丁磊8歲時開始義務輔導他英語的。剛認識丁磊時,沃老師想考考他,就從上海外國語大學出版的《英語朗誦文選》中抽了一篇難度相當於大學一二年級的文章《潛水員》,讓他讀。「我實在沒有想到,他居然一個格楞都沒打,十分流利地讀完了,沒想到這么純正的美語居然出自一個剛滿8歲的孩子之口!」
沃老師是上海市民辦中西創新進修學院的外語系主任,他給丁磊的輔導主要充分讓他「說」。平時他會讓丁磊在大小會場、英語表演賽上用英語即興發言,鍛煉他的膽識,同時鼓勵他到外灘等老外多的地方,直接找他們對話,還組織英語辯論賽讓丁磊參加,鍛煉他的反應能力、語言組織能力。「有一次我們私下裡用英語辯論一個『安樂死』的話題,他是正方,反對安樂死,我是反方,我們兩人辯了一個多小時還是分不出勝負,他的堅持給我印象很深。」沃老師說丁磊不是天才,但他身上那種堅持的毅力是現在的很多孩子普遍缺乏的。
丁磊家的牆上貼著一張巴掌大的紙片,上面有兩行稚嫩的筆跡:「要麼不做,要做就做第一!」後面還用紅筆畫了一個粗粗的驚嘆號。當我問起時,丁磊很不好意思地笑了,說這是他八九歲時寫的,「我看了一個黑人運動員跑步得冠軍的故事,他爸爸告訴他的這句話,我覺得有道理,就寫下來了。」
說到毅力,丁磊父親也提到孩子小時候學武術時的情景,「他一個動作做不好,總是不認輸,在家裡反復地練,直到做好。」憑著一股倔勁,丁磊的一套少林拳「打」到了上海市武術比賽兒童組第三名。 1997年,丁龍興買了一台配置簡單的電腦,用於炒股票。每當爸爸用完電腦,小丁磊就跑上去玩滑鼠。丁龍興回想兒子當初的模樣,臉上盪漾著笑意,「開始他玩些加密解密的東西。後來他開始搗鼓我的股市軟體,老是瞎折騰,一次居然把我的軟體搞壞了。」看到調皮的兒子這樣「壞事」,丁龍興忍不住要訓斥他幾句。於是丁磊就試著去修軟體,硬著頭皮花了好幾天工夫摸索,終於把它修好了。
雖然是個偶然事件,卻加深了丁磊對計算機的興趣。12歲時,他開始自學復旦大學計算機本科專業。到2001年4月,他順利考出了14門。丁龍興說:「當時我和他都挺著急,因為他最後有兩門功課不拿手,有可能通不過,於是在去年3月我就給全國的名牌大學打電話聯系,看看能不能把最後兩門放到他們那裡考。當得知山東大學能讓丁磊去考時,我立刻動身去濟南給兒子報了名。」
果然,丁磊最後兩門學科———營銷學和計算機管理學原理在復旦沒通過。去年7月,父子倆一起來到濟南,參加最後兩門考試。11月,成績公布,丁磊通過了。今年3月,丁磊順利拿到了山東大學計算機專業自考本科文憑。丁磊說:「自考很苦,有時我和爸爸都想到過放棄。後來發現計算機是我真正喜歡的專業,這才覺得以前的努力都值得。」 沃老師一直鼓勵我們用英語對丁磊進行采訪,對談之下才知道丁磊的口語真的不錯。由於是用英語對話,我們選擇了一個敏感的話題:「丁磊,沒有年齡相仿的朋友,你遺憾嗎?」他很快地給了我們一個老成的回答:「你要獲得一些,必然要失去一些。」
「失去童年時光的友誼值得嗎?」我們又問,「如果現在一群男孩子在踢球,你想加入他們嗎?」「值得吧。」丁磊突然沉默了,隔了一會兒才說,「跟他們一起玩,以前是想的。現在不想了。」
「為什麼?」又是長時間的沉默,最後他輕輕地說:「因為我現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和丁磊的對話,讓我們感到他有著不屬於他這個年紀的老成。
「那你現在最大的理想是什麼呢?」
「我想自己創業,開自己的電腦軟體公司。」丁磊慢條斯理地說,「我現在經常和一些電腦圈子裡的朋友聊天,希望能夠靠集體的智慧激發靈感和思路,同時也在物色合適的合作夥伴。」
丁磊還告訴我們,現在他最常看的電視節目是中央台的「對話」,他說他想多了解一些與人溝通的技巧。平時有空時,也看看《商業計劃書寫作》之類的創業書籍,他正在努力,希望自己的理想早日成為現實。
丁磊10歲時,丁龍興開始鍛煉兒子的社會實踐能力。他從電話簿上隨機選擇了一家電腦公司,讓丁磊去毛遂自薦。丁磊雖然心裡沒底,還是硬著頭皮跑到這家公司對經理說,「我英語、計算機都不錯,能不能每星期義務到你們這里打打工?」經理開始不同意,丁磊的倔勁又上來了,往那家公司跑了十幾次,直到最後被當成搗亂的小孩拖了出來。丁磊始終沒有忘記爸爸對他說過的話,「失敗是正常的,但你不能灰心,要自己去尋找機會。」後來,丁磊自己在一家經營股票機的公司找到了一份義務工作,幾個月下來還編出了一個能把股評自動分類的軟體。雖然這個軟體最後沒有被採用,但丁磊總算踏出了實踐的第一步。
先學最重要的東西
由於自學佔用了很多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功課的學習,丁磊只是勉強通過了初中畢業考試,此後就一直在家自學。如今丁磊逐漸習慣了不去學校上課的生活,他說:「我有個一起學武術的師姐,她從初中開始就每天晚上11點半睡覺,為高中熬夜『打基礎』。現在進了重點高中,經常晚上1點才能睡,早上6點多就要爬起來。跟她比,我每天可以早睡晚起,有時候還可以看看電視,比她幸福多了。」說到這里,丁磊露出了孩子的得意神情。
對於為兒子選擇的自學之路,丁龍興有一套「獨特」的想法:「這個世界總是在不停地變化,一個人該學的東西很多。我是個效率主義者,既然人的精力和時間終歸是有限的,我就讓兒子先學最重要的東西,以後覺得不夠了,缺什麼再補什麼。」
丁龍興繼續向我們解釋他的教育思想:「比如化學吧,我們上中學時都學過,那時候辛辛苦苦花了很多時間背公式、搞計算。現在看來,除了個別工作跟化學沾邊的人以外,又有幾個人記得那些化學方程式呢?所以,我讓丁磊集中精力先把實用的東西學好。」「當然,也有人不同意我的看法,說『你怎麼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呢?』所以,我的教育方法對丁磊實用,對別人未必好。」
雖然兒子成了人們口中的「小神童」,對於自己的教育方式,丁龍興似乎仍有遺憾之處。他說:「我有時候也在想,丁磊小時候自考時常常不順利,去義務打工時,也有被大人們態度生硬地攆出來的經歷。這么多失敗,孩子心裡也不知道受不受得了?如果要我現在再做一次,我也許會多考慮一下兒子的感受吧。」
一家靠爺爺奶奶退休金過活
不知不覺中,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在結束采訪時,筆者無意中提起自己有一個朋友對電腦頗有研究,丁磊的眼睛立即亮了起來:「能給我他的聯系辦法嗎?」神情中竟然一副「求賢若渴」的模樣。
目前,丁磊一家只靠丁磊爺爺奶奶的退休金過活,生活的拮據可想而知。丁磊應該算是整個家庭共同撫養長大的,親戚們都掛念著丁磊,經常過來看他,臨走時還會悄悄塞些錢給奶奶。丁龍興說:「他們知道我不會收這些錢,只能給丁磊奶奶。我就是這樣在不斷的內疚中把丁磊養大的。我們只有發憤努力,才能改變命運。」
這時,我們突然注意到泛黃的牆壁上貼著一幅毛筆字,上面有兩行秀麗的正楷:「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落款者是丁磊的舅公。
白天晚上雙軌求學
在6年的自學歲月里,他每周有6個晚上,風雨無阻地奔波於上海虹口、盧灣、閘北、黃浦等區的自學考試輔導點。有的路遠,自行車要騎一個半小時。小小年紀,白天讀中學,晚上讀大學,這成了丁磊的雙軌制求學特色。
問他如此讀書累不累,他說,我覺得自考學習比現在的在校學習更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學得更輕松。丁磊的這番話,對於目前白天黑夜窮於應付學校學習的學生,是否有所啟示?
跳過高中直取本科
一個跳過高中攻讀計算機本科的初中生,他遇到的第一道攔路虎就是高等數學。面對《線性代數》和《概率統計》,開始,丁磊看了幾十遍也看不懂,上課只能打瞌睡。老師說:「這么小的孩子,肯定不行。」但後來在老師的義務輔導下,終於攻克難關,並開始了大量的計算機學科的實踐操作活動。他自投於合信科技公司門下,實習於誇克市場調研公司,實踐編寫統計報告生成軟體,義務解答軟體與硬體問題;在虹口七百電腦廣場安裝調試軟體。從安裝調試到咨詢服務,從編程到撰寫統計報告,丁磊不放過每一個學習和提高的機會。
不是天才只有勤才
就是這個背著書包上學堂的小兒郎,外貌看上去並不怎麼出眾,可是口才文才卻非常出色。
采訪時,丁磊多次說,我並沒有超人的地方,也不特別聰明,主要靠兩條:一是選准了讀書與自考相結合的路,二是靠勇氣,靠勤奮。對一個孩子而言,這是一條布滿荊棘的羊腸小道。一開始,丁磊屢戰屢敗,《基礎英語》三考才過,以25分、48分、71分依次遞升。《英語語法》也曾兩次不及格,但他不畏艱難,趕考4個年頭,終於以一介孩童,勇奪英語大專文憑,繼而為直攻計算機本科專業鋪墊第一關。
父子情深風雨度過
丁磊的父親丁龍興為愛子設計了無須受年齡、學歷限制的自學考試生涯。這像航海中的指南針,決定了丁磊求學的方向。
在6年不短的歲月里,慈父風里來雨里去,騎著自行車帶著小丁磊上夜校。為了督促5歲的小丁磊讀外語,白天在外做生意的父親每天中午打電話到家,在電話里聽兒子背外語。
丁磊與其父在性格上一脈相承,都是內向型,其父為使丁磊避免重蹈自己不善交際的生活舊轍,著意鼓勵他在知識汲取和性格的完善上並行發展。小小年紀,他便在上海虹口區領導的關懷下,到和平公園英語角主講;自薦為《小主人》報社做翻譯,主動與外賓口語交流。這使他在增長才幹,鍛煉能力的同時,也開朗了性格。
為了磨煉兒子的意志,在父親的陪同下,丁磊學游泳,練武術,打羽毛球,以各種體育活動增強體質。如今14歲的小丁磊已有1.70米的個子,70多公斤的體重,為日後的發展積存了能量。
顯然,丁磊,一個少年奇才的道路並沒有什麼捷徑,相反,他付出的比常人更多、更多。 5年前媒體廣泛報道、眾人矚目的神童丁磊,今天現身於上海新東方,聆聽7所歐美頂尖商學院錄取委員會的MBA講座。如今的丁磊顯然褪去了當年12歲男孩的稚氣,多了些許成熟和穩重,但在外表看依舊是一個青春少年。
「神童」丁磊
只上學不上課,大家都坐在教室認真聽老師講課,而此時的丁磊卻坐在學校圖書館里自學。很快,丁磊特例獨行的做法成為眾人談論的焦點。飛虹中學也把丁磊作為教學研究的個案,成立了「丁磊個案研究小組」,在不打擾他自學的前提下,對他進行觀察和分析。
8歲的丁磊自己創辦了育才英語角,每天有很多小朋友跑到育才英語角說英語,而丁磊則練就了一口純正的美式英語。10歲,丁磊開始對電腦產生濃厚的興趣,裝裝拆拆成了他的愛好,家裡的電腦組件他爛熟於心。12歲的丁磊1999年通過了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大專考試的最後一門課程,成了本市最年輕的大專畢業生。
他為什麼放棄義務教育,提前學習大學課程?是追求與眾不同還是聰明過人?丁磊的父親從來不認為自己的兒子智力超常,「別人都把丁磊當作小神童,以為他智力超常,我沒給他測過智商,就算測了,也絕對不會高,頂多是中等偏上一點點的水平。」
那麼,是他喜歡與眾不同還是懷疑如今的教育內容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丁磊的父親長年工作在海洋上,養成了內向孤僻的性格,很少跟別人交談。為了避免兒子跟自己一樣,從小丁磊爸爸就培養兒子獨立、大膽的性格,敢於跟別人交流,敢於挑戰同齡人不敢挑戰的事情,6歲去人民公園英語角說英語,7歲丁磊自己從提籃橋騎單車去森林公園參加活動,8歲自己創辦育才英語角,10歲毛遂自薦去電腦公司打工……小學沒畢業就考大專,丁磊的父親有自己的看法:「現在的教育制度是到大學才分專業,而我讓丁磊從小就分專業。小學、中學有些東西是沒必要去學的,應該學習那些跟專業最相關的東西,在以後的實踐中,缺什麼補什麼。不管學什麼、怎麼學,都是為了將來能在社會中立足。」
14歲計算機本科畢業
計算機是丁磊的最愛。拿到英語專科學位後,他又用了兩年時間獲得了計算機本科學位。一個普遍反映很難學的科目,丁磊靠自學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就畢業了。「你認為自己比一般人聰明嗎?」「我不認為自己非常聰明。」「你認為你考的十幾門科目里哪個科目最難學?」「……」丁磊答不上來,他好像並沒有覺得哪門課程難。「我喜歡電腦,從小就喜歡,計算機專業牽涉到很多課程,包括高等數學、物理等,雖然也有請老師解決問題的時候,但基本上都是靠自學的。我認為,這樣的一種學習方式,以及提前的社會活動和工作經歷對我個人而言還是比較合適的,無論是知識經驗,還是心理的成熟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提高和發展。」14歲的丁磊如此順利地拿到了計算機本科學位,這樣的結果離他的理想越來越近了。
15歲創業
本科畢業的丁磊,沒有參加工作,而是寫了一份倡議書,倡議對象就是上海各大高校在校學生。他倡議,建立一個大學生軟體開發實習基地,基地的任務是承接項目、軟體開發、市場銷售等,有100多人參加了他的實習基地。經過努力,丁磊的基地初見成效,他們為第九人民醫院做過有關X光的軟體測試,為瑞金醫院做過病例檔案管理軟體,為English88做過遠程教育游戲,與英語教學專家張思中老師在遠程教學上進行過深入探討……基地在運作過程中,有經驗也有教訓,丁磊感到有很多東西需要進一步學習,自己也需要在社會上進一步鍛煉。於是,他隻身一人來到廣州,在聚友集團擔任網路銷售主管,後又來到深圳茁壯公司,負責網路技術開發,兩年的工作經歷給丁磊更多公司管理上和技術上的經驗和啟發。
新東方MBA講座提問最活躍
「在創業和工作過程中,有很多教訓,讓我感覺到繼續深造的必要。」於是,丁磊為了申請06年的MBA正在准備GMAT,TOEFL考試。其實,早在拿到本科文憑之前,丁磊就有了出國讀研究生的願望。為此,工作兩年後,丁磊來到了上海新東方,學習GMAT。在這次上海新東方組織的歐美商學院錄取委員的MBA講座上,丁磊成了提問最活躍的一個人,如商學院的錄取條件、獎學金的申請等,歐美商學院的老師一一回答他的提問。「我自己的理想是能夠創立和經營一個比較成功的IT企業,同時能為社會弱勢群體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為了他的理想,丁磊又開始了新的征程。
『陸』 二戰時日本那些「腦洞大開」的武器設計,這算是「超前」嗎
1905年,日本卑鄙的擊敗宴則了沙俄帝國海軍,成為世界性強國。
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與協約國結盟,但日本帝國在凡爾賽遭到冷落後,改變了對其盲目跟隨的態度。
20世紀30年代,日本嘗試與納粹德國結盟,開始了一系列侵略運動,努力在太平洋地區站穩腳跟,不過後來日本的一系列行動最終將美國硬生生的給拖入到戰場上來。
日本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對手的實力有多強悍,不管是在資源、經濟還是在工業實力還是科學技術方面,都無法與其長期抗衡,他們應該做的就是要在短期內,出其不意的將美國徹底擊敗,讓這個龐然大物失去爪牙,為此,日本陸軍加速研製和裝備先進的常規武器、自殺攻擊武器,甚至是生物和化學武器,事實上,日本的戰爭指揮者根本不在乎「日內瓦議定書」上關於禁止使用化學武器的規定,相反,他們認為被禁止的武器是特別有效的,除此之外,日本還加大研發力度,在超前技術和概念武器上下功夫,想以最新式、最先進的武器出其不意的來打擊美國。
在戰爭期間,日本研發了上百件高度概念化的武器,不過很大一部分都未能真正的進入戰場,今天就讓我們看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幾款概念裝備或者戰術。
氣球炸彈
當納粹德國向英吉利海峽投擲V2火箭時,日本人也在製造他們自己的「復仇武器」,雖然日本在當時無法研製類似德國那樣的洲際導彈,但是參謀本部卻提出了氣球炸彈的想法。
為了實現這一武器概念,日本人計劃把炸彈裝在氣球上,氣球沿著氣流向美國飛行,大約經過5000英里到達太平洋西北部的森林地區爆炸,並引發大規模的森林火災,這將轉移美國當時稀缺的戰爭資源。
這些氣球是用塑料紙製作的,用澱粉粘在一起,裡面裝滿了氫氣,直徑超過10米,能吊起大約450公斤的物體,氣球上裝備有一枚14公斤重的破片炸彈。
日本人對氣球的飛行軌跡進行了編程,如果氣球上升到1.1萬米以上高空時,就會釋放氫氣,如果氣球下降到1萬米以下,則會拋下裝滿沙子的負載袋,使租祥岩用機載高度計計量,三個裝滿沙子的負載袋與炸彈一起懸掛在氣球下面,每個負載袋的重量在1到3公斤之間,這些袋子的脫離程序是成對的釋放的,這樣可以保持氣球的平衡,按照日本人的想法,氣球在飛行時由於溫度的變化白天會上升高度,而晚上都會掉下來,直到壓載袋耗盡為止,這時氣球和它攜帶的炸彈就會落在它下面的任何東西上。
聽起來像個笑話,不過第一批氣球還真的於1944年末被釋放了出去,11月5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聖佩德羅附近降落,第二天,他們到達懷俄明州的塞莫波利斯,有些甚至降落在加拿大,根據美國方面的記載總共約有285次經證實的著陸或目擊事件。
1945年3月5日,六名美國人在俄勒岡州試圖將氣球從森林拉回營地時被其中一個氣球上的炸彈殺死。
巨型潛艇日本人在戰爭期間曾經秘密建造了三艘巨型潛艇,保持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傳統動力潛艇的記錄,作為日本統治太平洋計劃的一部分,他們被設計用來偷襲和攔截巴拿馬運河上過往的軍艦和船隻。
潛艇配備了三架M6A1型飛機,可攜帶魚雷或者是超過800公斤的炸彈,他們被安置在一個防水的、耐壓的機庫里,飛機是從艇首的彈射器上發射,三架飛機都可以在潛艇浮出水面後的45分鍾內組裝完畢,並完成加油、裝備和發射的全過程。
它甚至還設計了浮潛管,上面覆蓋著一種厚厚的橡膠狀物質,旨在吸收雷達和聲納信號。
自殺式潛水服這些特殊潛水服是專門為日本特種部隊設計的,目的是抵禦盟軍對日本本土的入侵,這些潛水服上裝備有一枚地雷,裡面裝著15公斤炸葯。
潛水員負重9公斤重的鉛,可以在水下行走多達6個小時,在5-7米的深度,具體使用方法是潛水員行走至敵艦的船體底部,然後引爆身上的炸葯,以此來擊沉敵人軍艦。
目前尚不清楚這套潛水服是否真正被使用過,但有報道稱美國步兵登陸艇和一艘測量船遭到自殺游泳者的襲擊。
「紫色」加密機德國的Enigma機器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著名的加密設備,但它絕不是唯一的加密裝置,1937年,日本人發明了97打字機,因其在日本2597年時的發明而得名,這款加密設備更出名的是它的美國代號:紫色。
這台機器由兩台打字機和一個弊御帶有25個字元字母交換板的電動轉子系統組成,就像啟發它的Enigma機器一樣,可以手動輸入明文或未加密的信息,不過它最重要的創新是第二台電動打字機,它將加密的信息列印在一張紙上(Enigma以閃爍的燈光形式呈現文本)。因此,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操作它,由於日本人每天都在更換密碼,所以密碼破解者無法在信息中找到模式。
MXY-7 OKA 飛機隨著戰爭的進行,以及日本人對神風自殺式攻擊機的改進,他們開始明確地為此目的研製飛機。橫須賀MXY-7是一種火箭推進飛機,於1944年9月首次亮相,為了製造這台機器,日本人盡可能少地使用重要的原材料,而飛機的結構也非常的簡陋。
戰斗時,由三菱G4M的機身下攜帶著OKA,直到接近攻擊目標時這種飛機才被釋放出去,在接近目標之前,這架飛機盡量以滑翔的方式靠,最後時刻點燃火箭推進器,以高速沖向攻擊目標,玉石俱焚。
這架飛機上裝備了一枚2643磅的炸彈,它的高速使得它幾乎不可能被防空火力攔截,也就是說,與母機一起飛行時,它非常脆弱,但是一旦火箭點火,雖然很難駕駛,但敵人想要攔截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雖然使用起來有一定的限制,但至少有一艘美國驅逐艦被這種武器擊沉。
J8M火箭動力攔截器飛機如果你認為這看起來像德國的梅塞施密特163科米,你是對的。
J8M1本應是先進的納粹飛機的一個許可證製造的復製品,但德國人無法向日本運送一架實體戰機(一艘載有真正的梅塞施密特163飛機的德國潛艇在前往日本的途中被擊沉),這就使得日本設計師不得不從飛行操作手冊和有限的技術藍圖中逆向設計這架先進的攻擊飛機。
事實上,考慮到盟軍在歐洲的轟炸行動,日本人渴望建造一架攔截飛機,軍隊指揮者擔心,類似的轟炸在日本展開只是時間問題,由於B-29的飛行高度,大多數日本戰斗機無法到達,因此Me 163被視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盡管沒有一架實體機可供設計參考,但在戰爭結束前,日本人已經測試了一架原型飛機,這就是J8M,1945年7月7日,J8M在控制中心進行了首飛,不過這次飛行是短暫,並且還是災難性的,雖然起飛階段不錯,但在爬升過程中發動機失靈,飛機直接墜毀,試飛飛行員當場死亡,不過日本人不甘心,又建造了六架原型機進行試飛,不過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一架順利通過測試。
O-I超重型坦克日本人通常不太在意自己的坦克,盡管他們確實有一些相當好的坦克,包括97式中型坦克,因為日本的對外戰爭除中國以外,大部分都是海空軍作為主力,陸軍只是充當輔助角色(雖然當時的空軍還歸陸軍指揮),不過到了戰爭後期,他們有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想法,按照當時的想法如果不是瘋子的話,是不會想出如此「喪心病狂」的設計的,那就是建造超重坦克,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坦克一直都是一小巧輕便為主,重型坦克幾乎沒有。
而O-I超重型坦克的噸位是絕對巨大的,設計重量100至120噸,駕駛它需要11人共同來完成,這款坦克的有三座炮塔,一門主炮和兩門副炮,一份未經證實的報告稱,其中一輛坦克被派往滿洲,但其真正的戰鬥力不得而知
Ku-go 死亡射線喜歡開發另類戰斗方式的日本人也曾積極開發一種死亡射線,這是一種集中的能量束,可以將數百英里外的飛機擊落,根據戰後被美軍沒收的文件中顯示,日本人的死亡射線研究工作早在1939年就開始了,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高功率磁控管,可以產生輻射束,物理學家SinitiroTomonaga的團隊開發了一種直徑為8英寸(20厘米)的磁控管,輸出功率為100 kW,然而,這項技術是否能像科幻小說中的死亡射線一樣發揮作用是值得懷疑的。計算表明,如果光束聚焦得當,可能會在1000碼的距離內殺死一隻兔子,但前提是兔子至少能在5分鍾內完全靜止不動。
飛行坦克二戰期間日本軍隊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從一個島嶼到另一個島嶼運輸重型裝備,如坦克,一種潛在的解決辦法是以飛行的形式,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滑翔坦克。
這些輕型坦克的特點是裝備有可拆卸的機翼,尾翼(穩定在飛機尾端的表面)和能夠起飛車體,掛載在三菱Ki-21「薩利」重型轟炸機上,到達作戰區域後它就會像滑翔機一樣滑翔到目的地,降落後開始執行各種任務。
Z型超級轟炸機就像納粹美國轟炸機計劃一樣,日本帝國希望有一架能夠到達北美的洲際轟炸機。隨著戰爭的進行,日本人迫切需要類似於美國B-29這種類型的轟炸機。
1941年,日本海軍推出了實驗性的13式攻擊轟炸機,一種四引擎遠程重型轟炸機,但是參謀本部想要更大、更重、更快的運載工具,能夠在32800英尺的高度飛行,裝載22000磅的炸彈。為此,日本陸軍開始著手研製此類飛機,包括中島G10N和川崎Ki-91相繼被退出,前者有237英尺的翼展和144英尺的總長度,它將能夠以590公里/小時的速度在25000英尺的高度上飛行,裝備有六台5000馬力的發動機,不過由於戰爭條件惡化,Z項目於1944年7月被取消。
日本(95)日本人(6)氣球(1)
『柒』 網路語言(寫三個)
【很多啊】
偶:我
kick ur ass:踢你的pp
ft,分特:faint的簡稱,暈倒。
統一(gznet 叫洗版) :刷牆,掃樓的同義詞。也就是整個版面都是你的回復,或發
貼,一種被譴責的行為.
馬甲: 有真身不用,卻新注冊個id上來的分身!通常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xxxx的說:一種動詞後置,比如吃飯的說
xxxxing:xxxx進行中,正在xxxx。比如上網ing
mm:妹妹
gg:哥哥
dd:弟弟
jj:姐姐 雞雞
plmm:漂亮美眉,浮雲
xdjm:兄弟姐妹
pfpf:佩服佩服
pp:照片,但如果是說打pp,那就是kick your ass的意思了
bt:變態。和浮雲的其他版塊相比,水版是個bt出沒的地方 扁他(她、它)
zt:轉貼, 有時縮寫成z,轉的意思
sl:色狼。
bl:玻璃,不是指一種易碎品,而是同性戀
bc:白痴
bd:笨蛋
ry:人妖
lm:流氓
yy:意淫
pg:屁股
gf:girl friend,女友
bf:boy friend,男友
kao,靠,拷:粗口,慎用
md:媽的,粗口,特別慎用!
tmd:, *** ,粗口,特別慎用!
tnnd:他xxxx的,粗口,特別慎用!
jjww:唧唧歪歪,指人說話的樣子
sjb:神經病
pmp:拍馬屁
mpj:馬屁精
kick:扁
slap:打耳光
sm:sadism & masochism的縮寫,性虐待或指(被)虐待狂
js:奸商
sp:support,支持
呼呼,豬豬:睡覺
稀飯:喜歡
果醬:過獎
bxcm:冰雪聰明
lol:laugh out loud,大笑
kfc:kxxx & fxxx & cxx,要是和某人有仇,就kfc他吧
pk:player kill,砍人,攻擊,也可解釋為先批後k
btw:by the way,順便說一句
ps:兩種意思,btw或者photoshop(一種電腦修圖軟體)
cu:see you,再見
bb:寶貝,情人,孩子,byebye,看具體使用
走召弓雖:超強
滿清:滿清十大酷刑,老祖宗的玩藝
咔嚓:砍了,yan了
醬紫:這樣
飯飯:吃飯
片片:照片
斑竹,板豬:版主,論壇版塊的管理人員,把水版比作個小店,他們就是店小二。
水旦團早桶,水鬼,水仙,水王,水怪,水母:指灌水狂人,水母特製女性
水手:版中的芸芸眾生模雀
潛水員:就是那些喜歡看別人灌水自己不灌水的傢伙
恐龍:長得難看的mm
抓狂:受不了刺激而行為或州失常
thx,3x 3Q:thanks,謝謝,THANK YOU
sigh:嘆息
cool:酷
gay:同性戀,bl
fag:同性戀,bl
pm:論壇的私信
zip it:閉嘴
leecher:吸血鬼,指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分享回報的傢伙,被嚴重鄙視的人
dl:download,下載
pub:網路上掃描到的ftp,可以臨時起上傳下載功能,也指把文件傳到pubftp上共享
的
行為。
brb:be right back,馬上回來
ttyl:talk to you later,再見,下次回頭再談
bbl:be back later 過會回來
kick your ass:打你屁屁
ppl:people,人們
plz,pls:please,請
bull *** , *** :胡說,廢話
sorry ass:可憐的傢伙,鄙視的意思
so so:一般
cutie:甜心
d\\*amn:靠,他xx的
包子:某人長得難看或者笨就說他包子
粉:很,非常
菜鳥,小蝦,初哥:就是初級水平的新人
老鳥,大蝦:高手
木油:沒有
蛋白質:bd+bc+sjb
倒:暈倒,厥倒
表:不要,比如表太好,不要太好的意思。
咣當:暈倒發出的聲音
9494:就是就是
4242:是啊是啊
7456:氣死我了
748:去s吧
886,88:再見
847:別生氣
987:就不去,就不去
55555:哭
xxx:兒童不宜的東西
blah-blah:反復說
厚厚,吼吼,咔咔,kaka,嘻嘻,xixi:語氣助詞
天外飛磚:某壇主兩口子發明的一種極兇猛的暗器,據說讓人生不如死
rpwt:人品問題
tnjjtds:彈你jj彈到死
fp===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