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表編程代碼
⑴ C語言編程輸出ASCII碼表中的可見部分
可見部分是從32號開始。
其中第32號是空格特殊符號是從128號開始,也可以算作可見部分,但是只有在TC(DOS版的C語言編輯程序)里能顯示出來!
#include<stdio.h>
int main()
{int i};
for(i=32;i<=255;i++)
{printf("%c ",i)}。
(1)碼表編程代碼擴展閱讀:
C語言程序設計中遇到的障礙:
C語言的應用范圍很廣,也很方便,能夠適應大多數的程序設計,也為學習者學習其他軟體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作用,但是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很多問題。
時間中斷:計算機控制系統是一個精密的控制系統,尤其注重時效性,必須要在規定時間之內完成多項規定任務,這就對計時有了很嚴格的要求。所以傳統的時鍾法難以滿足需要,在C語言程序設計過程中我們一般都用ICH進行計時,准確而且能適應編程過程中的各種突發狀況。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計算機控制系統很有可能會出現信號中斷的現象,或者由於工作人員失誤指令可能會出現錯誤,一旦操作失誤或者出現各種突發情況都有可能會導致計算機的死機,影響整個程序設計的進程。
在這個時候,C語言就可以很好地應對和解決,可以通過模擬對計算機進行浮點運算處理,通俗意思也就是說時間中斷會受到圖形、浮點運算的影響,而且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⑵ 用C語言編寫程序,輸出ASCII碼
下面的程序列印輸出所有的ASCII代碼表:
#include
main()
{
int
c;
for
(c=0;c<=255;c++)
printf("ASCII:%d\tHEX:%x\tCHAR:%c\n",c,c,c);
}
經過上機調試,輸出如下圖所示:
(2)碼表編程代碼擴展閱讀
一、ASCII
碼使用指定的7位或8位二進制數組合來表示128或256種可能的字元。標准ASCII碼使用7位二進制數(剩下的1位二進制為0來表示所有的大寫和小寫字母,數字0到9、標點符號,以及在美式英語中使用的特殊控制字元。
二、LF(換行)、CR(回車)、FF(換頁)、DEL(刪除)、BS(退格)、BEL(響鈴)等;通信專用字元:SOH(文頭)、EOT(文尾)、ACK(確認)等;
三、ASCII值為8、9、10
和13
分別轉換為退格、製表、換行和回車字元。它們並沒有特定的圖形顯示,但會依不同的應用程序,而對文本顯示有不同的影響。
參考資料:網路-SSC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