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一個簡易的編譯器
1. python的編輯器有哪些
1、Sublime Text
Sublime Text輕量級的代碼編輯器,跨平台,支持幾十種編程語言,包括Python,Java,C/C++等,小巧靈活,運行輕快,支持代碼高亮、自動補全、語法提示,插件擴展豐富,是一個很不錯的代碼編輯器,配置相關文件後,可直接運行Python程序。Sublime Text 是開發者中最流行的編輯器之一,多功能,支持多種語言,而且在開發者社區非常受歡迎。Sublime 有自己的包管理器,開發者可以使用TA來安裝組件,插件和額外的樣式,所有這些都能提升你的編碼體驗。
2、VS Code
這是微軟開發的一個跨平台的代碼編輯器,支持常見的編程語言開發,插件拓展豐富,不僅智能補全、語法檢查、代碼高亮,還支持git功能,運行流暢,是一個很不錯的代碼編輯器,安裝相關插件後,可直接運行Python程序。
3、Atom
這是github專門為程序員開發的一個代碼編輯器,也是款平台的,界面簡潔直觀,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自動補全、代碼高亮、語法提示,啟動運行速度較快,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代碼編輯器。
4、PyCharm:
這是一個專門用於Python開發的IDE,常見的代碼補全、智能提示、語法檢查,這個軟體都支持,除此之外,還集成了版本控制、單元測試、git功能,可以快速創建Django,Flask等Python Web框架,使用起來非常不錯,在開發大型項目中經常會用到,唯一的缺點就是,啟動起來有些卡,還不是免費的,不過可以下載社區免費版的。PyCharm是 JetBrains 開發的 Python IDE。PyCharm用於一般IDE具備的功能,比如, 調試、語法高亮、Project管理、代碼跳轉、智能提示、自動完成、單元測試、版本控制……另外,PyCharm還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功能用於Django開發,同時支持Google App Engine,更酷的是,PyCharm支持IronPython。
5、Vim
Vim可以說是Python最好的IDE。Vim是高級文本編輯器,旨在提供實際的Unix編輯器『Vi』功能,支持更多更完善的特性集。Vim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學習時間,一旦你需要一個無縫的編程體驗,那麼就會把Vim集成到你的工作流中。
6、Eclipse with PyDev
Eclipse是非常流行的IDE,而且已經有了很久的歷史。Eclipse with Pydev允許開發者創建有用和互動式的Web應用。PyDev是Eclipse開發Python的IDE,支持Python,Jython和IronPython的開發。
7、Emacs
GNU Emacs是可擴展,自定義的文本編輯器,甚至是更多的功能。Emacs的核心是Emacs Lisp解析器,但是支持文本編輯。如果你已經使用過Vim,可以嘗試一下Emacs。
8、Komodo Edit
Komodo Edit 是非常干凈專業的Python IDE。
9、Wing
Wingware的Python IDE兼容Python 2.x和3.x,可以結合Django, matplotlib, Zope, Plone, App Engine, PyQt, PySide, wxPython, PyGTK, Tkinter, mod_wsgi, pygame, Maya, MotionBuilder, NUKE, Blender 和其他 Python 框架使用。Wing支持測試驅動開發,集成了單元測試,nose和Django框架的執行和調試功能。Wing IDE啟動和運行的速度都非常快,支持 Windows, Linux, OS X和Python versi。
10、PyScripter
PyScripter是款免費開源的Python集成開發環境(IDE)。
11、The Eric Python IDE
Eric是全功能的Python和Ruby編輯器和IDE,是使用Python 編寫的。Eric基於跨平台的GUI工具包Qt,集成了高度靈活的Scintilla 編輯器控制項。Eric包括一個插件系統,允許簡單的對IDE進行功能性擴展。
12、Interactive Editor for Python
IEP是跨平台的Python IDE,旨在提供簡單高效的Python開發環境。包括兩個重要的組件:編輯器和Shell,並且提供插件工具集從各個方面來提高開發人員的效率。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好用的12款Python編輯器。因每個人的操作習慣不同,適合自己使用的才是好用的Python編輯器。
2. C語言編譯器是什麼
C語言是一門面向過程的計算機編程語言,與C++、Java等面向對象編程語言有所不同。C語言的設計目標是提供一種能以簡易的方式編譯、處理低級存儲器、僅產生少量的機器碼以及不需要任何運行環境支持便能運行的編程語言。C語言描述問題比匯編語言迅速,工作量小、可讀性好,易於調試、修改和移植,而代碼質量與匯編語言相當。C語言一般只比匯編語言代碼生成的目標程序效率低10%~20%。因此,C語言可以編寫系統軟體。[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國家標准局為了避免各開發廠商用的C語言語法產生差異,給C語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美國國家標准語法,稱為ANSI C。作為C語言最初的標准。[3]2011年12月8日,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發布的C11標準是C語言的第三個官方標准,也是C語言的最新標准,該標准更好的支持了漢字函數名和漢字標識符,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漢字編程。
C語言編譯器普遍存在於各種不同的操作系統中,例如Microsoft Windows, Mac OS X, Linux, Unix等。C語言的設計影響了眾多後來的編程語言,例如C++、Objective-C、Java、C#等。
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world!");
return 0;
}
編譯運行將輸出: Hello,world!
3. 怎麼用C語言編程設計「輸入長方形的長和寬,求長方形的面積」的程序
需要准備的材料分別有:電腦、C語言編譯器。
1、首先,打開C語言編譯器,新建一個初始.cpp文件,例如:test.cpp。
4. C語言編寫程序 :輸入一個正整數,將其逆序輸出。例如,輸入12345,輸出54321. 跪求大神用循環語句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um;
scanf("%d",&num);
int a,i;
for(i = 0;num > 0;i++)
{
a = num % 10;
printf("%d",a);
num = num/10;
}
return 0;
}
分析:首先,輸入的是一個整數,因此最前面一位數不是零,所以我們可以用除10取余法寫。
a = num % 10
就是輸出數字的最後一位
然後除10剔除數字最後一位,這樣數字倒數第二位就會輸出。以此類推,就能逆序輸出數字。
拓展資料
for循環是編程語言中一種開界的循環語句,而循環語句由循環體及循環的終止條件兩部分組成,for循環其在各種編程語言中的實現與表達有所出入,但基本為以C語言和pascal語言代表的兩種形式。
C語言中的for循環如下
1.語句最簡形式為:
for( ; ; )
2.一般形式為:
for(單次表達式;條件表達式;末尾循環體)
{
中間循環體;
}
5. 百分號在C語言中是怎樣用的
%在C語言裡面是 除余 和 格式輸出符的作用。
求余運算是求前一個整型數據除以後一個整型數據的余數。
舉例說明:
整型數據 int m=10,n=3,k;
k=m%n;那麼k就等於1;
例如:
表達式 a % b 就是計算 a 除以 b 得出的余數。
而%d,%f等表示輸出整型,浮點型數據
舉例說明:
1.我們要把一個3位數0~999輸出到3位數碼管上,假設現在有值136,需要在第1個數碼管顯示1,第二個數碼管顯示3,第三個數碼管顯示6。把136的百位,十位,個位取出來,需要用到取余符號「%」。我們用x y z分別表示百位十位和個位,m表示現在值,x=m/100; y=(m%100)/10; z=(m%100)%10。
2.我們要輸出m的值,此時int m=5;
可以這樣輸出printf("%d ",m);
拓展資料
%是百分號,它代表的含義是:把某個整體平均分為100份,其中一部分佔有的份數,即一個分數分母是100時的表示方法,也可以寫成x/100。
百分號:表示分數的分母是100的符號(%),如32%表示一百分之三十二,相當於小數的0.32。在計算機領域中:百分號表示分數的分母是100的符號(%),如32%表示一百分之三十二,相當於小數的0.32。通配符(wildcard)是一類鍵盤字元,包括星號(*)、問號 (?)和百分號(%)等,當進行網路或文件查找不知道真正字元或者不想鍵入完整單詞時,可以使用它來代替真正字元或完整的單詞。
Google使用的通配符屬於「全詞通配符」(full-word wildcard)是指代替一個單詞而不是單詞中的某個或幾個字母的鍵盤字元,google的全詞通配符是*(星號),一次檢索可以使用若干個*。
一些搜索引擎如:AltaVista、Inktomi、Northern Light、Yahoo 等支持通配符*,AOL Search、Inktomi等支持通配符?,Northern Light等支持通配符%。在這里*、?、%的確切含義是「詞間通配符」(partial-word wildcard),即只能代替單詞中的一個或幾個字母,而非整個單詞。google目前不支持詞間通配符。full-word wildcard雖不及partial-word wildcard常用,但它在實際搜索中的功能是不可忽視和替代的。
在查找歌詞、詩歌、短語等,對其中某個單詞記憶或拼寫不準時,用通配符可以快速找到原文。如對戴比·哈里(Debbie Harry)的《Heart of Glass》歌詞首句是「Once I had a lung and it was a gas」,或是
「Once I had a lunch and it was a gas」記不確切,可輸入"Once I had a * and it was a gas"搜索,可查得正確的歌詞是「Once I had a love...」
解答咨詢時,通配符是快速找到答案的捷徑。如解答"How often doesHalley's cometappear?"(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現一次?),用"Halley's comet appears every * years"搜索,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答案:Halley's comet appears every 76 years 。
C是一種通用的編程語言,廣泛用於系統軟體與應用軟體的開發。於1969年至1973年間,為了移植與開發UNIX操作系統,由丹尼斯·里奇與肯·湯普遜,以B語言為基礎,在貝爾實驗室設計、開發出來。
C語言具有高效、靈活、功能豐富、表達力強和較高的可移植性等特點,在程序設計中備受青睞,成為最近25年使用最為廣泛的編程語言[2]。目前,C語言編譯器普遍存在於各種不同的操作系統中,例如Microsoft Windows、macOS、Linux、Unix等。C語言的設計影響了眾多後來的編程語言,例如C++、Objective-C、Java、C#等。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為了避免各開發廠商用的C語言語法產生差異,由美國國家標准局為C語言訂定了一套完整的國際標准語法,稱為ANSI C,作為C語言的標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的有關程序開發工具,一般都支持匹配ANSI C的語法。
C語言最早由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為了在PDP-11電腦上運行的Unix系統所設計出來的編程語言,第一次發展在1969年到1973年之間。
C源於BCPL語言,後者由馬丁·理察德(Martin Richards)於1967年左右設計實現。BCPL是一門"無類型"的編程語言:它僅能操作一種數據類型,即機器字(machine word)。1970年,肯·湯普遜為運行在PDP-7上的首個Unix系統設計了一個精簡版的BCPL,這個語言被稱為B語言,它也是無類型的。
Unix最早運行在PDP-7上,是以匯編語言寫成。在PDP-11出現後,丹尼斯·里奇與肯·湯普遜著手將Unix移植到PDP-11上,無類型的語言在PDP-11上愈發顯得合適。PDP-11提供了多種不同規格大小的基本對象:一位元組長的字元,兩位元組長的整型數以及四位元組長的浮點數。B語言無法處理這些不同規格大小的對象,也沒有提供單獨的操作符去操作它們。
C語言最初嘗試通過向B語言中增加數據類型的想法來處理那些不同類型的數據。和大多數語言一樣,在C中,每個對象都有一個類型以及一個值;類型決定了可用於值的操作的含義,以及對象佔用的存儲空間大小。
1973年,Unix操作系統的核心正式用C語言改寫,這是C語言第一次應用在操作系統的核心編寫上。
1975年C語言開始移植到其他機器上使用。史蒂芬·強生實現了一套「可移植編譯器」,這套編譯器修改起來相對容易,並且可以為不同的機器生成代碼。
從那時起,C在大多數計算機上被使用,從最小的微型計算機到與CRAY-2超級計算機。C語言很規范,即使沒有一份正式的標准,你也可以寫出C程序,這些程序無須修改就可以運行在任何支持C語言和最小運行時環境的計算機上。
C最初在小型機器上實現,並且繼承了一系列小語種編程語言的特點;與功能相比,C的設計者更傾向於簡單和優雅。此外,從一開始,C語言就是為系統級編程而設計,程序的運行效率至關重要,因此,C語言與真實機器能力的良好匹配也就不足為奇。
例如,C語言為典型硬體所直接支持的對象:字元,整數(也許有多種大小),以及浮點數(同樣可能有多種大小)提供了相應的基本數據類型。
6. C語言中的#include<stdlib.h>是什麼意思
是C語言中的一個頭文件,stdlib 頭文件里包含了C語言的一些函數,該文件包含了的C語言標准庫函數的定義。
1、意思是標准輸入輸出頭文件。
2、用到標准輸入輸出函數時,就要調用這個頭文件。
3、stdlib.h中,包含了C語言的一些常用且方便的庫函數。
4、如動態內存相關的malloc, realloc,zalloc,calloc,free等。
拓展資料
1、C語言是一門通用計算機編程語言,廣泛應用於底層開發。C語言的設計目標是提供一種能以簡易的方式編譯、處理低級存儲器、產生少量的機器碼以及不需要任何運行環境支持便能運行的編程語言。
2、盡管C語言提供了許多低級處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著良好跨平台的特性,以一個標准規格寫出的C語言程序可在許多電腦平台上進行編譯,甚至包含一些嵌入式處理器(單片機或稱MCU)以及超級電腦等作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