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腳本執行date命令
❶ linuxdate命令查看和設置時間詳解圖文
date命令
date命令的功能是顯示和設置系統日期和時間。
該命令的一般格式為: date [選項] 顯示時間格式(以+開頭,後面接格式)
date 設置時間格式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分別為:
-d datestr, --date datestr 顯示由datestr描述的日期
-s datestr, --set datestr 設置datestr 描述的日期
-u, --universal 顯示或設置通用時間
時間域
復制代碼代碼如下:% H 小時(00..23)
% I 小時(01..12)
% k 小時(0..23)
% l 小時(1..12)
% M 分(00..59)
% p 顯示出AM或PM
% r 時間(hh:mm:ss AM或PM),12小時
% s 從1970年1月1日00:00:00到目前經歷的秒數
% S 秒(00..59)
% T 時間(24小時制)(hh:mm:ss)
% X 顯示時間的格式(%H:%M:%S)
% Z 時區 日期域
% a 星期幾的簡稱( Sun..Sat)
% A 星期幾的全稱( Sunday..Saturday)
% b 月的簡稱(Jan..Dec)
% B 月的全稱(January..December)
% c 日期和時間( Mon Nov 8 14:12:46 CST 1999)
% d 一個月的第幾天(01..31)
% D 日期(mm/dd/yy)
% h 和%b選項相同
% j 一年的第幾天(001..366)
% m 月(01..12)
% w 一個星期的第幾天(0代表星期天)
% W 一年的第幾個星期(00..53,星期一為第一天)
% x 顯示日期的格式(mm/dd/yy)
% y 年的最後兩個數字( 1999則是99)
% Y 年(例如:1970,1996等)
注意:只有超級用戶才有許可權使用date命令設置時間,一般用戶只能使用date命令顯示時間。
顯示日期和時間
在字元界面下,除了可以顯示年月之外,用戶還可以使用「date」命令的功能是顯示和設置系統日期和時間。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只有超級用戶才能用「date」命令設置時間,一般用戶只能用「date」命令顯示時間。
用指定的格式顯示時間,命令如下:
其中% x 顯示日期的格式(mm/dd/yy),% X 顯示時間的格式(%H:%M:%S)。
其它參數可查看上面的date時間域的設置。
例子:
復制代碼 代碼示例:
設置時間為上午9點16分
命令如下:
# date -s 09:16:00
設置時間為2013年8月1日
命令如下:
# date -s 130801
其中-s是設置日期的參數。
設置時間為2013年8月1日 上午9點16分
命令如下:
# date -s ཅ:16:00 2013-08-01'
其中-s是設置日期的參數。
在shell腳本中獲得當天的日期格式,如下:
date命令的其它參數的用法,就不詳細舉例子,例如%H顯示小時(00..23)、%M顯示分(00..59)、%p顯示出AM或PM、%S顯示秒(00..59)和%Z顯示時區等。
大家可以自行研究下。
❷ Linuxdate日期格式及加減運算
顯示時間是個常用的命令,在寫shell腳本中也經常會用到與日期相關文件名或時間顯示。無論是Linux還是windows下都是date命令。
Linux下date命令用法
date [OPTION]… [+FORMAT]
date [-u|--utc|--universal] [MMDDhhmm[[CC]YY][.ss]]
date命令參數
-d, –date=STRING 顯示STRING指定的時間
-f, –file=DATEFILE 類似–date參數顯示DATEFILE文件中的每行時間
-ITIMESPEC, –iso-8601[=TIMESPEC] 以ISO 8601 格式顯示日期/時間。TIMESPEC為」date」(只顯示日期)、」hours」、」minutes」、」senconds」(顯示時間精度)之一,默認為」date」。
-r, –reference=FILE 顯示文件的最後修改時間
-R, –rfc-2822 以RFC-2822兼容日期格式顯示時間
-s, –set=STRING 設置時間為STRING
-u, –utc, –universal 顯示或設定為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時間格式
date命令輸出顯示格式
%% 字元%
%a 星期的縮寫(Sun..Sat)
%A 星期的完整名稱 (Sunday..Saturday)
%b 月份的縮寫(Jan..Dec)
%B 月份的完整名稱(January..December)
%c 日期時間(Sat Nov 04 12:02:33 EST 1989)
%C 世紀(年份除100後去整) [00-99]
%d 一個月的第幾天(01..31)
%D 日期(mm/dd/yy)
%e 一個月的第幾天 ( 1..31)
%F 日期,同%Y-%m-%d
%g 年份(yy)
%G 年份(yyyy)
%h 同%b
%H 小時(00..23)
%I 小時(01..12)
%j 一年的第幾天(001..366)
%k 小時( 0..23)
%l 小時( 1..12)
%m 月份(01..12)
%M 分鍾(00..59)
%n 換行
%N 納秒(000000000..999999999)
%p AM or PM
%P am or pm
%r 12小時制時間(hh:mm:ss [AP]M)
%R 24小時制時間(hh:mm)
%s 從00:00:00 1970-01-01 UTC開始的秒數
%S 秒(00..60)
%t 製表符
%T 24小時制時間(hh:mm:ss)
%u 一周的第幾天(1..7); 1 表示星期一
%U 一年的第幾周,周日為每周的第一天(00..53)
%V 一年的第幾周,周一為每周的第一天 (01..53)
%w 一周的第幾天 (0..6); 0 代表周日
%W 一年的第幾周,周一為每周的第一天(00..53)
%x 日期(mm/dd/yy)
%X 時間(%H:%M:%S)
%y 年份(00..99)
%Y 年份 (1970…)
%z RFC-2822 風格數字格式時區(-0500)
%Z 時區(e.g., EDT), 無法確定時區則為空
以下是做的一些實驗,便於理解
$ date -d "2010-11-15 23:00:01"Mon Nov 15 23:00:01 PST 2010$ date -d "2010/11/15 23:0:2"Mon Nov 15 23:00:02 PST 2010$ date -d "2010/11/15T23:0:2"Mon Nov 15 08:00:02 PST 2010$$ echo "2010-11-15 23:00:01" > date.txt$ echo "2010/11/15 23:00:02" >> date.txt$ cat date.txt2010-11-15 23:00:012010/11/15 23:00:02$ date -f date.txtMon Nov 15 23:00:01 PST 2010Mon Nov 15 23:00:02 PST 2010$$ ls -ltotal 4-rw-r--r-- 1 znan sybase 40 Nov 15 21:14 date.txt$ date -r date.txtMon Nov 15 21:14:36 PST 2010$$ date -I2010-11-15$ date -Ihours2010-11-15T21-0800$ date -Iminutes2010-11-15T21:16-0800$ date -Iseconds2010-11-15T21:16:24-0800$$ date -RMon, 15 Nov 2010 21:47:08 -0800$ date -uTue Nov 16 05:47:13 UTC 2010$$ date +"Today is %A."Today is Monday.$ date +"Date:%b. %e, %G"Date:Nov. 15, 2010$ date +"Date: %b.%e, %G"Date: Nov.15, 2010$ date +"%x %X"11/15/2010 09:50:21 PM$ date +"%Y-%m-%d %H:%M:%S"2010-11-15 21:51:32$ date +"%Y-%m-%d %I:%M:%S %p"2010-11-15 09:51:55 PM
Linux date 常用時間格式
date=$(date "+%Y-%m-%d___%H:%M:%S")
echo date
2012-08-16___05:52:20
date "+%Y-%m-%d"
2012-08-16
------------------------------------
Linux date 日期加減運算
date // 默認時間格式
Thu Aug 16 05:42:38 UTC 2012
date +"%b %e, %G" // 定製格式
Aug 16, 2012
date +"%b %e, %G" -d'-1 day' 或 date -d'-1 day' +"%b %e, %G" // 減一天(加一天類似)
Aug 15, 2012
date +"%b %e, %G" -d'+1 month' 或 date -d'+1 month' +"%b %e, %G" // 加一月(減一月類似)
Sep 16, 2012
date +"%Y年%m月%d日"
2012年08月20日
date +"%Y年%m月%d日" -d'-1 day' // 同上面加減1天(或加減1月)
2012年08月19日
date +"%Y年%-m月%d日" // %-m 去除月份對其的零
2012年8月20日
------------------------------------
Ubuntu 修改系統時間
sudo date -s MM/DD/YY
sudo date -s hh:mm:ss
注意,這里說的是系統時間,是linux由操作系統維護的。
在系統啟動時,Linux操作系統將時間從CMOS中讀到系統時間變數中,以後修改時間通過修改系統時間實現。為了保持系統時間與CMOS時間的一致性,Linux每隔一段時間會將系統時間寫入CMOS。由於該同步是每隔一段時間(大約是11分鍾)進行的,在我們執行date -s後,如果馬上重起機器,修改時間就有可能沒有被寫入CMOS,這就是問題的原因。
如果要確保修改的硬體時間生效,可以執行如下命令。
sudo dwclock -w 或 sudo clock -w(ubuntu下有時候無法用clock -w 沒有這個命令 如果沒有就 使用這個hwclock -w)
這個命令強制把系統時間寫入CMOS。
查看硬體時間
sudo hwclock --show
$ sudo hwclock --show
Thursday, August 16, 2012 PM04:46:32 UTC -0.664019 seconds
核心提示:讓VMware虛擬機上的ubuntu10.10時間與網路同步
每次啟動虛擬機後,ubuntu10.10的時間都不合適,發現需要這樣設置:
系統–>系統管理–>時間和日期
時區選擇:Asia/Chongqing
配置選擇:與互聯網伺服器保持同步(這時提示需要安裝名稱為ntp的軟體,安裝即可,安裝後提示要替換一個文件,選擇「替換「)
時間伺服器選擇:time.nuri.NET(Korea,Asia)
查看文件命令:ls -l 和 ls -l --time-style=long-iso
❸ 如何獲取linux毫秒級的當前時間
在Linux系統中,獲取當前時間是一個常見的需求。然而,有時候我們不僅僅需要獲取到秒級的時間,而是需要獲取到更加精確的毫秒級時間。為了實現這一需求,我們可以使用不同的命令或腳本來獲取時間信息。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使用date命令獲取當前時間的例子。使用命令"date +%Y%m%d-%H:%M:%S.%N"可以獲取到當前時間的毫秒級別精度。這個命令會返回一個格式為"年月日-時:分:秒.毫秒"的時間字元串,其中%N代表納秒級別的時間。我們可以通過截取這一字元串中的毫秒部分,來獲取到我們需要的毫秒級時間。
另一種獲取當前時間的方法是使用clock命令。通過執行"clock --show",我們可以看到類似"Tue 29 Aug 2017 01:14:21 PM CST -0.396903 seconds"這樣的輸出。這個輸出顯示了日期和時間,但並不直接提供毫秒級別的時間。不過,我們可以結合其他工具或腳本,從這個輸出中提取出我們需要的時間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獲取毫秒級時間的方法可能會因系統環境和所使用的工具而有所不同。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結合使用其他命令或腳本來進一步處理時間信息,以達到我們想要的精確度。
此外,獲取毫秒級時間在很多應用場景中都非常重要,比如在編寫性能測試腳本、日誌記錄或時間敏感的應用程序時。准確的時間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程序的運行情況,從而進行更精確的調試和優化。
總之,通過靈活運用Linux系統中的各種命令和工具,我們可以輕松地獲取到毫秒級的時間信息,為我們的工作和開發提供有力的支持。
❹ 通過8個案例徹底掌握 Linux Date 命令
在 Linux 系統中,掌握准確日期的顯示與設置是基礎技能。Linux date 命令專門用於處理此功能。本文將通過八個案例,深入解析如何有效使用 date 命令。
命令基本語法為:`$ date [option]… [+format]`。
不帶任何選項使用 date 命令時,系統會顯示當前的日期和時間,包括周、月、年等,時間格式為 hh:mm:ss,以及當前時區。
若需查看 UTC(協調世界時)時間,可使用 `-u` 選項。
要以字元串格式顯示特定日期,使用 `--date` 選項即可。這不會更改系統時間,而是將日期格式轉換為字元串。
通過 `date` 命令,您可以查看過去的日期。例如:查看過去9天、兩周、三個月、三年的日期。
同樣地,也可以查看未來的日期。例如:查看明天、一周、兩周、四個月、兩年後的日期。
格式化選項豐富了 date 命令的使用。例如,使用 `+%option` 可以將日期格式化為特定格式,如 `yy/mm/dd`。此外,可以列印出當天的星期、月、年和時間。
若需設置日期和時間,使用 date 命令可以設置特定日期和時間,例如設置為2021年6月25日上午11:15。但不建議直接在系統上更改時間,應使用 Chrony Utility 進行調整。
更改時區時,可使用 `timedatectl` 命令。
在創建 shell 腳本時,常將 date 命令結果保存至變數中,用於生成日誌文件,例如:`$ date > log_file.txt`。
❺ shell 腳本中日期運算
在shell腳本中進行日期運算,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日期加減操作:
- 使用date命令結合特定的格式選項進行日期的加減。例如,date +%d d "20201013"可以獲取2020年10月13日是幾號。
- 通過d選項可以指定加減的年、月、日、時、分、秒,例如date +"%Y%m%d" d "1 day"獲取前一天的日期。
計算月份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
- 使用算術運算符和date命令結合,可以計算出指定日期所在月份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例如,date +"%Y%m%d" d "$ 1 )) days 20201020"計算2020年10月20日所在月份的第一天。
- 類似地,date +"%Y%m%d" d "$) days +1 month 20201020")計算最後一天。
日期與UTC時間的轉換:
- 使用date +%s命令可以將當前時間轉換為UTC時間戳。
- 通過date +%s d "特定日期時間"可以將特定日期時間轉換為UTC時間戳。
- 反過來,通過date d "@UTC時間戳"可以將UTC時間戳轉換回具體的日期時間。
日期比較:
- 在shell中進行日期比較,通常先將日期轉換為UTC時間戳再進行比較。
- 可以使用date +%s d "日期1"和date +%s d "日期2"分別獲取兩個日期的UTC時間戳,然後進行比較。
日期循環遍歷:
- 可以編寫腳本,使用循環結構結合日期加減操作,遍歷指定時間段內的每一天。
- 例如,使用for循環和date命令結合,可以遍歷某個月的所有日期。
這些方法涵蓋了shell腳本中常見的日期運算需求,包括日期的加減、月份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的計算、日期與UTC時間的轉換、日期的比較以及日期的循環遍歷。
❻ Linux Shell 輸出北京時間的寫法
在Linux或Shell腳本中,使用`date`命令獲取時間是常見的操作。然而,由於Linux所在時區的影響,可能輸出的時間並非所期望的時間。本文將介紹如何使用`date`命令指定時區,獲取特定時區的時間。
無需額外安裝,直接在Linux命令行輸入或應用在腳本中,`date`命令即可使用。
首先,`date`獲取當前時間的命令如下:
執行結果將顯示當前的系統時間。
若要獲取特定時區的當前時間,例如北京時間(東八區),則使用如下命令:
執行此命令後,將返回北京時間。
欲知更多Linux Shell相關技巧及教程,歡迎訪問老王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