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江楚編譯局舊址在哪裡

江楚編譯局舊址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5-08-12 18:53:21

㈠ 湖北編譯書籍的原因

湖北編譯書籍的原因是為促進兩湖地區態歲沒教育近代化變革。

湖北出版社介紹:

湖北人民出版社的前身為中南人民出版社,成立於1951年1月1日。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該社先後分出了長江文藝、湖北科技、湖北教育、湖北少兒、湖北美術、湖北辭書等六個專業出版社,成為一家以出版政治理論讀物為主的綜合性社科類出版社。

60年來,該社始終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和「弘揚人文精神,打造文化精品」的出版理念,出版了大量優秀雀悄圖書,累計出書近2萬種,總印數15億多冊,有近1000種圖書獲得國家級、省級等各級各項獎勵,在廣大讀者心目中樹立了良好形象,多次被評為全國良好出版社和全國優秀出版社。

㈡ 張之洞為何被稱為武漢之父,他為武漢帶來了哪些改變

來到風景秀麗的武漢漢陽月湖堤畔,有一座造型獨特、酷似一艘巨輪的現代建築,叫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
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位於著名的漢陽鐵廠舊址,由世界著名設計大師丹尼爾·李布斯金先生設計。從外形來看,博物館猶如一艘即將遠航的巨輪,蘊涵武漢勇立潮頭的城市品格和「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博物館的主展覽區以「崛起之路」為主題,以張之洞在湖北武漢的主要建樹和成就為主線,展示了張之洞督鄂18年間,在興實業、辦教育、練新軍、修鐵路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業績。
據我所知,國內有許多博物館,直接以名人和城市名稱聯系在一起的博物館,似乎只有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這一家。這也說明了晚清名臣張之洞與武漢這座城市的某種特殊關系。
張之洞,字孝達,號香濤,生於1837年9月2日,祖籍直隸南皮,生於貴州興義府。張之洞是一個典型的「學霸」——16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第一名(解元);27歲參加會試,考中進士第三名(探花)。如果不是因為23歲參加會試時,因為族兄張之萬擔任同考官,循例迴避,他考中進士的年齡還得提前。
從此,張之洞點了翰林,步入官場,當了十幾年京官。1881年,張之洞出任山西巡撫。1883年,張之洞調任兩廣總督。1889年,53歲的張之洞奉命署理湖廣總督,一直到1907年離任湖廣總督進京擔任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18年間,張之洞除了短暫署理兩江總督外,絕大多數時間都主政湖廣。
18年督鄂期間,張之洞為武漢帶來了哪些改變?
首先值得一提的,應該是漢陽鐵廠。
在近現代社會,鋼鐵工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之一。晚清時期,全國尚無一家鋼鐵企業,軍民所用鋼鐵,均需從外國進口。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張之洞在漢陽城北的龜山下興建了漢陽鐵廠。1890年,漢陽鐵廠破土興建。經過3年的施工建設,1893年漢陽鐵廠建成竣工。1894年6月28日,漢陽鐵廠1號高爐生火開煉。漢陽鐵廠有生鐵廠、貝色麻鋼廠、西門士鋼廠、鋼軌廠、鐵貨廠、熟鐵廠等6個大廠和機器廠、鑄鐵廠、打鐵廠、造魚片鉤釘廠等4個小廠,有2座煉爐,4000餘工人。
漢陽鐵廠不但是中國第一個大規模機器生產的鋼鐵企業,被譽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還是當時亞洲最大的鋼鐵企業。更重要的是,在漢陽鐵廠的帶動下,張之洞在漢陽龜山一帶陸續建起了漢陽兵工廠、漢陽火葯廠、漢陽針釘廠、漢陽官磚廠等十餘家大型近代工業企業,猶如一條延綿10餘里的「製造工業長廊」。這些近代工業企業,極大地促進了武漢經濟社會的發展,縮小了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差距。
張之洞還給武漢帶來了一條鐵路干線——盧漢鐵路。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眾所周知,鐵路建設對於現代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清朝晚期,能夠有這種見識的人並不多。張之洞是其中一位。
1889年,張之洞剛剛抵達武漢任職湖廣總督時,就向清廷打了一份報告,請求每年撥款200萬兩銀子修建京漢鐵路。京漢鐵路從北京盧溝橋到湖北漢口,是京廣鐵路的組成部分。由於國家財政極為緊張,拿不出更多的錢來修建鐵路,張之洞便從比利時借款450萬英鎊,修建京漢鐵路。
1898年底,京漢鐵路從南北兩端同時開工。1906年4月1日,京漢鐵路全線正式通車。這是中國第一條南北鐵路大動脈,全長1214公里,它的堅持,改變了武漢在近代中國經濟布局中的格局,讓武漢邁入了火車、輪船客運齊發,北可進京城、東可至江浙,西可達川渝,的水陸連運時期。武漢真正成為了「九省通衢」之地。
工業企業的集聚、交通條件的改善,使得武漢的人口急劇增加,近代商業、服務業隨之出現,一個以工業為主線的近代城市呼之欲出。為此,張之洞進行了大量的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並在城市交通、公共衛生管理等方面,留下了許多可資借鑒的經驗。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張之洞作為一名「學霸」,怎麼會忽略近代教育對武漢的巨大作用呢?
1893年11月29日,張之洞奏請清廷後,在武昌三佛閣大朝街口興建了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國人自行創辦和管理的新式高等專門學堂——湖北自強學堂。自強學堂實行分門(科)教學、按齋(班)授課的體制,被許多新式學堂借鑒和模仿。後來,自強學堂演變成著名的武漢大學。
1896年8月,張之洞籌辦的湖北武備學堂在武昌黃土坡成立。湖北武備學堂聘請德國、日本的軍事教官,對湖北新軍官佐進行訓練,開創了聘請洋教官的先例。湖北武備學堂培養了一大批軍事人才。
1898年,張之洞上書光緒皇帝,獲得批准後,興辦了湖北農務學堂。農務學堂的辦學地點位於武昌城賓陽門外卓刀泉一帶(今華中師范大學東側卓刀泉寺一帶),首任教習是美國人布里爾。1903年,農務學堂擴建為湖北省高等農務學堂。後來,演變成華中農業大學。
1898年,張之洞在興建湖北農務學堂的同時,又策劃和指導興辦了湖北工藝學堂,湖北工藝學堂後來演變為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這3所知名大學的創立,都與張之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此外,張之洞還興辦了湖北師范學堂、兩湖總師范學堂、女子師范學堂等。
張之洞在武漢創建了湖北圖書館、湖北輿圖總局、江楚編譯局等近代文化設施,創辦了《湖北學報》《湖北官報》《湖北商務報》等官方報刊。在他的批准下,《楚報》《漢口中西報》《漢口日報》《工商日報》等民間報刊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武漢文化教育事業蒸蒸日上。
難能可貴的是,張之洞一生沒有走出國門,卻積極派遣了一批年輕學子到日本留學。張之洞鼓勵他們:「將來學成歸國,代國家效力,戴紅頂,做大官,可操券而獲!生等其勉之!」
從這番話看出,張之洞的見識沒有超過那個時代,但他所培養的學子,卻紛紛成為了新時代的弄潮兒。
正是基於張之洞對武漢作出的巨大貢獻,人們懷著無比的敬意,將他尊稱為「武漢之父」。

熱點內容
接收郵件伺服器地址在哪裡 發布:2025-08-12 21:47:33 瀏覽:60
視頻配置失敗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12 21:41:54 瀏覽:128
怎麼配置伺服器環境 發布:2025-08-12 21:30:42 瀏覽:957
靜態存儲器實驗報告 發布:2025-08-12 21:23:01 瀏覽:322
安卓機的視頻在哪裡下載 發布:2025-08-12 21:17:23 瀏覽:513
微信支付沒設置過密碼為什麼會有 發布:2025-08-12 21:06:44 瀏覽:392
排新場腳本 發布:2025-08-12 21:03:00 瀏覽:498
vue如何下載伺服器上的網頁 發布:2025-08-12 20:53:40 瀏覽:633
csgo伺服器選擇窗口怎麼不見了 發布:2025-08-12 20:43:41 瀏覽:158
老虛的腳本 發布:2025-08-12 20:42:07 瀏覽: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