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貓動圖
Ⅰ 核桃編程和編程貓編程哪個好
核桃編程在課程設計上明顯優於編程貓。編程貓的課程每節課長達約25分鍾,且整個課程是單一的長視頻。盡管在上課界面的左下角可以切換界面,但這並沒有將各個環節或知識點分解為更小的單元。這意味著,如果孩子在上課時未能完全理解某個知識點,他們只能通過拖拽進度條來回觀看,這對於復習時定位具體知識點來說,效率較低。
核桃編程則在課程結構上進行了更為精細的劃分。他們將每一節課的知識點細分成多個小節視頻,每完成一小節的學習後,系統會自動跳轉到課堂練習界面。只有通過了課堂練習,學生才能繼續進行下一小節的學習。這樣的設計使得學習過程更加連貫,復習也更為便捷,用戶體驗也更好。
此外,核桃編程還提供了更為直觀的反饋機制。學生可以即時看到自己的練習結果,這對於鞏固所學知識非常有幫助。而編程貓在這方面則相對欠缺,缺乏即時反饋,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核桃編程在課程設計和用戶體驗上都表現得更為出色,更加適合那些希望提高編程技能的孩子。
Ⅱ 編程貓怎麼跳到第二個屏幕
方法如下:
1.運行編程貓APP,新建作品,進入創作界面。
2.設置背景圖片,添加角色"編程貓跳跳"。
3.添加屏幕2,然後設置背景2圖片,添加角色"阿短"。
4.點左邊"積木編輯"圖標,切換到積木編輯區。
5.點左邊的"角色選擇'圖標,點"1"選擇"屏幕1",點"背景"。
6.給"背景"增加以下積木代碼:
事件積木盒的"當",偵測積木盒的"手指按下"改為"手指點擊",事件積木盒的"切換屏幕1"改為"切換屏幕下一屏"。
7.切換到"編程貓跳跳",增加以下積木代碼,然後復制這組積木。
8.點左邊的"角色選擇'圖標,點"2"選擇"屏幕2",點"背景2"。
9.給"背景2"增加以下積木代碼。
10.切換到"阿短",粘貼從"編程貓跳跳"復制的積木組。
11.點運行。
首先看到的是場景1,編程貓跳跳在草地上跳躍。
點背景,就會切換到場景2,阿短在街道上快樂地晃動。
點背景,就又切換回到場景1。
Ⅲ 如何用編程貓畫三個正方形
1.用到命令模塊
模型的搭建需要用到積木區三個模塊的命令:(1)動作模塊;(2)畫筆模塊;(3)控制模塊,(4)外觀模塊,如下圖。
回復繪制正方形-基礎版即可獲得程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