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介面編程
① 什麼是面向介面編程及一個簡單實例
面向介面編程是一個很高級的概念了以前的面向對象編程,以java為例子,主要的操作針對對象來進行,把要處理的問題簡化分解成對象的方式來解決,對對象的使用主要是引用對象提供的方法後來的使用過程中,逐漸有人發現,當程序的內容不斷擴大,程序的編寫和完善需要更多的人員來合作完成的時候,面向對象的方式有些不便就很突出了,主要的就是類的繼承和方法的重寫,查詢起來和引用起來很多不便。所以現在有面向介面編程的理念提出來,介面就是標准,介面就是規范,但是介面沒有實現的方法,這樣避免了很多類的繼承的問題,特別在大型的程序的編寫方面有廣泛的應用。什麼是面向介面編程及一個簡單實例
② 什麼是面向介面編程
在一個面向對象的系統中,系統的各種功能是由許許多多的不同對象協作完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各個對象內部是如何實現自己的對系統設計人員來講就不那麼重要了;而各個對象之間的協作關系則成為系統設計的關鍵。小到不同類之間的通信,大到各模塊之間的交互,在系統設計之初都是要著重考慮的,這也是系統設計的主要工作內容。面向介面編程我想就是指按照這種思想來編程吧!實際上,在日常工作中,你已經按照介面編程了,只不過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那麼你只是在被動的實現這一思想;表現在頻繁的抱怨別人改的代碼影響了你(介面沒有設計到),表現在某個模塊的改動引起其他模塊的大規模調整(模塊介面沒有很好的設計)等等。 Booch先生那天談到Interaction Designer,它就是指做這類設計的人,只不過層次更高一些。我想目前我們的軟體設計隊伍中,這類人是最缺乏的人才之一。 1.關於介面的理解。 介面從更深層次的理解,應是定義(規范,約束)與實現(名實分離的原則)的分離。 我們在一般實現一個系統的時候,通常是將定義與實現合為一體,不加分離的,我認為最為理解的系統設計規范應是所有的定義與實現分離,盡管這可能對系統中的某些情況有點繁煩。 介面的本身反映了系統設計人員對系統的抽象理解。 介面應有兩類:第一類是對一個體的抽象,它可對應為一個抽象體(abstract class); 第二類是對一個體某一方面的抽象,即形成一個抽象面(interface); 一個體有可能有多個抽象面。 抽象體與抽象面是有區別的。 2.設計介面的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介面所處的環境(context,environment),系統論的觀點:環境是系統要素所處的空間與外部影響因素的總和。任何介面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產生的。因此環境的定義及環境的變化對介面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脫離原先的環境,所有的介面將失去原有的意義。 3.按照組件的開發模型(3C),它們三者相輔相成,各司一面,渾然一體,缺一不可。 面向對象是指,我們考慮問題時,以對象為單位,考慮它的屬性及方法 面向過程是指,我們考慮問題時,以一個具體的流程(事務過程)為單位,考慮它的實現 介面設計與非介面設計是針對復用技術而言的,與面向對象(過程)不是一個問題 我認為:UML裡面所說的interface是協議的另一種說法。並不是指com的interface,CORBA的inter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