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拍攝人物傳記的腳本

拍攝人物傳記的腳本

發布時間: 2025-09-05 05:44:05

1. 音樂劇劇本怎麼寫

問題一:音樂劇劇本創作格式 ,劇本在音樂劇中的「基石」地位
第一,音樂劇劇本中所蘊含的沖突是該作品吸引觀眾的靈魂所在。只有搭建起完美的框架,提供扣人心弦的戲劇線索,編織完整的故事情節,製造激烈的戲劇沖突,一部作品才能夠真正的引起觀者的共鳴,得到觀眾的喜愛。
第二,劇本是一部音樂劇最為重要的載體,劇作的其他元素都以互為依託展開。一部音樂劇作品的音樂、舞蹈和歌曲都是在劇情發展的基礎上依次展現出來的。這就對劇本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沒有一個好故事,不能從一開始就扣住觀眾的心,那麼,即使音樂再優美,舞蹈再動人,歌唱再出色,舞美再絢麗,它們也無法在舞台上得到很好的呈現。
第三,一部音樂劇的劇本是整個作品中花費心血最多的部分。從最初的構思創意到最後的定稿,劇本始終處於不斷調整和修改之中。不僅劇作家要始終根據預演甚至公演的情況對劇情不斷調整,導演和作曲亂升家也非常關注劇本的改動。只有等到音樂劇的其他幾個元素,如音樂、舞蹈最終確定以後,劇本才能夠由劇作家進行整體的編排,同時還要照顧唱詞的次序和實際演出的需要。
第四,劇本是塑造人物形象、交待劇情的重要手段,這一作用是音樂、舞蹈所無法替代的。在時間長度有限的劇作中,劇本擔當著盡可能全面地交待劇情和劇中人物關系及戲劇發展的「重任」,要向觀眾提供清晰的故事線索。同時,劇本的優劣直接關系著能否塑造豐滿的、個性鮮明的能為觀眾所牢記的藝術形象。
2,劇本的創作

問題二:話劇怎麼寫啊. 劇本寫作基礎:劇本的格式
首先明確一點,劇本區別於任何一種文體形式,我經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或人物傳記,這是不對的,至少是不專業的。劇本有自己專署的格式,寫劇本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個技術活。
寫劇本也不是什麼很崇高的藝術創作,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工種,劇作家和清潔工人沒什麼區別,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寫劇本,每個人都可以當導演。當然,既然是一個工種,就有自己的規范。這些規范也許不會讓你迅速變成一個專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個專家。或者,不至於讓你糟糕的格式成為審稿人槍斃你稿子的理由。因為一個審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劇本格式看上去不怎麼專業的話,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幾頁就把你的劇本扔在角落裡涼快。
先來看看劇本寫作常犯的錯誤:
1:把劇本寫成了小說
剛剛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不是不可以,但那個是文學劇本,根本不能用來指導拍攝和製作。舉個例子,你可以在小說里花幾頁的筆墨來寫一個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組成,或是用幾頁的筆墨來描寫主角的心理斗爭過程,但這些東西是無法表現在電影屏幕上的侍悄。你的劇本就是一個屏幕,你所要表現的是電影屏幕上能被觀眾直接看到感受到的東西。像心理活動這類東西是無法很好的表現出來的。加旁白?當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畫外音在一動不動的鏡頭里讀幾頁小說。電影*畫面表達情緒,你的劇本就是電影畫面,要通過攝像機的角度來寫,這可能引起第二個問題。
2:不必要的攝象機標注
如果你這樣寫劇本:在5號嘩談老升降台,用盤納為升70型相機,60mm鏡頭,由8.5m搖至2m對焦…………如果你這樣寫,就算過了審稿人這一關,你的劇本也會被導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麼拍,這不是你的事。你在寫劇本的時候完全不用擔心相機的事。但是不是劇本就不要考慮相機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慮相機的關系而不是位置。劇本里有自己的專用相機術語,多多使用這些術語,能讓你的劇本很專業,至少看上去很專業。
1.Angle on 角度對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機對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現:BILL在一個大廣場,人很多,但主要表現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個角度:換個角度的相機表現BILL在大廣場玩的很開心。
4.Wilder angle 更寬的角度:先表現BILL在廣場的一角喝可樂,然後鏡頭拉遠,表現BILL所在的廣場。
5.New angle 新角度:換個角度表現BILL喝可樂,使鏡頭豐富。
6.POV 視點:從BILL的視點看東西。就是第一人稱視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兩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過肩鏡頭:相機越過BILL的肩頭看到SALLY,BILL的肩頭能把畫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類型。
9.Moving shot 運動鏡頭:包括跟拍,搖移,追隨等等,反正鏡頭是運動的,至於具體怎麼動,還不是現在考慮的問題。
10.Two shot 雙人鏡頭:BILL和SALLY在邊喝可樂邊交談,這種鏡頭的相機不要隨意移動,防止「越軸」。把BILL和SALLY兩人連起來有一條軸線,相機只能在軸線一側運動,如果越過這條軸線,在畫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會左右互換,引起觀眾視覺上的邏輯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強調SALLY美麗的眼睛,但一般少用為妙。
12.Insert 插入鏡頭: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

問題三:話劇劇本怎麼寫 話劇劇本怎麼寫?
首先,和其他的劇本一樣,廠須要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或者是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
然後在心中一定要明白,其實話劇作品就是用描寫舞台上的動作及演員的對話為主要表現方式的一個作品,所以,寫作的東西一定要圍繞著舞台的活動為主,以對話為主。
然後話劇作品一般有兩種寫法,一種是按照幕為單位,一種是按照場為單位。這兩種劃分就看你的作品是以篇幅還是以段落了,如果是篇幅大的,那就是幕,如果是小段落的,那就是場。
最後有一點極為重要,寫戲劇其實就是寫矛盾沖突,需要把矛盾沖突表現的非常大!這樣你的作品才有吸引力。

問題四:初中表演需要一個音樂劇,怎麼寫劇本 5分 劇情簡介:本劇為獨幕劇。共分為三個場次。丁香是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孩。與多數畢業生一樣在選擇工作時遇到了困惑。她迷失在父母的安排與同學的邀請中。為了舒緩積郁的心情,她來到了一個大山溝里。在與山裡孩子的嬉戲時,卻被山裡孩子的淳樸與求知若渴的真情所感動。於是告別了父母,謝絕了好友的邀請,做出了留山認教的決定。丁香成了大山裡的第一個留下來的年輕老師,她也感動所有山裡的人,感動那漫山遍野盛開的丁香花。。。然而在任教第四年,丁香在一次山洪爆發時被無情的水魔吞沒!大山的人們沒有哭嚎,只是讓《丁香花》這首憂郁的歌謠在山裡傳唱。。。。。。
舞台設計:整個舞台用寫意的風格背景.基調是猶豫卻不悲傷.
第一場
場景:憂傷的音樂響起。旁白之後丁香出現在聚光燈下。
旁白:這幾年的五月,當丁香花漫山遍野的盛開時,總有許多年輕的大學生來到這大山裡。他們唱著憂郁的歌兒,並把丁香花編成一個個美麗的花環,然後圍坐在小山頭,聽山裡的人們講起丁香的故事。。。。。
丁香出現在舞台中央:許多的人都曾擁有夢想,可是往往只是年少輕狂。很多的人也敢於面對現實,盡管現實總是殘酷無比。我並不想把生活分為夢想和現實兩部分。但我卻認為一個人一定找到他自己能為之付出所有熱情甚至於生命的事業。四年前我如願地考上了大學。而現在我將在現實、夢想以及所有的生活中去找尋真正屬於自己的一部分!
音樂起。。。
舞台的另一側,丁香的父母出現在聚光燈下:
丁香父母:丁香,丁香。
丁:爸爸、媽媽。。。
丁母:香香,你爸和我都挺想你,這段時間在學校生活得還好嗎?
丁:媽,我很好啊。你們呢?
丁父:香兒啊。爸爸媽媽都挺好,只是惦記著你哦。今年五月你就要滿二十二啦,這習氣還是向小時候一樣!
丁:爸,瞧您說的。
丁母:恩。。香香啊,今年可是畢業的年頭啦。想想四年前要為你能不能上大學而擔憂,現在又開始操心你的工作。
丁:媽,你們不用干著急。我一個大學生,絕對能找到工作的。
丁父:香兒啊,爸知道你能找得到工作。可現在大學生多著呢,好的工作找起來就困難羅!
丁:爸,您。。。
丁母:你爸說得對,香兒。你的性格媽最清楚。從來就是那麼嬌嬌弱弱的。這出外找事做,叫媽怎麼放心。哎,都怪你爸給你取了個丁香的名兒。弄得這性格也像花一樣嬌。
丁父:那時正好是丁香花盛開的季節嘛!
丁母:〈搖搖頭〉不過香兒啊,你爸為了你這工作卻操了不少心。這些日子來他東奔西跑的,把最後的老底都掏光了,老面子也都用盡了。終於在省城找到了一點門路!
丁:媽,你們。。。現在都是雙向選擇,你們不是不知道!
丁父:香兒,雙項選擇是挺好的,可要是你去了那些坐火車都要用上幾天幾夜的地方,我和你媽這老了以後還期盼個啥呀?
丁:爸,我自己還沒說這工作的事,你們卻激動成這個樣子!
丁母:香香,你可不能跟咱們鬧性子,再怎麼說爸媽還是為了你。。。。
丁:媽媽,您想想。如果天底下的媽媽都把自己的女兒留在身邊的話,那世界豈不變成了千千萬萬個原始部落啦!媽媽,女兒沒說一定會離開你們去到那遙遠的地方。您說女兒嬌弱。我自己有時也會這樣認為。可女兒還是年輕的女兒,總該有一些想法吧。女兒的心裡非常非常的矛盾啊。。。
丁母:香兒。。。〈卻被丁父阻止〉
丁父:(用手示意丁母)香兒啊,爸爸能理解你的心情,不會勉強你,只是囑咐你,畢竟世事難料,一切都要深思。
丁父丁母漸漸隱去,丁香追上前去呼喚。
合唱隊:丁香結,,雨中愁,形小聲微意輕柔。無可奈何人間事,且讓心緒附水流。
丁香沉......>>

問題五:怎麼寫話劇 話劇的劇本創作技巧
一、話劇劇本
劇本是戲劇的文學因素,是供演員在舞台上演出的文學腳本,它是戲劇的基礎,是一劇之本。
劇本主要由劇中人物的對話、獨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組成。對話、獨白、旁白都採用代言體,在戲曲、歌劇中則常用唱詞來表現。劇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劇作者的口氣來寫的敘述性的文字說明,包括對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的交代,對劇中人物的形象特徵、形體動作及內心活動的描述,對場景、氣氛的說明,以及對布景、燈光、音響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有一種劇本主要追求文學性,不以演出為目的,或不適於上演,被稱為「案頭劇」、「書齋劇」。歐洲19世紀的浪漫主義者們曾用戲劇形式寫過不少詩作,也是只供人閱讀的。作為戲劇演出活動的文學基礎,劇本創作應該處理好本身的文學性和舞台性之間的關系,以演出作為目的和歸依。
在實際演出活動中,有的導演根據演出的需要對劇作者所寫的劇本進行適當處理,構成一種專供演出的演出本,亦稱台本。演出本一般不改變原劇本的精神實質和藝術風格。
舞台指示:劇本中不要求在演出時說出的文字說明部分。一般包括對劇情發生時間、地點的提示,對布景、燈光、音響效果等藝術處理的要求,對人物形體動作、心理活動和場景氣氛的描述等。
在劇本創作中,舞台指示的使用一般應以是否有助於人物形象的刻畫和導演、演員舞台工作者進行藝術創造為原則。好的舞台指示不僅能給劇本增添文學價值,而且能夠造成濃郁的戲劇氣氛,為舞台體現提供廣闊的天地。
二、劇本的創作
一選擇戲劇題材
面對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如何選取戲劇所需要的材料呢?戲劇選材一要合乎文章選材的一般要求,二要切合戲劇文體的特殊要求。
1.選材的一般要求
選擇作者最熟悉、感受最深刻、認識最透徹,而又有重要社會意義的題材。
要選擇當前為群眾所關心的題材。
2.要選擇符合戲劇規律的題材
①抓住人物,抓住主體
戲劇必須用人物自己的語言和行動來表現自己的性格特徵和心理活動,所以戲劇選材首先要注意必須有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且該人物要有強的動作性,能夠通過其動作將自己的性格表現出來。
每個人物都為達到自己明確的目的,強烈地不懈地行動著。人物的想、說,都是為了做,而這種「作為」推動了事物的變化,構成了戲劇動作。
②選擇那些足以引起性格之間撞擊的人物和事件,構成戲劇沖突。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別是世界觀對立的人物,各自按自己一致和願望頑強地行動著,勢必會發生沖突。黑格爾說:「因為沖突一般需要解決作為對立面斗爭的結果,所以充滿沖突的情境特別適宜於作劇藝的對象。」
要選擇那些人物行動有發展,性格沖突有曲折的人和事。具體說來,應該根據事物矛盾發展的邏輯選擇出由幾個小曲折,逐步發展形成一個大的根本的曲折,反映出事物的大發展,構成一個既單純而又富於變化的行動過程。
③根據以上規則所選取的材料必須適合舞台演出。
二塑造戲劇人物
在創作劇本時,除了在選材時要注意選取那些個性鮮明、動作性強的人物來寫,還必須掌握一些將人物寫活的技巧。
1.通過行動刻劃人物是最生動有效的方法。
這里所說的行動包括人物的形體動作、語言動作和內心動作。
恩格斯說:「一個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麼,而且表現在他怎樣做;從這方面來看,我相信,如果把各個人物用更加對立的方式彼此區別得更鮮明些,基本的思想內容是不會收到損害的。」(《致斐迪南・ *** 爾》)在一切文學作品中人物自身的行動都是刻畫其性格的最主要的手段。在戲劇中這一點顯得尤其重要,因為動作特別適宜舞台藝術。
有時......>>

問題六:急求音樂劇劇本的格式~要正規的格式~ 音樂劇《丁香花》劇本 wenmi114/...4

問題七:怎麼寫好一個情景劇劇本 劇本寫作基礎:劇本的格式
首先明確一點,劇本區別於任何一種文體形式,我經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或人物傳記,這是不對的,至少是不專業的。劇本有自己專署的格式,寫劇本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個技術活。
寫劇本也不是什麼很崇高的藝術創作,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工種,劇作家和清潔工人沒什麼區別,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寫劇本,每個人都可以當導演。當然,既然是一個工種,就有自己的規范。這些規范也許不會讓你迅速變成一個專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個專家。或者,不至於讓你糟糕的格式成為審稿人槍斃你稿子的理由。因為一個審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劇本格式看上去不怎麼專業的話,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幾頁就把你的劇本扔在角落裡涼快。
先來看看劇本寫作常犯的錯誤:
1:把劇本寫成了小說
剛剛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不是不可以,但那個是文學劇本,根本不能用來指導拍攝和製作。舉個例子,你可以在小說里花幾頁的筆墨來寫一個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組成,或是用幾頁的筆墨來描寫主角的心理斗爭過程,但這些東西是無法表現在電影屏幕上的。你的劇本就是一個屏幕,你所要表現的是電影屏幕上能被觀眾直接看到感受到的東西。像心理活動這類東西是無法很好的表現出來的。加旁白?當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畫外音在一動不動的鏡頭里讀幾頁小說。電影*畫面表達情緒,你的劇本就是電影畫面,要通過攝像機的角度來寫,這可能引起第二個問題。
2:不必要的攝象機標注
如果你這樣寫劇本:在5號升降台,用盤納為升70型相機,60mm鏡頭,由8.5m搖至2m對焦…………如果你這樣寫,就算過了審稿人這一關,你的劇本也會被導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麼拍,這不是你的事。你在寫劇本的時候完全不用擔心相機的事。但是不是劇本就不要考慮相機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慮相機的關系而不是位置。劇本里有自己的專用相機術語,多多使用這些術語,能讓你的劇本很專業,至少看上去很專業。
1.Angle on 角度對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機對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現:BILL在一個大廣場,人很多,但主要表現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個角度:換個角度的相機表現BILL在大廣場玩的很開心。
4.Wilder angle 更寬的角度:先表現BILL在廣場的一角喝可樂,然後鏡頭拉遠,表現BILL所在的廣場。
5.New angle 新角度:換個角度表現BILL喝可樂,使鏡頭豐富。
6.POV 視點:從BILL的視點看東西。就是第一人稱視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兩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過肩鏡頭:相機越過BILL的肩頭看到SALLY,BILL的肩頭能把畫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類型。
9.Moving shot 運動鏡頭:包括跟拍,搖移,追隨等等,反正鏡頭是運動的,至於具體怎麼動,還不是現在考慮的問題。
10.Two shot 雙人鏡頭:BILL和SALLY在邊喝可樂邊交談,這種鏡頭的相機不要隨意移動,防止「越軸」。把BILL和SALLY兩人連起來有一條軸線,相機只能在軸線一側運動,如果越過這條軸線,在畫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會左右互換,引起觀眾視覺上的邏輯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強調SALLY美麗的眼睛,但一般少用為妙。
12.Insert 插入鏡頭: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

問題八:話劇劇本怎麼寫啊? 初學者在寫劇本的時候,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將情景畫面描寫的清楚些,讓人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人物對話時的表情和遇到某些事時的表情也要描寫清楚。 3、如果是MV劇本,則要將段落的時間標註上,如: 1:01一個女孩站在大街上,等待著男朋友的到來,汽車不斷地穿梭,天空還下著小雨。1:15女孩全身都被雨水澆濕了,失望的走了。 4、劇本內容不限啦,搞笑,情感,節日等……只要你想寫就行! 5、劇本下方要附上聲明! 開放性的結尾指的是劇作者刻意留下主人翁最後下場不確定的想像空間,而不傾向於暗示大好或大壞的任何一種極端的結局。一般使用這種結尾處理方式時必須非常小心。如果劇作家的立場只是為了呈現一個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現象供大眾思考,他就應始終如一地不涉入主人翁的主觀的情感世界,而必須十分努力地保持他呈現問題的客觀與超然的立場。否則他會很容易因為在結局的處理中未表明明確的立場與態度,而被指摘為缺乏誠意,或是模擬兩可的騎牆派。劇場通常也是個講求民主與民意的場合,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觀眾的良好反應與支持是不可缺少的,關於這點劇作者不可不格外小心。 易卜生在創作《玩偶之家》時,據說結局改來改去都覺得不滿意,直到作者偶然間將娜拉先生接獲退回的偽造文件時,高呼「我們」得救了,寫成「我」得救了,他突然覺得後者才是他想要的,而進一步發展出後來被譽為發女性覺醒意識先聲的結局。電影劇本《夜開溜》(衛西林,即將發表)的結局中,觀眾先是看到蹺家少年小攀與小汪在海港邊的公車站等車,接下來鏡頭推向他們身後,顯示海面上原本看似靜定的漁船,原來竟是在海面上上下起伏、無一時安定下來,暗示著兩位蹺家少年此時的心境。整部電影就結束在這個鏡頭上,由於觀眾到了電影終了時,仍然不知道小汪與小攀是否有搭上公車?是否繼續他們的流浪生涯?抑或是正在回家的路上?…這是開放性結尾的一個例子

問題九:話劇怎麼寫啊. 劇本寫作基礎:劇本的格式
首先明確一點,劇本區別於任何一種文體形式,我經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或人物傳記,這是不對的,至少是不專業的。劇本有自己專署的格式,寫劇本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個技術活。
寫劇本也不是什麼很崇高的藝術創作,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工種,劇作家和清潔工人沒什麼區別,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寫劇本,每個人都可以當導演。當然,既然是一個工種,就有自己的規范。這些規范也許不會讓你迅速變成一個專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個專家。或者,不至於讓你糟糕的格式成為審稿人槍斃你稿子的理由。因為一個審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劇本格式看上去不怎麼專業的話,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幾頁就把你的劇本扔在角落裡涼快。
先來看看劇本寫作常犯的錯誤:
1:把劇本寫成了小說
剛剛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不是不可以,但那個是文學劇本,根本不能用來指導拍攝和製作。舉個例子,你可以在小說里花幾頁的筆墨來寫一個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組成,或是用幾頁的筆墨來描寫主角的心理斗爭過程,但這些東西是無法表現在電影屏幕上的。你的劇本就是一個屏幕,你所要表現的是電影屏幕上能被觀眾直接看到感受到的東西。像心理活動這類東西是無法很好的表現出來的。加旁白?當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畫外音在一動不動的鏡頭里讀幾頁小說。電影*畫面表達情緒,你的劇本就是電影畫面,要通過攝像機的角度來寫,這可能引起第二個問題。
2:不必要的攝象機標注
如果你這樣寫劇本:在5號升降台,用盤納為升70型相機,60mm鏡頭,由8.5m搖至2m對焦…………如果你這樣寫,就算過了審稿人這一關,你的劇本也會被導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麼拍,這不是你的事。你在寫劇本的時候完全不用擔心相機的事。但是不是劇本就不要考慮相機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慮相機的關系而不是位置。劇本里有自己的專用相機術語,多多使用這些術語,能讓你的劇本很專業,至少看上去很專業。
1.Angle on 角度對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機對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現:BILL在一個大廣場,人很多,但主要表現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個角度:換個角度的相機表現BILL在大廣場玩的很開心。
4.Wilder angle 更寬的角度:先表現BILL在廣場的一角喝可樂,然後鏡頭拉遠,表現BILL所在的廣場。
5.New angle 新角度:換個角度表現BILL喝可樂,使鏡頭豐富。
6.POV 視點:從BILL的視點看東西。就是第一人稱視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兩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過肩鏡頭:相機越過BILL的肩頭看到SALLY,BILL的肩頭能把畫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類型。
9.Moving shot 運動鏡頭:包括跟拍,搖移,追隨等等,反正鏡頭是運動的,至於具體怎麼動,還不是現在考慮的問題。
10.Two shot 雙人鏡頭:BILL和SALLY在邊喝可樂邊交談,這種鏡頭的相機不要隨意移動,防止「越軸」。把BILL和SALLY兩人連起來有一條軸線,相機只能在軸線一側運動,如果越過這條軸線,在畫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會左右互換,引起觀眾視覺上的邏輯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強調SALLY美麗的眼睛,但一般少用為妙。
12.Insert 插入鏡頭: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

問題十:音樂劇劇本創作格式 ,劇本在音樂劇中的「基石」地位
第一,音樂劇劇本中所蘊含的沖突是該作品吸引觀眾的靈魂所在。只有搭建起完美的框架,提供扣人心弦的戲劇線索,編織完整的故事情節,製造激烈的戲劇沖突,一部作品才能夠真正的引起觀者的共鳴,得到觀眾的喜愛。
第二,劇本是一部音樂劇最為重要的載體,劇作的其他元素都以互為依託展開。一部音樂劇作品的音樂、舞蹈和歌曲都是在劇情發展的基礎上依次展現出來的。這就對劇本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沒有一個好故事,不能從一開始就扣住觀眾的心,那麼,即使音樂再優美,舞蹈再動人,歌唱再出色,舞美再絢麗,它們也無法在舞台上得到很好的呈現。
第三,一部音樂劇的劇本是整個作品中花費心血最多的部分。從最初的構思創意到最後的定稿,劇本始終處於不斷調整和修改之中。不僅劇作家要始終根據預演甚至公演的情況對劇情不斷調整,導演和作曲家也非常關注劇本的改動。只有等到音樂劇的其他幾個元素,如音樂、舞蹈最終確定以後,劇本才能夠由劇作家進行整體的編排,同時還要照顧唱詞的次序和實際演出的需要。
第四,劇本是塑造人物形象、交待劇情的重要手段,這一作用是音樂、舞蹈所無法替代的。在時間長度有限的劇作中,劇本擔當著盡可能全面地交待劇情和劇中人物關系及戲劇發展的「重任」,要向觀眾提供清晰的故事線索。同時,劇本的優劣直接關系著能否塑造豐滿的、個性鮮明的能為觀眾所牢記的藝術形象。
2,劇本的創作

2. 分鏡描寫作文

1. 關於「分鏡感」的寫法

我說不明白呀,你得從電影里得到一點啟示了。

總的來說分鏡感是讓你的作品更具連貫性的。

1.從不同的角色或者描寫上來達到說明同一件事的目的。

2.不同的分鏡可以描述不同的事情,人物,然後交叉疊加。(比如幻想類小說經常表述一個星球或者一個王朝的變革時,常常從這個角色跳到另一個角色是吧。)

3.同一個人同一個景色的分鏡、(比如你可以見到有人寫到某個地方春天到了,描述完了,突然下一段變成描述這里的冬天。或者上一段寫到女孩子上了車,下一段就變成她已經下了車。)

分鏡是從影視來的,你要深入了解,恐怕要對看多練了……

這是自己寫的,不是粘貼來的啊!

2. 分鏡頭劇本主要寫什麼

分鏡頭劇本又稱故事板,也是將文字轉換成立體視聽形象的中間媒介。

主要任務是根據解說詞和電視文學腳本來設計相應畫面,配置音樂音響,把握片子的節奏和風格等。劇本為拍攝電影奠定了基礎,但它還不能直接用來進行拍攝,導演還要根據劇本內容和自己的總體構思,畫成分鏡頭劇本或故事板。

分鏡劇本理論一, 分鏡頭劇本/故事板(story board)繪制要求:1, 充分體現導演的創作意圖,創作思想,和創作風格。2, 分鏡頭運用必須流暢自然。

3, 畫面形象須簡潔易懂。(分鏡頭的目的是要把導演的基本意圖和故事以及形象大概說清楚。

不需要太多的細節。細節太多反而會影響到總體的認識。

4, 分鏡頭間的連接須明確。(一般不表明分鏡頭的連接,只有分鏡頭序號變化的,其連接都為切換,如需溶入溶出。

分鏡頭劇本上都要標識清楚。)5, 對話,音效等標識需明確。

(對話和音效必須明確標識,而且應該標識在恰當的分鏡頭畫面的下面。)二, 關於考試1,考試步驟:審題(1,明確題意2,構思故事提綱3,對故事進行分段4,人物造型)初稿(1,大概場景,人物的位置2,標出光源,陰影)勾線(1,確定主體輪廓2,去掉不需要的線條3深入刻畫人物表情)上色 (以光源來確定陰影,突出層次)寫上編號,對話2,關於考試的時間安排:總的時間3個小時(審題20分鍾,初稿10分鍾,勾線40分鍾,上色20分鍾,編號10分鍾)3,關於鏡頭方面的問題。

鏡距:遠景 作用主要強調場面的深遠。全景 作用顯示人物相對的動作狀態。

(人物的全身都可見)中景 作用符合一般的人物視野,它的場景看起來不遠不近。(人物膝蓋以上)近景 作用能看清人物表情。

(取人物的上半身或其他部分)特寫 作用放大人物的面部,人體或物體的一個局部。(突出局部)鏡頭角度:平視 特點是視平線在畫面人物或主體的頭部或上部。

(該角度給人平實和自然的感覺)俯視 特點是畫面在人物頭部或主體的頂部以上,層次和運動比較清晰,但表情不容易被看清。仰視 特點視點在畫面人物的腰部或主體的下半部以下。

形象顯得高大,但也會產生主體形象變形的特點。混合運用 通過平視,俯視,仰視的組合來達到希望的效果。

規范與格式首先明確一點,分鏡頭劇本區別於任何一種文體形式,我經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或人物傳記,這是不對的,至少是不專業的。劇本有自己專署的格式,寫劇本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個技術活。

寫劇本也不是什麼很崇高的藝術創作,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工種,劇作家和清潔工人沒什麼區別,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寫劇本,每個人都可以當導演。當然,既然是一個工種,就有自己的規范。

1.Angle on 角度對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機對准BILL。2.Favoring 主要表現:BILL在一個大廣場,人很多,但主要表現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個角度:換個角度的相機表現BILL在大廣場玩的很開心。4.Wilder angle 更寬的角度:先表現BILL在廣場的一角喝可樂,然後鏡頭拉遠,表現BILL所在的廣場。

5.New angle 新角度:換個角度表現BILL喝可樂,使鏡頭豐富。6.POV 視點:從BILL的視點看東西。

就是第一人稱視角。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兩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過肩鏡頭:相機越過BILL的肩頭看到SALLY,(B)BILL的肩頭能把畫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類型。9.Moving shot 運動鏡頭:包括跟拍,搖移,追隨等等,反正鏡頭是運動的,至於具體怎麼動,還不是現在考慮的問題。

10.Two shot 雙人鏡頭:BILL和SALLY在邊喝可樂邊交談,這種鏡頭的相機不要隨意移動,防止「越軸」。把BILL和SALLY兩人連起來有一條軸線,相機只能在軸線一側運動,如果越過這條軸線,在畫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會左右互換,引起觀眾視覺上的邏輯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強調SALLY美麗的眼睛,但一般少用為妙。12.Insert 插入鏡頭:某物的近景。

3. 什麼是漫畫腳本的分鏡頭寫作

分鏡頭腳本的寫作 1、什麼是分鏡頭腳本? 分鏡頭腳本又稱攝制工作台本,也是將文字轉換成立體視聽形象的中間媒介。

主要任務是根據解說詞和電視文學腳本來設計相應畫面,配置音樂音響,把握片子的節奏和風格等。 2、分鏡頭腳本有什麼作用? 分鏡頭腳本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前期拍攝的腳本;二是後期製作的依據;三是長度和經費預算的參考。

分鏡理論方面[/font] 一, 分鏡頭劇本(story board)繪制要求: 1, 充分體現導演的創作意圖,創作思想,和創作風格。 2, 分鏡頭運用必須流暢自然。

3, 畫面形象須簡捷易懂。(分鏡頭的目的是要把導演的基本意圖和故事以及形象大概說清楚。

不需要太多的細節。細節太多反而會影響到總體的認識。

4, 分鏡頭間的連接須明確。(一般不表明分鏡頭的連接,只有分鏡頭序號變化的,其連接都為切換,如需溶入溶出。

分鏡頭劇本上都要標識清楚。) 5, 對話,音效等標識需明確。

(對話和音效必須明確標識,而且應該標識在恰當的分鏡頭畫面的下面。) 二, 關於考試 1,考試步驟:審題(1,明確題意2,構思故事提綱3,對故事進行分段4,人物造型) 初稿(1,大概場景,人物的位置2,標出光源,陰影) 勾線(1,確定主體輪廓2,去掉不需要的線條3深入刻畫人物表情) 上色 (以光源來確定陰影,突出層次) 寫上編號,對話 2,關於考試的時間安排: 總的時間3個小時(審題20分鍾,初稿10分鍾,勾線40分鍾,上色20分鍾,編號10分鍾) 3,關於鏡頭方面的問題。

鏡距:遠景 作用主要強調場面的深遠。 全景 作用顯示人物相對的動作狀態。

(人物的全身都可見) 中景 作用符合一般的人物視野,它的場景看起來不遠不近。(人物膝蓋以上) 近景 作用能看清人物表情。

(取人物的上半身或其他部分) 特寫 作用放大人物的面部,人體或物體的一個局部。(突出局部) 鏡頭角度: 平視 特點是視平線在畫面人物或主體的頭部或上部。

(該角度給人平實和自然的感覺) 俯視 特點是畫面在人物頭部或主體的頂部以上,層次和運動比較清晰,但表情不容易被看清。 仰視 特點視點在畫面人物的腰部或主體的下半部以下。

形象顯得高大,但也會產生主體形象變形的特點。 混合運用 通過平視,俯視,仰視的組合來達到希望的效果。

動畫鏡頭的運動: 縱深運動 包括拉鏡頭,推鏡頭,跟鏡頭。 平行運動 搖鏡頭。

動畫鏡頭的基本敘事方法: 順敘,按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來講故事。 插敘,在中間插敘。

倒敘,先有一個懸念,在進行敘述。 4,案例 《小雞快跑》 鏡頭1:全景,月亮在天空,(鏡頭下搖,忽然)出現鐵絲網 鏡頭2:(疊化)大全景,俯,全部的雞舍的鳥瞰,(鏡頭下搖到地面,停)畫面右面,有看守打扮的人牽著狗迎面走來。

鏡頭3:近,在前進的狗,它露著凶光。(運動用畫右到畫左) 鏡頭4:特寫,一個鎖在手電筒的光照射下,看守的手去握握,人出畫。

鏡頭5:特寫,腳走過的畫面,(鏡頭變焦,變成全景) 第四小節 漫畫腳本創作的一般程序以及可能格式 談到現在,我們已經確定了幾個問題:漫畫腳本的創作要符合漫畫自身的規律;漫畫腳本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電影腳本;漫畫腳本創作應該以預想中的畫面效果為參照;漫畫腳本的創作可以遵循一定的套路;中國的漫畫腳本發展不能走日本的老路;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中的本質區別不應抹殺。 現在,我們可以試著提出這樣的問題:漫畫腳本的創作過程和格式是怎樣的?這種物理形式對於腳本的本質精神有沒有影響?或者說漫畫的本質精神對腳本的物理形式有沒有影響?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實際上也許並不需要很長時間的思考與很深刻的辨析,顯而易見的,漫畫的腳本形式與電影腳本的形式將是非常相似可以借用的。

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知的漫畫腳本形式從本質來說就只有一種,但如果加以細分,則會得到一些不同層次的做法,如果把這些做法看成一個連續的改編過程,我們得到的將是一個漫畫腳本的一般創作程序——也許這個程序只是在頭腦中進行的——並且從中任意抽取一種做法都將是漫畫腳本的可能格式。 首先,最常用的無疑是文學的、劇本的形式。

完全用文字寫成,清楚的交待人物的特徵、時間地點、事件始末,接下來就是按照場景或鏡頭交待行為與對話。這種形式是最容易做到的,因而也是一切嘗試的基礎——當然也有人純粹用寫小說的形式完成腳本,但其結果是還要再次改編,中間不免出現誤解和分歧。

其次,將上面的形式加以進化,加入漫畫的鏡頭理解。在文字敘述中增加對畫面氣氛的要求、對鏡頭處理如分格大小的要求等等。

再次,如果腳本作者和畫手聯系緊密,腳本中也可以加入人物和場景的初期設定等畫面說明——不過除非你已經決定使用這位畫手,否則至少這是在作無用功。 最後,如果你本身也具有強烈的鏡頭意識,不妨將腳本完全變成畫面形式的——就像電視廣告的畫面腳本一樣,不作畫面分格,只用同樣大小的格來闡述鏡頭。

這種腳本必須加以注釋的是,這里的鏡頭並不代表最後創作的鏡頭,作者不應該受到腳本中鏡頭感的限制——腳本作者畢竟不是畫手,即便是畫手本人創作自己的腳本也應該認識到。

4. 分鏡頭劇本應該怎麼寫

導演本-。

- ,講要敘述的影片文字內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攝制的鏡頭,提供現場拍攝使用的工作劇本。根據文學劇本提供的思想與形象,通過總體構思後,將未來影片中准備塑造的聲畫結合的熒幕形象,通過分鏡頭的方式體現。

可以以人們的視覺特點為依據劃分鏡頭,將劇本中的生活場景。人物行為及人物關系具體化,形象化,體現劇本想體現的思想,並賦予影片一些個人導演的藝術手法。

分鏡頭劇本就是一個日程表-。-可將拍攝計劃拍攝內容劃分成塊。

進行拍攝依據,格式根據整個小劇組的溝通來確定詳略,需要溝通,讓演員了解你的想法及思路。一般的大致格式內容,包括有鏡號、景別、攝法、長度、內容、音響、音樂、特效、時間等多個欄目。

關於攝法所指鏡頭角度和運動(長鏡頭、閃鏡、全近中景別等)。「內容」是指畫面中人物的動作和對話,有時也把動作和對話分開,列為兩項。

在每個段落之前,還注有場景,即劇情發生的地點和時間。段落之間,標有鏡頭組接的技巧。

有些比較詳細的分鏡頭劇本,還附有畫面設計草圖和藝術處理說明等。個人小DV,導演也兼任場記,每次開拍前注意服裝、道具這些細小細節。

防止穿幫。拍攝時忌諱換角度拍攝,暨拍攝時有水平線,不可跨線,會影響觀眾的判斷。

5. 以考試為話題的作文600字採用鏡頭剪接法

天上的月亮是多麼恬靜,微風輕輕地撫摸著我,輕輕翻動著窗前的書。周圍是那麼寧靜,而我卻心神激盪。早上發生的事不住地在腦海中浮現。

早上,天氣格外好。昨夜剛下過一場雨,空氣新鮮,到處鮮亮亮的,令人心曠神怡。我的心情也很好,因為今早的考試是最後一門的考試,也是我最有把握的一門——政治。考完了這門,我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啦!哈哈,太好了!我心想著,真是越想越美。

不久,進場了,一張雪白的卷子攤在我的桌子上。坐下後,我拿起卷子一看,呀!我的心忽地沉了一下:怎麼有幾道題沒見過?我把心一橫,管它呢,先寫會的,於是我拿筆做起來。沙沙沙,教室里靜極了,只聽見筆和紙磨擦的聲音。前面後面那些容易的我還可以,三下五除二。很快做好了。可很快,我就碰到了好幾道難題,都是多項選擇的。我左手扶著頭,右手緊握著筆,兩眼閉著。我在搜索,在我的大腦里搜索,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還是「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不管我怎麼想,那藏在記憶角落裡的、在很久以前老師曾講過的那幾個字就是不肯出來。天氣雖然很涼爽,但我卻渾身躁熱。怎麼辦?離考試結束的時間快到了,我還有一個空沒填。

我心裡焦急地喊著:到底是哪一個呢?忽聽耳邊有個很輕的聲音,「是A、C」我愕然抬頭,只見我的一個最要好的朋友從我身邊走過。她是去交卷的,她拿起包走了,走時還向我擠了擠眼。我低下頭,看著那個空。我心裡翻滾,到底填不填?我那位好朋友,成績在班裡那是數一數二的,她說的,十有八-九是對的。可老師的教誨,父母嚴厲的目光在我眼前晃動。人說:誠實是金。可分數的力量非同小可,雖然只有三分。到底填不填?我問自己……

最終,我把試卷交上去了,那個空仍然是空的。

shaorunjia2001真心為您解答~~

~親,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如果我做錯了歡迎大家指出我的錯誤,畢竟我不是萬能的】

~如還有新的問題,請好評和採納後重新另外起一題向我求助,答題不易,敬請諒解~~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祝共同進步!

3. 什麼是劇本

劇本是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編導與演員根據劇本進行演出。與劇本類似的詞彙還包括腳本、劇作等等。它是以代言體方式為主,表現故事情節的文學樣式。

劇本是舞台表演或拍戲的必要工具之一,是劇中人物進行對話的參考語言,是一門為舞台表演服務的藝術樣式,區別於戲劇和其他文學樣式。

劇本的主要內容

劇本主要由台詞和舞台指示組成。對話、獨白、旁白都採用代言體,在戲曲、歌劇中則常用唱詞來表現。劇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劇作者的口氣來寫的敘述性的文字說明。

包括對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的交代,對劇中人物的形象特徵、形體動作及內心活動的描述,對場景、氣氛的說明,以及對布景、燈光、音響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在戲劇發展史上,劇本的出現,大致在戲劇正式形成並成熟之際。古希臘悲劇從原始的酒神祭禮發展為一種完整的表演藝術,就是以一批悲劇劇本的出現為根本標志的;中國的宋元戲文和雜劇劇本,是中國戲劇成熟的最確實的證據。

熱點內容
洗號的腳本 發布:2025-09-05 07:04:17 瀏覽:196
文化腳本例子 發布:2025-09-05 06:52:09 瀏覽:573
sql存儲過程博客園 發布:2025-09-05 06:52:04 瀏覽:553
esi頁面緩存 發布:2025-09-05 06:37:51 瀏覽:877
androidbitmap像素 發布:2025-09-05 06:18:05 瀏覽:386
車床變速編程 發布:2025-09-05 06:13:06 瀏覽:15
金蝶軟體雲伺服器離線什麼意思 發布:2025-09-05 06:08:15 瀏覽:815
查看雲伺服器正在運行的埠 發布:2025-09-05 06:00:19 瀏覽:78
個人信用基礎資料庫 發布:2025-09-05 06:00:16 瀏覽:118
編程教育器材 發布:2025-09-05 05:57:01 瀏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