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樹莓派gcc編譯選項x86平台

樹莓派gcc編譯選項x86平台

發布時間: 2025-10-03 23:57:57

⑴ (未完)ubuntu20.04 qt6.2.4 aarch64 開發編譯環境配置

install QT6

更新

下載安裝工具

文件許可權

運行在線安裝文件

如果遇到問題:

重新安裝libxcb-xinerama文件

重新運行

輸入賬號,然後安裝。選擇一個版本,如6.2.4整個勾上,然後Next到下載界面。

install opencv

下載opencv

解壓到指定文件夾

新建build文件夾,cmake編譯

編譯程序,編譯完成後安裝

install eigen

下載eigen release

解壓

編譯

完成eigen3的安裝

QT include opencv eigen項目遷移到ubuntu後的編譯中的報錯問題

就可以正常啟動qt creator了。

解決方法:

通常安裝後就能解決問題,如果不行,考慮下面的軟鏈接方法。

詳細見 qt構建遇到 cannot find -l xxx 問題_qt cannot find -l-CSDN博客、 linux的Qt編譯出現:-1: error: cannot find -lGL問題的解決方法-CSDN博客

雖然教程是用的野火魯班貓,但是方法是通用的

安裝cmake及其他

查看cmake版本

關於燒錄Raspberry pi Image

樹莓派插入SD卡並通電。(使用 Raspberry Pi Imager完成SD鏡像燒錄。)

可以下載( Ubuntu Lts)作為燒錄鏡像

Ubuntu server無界面,使用SSH遠程訪問,使用finalshell:

IP查看tplink中的樹莓派IP,埠默認是22

QT creator添加Device

添加設備,可以在區域網中找到設備。

打開設置,然後add一個Device

需要填寫IP,埠,user name, 如果沒有key,就生成一個key file,然後鏈接,期間需要輸入username對應的密碼。出現下面窗口就是配置好了。

詳細可以看這個鏈接 7. 遠程連接 - [野火]嵌入式Qt應用開發實戰指南-基於LubanCat-RK開發板 文檔

qt creator kits交叉編譯

PC的Ubuntu20.04中下載交叉編譯包 arm-linux-gcc,然後在ARM板卡上部署測試。參考這個網址:

aarch64對應教程如下:

3. Qt程序編譯 — [野火]嵌入式Qt應用開發實戰指南—基於LubanCat-RK開發板 文檔 (embedfire.com)

安裝交叉編譯器:

先看看自己虛擬機(PC)的信息

然後看下嵌入式設備(arm64)的信息

針對arm64嵌入式系統,使用Ubuntu20.04系統apt 安裝交叉編譯器, 其安裝命令是

通過這個指令獲取就不用下面的操作下載壓縮包了,

從網盤獲取交叉編譯器、Qt庫文件(針對aarch64平台)、sysroot文件 # 復制文件到虛擬機系統中

查看解壓到的位置

查看剛才解壓的文件。

安裝完了之後在terminal中輸入aarch64 + TAB,如下就是安裝成了:

編譯源碼測試:

先寫個c文件交叉編譯試試

main.cpp內容:

編譯通過後通過file指令查看文件類型是否是ELF:64bit LSB shared object,ARM aarch64...。如果是,則完成源碼編譯。

編譯後生成了main可執行文件,拷貝到arm64平台測試,查看輸出:hello world!!!。

Qt編譯arm64(aarch64)環境搭建

下載qt6.2.4源代碼,在虛擬機上編譯aarch64版本的庫文件

打開QT Creator,打開kits配置套件

如下添加一個/opt目錄下的qmake

添加gcc g++ aarch64編譯器

添加一個構建套件kit, 如下:

源程序選擇構建套件並運行:

在嵌入式設備linux系統上運行編譯好的程序:

復制Qt庫到板卡,然後設置相應的環境變數,就可以運行程序。 先復制前面編譯的Qt程序到板卡,然後簡單運行程序:

使用winscp拷貝依賴文件到嵌入式設備上,如樹莓派:

解壓完成後,設置該庫為環境變數

並重新運行程序

如果要永久變更,就在~/.bashrc中寫入

終端運行:

板卡上可能要安裝一些庫

⑵ 輕松玩轉樹莓派Pico三、Windows+Ubuntu虛擬機模式下VSCode C語言開發環境搭建

搭建樹莓派Pico VSCode C語言開發環境,簡化嵌入式開發流程,無需頻繁切換操作系統。VS Code,全稱為Visual Studio Code,作為一款輕量級代碼編輯器,支持多種編程語言,包括C/C++,內置強大功能如語法高亮、智能代碼補全等。

在進行嵌入式開發時,通常使用GCC編譯器,並在Windows系統上運行,通過安裝Ubuntu虛擬機實現Linux環境。本文介紹如何在Windows + Ubuntu虛擬機模式下,利用VSCode搭建C語言開發環境。

首先,從VSCode官網下載適合Windows操作系統的安裝包。安裝完成後,桌面上運行VSCode。

接著,安裝VSCode插件,增強開發體驗。推薦以下插件:遠程連接插件,支持連接容器、SSH主機和WSL子系統,為遠程開發提供便利。插件安裝成功後,VSCode增加「遠程資源管理器」功能,允許用戶連接遠程主機。

配置遠程SSH插件以連接Linux主機,通過安裝在Windows的VSCode,實現與Linux環境的無縫連接。配置完成後,記錄Linux主機的IP地址,即可通過VSCode遠程資源管理器連接至Ubuntu主機。

實現SSH免密登錄,提升開發效率。完成SSH連接配置後,通過復制用戶目錄下的ida_rsa.pub文件至Ubuntu主機,實現登錄時無需輸入密碼。通過VSCode遠程資源管理器連接Linux主機時,不再需要輸入密碼。

搭建Pico交叉編譯環境。參考前文「輕松玩轉樹莓派Pico之一、新手上路」,配置Pico交叉編譯工具鏈。在終端輸入編譯命令,完成Pico項目的編譯過程。

總結,通過上述步驟,利用VSCode及其插件,構建了Windows + Ubuntu虛擬機模式下,高效、便捷的C語言開發環境。無需切換操作系統,即可完成嵌入式開發工作,提升開發效率與便利性。

⑶ 如何在windows下或者linux下對樹莓派編程(C語言或C++)

硬體的沒玩過
樹莓派 是不是那個 教學型 ARM編程主板?

建議你去 他們官方論壇看下
我同學他們畢業搞ARM的 都是 自己焊接板子的
然後用 winCE或者 unix linux 的嵌入式系統

他這種定製的包裝過的,一般都把很多底層的 原理封裝了,只需要 學號他官方提供的 支持文檔和事常式序,就能實現 很多功能。而且
如果 你直接去學C/C++ windows編程 以及通信編程 SSH協議 等 反倒離目的遠了。
我估計你應該是個 愛好者,或者學生。

論壇里有很多 愛好者 發的 相關項目及 細節

比如:我剛才在 論壇里看到一個帖子說

做了一個工具,在windows下面和pi 進行ssh 交互

http://bbs.ickey.cn/index.php?app=group&ac=topic&id=2573

⑷ 樹莓派Linux內核編譯選項如何開啟TPM 2.0

本文更新於2018-08-11

首發於, 文章鏈接 http://www.jianshu.com/p/174844b99716
同步至GitHub: https://github.com/liuqun/linux/wiki

定製樹莓派內核源碼, 通過樹莓派SPI介面載入並訪問TPM2.0設備

所需硬體: X86主機一台, 樹莓派3-B型號開發板一塊, 大容量Micro-SD卡+USB讀卡器一個, 英飛凌TPM2.0評估板一套

所需軟體: 任意版本樹莓派固件(推薦使用 最新版本 ), Ubuntu Linux 虛擬機, gcc-arm-linux-gnueabihf 交叉編譯器, libncurses5(編譯Linux內核配置菜單界面)

取出樹莓派的SD卡, 通過讀卡器插入 Ubuntu 主機或將讀卡器 USB 設備接入 VMware 虛擬機。Ubuntu 默認自動將 U 盤掛載到 /media/$USER/boot 和 /media/$USER/【根文件系統分區】

(以下為覆蓋式安裝, 如果不放心請自行備份SD卡上的原有內核及模塊文件)

選中 5. Interfacing Options --- P4 SPI(啟用/禁用SPI串口)
重啟樹莓派,開機後檢查/dev/tpm0設備文件是否已經載入就緒

⑸ 如何編譯arm linux的go

Golang也就是Go語言,現在已經發行到1.4.1版本了,語言特性優越性和背後Google強大靠山什麼的就不多說了。Golang的官方提供了多個平台上的二進制安裝包,遺憾的是並非沒有發布ARM平台的二進制安裝包。ARM平台沒辦法直接從官網下載二進制安裝包來安裝,好在Golang是支持多平台並且開源的語言,因此可以通過直接在ARM平台上編譯源代碼來安裝。整個過程主要包括編譯工具配置、獲取Golang源代碼、設置Golang編譯環境變數、編譯、配置Golang行環境變數等步驟。
註:本文選用樹莓派做測試,因為樹莓派是基於ARM平台的。

1、編譯工具配置
據說下個版本的golang編譯工具要使用golang自己來寫,但目前還是使用C編譯工具的。因此,首先要配置好C編譯工具:
1.1 在Ubuntu或Debian平台上可以使用sudo apt-get install gcc libc6-dev命令安裝,樹莓派的RaspBian系統是基於Debian修改的,所以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安裝。
1.2 在RedHat或CentOS 6平台上可以使用sudo yum install gcc libc-devel命令安裝。
安裝完成後可以輸入 gcc --version命令驗證是否成功安裝。

2、獲取golang源代碼
2.1 直接從官網下載源代碼壓縮包。
golang官網提供golang的源代碼壓縮包,可以直接下載,最新的1.4.1版本源代碼鏈接: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olang/go1.4.1.src.tar.gz
2.2 使用git工具獲取。
golang使用git版本管理工具,也可以使用git獲取golang源代碼。推薦使用這個方法,因為以後可以隨時獲取最新的golang源代碼。
2.2.1 首先確認ARM平台上已經安裝了git工具,可以使用git --version命令確認。一般linux平台都安裝了git,沒有的話可以自行安裝,不同平台的安裝方法可以參考:http://git-scm.com/download/linux
2.2.2 克隆遠程golang的git倉庫到本地
在終端cd到你想要安裝golang的目錄,確保該目錄下沒有名為go的目錄。然後以下命令獲取代碼倉庫:
git clone https://go.googlesource.com/go
大陸地區可能會獲取失敗,在不翻牆的情況下我試了幾次都沒成功,原因大家都懂的。好在google已經將golang也託管到github上面,所以也可以通過下面命令獲取: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golang/go.git
視網路情況,下載可能需要不少時間。我2M的帶寬花了將近兩個小時才下載完,雖然整個項目不過幾十兆= =
下載完成後,可以看到目錄下多了一個go目錄,裡面即為golang的源代碼,在終端上執行cd go命令進入該目錄。
執行下面命令檢出go1.4.1版本的源代碼,因為現在已經有新的代碼提交上去了,最新的代碼可能不是最穩定的:
git checkout go1.4.1
至此,最新1.4.1發行版的源代碼獲取完畢

3、設置golang的編譯環境變數
主要有GOROOT、GOOS、GOARCH、GOARM四個環境變數需要設置,先解釋四個環境變數的意義。
3.1 GOROOT
主要代表golang樹結構目錄的路徑,也就是上面git檢出的go目錄。一般可以不用設置這個環境變數,因為編譯的時候默認會以go目錄下src子目錄中的all.bash腳本運行時的父目錄作為GOROOT的值。為了保險起見,可以直接設置為go目錄的路徑。
3.2 GOOS和GOARCH
分別代表編譯的目標系統和平台,可選值如下:

GOOS GOARCH
darwin 386
darwin amd64
dragonfly 386
dragonfly amd64
freebsd 386
freebsd amd64
freebsd arm
linux 386
linux amd64
linux arm
netbsd 386
netbsd amd64
netbsd arm
openbsd 386
openbsd amd64
plan9 386
plan9 amd64
solaris amd64
windows 386
windows amd64
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值代表的是目標系統和平台,而不是編譯源代碼的系統和平台。樹莓派的RaspBian是linux系統,所以這些GOOS設置為linux,GOARCH設置為arm。
3.3 GOARM
表示使用的浮點運算協處理器版本號,只對arm平台有用,可選值有5,6,7。如果是在目標平台上編譯源代碼,這個值可以不設置,它會自動判斷需要使用哪一個版本。
總結下來,在樹莓派上設置golang的編譯環境變數,可編輯$HOME/.bashrc文件,在末尾添加下面內容:
export GOROOT=你的go目錄路徑
export GOOS=linux
export GOARCH=arm
編輯完後保存,執行source ~/.bashrc命令讓修改生效。

4、編譯源代碼
環境變數配置完成自後就可以開始編譯源代碼。在go目錄下的src子目錄中,主要有all.bash和make.bash兩個腳本(另外還有兩個all.bat和make.bat腳本適用於window平台)。編譯實際上就是執行其中一個腳本,兩者的區別在於all.bash在編譯完成後還會執行一些測試套件。如果希望只編譯不測試,可以運行make.bash腳本。使用cd命令進入go下src目錄,執行./all.bash或者./make.bash命令即可開始編譯。由於硬體情況不同,編譯耗費的時間不同。在我的B型樹莓派編譯過程花費了將近半個小時,編譯完成後執行的測試套件又花費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總共花費了一個半小時左右。

5、配置golang運行環境變數
編譯完成後,go目錄下會生成bin目錄,裡面就是go的運行腳本。為了以後使用方法,可以將這個bin路徑添加到PATH環境變數中。同樣編輯~/.bashrc文件,因為前面設置過GOROOT環境變數指向go目錄了,所以只需要在末尾加上
export PATH=$PATH:$GOROOT/bin
保存後同樣執行source ~/.bashrc命令讓環境變數生效。

至此,golang源代碼編譯安裝成功。執行go version應該就能看到當前golang的版本信息,表示編譯安裝成功。

熱點內容
android查看工具mac 發布:2025-10-04 01:34:31 瀏覽:471
一級緩存增大 發布:2025-10-04 01:17:58 瀏覽:843
手機的內存儲卡如何裝上傳輸器上 發布:2025-10-04 01:04:28 瀏覽:980
大數據sql分頁查詢 發布:2025-10-04 01:01:38 瀏覽:769
吃石榴解壓 發布:2025-10-04 00:58:53 瀏覽:982
油漆存儲管理制度 發布:2025-10-04 00:20:36 瀏覽:89
傳祺m8哪個配置有按摩 發布:2025-10-04 00:19:27 瀏覽:349
redhat怎麼打開ftp 發布:2025-10-04 00:05:24 瀏覽:268
shell調用存儲過程 發布:2025-10-04 00:04:47 瀏覽:958
樹莓派gcc編譯選項x86平台 發布:2025-10-03 23:57:57 瀏覽: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