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網橋編程

網橋編程

發布時間: 2022-04-25 23:09:06

❶ 求助 計算機網路編程

一度教育告訴你IT生存法則
這是一個用光速更新換代的行業,新的軟體、技術每天層出不窮,如果你只是每天坐在辦公室中進行復制粘貼的運動,而不思進取的話,那也怪不了別人永遠把你當「民工」來用。

湖南一度軟體教育長沙培訓學校是中國信息和工業化部聯合認證的湖南首家java軟體工程師實訓基地。她依託多年職業教育經驗和深厚的技術底蘊,由來自海內外著名IT企業的技術專家,結合中國國情,創造性地提出了「項目實訓」的全新教育體系,同時將職業素質和就業培訓貫穿其中,迅速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成為企業青睞、市場搶手的「實戰型」軟體人才。
長沙市一度教育電腦培訓中心主要是由從事多年java軟體開發的技術人員組成。他們曾任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中型企業架構師,系統分析師等,多年豐富的工作經驗使他們充分掌握國外軟體技術發展趨勢及應用,具有較強的軟體開發管理和技術指導能力,是國內較早一批掌握Java技術的高端人才。
一度教育電腦培訓中心鄭重承諾,入訓即簽訂就業保障協議;通過科學合理的實訓圓學員高薪就業夢想,就業跟蹤服務期兩年(湖南唯一)。

❷ 5g波訊編程器固件能刷所有9344方案的網橋嗎

5g波訊編程器固件能刷所有9344方案的網橋。

27C64、27C128、27C256、27C512、27C010、27C020、27C040、27C1001、M27C1001、M27C2001、M27C400127C080、M27C801、M87C2572716(Vpp25V)、2732、2764、27128、27256、27512、27010。

網橋的基本特徵:

1、網橋在數據鏈路層上實現區域網互連。

2、網橋能夠互連兩個採用不同傳輸介質與不同傳輸速率的網路。

3、網橋以接收、存儲、地址過濾與轉發的方式實現互連的網路之間的通信。

4、網橋需要互連的網路在數據鏈路層以上採用相同的協議。

5、網橋可以分隔兩個網路之間的通信量,有利於改善互連網路的性能與安全性。

❸ 網卡橋連交換機

Windows
XP下如何橋接兩塊網卡配置網橋

在TCP/IP網路編程開發過程中,常會遇到網橋的問題,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Windows XP下如何橋接兩塊網卡。

以我的工作環境為例介紹下兩種網橋配置
雙網卡橋接方案一:

OS: Windows XP

Adapter A: Wireless 802.11 Adapter (Support soft AP)

Adapter B: Ethernet 802.3 Adapter

Gateway: 192.168.0.1

目的:將A作為內網的接入點,B作為外網的接出點,主機C通過A接入並通過實驗室的網關上網,A與B橋接。

1.設置網卡B的IP、MASK、DNS、GATEWAY

IP:192.168.0.80

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0.1

DNS:211.69.99.210

2.設置網卡A的IP、MASK、DNS、GATEWAY

IP:192.168.0.129

MASK:255.255.255.128

GATEWAY:192.168.0.129

DNS:211.69.99.210 (如果DNS不是動態分配的,最好手動添寫成與B相同的DNS)

3.在網路連接中選擇兩塊網卡,橋接。

4.設置網橋屬性

打開網橋,設置IP、MASK、DNS。

IP:192.168.0.80

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0.1

DNS:211.69.99.210(如果DNS不是動態分配的,最好手動添寫成與B相同的DNS)

選擇「高級」、在IP設置欄下,選擇添加IP地址,添加網卡A 、B的IP地址與MASK,這樣網橋就建好了。

5.設置主機C的IP、MASK、DNS、GATEWAY

IP: 192.168.0.130

MASK:255.255.255.128

GATEWAY: 192.168.0.129

DNS:211.69.99.210 (如果DNS不是動態分配的,最好手動添寫成與B相同的DNS)

在主機C上PING 192.168.0.129可以PING通,接著可以PING
192.168.0.1、DNS、Google都可以通說明已連上Internet。

我們說如何配置網橋,其實還是為了實現網路崗的全面監控,那麼為了安裝使用網路崗來監控管理網路,下面我們主要是介紹第二種網橋的安裝配置。

註:以上是配置網橋的其中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兩塊網卡分別連接路由器、交換機,然後把這兩塊網卡橋接起來,生成的網路橋設置上內網的IP即可,這種網橋就是透明網橋,對下面電腦的IP、網關設置沒有任何影響,不像第一種方式里配置的網橋,下面的電腦的網關還需要指向網橋。所以要用網路崗的話,只需要配置第二種方式的網橋就可以了,這種方式配置簡單,使用方便。

雙網卡橋接方案二:

網橋伺服器 windows XP

網卡1:不用設置IP,網卡2:也不需要設置IP。註:其實這里你也可以設置上IP,其實設置不設置都沒有關系的,因為橋接後,他的IP就用不上的,所以設置了IP也是沒有多大用處。

選中兩塊網卡橋接後,會生成一個網路橋,給生成的網路橋設置上一個內網的IP,掩碼,網關,DNS,然後把網卡1連接路由器,網卡2連接交換機。這樣交換機和路由器就被這個網路橋串聯起來了,這個雙網卡的電腦配成的網橋就相當於透明橋把路由器和交換機這兩個設備連接起來了,下面的電腦的IP,網關等網路參數不用做任何改變就可以了。在網路橋的電腦上安裝網路崗就能實現網路的監控了,因為所有的數據都會經過網路橋,再到路由器,所以網路崗可以監控到整個區域網內的電腦的上網行為。

❹ 計算機專業基礎1考哪些科目

這個要看你考得方向是計科專業的大方向還是有學校另開的小方向了,考大方向的話那麼就是全國統考,四門小科目。如果是小方向,那就得去你考的學校看招生簡章,找相關科目才好確定。一般學校全是按大方向來招的。

計算機專業的專業課現在都是統考代碼408,考研科目是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包含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從每年的試a題來看,風格都完全不一樣,不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是很難考出好成績的。所以你得盡早復習計算機的專業課。每年的真題都非常的靈活,所以要抓a住課本,真正理解知識點,把手中的復習資料充分利用。編程的能力和演算法的思想一定是要有的。指定教材課本有嚴蔚敏的數據結構、白中英的計算機組成、西安電子科技大的操作系統、謝希仁的網路。 到復習時可以買考研輔導機構出版的計算機綜合輔導教材和真題試卷。
比較好的資料有王a道論壇的單科書和全書。天勤論壇的高分筆記,這個高分筆記不錯,但是關於操作系統的那塊差了些。最後的模擬題有王a道和天勤的,至於其他的資料難度都太低了。真題每年考得都比較靈活,所以要抓a住課本,真正理解知識點,把手中的復習資料充分利用起來。計算機考研論壇中的王a道論壇上面有很多參考書目推薦和經驗總結,希望你去看一看。望採納。

❺ 請問網路工程師需要編程么,

網路工程師級考試大綱
一、考試說明
1. 考試要
(1) 熟悉計算機系統的基礎知識;
(2) 熟悉網路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
(3) 理解計算機應用系統的設計和開發方法;
(4) 熟悉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5) 熟悉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基礎知識;
(6) 掌握網路安全的基本技術和主要的安全協議與安全系統;
(7) 掌握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和網路協議的基本原理;
(8) 掌握計算機網路有關的標准化知識;
(9) 掌握區域網組網技術,理解城域網和廣域網基本技術;
(10) 掌握計算機網路互聯技術;
(11) 掌握TCP/IP協議網路的聯網方法和網路應用服務技術;
(12) 理解接入網與接入技術;
(13) 掌握網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4) 熟悉網路系統的基本性能測試和優化技術,以及可靠性設計技術;
(15) 理解網路應用的基本原理和技術;
(16) 理解網路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17) 了解有關知識產權和互聯網的法律、法規;
(18) 正確閱讀和理解本領域的英文資料。
2.通過本級考試的合格人員能根據應用部門的要求進行網路系統的規劃、設計和網路設備的軟硬體安裝調試工作,能進行網路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網路資源;作為網路專業人員對系統開發進行技術支持和指導;具有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能指導助理工程師從事網路系統的構建和管理工作。
3. 本級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
(1) 計算機與網路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
(2) 網路系統設計與管理,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
二、考試范圍
考試科目1:計算機與網路知識
1. 計算機系統知識
1.1 硬體知識
1.1.1 計算機結構
· 計算機組成(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存儲器、I/O部件)
· 指令系統(指令、定址方式、CISC、RISC)
· 多處理器(緊耦合系統、松耦合系統、陣列處理機、雙機系統、同步)
· 處理器性能
1.1.2 存儲器
· 存儲介質(半導體存儲器、磁存儲器、光存儲器)
· 存儲系統
· 主存與輔存
· 主存類型,主存容量和性能
· 主存配置(主存奇偶校驗、交叉存取、多級主存、主存保護系統)
· 高速緩存
· 輔存設備的性能和容量計算
1.1.3 輸入輸出結構和設備
· I/O介面(中斷、DMA、通道、SCSI、並行介面、通用介面匯流排、RS-232、USB、IEEE1394、紅外線介面、輸入輸出控制系統、通道)
· 輸入輸出設備類型和特性
1.1.4 嵌入式系統基礎知識
1.2 操作系統知識
1.2.1 基本概念
· 操作系統定義、特徵、功能及分類(批處理、分時、實時、網路、分布式)
· 多道程序
· 內核和中斷控制
· 進程和線程
1.2.2 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作業管理
· 進程的狀態及轉換
· 進行調度演算法(分時輪轉、優先順序、搶占)
· 死鎖
· 存儲管理方案(分段與分頁、虛存、頁面置換演算法)
· 設備管理的有關技術(Spooling、緩沖、DMA、匯流排、即插即用技術)
· 文件管理
· 共享和安全(共享方式、可靠性與安全性、恢復處理、保護機制)
· 作業的狀態及轉換
·作業調度演算法(先來先服務、短作業優先、高響應比優先)
1.3 系統配置方法
1.3.1 系統配置技術
· 系統架構模式(2層、3層及多層C/S和B/S系統)
· 系統配置方法(雙機、雙工、熱備份、容錯、緊耦合多處理器、松耦合多處理器)
· 處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批處理、實時系統、Web計算、移動計算)
1.3.2 系統性能
· 性能設計(系統調整、響應特性)
· 性能指標、性能評估(測試基準、系統監視器)
1.3.3 系統可靠性
· 可靠性計算(MTBF、MTTR、可用性、故障率)
· 可靠性設計(失效安全、軟失效、部件可靠性及系統可靠性的分配及預估)
· 可靠性指標和可靠性評估,RAS(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維護性)
2. 系統開發和運行基礎知識
2.1 系統開發基礎知識
2.1.1 需求分析和設計方法
· 需求分析
· 結構化分析設計
· 面向對象設計
· 模塊設計、I/O設計、人機界面設計
2.1.2 開發環境
· 開發工具(設計工具、編程工具、測試工具、CASE)
· 集中開發環境
2.1.3 測試評審方法
· 測試方法
· 評審方法
· 測試設計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系統測試)
2.1.4 項目管理基礎知識
· 制定項目計劃
· 質量計劃、管理和評估
· 過程管理(PERT圖、甘特圖、工作分解結構、進度控制、關鍵路徑)
· 配置管理
· 人員計劃和管理
· 文檔管理(文檔規范、變更手續)
· 開發組織和作用(開發組成員、項目經理)
· 成本管理和風險管理
2.1.5 系統可審計性
· 審計方法、審計跟蹤
· 在系統中納入和可審計性
2.2 系統運行和維護知識
2.2.1 系統運行
· 系統運行管理(計算機系統、網路)
· 系統成本管理
· 系統運行(作業調度、數據I/O管理、操作手冊)
· 用戶管理(ID注冊和管理)
· 設備和設施管理(電源、空調設備、設備管理、設施安全和管理)
· 系統故障管理(處理手續、監控,恢復過程、預防措施)
· 安全管理
· 性能管理
· 系統運行工具(自動化操作工具、監控工具、診斷工具)
· 系統轉換(轉入運行階段、運行測試、版本控制)
· 系統運行服務標准
2.2.2 系統維護
· 維護的類型(完善性維護、糾錯性維護、適應性維護、預防性維護)
· 維護的實施(日常檢查、定期維護、預防性維護、事後維護、遠程維護)
· 硬體維護,軟體維護,維護合同
3. 網路技術
3.1 網路體系結構
· 網路拓撲結構
· OSI/RM
· 應用層協議(FTP、TELNET、SNMP、DHCP、POP、SMTP、HTTP)
· 傳輸層協議(TCP、UDP)
· 網路層協議IP(IP地址、子網掩碼)
· 數據鏈路層協議(ARP、RARP、PPP、SLIP)
· 物理地址(單播、廣播、組播)
3.2 編碼和傳輸
3.2.1 調制和編碼
· AM、FM、PM、QAM
· PCM、抽樣
3.2.2 傳輸技術
· 通信方式(單工/半雙工/全雙工、串列/並行、2線/4線)
· 差錯控制(CRC、海明碼、奇偶校驗、比特出錯率)
· 同步控制(起停同步、SYN同步、標志同步、幀同步)
· 多路復用(FDM、TDM、WDM)
· 壓縮解壓方法(JPEG、MPEG、MH、MR、MMR、遊程長度)
3.2.3 傳輸控制
· 競爭系統
· 輪詢/選擇系統
· 基本規程、多鏈路規程、傳輸控制字元、線路控制
· HDLC
3.2.4 交換技術(電路交換、存儲轉發、分組交換、ATM交換、幀中繼)
3.2.5 公用網路和租用線路
3.3 網路
3.3.2 網路分類
· 按地域分類(LAN、MAN、WAN)
· 按服務分類(網際網路、企業內部網)
· 按傳輸媒體分類(電話、數據、視像)
· 按電信網分類(駐地、接入、骨幹)
3.3.2 LAN
· LAN拓撲(匯流排型、星型、環型)
· 訪問控制系統(CSMA/CD、令牌環、令牌匯流排)
· LAN間的連接、LAN-WAN的連接、對等連接、點對點連接
· 高速LAN技術(千兆乙太網)
· 無限LAN
3.3.3 MAN常用結構
3.3.4 WAN與遠程傳輸服務
· 租用線路服務、線路交換服務、分組交換服務
· ISDN、VPN、幀中繼、ATM、IP連接服務
· 衛星通信服務、移動通信服務、國際通信服務
3.3.5 網際網路
· 網際網路概念(網際互聯設備、TCP/IP、IP路由、DNS、代理伺服器
· 電子郵件(協議、郵件列表)
· Web(HTTP、瀏覽器、URL、HTML、XML)
· 文件傳輸(FTP)
· 搜索引擎(全文搜索、目錄搜索、智能搜索)
· QoS、CGI、VoIP
3.3.6 接入網與接入技術
3.3.7 網路性能
· 有關線路性能的計算(傳輸速度、線路利用率、線路容量、通信量、流量設計)
· 性能評估
· 排隊論的應用
3.4 網路通信設備
3.4.1 傳輸介質和通信電纜
· 有線/無線介質(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無線電波、光、紅外線)
· 分配線架(IDF)、主配線架(MDF)
3.4.2 各類通信設備
· 線路終端設備、多路設備、交換設備、轉接設備
· 線路連接設備(數據機、DSU、NCU、TA、CCU、PBX)
3.5 網路連接設備
· 網際連接設備(網關、網橋、生成樹網橋、源路由網橋、路由器、中繼器、集線器、交換機)
3.6 網路軟體系統
3.6.1 網路操作系統
· 網路操作系統的功能、分類和特點
· 網路設備驅動程序(ODL、NDIS)
· 網路通信的系統功能調用(套接字API)
· RPC
· TP Monitor
· 分布式文件系統
· 網路設備功能
3.6.2 網路管理
· 網路管理的功能域(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計費管理)
· 網路管理協議(CMIS/CMIP、SNMP、RMON、MIB-II)
· 網路管理工具(ping、traceroute、NetXray、Analyzer、Sniffer)
· 網路管理平台(OpenView、NetView、SunNet Manager)
· 分布式網路管理
3.6.3 網路應用與服務
· WWW
· FTP文件傳輸
· 電子郵件
· Telnet
· 信息檢索
· 視頻點播
· 網路會議
· 遠程教育
· 電子商務
· 電子政務
· CSCW和群件
4. 網路安全
4.1 安全計算
4.1.1 保密性和完整性
· 私鑰和公鑰加密標准(DES、IDEA、RSA)
· 認證(數字簽名、身份認證)
· 完整性(SHA、MD5)
· 訪問控制(存取許可權、口令)
4.1.2 非法入侵和病毒的防護
· 防火牆
· 入侵檢測
· VPN、VLAN
· 安全協議(IPSec、SSL、ETS、PGP、S-HTTP、TLS)
· 硬體安全性
· 計算機病毒防護
4.1.3 可用性
· 文件的備份和恢復
4.1.4 安全保護
· 個人信息控制
· 匿名
· 不可跟蹤性
4.1.5 LAN安全
· 網路設備可靠性
· 應付自然災害
· 環境安全性
· UPS 4.2 風險管理
4.2.1 風險分析和評估
4.2.2 應付風險的對策
· 風險預防(風險轉移、風險基金、計算機保險)
· 意外事故預案(意外事故類別、應付意外事故的行動預案)
4.2.3 內部控制
· 安全規章制度
· 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
5. 標准化知識
5.1 標準的制訂和獲取
5.1.1 標準的制訂和獲取過程
5.1.2 環境和安全性評估標准化
5.2 信息系統基礎設施標准化
5.2.1 標准
· 國際標准(ISO、IEC)與美國標准(ANSI)
· 國家標准(GB)
· 行業標准與企業標准
5.2.2 開放系統(X/Open、OSF、POSIX)
5.2.3 數據交換標准(EDIFACT、STEP、XML)
5.2.4 安全性標准
· 信息系統安全措施標准
· 計算機防病毒標准
· 計算機防非法訪問標准
· CC標准
· BS7799標准
5.3 標准化組織
·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EC、IETF、IEEE、IAB、W3C)
· 美國標准化組織
· 歐洲工業標准化組織
· 中國國家標准化委員會
6. 信息化基礎知識
· 信息化意識
· 全球信息化趨勢,國家信息化戰略,企業信息化戰略和策略
· 企業信息資源管理基礎知識
· 互聯網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
· 個人信息保護規則
7. 計算機專業英語
· 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詞彙
· 能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英文資料
考試科目2:網路系統設計與管理
1. 網路系統的設計和構建
1.1 網路系統的需求定義
1.1.1 應用需求分析
· 應用需求的調研(應用系統性能、信息產生和接收點、數據量和頻度、數據類型和數據流向)
· 網路應用的分析
1.1.2 現有網路系統分析
· 現有網路體系結構調研(伺服器的數量和位置、客戶機的數量和位置、同時訪問的數量、每天的用戶數,每次s 使用的時間、每次數據傳輸的數據量、網路擁塞的時間段、採用的協議、通信模式)
· 現有網路體系結構分析
1.1.3 需求定義
· 功能需求(待實現的功能)
· 通信需求(期望的通信模式)
· 性能需求(期望的性能)
· 可靠性需求(期望的可靠性)
· 安全需求(安全性標准)
· 維護和運行需求(運行和維護的費用)
· 管理需求(管理策略)
1.2 網路系統的設計
1.2.1 技術和產品的調研和評估
· 收集信息
· 採用的技術和產品的比較研究
· 採用的技術和設備的比較要點
1.2.2 網路系統的設計
· 確定協議
· 確定拓撲結構
· 確定連接(鏈路的通信性能)
· 確定結點(結點的處理能力)
· 確定網路的性能(性能模擬)
· 確定可靠性措施
· 確定安全性措施(安全措施的調研,實現安全措施的技術和設備的評估)
· 網路設備的選擇,制訂選擇標准(成本、性能、容量、處理量、延遲),性能指標的一致性,高級測試的必要性,互連性的確認
1.2.3 新網路業務運營計劃
· 業務過程的確認
· 安裝計劃
· 轉換到新網路的計劃
1.2.4 設計評審
1.3 網路系統的構建和測試
1.3.1 安裝工作
· 事先准備
· 過程監督
1.3.2 測試和評估
· 連接測試
· 安全性測試
· 性能測試
1.3.3 轉換到新網路的工作計劃
2. 網路系統的運行、維護管理、評價
2.1 網路系統的運行和維護
2.1.1 用戶措施
· 用戶管理、用戶培訓、用戶協商
2.1.2 制定維護和升級的策略和計劃
· 確定策略
· 設備的編址
· 審查的時間
· 升級的時間
2.1.3 維護和升級的實施
· 外部合同要點
· 內部執行要點
2.1.4 備份與數據恢復
· 數據的存儲與處置
· 備份
· 數據恢復
2.1.5 網路系統的配置管理
· 設備管理
· 軟體
· 網路配置圖
2.2 網路系統的管理
2.2.1 網路系統的監視
· 網路管理協議(SNMP 、MIB-2、RMON)
· 利用工具監視網路性能(LAN監控器)
· 利用工具監視網路故障
· 利用工具監視網路安全(入侵檢測系統)
· 性能監視的檢查點
· 線路故障檢查點
· 安全監視的檢查點
2.2.2 故障恢復分析
· 故障分析要點(LAN監控程序)
· 排除故障要點
· 故障報告撰寫要點
2.2.3 系統性能分析
· 系統性能分析要點
2.2.4 危害安全的對策
· 危害安全情況分析(調查損失情況,收集安全信息,查找原因)
· 入侵檢測要點
· 對付計算機病毒的要點(查殺病毒措施)
2.3 網路系統的評價
2.3.1 系統評價
· 系統能力的限制
· 潛在問題分析
· 系統評價要點
2.3.2 改進系統的建議
· 系統生命周期
· 系統經濟效益
· 系統的可擴充性
· 建議改進系統的要點
3. 網路系統實現技術
3.1 網路協議
· 商用網路協議(SNA/APPN、IPX/SPX、AppleTalk、TCP/IP)
· 商務協議(XML、CORBA、COM/DCOM、EJB)
· Web 服務(WSDL、SOAP、UDDI)
3.2 可靠性設計
· 硬體高可靠性技術
· 軟體高可靠性技術
· 系統維護高可靠性技術
· 容錯技術
· 通信質量
3.3 網路設施
3.3.1 xDSL數據機
3.3.2 ISDN路由器
· 介面
· 功能(非通信控制功能、NAT功能)
3.3.3 FRAD(幀裝配/拆裝)、CLAD(信元裝配/拆裝)
· 介面
· 功能
3.3.4 遠程訪問伺服器
· 功能和機制
3.3.5 辦公室個人手持系統(PHS)
· 數字無繩電話的功能特性
3.3.6 中繼式HUB
· 倍速集線器(功能和機制)
3.3.7 L2、L3、L4及多層交換機功能和機制
3.3.8 IP路由器功能和控制
3.3.9 虛擬網(功能與機制)
3.3.10 與其他協議的共存(多協議路由器、IP隧道)
3.4 網路應用服務
3.4.1 地址服務
· 機制、DHCP、IPv6(機制和傳輸技術)
3.4.2 DNS(功能、機制)
· 域名、FQDN
3.4.3 電子郵件(功能、機制)
· SMPT、POP、MIME、IMAP4、LDAP
· 郵件列表
· Web Mail
3.4.4 電子新聞(功能和機制、NNTP)
3.4.5 Web服務(功能和機制、HTTP)
3.4.6 負載分布(Web交換)
3.4.7 電子身份驗證(功能、機制、認證授權、電子證書)
3.4.8 服務機制
· 服務供應商、供應商漫遊服務、撥號IP連接、CATV連接、IP電話、網際網路廣播和組播、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移動通信、EZweb、主機服務提供者、EDI(規則、表單、Web EDI)、B2B、B2C、ASP、數據中心
4. 網路新技術
4.1 光纖網
· ATM-PDS、STM-PDS
· 無源光網PON(APON、EPON)
4.2 無線網
· 行動電話系統(WLL、WCDMA、CDMA2000、TD-SCDMA)
· 高速固定無線接入(FWA)
· 802.11a、802.11b、802.11g
· 微波接入(MMDS LMDS)
· 衛星接入
· 籃牙接入
4.3 主幹網
· IPoverSONET/SDH
· IpoverOptical
· IpoverDWDM
4.4 通信服務
· 全天候IP連接服務(租用線路IP服務)
· 本地IP網(NAPT)
· Ipv6
4.5 網路管理
· 基於TMN的網路管理
· 基於CORMBA的網路管理
4.6 網格結算

如果你會編程,這自然是一個優勢,但不會也沒有大的關系

❻ tplink路由器刷成ubnt網橋過程詳解

我有一堆螺絲和鋼板,還有老虎鉗和銼,聽說可以弄成一台發動機,很想親自動手操作。注重的是過程。

以上為玩笑。
路由器刷成網橋,必須有別人提取出的固件,同時你的硬體還要支持,現在一般是MIPS架構。有時可能還要用到編程器,過程不復雜,但操作起來十分專業,建議找專業人員幫你刷。

❼ 網橋代理大師的軟體優勢

網橋代理大師不同於其他VPN,是以學習和傳播正能量為目的,而非娛樂和游戲為基礎,方便廣大學子、編程、翻譯等人員查閱國際學習資料、技術社區、技術教程、國際購物。其技術本質不同與VPN代理伺服器,技術原理類似於網路雲加速。由網橋網路公司2014年開成功,2015年5月1號永久免費發行。免費提供技術支持和加速服務。

❽ 什麼叫網關什麼叫乙太網

網關(Gateway)又稱網間連接器、協議轉換器。網關在網路層以上實現網路互連,是最復雜的網路互連設備,僅用於兩個高層協議不同的網路互連。網關既可以用於廣域網互連,也可以用於區域網互連。 網關是一種充當轉換重任的計算機系統或設備。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協議、數據格式或語言,甚至體系結構完全不同的兩種系統之間,網關是一個翻譯器。與網橋只是簡單地傳達信息不同,網關對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適應目的系統的需求。同層--應用層。
乙太網(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創建並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聯合開發的基帶區域網規范,是當今現有區域網採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議標准。乙太網絡使用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及沖突檢測)技術,並以10M/S的速率運行在多種類型的電纜上。乙太網與IEEE802.3系列標准相類似。

IEEE802.3規定了包括物理層的連線、電信號和介質訪問層協議的內容。乙太網是當前應用最普遍的區域網技術,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區域網標准。如令牌環、FDDI和ARCNET。歷經100M乙太網在上世紀末的飛速發展後,千兆乙太網甚至10G乙太網正在國際組織和領導企業的推動下不斷拓展應用范圍。
常見的802.3應用為:
10M: 10base-T (銅線UTP模式)
100M: 100base-TX (銅線UTP模式)
100base-FX(光纖線)
1000M: 1000base-T(銅線UTP模式)

❾ 程序員必備知識有哪些

根據軟考程序員職稱的考試內容,我們可以得出,程序員需要具備以下的知識。但這些只是基礎,還要不斷擴展。
計算機硬體基礎知識。
1. 計算機科學基礎。
1.1數制及其轉換。
二進制、十進制和十六進制等常用數制及其相互轉換。
1.2數據的表示。
數的表示(原碼、反碼、補碼表示,整數和實數的機內表示方法,精度和溢出)。
校驗方法和校驗碼(奇偶校驗碼、海明校驗碼)。
1.3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計算機中二進制數的運算方法。
邏輯代數的基本運算和邏輯表達式的化簡。
1.5常用數據結構。
數組(表態數組、動態數組)、線性表、鏈表(單向鏈表、雙向鏈表、循環鏈表)、隊列、棧、樹(二叉樹、查找樹)、圖的定義、存儲和操作
1.6 常用演算法。
演算法與數據結構的關系,演算法效率,演算法設計,演算法描述(流程圖、偽代碼、決策表)
2. 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
2.1計算機基礎知識。
2.1.1計算機系統的組成,硬體系統、軟體系統及層次結構。
2.1.3 中央處理器CPU。
運算器和控制器的組成,常用的寄存器、指令系統、定址方式、指令執行控
處理機性能。
2.1.4 主存和輔存。
存儲器系統。
存儲介質(半導體、硬碟、光碟、快閃記憶體、軟盤、磁帶等)。
主存儲器的組成、性能及基本原理。
Cache的概念、虛擬存儲的概念。
輔存設備的類型、特性、性能和容量計算。
2.1.5 I/O介面、I/O設備和通信設備。
I/O介面(匯流排、DMA、通道、SCSI、並行口、RS232C、USB、IEEE1394)。
I/O設備的類型和特性(鍵盤、滑鼠、顯示器、列印機、掃描儀、攝像頭,以及各種輔存設備)。
I/O設備控制方式(中斷控制、DMA)。
通信設備的類型和特性(Modem、集線器、交換機、中繼器、路由器、網橋、網關)及其連接方法和連接介質(串列連接、並行連接,傳輸介質的類型和特性)。
2.2 軟體基礎知識。
2.2.1 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類型和功能。
操作系統的內核(中斷控制)和進程概念。
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作業管理、漢字處理。
2.2.2 程序設計語言和語言處理程序基礎知識。
匯編、編譯、解釋系統的基礎知識。
過程(函數)調用。
2.3 網路基礎知識。
網路的功能、分類、組成和拓撲結構。
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OSI/RM,TCP/IP)。
2.4 資料庫基礎知識。
數據模型,ER圖。
數據操作(關系運算)。
資料庫語言(SQL)。
2.5 多媒體基礎知識。
多媒體基礎概念,常用多媒體設備性能特徵,常用多媒體文件格式類型。
3.軟體開發和運行維護基礎知識。
3.2 軟體需求分析、需求定義及軟體基礎知識。
結構化分析概念(數據流圖(DFD)、實體關系圖(ER))。
面向對象設計、結構化設計基礎知識。
模擬設計、代碼設計、人機界面設計要點。
3.3 程序設計基礎知識。
結構設計程序設計,程序流程圖,NS圖,PAD圖。
程序設計風格。
面向對象設計基礎知識、可視化程序設計基礎知識。
3.4 程序測試基礎知識。
黑盒測試、白盒測試、灰盒測試基礎知識。
4. 安全性基礎知識。
安全性基本概念。
加密與解密基礎知識。
5. 標准化基礎知識
標准化基本概念
6. 信息化基本知識。
有關的法律、法規要點。
7. 計算機專業英語。
考試科目2:程序設計。
1. 內部設計
1.1 理解外部設計。
1.3 物理數據設計。
確定數據組織方式、存儲介質,設計記錄格式和處理方式。
2. 程序設計。
2.1 模擬劃分(原則、方法、標准)。
3. 程序實現。
3.1 編程。
編程方法和標准。
程序設計語言的使用。
4.程序設計語言(C語言為必選,其他語言可以任選一種)。
4.1 C程序設計語言(ANSI C標准)。
程序結構,語法,數據類型說明,可執行語句,函數調用,標准庫函數,指針。
4.2C++程序設計語言(ANSI C++標准)。
C++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法和程序結構,類、成員、構造函數、析構函數、模板、繼承、多態。
4.3Java程序設計(Java 2)。
語言機制(程序結構和語法,類、成員、構造函數、析構函數、繼承、介面)。
4.4Visual Basic程序設計(Visual Basic 6.0)。

❿ WIN7系統,網橋問題,具體如下:

可能不管用,但是你還是可以試試: 囧
CMD(管理員許可權)輸入命令: netsh winsock reset catalog
winsock是Windows網路編程介面,winsock工作在應用層,它提供與底層傳輸協議無關的高層數據傳輸編程介面 netsh winsock reset 是把它恢復到默認狀態
囧... 我雖然沒有雙網卡(台式,只有有線網卡),但是我有個虛擬機,所以模擬你的操作建立了網橋,然後也是直接在「網路連接」里刪除,果然上不了網了...
後來我手動給自己的「本地連接」設置IP,就又可以上網了。(設置IP時發現,發現IP設置全部被「清空」了。我不知道原因)

熱點內容
手機如何設密碼鎖屏 發布:2025-07-10 14:17:06 瀏覽:802
java求絕對值 發布:2025-07-10 14:10:55 瀏覽:653
usb調試開關在哪裡安卓 發布:2025-07-10 13:59:55 瀏覽:78
資料庫維度 發布:2025-07-10 13:54:31 瀏覽:799
c語言位域的賦值 發布:2025-07-10 13:54:30 瀏覽:583
查成績密碼忘了怎麼辦 發布:2025-07-10 13:52:21 瀏覽:818
java死 發布:2025-07-10 13:51:30 瀏覽:996
車輛設施配置有哪些 發布:2025-07-10 13:42:28 瀏覽:820
java的成員 發布:2025-07-10 13:38:59 瀏覽:720
荒島餘生ftp 發布:2025-07-10 13:36:46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