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甲編譯
❶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層組織形式,那麼請問,元朝的里甲制度是什麼呢
元朝是保甲,主要是蒙古人做保長,也是基層組織
❷ 明代對里甲正役是如何規定的
以里甲為單位編派的徭役稱里役或甲役,有正役和雜泛差役兩種。里甲正役是里甲人戶應當的重要差役。里長和甲首為十年輪役制。每年由里長一名偕同甲首督率一甲十戶應役,稱「見年」或「當年」。其餘九里長及九甲人戶在此後九年內輪流應役,稱「排年」。
❸ 什麼是里甲
里甲是明代社會基層組織。城市中的里又稱坊,近城者則稱廂。每里人戶為一百一十戶。洪武三年(1370)始在江南個別地區實行。十四年,經戶部尚書范敏倡議,推行於全國城鄉。
❹ 如何評價galgame《BALDR SKY》
作者:棠海蝶夢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7458175/answer/6762619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入宅門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不知不覺已經入宅3年了。3年間我已經從推義妹都有抵觸的萌新成長為任何神器都來者不拒的hentai!雖然baldrsky是我早期玩過的作品,但是這部作品所帶給我的震撼不亞於任何一部galgame。所以我很高興能夠為這部作品寫評價。對於這部作品,我想從游戲性,劇情和設定這三個角度來進行評價。
首先說說游戲性。如果說大家去看網上的排行,如果說到游戲性,那麼baldrsky一般都在前三之列。但其實我對游戲性這個問題還是很苦惱的,因為本人是劇情黨加手殘,當初通baldrsky的時候多次因為打不過boss而GG,搞得我很是無奈啊有木有。加上我是學電影的,游戲性這種東西根本不懂。不過放到baldrsky這部作品上又不得不說。套用一句電影學的話,一部優秀的電影不僅需要具有藝術價值,更需要商業價值。那麼galgame也是一樣的。機甲戰斗的游戲性明顯提高的是baldrsky的商業價值。高達系列動漫在日本有很高的人氣,開發商把戰斗系統往這方向靠攏是明智的,不管任何商業產物都是以滿足受眾為首要目的的。事實證明它成功了。對於baldrsky的游戲性除了它的出發點其他出色的方面我覺得有三個。
1·繁多的招式和華麗的連招。
baldrsky的戰斗在近距離,遠距離,移動和沖刺四種狀態下可以用不同的技能,遠程的炮彈攻擊,近程的物理攻擊。只要玩家合理地設定技能,在不同的移動狀態下可以打出華麗的連招,享受一下子把敵人連個大半死的快感,雖然我是個游戲小白,不過當時玩的時候對這個感覺也不錯。
2.武器的升級系統。baldrsky的武器根據使用程度進行升級,有些武器需要在其他武器熟練度達到一定程度後才能解鎖。這樣的設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游戲的多樣性和可玩性,繁多的武器種類同樣也增加了戰斗的樂趣。
3.生存模式。生存模式的加入增加了游戲的難度和玩法,讓這部游戲在除了推劇情以外多了一種游戲樣式。在看完整部游戲的劇情後,挑戰一下生存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
請原諒愚昧無知的我為賦新詞強說愁地說了那麼多關於游戲性的廢話,畢竟這部游戲如果不談游戲性還是太說不過去了。如果說的不好歡迎各位大大補充指正,鄙人實在是不懂T^T
接下來我們終於可以進入劇情的話題了。baldrsky雖然游戲性屢屢為人稱道,但本人認為它在劇情上更應該稱之為神作,baldrsky劇情的精妙之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開篇懸念和層進式懸念。
baldrsky的劇情從戰場上男主門倉甲失憶開始,從失憶這個點開始設置了懸念。在這里把懸念這個東西解釋一下,其實設置懸念在劇本里並不是什麼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東西,只要保持劇中某些人知道真相而某些人不知道真相懸念就設置完成了。而baldrsky的亮點並不止在此,而是它在不斷地設置懸念,我把它稱之為層進式懸念。
我們把它放到游戲內具體說,在蕾篇中,從甲失憶到治療的記憶溯行開始,不過短短的二章,而甲作為一個傭兵夢見的卻是校園時代的小清新生活,那麼一個問題又被拋出了,為什麼曾經一個普通的學院生會變成殺人不眨眼的傭兵呢?懸念再次被設置,而這個問題也在隨後的劇情里有一定程度的解答,就是甲坐列車去星修學院的時候,發現那裡已經成為一片廢墟。灰色聖誕節隨之出現。看到這里之後玩家都會明白在甲身上一定發生了什麼悲慘的事情,而這個事情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的設置又調起了玩家的興趣。說到這里應該明白了吧,baldrsky的劇情不斷地在設置懸念,在蕾篇的最後甲的記憶都沒有完全恢復,但我認為這對一個平行世界的結局並沒有什麼影響,反而更加不斷出現上一篇章的懸念在下一章解謎的情況,挑起了玩家對下一條線劇情的興趣。不得不嘆服編劇的巧妙安排,基本上到空篇的結束,所有一切的懸念才解開。劇情才終於串成一條完整的線,本人當初玩好的時候那種豁然開朗的感情真的是不可言喻的。
總體而言,baldrsky是以一種提出謎團為開始,解謎為過程,然後結尾補完的形勢來敘述劇情的。這樣既調動了玩家的積極性又使得劇情不至於割裂,這樣的形勢是本人十分喜歡的。
二.多種不同勢力的立場關系與復雜的矛盾
如果說劇本中最吸引受眾的因素是什麼,那麼毫無疑問就是矛盾。矛盾帶給我們的可以是激烈的爭端也可以是更加重口味的劇情。而baldrsky矛盾就是建立在多種不同勢力的立場上的。作品的勢力基本上有這幾種,主角和蕾、魔狼、方舟集團、goat統合軍、多米尼恩教會、德雷克斯勒機關、cdf軍警隊、dying-slave傭兵團八個勢力。簡直可怕對不對。其中魔狼和方舟、goat和cdf、教會和德雷克斯勒機關幾乎為同一陣線。這八個勢力除了dying-slave和多米尼恩基本是黑化組織以外,其他組織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亦正亦邪的圓形人物。下面本人就來簡單地分析一下各勢力的立場和關系。
首先附上一張baldrsky人物關系圖。
<img src="https://pic2.mg.com/50/d52a7605d77af5288e90dee9888d_hd.pn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2.mg.com/d52a7605d77af5288e90dee9888d_r.png">
主角:追查灰色聖誕節的罪魁禍首德雷克斯勒機關,魔狼首領是其父親,方舟總裁橘聖良是其叔母。
方舟與魔狼:ai派系,支持通過ai造福人類生活,雖然整個游戲是以ai派為主導的,但方舟公司的方舟計劃(將現實破壞使人永遠活在ai中)同樣不被認可。
goat與cdf:反ai派,反對ai進行人類的世界,與方舟魔狼和教會敵對。cdf軍警須藤雅是主角等人的摯友,千夏是goat中尉,蕾的父親熏是goat總大將。
多米尼恩:ai派,運用人對去世的親人或者戀人的眷戀而控制他們的邪惡教會,幾乎與所有其他勢力敵對。水無月真作為多米尼恩的巫女。
德雷克斯勒機關:一群開發編譯者的科學家組成的機關,其中包括菜葉的父母和主角的老師久利原直樹,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被十九操控的久利原之外,其他科學家均是好人。編譯者本是開發出來凈化城市的科學,而被久利原篡改成為毀滅世界的造物。
dying-slave:變態角色吉魯貝魯特率領的傭兵團,專門做壞事!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baldrsky的矛盾可以說是渾然天成的。主人公門倉甲的親人和摯友們分別被分在了不同的勢力中,有許多關系甚至是敵對的,那麼甲在面對親人摯友作為敵人的時候,他會如何抉擇呢?可以說,在不同的篇章中不同的矛盾被激化到了極點。因為其中每一個角色的立場都非常堅定,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有過悲慘的經歷。甲看到空在面前溶化,千夏全身肢體報廢換成了義體,熏的妻子因為信多米尼恩而死,真無法接受自己惡作劇害死了姐姐……這樣堅定的立場使原本是摯友的他們或多或少地成為了敵人。每個人為了自己的立場而戰,於是出現了蕾篇菜葉的死,菜葉篇千夏的死,雅的死,千夏篇聖良和亞季的死……雖然在最終的結局一切end的bad因素全部被化解,但是在通第一遍的時候,這種矛盾激化到最後迸發出來的火焰,的確是可歌可泣的。
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神轉折
大家從小到大讀書的時候,一定在語文書上看過這么一句話「給你的作文來個歐·亨利式結尾(如果沒有看到過的同學不要質問我,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好好學語文),baldrsky中的轉折有很多,包括蕾篇中甲背著的是蕾而不是空,千夏篇中方舟計劃的出現,各個奇點的出現,0世界中甲死去的真相。而最可以被稱之為神的就是0世界的真相。為什麼這么說?因為編劇通過這個巧妙的設定來給我們講述了兩個故事,有人或許不太明白。其實空的戲份和對甲的愛情可以說是所有女主裡面描述的最少的,作品主要描述的是男主對空的感情。這也使得許多人覺得女1毫無存在感,其實不然。作品開始描寫的是其他世界甲在灰色聖誕節後為了替空報仇而追尋德雷克斯勒機關,從一個小清新成長為殺人不眨眼的傭兵的故事。讓人感受到的是甲對空滿滿的愛意。那麼在0世界呢?甲死去的世界空又在做什麼?這樣說就明白了吧,這兩個故事一個主角是甲,而另一個主角就是空。甲能夠為空做的事,空同樣也為甲做了(值得吐槽的是空沒有泡凱子而甲去泡妹子了),不過劇情需要也沒辦法。編劇在表現甲對空的愛的時候同樣也表現了空對甲的愛,整部作品止此一處雖然略顯單薄,但是也難掩編劇巧奪天工之處。
然後我們來談談設定。設定我想分為背景設定和人物設定來談。人物設定並不是評價人物的畫風好不好看,因為這是個人喜好的問題。有人也許喜歡這種畫風而有人會認為很渣,本人認為baldrsky的畫風並不算特別贊,而當時玩的時候一個從來不碰二次元的室友卻跟我說蕾畫的真漂亮……所以本篇人物設定只是進行人物的刻畫和性格分析。
一、背景設定
一個好的背景設定可以決定一個故事的質量,這絕對不是一句危言聳聽的話。試想,如果讓你寫一個劇本,背景設定只能在學院的普通學生身上,你就算寫出花來也最多也就是校園愛情劇或者是什麼重口味ntr的東西。而baldrsky將背景設定在一個ai虛擬技術和混論現實世界相結合的背景下,把戰爭、感情、人性等元素成功融合,不得不佩服編劇的腦洞。
二、人物設定
桐島蕾
<img src="https://pic4.mg.com/50/_hd.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
蕾的人氣可以算是baldrsky中最高的一個,本人也十分喜歡蕾這個角色,雖然不是最喜歡。而我認為蕾這個人塑造的好的地方在於她為男主的奉獻和她本身的羞澀大小姐性格。蕾出現的時候就出現了這么一段劇情
<img src="https://pic4.mg.com/50/_hd.pn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_r.png">蕾旁若無人地睡在甲身邊,沒錯,簡直像個bitch一樣,然後甲開始yy軍旅生涯的女人是不是都這樣。而看了後續劇情的我們很明顯地知道蕾不是這樣的人,正相反蕾是極其羞澀而高傲的大小姐。就像托爾斯泰在塑造卡列寧娜的時候,並不是讓她以一個娼婦的身份對著別人喊:」沒錯,我就是她的情婦。「而是讓她作為一個有修養的貴婦人的形象。這樣反差的對比鮮明地映襯出蕾對甲深深的感情並且表現了蕾對甲的完全奉獻精神。她就作為一個手下毫無怨言地跟在甲的身邊,不離不棄。蕾旁若無人地睡在甲身邊,沒錯,簡直像個bitch一樣,然後甲開始yy軍旅生涯的女人是不是都這樣。而看了後續劇情的我們很明顯地知道蕾不是這樣的人,正相反蕾是極其羞澀而高傲的大小姐。就像托爾斯泰在塑造卡列寧娜的時候,並不是讓她以一個娼婦的身份對著別人喊:」沒錯,我就是她的情婦。「而是讓她作為一個有修養的貴婦人的形象。這樣反差的對比鮮明地映襯出蕾對甲深深的感情並且表現了蕾對甲的完全奉獻精神。她就作為一個手下毫無怨言地跟在甲的身邊,不離不棄。
我什麼都無所謂,只要在中尉的身邊。
<img src="https://pic1.mg.com/50/_hd.pn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_r.png">
渚 千夏
<img src="https://pic4.mg.com/50/_hd.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同蕾一樣,千夏也是人氣很高的角色,但是本人並不喜歡,也許本人喜歡的是萌系路線。千夏這個人物塑造的最大的亮點我認為是刻畫了她作為一個女人的自私。包括在學院時代,所有女主幾乎都喜歡甲,而只有千夏主動展開了攻勢。可以說,千夏是一個敢愛敢恨的人,追求甲失敗之後雖然一直表現的悶悶不樂,但是在灰色聖誕節那天她也祝福了空和甲。面對家裡的困境的時候,她能夠挑起重擔,在腿傷無法扶持家庭的時候,她能夠接受輟學的結果。但是千夏還是整個baldrsky中最偏執而自私的女主。學院時代她希望自己能夠獨占甲,加入goat後又偏執地對菜葉,亞季等人出手,雖然這一切源於她慘痛的經歷,但是她對曾經的摯友和無辜的人動手卻也是很難被原諒的。如果你愛一個人,那麼就放他走。但是千夏不是那麼做的,即使在千夏篇最後,她仍然是想獨占著甲,所以千夏篇最終結局是整個baldrsky最悲傷的結局,這是甲的選擇和千夏的自私的結果。同蕾一樣,千夏也是人氣很高的角色,但是本人並不喜歡,也許本人喜歡的是萌系路線。千夏這個人物塑造的最大的亮點我認為是刻畫了她作為一個女人的自私。包括在學院時代,所有女主幾乎都喜歡甲,而只有千夏主動展開了攻勢。可以說,千夏是一個敢愛敢恨的人,追求甲失敗之後雖然一直表現的悶悶不樂,但是在灰色聖誕節那天她也祝福了空和甲。面對家裡的困境的時候,她能夠挑起重擔,在腿傷無法扶持家庭的時候,她能夠接受輟學的結果。但是千夏還是整個baldrsky中最偏執而自私的女主。學院時代她希望自己能夠獨占甲,加入goat後又偏執地對菜葉,亞季等人出手,雖然這一切源於她慘痛的經歷,但是她對曾經的摯友和無辜的人動手卻也是很難被原諒的。如果你愛一個人,那麼就放他走。但是千夏不是那麼做的,即使在千夏篇最後,她仍然是想獨占著甲,所以千夏篇最終結局是整個baldrsky最悲傷的結局,這是甲的選擇和千夏的自私的結果。
即使我全身都不是我的身體,我依然愛你。
<img src="https://pic1.mg.com/50/_hd.pn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_r.png">十九
說到十九這個baldrsky的最終boss,其實我是比較持否定態度的。因為作為一個優秀劇本的最終boss,絕對應該塑造成一個圓形人物的。但是編劇把十九幾乎設定成一個非人類的東西了,他不斷地追求ai科技,最終成為了人類都不是東西。所幸編劇還是給了十九一個比較好的設定,那就是十九曾經也是追求過感情,而他所追求的感情竟然主要是母愛。我認為這個情感是親情而不是愛情的設定是比較不錯的。十九畢竟曾經也是人類的存在,所以他內心中充滿了對母親的渴望,這么一個能力足以毀滅世界的狂人最終竟然只是像一個孩子一樣渴望著母親的愛。也許,讓整個世界量子化並不是他真正的目的,他真正的目的僅僅是……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生活罷了。
若草 菜葉
<img src="https://pic4.mg.com/50/_hd.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
好了,總算到了壓軸戲,現在來分析本人最愛的若草菜葉啦。心情很是激動。菜葉這個角色讓我用一句話說,就是純凈的像水一樣的女人。她堅強地一個人在清城市的網吧打工為生。即便她沒有戶籍,即便她住的是窄的連廁所都沒有的房子,即便她天天做的是又臟又累的活。她沒有尋求任何人的幫助,哪怕是富二代的摯友亞季。蕾有甲的依靠,千夏有熏大叔的依靠,真無法接受現實進入多米尼恩。在戰場上她們所有人都比菜葉強,但是在心靈上菜葉卻強過她們所有人。因為菜葉依靠的僅僅是對甲的思念和自己而已。不僅如此,菜葉是整個baldrsky最純的人,跟其他人不一樣,她的手上沒有沾上一點鮮血,到最後她仍然純凈如初。從她父母無故去世,她沒有悲嘆命運的悲慘,依然熱情而又堅強地生活著。她沒有才能,但她努力想要完成父母的夢想;她很普通,但她把愛心給了如月寮的每一個人;她喜歡甲,但她只是默默地注視著他。她是如此憧憬著父母,所以在灰色聖誕節之後她仍相信著久利原直樹。她只是一個憧憬著愛情的女孩,她只是一個想把關愛帶給他人的女孩,她只是一個笑對人生熱情的女孩,她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她單純的不能再單純,這樣的女孩為什麼會作為全劇本最虐的一條線的女主?為什麼會被植入編譯者?為什麼會被dying-slave輪x?不管什麼時候,她都愛著她人,信任著她人,難道這樣有錯嗎?在我看來,菜葉就像一朵百合,是那麼溫柔,那麼純潔。當奇點出現,菜葉體內的編譯者停止,菜葉和甲在草原上擁抱的時候,我想菜葉一定是全世界最幸福最滿足的人。
太好了,最終沒有笨笨地把事情搞砸。其實……我從……一開始就喜歡甲了。
<img src="https://pic2.mg.com/50/_hd.pn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2.mg.com/_r.png">後記
以上只是本人對baldrsky的一點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另外,歡迎各位同好和大神一起討論該作。如果對本人的觀點有什麼批評指正歡迎補充。
原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7458175
轉自知乎,侵刪
所以說不是知乎上面就有個一模一樣的問題嗎
❺ 明代里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里甲是明代社會基層組織。城市中的里又稱坊,近城者則稱廂。每里人戶為一百一十戶。洪武三年(1370)始在江南個別地區實行。十四年,經戶部尚書范敏倡議,推行於全國城鄉。
一里之中多推丁糧較多的十戶為里長,其餘百戶分為十甲,甲設甲首。里長對上級官府負責,管束所屬人戶,統計本里人戶丁產的消長變化,監督人戶生產事宜,調理里內民刑糾紛,並以丁糧和財產多寡為序,按賦役黃冊排年應役。初期里甲不可挪移。正統六年(1441)規定:排年裡長「設有消乏,許於一百十戶推丁多糧多者補充」;如里內有死亡絕戶,本里又無帶管分析人戶補充,可從鄰里多餘人戶中撥補。如鄰里亦無多餘人戶,准許同人戶至少的里合並。
❻ 鄉里制度和里甲制度的名詞解釋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封建國家由於其統治能力和地方財力的限制,在基層社會的管理上,有「皇權不下縣」的傳統。在廣大漢族地區,縣以下的治理則是建立自治型的鄉里制度。鄉里制度本質上是一種以鄉紳為骨乾的家族治理機制。由於民族地區的政治統治實行土官、土司制度,民族地區的鄉村社區治理與漢族的鄉里制度各有特色,互相映襯。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層組織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黃冊制度的基礎之一。關於里甲制的編制,眾多的學者普遍認為一百十戶為一里是定製,且它一直保留至里甲制的瓦解。明初,明太祖制定一百十戶為一里的規定是為了便於黃冊制度的推行及完善地方機構等原因,而以一百十戶為一里的編制也確實有其特定的作用。
❼ 里甲制度的制度作用
2700多年前的管仲在他的《管子·立政》中就詳細介紹了一種「里甲制」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內容為,居民每五家編為一伍,設一伍長,五伍為里,設一里長。然後逐級增加戶數,並設立相應管理者。這樣,從窮鄉僻壤直到中央皇帝,就都形成了一張巨大的管理網,一切都在管理控制之中。
這樣的里甲制,不但可以用於日常的治安管理,還可以用於收取稅金的系統,一旦到了戰爭年代,甚至可以成為徵集軍隊的體系。現代社會的戶籍制度,從本質上說,與這一體系沒有多大不同。
朱元璋在全國推行的里甲制度,盡管是自上而下賦予地方社會的統一的行政性組織,但卻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可以容納基於地緣和血緣而形成的各種關系和組織。
一方面,由於里甲的首要任務是提供政府所需徭役,編排時必須考慮各里之間人丁事產的均衡問題,因而對富室大戶聚居的較大自然村的分割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政府又試圖保持既存的地緣和血緣關系的相對完整性,因而強調「凡編排里長,務不出本都」,在推行糧長制的地區也以「都」為基礎劃分糧長管區。可以說,朱元璋的目的並不是拋棄或打碎原有的社會組織原則和秩序,而是試圖在現存的社會結構的基礎上,形成人口居住、土地佔有和賦役責任高度結合的機制,實現基層社會控制的一元化格局。
從《教民榜文》等文獻中可以明顯看出,在朱元璋的政治藍圖中,里甲的功能絕非僅限於賦役的科派和徵收,每個里甲都應當是一個對地方各種公共事務統一管理的行政組織,同時也應當是一個相對封閉的且有很強集體認同感的合作社區。社區中的成員要相互幫助,也要相互監督;本社區的成員未經批准不準擅自離去,外來的成員也不能在本社區隨意活動和居留。
❽ 里甲的里甲詞義
一里之中多推丁糧較多的十戶為里長,其餘百戶分為十甲,甲設甲首。里長對上級官府負責,管束所屬人戶,統計本里人戶丁產的消長變化,監督人戶生產事宜,調理里內民刑糾紛,並以丁糧和財產多寡為序,按賦役黃冊排年應役。初期里甲不可挪移。正統六年(1511)規定:排年裡長「設有消乏,許於一百十戶推丁多糧多者補充」,如里內有死亡絕戶,本里又無帶管分析人戶補充,可從鄰里多餘人戶中撥補。如鄰里亦無多餘人戶,准許同人戶至少的里合並。
以里甲為單位編派的徭役稱里役或甲役,有正役和雜泛差役兩種。里甲正役是里甲人戶應當的重要差役。里長和甲首為十年輪役制。每年由里長一名偕同甲首督率一甲十戶應役,稱「見年」或「當年」。其餘九里長及九甲人戶在此後九年內輪流應役,稱「排年」。
里甲正役主要項目是:
①徵收稅糧。稅糧包括夏稅和秋糧,分別在夏秋兩季依地畝由里甲負責催收。若里甲有逃亡人戶,稅糧照征,由里甲賠納。
②辦運上貢物料。《禹貢》有所謂「任土作貢」,歷代沿襲,各地方以其物產上貢。明朝天子玉食,軍國所需等物料皆責之里甲,科派民間。北方的府、州、縣上貢的比較少,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區比較多。如遇派納的物料非本地所產,里甲人戶必須出銀購買供辦。
③支應官府的公用,一些地方衙門中的皂隸、禁子、庫子、斗級等均出自里甲,官員們的生活用具,學校生員的用項,鄉官的年例禮物、夫役,地方上的鄉飲酒禮費用,送生員赴考的路費,為進士和節婦建立牌坊,饋送過往官員,支應驛夫鋪陳酒食,甚至刑場上殺人用的木樁石灰,也由民人備辦。至於額外需索,以一科十,中飽私囊,更是到處皆是。而由於里長「放富差貧」,導致徭役嚴重不均。明代中葉後,隨著一條鞭法的實行,里甲正役逐漸攤入地畝,折銀徵收,雇募應役,里甲十年應役之法逐步廢棄,里甲逐漸失去其原來對人民的控製作用。
❾ 明代的里甲制度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層組織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黃冊制度的基礎之一。明初,明太祖制定一百十戶為一里的規定是為了便於黃冊制度的推行及完善地方機構等原因,而以一百十戶為一里的編制有其特定的作用。
中文名
里甲制度
時代
明朝
屬性
基層組織形式
編制
一百十戶為一里
快速
導航
實行原因
編制方法
制度特徵
歷史影響
制度作用
制度萎縮
學者解析
商業里甲制
制度簡介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層組織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黃冊制度的基礎之一。關於里甲制的編制,眾多的學者普遍認為一百十戶為一里是定製,且它一直保留至里甲制的瓦解。明初,明太祖制定一百十戶為一里的規定是為了便於黃冊制度的推行及完善地方機構等原因,而以一百十戶為一里的編制有其特定的作用。
實行原因
明朝初期,開國皇帝朱元璋試圖通過推行里甲制度規范地方社會的權力結構,形成以安分守法的地主富民為鄉村社區領導層的社會政治秩序。但這一理想化的制度設計很難長期維持下去。
到明代後期,特別是到晚明,在一系列因素——如人口數量的增長和遷移率的提高,鄉村社區成員之間貧富分化程度的加劇,商品經濟發展對鄉村社會的沖擊和影響等等——的綜合作用下,建立在里甲體制上的原有鄉村社區呈現出明顯的分解趨勢,糧長、里長之類的職役性地方精英的社會地位大幅衰落,鄉村社會的支配權力轉移到紳士、土豪等非職役性地方精英手中。這一現象是晚明社會變遷總體進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
編制方法
為了全面地把握晚明鄉村社會結構與控制機制的種種變化趨勢,有必要首先討論一下作為明代鄉村統治的基本組織的里甲制度,以及這一基層組織體系在明代後期日益陷於分解的境況。
明朝建立後,並未立即制定統一的基層組織框架,各地的鄉里組織有的是從元朝延續下來的,也有的是重新組編或創立的。到洪武十四年(1381),朝廷下令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里甲制度,鄉村社會原有的基層組織基本上都被整合到這個統一的制度框架中。里甲的編制方法,是每110戶編為1里,由丁糧最多的10戶擔任里長,其餘100戶則稱為甲首。各里中無力承擔差役的鰥寡孤獨人戶,則帶管於110戶之外,稱為畸零戶。10名里長以10年為一個周期輪流應役,先後順序根據丁糧多寡預先編排,每年由1名里長率領10名甲首應當差役,並負責「管攝一里之事」。
洪武二十四年(1391)第二次攢造黃冊時,又規定組編里甲時應維護「都」這種原有的鄉村區劃的完整性。比如一都有600戶,將550戶編為5里,剩下的50戶則分派於本都,附各里長名下帶管當差,不許劃撥別都人戶補湊。對於年老、殘疾、10歲以下的幼童、寡婦以及外郡寄庄人戶,則仍編為畸零戶。這樣,110戶之外的人戶,便區分為須承擔差役的「帶管戶」和不負擔差役的「畸零戶」兩類,不過許多地方常常將兩者混同為一體。里長之外,各里還設有里老人之職,負責教化、勸農以及對民間輕微案件的審理。
此外,在南直隸、浙江、湖廣、江西、福建等田賦數額較多的省份,明朝政府還陸續建立了糧長制度。糧長的編派,大致是「以萬石為率,其中田土多者為糧長,督其鄉之賦稅」。不久糧長還有了被稱為「區」的明確的地域管轄范圍,而「區」則是以「都」為基礎劃分的,根據稅糧數的多少,有的地方是一都設置一區或數區,有的地方則是數都合並為一區。
❿ 里甲制度的歷史影響
里甲制設立之後,明太祖為了教化的目的,又在里甲之內設立了老人制。敬老尊賢是中國傳統的一種美德,歷代的地方官也常常請教這些老人來解決地方上的糾紛。明太祖很重視這些老人所扮演的角色,所以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設立了老人制。規定在里甲之內,凡年齡在五十歲以上,有德行、有見識,而為大眾所敬服者,每里推選三名、五名或十名老人,負責解決地方上的糾紛,督導人民勤務農桑,並且勸告人民遵守「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等六倫之教訓。這種勸人為善及勤務農桑的職責,有點像元代社長的任務。但是明代的老人的權力比社長大,他們擁有些微的司法權,可以處理地方上的小爭端。明太祖對老人也相當禮遇,常常召見這些人。有功的老人,也常給予出仕的機會。明太祖可以說是歷代帝王中最重視老人教化功能的一位皇帝。
除了里甲之外,明代又有鄉約及保甲的組織。明代的鄉約與宋代並無太大的不同,不再贅述,在此僅談保甲組織。明代政府因有里甲制,所以未行保甲制。但有些地方官,為了治安的需要,仍然組織民眾,以保衛鄉里,王守仁就是其中的一位。明武宗正德十二至十五年(1517—1520年)之間,王守仁平朱宸濠之亂時,曾經設立十家牌法。規定十家注冊成一牌,每天輪流由一人持牌,調查十家之內有無可疑之人,隨時向地方官報告。不過,這種保甲組織僅僅是地區性的組織,並未遍及中國。所以明代地區性的保甲制與宋、清兩代在中國實施的保甲制有很大的不同。到了清代,不僅把宋以來的保甲制施行於全中國,甚至把鄉約法及里甲制也實施於中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