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分鏡頭腳本
A. 分鏡頭腳本也叫什麼
分鏡頭腳本又稱攝制工作台本,也是將文字轉換成立體視聽形象的中間媒介,主要任務是根據解說詞和電視文學腳本來設計相應畫面,配置音樂音響,把握片子的節奏和風格等。
分鏡頭腳本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是前期拍攝的腳本。
二是後期製作的依據。
三是長度和經費預算的參考。
需知:
分鏡頭腳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築大廈的藍圖,是攝影師進行拍攝,剪輯師進行後期製作的依據和藍圖,也是演員和所有創作人員領會導演意圖,理解劇本內容,進行再創作的依據。
分鏡頭腳本的格式: 電視節目的分鏡頭腳本,通常採用表格的形式。
分鏡頭腳本的寫作方法是從電影分鏡頭劇本的創作中借鑒來的。一般按鏡頭號,鏡頭運動,景別,時間長度,畫面內容,廣告詞,音樂音響的順序,畫成表格,分項填寫。對有經驗的導演,在寫作時格式上也可靈活掌握,不必拘泥於此。
B. 請問什麼是動畫分鏡頭腳本,什麼是電影分鏡頭腳本以及什麼是廣告分鏡頭腳本
分鏡頭腳本一般是寫的,根據需要一般包括"鏡號\時長\地點\人物\情節\景物\道具\音樂\音效\字幕\旁白"等內容,可繁可簡.
影視廣告文案主要靠寫,但有時(尤其是在對客戶進行創意闡述時)也需要畫草圖進行說明.
文憑貌似不重要,如果是做文案的話可以是廣告專業,也可以是學中文的,甚至只要你有創意就可以,門檻比較低,但做起來比較辛苦.
C. 什麼是分鏡頭腳本
想了解什麼是分鏡頭腳本,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分鏡頭。
分鏡是在文字腳本的基礎上,導演按照自己的總體構思,將故事情節內容以鏡頭為基本單位,劃分出不同的景別、角度、聲畫形式、鏡頭關系等,等於是未來影片視覺形象的文字工作本。後期的拍攝和製作,基本都會以分鏡頭劇本為直接依據,所以也稱為導演劇本或工作台本。
分鏡頭劇本的內容一般包括鏡號、景別、攝法、長度、內容(指一個鏡頭中的動作、台詞、場面調度、環境造型)、音響、音樂等,按統一表格列出。對於分鏡頭來說,可以通過畫面表達,也可以通過文字表達。但是就溝通效果來看,圖畫的傳遞效果要強於文字效果。
分鏡頭的存在可以降低影視製作成本,可以減少劇組在動作、鏡頭、走位上浪費的時間。
文字分鏡
D. 分鏡頭腳本又稱為什麼
電影背後的魅力之了解分鏡頭
一、分鏡頭介紹
分鏡頭,即分鏡頭腳本,又稱攝制工作台本,"分鏡頭劇本"又稱"導演劇本"。也是將文字轉換成立體視聽形象的中間媒介。是導演將整個影片或電視片的文學內容分切成一系列可攝制的鏡頭的劇本,以供現場拍攝使用的工作劇本。
張藝謀導演《英雄》電影的部分分鏡頭腳本
二、分鏡頭的構成要素
分鏡頭腳本的主要任務是根據解說詞和電視文學腳本來設計相應畫面,配置音樂音響,把握片子的節奏和風格等。正規的分鏡頭腳本需要以下幾大要素(要素可根據自己的習慣刪減):
(1)鏡號:每個鏡頭按順序的編號;
(2)景別:一般分為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和顯微等;
(3)技巧:包括鏡頭的運用-推、拉、搖、移、跟等,鏡頭的組合-淡出談入、切換、疊化等;
(4)畫面:詳細寫出畫面里場景的內容和變化,簡單的構圖等;
(5)解說:按照分鏡頭畫面的內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說為依據,把它寫得更加具體、形象;
(6)音樂:使用什麼音樂,應標明起始位置;
(7)音響:也叫效果,它是用來創造畫面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如現場的環境聲、雷聲、雨聲、動物叫聲等;
(8)長度:每個鏡頭的拍攝時間,以秒為單位。
《劍三》開幕腳本
三、腳本的畫面處理技巧
腳本的好壞和繪畫能力沒關系,但是邏輯一定要清晰,下面是腳本的一些基本處理技巧。
腳本畫面的處理技巧距離我們並不遠,淡入、淡出、疊加等,一般的剪輯軟體中都會有這些功能,其實這些都屬於腳本的畫面處理技巧,只是比較初級,除去這些常見的,還包括,入畫、出畫、閃回等等……
電影的畫面處理技巧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個「過度」,而這個「過度」的加入直接讓幾張圖片和幾段文字的分鏡頭腳本具有了生命力,而拍攝者也正是看著這樣的腳本,心中才能流淌出運動的畫面。
四、分鏡頭腳本的手繪美感
手繪的腳本只能決定分鏡頭的美感,不能決定它的好壞。只要通過畫面銜接技巧和景別,讓畫面在腦中流淌起來就足夠了,再加上最早創作時那一閃而過的靈感,分鏡頭都能很好的將這些靈感保存,因此,在創作初期搞一個簡單的分鏡對後期的拍攝幫助會非常大。
E. 什麼是分鏡頭腳本
分鏡頭腳本是我們創作影片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備。
分鏡頭腳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築大廈的藍圖,是攝影師進行拍攝,剪輯師進行後期製作的基礎,也是演員和所有創作人員領會導演意圖,理解劇本內容,進行再創作的依據。
分鏡頭腳本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是前期拍攝的腳本;
二是後期製作的依據;
三是長度和經費預算的參考。
鏡頭角度
平視:特點是視平線在畫面人物或主體的頭部或上部。(該角度給人平實和自然的感覺)
俯視:特點是畫面在人物頭部或主體的頂部以上,層次和運動比較清晰,但表情不容易被看清。
仰視:特點視點在畫面人物的腰部或主體的下半部以下。形象顯得高大,但也會產生主體形象變形的特點。
混合運用:通過平視,俯視,仰視的組合來達到希望的效果。
F. 分鏡頭腳本怎麼寫
就是把原來的文字語言視覺化的一個過程,當你讀一篇小說的時候,腦海中會浮現出一幅幅畫面,每個人的想像是不同的.而分鏡頭腳本就是要把這些內容寫出來、畫出來,提供給製作參考.舉一個例子,原作中對一個人的描寫是很「漂亮」,在分鏡頭腳本就不能這么寫,而應該是很具體的敘述:烏黑的頭發很長,穿著紅色上衣,綠色裙子,眼睛大、睫毛長,瓜子臉……等等,盡量詳細,至少可以讓服裝和道具知道要准備什麼東西.
一般具體寫的話,要使用表格要劃分出場景、鏡頭、景別、畫面描述(或者直接上圖)、對白、音效等幾列,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增減.
G. 導演都是自己親自畫分鏡頭腳本的嗎
導演一般都是自己親自畫分鏡頭腳本的,畫是第二步,第一步是在腦中生成畫面,有了畫面組合後,有畫功的導演就直接畫出來了,沒有畫功的導演會寫文字分鏡頭。之後會找到專業的故事版畫師升級或者完善故事版。
導演,是創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藉助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藝術家,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作為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的任務是:組織和團結劇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技術人員和演出人員,使他們充分發揮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勞動融為一體。
一部影視作品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視作品的風格,往往體現著導演的藝術風格和看待事物的價值觀。
導演發展背景:
在導演誕生之前,組織演出的工作由劇作家、富有經驗的主要演員或劇院經理來擔任。隨著戲劇自身的發展,戲劇導演的定義也在與時俱進。20世紀,導演的作用在戲劇演出中越來越重要。一般戲劇史公認的第一位導演是德國的梅寧根公爵。
在中國,電影未出現之前,相對歷史的戲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導演身份的出現和確立是很重要的——這至少說明,只有在戲劇的各種物質和精神要素都有了相當的積累發展後,才需要導演來統一各戲劇元素,來組織演出。
19世紀末,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創造了電影藝術,二十世紀初英國的約翰·貝爾德創造了電視技術,影視的出現使導演的再創作以影視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
包括對文學劇本的構思,對導演影視作品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
然後物色和提案提議選擇演員,並根據具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視作品總的創作計劃。
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視作品全部攝制完成為止。藝術上沒有服從領導和聽命指揮,導演也不是電影的「教頭」,導演的職能就是作為組織電影的安排者之一和電影的總指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