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本美術
⑴ 怎樣寫漫畫腳本格式是什麼
動畫腳本和劇本不一樣,劇本像小說一樣的。
腳本應該記載台詞,對話,動作之類的東西,是使劇本或小說詳細化的工作,具體到人物的對話,場景的切換,時間的分割,是劇本的展開,細節比較多。
編輯本段 回目錄動畫腳本的特點
動畫腳本:文字寫好之後,就要畫成畫面,但它並不是真正的動畫圖稿,它只是一連串的小圖,詳細的畫出每一個畫面出現的人物、故事地點、攝影角度、對白內容、畫面的時間、做了什麼動作等。
這個腳本可以讓後面的畫家明白整個故事進行的情形,因為從「構圖」之後的步驟,就開始將一部卡通拆開來交由很多位畫家分工繪制,所以這個腳本一定要畫得越詳細越不會出差錯。
將文字劇本詳細讀過,經由動畫家以卡通語言再整理消化後開始繪制分鏡腳本, 人物位置,地理環境都要畫出 ,場景要十分清楚 ,對白、動作、音效、秒數都要寫好 ,鏡頭運用、特效(如透過光、高反差…)也須註明, 腳本繪制工作最佳人選應當由對電影十分了解的卡通導演擔任, 視線、進出場方向、觀點都要畫得很順暢
⑵ 畫分鏡腳本需要很強繪畫功底嗎
肯定要繪畫功底卅,分鏡是個很值得講究的東西。宮崎駿的畫功...大哥,他是一個畫到把手都畫廢了的大師,能夠超過他的人有幾個?何況他本人很反感用電腦製作,堅持用手繪完成作品,有幾個人能夠超越這樣的人?
⑶ 游戲開發包裡面都有什麼美術資源和腳本嗎
美術資源(包括角色,場景模型資源,貼圖,動作,UI),程序(包括圖形,聲音,物理,AI,UI等)還有音樂資源(包含游戲中音樂和音效),大部分文件都是壓縮加密的,為了防止被盜用。
⑷ 漫畫腳本的正確格式!
漫畫腳本是繪制漫畫的前期准備之一,其主要任務是根據思維的故事內容來設計相應的畫面。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是前期繪畫的腳本。
二是後期製作的依據。
三是長度和經費預算的參考。
日本的商業化文化同時還存在著非常讓人不理解的一面,比如說鴨蛋超人、可賽前來拜訪之類,庸俗並且毫無意義的重復——就算是商業,也沒必要非讓人吃得瀉了肚不可吧?
當然,這也許只是日本的一種民族性,和漫畫沒有關系,但是如果可以把這種文化當作正常藝術創作中的流毒,我們就有必要稍加防範。
日本漫畫腳本的套路:
日本漫畫發展之後,經驗已經成熟到了很多東西不言自明的程度,他們對於腳本的創作也是完全駕輕就熟的。他們有職業的腳本作者以及代表出版社對腳本進行修訂的編輯。
這二者就象火車的鐵軌,將漫畫腳本手推車式的創作變成火車式的高速大量生產,這種條件我們還完全不具備。對於日本的這種體制下的產生的漫畫腳本,我們沒有實力進行模仿。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日本的漫畫腳本因為產業化而走向了套路化。就象好萊塢的套路一樣,除了少量「大片」以外,更多的是應一時之需的商業垃圾。近幾年國內盜版書泛濫成災,其中充斥了大量的這種垃圾漫畫——既庸俗又引人入勝,在矛盾中體現了商業漫畫的特點。
⑸ 想學動畫腳本創作應選什麼專業
高考的時候不是考專業嗎?一般都是計算機類型的,還有動漫設計的,都是電腦程序這種,不過大專比較多。
⑹ 要畫分鏡腳本需要很強繪畫功底嗎
基本的功底是必要的,其餘要看你的自己的畫風和構思,宮崎駿嘛,畫工大師,腳本大師。
⑺ 動漫里腳本是什麼意思
指的是根據思維的故事內容來設計相應的畫面,記載台詞,對話,動作,使故事腳本或小說詳細化的工作,具體到人物的對話,場景的切換,時間的分割等。
動漫腳本在創作中應該以服務於該動漫預定讀者群為參照,製造能夠或有利於以動漫鏡頭語言表達的情節,設計畫面能夠描繪的場景氣氛。
動漫腳本應該像電影劇本那樣分出場景和要素,有利於直接的專業操作,它既有文學的特性又有劇本的特性,對於由幾種特性混雜起來的事物,我們需要將它的各種性質分解開來,與它自身獨有的特性加以比較,最終使我們獲得一個最為明確的認識。
圖為上海美術電影製品廠《文同胸有成竹》的動畫腳本原件:
(7)腳本美術擴展閱讀
特點
文字寫好之後,就要畫成畫面,但它並不是真正的動畫圖稿,它只是一連串的小圖,詳細的畫出每一個畫面出現的人物、故事地點、攝影角度、對白內容、畫面的時間、做了什麼動作等。這個腳本可以讓後面的畫家明白整個故事進行的情形。
將文字劇本詳細讀過,經由動畫家以卡通語言再整理消化後開始繪制分鏡腳本, 人物位置,地理環境都要畫出 ,場景要十分清楚 ,對白、動作、音效、秒數都要寫好 ,鏡頭運用、特效(如透過光、高反差…)也須註明, 腳本繪制工作最佳人選應當由對電影十分了解的卡通導演擔任, 視線、進出場方向、觀點都要畫得很順暢。
⑻ 漫畫中腳本是什麼
漫畫腳本是繪制漫畫的前期准備之一,其主要任務是根據思維的故事內容來設計相應的畫面。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前期繪畫的腳本;二是後期製作的依據;三是長度和經費預算的參考。
你可以看一下網路。
http://ke..com/view/1178606.htm
⑼ 電腦美術的腳本設定
劇本,造型設定,故事板
(1)概念設計——業內通用的專業動畫流程前期製作。
(2)內容包括根據劇本繪制的動畫場景、角色、道具等的二維設計以及整體動畫風格定位工作, 給後 面三維製作提供參考。 (3).分鏡故事板——根據文字創意劇本進行的實際製作的分鏡頭工作;手繪圖畫構築出畫面;解釋鏡 頭運動;講述情節給後面三維製作提供參考。 (1)3D粗模——在三維軟體中由建模人員製作出故事的場景、角色、道具的粗略模型,為Layout做准 備。
(2) 3D故事板(Layout)——用3D粗模根據劇本和分鏡故事板製作出Layout(3D故事板)。其中包括 軟體中攝像機機位擺放安排、基本動畫、鏡頭時間定製等知識。(3) 3D角色模型3D場景道具模型——根據概念設計以及客戶、監制、導演等的綜合意見,在三維軟 件中進行模型的精確製作,是最終動畫成片中的全部「演員」。
(4) 貼圖材質——根據概念設計以及客戶、監制、導演等的綜合意見,對3D模型 「化妝」,進行色彩 、紋理、質感等的設定工作,是動畫製作流程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5)骨骼蒙皮——根據故事情節分析,對3D中需要動畫的模型(主要為角色)進行動畫前的一些變形 、動作驅動等相關設置,為動畫師做好預備工作,提供動畫解決方案。
(6) 分鏡動畫——參考劇本、分鏡故事板,動畫師會根據Layout的鏡頭和時間,給角色或其它需要活 動的對象製作出每個鏡頭的表演動畫。
(7)燈光——根據前期概念設計的風格定位,由燈光師對動畫場景進行照亮、細致的描繪、材質的精細調節,把握每個鏡頭的渲染氣氛。 (1)3D特效——根據具體故事,由特效師製作。若干種水、煙、霧、火、光效在三維軟體(maya與3DS MAX)中 的實際製作表現方法。
(2)分層渲染/合成——動畫、燈光製作完成後,由渲染人員根據後期合成師的意見把各鏡頭文件分層渲染,提供合成用的圖層和通道。
(3)配音配樂——由劇本設計需要,由專業配音師根據鏡頭配音,根據劇情配上合適背景音樂和各種 音效。
(4)剪輯——用渲染的各圖層影像,由後期人員合成完整成片,並根據客戶及監制、導演意見剪輯成 不同版本,以供不同需要用。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想要真正進入影視動畫行業,光會其中的某一塊是不夠的,必須要全面掌握才能很好協調各個方面,建議想進入這行的同學們,最好先就行全面系統的學習,然後找到自己最擅長的一塊進行深入,這才是進入影視動畫行業的卻途徑。
電視數碼美術
⑽ 關於繪畫中的腳本是什麼回事
你好樓主 腳本一般就是下的 這些 ····比較詳細了 ···時間性、流動性和連續性。從它們衍生出來或者為它們提供輔助的,又必不可少的出現流行性、誇張性、反諷性、叛逆性和幻想性。這些特性都是與漫畫創作的整個過程息息相關的,不管是在漫畫腳本創作還是畫面構圖,這些性質都會或多或少的起著作用。對這些性質的成功體現,是漫畫能夠在各種紙面藝術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也是優秀作品有別於一般作品的根本特點。
漫畫的時間性來源於它對故事敘述的訴求,無論文學還是影視都有這種訴求,漫畫在這方面的表現方式更加貼近影視。這一特性在腳本方面的體現是在節奏感方面的;而它在繪畫過程中的體現,主要是鏡頭的運用和畫面的分割——這也是這一特性在漫畫中的主要外在特徵。
漫畫的節奏感來自於情節的取捨。我們應該比較清楚的了解自己故事中舒緩情節與緊湊情節的位置以及它們在情節中的作用,也因此產生取捨的問題——並不是所有的情節都是有用的,也不是所有的情節都是等長的——在寫腳本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大致的估算出筆下情節所佔用的畫格數量即鏡頭數。為了使漫畫變得更容易讀懂和更加吸引人,就有必要主動的控制各種情節所佔用的時間,它們量化成為畫格數。一般來說高潮情節需要很大量的時間來表現,其中更多的是營造氣氛,而平淡的情節往往既需要交待又不能太過拖沓冗長,與主題無關的情節也不應該佔用讀者太多的時間。處理平淡情節的方法並不是只有壓縮一途,那樣可能會造成閱讀上的跳越使劇情變得突兀,經常採用的方法是加入小的階段性高潮,或者預埋一些懸念。
漫畫的時間性的把握實際上是風格的一個組成部分,除了上面提到的一般性手法以外,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不論什麼見解,只要是合乎人類的審美和理解習慣,都是可以接受的。
漫畫的流動性主要是針對畫面的美術效果提出的,因此它也就更加的體現了漫畫的美術性,它在畫面上的運用使漫畫產生可以和影視效果相媲美的效果;關於它在腳本中的體現,主要是製造可以推動讀者心理的種種缺陷。
在腳本創作中,製造情節、人物性格、故事結構的不完整,使讀者產生要求補充完整的心理,進而造成繼續閱讀的動力——這實際上是文學作品慣用的手段,但在這里,技術化的成分要求更高,更容易形成套路。另外的手法就是製造差距、壓力、矛盾等使情節得以產生沖擊力和真實感。總的說來,所謂流動性就是象河水一樣,製造高差,產生流動,無論內在外在,缺乏流動的漫畫就象作者的夢囈,平淡而又沒有現實感。
至於連續性,主要是漫畫的影視特徵和美術特徵的結合,在畫面上它可以保證漫畫的連貫可讀,是構成漫畫的最基本的要素。在腳本方面,這一特性主要體現在具體的畫面文本中——沒有連續性確保的漫畫文本簡直不敢想是什麼樣子。
連續性在文學層次上主要包括對白和旁白以及插入的解說等。在這方面,連續性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其手法卻需要探討。大多數時候,對白和旁白分為兩類,一類是為情節進行服務的,一類是為表現人物和氣氛服務的,連續性的要求主要是針對前者提出,後者並不存在符合連續性的必要。大多數時候,兩類對白是混合在一起的,有著雙重的用途,這時候的連續性要求仍然存在但是相對弱化。基本上可以說,這里的連續性要求就是交待情節的方法。一般手法有:1、直接介紹。這是交待情節背景的最簡單途徑,通過對白和旁白,確保連續性。2、對話引出。這時兩類對白是交叉混合的,因此也就需要更多的巧妙安排,但很容易弄巧成拙,需要一定的功力。3、反復強調。對同一個情節反復的通過不同的對白加以復述,可以有效的增加情節的緊張感和連續性,但不是什麼故事都能用。4、畫面交待。情節基本上用無聲的畫面表達出來,對白只用於表達人物,這時候的對白與連續性無關,非常自由,不必考慮情節因素。其他還有很多,基本上也是需要個人經驗的積累以及對電影、戲劇手法的研究。
這三條原則在腳本中的應用主要並不是為了完善腳本的故事而存在的,實際上它們更多的是為了使比較「文學」的「故事」變成更加適用於漫畫的「腳本」。而正是由於它們的存在,漫畫腳本才得以成為不同於文學或影視劇本的獨立形式。
在這里就引入了一個公理:漫畫腳本是為了完成漫畫而被創作或改編出來的,它的首要服務對象是漫畫本身,而不是其他。(公理一)
由此公理以及上面所說的三原則得出一個推論:漫畫腳本的創作是指以創作漫畫為目的的漫畫前期文本製作,它應該試圖使該漫畫滿足時間性、流動性和連續性的三原則,而腳本本身應該以最後在畫面上所表現的效果為審核的標准,並從始至終照顧到畫面的需要。(推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