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遊子思鄉的拍攝腳本
A. 收集關於遊子思鄉的古詩三首
遊子思鄉的古詩三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次北固山下、商山早行。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離家在外地為他鄉客人,每逢佳節來臨格外思念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2、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譯文:孤單漂泊青山之外,獨自行舟綠水之間。潮水上漲,兩岸之間更顯寬闊;順風吹來;一條白帆正好高懸。夜色將盡,海上旭日東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現。家書既已寄出,會被送往何處?希望北歸大雁,送到洛陽之邊。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王灣的作品。此詩以准確精練的語言描寫了冬末春初時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壯麗之景,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
3、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照)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譯文:黎明破曉起身,套子駕車鈴聲叮當。踏上遙遙征途,遊子不禁思念故鄉。殘月高掛蒼穹,村野客店雞鳴聲聲;板橋彌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跡行行。
槲樹枯葉飄落,悄然鋪滿靜寂山路;枳樹白花綻放,映亮原本暗淡店牆。令我觸景傷情,不由想起歸鄉之夢。遙想野鴨大雁,早已擠滿曲岸湖塘。
《商山早行》選自《溫飛卿詩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詩作。此詩描寫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發了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意,字里行間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無奈。
(1)關於遊子思鄉的拍攝腳本擴展閱讀
思鄉,實際是思念家,思念家人,就是思念家鄉親人,睹物思人。羈旅思鄉詩主要寫客居他鄉的遊子漂泊凄涼孤寂的心境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如,溫庭筠的《商山早行》,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思鄉詩主要體現為羈旅行役詩,這類詩,多抒發綿綿的鄉愁,對親人無盡的思念和鬱郁不得志之情。閱讀這類詩,要大抵了解詩人的歷史和遭遇,弄清詩人所思所想和詩中寄寓的復雜感情。如溫庭筠《高山早行》。
B. 描寫遊子思鄉的詩或詞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C. 古今中外有關遊子思鄉的名篇
靜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明 月,
低 頭 思 故 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秋思
張 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天凈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人日思歸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
D. 天凈沙 秋思用自己的話描寫一段遊子思鄉的情景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遠望黃昏時的烏鴉,正在尋覓枯藤老樹棲息,近看有正依傍著小橋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馬馱著漂泊的遊子,在秋風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陽的余暉已經昏螟西下,羈旅在外漂泊的斷腸人浪跡天涯。
E. 有關於遊子思鄉的詩句
1、《月夜憶舍弟》唐代: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譯文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裡,一隻孤雁正在鳴叫。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亂頻繁沒有停止。
F. 關於遊子思鄉的古詩
天凈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詞是最經典的,詩的話,很多了: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除 夜 作
〔唐〕高 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歸 家 〔唐〕杜 牧
稚子牽衣問, 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 贏得鬢邊絲?
鄉 思 [宋]李 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京 師 得 家 書
〔明〕袁 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戴叔倫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雜詩(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
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月夜億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
另外 床前明月光什麼的就不說了哈,還有很多的
G. 現代關於遊子思鄉的詩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月(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 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台客。
中秋登樓望月 (宋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倪庄中秋(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巴南舟中夜書事
岑參
渡口欲黃昏,歸人爭渡喧。
近鍾清野寺,遠火點江村。
見雁思鄉信,聞猿積淚痕。
孤舟萬里夜,秋月不堪論!
謫嶺南道中作
李德裕
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愁沖毒霧逢蛇草,畏落沙蟲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雞。
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李頎
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
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飆風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颼飀,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雲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春殘
李清照
春殘何事苦思鄉,病里梳頭恨最長。
梁燕語多終日在,薔薇風細一簾香。
寫意
李商隱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斷正長吟。
人間路有潼江險,天外山惟玉壘深。
日向花間留返照,雲從城上結層陰。
三年已制思鄉淚,更入新年恐不禁。
送武進韋明府
錢起
理邑想無事,鳴琴不下堂。
井田通楚越,津市半漁商。
盧橘垂殘雨,紅蓮拆早霜。
送君催白首,臨水獨思鄉。
蒲津河亭
唐彥謙
宿雨清秋霽景澄,廣亭高樹向晨興。
煙橫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
孤棹夷猶期獨往,曲欄愁絕每長憑。
思鄉懷古多傷別,況此哀吟意不勝。
雨夜
張詠
簾幕蕭蕭竹院深,客懷孤寂伴燈吟。
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里心。
出關路
白居易
山川函谷路,塵土遊子顏。
蕭條去國意,秋風生故關。
H. 誰知道有關於遊子思鄉的文章和詩句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2.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3.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中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4.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思鄉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詩中親情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6.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秋思》)
7.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杜牧:《歸家》)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