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1編程器
1. 關於51單片機編程器的作用、意義,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單片機又稱單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個邏輯功能的晶元,而是把一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個晶元上。概括的講:一塊晶元就成了一台計算機。它的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為學習、應用和開發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學習使用單片機了解計算機原理與結構的最佳選擇。
可以說,二十世紀跨越了三個「電」的時代,即電氣時代、電子時代和現已進入的電腦時代。不過,這種電腦,通常是指個人計算機,簡稱PC機。它由主機、鍵盤、顯示器等組成(如圖1所示)。還有一類計算機,大多數人卻不怎麼熟悉。這種計算機就是把智能賦予各種機械的單片機(亦稱微控制器,如圖2所示)。顧名思義,這種計算機的最小系統只用了一片集成電路,即可進行簡單運算和控制。因為它體積小,通常都藏在被控機械的「肚子」里。它在整個裝置中,起著有如人類頭腦的作用,它出了毛病,整個裝置就癱瘓了。現在,這種單片機的使用領域已十分廣泛,如智能儀表、實時工控、通訊設備、導航系統、家用電器等。各種產品一旦用上了單片機,就能起到使產品升級換代的功效,常在產品名稱前冠以形容詞——「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機等。現在有些工廠的技術人員或其它業余電子開發者搞出來的某些產品,不是電路太復雜,就是功能太簡單且極易被仿製。究其原因,可能就卡在產品未使用單片機或其它可編程邏輯器件上。
在計算機出現以前,有不少能工巧匠做出了不少精巧的機械。 進入電器時代後,人們藉助電氣技術實現了自動控制機械,自動生 產線甚至自動工廠,並且大大地發展了控制理論。然而,在一些大 中型系統中自動化結果均不理想。只有在計算機出現後,人們才見 到了希望的曙光。如今藉助計算機逐漸實現了人類的夢想。但是, 計算機出現後的相當長的時間里,計算機作為科學武器,在科學的 神聖殿堂里默默地工作,而工業現場的測控領域並沒有得到真正的 應用。只有在單片機(Microcontroller)出現後,計算機才真正 地從科學的神聖殿堂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現代 化技術革新,技術革命的有利武器。目前,單片機在民用和工業測 控領域得到最廣泛的應用。彩電,冰箱,空調,錄像機,VCD,遙 控器,游戲機,電飯煲等無處不見單片機的影子,單片機早已深深 地溶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之中。
單片機能大大地提高這些產品的智能性,易用性及節能性等主要性能指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舒適和方便的同時,在工農業生產 上也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單片機按用途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
1--通用型單片機
2--專用型單片機
專用型單片機是指用途比較專一,出廠時程序已經一次性固化好, 不能再修改的單片機。例如電子表裡的單片機就是其中的一種。 其生產成本很低。
通用型單片機的用途很廣泛,使用不同的介面電路及編制不同的應用程序就可完成不同的功能。小到家用電器儀器儀表,大到機器設備和整套生產線都可用單片機來實現自動化控制。
2. 學習51單片機怎樣才能熟練掌握使用編程
自學MCS-51單片機心得體會
無論是作為一名業余的電子愛好者還是一名電子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員,掌握單片機技術無疑可以使您如虎添翼,為您的電子小製作或者開發設計電子產品時打開方便的大門! 而且現在學習單片機技術的熱潮正在不斷升溫,時下多家電子類的報刊雜志如:《電子製作》《無線電》《電子報》《電子世界》都開設了詳細的單片機學習專欄,對於想學習單片機的朋友來說幫助很大,可以說現在的單片機學習環境是最好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採用單片機來開發設計電子產品已經不再是專業電子工程師的「專利」!作為一個普通的電子愛好者完全可以通過一番努力後熟練掌握!國外的電子愛好者採用單片機來設計小製作非常普及,一些智能機器人、智能自動裝置內部都離不開單片機的身影~~~
現今單片機學習環境真的是太好了,有網路,有書籍,有報刊雜志,還有視頻教程,元件的采購方面也非常充足,相關的器材又多有便宜,相比而言,本人當初的學習條件就只可以「寒磣」二字來形容了:
站長的單片機技術是通過看書、動手自學學會的。 又因為站長的專業不是電子專業,所以單片機對於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最初我對單片機的概念都不清楚,還弄了一年多時間的單板機(i8085)——直到後來在圖書城「蹲點」(當時上網還是件奢侈的事情,何況我也沒電腦),才總算明白什麼是單片機。 當時(7年前,我還上高中的時候),可以供選擇的單片機種類並不如現今這么多,因此通常說起單片機就是特指MCS-51,因此我也就學了它。不過,正是因為用它的人多,所以能夠獲得的資料也多,元件也比較好購,因此我的自學之路才得以順利走下去。 當時那個窮啊,不敢買新零件,只能在廢舊家電上拆,參數不匹配也將就著用,而且還多虧了商鋪老闆看我可憐而以6折的價給了我一片i8051和一片2864,要知道當時這兩個東東加起來有七十多塊啊,夠我三個月的零花錢了(都高中了,三個月才這么點零花錢!)。 元件基本上差不多了,沒有電腦寫程序怎麼辦呢,好在我買的那本書上提供了指令的機器碼,所以我就先用筆在紙上把匯編源程序寫出來,然後根據書上的指令表把源程序手工翻譯成機器碼,就是10001111這樣的代碼,寫在源程序旁邊。這就是我的「編輯環境」和「編譯器」! 程序也有了,可是怎樣把它弄到存儲器里去呢,買編程器是不現實的,一來沒有電腦,二來,當時一隻編程器上千元的價格也只能讓我嘖嘖搖頭。
那怎麼辦呢……想來想去,找來找去,最後我利用以前做小實驗的那幾塊麵包板,拼在一塊合適大小的木板上,然後把存儲器按照要求插好,用插線連好電源和地,用電阻做出高低電平,然後通上電,再根據地址和數據的狀態,用鑷子把那些連線一根一根插到高或低電平,核對之後再把WR引線接一下地,這樣就可以寫入一個位元組,寫下面的位元組的時候就重復以上這些步驟就行了。若是程序要改動一點,那個工作量就「非常龐大」了。
這就是我的「編程器」! 我寫的第一個MCS-51單片機程序——點亮一隻LED,以及後來的流水燈程序等,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來完成的。 現在,一個最廉價的模擬器也才人民幣幾十元,一塊功能多些的單片機實驗板也才上百元,簡直就是學習者的天堂了。 網路也給愛好者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資料,例如平凡的單片機網站。平凡的單片機網站上有非常詳細的51單片機基礎知識教程,寫得非常生動朴實,對初學者來說幫助極大,其它還有不少網站也提供這些內容,還有專供愛好者討論交流的論壇。 學習單片機技術有一定的難度,不花費一番努力是很難學會的,但是只要不斷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學習單片機永遠記住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多動手做,哪怕是從點亮一隻指示燈開始,也要動手去做,否則就會永遠停留在書本上。 從51系列開始學單片機是個不錯的選擇:
1.書多、資料多
2.掌握51技術的人多,碰到問題能請教的老師也就多了
3.51系列的實驗晶元AT89C51價格低廉而且很容易買到,AT89C51晶元而且可以反復擦寫1000次以上,對於初學者來說真是太合適了,就算以後考慮工業運用,也可以先學透51後再學其他類型的單片機,畢竟技術是相通的。
4.相關的器材很廉價,具有絕大多數功能的下載型模擬器才幾十元,最簡單的專用編程器也才幾十元,如果有能力自己做編程器就更便宜。 學習單片機的第一步是看書,單片機是一個知識密集的東東,不看書是絕對不行的,北航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單片機方面的好書,可以直接登錄他們的網站進行郵購。本人認為第一本書應該是8051單片機的基礎原理書。我看的第一本書是咬牙買的兵器工業出版社的《8051/8098單片機原理幾介面設計》,這本書不是別人向我推薦的,也不是教材,但它比較系統地介紹了51晶元的基礎知識,我正是通過這本書入門的,可以很系統地了解51單片機。對比我後來買的其它51方面的書籍,我還是推薦這本。雖然這些書籍一開始不一定能懂,不過確實很有用,很有嚼頭,可以先大致看一遍,不消化的可以以後在試驗實踐中反復研究。 學習單片機的第二步是購買工具,單片機晶元必須藉助編程器才能寫入程序,本人用的編程器是一種性能較好的TOP2003通用編程器,通用編程器的特點是專為開發單片機和燒寫各類存儲器而設計的通用機型,它的編程可靠性高,支持的器件品種很多,不過這些商品化的設備價格偏高,不太適合初學者,或者說有一定程度上的浪費。 本人向初學者推薦一類廉價的編程器,注意,我說的是「一類」,而不是一種特定型號的。
這種編程器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沒有外殼,而是以裸露的線路板直接銷售
2.通常支持常用的單片機和一些其它的晶元,例如存儲器等
3.通常不是USB介面,一般採用串列或並行介面連接電腦
4.價格一般在一兩百元左右
本站暫時不打算做這樣的編程器,但若朋友們有需要,本人也可以考慮做一些提供給大家。
不過從長遠的方面考慮,購置一台通用編程器還是有必要的,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單片機編程器」。 學習單片機的第三步是反復編程實踐,一個好的實驗平台非常重要,實驗平台的類型有許多,那些專業的產品動輒幾千元,不是普通愛好者能承受的,也完全沒有必要使用那樣的產品。象編程器一樣,有廉價實驗板作為替代,有的產品比那些專業器材更好,例如本站推出的MCS-51 Study Board V3.0和V5.0板,就是非常貼近實際使用的設計,如果給它們配上適當的軟體,是完全可以直接作為工業控制板而安裝在機械設備中使用的。 模擬器對單片機初學者來說既是那麼耳熟,同時又有些陌生,這主要是因為市場上傳統的模擬器價格都在千元以上,對經濟不是非常寬裕的人來說是不小的開支。同時模擬器是用來提高調試程序效率的,也不是非需不可的,所以站長在自學單片機的時候沒有用過模擬器,碰到程序出錯的時候,只好苦思冥想,或者在程序中插入一些驅動埠的指令,然後再接上一些發光二極體做簡單指示,一般調試一個程序,反復燒寫幾十次晶元是很經常的。 具備了必要的工具以後就可以開始學習單片機了,對單片機進行編程可以採用匯編語言或者C語言,匯編語言的特點是代碼緊湊,對初學者的電腦水平要求低、上手快,但是程序編寫工作量大,站長網站的程序範例就是採用匯編語言編寫的,這里說的C語言是專用於51單片機的C語言,它的特點是編寫效率高,但是對使用者的電腦水平要求高,最好是已經會C語言了,站長網站上也有單片機C語言教程,是磁動力工作室網站明浩站長編寫的,站長不會C語言,所以是從匯編語言開始學編程的。我認為初學單片機的人最好懂一些匯編語言,匯編語言可以直接控制單片機的資源,比如具體的單片機引腳、內存地址,掌握這些也是很有必要的,學會匯編語言可以打下比較好的基礎,很多參考書也是這么說的,如果你是專業單片機開發人員,那麼C語言效率高,更適合你。 自學匯編語言,首先要學會看懂別人的匯編語言程序,可以將匯編語言的指令翻譯成自己容易理解的功能描述性文字,詳細注釋在程序後面,這樣便於自己以後引用或者別人容易看懂。站長看到別人寫的一些匯編程序的注釋都非常少,這非常不利於初學者學習和互相交流,所以只要是站長寫的程序都做了非常詳細的注釋。 學習匯編語言可以參考相關的書,匯編語言有100多條指令,但是常用的指令也就二三十條,可以先記住常用的匯編指令,如果一時記不住可以列印在紙上慢慢熟悉,然後對別人的匯編程序再加以試驗驗證,最後還可以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對匯編程序的相關參數修改再反復試驗。 最後告訴朋友們一個秘密:學習單片機沒有捷徑!
3. 問問單片機編程器都有些什麼,像51單片機一般用的是什麼編程器哦。 先謝謝了 大家
如AT89C51/C52都是只能用專用硬體編程器。
AT89S51/52中的S表明帶有ISP功能。
而STC89C52則可以支持串口編程,最方便。
我們公司用的是TOP2005+通用編程器,可以支持很多IC的抄寫。
4. 51單片機中 模擬軟體,匯編軟體, 編程器 晶元 集成開發環境軟體 之間的關系
你好!
模擬軟體通常是用來在電腦上模擬單片機運行狀況的。
匯編軟體是編譯工具,把匯編程序編譯成二進制代碼
編程器是硬體,用來把編譯好的二進制代碼寫入單片機
晶元,當然就是51單片機本身了
集成開發環境,就是開發51的程序的集成環境,在上面可以建立工程,編寫文件,編譯,模擬,甚至完成下載功能。
打字不易,採納哦!
5. 怎樣生成51單片機編程器燒寫文件hex
1:首先安裝好keil 軟體,(不會的問度娘),並打開keil軟體
2:然後單擊Project-newProject-填寫上工程名,並保存在合適
3:位置然後選擇單片機型號-確定-是
4:接著在側會出現Target1,然後單擊 file-new-寫入正確的C語言代碼-保存-文件名.後綴名為.c(匯編語言為.a)-保存
5:接下來重點來了將滑鼠移動到左側的Source Group 1-右鍵-Add Files to Group 'Source Group1'選擇剛才的程序-Add-close。會看見左側已經添加成功了。單擊Target1左側的圖標然後Output-大對號Create HEX File-確定。
就生成了hex文件看文件夾
希望對你有用
單片機學習藉助單片機開發板效果會更好,目前主流的有吳鑒鷹單片機開發板,裡面系列教程講解很詳細,軟體的使用,開發板各模塊實驗的操作,理論知識的補充,我也在學習中
6. 求編程器的原理,例如51單片機。
at89s51系列是用spi編程的
復位的時候啟動spi發送特徵碼就進入編程模式了
我這里有時序圖
有讀位元組模式
寫位元組模式
讀特徵碼
擦除
頁讀模式(256個位元組)
頁寫模式(256個位元組)
at89c51系列就要用到12V的高壓編程
這個用的是並行編程
stc系列的只要串口就可以了
ourdev論壇有stc編程的引導數據
也就是說得到這些數據普通單片機只要有串口都可以對stc單片機編程
7. 在線等答案,請單片機高手進, 說明一下單片機8031,8051,8751的區別
三個都是INTEL公司推出的。同是8位單片機。
8031是8051單片機的前身。8031單片機沒有內部存儲器,也就是說,程序需要燒寫到另外的一個存儲晶元,這兩個晶元必須同時出現才能使用。
8051單片機比8031多了一個內部的4K的ROM,剛開始的時候,你如果要應用8051單片機的話,需要把程序寄給INTEL讓他們代為燒寫程序。燒寫完的程序不能擦除(所以應用的只有那些訂貨在上千片單片機的客戶)。之後出現了編程器,擁有編程器的開發者可以自己用編程器燒寫程序。但寫完之後也不能擦除。
8071單片機和前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個4K的EPROM,晶元的上面有個圓的玻璃片,如果紫外光透過玻璃片照射進去就能把在裡面的程序擦除。達到可擦寫的目的。(修改程序)
BTW:之後,INTEL開放了他們的這些晶元資料,使得其他廠家也可以根據上述三者的架構來仿製這類單片機,並且在上面加了很多功能,比如串列介面、PWM功能、flash存儲器。但凡是使用這種架構的單片機都統稱為:「51單片機」 。
這也是為什麼51單片機比較流行的原因,很多廠家都製造這類單片機,他們結構一樣指令一樣,所以程序和電路都通用。萬一這個廠家的晶元沒買的,還可以用其他廠家的51晶元來代替。
8. 51單片機編程器原理
51機有很多公司的,雖然是51的架構,但入口地址不一樣,所以不能用同一種在線燒錄程序
只有用編程器(選對型號)
9. 51單片機編程器原理是什麼
在編程脈沖的作用下固化輸入到EPROM的數據。編程脈沖是高電平。
10. 單片機編程器的使用
1、通訊電纜與編程器連接好。
2、將串口插頭插入電腦串口。
3、USB插頭插入電腦任一個USB口,此時編程器上LED點亮,表明電源接通。
4、接著安裝軟體,本軟體支持Win9x/me/2000/NT/XP,標准Window操作界面。本軟體屬於綠色軟體,不需要安裝,直接把相關的軟體拷貝到硬碟中,運行其中的Easy 51Pro 2[[[_]]]0程序即可。
程序啟動後,會自動檢測硬體及連接,狀態框中顯示「就緒」字樣,表示編程器連接和設置均正常。否則請檢查硬體連接和埠設置。
把單片機晶元正確地放到編程器的相應插座上,注意,晶元的缺口要朝向插座的把手方向。
晶元放好後,就可以對晶元進行讀寫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