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話本和腳本

話本和腳本

發布時間: 2022-05-20 23:15:52

❶ 宋代有一種「話本」文學,這是一種什麼文學,為何叫「話本」

宋代,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大量的商人和手工勞動者湧入城市,逐漸形成了一個結構復雜的市民階層。由於相對有閑有錢的市民階層的崛起,城市文化需求便多起來,於是各種民間藝人紛紛向城市匯合。在北宋的東京(開封)、南宋的臨安(杭州)等大城市裡,產生了許多被稱為「瓦舍」的娛樂場所。在「瓦舍」內,各種綜合性民間娛樂節目連番上演。在眾多娛樂節目中,「說話」是其中之一。 「說話」現在一般稱為「說書」,即由民間藝人口頭為觀眾講述一些小說、歷史故事、謎語、佛經故事等,一般是有說有唱。

❷ 宋代有一種「話本」文學是什麼

話本文學是宋代形成的文學形式。「話本」是說話藝人表演時所用的底本,「話」就是故事的意思。「說話」是唐宋以來一種表演伎藝的名稱,就是說書或講故事。從事「說話」伎藝表演的人,稱為「說話人」。作為一種表演伎藝的專業名稱,「說話」始見於唐代,但是我國的說唱藝術在唐代以前早就存在了。而後隨著「說話」藝術的不斷發展,逐漸成為宋代一種嶄新的文學樣式。 宋代的「說話」,上承唐代「說話」而來。又因為城市經濟的發達、瓦舍勾欄的設立、說話藝人的增多、市井觀眾的捧場,民間說話呈現出職業化和商業化的特點。他們學有專攻,分工很細,屬於「說話」范圍的伎藝就分為四家:一為小說;二為講史;三為說經;四為合生。其中以小說、講史兩家最為重要。小說以講煙粉、靈怪、傳奇、公案等故事為主;講史是說前代興廢爭戰之事。 話本的產生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口頭流傳。許多民間故事、歷史傳說以及社會新聞等,經過說話藝人的收集、整理、加工而成;二是書會編撰。伴隨著瓦舍和職業藝人的出現,書會先生應運而生,到了南宋,保護書會先生利益而成立的行會——「書會」出現了。書會先生專門替說話人和戲曲演員編寫話本和腳本,隨著書市和印刷術的發展,話本由寫本變為刊本,廣為流傳,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有了可供閱讀的通俗白話小說。大體而言,傳世宋元話本可分為三類;一是敘事粗糙文字粗糙的說話藝人的底本,如《三國志平話》等;二是以說話藝人口說故事為主要內容的記錄整理本,文字通順,描寫細致,敘事周詳,可能出自當時的讀書人或書會先生之手,如《錯斬崔寧》、《碾玉觀音》等;三是文人依據史書、野史筆記、文言小說等改編而成的通俗故事讀本,如《宣和遺事》等。 2. 小說話本 宋元話本數量很多,據《醉翁談錄》、《也是園書目》、《寶文堂書目》等書記載,約140多篇小說話本的題目,但由於話本小說的流傳之初以單本形式出現,所以多有散佚。保存至今者也可能經過元明人的加工潤色。從前人的記載和小說的內容、表現形式等方面考察,基本上可判定為宋時遺留的話本小說約有40餘種。 小說話本取材廣泛,內容豐富,突破了六朝小說和唐代傳奇以上層社會或士大夫生活為描寫對象的藩籬,廣泛地反映了宋元時期現實生活中錯綜復雜的矛盾與世態人情,充分體現了市民的生活情趣和審美意識。 現存的小說話本,其題材和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愛情;二是公案;三是神仙鬼怪。其中以描寫愛情婚姻和訴訟案件的作品數量最多,成就最高,影響最大。 宋元小說話本中愛情故事,通過對婦女在愛情婚姻問題上的種種遭遇,揭示反封建的社會主題,表現她們為爭取婚姻自由,追求幸福生活所作的反抗和斗爭,作品往往突出女性對愛情生活的主動追求。如《碾玉觀音》、《鬧樊樓多情周勝仙》等都是這類題材的優秀作品。 小說話本的另一個突出內容是公案故事。以訟獄事件為題材的這類故事,直接反映了當時復雜的社會矛盾,揭露和鞭撻了腐朽的封建吏治。《錯斬崔寧》、《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等都是這類題材作品中的代表作。此外,《合同文字記》、《三現身龍圖斷案》、《簡帖和尚》等篇,也從不同側面反映民間糾紛和社會矛盾,人們還可以從中見到當時的世態民情和社會風紀。 宋元小說話本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首先,追求情節曲折,故事性強,這是小說話本的顯著特點。小說話本還注重故事情節結構的完整性,講究開頭,注重結局,嚴謹完整,以適應市民群眾的心理要求和欣賞趣味。其次,運用生動的白話口語敘事狀物。再次,小說話本也很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畫,並善於通過對人物的內心活動以及人物言行等的細致刻畫來表現人物,塑造出了許多生動鮮明具有個性的人物。總之,宋元小說話本描寫細致,生動逼真,字里行間留存著說書藝人的風致,表現出敘事的口語化、聲口的個性化和談吐的市井化等特點。 3.講史話本 宋元的講史話本,又稱「平話」。現存宋編元刊或元人新編的講史話本,大多標明「平話」,如《三國志平話》、《武王伐紂平話》等。「平話」的含義,蓋指以平常口語講述而不加彈唱;作品間或穿插詩詞,也之用於念誦,不施於歌唱。另外,稱之為「平」,當是強調講史雖脫胎於話本史書,而語言風格卻擺脫艱深的文言而趨於平易。 現存宋元講史話本中,宋人編的有《梁公九諫》、《五代史平話》、《宣和遺事》等。《梁公九諫》是講史話本的早期作品。元人編刊的講史話本,今存《全相平話五種》,即《武王伐紂平話》、《七國春秋平話後集》、《秦並六國平話》、《前漢書平話續集》、《三國志平話》等。這些講史話本,實際上是傳統的史傳文學與民間口傳故事結合的產物,在體制結構方面大致有三個特點:一是篇幅較長,分卷分目,因為講史內容豐富、復雜,必須有較大的篇幅才能講完。最長的如《五代史平話》有十餘萬字,一般也有四、五萬字左右。由於篇幅長,為了講說與閱讀方便,大都分卷分目,通常標出故事情節內容,成為後來章回小說回目的濫觴。二是每部講史話本,開端都有一二首七絕或七律詩,稱為「開場詩」,或概括全部歷史,或交代該部講史話本的內容,或以評論發端。在話本的末尾都有一首七絕或七律的「散場詩」,用以總結全書的內容。三是採取斷代編年的敘事方法,敘述時標出故事發生的年號、月份,按時間發展順序講述故事情節。此外,在講述故事本事之前、「開場詩」之後,往往先講說一段前代的歷史,以與講史話本的本事相銜接。此外,講史話本以講述為主,語言多為半文半白,在敘事之間常常穿插詩詞、書傳、表章、信柬,以便引起興趣,增加讀者或聽眾的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

❸ 宋元話本的名目很多,現存的可以分為小說話本和什麼

宋元話本包括小說﹑講史﹑說經等說話藝人的底本﹐但諸宮調﹑影戲﹑傀儡戲的腳本也可以稱作話本

❹ 請問影視劇里的腳本和劇本有什麼區別嗎

一、性質不同

1、腳本:以該文本為拍攝依據。

2、劇本:劇本一般是編劇寫的故事文本。

二、內容不同

1、腳本:使用一種特定的描述性語言,依據一定的格式編寫的可執行文件,又稱作宏或批處理文件;一般會列出鏡頭的長度、景別、構圖、配樂等等很詳細的信息。

2、劇本:劇本主要由台詞和舞台指示組成。對話、獨白、旁白都採用代言體,在戲曲、歌劇中則常用唱詞來表現。

三、編寫不同

1、腳本:一般是導演與負責分鏡的共同完成,腳本通常可以由應用程序臨時調用並執行。

2、劇本:劇本的寫作,最重要的是能夠被搬上舞台表演,戲劇文本不算是藝術的完成,只能說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後(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終藝術的呈現。

❺ 宋代講史話本和古白話小說的關系

話本,就是說話人說話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講史和小說兩大類。話本在中國小說發展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元明清的歷史小說正是由此演變而成的。話本小說對後代的通俗文學和戲劇、曲藝等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作為口頭文學的說唱和演講故事,是古已有之的。「說話」作為一種技藝,追根溯源,魏晉時曹植的「頌俳優小說數千言」,隋人侯白的「說一個好話」已經把笑話、講故事、插科打諢以及動作表演結合起來,只不過演出地點局限於貴族邸宅或文人宴會,表演者也非職業藝人。至唐時衍為「經講」、「俗講」等民間藝術。
唐宋人的筆記中,通常稱故事為「話」或「小話」。大約至唐代,已經有人在市集中以「說話」(即演講故事)為職業或准職業,一般學者都認為這類演講藝術是由佛寺中講述佛經故事乃至世俗故事一步步演變出來的。但唐代在市集中以「說話」為業的藝人沒有留下他們所講述的故事的文字記錄,後人只能在唐五代人筆記如段成式《酉陽雜俎》、趙嶙《因話錄》、王定保《唐摭言》等零星記載中推想所講述的內容,到了宋朝,大都市中游藝場所(瓦子)說話藝術十分繁榮,說話人分成各種專門的行當,各有家數,其中「小說」、「講史」兩門,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不過在宋元時代,是說話人向聽眾口頭演唱的、作為演唱用的腳本,故叫「話本」。
因此,「話本」的原意,是包括所有說話藝術的所有底本而言,短篇小說和長篇講史的腳本都稱「話本」,不像現在這樣單指短篇小說。最早的白話小說是民間說話藝人演講故事的底本,即「話本」。這些話本有的是說話藝人自己創作的,有的是被稱為「書會才人」的下層文人編寫的。
但是,白話小說的雛形,至少在唐代已經出現。唐代的佛寺里盛行俗講和轉變(變文),俗講是僧侶們為了宣揚佛法,用通俗的語言向善男信女宣講經典和佛經中的故事;變文是將佛經中的故事用圖畫一幅幅地畫出來,按圖用通俗的語言和謁贊加以講唱。在此基礎上,又由佛教故事擴大到講唱世俗的歷史故事。敦煌藏經洞中,諸多文獻中出現了以「話」名篇或有「畫本」字樣的通俗講述體小說,如《廬山遠公話》和《韓擒虎畫本》,這是唐代乃至中國小說史上現存的最早一批白話小說。數量雖不過五六篇,但反映的社會生活面卻不狹窄,除《秋胡》可能為「六朝寫本」,《廬山遠公話》為北宋初年抄件外,其餘皆成篇抄定於中晚唐。
唐代話本小說的創作,明顯受到唐傳奇一類文言小說和佛教文學的雙重影響,從作品的表達語言看,不少片斷半文半白,白話語言並不十分純凈;從作品的表達形式看,有的作品在一段散文記述的後面,還會出現幾句謁語,盡管它們帶有文言小說和佛教文學的印記,但畢竟可稱得上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批話本小說。
唐代話本小說的創作達到了一定的水平,還可以從作品的寫作意圖看。有人從小說情節形態的演進過程來審視作品的成熟與否,設置有單純故事、命運故事和性格歷史三種基本類型。作家關注的是人物的命運遭際,榮辱升沉,塑造了大量的外在命運型的藝術形象,藉以總結某些人生的經驗教訓,寄寓了作者、讀者和聽眾的理想願望。雜取人物種種合成一個,這是文學作品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法之一,這種方法在唐代話本小說中多有出現,如《韓擒虎話本》,箭勝番邦是賀若弼的故事。
史學重歷史真實,文學尚藝術真實。話本小說屬藝術范疇,依據史實又不必拘泥於史實,這些特點在現存唐代話本小說中已表現得比較明顯。唐代話本小說已不再是單純記錄社會現象和佚事趣聞,這與六朝志怪佚事小說那種或意在「發明神道之不誣」或「篡輯舊文,非由自造」之類有了本質區別。即開始了由寫實到寫意,由記錄到創作。
唐代話本雖還帶有明顯史傳文學表達的痕跡,但受唐傳奇一類文言小說和佛教文學表現技巧的影響,已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表達不求簡單而求生動曲折,引人入勝;表達角度雖仍以第三人稱全知視角為主,但限知視角和人稱轉換的情況也不時出現。
宋代由於城市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的壯大,「說話」愈來愈興盛。在南宋,形成「說話四家」,即說話藝人分為四派,各說其專長的題材,所謂「各有門庭」、「各守家數」。清翟灝及近人胡士瑩以南宋耐得翁《都城紀勝》一書中四次出現「之事」、「等事」為依據,分為「小說」、「說鐵騎兒」、「說經」(包括「說參請」)、「講史」四家。
「小說」包括「煙粉」、「靈怪」、「傳奇」、「公案」、「搏刀」、「桿棒」、「發跡變泰」等門類。「煙粉」即煙花粉黛,大多講人鬼幽戀的故事;「靈怪」講神怪妖術的故事;「傳奇」敘人生悲歡離合的軼聞奇事;「公案」講摘奸發惡、審斷案情的故事;「搏刀」和「桿棒」重在描述打鬥的場面;而「說鐵騎兒」專講宋代的戰爭題材;「說經」講有關佛經的故事;「講史」講歷史上興廢成敗、爭戰權謀的故事。「說話四家」的形成,是「說話」伎藝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標志。南宋形成「說話四家」,後來有所變化。比《都城紀勝》晚出的《武林舊事》、《西湖老人繁勝錄》都提到「小說」、「說經」、「講史」三家。大約「說鐵騎兒」的內容涉及時局,與統治階級發生矛盾而受到限制,沒有得到發展。在元代,「說話」仍然流行。
我國的文言小說到唐代的傳奇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宋代的「說話人」則另闢蹊徑,充分運用「說話」的形式,用道地的口語來改造傳統題材或者吸取現實生活中的題材敷衍成篇,創造了「話本」這一新的文學形式,成了我國最早的白話小說。宋元時代的說話藝術,是包括講和唱兩種表演方式的。有以彈唱為主、說白為副來演述故事的藝術,如演唱「諸宮調」;有以演講為主、同時夾有詩詞、吹彈吟唱的,如「詩話」、「詞話」;也有全部演說故事的,如「講史」。後一種不夾吟唱,只是平常講話一樣,所以稱作「平話」,以別於「詩話」、「詞話」。這便是「講史」稱作「平話」的原因。以「詩話」和「詞話」為名的通俗小說,著名的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明代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詞話》。《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的每一章中,都有故事中人物作的詩,近於佛經中的謁贊。它其實是佛寺中的俗講到小說之間的過渡形式,在當初演述時應該也是連講帶唱的。《金瓶梅詞話》則夾有許多詩詞和民間的俗曲,即使不一定如某些研究者所認為的當時也是一種對公眾演唱的話本,但作者至少是有意寫成可唱可講的形式的。此外,明人諸聖鄰還作有《大唐秦王詞話》八卷六十四回,敘述唐太宗李世民建國故事,但其實是長篇鼓詞,與通常所稱的話本不是一回事。
符合現代文學概念中小說體裁的中國白話小說,產生於宋代。《清平山堂話本》保存了我國最早的一批話本,對研究我國白話小說的形成和發展有重要的作用。我國文言小說到唐代的傳奇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宋代的「說話人」則另闢蹊徑,充分運用「說話」的形式,用道地的口語來改造傳統題材或者吸取現實生活中的題材敷衍成篇,創造了「話本」這一新的文學形式,成了我國最早的白話小說。
其次,這些宋人話本經過長期流傳和洪楩等人有意無意的加工修改,難免有「走樣」之處,但總的來說,還是基本上保留了質朴的原貌的。它們描寫俗情世態,真切如現,文字活潑宛曲,趣味盎然,對我們研究宋代社會和宋代文學都是很可寶貴的資料。即以表達形式來說,某些作品已經初具了我國特有的章回小說的特徵。
「小說」與「講史」給文學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它們影響了戲曲創作,如宋元南戲、元雜劇及明清傳奇有許多作品取材於「說話」內容。如宋元話本中《京本通俗小說》中的《錯斬崔寧》後來就發展成昆劇《十五貫》;它們也影響了小說創作,如《清平山堂話本》中的《陳巡檢梅嶺失妻》,其中出現善於變幻的「齊天大聖」的猿猴形象,與《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有聯系;晚明時出現了許多「擬話本」,即「說話」體裁的仿作。如馮夢龍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天然痴叟的《石點頭》、古狂生的《醉醒石》等。著名的長篇巨制——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與施耐庵的《水滸傳》——就是在說話人創作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

參考文獻
[1] 石麟.話本小說研究的新收獲——評《話本小說史》[J].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1995, (05)
[2] 張兵.話本小說的美學特徵 [J].人文雜志 , 1990, (6)
[3] 李亞峰.話本小說中入話的發展及其原因 [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院報, 2004,(11).
[4] 王慶華.論清前期話本小說文體之適俗化發展 [J].中文自學指導, 2006,(5).
[5] 王慶華. 話本小說文體形態的初步獨立——《清平山堂話本》文體形態論考 [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1).
[6] 張惠玲. 明末清初擬話本興盛的社會歷史原因探析 [J].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2).
[7]王立鵬.論話本在中國小說史上地位 [J].井岡山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

❻ 為什麼說宋元話本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宋元時代說話人演講故事所用的底本。包括小說、講史、說經等說話藝人的底本,但諸宮調、影戲、傀儡戲的腳本也可以稱作話本,還有人把明清人摹擬小說話本而寫的短篇白話小說統稱為話本。
話本是民間說話人的創作,既具有口頭文學清新活潑的特色,又發揚了志怪傳奇等古代小說的優良傳統,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有突出的成就。宋元人話本是中國小說史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
明清的白話小說主要是在話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水滸傳》、《三國志演義》、《西遊記》等文學名著都是宋元話本繼續發展的產物。近幾十年以來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話本的研究和整理,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所以說宋元話本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❼ 本組詞有哪些兩字的

本組詞如下:

根本、書本、本子、本領、本人、文本、本土、本月、本意、畫本、本質、一本、本能、基本、課本、本色、本身、本科、成本、腳本。

標本、本性、本票、版本、本地、副本、全本、股本、本家、樣本、大本、本心、本體、藍本、本分、拓本、開本、本草、本源、本紀、本埠、正本。

本本、範本、折本、本文、校本、木本、本原、話本、本錢、本末、保本、讀本、本相、底本、本義、國本、本名、手本、治本、抄本、監本、唱本、復本、秘本、本職、模本、本字、本旨、本島、定本。

本是根本的意思:

以人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與「末」相對。以人為本,是哲學價值論概念,不是哲學本體論概念。

提出以人為本,不是要回答什麼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間,誰產生誰,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而是要回答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什麼最重要、什麼最根本、什麼最值得我們關注。

以人為本,把人類的生存作為根本;或者,把人當做社會活動的成功資本。「以人為本」中的「人」,是描述「人」這一物種;或是描述群體中的「人」的個體。

❽ 宋元時期的話本小說有什麼樣的基本特點

宋元話本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注重趣味性和虛構。

「說話」是「說話人」賴以養家活口的職業,所以必須盡一切可能來吸引聽眾。而聽眾聽「說話」是為了娛樂,要講得有趣味才拉得住他們。因此,趣味性就成了「說話」的第一原則。

第二,思想感情與市井民眾相通。

由於要使聽眾——市井民眾感到興趣,「說話人」不但不能採取說教的態度,並且不能使話本中人物的言行、感情「高雅」得讓市井民眾無法理解和接受。

而必須使聽眾對話本里的人物產生深刻共鳴,感同身受地關注其命運,從而興味盎然地傾聽「說話人」的演述。因此,話本中人物(除了大奸大惡者以外)的言行、感情也正是市井民眾在類似情況下所可能產生或嚮往的言行、感情。

第三,描寫趨於細膩。

現在所見元代刊印或編定的話本,有的敘事粗疏,只能勉強達意甚或詞不達意;有的則能顯示出大致的輪廓,偶爾也注意到細部;有的描寫相當細膩,但可能已經過明代人的加工。

(8)話本和腳本擴展閱讀

話本的定義:

以口傳故事為藍本的文字記錄本,及受說話體式影響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後世統稱為「話本」,該稱謂可能唐已經出現。「話本說徹,且作散場」之類套語。可見「話本」含有故事文本之義。說明「話本」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格式化」。

話本的分類:

傳世宋元話本可分三類:

1.敘事粗略、文字粗糙的藝人底本,如《三國志平話》等;

2.以說話藝人口述故事為主要內容的記錄整理本,文字通順,描寫細致,敘事周祥,可能出自讀書人或書會先生之手,如《錯斬崔寧》、《碾玉觀音》等;

3.文人依據史書、野史筆記、文言小說等改編的通俗故事讀本,如《宣和遺事》等。

❾ 腳本與劇本的區別

一、寫作上的區別:

腳本可以根據故事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而進行的修改。只有在腳本確定之後,則才進行劇本的編寫工作。劇本編寫完成之後,則才是分鏡的確定。場景,角色確定。

劇本的寫作,最重要的是能夠被搬上舞台表演,戲劇文本不算是藝術的完成,只能說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後(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終藝術的呈現。歷代文人中,也有人創作過不適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劇本。這類的戲劇文本則稱為案頭戲(也叫書齋劇)。

腳本:

二、用途上的區別:

腳本是指表演戲劇、拍攝電影等所依據的底本又或者書稿的底本。腳本可以說是故事的發展大綱,用以確定故事的發展方向。

劇本是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編導與演員根據劇本進行演出。與劇本類似的詞彙還包括腳本、劇作等等。它是以代言體方式為主,表現故事情節的文學樣式。

三、內容性質上的區別:

腳本可以說是故事的發展大綱,用以確定故事的發展方向。之後,確定故事到底是在什麼地點,什麼時間,有哪些角色,角色的對白,動作,情緒的變化,等等,這些細化的工作都是劇本上所要清楚確定下來的。

劇本主要由台詞和舞台指示組成。對話、獨白、旁白都採用代言體,在戲曲、歌劇中則常用唱詞來表現。劇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劇作者的口氣來寫的敘述性的文字說明。包括對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的交代,對劇中人物的形象特徵、形體動作及內心活動的描述,對場景、氣氛的說明,以及對布景、燈光、音響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熱點內容
安卓70能用什麼軟體 發布:2025-05-16 01:45:09 瀏覽:480
編程發展史 發布:2025-05-16 01:38:52 瀏覽:528
android圖片氣泡 發布:2025-05-16 01:38:40 瀏覽:885
文件加密編輯器下載 發布:2025-05-16 01:30:41 瀏覽:343
linuxapacheyum安裝 發布:2025-05-16 01:30:31 瀏覽:476
大連賓利浴池wifi密碼是多少 發布:2025-05-16 01:25:36 瀏覽:172
緩存數據生產服務 發布:2025-05-16 01:08:58 瀏覽:584
普通電腦伺服器圖片 發布:2025-05-16 01:04:02 瀏覽:971
伺服器地址和埠如何區分 發布:2025-05-16 01:03:17 瀏覽:834
重新編目資料庫 發布:2025-05-16 00:54:34 瀏覽: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