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雲伺服器 » 華為雲電腦伺服器維修

華為雲電腦伺服器維修

發布時間: 2023-04-01 23:11:58

Ⅰ 華為手機雲服務怎麼使用

手機雲服務是指通過手機終端為載體,通過伺服器、網路、終端全部實時連接形成一個統一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內伺服器進行大量的運算和信息存儲,而高速的網路則成為負載整個信息的傳輸。那麼華為手機雲服務怎麼使用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華為手機雲服務怎麼使用

1、在手機的全部設置中找到華為雲服務圖標,點擊開始使用,然後開啟華為雲服務,輸入賬號登錄。

2、登錄首頁後可以看到同步聯系人和雲照片、手機找回、自動備份等按鈕,開啟對應按鈕就可以實現相關操作。

3、開啟同步聯系人按鈕,可以同步手機本地的聯系人。同步完成後,可電腦登錄華為雲服務主頁,查看數據。

4、開啟手機找回按鈕,電腦登錄華為雲服務主頁,點擊手機找回就可以進行定位。

5、定位成功後,左側會顯示發送信息到設備、遠程鎖定設備、備份數據和清除數據等按鈕,右側則會顯示相關地理位置。

華為手機保養知識

1、華為手機一進水,請切記不要作任何按鍵動作,尤其是關機(一按任何動作,水馬上會跟著電路板流串),正確的方法為馬上打開外蓋,直接將電池拿下,直接強迫斷電,可保主機板不被水侵襲,之後,將手機放置在通風陰涼處吹乾(不要放在陽光下暴曬),家中如何有電吹風,也可開涼風將手機吹乾。如還不能開機,送至手機維修處維修。

2、當你的華為手機電池使用時間變短(記憶效應或老化)時,如果您沒有時間購買新電池,告訴你一個很有效的方法不妨試試看:把電池用報紙包起來再放進塑料袋裹包好放入冷凍庫三天(報紙可吸收多餘水份)。三天後取出常溫下放二天。兩天後將電池充電,充滿電後裝進行手機測試。

3、我們在使用華為手機時,屏幕劃傷是不可避免的,那麼我們如何處理呢?把牙膏適量擠在濕抹布上後用力在手機屏幕刮傷處前後左右來回用力塗勻,在用干凈的抹布或衛生紙擦乾凈後,手機屏幕的劃痕不僅沒有了,而且手機屏幕還會變得更亮。原理為牙膏它只是刷牙的輔助用品,具有磨擦作用。

手機保養知識

一、給手機戴個皮套,也就是穿一件外衣,這樣可以減少對手機外殼的磨損,還可以減少手機收到的摔和進水的傷害。皮套最好是實用原裝的,如果沒有的話要謹慎選擇 不然會影響到手機的正常實用。

二、注意手機的實用環境,不要在太潮濕的地方或者在過熱的地方實用。因為手機上有小孔 ,小縫隙,容易進入水蒸氣,在太熱的地方會加速手機電路板的氧化,潮濕的地方有水,也會加速手機電路板的氧化,實用手機盡量避免在潮濕的地方或者是在過熱的地方使用。

三、注意手機的攜帶方法,其實智能手機自然壞的幾率很小,一般都是攜帶不當給弄壞的 ,一般就摔壞了,壓壞了,或者就是進水了 ,這幾種情況計較多。所以日常要注意真確攜帶手機, 不要將手機置於褲後袋裡,這樣用以壓壞,放置遠離水火。

四、手機要遠離磁鐵,帶有磁性的東西,因為手機的喇叭也是帶有磁性的,經常和帶有磁性的物體在一起會吸入過多的'鐵粉,導致喇叭聽不清楚甚至沒有聲音。

五、手機天線不能隨便使用。如非必要不要拿出來把玩,這樣會使天線失去作用。

華為手機拍照技巧

情感沖擊

Sebastiano Tomada的照片以沖擊性的畫面及情感,當選年度總冠軍。本應天真爛漫的兒童,與地平線的戰火濃煙形成反差感,產生了強烈的情感沖擊。

在精美的構圖和曝光的基礎上,加上強烈的情感表達,作品便顯得更有沖擊力。

故事聯想

故事感是加分項,正如該照片能夠讓人聯想到這個休憩的老藝人背後的故事。帶給人思考、給予人想像空間的故事聯想,是許多普通攝影作品所稀缺的。建議手機攝影愛好者拍攝時多抓取有故事性的畫面。

傳統構圖

傳統的三角形構圖,穩定、均衡地勾勒出碼頭工人堅毅的力量。小白可以多練習三角形、三分法、對角線等傳統構圖,傳統構圖不易出錯,對於有故事、有情感依託的作品,也能夠做到錦上添花。

趣味視角

Barry Mayes打破常規的構圖視角,讓人眼前一亮。傳統的構圖是基礎,但並不是所有的圖片都應該遵循傳統的方式,只會循規蹈矩常常使得一些作品流於平庸,突破常理的畫面視角,往往能帶來十分有趣的效果。

黑白意境

黑白表達使得鏡頭下的康尼島充滿了慵懶的氣息。喜愛攝影的人大抵都聽過「意境不夠,黑白來湊」,不難發現,IPPA中不乏優秀的黑白作品。黑白的色調設置能夠給作品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嘗試調整片子的灰度對比度明度等,你的作品也可以充滿格調。

光影運用

廣場的人造光源穿過抗議者上空的巨大國旗,形成了清晰的人物剪影,優秀的光影運用是一些IPPA獲獎作品的顯著特點。相比單反的使用,手機使得初學者更簡單地獲得寬容度高的照片。活用光源與手機特性,是剪影,還是唯美光影,你說了算!

學會後期

靜物拍攝是手機攝影的熱門題材,在千篇一律中,要怎麼特別?——學會後期。

改變圖片的亮度、對比度、色溫、色調等都可以使得作品顯得與眾不同,手機攝影初學者若是覺得太復雜,也可以套用修圖軟體現成的濾鏡再稍作調整。

抓住瞬間

攝影師用手機抓拍了女兒扮鬼臉的瞬間,很多時候一張好片就在身邊。攝影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生活,用輕便的手機捕捉生活有趣的瞬間,加上後期修改,平凡的生活瞬間也可以如此精彩。

Ⅱ 華為伺服器裝系統

一、u盤安裝包製作
1、使用  UltraISO  工具來進行 usb系統盤的製作
二、raid設置
華為的機器需要進行raid設置,否則會報找不到空間的錯誤,
開機啟動RH5885H V3,看到的畫面如下
在這個界面閃過後,當你看到提示「Press to Run MegaRAID Configuration Utility」提示信息時,按「Ctrl+R」鍵。進入「SAS3108BIOS Configuration Utility」界面
顯示有8塊盤,每盤300G。
每個菜單項說明如下:
VD Mgmt
虛擬磁碟管理界面。
PD Mgmt
物理磁碟管理界面。
Ctrl Mgmt
控制器管理界面。
Properties
RAID卡屬性查詢界面。
Foreign View
外部配置管理界面。
以配置RAID5為例
創建的RAID 5最少由3塊硬碟組成。
在如上界面按「F2」鍵,在彈出的列表中選擇「Create Virtual Drive」。
設置RAID級別為RAID 5
在「RAID Level」區域框按「Enter」,並通過「↑」、「↓」選擇RAID級別為「RAID 5」。
添加硬碟
按TAB鍵將游標遷移到「Drives」區域。
按「↑」、「↓」移動游標,按「Enter」選擇要添加到RAID組的硬碟,選中硬碟的「ID」會顯示為「[X]」。
設置RAID容量和名稱
按「↓」將游標遷移到「Basic Settings」區域。
游標移至「Size」區域,根據實際需要設置RAID容量。
不設置時,系統採用當前RAID支持的最大容量作為「Size」的默認值。
游標移至「Name」區域,設置RAID名稱。
設置高級屬性
選中「Advanced」並按「Enter」。
打開RAID高級屬性設置界面
按照實際情況設置RAID的高級屬性參數。
然後按「↑」或「↓」移動游標,按「Enter」選擇「Initialize」。
選中該選項後,RAID創建完成時自動進行初始化操作。
在此頁面的高級對話框中單擊「OK」。
選中「Initialize」後,會在前方顯示「[X]」

在返回的「Create New VD」界面中選擇「OK」並按「Enter」。這樣RAID5就創建完畢了,重啟後放入系統光碟就可以安裝系統了。

Ⅲ 為何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海底,而華為挖空大山置放,誰更勝一籌

微軟和華為都是世界頂級的 科技 公司。

微軟是老牌PC軟體提供商,近幾年大刀闊斧業務整改,重點向雲服務方向發展。

華為是中國最值得驕傲的民族企業之一,在短短的三十年時間里,做到了世界通信領域的No.1。近幾年消費者業務更是增長迅猛,如果沒有美帝制裁,也許去年就已經把三星打趴在地。雖然受到了美帝的各種制裁,仍屹立不倒。

無論是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海底,還是華為挖空大山置放,其中一個主要因素都包含運維成本。不過這並不是唯一的因素,還有許多其他原因。而且這兩個項目性質其實也是有很大差異的。

下面我們就先來詳細看下這兩個項目。

微軟伺服器沉入海底實驗

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海底的項目叫納蒂克(Natick) ,取自美國一座小城市的名字。

該項目試驗最早始於2015年,最開始在加州數據中心進行灌水試驗,以驗證項目在水下的可行性。

後來於2018年,在蘇格蘭正式將一整個數據中心沉入35米深的海底,包含了864台伺服器和27.6PB的存儲設備。直到今年9月14日,微軟宣告了其最新實驗的成功,表明未來水下數據中心是一個可行的方案。那麼,微軟的這個實驗有什麼好處呢?

1.降低成本,同時結合可再生能源

伺服器維護的電力成本中,很大一部分都被伺服器的冷確過程所消耗。 將伺服器置於海底,冰冷的海水天然地為伺服器冷卻提供了幫助,與陸地相比會節約一大筆能源開銷。 微軟與Naval Group合作,該公司是一家有400年 歷史 的法國公司,在製造和維護軍用船舶和潛艇方面具有全球領先技術,為該項目應用了潛艇的熱交換技術。

同時 微軟還期望能與海洋中可再生能源比如潮汐能,海上風能結合,通過這些可再生能源,實現海底數據中心自給自足的運營。

還有一點, 在海底連租金都省了。

2.位置優勢、快速部署

微軟海底數據中心是模塊化概念的。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線20公里以內,所以將數據中心分塊放置在沿海城市的海域中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可以 大大降低數據傳輸上的時延,讓用戶上網體驗更好。

同時 快速部署,一個數據中心模塊從規劃到落地部署只需要90天 ,以目前技術來說比在陸地上建立數據中心要快很多。

3.低故障,免運維,可回收

因為在海底環境封閉,不會有人為因素影響。封閉容器中也會被填充惰性氣體,讓伺服器可以在一個恆溫恆濕的環境中運行。 微軟表示,水下數據中心的故障率僅為陸地數據中心的八分之一。 不過一旦出現了問題,水下數據中心的維護成本和難度要遠遠高於陸地。所以微軟期望一個數據中心模塊,可以在水下持續運行5年免維。當其使用壽命結束時,可以進行再次回收利用。

華為挖空大山置放伺服器

接下來看華為挖空大山置放伺服器, 該項目是華為在貴州正在進行的七星湖數據存儲中心的建設。

1.政府優惠政策

之所以選擇在貴州,離不開國家各種優惠政策。

貴陽市是中國首個將大數據產業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發展的城市。華為也不是唯一一個在貴州建設數據中心的公司。騰訊、阿里、蘋果等眾多公司也紛紛在貴州投資建設數據中心。電能消耗是數據中心運維成本中最大一筆開銷。 貴州有豐富電能,再加上當地政府大力優惠政策 ,最低電價0.35元/度,讓企業大大降低了運維成本。同時 政府還提供了大面積低價地皮,讓數據中心建設成本又降低了一成。

2.穩定的地質帶,適宜環境

貴州所處位置為穩定的地質帶,不會發生地震、火山或洪水等其他自然災害。同時貴州氣候適宜,常年溫度比較平均,不會過高過低,適宜伺服器運維。

華為採用挖山放置伺服器方法,不僅巧妙利用了山體結構充當建築,又利用了山體穩定和恆溫的特性,一舉兩得。

誰更勝一籌?

了解了上面兩個項目,再回頭看誰更勝一籌呢?其實兩個項目並不是同等屬性和具可比性的。

微軟的納蒂克目前還是一項應用研究項目,還沒有完全轉成商用,而且其數據模塊的部署模式,主要是為了用戶提供更好的上網和雲服務體驗。

而華為選擇在貴州挖山,建立數據中心則是一個完全成熟的商業項目。並且華為建設的是IDC數據中心,我猜與之前蘋果的類似,是用來做為華為雲存儲中心來用的,如我們華為手機中雲空間的存儲數據,是一個冷數據存儲中心。

總結

如果非要評判,我覺得微軟的海底模塊化數據服務中心,結合可再生能源是一個很環保並有創意性的項目。並從消費者體驗角度出發,未來在更深入更廣泛的雲服務中,也許項目不一定能落地,至少也為大家提供了創造性思路。華為挖山建數據中心,腳踏實地跟隨時代的節奏,符合華為一貫作風,看準某一領域,勇敢的向前沖鋒,要做就做世界第一。

近日華為車BU與消費者業務CBG進行整合,由余承東來帶隊,期待未來會為華為打開另一片天,也為中國企業塑造一個榜樣。華為,不僅僅是世界500強!同時也祝願從華為賣出的榮耀,雖然不再屬於華為,但仍能繼承來自華為的優良傳統,延續華為手機上的「榮耀」!

無論是微軟的沉海還是華為的挖山,他們都是在為數據中心降低能耗尋找解決方案。而他們兩家找的解決方案都是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來對數據中心進行冷卻,從而減少數據中心巨額的製冷費用。至於誰更勝一籌?不太好下定論,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對比一下:

1、從降溫效果來看

2017年,華為選址在貴州貴安新區建設全球最大的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直接將一座小山挖空,然後通過當地的天然的低溫環境來對數據中心進行降溫。貴州屬於低緯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區,兼有高原性和季風性氣候特點,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貴陽全年平均氣溫才15.7 ,非常貼合數據中心運行要求的溫度18 -25 。

從上圖全年溫度曲線來看,華為數據中心選擇在貴州,全年只有2個月超過了25 。而且,在山洞裡的溫度相對恆定,就連夏天也可以穩定在25 左右。其他月份就更不必說了。所以,在這樣的山洞裡建數據中心,基本全年都可以採用風機自然冷切。非常少的時間需要用一下空調。 相比北上廣深、減少了大量的空調製冷。至少可以節約80%的製冷費用 。


在2018年,微軟將一個裝載了864台伺服器的Northern Isles數據中心沉入蘇格蘭北部的海域中。試驗海底數據中心,嘗試利用海水對數據中心進行降溫。根據數據顯示,世界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溫約為17.4 ,水溫一般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深度1000米處的水溫約為4 5 。對微軟來說,完全可以在淺海中找到1個全年不用空調降溫的地方。 這個降溫效果和華為挖山的相差不大

2、從建設角度來看

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和我們挖隧道建房子差不多。一次性基建工程投入比較大 。而微軟的沉海數據中心,則需要生產使用類似集裝箱一體化數據中心,然後再用圓形的潛水器將集裝箱一體化數據中心放置在裡面。並在這里部署海水換熱系統。從建設速度來看, 微軟沉海數據中心可以工廠規模化生產 ,而且海底位置非常廣闊,建設時間比較短,成本也會較低。而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基建時間比較長,但一次性建設好,可以放置較多伺服器。 從建設角度來看,微軟略勝一籌


3、從使用維護角度看

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使用和我們平常的數據中心一樣,使用和維護都非常方便 。而微軟沉海數據中心就麻煩很多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而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就沒有這些問題。所以, 從使用維護上來看,華為略勝一籌

總結

無論是微軟沉海數據中心,還是華為挖山數據中心。他們都有共同的目標就是降低數據中心製冷的能源消耗,做到節能環保。兩者的節能降溫效果是差不多的。建設上微軟的沉海數據中心似乎速度更快些,而使用維護上,則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更強很多。

微軟是美國互聯網的巨頭,伺服器的研究方面也是全球最先進的,所以他們設計把伺服器沉入海底是經過相關的科學原理。而中國的華為卻把伺服器安排在大山置放,這其中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科學原理呢?兩國 科技 巨頭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散熱的問題一直是伺服器開發商最頭疼的問題,那麼華為和微軟這兩家大公司究竟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

伺服器主要由硬碟、內存、CPU等系統組成,是一種比普通計算機運行更快,負載更高,價格更昂貴的物件。由於伺服器的負載比較高,所以經常出現熱量過高的問題,如果一旦散熱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那麼將會影響到伺服器的運轉功能。

美國互聯網巨頭微軟公司採用了海水散熱法。

海水散熱法顧名思義就是把伺服器放在海水的下面, 海水的質量密度比較大,流動性比較強,一旦伺服器沉入到海水下面,海里的水通過不斷地流動可以降低伺服器產生熱量的溫度,達到降溫散熱的效果 。但是另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是電器都是怕水的,一旦伺服器遇到大量的水侵入就會產生短路的現象,嚴重的話可造成電器報廢的結果。所以微軟公司刻意重金聘請了某國著名的專業團隊來解決這個難題。 這個專業團隊利用了潛艇的密閉性和防水性的功能原理設計了一個水下伺服器中心,經過多次的研究測試,終於成功了。

華為公司利用了地理散熱法。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南北方氣候相異巨大的國家。 在中國的貴州,一直以來是一個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地方,地勢特點都是西高東低,地貌都是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這四種為主。光照條件比較差,降雨的天數也比較多,相對濕度比較大。 所以華為公司的科學家都是利用貴州獨特的涼爽氣候把散熱問題解決掉。

但是令華為科學家頭痛的問題是貴州都是大山,所以伺服器的安裝連接比較麻煩。 華為公司把伺服器置放在貴州大溶洞里,大大降低倉庫的成本。貴州的溶洞之間都是可以相通的,所以只要採用擴充連接網路體系,就可以解決伺服器連接的問題。再加上貴州獨一無二的喀斯特地貌,減少了地震,泥石流,地質災害的發生而導致伺服器數據丟失的問題 。電器的核心就是電,那麼在大山裡高耗電的伺服器是如何解決電量運輸的問題? 貴州這地方有豐富的水電資源,所以華為科學家根據因地制宜很好的降低了華為公司伺服器的供電問題。

貴州洪家渡水電站

往往發展的代價都是以生態環境為犧牲,那麼伺服器放在海底或者放在大山裡究竟會不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嚴重的污染呢?兩國的 科技 巨頭如何解決這個生態問題呢?

人造珊瑚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那麼華為公司是如何解決在貴州大山裡的伺服器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呢?

在貴州的貴安新區,國家大數據中心,華為數據中心,騰訊數據中心都紛紛落戶在這里,讓寧靜的貴州大山一下子成為全球最龐大的數據存放中心之一。 所以當地都會建立許多環境監測站,命名為環保雲(線下監測站線上APP),環保雲的建成改變了基層工作人員的以往的眼睛看,鼻子聞,耳朵聽的狀態。對全省的水文環境,空氣環境情況實施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監控,很好的把控了貴州整體環境的監督。這個環保雲APP功能中也有群眾投訴的功能,如果公眾一旦發現貴州深山裡有環境污染的事件,可以通過手機拍照,留下證據通過APP進行環境信訪投訴,相關的部門會根據群眾的投訴來展開調查 。所以貴州大山裡的華為伺服器都是經過防污染環境設備把污染環境的程度降到最小。

總結

相對散熱的處理方法,兩國的 科技 巨頭公司都不相上下。

相對於生態環保問題的處理方式,兩家 科技 巨頭公司的設計研究都十分符合生態環保的要求。

相對伺服器供電處理方式,我比較認可華為公司的因地制宜降低電費成本和解決供電的方法,這一方面華為公司更勝一籌。

我在想,微軟公司的高層是不是經常手機發熱時用冰箱來來降溫、頭腦發熱時用冰塊來撫,然後一下子腦洞大開想到了解決伺服器發熱的問題,將自家的伺服器深入海底冷藏保存。

不過,微軟不是先例,早在1850年的時候,在英吉利海峽就鋪設了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通訊電纜,百來年後微軟也將自己的數據中心沉入海底。

據了解,微軟是將一個長約12米,直徑3米的鐵桶沉入了蘇格蘭水域內,這個鐵桶內一共裝有864台伺服器,而這個鐵桶將為蘇格蘭群島周圍海域提供雲計算能力和互聯網的鏈接。

根據微軟公司的解釋,將這巨大的伺服器沉入水中也是為了成本考慮,如果放在陸地上,將面臨這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水電等,十分讓人頭疼,而放在海里就十分的簡單了,海底就像是一個天然的冰箱一樣。

這里我得說一下,微軟為何會把數據中心沉入海底,肯定不僅僅是因為節約成本那麼簡單。微軟作為一個老牌且知名的互聯網 科技 公司,它的產品服務全世界,而且質量還很不錯,就說我們國內吧,幾乎我們每天都和微軟打交道,打開電腦你用到的就是微軟的系統,使用的辦公軟體也基本來自微軟的,可以說在國內微軟有很大的影響力。

伺服器作為電腦數據的心臟,發熱一個普遍的現象,那麼將數據沉入海底既能解決發熱的問題,也能使伺服器所在海域周邊的居民能夠及時體驗到互聯網。另外,除了解決發熱問題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環保。

那麼,既然微軟把數據中心沉入海底有這么高的成效,華為為何不學微軟將數據中心沉入海底而是在深山老林里放置呢?

首先,華為的數據中心與微軟的數據中心不一樣,微軟能用一個幾米寬十二米長的箱子裝下伺服器沉入海底,但是華為不行,華為的數據中心很大,如果沉入海底工程量和成本費用就會很高,越大的數據中心放入海底越不安全。

華為選擇在貴州大山裡建數據中心,而不是在國內其他地方,首先就是成本問題,再者就是環境和就業問題。

貴州地勢相對偏高,土地資源有待開發,又有國家政府對貴州地區的扶持,貴州也在大面積推廣和招商引資,在政策上給予了很大的優惠。

另外貴州這個地區高原山地多,個別地帶氣溫相對較低,環境上比較適合數據中心的建設。華為在貴州建數據中心而不是在海底,其實華為並不少只在考慮自己,也在為國家考慮,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了就業。

大型 科技 公司每天產生的數據越來越多,如何存放這些數據成為了難題,不少公司選擇興建自己的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的位置特別重要,需要的因素比較多,比如防震、安全、節能以及方便維護等。

存儲數據的伺服器運營時,會消耗大量的電力,尤其是數千台伺服器同時運轉,整個機房產生的電量堪稱恐怖。而CPU等零部件運行時,伺服器又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所以還需要設專門的散熱系統。

所以不同廠商對於伺服器存放的位置會有不同的方案。微軟與華為選擇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方案,微軟選擇將部分伺服器放到海底,而華為卻選擇將伺服器放到貴州的大山裡面。後者的做法是目前國內很多 科技 公司通用的做法。

那麼兩種方案誰更勝一籌呢?

經濟成本

華為一次性將山洞掏空,需要付出巨大的建設成本,但是除了拿地與建設成本外,幾乎不再有其他的費用。而微軟只需要選擇一個地質條件較好的海底就行。

當然,微軟的伺服器需要用鋼制密封艙包裹起來。華為的建設成本要更高一些。不過華為存放的伺服器數量要更多,目前華為在七星湖數據中心存儲了60萬台伺服器,而蘋果存放到海底的伺服器數量有限,目前只有數百台試驗性質的伺服器存放在海底。

維護成本

貴州的電力資源豐富,電費價格相對便宜,而存放在山洞的伺服器可以隨時進行人工維修,反而微軟的伺服器一旦出現故障,維修時會相當麻煩,不僅需要用吊船將伺服器打撈出來,也需要將伺服器從密封艙中取出來,同時連接伺服器的光纜也有可能被海洋動物破壞 。所以微軟的維修成本比較高。

安全性

貴州喀斯特地貌地質比較穩定,泥石流與地震發生的概率特別小,華為的伺服器基本上能夠保證穩定運行,而海洋生態環境比較復雜,洋流、海嘯、地震頻發,哪怕選擇的位置特別好,也不能夠保證無憂。當然,密封艙外殼也許不怕海洋生物 ,但是也難免會出現疏漏,總之,海底存放伺服器安全性不如陸上。

散熱效果

貴州海拔高,氣候條件好,而貴州的山洞裡面氣溫恆定,通風條件好,堪稱天然的空調,企業無需付出額外的空調費用,而海底的溫度同樣比較穩定,海洋溫度常年保持在17攝氏度,海底的溫度更低一些,同時海水流動會帶走熱量。從散熱效果來看,兩者基本上半斤八兩。

那麼誰更勝一籌呢?

我個人覺得建在山洞裡面比較好。 微軟將伺服器投放到海底,只是做了個試驗,實際上並沒有大規模採用,而目前已經有數百家大型 科技 公司將數據中心建設到貴州,貴州的優勢十分明顯。另一方面,伺服器建設到地面,也能夠被當地帶來崗位與稅收,本身也能夠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

肯定挖山的優勢大!降溫只是一方面,挖山加固就是一個天然的防空洞!出現戰爭是,數據中心被毀的後果,大家想想都明白

幾大互聯網企業都把數據中心建設在貴州,主要基於以下考慮:

1、從安全考慮,山高林密地理位置偏僻,遠離沿海,戰略位置偏後,有足夠的戰略縱深,

2、氣候偏低,有利於設備散熱,

3、存儲設備巨耗電,貴州電力充裕,電價有優勢,

4、遠離重工業基地,電磁環境好,

5、數據中心集中建設,便於大數據相互交換,

6、地方政府支持,稅收優惠幅度大。

顯然挖空大山,可能更靠譜一些。

現在為了給伺服器降溫,節省電費,確保伺服器穩定運轉,可以說各個公司都是想方設法,採取各種措施。其中微軟公司將伺服器沉入海底,而華為在貴州挖空了大山,這兩個方法都相當好,但是相對來說,華為公司挖空大山可能更勝一籌。

1、挖空大山更好一些

華為為了節省能源,節省費用,能夠有足夠的空間放置大量伺服器,採取的措施就是在貴州挖空大山。在貴州,常年溫度可能也就是12-19度左右,而在大山的山洞裡面,可能溫度就穩定一些了,可能溫度會維持在十二三度甚至更低的樣子。這樣伺服器在運行的時候,可能發熱就會更低一些,而且散熱損耗等能源也會更少一些。


而且在山洞裡面,如果發生一些情況,能夠隨時進行解決,而且在山洞裡面,地質結構也更穩定,可能長期來看,成本會更低一些。

因此,感覺華為挖空大山放置伺服器更勝一籌。

2、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水底,稍微差一些

微軟公司將伺服器沉入水底,也是為了降低能耗,保障伺服器穩定運轉。在大洋底部區域,很多地方常年的溫度也不高,在1000米深度的海洋底部,大概水溫在四五度的樣子。但是從理論上來說,微軟可能沉入水底大概也就是三四十米左右的深度,可能溫度也在十四五度的樣子,因為再深的話,可能伺服器殼體成本會大幅度上升。

而且相對來說,把伺服器沉入水底的成本可能會更大一些,而且可能還會受到海浪,侵蝕等影響,而且以後運行維護也不是很方便。

因此,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水底,感覺上就稍微差一些了,可能成本更高,而且運行維護也不是很方便。

3、結論

綜上所述,感覺上華為挖空大山更勝一籌,運行維護方便,而且長期成本可能更低。

絕對是在大山裡更方便。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誰更勝一籌?一目瞭然。

單說降溫的效率,肯定是沉入海底見效更快。華為把伺服器放在貴州大山裡,雖然環境溫度也低,畢竟沒有海水的低溫和全包裹覆蓋。

但是,伺服器不是永動機,用到一定的年限一定會出問題,不管是系統問題還是硬體問題,需要維修的時候,在大山裡,可以人進去,或者取出來。

在大海里,維護伺服器還需要專門打撈,也不太可能讓工程師潛入海底,還涉及到安全問題,萬一進水也是大麻煩。

綜上所述,從後續維護成本來看,還是放在大山裡比較好。

Ⅳ 連接上了WiFi,但是顯示無互聯網連接該怎麼辦

如果您使用的是華為手機,能連上wifi但是不能上網,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排查處理:
一、若使用的是家庭網路,建議連接其他wifi或手機個人熱點進行測試排查:
1.如果連接其他WiFi正常
(1)請不要遠離路由器;
(2)請檢查凱罩寬頻帳號是否到期,重啟路由器並重啟手機後嘗試;
(3)如果將路由器設置過黑白名單,則需檢查手機mac地址是否加入路由器端,如路由器沒有設置黑白名單,請將路由器斷電重啟嘗試。
2.如果連接其他WiFi也無法上網
(1)請重新打開WLAN開關連接嘗試;
(2)建議在設置中搜蘆宴索還原網路設置,根據屏幕提示還原。(註:此操作會還原WLAN、移動數據網路和藍牙連接記錄並刪除WLAN和藍牙連接記錄)。
二、若使用的是公共網路:
1.嘗試在人流量較少的地方使用,並確認熱點可正常使用。
2.請確認是否需通過瀏覽器登錄網站注冊後才能上網。
三、若個別應用無法上網:
請打開設置,在上方搜索框內輸入流量管理並點擊進入流量管理頁面,點擊應用聯網 ,查看個別應用是否勾選WLAN許可權,建議將需要使用應用的WLAN許可權全部勾選。
如果嘗試以上方法,均未能解決問題,建議備份數據(QQ、微信等第三方應用需單獨備份),攜帶購機憑證前往華為客戶服務中心檢測。

相關盯嘩鬧鏈接如下:預約服務華為客戶服務中心寄修服務維修備件價格查詢

熱點內容
app什麼情況下找不到伺服器 發布:2025-05-12 15:46:25 瀏覽:714
php跳過if 發布:2025-05-12 15:34:29 瀏覽:467
不定時演算法 發布:2025-05-12 15:30:16 瀏覽:131
c語言延時1ms程序 發布:2025-05-12 15:01:30 瀏覽:166
動物園靈長類動物配置什麼植物 發布:2025-05-12 14:49:59 瀏覽:736
wifi密碼設置什麼好 發布:2025-05-12 14:49:17 瀏覽:148
三位數乘兩位數速演算法 發布:2025-05-12 13:05:48 瀏覽:397
暴風影音緩存在哪裡 發布:2025-05-12 12:42:03 瀏覽:542
access資料庫exe 發布:2025-05-12 12:39:04 瀏覽:630
五開的配置是什麼 發布:2025-05-12 12:36:37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