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強伺服器是什麼
⑴ 至強w系列和黃金系列有什麼區別
兩款cpu的定位、介面均不相同。志強W系列取代的是老E5 16xx級別的cpu,部分該款cpu與旗艦版的i9互為馬甲(與16xx相同),且介面與i9系列都為LGA2066。
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作為計算機系統的運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處理、程序運行的最終執行單元。CPU自產生以來,在邏輯結構、運行效率以及功能外延上取得了巨大發展。
CPU出現於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處理器架構設計的迭代更新以及集成電路工藝的不斷提升促使其不斷發展完善。從最初專用於數學計算到廣泛應用於通用計算,從4位到8位、16位、32位處理器,最後到64位處理器,從各廠商互不碰頌兼容到不同指令集架構規范的出現,CPU 自誕生以來一直在飛速發展。
CPU發展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通常將其分成六個階段。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是現代計算機的基礎。在該體系結構下,程序和數據統一存儲笑凱鄭,孫信指令和數據需要從同一存儲空間存取,經由同一匯流排傳輸,無法重疊執行。根據馮諾依曼體系,CPU的工作分為以下 5 個階段:取指令階段、指令解碼階段、執行指令階段、訪存取數和結果寫回。
⑵ 用I5CPU配置伺服器與志強有什麼區別
....i5處理器是家用機的,一個1000多元而已
至強處理器(XEON)是伺服器用的,至強在指令方面,緩存方面要高很多,最高級的i7隻不過相當於最低級的同工藝的至強而已,
至強5620 ,四核2.4G ,三級緩存12MB,而i5 處理器二代才是6MB,並且AES加密等各種新指令都支持,i5那些都沒的。5620一個2000多吧
並且2者支持的最大內存也不同,而且伺服器注重穩定性,並且至強還能用帶ECC的內存現在常用的是RDIMM的內存,
i5之類台式機只能用普通內存。家用機追求性能,不穩定,所以運行一段時間會很慢,要重啟,偶爾還藍屏,伺服器沒那個問題,關鍵在內存和處理器。
⑶ 志強處理器和英特爾用的一個板嗎
志強處理器和英特爾用的不是一個板。志強是伺服器CPU,英特爾是全系列集成CPU。至強系列和酷睿系列的CPU第一個區別就是冊念陸市場定位不一樣,至強系列是伺服器CPU,比酷睿系列擁有更為豐富州頃的指令集,更為出色的性能和支持更多的並發連接數,特高告別是在需要多線程運行的場景中優勢相比酷睿系列是很明顯的。而酷睿系列(包括低端的G系列賽揚,I3I5I7系列)主要面向絕大部分的家用桌面級消費市場,這類CPU的主要特點是全系列集成GPU,也就是核顯。
⑷ 英特爾的志強Xeon E7 8893V2中央處理器是目前伺服器CPU最強的一款了嗎
您好,感謝您使用英特爾。
志強Xeon E7 8893V2屬於伺服器處理器,目前而言屬於最強的。相關參數如下:
6核 12線程
時者橘穗鍾速度 3.4 GHz
最大睿頻 頻率 3.7 GHz
高速緩存 37.5 MB
最大散熱設計功耗(TDP) 155 W
最大內存大小(取決於內存類型) 1536 GB
內存類型 DDR3-1066/1333/1600
內存通道數 4
支持的插槽 FCLGA2011
希伍櫻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到您首卜!
⑸ 至強cpu那麼好,為什麼日常裝機的時候一般都選酷睿系列的呢
至強系列都是沒有集成顯卡的,早期的至強系列都用在伺服器上,是771針,而現在某寶很多奸商771硬改775強行上到G41G45等主板上,容易埋雷,而小白並不懂這些,看到六核八核就高潮了,雖然便宜但是真的不能用。猛消某寶上這些硬改775的U不知道在哪塊伺服器上被操了多久。我也勸了好多小白棄坑,但是有一部分還是覺得性價比高,開心就去買嘍。
還有,intel第三代第四代的至強分別是1155和1150針的U,兼容B75,B85等系列的主板,也就是我用I5 4590不想用了可以直接換E31231V3,所以到第四代用E3 1231V3的用戶有很大一批人,有了E3神教這個稱呼。
但是後來intel發布第六代酷睿和E3的時候,雖然都是1151針(X系列除外),但是intel強行把酷睿和至強劃了一道牆,主板並不能同時兼容第六代的E3 1230 V5和酷睿,酷睿全系(X系列除外)能上H110,B150,Z170等主板,而E3用不了,只能用intel專門給E3搞了個主板,C232,C236等來用E3 V5。intel這么搞可能感覺觸犯了自己的利益,更是導致了一大批用戶脫離了E3神教。因為後期改裝可玩性並沒有之前高。
至強系列就是intel定位伺服器用的CPU,價格高,穩定性好,沒有集顯,核心多,線程多,三緩大,但是主頻相對較低,一般用來做動畫渲染,圖形工作站,謹物伺服器,等,家用除了數框框滿足一下自己的激情,不適合普通家用。伺服器U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普遍比家用酷睿價格高。
至強定位也分低中高端,低端E3,中端E5,高端E7,其實intel之前的定位還有比至強系列更高端的一個系列叫做安騰,不過已經死掉了。
純手打,如有誤請諒解。有問題可在留言區討論,歡迎關注。
Haswell系列至強E3V3處理器可以在B85主板上使用, 一度讓E3處理器成為了很多玩家的選擇,一度風頭蓋過了i5.但後來Intel感覺到不對,所以在Skylake之後就需要使用專門的C232晶元組了。雖然一些主板廠商也推出過C232晶元組的消費級主板,但是由於處理器和主板的價格都相當高,性價比相對酷睿已經完全失去了優勢。
再往後,E3處理器就基本上退出了消費級市場,主要的原因就是性價比已經沒有優勢了。
到了2017年,AMD銳龍系列處理器的出現,讓E3徹底告別了消費級市場。
玩 游戲 ,日常使用選酷睿沒問題,性價比高,相同價位的處理器,志強相對來說性能更低,因為志強定位為伺服器cpu,主要追求穩定性,多任務,所以志強的處理器主頻低,不易發熱,多核多線程,目的就是讓處理器更穩定能夠同時處理更多任務,酷睿主頻高,能夠根據任務強度自動調整頻率,一方面在低任務的時候降低功耗,減少發熱量,同時在處理大型任務像3d次時代 游戲 ,vr 游戲 等,也能夠勝任,很適合日常使用,它的缺點就是不穩定,cpu如祥知液果長時間高負荷運行,就會變得很卡,甚至崩潰,死機。
志強CPU的指令一般是採用的RISC(精簡指令集)。這種設計的好處就是針對性更強,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專門的優化,能效更高。而家用版cpu酷睿一般為CISC復雜指令集,追求指令集的大而全,盡量把各種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塊,但是調用速度和命中率較低。
伺服器要求數據吞吐量要高,匯流排帶寬比家用的同一時期的CPU高。並且伺服器處理器上所用的技術更強,花費的成本更高,價格自然就高了
至強性價比高這個來源於1230v2 1230v3 1231v3
那個時候這幾款cpu支持和酷睿同時代一樣的主板,用著i5 的錢買到了i7的性能,那個時候是裝機必備。很火很火
當然英特爾公司也不是傻逼,知道這個相當於bug的存在後,在後代的至強處理器中不在支持同代主板(單獨買對應針數主板,價格高些),這樣因為主板的價格上去了。至強的裝機性價比就下來了,所以現在又回到了酷睿的時代!
至強處理器是一款非常優秀的處理器,最初設計的是用於伺服器,伺服器對處理中的cpu性能要求較高,首先是穩定,其次是持續工作的能力,發熱量少,為了防止gup在使用過程中也產生大量的熱,所以英特爾在設計初期就沒有在處理器里植入gpu,同時把晶元的處理能力控制在80%以內,我們接觸到的e3,e5,e7處理器的主頻相對酷睿同類產品較低,很多懂電腦的都喜歡用至強處理器超頻,目前主要用戶是專業設計公司,影視公司。
同時適合至強處理器主板不多(e5,e7均為2011針腳),很多是寨板,質量得不到保證,性能很不穩定。
再則就是因為至強處理器沒有gpu,對顯卡要求很高,特別是作圖的顯卡,加上一般顯卡很難兼容。全新的至強處理器單價很高,遠遠高於同類產品,
國內市場流通的至強處理器基本上都是國外伺服器淘汰下來的,價格雖然便宜,但質量沒有保證。最後就是至強處理器對操作系統要求也相當嚴格,每次開機都要自檢,開始時間很長,內存要求也很高,功耗大,散熱器要求很高,同時機箱、電源要求都很高,組裝成本很高。
對CPU稍微懂行的朋友都一定聽說過E3 1230 V3這款神U,E3至強系列處理器定位於伺服器級別,在intel 8系主板那個年代因為E3 1230 V3和酷睿是通用的,然後E3的性能又等同於不帶K的i7,但是價格卻跟i5差不多,所以E3至強系列十分受追捧。但這么大一個便宜為什麼很少有人撿呢?
因為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來說,很多人其實連至強E3系列的名字都沒有聽過,Intel對它的宣傳方面遠不如酷睿強烈,所以它本身的名氣並沒有酷睿大。另外價格方面,我們說它跟i5一樣是指水貨的價格跟i5是一個級別的,但行貨價格其實是跟i7沒差太多。而有一些涉水不深的玩家,擔心買到假貨或者售後問題所以也不敢買水貨E3。從適用角度來說,E3不支持超頻,它的優勢是多核心超線程,它的單核能力比不了能超頻的i5,綜合能力更比不了能超頻的i7,所以它的定位還是有些尷尬。綜合來說買E3的玩家需要對電腦硬體有一定的了解,又有比較靠譜的購買渠道同時自身需要又比較符合E3的定位。
所以E3性價比雖然高,但買的人卻並不多。而隨後至強和酷睿主板不再通用,它也就慢慢淡出了普通消費者的眼中。
因為Xeon強調的是並發型和多線程能力,所以雖然能支持4核8線程以上,但是主頻並不高。Xeon的設計更多的是為了滿足伺服器的要求。Core系列是針對日常裝機的要求,線程數不是很多,但是主頻高。日常用的很多軟體比如 游戲 之類的都沒怎麼對多線程進行優化,更多的還是要求CPU高主頻。
i5跟e3比起來,e3真的是完爆i5,因為日常使用很多人都會同時開QQ聽音樂 掛 游戲 平台,甚至掛多個 游戲 ,或者開直播什麼的,這點i5 那四線程真做不到,我有個 游戲 群里有很多個直播代練 游戲 的主播他們都說i5開直播卡的一比,後來都換了e3的。
E3V5先滾粗,I7的價格,I5的性能
我們來談談E3-1231V3和4790K,
目前E3-1231V3價格從15年穩定的1350漲到現在的1450,15年初出現 歷史 最低價1330,14年六七月份開始大量銷售,那時候售價1450,比同期的E3-1230V3貴100,14年下半年1230V3漸漸下市,被1231v3完全替代。
應該說現在E3近期肯定還是有跌價的空間,但是跌到1200以下沒可能,因為還有個性能全方面落後 E3-1231v3的I5-4590在苦苦支撐。
順便鄙視一下那些說E3V3以前賣1000的朋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14年E3V3初或者13年末E3V3開始在淘寶上大量銷售,並逐步替代E3V2,那時候E3V3價格就是接近1400,從來沒有掉到1300以下。
你們接到消息,你們本身也要判斷,明白這意思嗎? 不要人雲亦雲。 把一代E3的事情套用到三代E3,這種腦補,我給0分。
二者價格差600,不超頻的情況下,按照頻率算,理論性能差24%,無論是否鎖頻,二者Fritz Chess的跑分差距基本也是24%
在CPU性能擠牙膏的年代,對於中高端消費級CPU而言,我認為24%的性能值600
頻率越高性能的確越好,雖然我們經常會聽到「 CPU性能過剩論」,但是我認為這個觀點即是相對正確,又是完全錯誤的。
正確表現在即使像刺客信條梟雄, 巫師3這樣的 游戲 ,也不能讓八線程的E3或I7滿載。
完全錯誤表現在,E3雖然八線程不能滿載,但是這並不代表E3玩 游戲 是綽綽有餘,因為多核未滿載的同時單核卻性能不足,好比一個廚房在燒一些非常復雜的菜,兩位大廚根本忙不過來,但是切菜和端盤子的人卻等在一旁沒事干,即使他們想去幫主廚也幫不了,只好站在邊上聊天嗑瓜子。這時候,我們能說這個廚房【人手過剩】嗎? 實際上,這個廚房顯然人手不夠用。同樣的道理,CPU到底是【性能過剩】還是【性能不足】呢?
一個真實的案例,玩魔獸世界,高特效下,團隊副本中E3V3和4790K的幀數差距能達到10%-20%,魔獸世界並不是單核 游戲 ,請大家更新下觀念,6.0的魔獸對多線支持有了明顯的提升。
還要補充一點,散片不等同於二手,二手是二手,散片是散片,完全兩個概念。
E3散片絕對不是伺服器拆機的洋垃圾,或許一代E3應該是伺服器拆機的洋垃圾無疑,但是E3V3一定不是,首先,據我所知,現在沒有哪家伺服器會用E3這種級別的U,其次,E3V3是HASWELL架構,HASWELL系列CPU是13年上市,而E3V3不是首批的HASWELL,至少在2013年6月份的時候,E3VE還沒有上市。然而,E3V3散片在13年末就大量出現在淘寶上,難道洋大人們傻到把剛買的CPU用幾個月就變成垃圾賣到中國嗎?我就是要把你們都得罪了,那些口口聲聲說E3V3是伺服器拆機洋垃圾的人,我覺得我和你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生活在這個地球上!
其實,我並不想幫題主做決定,E3還是4790K,我認為二者都是值得買。我要強調的是,買E3的理由應該是相對I7的那微小的性價比而不是E3完全夠用,不買I7的理由也絕不應該是什麼I7性能過剩。所以,買E3還是買I7,題主自己根據需求和錢包來決定。
至強cpu主要面向企業用戶和高性能電腦產品上,像最新的蘋果iMac Pro就是使用的志強處理器,頂級版擁有十八核志強處理器性能十分強大。而酷睿處理器經常是用在普通電腦上。嚴格意義上講酷睿是英特爾cpu的架構的名稱,而志強則是處理器的商品名,很多志強處理器同樣基於酷睿架構,通常都認為酷睿處理器就是普通pc處理器。
通常每代志強處理器基本和酷睿都是採用了相同的核心架構。但兩者的應用領域不同,所以還是存在一些區別:
1、志強處理器通常用於伺服器領域,而酷睿處理器通常用於普通PC市場。
2、至強處理器一般不支持高頻內存,但酷睿處理器可以支持更高主頻內存;
3、通常至強一般都不支持核心顯卡,但大部分酷睿處理器都集成核心顯卡;
4、志強處理器一般不支持超頻,主頻相比高端酷睿要低一些,而部分高端酷睿處理器主頻相對較高,而且支持超頻。
5、志強處理器安全性和穩定性較好,而酷睿更突出性能方面,而安全性和穩定性相比志強要差一些。
6、E3 1230 v3及以前志強處理器和普通酷睿處理器可以使用同樣主板,但從E3 1230 V5開始,英特爾對志強E3處理器進行了封殺,無法使用普通主板。
以前志強E3處理器憑借接近i7的規格和性能和i5的價格,經常被電腦裝機用戶打造高性價比電腦主機,隨之英特爾對志強處理器全面封殺,如今志強處理器性價比已經不是很高,而且普通主板無法使用,所以現在裝機很少使用志強處理器。而蘋果iMacPro和Mac Pro由於考慮到性能和穩定性的因素都是採用的志強處理器,但是價格卻高的驚人。
⑹ 至強和amd哪個性能好
首先兩者不是同一個概念
至強屬於英特平台伺服器使用的處理器
AMD是整啟哪個平台,然而AMD也是有伺服器cpu的,比如AMD的皓龍
如果是家用還是建議使用啟告英特悄旁明的i5 或者i7 功耗低性能好
⑺ 至強l5520屬於英特爾什麼級別型cpu
至強l5520(Intel Xeon L5520)屬於因特爾伺服器級別處理器,主要用於企業伺服器和工作站。
在英特爾的伺服器主板上,最多達八個Xeon處理器能夠共用100MHz的匯流排而進行多路處理。Xeon設計用於網際網路以及大量的數據處理服務,例如工程、圖像和多媒體等需要快速傳送大量數據的應用。
(7)志強伺服器是什麼擴展閱讀
Xeon 是作為Intel的伺服器。Intel處理器基本已經形成如下格局:伺服器Xeon,高端Core i7,中端Core i5/Core i3/Pentium,低端Celeron。其中Xeon可以使用多處理器技術。
2001年英特爾發布了Xeon處理器。英特爾將Xeon的前面型枝去掉了Pentium的名號,並不是說就與x86脫離了關系,而是更加明晰品牌概念。Xeon處理器的市場定位也更加瞄準高性能、均衡負載、多路對稱處理等特性,而這些是台式電腦的Pentium品牌所不具備的。
Xeon處理器實際上還是基於Pentium 4的內核,而且同樣是64位的數據帶寬,但由於其利用了與AGP 4X相同的原理--「四倍速」技術,因遊行此其前端匯流排有了巨大的提升,表現更是遠勝過Pentium Ⅲ Xeon處理器。
Xeon處理器基於英特爾的NetBurst架構,有更高級的網路功能,及更復雜更的3D圖形性能,另一方面,支持至強的晶元組也在並行運算、支持高性能I/O子系統(如SCSI磁碟陣列、千兆網路介面)、神租嘩支持PCI匯流排分段等方面更好地支持伺服器端的運算。
⑻ 至強處理器和酷睿處理器哪個好
酷睿的好。
至強和酷睿還有區別如下:
1、至強是伺服器用的CPU,緩存更大,穩定性更強,有一些伺服器專用的指令集,具有很大的數據吞吐量。酷睿i系列是桌面級CPU。
2、性能上跟普通的酷睿區別不大,至少跟價格上的巨大差距不成比例。
3、至強處理器是沒有集成顯卡核心的,酷睿i系列是有集成顯卡的。
這兩個系列其實用途是不一樣的:
酷睿i是民用系列,至強則是伺服器系列。 他們有很多特性是不同的,但是最重要最簡單的性能區別可以大致了解一下。
這里只講桌面部分的酷睿,因為畢竟對應的是伺服器端的至強。 酷睿i3 i5 i7主流型號在2~4核(i7高端系列不計),三緩在3MB-8MB,i3為雙核四線程,i5為四核四線程,i7為四核八線程,他們的單核性能總體較好,因為用途是民用,各類專用軟體及游戲的使用信孫是主要的。
至強e3 e5 e7差異較大,e3非常接近i7,亂弊同為四核八線程,頻率一般來講會比i7低一些,相當於性價比版本的i7,在4代及之前,e3是非常受裝機黨歡迎的。
e5和滑陪鏈e7緩存非常大,除了個別型號,他們的核心數量較多,比如e7 8890v4的核心數量達到了24個,48線程,L3=60MB,主頻相對來講低一些,因為它的用途是伺服器,多任務處理更為重要,打個星際2游戲,i3 6100比它好用很多。
⑼ 家裡自己組裝電腦CPU用英特爾志強好嗎
志強是intel的伺服器E系列的CPU,最底端的E3-1230,都要1300上下。
這個給你建議吧。
首先,E系列的伺服器cpu主要設計是為7x24小時不中斷工作而設計的,這樣的設計在保證穩定性上缺犧牲了很多性能。
如果家用辦公的話,建議選用intel的i3系列CPU
如果玩些大型3D游戲的可以選擇i5系列
而i7系列是頂級的,一般用不上,除非預算在8000元以上的主機可以選擇i7。
⑽ 英特爾志強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有說可以媲美i7的,志強5520怎麼樣。
志強是intel服務沖者如器cpu的品牌,性嫌襪能符合伺服器的需求,散啟其中高頻的處理器玩游戲接近或者等於i7。志強5520是很老的伺服器cpu,當初要五六千,現在淘寶也就100多,性能接近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