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伺服器電源好還是普通電源好
① 伺服器電源和普通電腦電源有什麼區別
伺服器電源的冗餘是指兩個電源之間通過一些特殊的電路進行連接,在一個電源工作時,另一個電源處於備用狀態,當工作的電源突然出現故障時,另一個備用電源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接替故障電源進行工作,以防止伺服器出現「宕機」現象。冗餘伺服器電源一般用於不可「宕機」的部門。另外一種冗餘伺服器電源更加實用,它允許兩個電源同時工作,保證足夠的輸出功率,並且即便一個電源「宕機」之後,另一個電源馬上接管其它設備,可以維持一段時間。至於專業伺服器電源的介面,它與普通ATX電源略有不同,它採用24pin介面,而普通ATX電源為20pin介面,兩者理論上不能兼容。不過由於電源的工作原理完全一致,24pin的伺服器電源在修改後可以使用於普通主板,市場上甚至還有24pin/20pin的轉接器賣。
也可能是你的電源是ATX 12V 2.0的,現在的電源至少也要ATX 12V 2.2的。
② 伺服器電源和一般台式機電源的區別在哪裡
顧名思義,伺服器電源就是指使用在伺服器上的電源(POWER),它和PC(個人電腦)電源一樣,都是一種開關電源。但是伺服器電源應用在相對高端場合,考慮到很多的安全因素。其內部的保護線路較PC電源復雜。伺服器電源按照標准可以分為ATX電源和SSI電源兩種。ATX標准使用較為普遍,主要用於台式機、工作站和低端伺服器;而SSI標準是隨著伺服器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適用於各種檔次的伺服器。
ATX標准
ATX標準是Intel在1997年推出的一個規范,輸出功率一般在125瓦~350瓦之間。ATX電源通常採用20Pin(20針)的雙排長方形插座給主板供電。隨著Intel推出Pentium4處理器,電源規范也由ATX修改為ATX12V,和ATX電源相比,ATX12V電源主要增加了一個4Pin的12V電源輸出端,以便更好地滿足Pentium4的供電要求(2GHz主頻的P4功耗達到52.4瓦)。
SSI標准
SSI(Server System Infrastructure)規范是Intel聯合一些主要的IA架構伺服器生產商推出的新型伺服器電源規范,SSI規范的推出是為了規范伺服器電源技術,降低開發成本,延長伺服器的使用壽命而制定的,主要包括伺服器電源規格、背板系統規格、伺服器機箱系統規格和散熱系統規格。
雖然目前伺服器電源存在ATX和SSI兩種標准,但是隨著SSI標準的更加規范化,SSI規范更能適合伺服器的發展,以後的伺服器電源也必將採用SSI規范。SSI規范有利於推動IA伺服器的發展,將來可支持的CPU主頻會越來越高,功耗將越來越大,硬碟容量和轉速等也越來越大,可外掛高速設備越來越多。為了減少發熱和節能,未來SSI伺服器電源將朝著低壓化、大功率化、高密度、高效率、分布式化等方向發展。伺服器採用的配件相當多,支持的CPU可以達到4路甚至更多,掛載的硬碟能夠達到4~10塊不等,內存容量也可以擴展到10GB之多,這些配件都是消耗能量的大戶,比如中高端工業標准伺服器採用的是Xeon(至強)處理器,其功耗已經達到80多瓦特(W),而每塊SCSI硬碟消耗的功率也在10瓦特(W)以上,所以伺服器系統所需要的功率遠遠高於PC,一般PC只要200瓦電源就足夠了,而伺服器則需要300瓦以上直至上千瓦的大功率電源。在實際選擇中,不同的應用對伺服器電源的要求不同,像電信、證券和金融這樣的行業,強調數據的安全性和系統的穩定性,因而伺服器電源要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目前高端伺服器多採用冗餘電源技術,它具有均流、故障切換等功能,可以有效避免電源故障對系統的影響,實現24×7的不停頓運行。冗餘電源較為常見的是N+1冗餘,可以保證一個電源發生故障的情況下系統不會癱瘓(同時出現兩個以上電源故障的概率非常小)。冗餘電源通常和熱插拔技術配合,即熱插拔冗餘電源,它可以在系統運行時拔下出現故障的電源並換上一個完好的電源,從而大大提高了伺服器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