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pac演算法

pac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2-08-22 16:06:27

『壹』 歌曲問題

如果同一首歌曲,播放時間長短、比特率、采樣率不變,那麼這首歌不可能有一個是九百多kb,一個是四mb多的
歌曲的好壞應該取決於比特率和采樣率吧
還取決於格式,比如MP3格式的音樂就無法和APE格式的音樂相比(當然音樂要生成APE格式必須從CD上面轉換
這么比較:CD的音質比APE格式的音質好,APE格式的音質比MP3的音質好

下面的內容來自網路:
音質最好的音樂格式是cd

音樂格式一覽:

經典的WAVE
WAVE文件作為最經典的Windows多媒體音頻格式,應用非常廣泛,它使用三個參數來表示聲音:采樣位數、采樣頻率和聲道數。
聲道有單聲道和立體聲之分,采樣頻率一般有11025Hz(11kHz)、22050Hz(22kHz)和44100Hz(44kHz)三種。WAVE文件所佔容量=(采樣頻率×采樣位數×聲道)×時間/8(1位元組=8bit)。

傳統的MOD
MOD是一種類似波表的音樂格式,但它的結構卻類似 MIDI,使用真實采樣,體積很小,在以前的DOS年代,MOD經常被作為游戲的背景音樂。現在的MOD可以包含很多音軌,而且格式眾多,如S3M、NST、669、MTM、XM、IT、XT和RT等。

電腦音樂MIDI
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 Data Interface的簡稱,它採用數字方式對樂器所奏出來的聲音進行記錄(每個音符記錄為一個數字),然後,播放時再對這些記錄通過FM或波表合成:FM合成是通過多個頻率的聲音混合來模擬樂器的聲音;波表合成是將樂器的聲音樣本存儲在音效卡波形表中,播放時從波形表中取出產生聲音。

龍頭老大MP3
MP3可謂是大名鼎鼎,它採用MPEG Audio Layer 3 技術,將聲音用 1∶10 甚至 1∶12 的壓縮率壓縮,采樣率為44kHz、比特率為112kbit/s。
MP3音樂是以數字方式儲存的音樂,如果要播放,就必須有相應的數字解碼播放系統,一般通過專門的軟體進行MP3數字音樂的解碼,再還原成波形聲音信號播放輸出,這種軟體就稱為MP3播放器,如Winamp等。

網上霸主RA系列
RA、RAM和RM都是Real公司成熟的網路音頻格式,採用了「音頻流」技術,所以非常適合網路廣播。在製作時可以加入版權、演唱者、製作者、Mail 和歌曲的Title等信息。
RA可以稱為互聯網上多媒體傳播的霸主,適合於網路上進行實時播放,是目前在線收聽網路音樂最好的一種格式。

高壓縮比的VQF
VQF即TwinVQ是由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同YAMAHA公司開發的一種音頻壓縮技術。
VQF的音頻壓縮率比標準的MPEG音頻壓縮率高出近一倍,可以達到1∶18左右甚至更高。而像MP3、RA這些廣為流行的壓縮格式一般只有1∶12左右。但仍然不會影響音質,當VQF以44kHz-80kbit/s的音頻采樣率壓縮音樂時,它的音質會優於44kHz-128kbit/s的MP3,以44kHz-96kbit/s壓縮時,音樂接近44kHz-256kbit/s的MP3。

迷你光碟MD
MD(即MiniDisc)是SONY公司於1992年推出的一種完整的便攜音樂格式,它所採用的壓縮演算法就是ATRAC技術(壓縮比是1∶5)。MD又分為可錄型MD(Recordable,有磁頭和激光頭兩個頭)和單放型MD(Pre-recorded,只有激光頭)。
強大的編輯功能是MD的強項,可以快速選曲、曲目移動、合並、分割、刪除和曲名編輯等多項功能,比CD更具個性化,隨時可以擁有一張屬於自己的MD專輯。MD的產品包括MD隨身聽、MD床頭音響、MD汽車音響、MD錄音卡座、MD攝像槍和MD驅動器等。

音樂CD
即CD唱片,一張CD可以播放74分鍾左右的聲音文件,Windows系統中自帶了一個CD播放機,另外多數音效卡所附帶的軟體都提供了CD播放功能,甚至有一些光碟機脫離電腦,只要接通電源就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CD播放機使用。

潛力無限的WMA
微軟在開發自己的網路多媒體服務平台上主推ASF(Audio Steaming format),這是一個開放支持在各種各樣的網路和協議上的數據傳輸的標准。它支持音頻、視頻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多媒體類型。而WMA是Windows Media Audio的縮寫,相當於只包含音頻的ASF文件。
WMA文件在80kbps、44kHz的模式下壓縮比可達1∶18,基本上和VQF相同。而且壓縮速度比MP3提高一倍。所以它應該比VQF更具有競爭力。

免費音樂格式Vorbis
為了防止MP3音樂公司收取的專利費用上升,GMGI的iCast公司的程序員開發了一種新的免費音樂格式Vorbis,其音質可以與MP3相媲美,甚至優於MP3。並且將通過網路發布,可以免費自由下載,不必擔心會涉及侵權問題。但MP3在網上已經非常流行,微軟的Windows Media技術也開始普及,Vorbis的前景還是不容樂觀。

其它音頻格式
AIF/AIFF:蘋果公司開發的一種聲音文件格式,支持MAC平台,支持16位44.1kHz立體聲。
AU:SUN的AU壓縮聲音文件格式,只支持8位的聲音,,是互連網上常用到的聲音文件格式,多由SUN工作站創建。
CDA:CD音軌文件。
CMF:CREATIVE 公司開發的一種類似MIDI的聲音文件。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數字信號處理)的簡稱。通過提高信號處理方法,音質會極大地改善,歌曲會更悅耳動聽。
S3U:MP3播放文件列表
RMI:MIDI樂器序列

有損壓縮:
AAC:在高比特率下音質僅次於MPC,在高比特率和低比特率下表象都很不錯。就是編碼速度太慢!
MPC:低比特率下表現一般,不及Mp3Pro編碼的MP3和OGG,高比特率下音質最好,編碼速度快!
OGG:低比特率下音質最好,高比特率同樣也不錯。編碼速度稍慢。
MP3(MP3Pro):在低比特率下音質次於OGG,其他方面同MP3
WMA:高低比特率下都一般,不支持VBR,最高192Kbit/s

無損壓縮:
FLAC:壓縮率在四個中最差,編碼速度不錯,平台支持很好。
PAC:稍慢的編碼速度,壓縮率排第三,平台支持良好。
APE:編碼速度最快、最好的壓縮率,平台支持一般。
WV:編碼速度非常快,壓縮率在四個種排第二,僅支持Windows平台

『貳』 pac 控制器 什麼好

PAC 是一種新型的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 PLC 相比, 與 具有開放的體系結構和優秀的互操作性、 靈活性; PC 相 與 比, 又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更好的實時性, 因此能更好地滿足現代工業自動化的要求, 是目前工業自動化領域研究的熱 點之一。
自從ARCGroup提出PAC概念以來,作為近年來自動化技 術最為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 PAC受到了自動化業界和終端用 戶的廣泛關注。 的特性最佳地結合在一起, 開發出了新的控制器來解決20%的 應用, ARC的工業分析家把這種設備稱為可編程自動化控制 器, 即PAC。
一、 A C 控制器的產生背景 P 自20世紀70年代PLC取代了原有的繼電器控制系統以來, 因其具有高可靠性和穩定性而被廣泛地使用到各種控制系統 中, 成為自動化領域中極具競爭力的控制工具。 但傳統PLC的體 系結構是封閉的, 各PLC廠家的硬體體系互不兼容, 編程語言及 指令系統也各異, 當用戶選擇了一種PLC產品後, 必須選擇與其 PLC還 相應的控制規程, 並且學習特定的編程語言。盡管如此, 是在很多工業應用中被使用。據來自ARC、聯合開發公司 (VDC 以及網上PLC培訓資源PLC.net的專家估計, ) 77%的PLC 用於小型應用 (低於128I/O , ) 72%的PLC的I/O是數字的, 80%的 PLC應用問題可由20條梯形邏輯指令集來解決。 但是, 如果要在 工程中開發剩餘的20%的應用時, 就不得不突破PLC的限制了。 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提高與 發展, 人們開始考慮使用PC機來進行系統控制, 以求通過PC來 滿足剩餘的20%的應用, 給用戶帶來更多的選擇。在許多工程 應用中, PC機已能實現原來PLC的控制功能,並且具有更強的 數據處理能力、 強大的網路通訊功能以及能夠執行比較復雜的 控制演算法和其近乎無限制的存儲容量等優勢。 但是基於PC控制 的主要問題是標准PC並不是為嚴格的工業環境而設計的, 穩定 可靠性和編程復雜是應用中的主要問題。 性、 由於PC和PLC都有其各自的優缺點, 因此, 人們把PLC和PC
二、 A C 的主要特性 P (一「多功能性, ) 在一個平台上有邏輯、 運動、 PID控制、 驅 動和處理中的至少兩種以上功能」 除了為了實現特殊的協議如SERCOS要對I/O做一些改進; 運動、 處理和PID的功能。 例如, 運動控 而且軟體還能提供邏輯、 製作為軟體控制循環,它能從正交編碼器上讀取數字輸入, 執 行模擬控制循環並輸出控制設備的模擬信號。 (二「單一的多規程開發平台使用通用標簽和單一的數據 ) 庫來訪問所有的參數和功能」 由於PAC是為更為高級的應用如多功能而設計的, 他們需 軟體必須是單一 要更為高級的軟體。為了能高效地設計系統, 的集成化軟體包, 而不是多種分離的軟體工具, 這些軟體工具 在工程上不能無縫地協同工作。
三「通過結合IEC61131-3, ) 用戶向導和數據管理, 軟體工 具能設計出在跨越多個機器和處理單元的處理流程」 簡化系統設計的另一方面是具有高級的圖形化開發工具, 利用該工具可以使工程師很輕松地把處理的概念轉變為能實 際控制機器的代碼。 (四「開放的模塊化構架能解決的工業應用可從控制分布 ) 於工廠機器到加工車間的操作單元」 由於所有的工業應用都需要有高度的定製特性, 所以硬體 要有:吸氣、 排氣壓力變化劇烈, 對壓縮機沖擊大, 系統製冷劑回 液量大;蒸發器和冷凝器頻繁轉換, 破壞機組的正常運行, 因此 參考文獻 每次除霜時均需一個很長的過程才能使機組恢復到正常的運 [1]孫玉清, 吳桂濤.抑制換熱器濕空氣側結霜的研究[J].工 行;
四通換向閥動作頻繁, 影響其壽命;由於除霜開始階段有個 程熱物理學報, 1997, (1 . 18 ) 壓力衰減過程, 有的系統會因其壓力衰減到低壓保護值而造成 [2]董德永, 郭明濤, 陳鋼, 隋繼學.風機熱氟除霜的探討[J]. 停機;除霜過程中供水溫度變化很大等。 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機 肉類加工, 2003, ) (10 . 組除霜運行的可靠性。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深入研究除霜機理, [3]黃東, 袁秀玲, 陳蘊光, 張興群.節流機構對風冷熱泵冷 提出新的除霜方法, 逐步解決上述問題。 熱水機組逆循環除霜時間的影響[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06. - 38 - 的CX1000的CPU為PentiumMMX266MHz處理器,操作系統為 必須是模塊化的, 以便工程師們可以選擇合適的部件。 而且, 軟 WindowsCE.net 或 EmbeddedWindousXP。 ICPDAS 的 Win- 件也必須能讓工程師增加和拆除模塊以設計出所需的系統。 (五) 「採用已有的網路介面標准,語言等,如 TCPIP, con/LINcon的CPU為StrongRAM206MHz處理器, Wincon的操作 系統為WindowsCE.net, LINcon的操作系統為EmbeddedLinux。 OPC&XML和SQL查詢語言」 能和企業的網路通信對於現代化控制系統是非常關鍵的。
五、 A C 技術的發展前景 P 盡管PAC包含有乙太網介面, 但是為了要把設備和工廠其它系 隨著市場的需要, PAC技術在未來的幾年內將朝著以下幾 統無問題地集成在一起, 通信軟體是至關重要的。 個方向進一步發展: 三、 A C 軟體技術的解決方案 P (一 設備規格的多樣化 ) 為了滿足各種實際生產狀況的需要, PAC的規格將會呈現 一方面軟體是PAC和PLC主要的區別,而另一方面廠商在 選擇合適的控制 提供高級軟體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有兩種提供PAC軟體的方 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在具體的生產環境中, 系統要求的PAC, 有利於降低成本。 式: 基於PLC控制的軟體和基於PC控制的軟體。 (二 支持更多的控制功能 ) (一 基於PLC控制的軟體方案 ) 目前, PAC已經將邏輯、 運動、 過程式控制制等高級功能集成到 PLC軟體根據通用模型而建立: 輸入掃描、 控制代碼運行、 了單一的平台上。而未來, PAC將進一步融合更多的功能, 例如 輸入更新、 以及常規功能執行。 由於輸入循環、 輸出循環和常規 對於安全性的考慮, 批處理等等。當信息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 循環都是隱藏的,所以控制工程師只需要關注控制代碼的設 其安全性就將成為需要考慮的第一因素。 計。由於廠商已完成了大部分工作, 這種嚴格的控制架構使得 時, (三 商業系統的集成 ) 建立控制系統更為容易和快速。 這些系統的嚴格性也能讓控制 為了實現真正的實時性, 自動化設備供應商將在PAC內部 工程師在開發可靠的程序時無需深入了解PLC的底層操作。然 而,作為PLC主要優勢的這種嚴格的掃描式構架也導致其靈活 繼續創建商業系統的連接通道而不依賴於其他的連接設備。 (MES 的一些屬性, ) 例如: 標准介面的 性的欠缺。絕大多數PLC廠商通過在已有的掃描式架構中增加 PAC將內嵌製造執行系統 運動 新的功能來建立PAC軟體, 這些新功能包括乙太網通信、 建立,它將有利於更好地解決控制層和管理層之間的連接問 控制和高級演算法。 然而, 通常他們會保留PLC熟悉的編程方式以 題。 (四 簡單的系統維護 ) 及其在邏輯和控制方面固有的特點。因此這種PAC軟體通常是 為了適合特殊類型應用而設計的, 如邏輯、 運動和PID。 PAC將往更小化更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但同時它將擁有更 (二 基於PC控制的軟體方案 ) 出眾的數據處理能力。其軟體可以監控機器運轉狀況, 硬體可 為了提高生產率、 增加利潤, 企業就必 傳統PC軟體廠商以非常靈活的通用編程語言為起點, 能夠 以完成復雜的自檢工作。 提供對硬體的深層次訪問。該種軟體也具有可靠性、 確定性以 須及時有效地傳遞數據信息。PAC的這種數據處理能力, 可以 非常適合那些需要高級 滿足用戶在任何時間通過任何形式對數據進行維護。 及預設的控制架構。PC軟體極為靈活, ( 五 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 ) 編程技巧或者系統控制的復雜應用, 但卻使本應簡單 的架構、 的應用復雜化。這些廠商首先要能提供通用操作系統如Win- 通過採用新技術來獲得更高生產效率固然十分重要, 但是 它們可以通過採用實時操作 新技術的使用是否會大幅增加成本和培訓費也是廠家十分關 dows所不具備的可靠性和確定性。 系統 (RTOS 來實現。這些RTOS能控制系統的各個層面, ) 從I/O 注的問題。PAC未來平台將仍然採用標准化的設計, 其賣主可 然後為了使工程師能 讀寫速率到控制器上各個線程的優先順序。 以繼續使用原來的商業技術和乙太網等標准, 從而有效地降低 更為容易地開發出可靠的控製程序, 廠商增加了抽象層和I/O讀 了對成本的投入。 寫架構。因而這種靈活軟體非常適合於定製控制、 數據記錄和 通信, 但舍棄PLC編程架構的代價是使程序的開發難度增加。

『叄』 路由器怎麼加密

路由器怎麼加密可以這樣解決:

1、首先打開瀏覽器,在網址欄中輸入192.168.1.1 ,然後在彈出的登錄窗口中輸入賬號密碼,點擊確定。



這樣就解決了問題。

『肆』 PAC可靠性怎麼樣

PAC一定要向演算法和復雜控制方面發展,否則很難有很大的市場,理由於下:
(註:不是來找事,純技術討論)
缺點:
1、價格高,相對於PLC來說
2、可靠性低,這一點不要再爭論,已爭論很多次了,與體系架構相關系
3、體積大
4、對模擬量處理的精度和抗干擾能力低,與內部的結構和介面相關系
5、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弱,因為自身內部的頻率太高,體系是為商用開發的,無法經受干擾
6、溫升大,如樓主所說做到55度已屬不易,再向上走很難,因為CPU本身的溫升就很高,加上環境溫度很容易就會達到半導體的結溫
7、可擴展能力弱,當然如果結構完全改成模塊式的除外
8、PAC選用的CPU大多在386-P3左右,而586的CPU大多停產,大家只能用一些工業用的X86的SOC,價格高,供貨難,周邊的DRAM已只有舊貨,介面晶元也大多停產,所以無法保證長期供應。這與電腦的更新太快有關系,買了PAC,可能兩年後就沒不到一樣的配件了,而新的配件還不一定兼容。
9、運算的時間間隔一般都不穩定,很難用來完成一些對可靠性和穩定性要求很高的地方

優點:
1、資源多,可與PC的資源共用,從而使開發變簡單
2、運算能力強,但這需要與語言掛勾起來,如果使和T型圖,一定要加入用戶自己用C、C++、VB編自己功能塊的介面,可惜開放這個介面後可靠性又會受影響
3、對網路、視頻、數控可以有很好的支持,可以利用強大的運算能力來支撐
4、可以將控制和監視合在一塊,利用強大的CPU和顯示庫來支持
5、新產品不透明,利潤率空間高,可以給廠商、代理商更好的利潤

其實PAC並不是新東西,PC_BASE結構的軟PLC其實就是PAC,這種東東相當多的工控廠商都有,大家都使用KW、一方梯隊、ISAGRAF、3S等公司的軟體,現在大家把這玩意包裝了一下又重新搞了個概念,用概念來挑戰傳統控制器公司。我不是太贊成這種做法,因為容易讓人誤會,時間長了後如果大家知道了反而讓行業受損。

太多朋友要V80小型PLC編程軟體了
新版VLadder5.10(隨心所控版)

新版軟體特點:
1、隨心所控:
A、在線編程,可以在運行態下可進行任意的編程和調試,真正做到隨心所控。
B、強大而實時的在線監控功能,用戶可通過在線監控功能對任意變數進行監視和控制,使一切在掌握

之中。(所有監控的狀態與信息均取至下位PLC,而不是模擬產生,所以是實時的狀態和信息)
2、所想即所得:
A、友好的編程環境,可以進行任意的拷貝和編緝,
B、支持任意步的撤消和重復,
C、支持強大的查找和替換,使您的編程工程輕松而愉快;
3、超出您預期的強大功能:
A、吻合IEC61131的強大指令系統,包含德維森自動化專家為您精心打造的140多種強大的功能塊和指

令,比同類產品的功能塊性能更出眾,使用更簡捷;
B、VLadder5.10是專為V80小型PLC量身定製的編程軟體,使V80的硬PLC特性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所

有使用V80的系統都將獲得發自內芯的可靠性保證。(V80採用最新一代硬解題晶元技術,所有邏輯運算

均無需CPU參與,從而達到最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4、完備的幫助系統:
一旦安裝VLadder5.10版軟體,所有的硬體手冊、軟體手冊、指令手冊、應用指南、應用案例就均已安

裝到您的電腦,您可在開始菜單中方便的查閱這些信息。
5、貼身的服務體系:
24小時熱線技術支持服務,德維森自動化專家為您提供全面的技術服務。

全新版軟體完全免費使用,請大家從德維森公司的網站上下載:
http://www.techwayson.com/back/upload/VLadder5.10_Setup.exe
德維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TECHWAYSON TECHNOLOGY CO.,LTD.
深圳市南山區高新區高新南七道德維森大廈七樓
郵政編碼:518057
電話:0755-26038118
手機:13066807878
傳真:0755-26038228
Email:[email protected]
總記錄數 101 總頁數 3 當前頁 1 93 1 2 3 4: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謝聰敏 1樓 回復時間:2006-5-2 15:43:00
To 王晟磊先生,
相對於您所說PAC的缺點, 有些觀點我有不同的看法:
1、價格高,相對於PLC來說
Reply: 如果前提是數字量/開關量居多那我同意, 但是如果是模擬量或是加上通訊模塊或是運動控制等等, PLC在價格上不見得有優勢.

2、可靠性低,這一點不要再爭論,已爭論很多次了,與體系架構相關系
Reply: 這一點以目前來看, 相對來說, 做簡單任務的PLC確實還有優勢, 但請不要忘記一點, 像是GE-FANUC的PACSystems的RX3i, 是可以同時使用原有的PLC模塊和新的PAC模塊, 難道您認為這樣的可靠度還是低的嗎?

3、體積大
Reply: 這一點我認為您對PAC的定義, 尚有誤解, PAC不是僅只某一類產品, 據我所知, 西門子和三菱也即將推出類似PAC的產品, 廣義的來說, PLC也是屬於PAC定義內的一種產品, PAC的定義強化了傳統PLC的弱點.

4、對模擬量處理的精度和抗干擾能力低,與內部的結構和介面相關系
Reply: 每一家製造商的功力不同, 設計的匯流排結構也不同, 但若是以泛用型的產品而言, 要做到面面俱到確有難度, 不過若以OEM/ODM等專用的產品, 這方面不差的.

5、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弱,因為自身內部的頻率太高,體系是為商用開發的,無法經受干擾
Reply: 這方面我也不認同, 只要是想要國際化的產品, 都必須通過EMS(EMC+EMI)的檢驗, 就是避免對外的干擾和抗外部干擾的能力, 這是有標準的規范的, 中國也有CCC認證, 這一點我必須為所有廠家做澄清的, 一般來說, 工業產品只要求做到Class A的等級, 比商用電腦的Class B還不嚴格, 這一點王先生是誤解了.

6、溫升大,如樓主所說做到55度已屬不易,再向上走很難,因為CPU本身的溫升就很高,加上環境溫度很容易就會達到半導體的結溫
Reply: 以目前眾多PAC廠家產品而言, 基本的耐溫應該都可以超過55度, 因為採用的都是低功耗的CPU, 像是研華的ADAM-5000是使用90188/80186/GX CPU, GE-FANUC使用的是PentiumM CPU, 泓格WinCon-8000使用StrongARM/XScale CPU, 其他相關的元器件也都是採用真正?透邷氐?, 並非如王先生所說.

7、可擴展能力弱,當然如果結構完全改成模?槭降某�?
Reply: 這一點王先生更是誤解了, PAC的特點剛好相反, PAC是強調開放式的軟硬體架構, 舉凡對各總匯流排的支持, 開放式的網路架構, 強大的軟體編程工具, 幾乎都是非常開放的, 至少比PLC封閉的架構強上百倍.

8、PAC選用的CPU大多在386-P3左右,而586的CPU大多停產,大家只能用一些工業用的X86的SOC,價格高,供貨難,周邊的DRAM已只有舊貨,介面晶元也大多停產,所以無法保證長期供應。這與電腦的更新太快有關系,買了PAC,可能兩年後就沒不到一樣的配件了,而新的配件還不一定兼容。
Reply: 這一點王先生更是言過其實, 我不知道您所指的是哪家公司的產品? 不過PAC產品是基於嵌入式系統架構所衍生的新產品線, 這也是Intel和Microsoft近年來所非常重視的市場, 所以像是最火的行業如手機, 車用電子等等所使用的相關軟硬體, 幾乎都和PAC相同, 那請問PAC產品元器件的供貨會有問題嗎?

9、運算的時間間隔一般都不穩定,很難用來完成一些對可靠性和穩定性要求很高的地方
Reply: 這一點我也不認同,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內知名DCS廠商採用PAC產品, 如果PAC的可靠性很差, 那這些公司敢用嗎? 像是電廠專用的有關紀錄事故的SOE(Sequence of Event)模塊, 在PAC系統內也可以定製出來, 越來越多的應用在協議轉換器上, 這再再顯示出PAC強大且開放式的優勢.

最後, 我認為PAC將是一個革命性的新名詞, 它是依託在嵌入式系統蓬勃發展的趨勢下的, 絕對不是舊瓶裝新酒, 我認為, 傳統控制器大廠未來若不思改進, 勢必會被淘汰, 就像是PC界的王安, 迪吉多, 康柏等, 被消滅或是取代, 以上, 歡迎大家繼續交流, 更重要的是參加05/29在北京, 06/08在上海, 06/22在深圳的首屆中國PAC論壇.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西北工控小菜鳥 2樓 回復時間:2006-5-3 15:16:00
請問王老師pac的准確定義是什麼?
看了最近的一些文章,我感覺基於工控機加上個LabView(或者自己利用現成的函數編個控制界面)的開發的控制系統就被說成是Pac。
如果是這樣的話,Pac早就有了,我剛上本科2000年就見很多教研室的老師開發這種東西了。
還有見那篇介紹Pac的文章說,AB公司承認自己的ControLogix系列控制器其實上就是Pac系統。這個我還有點不明白。Contrologix是個運動控制器,他的編程方式還是用梯形圖的啊,只不過AB公司的軟體比較高級,也可以用VB來寫程序,其實AB其他的控制器好像都能支持VB編程。還有就是Contrologix帶乙太網介面模塊。是不是說支持高級語言編程+ethernet介面模塊的PLC就是Pac呢?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王晟磊 3樓 回復時間:2006-5-5 15:03:00
JackyXie先生:
您好!
您回答我的很多問題,有一部分可能確有其事,但是您說的都是特例,某一種PAC有這種那種優點是有可能性的,與我的題目是不相符的,我是從一個大的角度來解釋的.
1、比方說您說PAC在模擬量時的成本低,這點就是一個誤區,因為您除非是用PCI或ISA板卡的模擬量並且不加隔離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成本比PLC低,同時,如果您這樣處理,那麼後面的可靠性和先進性又從何談起.如果像AB公司承認自己的ControLogix是PAC一樣,他的模擬量通道單價高達1000左右,所以我認為您的講法不對。

我們評價一系列產品時不應該只從一個兩個特例來作比較,如果是這樣的話,我也可以找到很多特例,比方說現在有一些國產的PLC號稱32個點帶3路模擬量,而只售200元,請問PAC有可以比的嗎?

所以我不想一一點評您的回答的,因為很容易變成一種無謂的爭論,如果您想討論PAC的優缺點,就應該從設計、使用、生產各個方面來討論,並且有針對性的提出某一種產品來,這樣可以更方便討論。
至於我說PAC是舊瓶裝新酒,這一點基本上可以從前幾年的新聞中去查出來。同時也可以深入了解一下ISAGRAF、KW、3S、一方梯隊這幾家公司在干什麼工作,然後了解一下這些PAC自稱的廠商倒底是什麼一個軟硬體結構。
最後我要批評一下研華,它不應該用它的186晶元來混PAC這個名稱,這使本來就混亂的PAC市場定義更不清晰了。
因為這一顆186晶元本來是台灣某公司設計的,後被INTEL告了後把其中一款的版權賣給了研華,晶元內部是一顆RISC結構的晶元,但不是標准X86結構的,指令層面可以支持286以下的指令,但兼容度有問題,而我們提的PAC更多的說的是X86體系結構的軟邏輯控制器,不包含這顆晶元,PAC有的優點它一樣都不靠邊。
同時如果按嚴格意義的PAC來說,基本上現在自稱是PAC的只有20%的廠商是滿足要求的。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celerycai 4樓 回復時間:2006-5-8 10:25:00
批評研華?據我所知,研華的PAC有四種,緊湊型PAC、開放型PAC、靈活型PAC、堅固型PAC,CPU類型也從底端到高端,OS從DOS到Wince 5.0到XP,應有盡有,不同項目不同的需求可選用不同類型、不同長像、不同功能的PAC來滿足其要求。
像研華的ADAM-5550這款PAC,採用雙CPU架構,AMD GX533 CPU用於支持PC功能,ARM7 CPU用於支持I/O功能。
我是從參加研華辦的PAC中國行--10大城市巡迴展的北京場了解到的。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王晟磊 5樓 回復時間:2006-5-8 10:56:00
應該說有一部分是符合PAC標準的,但有有相當一部分是在模糊概念。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朽人 6樓 回復時間:2006-5-8 11:09:00
感覺PAC是新名詞,但好像就是HMI加上軟體,是嗎?請高手指導一下!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celerycai 7樓 回復時間:2006-5-8 11:48:00
PAC是由ARC咨詢集團的高級研究員Craig Resnick提出的,定義如下:
1. 具有多重領域的功能,支持在單一平台里包含邏輯、運動、驅動和過程式控制制等至少兩種以上的功能
2. 單一開發平台上整合多規程的軟體功能如HMI及軟邏輯, 使用通用標簽和單一的資料庫來訪問所有的參數和功能。
3. 軟體工具所設計出的處理流程能跨越多台機器和過程式控制制處理單元, 實現包含運動控制及過程式控制制的處理程序。
4. 開放式, 模塊化構架, 能涵蓋工業應用中從工廠的機器設備到過程式控制制的操作單元的需求。
5. 採用公認的網路介面標准及語言,允許不同供應商之設備能在網路上交換資料。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謝聰敏 8樓 回復時間:2006-5-8 12:06:00
王晟磊先生您好,
您對PAC產品的定義確實有嚴重的偏見, 用詞也非常自以為是, 包括批評一些真正用心研發產品的廠家, 如果您對PAC的定義有疑慮, 請自行與ARC咨詢集團的高級研究員Craig Resnick去爭論

我當然是從設計面要與您討論有關PAC的技術問題, 我覺得既然要討論眾多廠家設計PAC產品的理念, 不應該只從硬體的角度來看, 您提及的軟邏輯軟體供應廠家, 絕非一無可取之處, 不能抹煞這些公司為自動化產品創新研發的貢獻, 我不否認某些您提及的公司有舊酒裝新瓶的嫌疑, 但是我們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 畢竟用戶的眼睛是雪亮的, 這就交給市場機制來決定誰的產品應該留下來.

我們先來評斷GE-FANUC公司的PACSystems RX3i這個產品, 首先, 單從硬體結構來觀察, 它確實很像一台IPC, CPU是採用Celeron (Pentium III) 300MHz CPU, 匯流排採用的確實是標準的PCI Bus, 但是特別的是在PCI匯流排旁邊還設計了另一個原來PLC匯流排, 為的就是能使用GE-FANUC原有PLC的I/O模塊, 這里有一個最重要的設計改變來與PLC和IPC做區隔, 那就是採用了風河(WindRiver)公司的VxWorks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 我認為您不了解為何要採用這種操作系統的真諦, 關鍵就在"實時多任務"這幾個字上, 請您告訴我, 哪一家PLC廠商的產品是"多任務"的? 還有哪一家使用DOS/Windows系統的IPC產品具備有"實時"的功能? 新的PAC產品就可以達到這種要求, 舉例而言, 需要高速整合IO和運動控制的中小型系統須達到10ms以內的系統Cycle time, 10ms 以內是一般的PLC架構的門檻,
也是一般PC-based做不進來的部份, 而1ms 則是機械及電機等元件的限制, 目前幾種嵌入式操作系統都具備有1ms硬實時處理能力的. 當然GE-FANUC在定義PAC產品時應該已經有很好的規劃了, 我相信未來他們也會繼續推出包括機器視覺(Machine Vision)等配套的產品, 在軟體配套部分, GE-FANUC的Proficy已經包含您所有想得到的包含軟邏輯, HMI/SCADA, 運動控制等等類似西門子WinCC和Step 7的整合性軟體工具包.

NI公司的PAC-Compact FieldPoint和Compact RIO和Compact Vision System, 前兩者特別強調的都是搭配Labview軟體基礎的, 不管您喜不喜歡NI公司, 您不能否認目前NI公司在量測自動化領域執牛耳的地位, 特別是Labview軟體受到廣大用戶的歡迎, NI的視覺系統則是說明了PAC系統在單一平台上可以運行視覺/運動控制/人機介面等等能力, 因為我對NI的產品沒有深入研究, 請NI公司的朋友出面來向王先生說明一下吧.

研華公司的PAC, 主要是ADAM-5000和UNO系列, 這里我對王先生對研華公司產品的批評非常不以為然, 誰說使用80188/80186 CPU做出來的控制器系統就不能稱作PAC? ADAM-5510KW採用的是RTOS搭配KW-software公司的ProConOS軟邏輯運行引擎, UNO系統採用Windows CE.net實時操作系統, 也可搭載ProConOS, 軟邏輯編程工具MulitiPROG有別於傳統PLC編程工具, 它在這種平台上特別針對實時多任務提供給用戶可選的多任務優先順序別設置, 多看門狗以確保系統的實時性, 這些都是一些有別於PLC/IPC系統的突破, 當然一些想用高階語言編程的傳統IPC用戶, 則可以選用微軟公司的Visual Studio.net(EVC++/VB.net/C#.net)自行開發.

泓格的PAC系統以WinCon(Windows CE.net)/LinCon(Embedded Linux)/KinCon(含KW-software)具代表性, 上述幾家公司的產品已經都能展現出PAC產品的特色, 在此不對泓格產品與上述廠家相同部分再做贅述, 從王先生對PAC產品會不會感染病毒的疑慮, 我來用WinCon-8000產品的設計理念做說明. 首先,為了保證系統的穩定性, 王先生所提的BIOS在RISC系統里稱作BootLoader, 與Windows CE.net的映像檔(image file)是被放置於32MB的Flash ROM裡面, 至於其他的驅動程序/應用軟體/存儲數據等等則置放於CF Card內, 這種設計有別於IPC, 操作系統是可以保證不受病毒感染的, 不像IPC把所有軟體都置於硬碟里, 在一些需要可靠度高的需求里是無法採用的, 此外在通訊方面, 此系統可以支持一個以上的乙太網口, 這又是PLC很難達成的, 目前非常多的系統里要求遠程監控, 這類PAC要連接GPRS modem可以說是輕而易舉, 但是要達到雙向傳輸, 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由於WinCon-8000採用的是開放式的架構, 可以內置一些原來IT業界好的軟體, 為了突破GPRS在電信運營商在通訊上網關動態IP的限制, 內置了一套iPush信息傳遞引擎, 透過iPush Server, 可以容易的讓用戶透過GPRS modem從遠端下載程序到控制器上, 也可以透過Web service很容易的同時監看到所有遠端設備的實時狀態, 以上所描述的都是已經被客戶所接受並且應用在現場上的實例.

我之所以要站出來反駁王先生的論點, 除了必須說明一些事實外, 也希望未來有志開發/使用PAC產品的朋友們, 一起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取代無謂的批評與攻擊, 畢竟沒有任何一種產品是完美無缺的, 我很少在論壇里看到有人討論產品開發過程的點滴, 特別是國外的廠商根本不會告訴我們這些的, 我希望"從製造在中國轉變為創造在中國"不只是口號, 而是能透過大家的努力來落實, 以上.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celerycai 9樓 回復時間:2006-5-8 12:11:00
王晟磊說的「研華,它不應該用它的186晶元來混PAC這個名稱」,應該所指ADAM-5510KW系列吧,其實用PAC定義框一下,是涵蓋在PAC內容中的,只不過是低端的PAC,但有諸多優點,價格也低;可以滿足部分的應用。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謝聰敏 10樓 回復時間:2006-5-8 18:04:00
芹菜先生的論點是很正確的, 對PAC產品定義的理解比王晟磊先生好多了, 像是GE-FANUC的PACSystems RX3就是高端產品, 研華ADAM-5510KW是屬於入門產品, UNO是屬於中階產品, ADAM-5550應該就屬於高端產品-雙CPU架構, 說"研華,它不應該用它的186晶元來混PAC這個名稱", 真的不厚道.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王晟磊 11樓 回復時間:2006-5-8 20:14:00
請參見GE和NI對於PAC的定義,也可以仔細看一看ARC咨詢集團的高級研究員Craig Resnick的定義
PAC=PC+PLC
請問研華的的所謂低端PAC可有以上特點嗎?
如果PAC的概念接著含糊下去,必然每種控制器都會改名叫PAC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謝聰敏 12樓 回復時間:2006-5-9 12:44:00
為何研華的低端產品就不可以稱作PAC? ADAM-5510KW可以有軟邏輯, 運動控制/PID控制功能(包含了三種), 也可以提供通用的乙太網路介面, I/O模塊也可依據用戶需求訂制開發, 你到說說看哪一點不算是PAC呢? 不能只因為主系統使用了80188 CPU就不可以稱作PAC, 連I/O2. 可以做成智能型的(帶CPU)了, 我不清楚您為何要去否定研華的產品呢? 就算是許多人都要把自己的控制器稱作PAC, 那也是人家的自由, 用戶又不是瞎子, 他們有自己的判斷力, 這該交由市場機制來決定, 不是只有GE-FANUC/NI做出來的產品才稱作PAC, 如果你的論點成立, 西門子有沒有資格認為海維深作的產品不能稱作PLC? 這真是笑話. 只要您認為PAC這種概念是連PLC廠商必須重視的趨勢那就對了, 重要的是PAC的定義是否真正能解決傳統PLC/IPC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問題, 爭論誰的是PAC, 誰的不是, 沒有意義的.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王晟磊 13樓 回復時間:2006-5-9 13:24:00
謝工說話火氣還是這么旺,呵呵呵,這樣吧,我再把一個網頁發給你,你看完後回去罵KW吧。

http://www.kw-software.com/global_scripts_kw/reload.jsp?template=mainTemplate&url=http%3A//www.kw-software.com/cn/procts/27.jsp

人家軟體供應商都不承認他們賣給你們的軟體是PAC軟體,是PLC軟體!
你說的那幾個功能,80%的PLC都具有,這不是證明他是PAC的理由!
謝工說得有一點是對的,你們愛把你們的產品叫什麼名稱就可以叫什麼名稱,我是沒有干涉的權力,所以吵完後,你們愛叫什麼叫什麼吧。
至於說爭論誰是PAC誰不是,是確實沒有意思,所以我也懶得再回了,下午有時間我寫一個我個人對未來控制器發展的觀點吧。看完後記得要多批評啊!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老柴夫 14樓 回復時間:2006-5-10 11:58:00
大作期待中……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kds 15樓 回復時間:2006-5-10 13:40:00
後進的PLC廠商炒作概念!玩來玩去,其實大家都差不多。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王晟磊 16樓 回復時間:2006-5-10 21:21:00
我寫了一個<三十年控制器和未來十年控制器的發展>請各位過目,度討論討論,呵呵呵,不怕扁!
http://bbs.gongkong.com/detail.asp?id=328768
在國產PLC論壇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東方劍 17樓 回復時間:2006-6-6 20:39:00
是因為搞不了真正的PLC,才炒PAC概念,該天我炒個APC(advanced programmable controller--高級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或先進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概念如何?APC的功能包含PAC和PLC,採用雙CPU體系,一個CPU負責運行PLC的控製程序,另一個CPU負責通訊、文件管理、界面顯示等,既能兼顧可靠性、穩定性,又能兼顧多功能性。這樣一來,PAC的概念就過時了。
王晟磊,我們一塊來炒如何?我看你一個人也挺辛苦的,口水也不夠啊!我們也列出APC的20個優點,PAC的20個不足,豈能輸過一個市場分析員?
博客 播客 引用 加為好友 發送消息 回復 GaryLin 18樓 回復時間:2006-6-9 13:53:00
···

總記錄數 101 總頁數 3 當前頁 1
參考資料:中國工控網
(網路:您提交的答案超過10000字,請刪減)(已刪減)
(3頁都要,Hi聯系)

『伍』 如何研究學習一個機器學習演算法

如何研究學習一個機器學習演算法
1. 還記得我剛來演算法組的時候,我不懂TFIDF是什麼,更不要說什麼SVD,LDA了聽都沒聽過,不懂user-based和item-based的區別,甚至連貝葉斯公式都寫不全。在最初的一段時間,我看別人的代碼,半懂不懂地聽組會分享,然後實現一個又一個現在看來很幼稚的演算法,感覺進步是飛速的。接過來一個演算法需求,我就去網上找篇paper,然後把演算法給實現了就丟給產品線用。
這個時候,同事A對我講,「演算法工程師不是懂一些數學,會寫些演算法就行了,演算法工程師最重要的技能,在於如何定義問題,然後接下來才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從那以後,當面臨一個需求時,我更願意分析這個需求的關鍵點在哪,然後從大腦里搜索已有的東西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比如FM的演算法缺乏多樣性,那麼我想一下我看過的解決多樣性的paper都有什麼?能不能用在這個上面。如果不能,我再對應去搜問題的關鍵字,而不是演算法的關鍵字。

2. 轉眼間一年過去了,雖說看過的paper不夠多,但是可以應付大部分的需求了。但是我開始迷茫起來,我覺得自己在實現一個又一個的演算法trick,知道一個演算法可以用,我就去網上down一個對應的演算法包,然後把數據丟進去。沒了......那麼我的出路到底在哪?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在於知道這么個東西,然後變成跑准備數據的么?
這個時候,同事B給我講了到底博士是如何完成一個畢業設計的,幾百篇論文作為基礎。那是不是把幾百篇論文全都和我以前一樣一字不差的看完?PHD為什麼很容易進入到一個他之前所未知的領域,在於在研究領域所積累的一套方法論。言歸正傳:
當接觸到一個新的演算法時要怎麼去入手?用SVM舉例吧:
第一,去找SVM的Survey,每一個成熟的演算法分支必定有著survey這樣的匯總性paper,通過這個paper,我們大致可以了解這個演算法為什麼出現,最基本的演算法原型是什麼樣的,接下來後人對他做了什麼樣的改進,他到底還有什麼問題。
第二,弄懂這個演算法的來龍去脈,為什麼出現,出現是因為改進了前面演算法所不能做的什麼事情?例如我們為什麼不用基本的線性分類器?和用傳統的分類演算法找到一個超平面區別在於哪?
第三,知道了來龍去脈,我們還要知道這個演算法的缺點在哪?不能適用於什麼?我們怎麼知道?這個就涉及到如何來快速地過一遍一篇paper。
第四,Abstract是最重要的,他告訴了我們這篇paper發的目的是什麼?他想解決什麼問題?然後是Future Work,之所以有著FutureWork是因為這個演算法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這個就告訴了我們當前演算法還有什麼缺點?
第五,遞歸再去看這個缺點是否有其他的研究者已經解決掉了。

那麼我們為什麼看paper,為什麼實現某演算法,我歸結為兩點:
1. 學習目的,擴展思路,如果處於這種目的,理解paper的精髓是最重要的。
2. 解決實際問題。那麼應該丟棄的觀點是我最初那樣拿過來一篇paper也沒理解透徹也不知道能不能解決問題,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可行,就先實現了再說。勞民傷財~

3. 我自認為自己還算努力,看了很多書,看了很多演算法,但是其實有時候說起來,比如用PCA還是SVD,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我們如何選擇,我其實還是不明白。
這時,同事C對我說,理解一個演算法,最重要的是要理解這個演算法的世界觀,這個演算法背後的哲學基礎是什麼?只有理解了這個,才算理解一個演算法。
用Boosting來舉例,他背後的世界觀是PAC原則。那麼Boosting為什麼不能引入一個強分類器,因為這個做個類比就相當於Boosting原本是美國的民主政治,一旦引入了一個強勢的領導,就一下子變成了當年毛爺爺時候的政治了。Boosting的世界觀就崩塌掉了。至於說Boosting最終是如何調整數據集的權重,這些就都屬於了細節的層面。

最後,補充一個同事D,無意間的話讓我發覺自己要變得更優秀才行:
同事D在搜Resys,有一個快照上面寫著:本科生Resys十佳論文。同事扭頭對我說,靠,現在本科生都可以發Resys paper了。讓我意識到了自己其實在原本上差距有多大,我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彌補這些也許別人覺得無法跨越的鴻溝。

『陸』 什麼是PAC,PLC,DCS

PAC

PAC的概念是由ARC咨詢集團的高級研究員Craig Resnick提出的,在談到創造這個新名詞的意義時,他認為,「PLC在市場相當活躍,而且發展良好,具很強的生命力。然而,PLC也正在許多方面不斷改變,不斷增加其魅力。自動化供應商正不斷致力於PLC的開發,以迎合市場與用戶需求。功能的增強促使新一代系統浮出水面。PAC基於開放的工業標准、具多領域功能、通用的開放平台以及高性能。ARC創造了這個詞,以幫助用戶定義應用需要,幫助製造商在談到其產品時能更清晰。」

PAC的概念定義為:控制引擎的集中,涵蓋PLC用戶的多種需要,以及製造業廠商對信息的需求。PAC包括PLC的主要功能和擴大的控制能力,以及PC-based控制中基於對象的、開放數據格式和網路連接等功能。

PAC基本要求:

◆多域功能(邏輯、運動、驅動和過程)——這個概念支持多種I/O類型。邏輯、運動和其他功能的集成是不斷增長的復雜控制方法的要求

◆單一的多學科開發平台——單一的開發環境必須能支持各種I/O和控制方案

◆用於設計貫穿多個機器或處理單元的應用程序的軟體工具——這個軟體工具必須能適應分布式操作

◆一組de facto網路和語言標准——這個技術必須利用高投入技術

◆開放式、模塊化體系結構——設計和技術標准與規范必須是在實現中開放的、模塊化的和可結合的

PLC
1、PLC即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指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新型工業控制裝置。在1987年國際電工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頒布的PLC標准草案中對PLC做了如下定義:

「PLC是一種專門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的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裝置。它採用可以編製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運算、計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能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PLC及其有關的外圍設備都應該按易於與工業控制系統形成一個整體,易於擴展其功能的原則而設計。」

PLC的特點

2.1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
高可靠性是電氣控制設備的關鍵性能。PLC由於採用現代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採用嚴格的生產工藝製造,內部電路採取了先進的抗干擾技術,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例如三菱公司生產的F系列PLC平均無故障時間高達30萬小時。一些使用冗餘CPU的PLC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則更長。從PLC的機外電路來說,使用PLC構成控制系統,和同等規模的繼電接觸器系統相比,電氣接線及開關接點已減少到數百甚至數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LC帶有硬體故障自我檢測功能,出現故障時可及時發出警報信息。在應用軟體中,應用者還可以編入外圍器件的故障自診斷程序,使系統中除PLC以外的電路及設備也獲得故障自診斷保護。這樣,整個系統具有極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2.2配套齊全,功能完善,適用性強
PLC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大、中、小各種規模的系列化產品。可以用於各種規模的工業控制場合。除了邏輯處理功能以外,現代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數據運算能力,可用於各種數字控制領域。近年來PLC的功能單元大量涌現,使PLC滲透到了位置控制、溫度控制、CNC等各種工業控制中。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強及人機界面技術的發展,使用PLC組成各種控制系統變得非常容易。

2.3易學易用,深受工程技術人員歡迎
PLC作為通用工業控制計算機,是面向工礦企業的工控設備。它介面容易,編程語言易於為工程技術人員接受。梯形圖語言的圖形符號與表達方式和繼電器電路圖相當接近,只用PLC的少量開關量邏輯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實現繼電器電路的功能。為不熟悉電子電路、不懂計算機原理和匯編語言的人使用計算機從事工業控制打開了方便之門。

2.4系統的設計、建造工作量小,維護方便,容易改造
PLC用存儲邏輯代替接線邏輯,大大減少了控制設備外部的接線,使控制系統設計及建造的周期大為縮短,同時維護也變得容易起來。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設備經過改變程序改變生產過程成為可能。這很適合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場合。

2.5體積小,重量輕,能耗低
以超小型PLC為例,新近出產的品種底部尺寸小於100mm,重量小於150g,功耗僅數瓦。由於體積小很容易裝入機械內部,是實現機電一體化的理想控制設備。

3. PLC的應用領域
目前,PLC在國內外已廣泛應用於鋼鐵、石油、化工、電力、建材、機械製造、汽車、輕紡、交通運輸、環保及文化娛樂等各個行業,使用情況大致可歸納為如下幾類。

3.1開關量的邏輯控制
這是PLC最基本、最廣泛的應用領域,它取代傳統的繼電器電路,實現邏輯控制、順序控制,既可用於單台設備的控制,也可用於多機群控及自動化流水線。如注塑機、印刷機、訂書機械、組合機床、磨床、包裝生產線、電鍍流水線等。

3.2模擬量控制
在工業生產過程當中,有許多連續變化的量,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擬量。為了使可編程式控制制器處理模擬量,必須實現模擬量(Analog)和數字量(Digital)之間的A/D轉換及D/A轉換。PLC廠家都生產配套的A/D和D/A轉換模塊,使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用於模擬量控制。

3.3運動控制
PLC可以用於圓周運動或直線運動的控制。從控制機構配置來說,早期直接用於開關量I/O模塊連接位置感測器和執行機構,現在一般使用專用的運動控制模塊。如可驅動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的單軸或多軸位置控制模塊。世界上各主要PLC廠家的產品幾乎都有運動控制功能,廣泛用於各種機械、機床、機器人、電梯等場合。

3.4過程式控制制
過程式控制制是指對溫度、壓力、流量等模擬量的閉環控制。作為工業控制計算機,PLC能編制各種各樣的控制演算法程序,完成閉環控制。PID調節是一般閉環控制系統中用得較多的調節方法。大中型PLC都有PID模塊,目前許多小型PLC也具有此功能模塊。PID處理一般是運行專用的PID子程序。過程式控制制在冶金、化工、熱處理、鍋爐控制等場合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3.5數據處理
現代PLC具有數學運算(含矩陣運算、函數運算、邏輯運算)、數據傳送、數據轉換、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數據的採集、分析及處理。這些數據可以與存儲在存儲器中的參考值比較,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傳送到別的智能裝置,或將它們列印製表。數據處理一般用於大型控制系統,如無人控制的柔性製造系統;也可用於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如造紙、冶金、食品工業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統。

3.6通信及聯網
PLC通信含PLC間的通信及PLC與其它智能設備間的通信。隨著計算機控制的發展,工廠自動化網路發展得很快,各PLC廠商都十分重視PLC的通信功能,紛紛推出各自的網路系統。新近生產的PLC都具有通信介面,通信非常方便。

4. PLC的國內外狀況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台PLC是1969年美國數字設備公司(DEC)研製的。限於當時的元器件條件及計算機發展水平,早期的PLC主要由分立元件和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組成,可以完成簡單的邏輯控制及定時、計數功能。20世紀70年代初出現了微處理器。人們很快將其引入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使PLC增加了運算、數據傳送及處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計算機特徵的工業控制裝置。為了方便熟悉繼電器、接觸器系統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採用和繼電器電路圖類似的梯形圖作為主要編程語言,並將參加運算及處理的計算機存儲元件都以繼電器命名。此時的PLC為微機技術和繼電器常規控制概念相結合的產物。

20世紀70年代中末期,可編程式控制制器進入實用化發展階段,計算機技術已全面引入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中,使其功能發生了飛躍。更高的運算速度、超小型體積、更可靠的工業抗干擾設計、模擬量運算、PID功能及極高的性價比奠定了它在現代工業中的地位。20世紀80年代初,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在先進工業國家中已獲得廣泛應用。這個時期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發展的特點是大規模、高速度、高性能、產品系列化。這個階段的另一個特點是世界上生產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國家日益增多,產量日益上升。這標志著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已步入成熟階段。

20世紀末期,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發展特點是更加適應於現代工業的需要。從控制規模上來說,這個時期發展了大型機和超小型機;從控制能力上來說,誕生了各種各樣的特殊功能單元,用於壓力、溫度、轉速、位移等各式各樣的控制場合;從產品的配套能力來說,生產了各種人機界面單元、通信單元,使應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工業控制設備的配套更加容易。目前,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在機械製造、石油化工、冶金鋼鐵、汽車、輕工業等領域的應用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我國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引進、應用、研製、生產是伴隨著改革開放開始的。最初是在引進設備中大量使用了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接下來在各種企業的生產設備及產品中不斷擴大了PLC的應用。目前,我國自己已可以生產中小型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上海東屋電氣有限公司生產的CF系列、杭州機床電器廠生產的DKK及D系列、大連組合機床研究所生產的S系列、蘇州電子計算機廠生產的YZ系列等多種產品已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並在工業產品中獲得了應用。此外,無錫華光公司、上海鄉島公司等中外合資企業也是我國比較著名的PLC生產廠家。可以預期,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深入,PLC在我國將有更廣闊的應用天地。

5. PLC未來展望
21世紀,PLC會有更大的發展。從技術上看,計算機技術的新成果會更多地應用於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設計和製造上,會有運算速度更快、存儲容量更大、智能更強的品種出現;從產品規模上看,會進一步向超小型及超大型方向發展;從產品的配套性上看,產品的品種會更豐富、規格更齊全,完美的人機界面、完備的通信設備會更好地適應各種工業控制場合的需求;從市場上看,各國各自生產多品種產品的情況會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而打破,會出現少數幾個品牌壟斷國際市場的局面,會出現國際通用的編程語言;從網路的發展情況來看,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和其它工業控制計算機組網構成大型的控制系統是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技術的發展方向。目前的計算機集散控制系統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中已有大量的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應用。伴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作為自動化控制網路和國際通用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工業及工業以外的眾多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DCS
DCS是分布式控制系統的英文縮寫(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在國內自控行業又稱之為集散控制系統。
即所謂的分布式控制系統,或在有些資料中稱之為集散系統,是相對於集中式控制系統而言的一種新型計算機控制系統,它是在集中式控制系統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在系統功能方面,DCS和集中式控制系統的區別不大,但在系統功能的實現方法上卻完全不同。

首先,DCS的骨架—系統網路,它是DCS的基礎和核心。由於網路對於DCS整個系統的實時性、可靠性和擴充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各廠家都在這方面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對於DCS的系統網路來說,它必須滿足實時性的要求,即在確定的時間限度內完成信息的傳送。這里所說的「確定」的時間限度,是指在無論何種情況下,信息傳送都能在這個時間限度內完成,而這個時間限度則是根據被控制過程的實時性要求確定的。因此,衡量系統網路性能的指標並不是網路的速率,即通常所說的每秒比特數(bps),而是系統網路的實時性,即能在多長的時間內確保所需信息的傳輸完成。系統網路還必須非常可靠,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網路通信都不能中斷,因此多數廠家的DCS均採用雙匯流排、環形或雙重星形的網路拓撲結構。為了滿足系統擴充性的要求,系統網路上可接入的最大節點數量應比實際使用的節點數量大若干倍。這樣,一方面可以隨時增加新的節點,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系統網路運行於較輕的通信負荷狀態,以確保系統的實時性和可靠性。在系統實際運行過程中,各個節點的上網和下網是隨時可能發生的,特別是操作員站,這樣,網路重構會經常進行,而這種操作絕對不能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因此,系統網路應該具有很強在線網路重構功能。

其次,這是一種完全對現場I/O處理並實現直接數字控制(DOS)功能的網路節點。一般一套DCS中要設置現場I/O控制站,用以分擔整個系統的I/O和控制功能。這樣既可以避免由於一個站點失效造成整個系統的失效,提高系統可靠性,也可以使各站點分擔數據採集和控制功能,有利於提高整個系統的性能。DCS的操作員站是處理一切與運行操作有關的人機界面(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或operator interface)功能的網路節點。

系統網路是DCS的工程師站,它是對DCS進行離線的配置、組態工作和在線的系統監督、控制、維護的網路節點,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對DCS進行組態,配置工作的工具軟體(即組態軟體),並在DCS在線運行時實時地監視DCS網路上各個節點的運行情況,使系統工程師可以通過工程師站及時調整系統配置及一些系統參數的設定,使DCS隨時處在最佳的工作狀態之下。與集中式控制系統不同,所有的DCS都要求有系統組態功能,可以說,沒有系統組態功能的系統就不能稱其為DCS。

DCS自1975年問世以來,已經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在這二十多年中,DCS雖然在系統的體系結構上沒有發生重大改變,但是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其功能和性能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總的來說,DCS正在向著更加開放,更加標准化,更加產品化的方向發展。

作為生產過程自動化領域的計算機控制系統,傳統的DCS僅僅是一個狹義的概念。如果以為DCS只是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系統,那就會引出錯誤的結論,因為現在的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含義已被大大擴展了,它不僅包括過去DCS中所包含的各種內容,還向下深入到了現場的每台測量設備、執行機構,向上發展到了生產管理,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傳統意義上的DCS現在僅僅是指生產過程式控制制這一部分的自動化,而工業自動化系統的概念,則應定位到企業全面解決方案,即total solution 的層次。只有從這個角度上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才能使計算機自動化真正起到其應有的作用。

進入九十年代以後,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更多新的技術被應用到了DCS之中。PLC是一種針對順序邏輯控制發展起來的電子設備,它主要用於代替不靈活而且笨重的繼電器邏輯。現場匯流排技術在進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後發展十分迅猛,以至於有些人已做出預測:基於現場匯流排的FCS將取代DCS成為控制系統的主角。

『柒』 加密貨幣新聞:什麼是PAC

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由開源的P2P軟體產生的電子貨幣,數字貨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比特幣也被意譯為「比特金」。簡寫:BTC。
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通過特定演算法的大量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
比特幣非常類似於現金
比特幣的好處:不會被凍結、無法跟蹤、不用納稅、交易成本極低。對比炒幣的人來說是財富,對於幣圈外的人可能會覺得是騙局。
比特幣、以太坊、比特現金、EOS、瑞波、等是比較主流的數字貨幣,可以適當投資,交易都有風險,謹慎投資,你可以網路搜一下火幣、幣安、OK、多比交易平台等上面都可以交易比特幣的,這些都是比較大的交易平台,投資主流數字貨幣、不要投資山寨幣或者空氣幣。

『捌』 污水加葯量ppm怎麼計算 pac和pam怎麼計算投加ppm量

ppm就是百萬分之一,也就是毫克/升,假如你的水流量是100噸,加葯量是5ppm,那麼你每小時的加葯量就是100噸的百萬分之五,結果就是500克/小時

『玖』 關於集成電路的專業術語有那些,各位有誰知道啊

【集成電路(IC)】電子專業術語英漢對照加註解

電子專業英語術語
★rchitecture(結構):可編程集成電路系列的通用邏輯結構。
★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專用集成電路):適合於某一單一用途的集成電路產品。
★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自動測試設備):能夠自動測試組裝電路板和用於萊迪思 ISP 器件編程的設備。
★BGA(Ball Grid Array-球柵陣列):以球型引腳焊接工藝為特徵的一類集成電路封裝。可以提高可加工性,減小尺寸和厚度,改善了雜訊特性,提高了功耗管理特性。
★Boolean Equation(邏輯方程):基於邏輯代數的文本設計輸入方法。
★Boundary Scan Test(邊界掃描測試):板級測試的趨勢。為實現先進的技術所需要的多管腳器件提供了較低的測試和製造成本。
★Cell-Based PLD(基於單元的可編程邏輯器件):混合型可編程邏輯器件結構,將標準的復雜的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和特殊功能的模塊組合到一塊晶元上。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ctor-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先進的集成電路★加工工藝技術,具有高集成、低成本、低能耗和高性能等特徵。CMOS 是現在高密度可編程邏輯器件(PLD)的理想工藝技術。
★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高密度的可編程邏輯器件,包含通過一個中央全局布線區連接的宏單元。這種結構提供高速度和可預測的性能。是實現高速邏輯的理想結構。理想的可編程技術是 E2CMOS?。
★Density (密度):表示集成在一個晶元上的邏輯數量,單位是門(gate)。密度越高,門越多,也意味著越復雜。
★Design Simulation(設計模擬):明確一個設計是否與要求的功能和時序相一致的過程。
★E2CMOS?(Electrically Erasable CMOS-電子可擦除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萊迪思專用工藝。基於其具有繼承性、可重復編程和可測試性等特點,因此是一種可編程邏輯器件(PLD)的理想工藝技術。
★EBR(Embedded BLOCk RAM-嵌入模塊RAM):在 ORCA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中的 RAM 單元,可配置成 RAM、只讀存儲器(ROM)、先入先出(FIFO)、內容地址存儲器(CAM)等。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電子設計自動化):即通常所謂的電子線路輔助設計軟體。
★EPIC (Editor for Programmable Integrated Circuit-可編程集成電路編輯器):一種包含在 ★ORCA Foundry 中的低級別的圖型編輯器,可用於 ORCA 設計中比特級的編輯。
★Explore Tool(探索工具):萊迪思的新創造,包括 ispDS+HDL 綜合優化邏輯適配器。探索工具為用戶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圖形化界面進行編譯器的綜合控制。設計者只需要簡單地點擊滑鼠,就可以管理編譯器的設置,執行一個設計中的類似於多批處理的編譯。
★Fmax:信號的最高頻率。晶元在每秒內產生邏輯功能的最多次數。
★FAE(Field Application Engineer-現場應用工程師):在現場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的工程師。
★Fabless:能夠設計,銷售,通過與矽片製造商聯合以轉包的方式實現矽片加工的一類半導體公司。
★Fitter(適配器):在將一個設計放置到目標可編程器件之前,用來優化和分割一個邏輯設計的軟體。
★Foundry:矽片生產線,也稱為 fab。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高密度 PLD 包括通過分布式可編程陣列開關連接的小邏輯單元。這種結構在性能和功能容量上會產生統計變化結果,但是可提供高寄存器數。可編程性是通過典型的易失的 SRAM 或反熔絲工藝一次可編程提供的。
★"Foundry" :一種用於ORCA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和現場可編程單晶元系統(FPSC)的軟體系統。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含有小邏輯單元的高密度 PLD,這些邏輯單元通過一個分布式的陣列可編程開關而連接。這種體系結構隨著性能和功能容量不同而產生統計上的不同結果,但是提供的寄存器數量多。其可編程性很典型地通過易失 SRAM 或者一次性可編程的反熔絲來體現。
★FPSC(Field Programmable System-on-a-Chip-現場可編程單晶元系統):新一代可編程器件用於連接 FPGA 門和嵌入的 ASIC 宏單元,從而形成一晶元上系統的解決方案。
★GAL? (Generic Array Logic-通用陣列邏輯):由萊迪思半導體公司發明的低密度器件系統。
★Gate(門):最基本的邏輯元素,門數越多意味著密度越高。
★Gate Array(門陣列):通過邏輯單元陣列連接的集成電路。由生產廠家定製,一般會導致非再生工程(NRE)消耗和一些設計冗餘。
★GLB(Generic Logic BLOCk-通用邏輯塊):萊迪思半導體的高密度 ispPSI?器件的標准邏輯塊。每一個 GLB 可實現包含輸入、輸出的大部分邏輯功能。
★GRP(Global Routing Pool-全局布線池):專有的連接結構。能夠使 GLBs 的輸出或 I/O 單元輸入與 GLBs 的輸入連接。萊迪思的 GRP 提供快速,可預測速度的完全連接。
★High Density PLD(高密度可編程邏輯器件):超過 1000 門的 PLD。
★I/O Cell(Input/Output Cell-輸入/輸出單元):從器件引腳接收輸入信號或提供輸出信號的邏輯單元。
★ISPTM(In-System Programmability-在系統可編程):由萊迪思首先推出,萊迪思 ISP 產品可以在系統電路板上實現編程和重復編程。ISP 產品給可編程邏輯器件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極大地縮短了產品投放市場的時間和產品的成本。還提供能夠對在現場安裝的系統進行更新的能力。
★ispATETM:完整的軟體包使自動測試設備能夠實現:
1)利用萊迪思 ISP 器件進行電路板測試和
2)編程 ISP 器件。
★ispVM EMBEDDEDTM:萊迪思半導體專用軟體由 C 源代碼演算法組成,用這些演算法來執行控制編程萊迪思 ISP 器件的所有功能。代碼可以被集成到用戶系統中,允許經由板上的微處理器或者微控制器直接編程 ISP 器件。
★ispDaisy Chain Download SOFtware (isp菊花鏈下載軟體):萊迪思半導體專用器件下載包,提供同時對多個在電路板上的器件編程的功能。
★ispDSTM:萊迪思半導體專用基於 Windows 的軟體開發系統。設計者可以通過簡單的邏輯公式或萊迪思 - HDL 開發電路,然後通過集成的功能模擬器檢驗電路的功能。整個工具包提供一套從設計到實現的方便的、低成本和簡單易用的工具。
★ispDS+TM:萊迪思半導體兼容第三方HDL綜合的優化邏輯適配器,支持PC和工作站平台。IspDS+ 集成了第三方 CAE 軟體的設計入口和使用萊迪思適配器進行驗證,由此提供了一個功能強大、完整的開發解決方案。第三方 CAE 軟體環境包括:Cadence, Date I/O-Synario,Exemplar Logic,ISDATA, Logical Devices,Mentor Graphics,OrCAD, Synopsys,Synplicity 和 Viewlogic。
★isPGAL?:具有在系統可編程特性的 GAL 器件
★ispGDSTM:萊迪思半導體專用的 ISP 開關矩陣被用於信號布線和 DIP 開關替換。
★ispGDXTM:ISP 類數字交叉點系列的信號介面和布線器件。
★ispHDLTM:萊迪思開發系統,包括功能強大的 VHDL 和 Verilog HDL 語言和柔性的在系統可編程。完整的系統包括:集成了 Synario, Synplicity 和 Viewlogic 的綜合工具,提供萊迪思 ispDS+ HDL 綜合優化邏輯適配器。
★ispLSI?:萊迪思性能領先的 CPLD 產品系列的名稱。世界上最快的高密度產品,提供非易失的,在系統可編程能力和非並行系統性能。
★ispPAC?:萊迪思唯一的可編程模擬電路系列的名稱。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可編程模擬產品,提供無與倫比的所見即所得(WYSIYG)邏輯設計結果。
★ispSTREAMTM:JEDEC 文件轉化為位封裝格式,節省原文件1/8 的存儲空間。
★ispTATM:萊迪思靜態時序分析器,是 ispDS+ HDL 綜合優化邏輯適配器的組成部分。包括所有的功能。使用方便,節省了大量時序分析的代價。設計者可以通過時序分析器方便地獲得任何萊迪思 ISP 器件的引腳到引腳的時序細節。通過一個展開清單格式方便地查看結果。
★ispVHDLTM:萊迪思開發系統。包括功能強大的 VHDL 語言和靈活的在系統可編程。完整的系統工具包括 Synopsys,Synplicity 和 Viewlogic,加上 ispDS+ HDL 綜合優化邏輯適配器。
★ispVM System:萊迪思半導體第二代器件下載工具。是基於能夠提供多供應商的可編程支持的攜帶型虛擬機概念設計的。提高了性能,增強了功能。
★JEDEC file(JEDEC 文件):用於對 ispLSI 器件編程的工業標准模式信息。
★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聯合測試行動組):一系列在主板加工過程中的對主板和晶元級進行功能驗證的標准。
★Logic(邏輯):集成電路的三個基本組成部分之一:微處理器內存和邏輯。邏輯是用來進行數據操作和控制功能的。
★Low Density PLD(低密度可編程邏輯器件):小於1000 門的 PLD,也稱作 SPLD。
★LUT (Look-Up Table-查找表):一種在 PFU 中的器件結構元素,用於組合邏輯和存儲。基本上是靜態存儲器(SRAM)單元。
★Macrocell(宏單元):邏輯單元組,包括基本的產品邏輯和附加的功能:如存儲單元、通路控制、極性和反饋路徑。
★MPI(MicroprocesSOr Interface-微處理器介面):ORCA 4 系列 FPGA 的器件結構特徵,使 FPGA 作為隨動或外圍器件與 PowerQUIC mP 介面。
★OLMC(Output Logic Macrocell-輸出邏輯宏單元):D 觸發器,在輸入端具有一個異或門,每一個 GLB 輸出可以任意配置成組合或寄存器輸出。
★ORCA(Optimized Reconfigurable Cell Array-經過優化的可被重新配置的單元陣列):一種萊迪思的 FPGA 器件。
★ORP(Output Routing Pool-輸出布線池):ORP 完成從 GLB 輸出到 I/O 單元的信號布線。I/O 單元將信號配置成輸出或雙向引腳。這種結構在分配、鎖定 I/O 引腳和信號出入器件的布線時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
★PAC(Programmable Analog Circuit-可編程模擬器件):模擬集成電路可以被用戶編程實現各種形式的傳遞函數。
★PFU(Programmable Function Unit-可編程功能單元):在 ORCA 器件的PLC中的單元,可用來實現組合邏輯、存儲、及寄存器功能。
★PIC (Programmable I/O Cell-可編程 I/O 單元):在 ORCA FPGA 器件上的一組四個 PIO。PIC 還包含充足的布線路由選擇資源。
★Pin(引腳):集成電路上的金屬連接點用來:
1)從集成電路板上接收和發送電信號;
2)將集成電路連接到電路板上。
★PIO(Programmable I/O Cell-可編程I/O單元):在 ORCA FPGA 器件內部的結構元素,用於控制實際的輸入及輸出功能。
★PLC(Programmable Logic Cell-可編程邏輯單元):這些單元是 ORCA FPGA 器件中的心臟部分,他們被均勻地分配在 ORCA FPGA 器件中,包括邏輯、布線、和補充邏輯互連單元(SLIC)。
★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編程邏輯器件):數字集成電路,能夠被用戶編程執行各種功能的邏輯操作。包括:SPLDs, CPLDs 和 FPGAS。
★Process Techonology(工藝技術):用來將空白的硅晶片轉換成包含成百上千個晶元的矽片加工工藝。通常按技術(如:E2CMOS)和線寬 (如:0.35 微米)分類。
★Programmer(編程器):通過插座實現傳統 PLD 編程的獨立電子設備。萊迪思 ISP 器件不需要編程器。
★Schematic Capture(原理圖輸入器):設計輸入的圖形化方法。
★SCUBA(SOFtware Compiler for User Programmable Arrays-用戶可編程陣列綜合編譯器):包含於 ORCA Foundry 內部的一種軟體工具,用於生成 ORCA 特有的可用參數表示的諸如存儲的宏單元。
★SLIC (Supplemental Logic Interconnect Cell-補充邏輯相互連接單元):包含於每一個 PLC 中,它們有類似 PLD 結構的三態、存儲解碼、及寬邏輯功能。
★SPLD(SPLD-簡單可編程邏輯器件):小於 1000 門的 PLD,也稱作低密度 PLD。
★SWL(SOFt-Wired Lookup Table-軟連接查找表):在 ORCA PFU 的查找表之間的快速、可編程連接,適用於很寬的組合功能。
★Tpd:傳輸延時符號,一個變化了的輸入信號引起一個輸出信號變化所需的時間。
★TQFP(Thin Quad Flat PACk-薄四方扁平封裝):一種集成電路的封裝類型,能夠極大地減少晶元在電路板上的佔用的空間。TQFP 是小空間應用的理想選擇,如:PCMCIA 卡。
★UltraMOS?:萊迪思半導體專用加工工藝技術。
★Verilog HDL:一個專用的、高級的、基於文本的設計輸入語言。
★VHDL:VHSIC 硬體描述語言,高級的基於文本的設計輸入語言。

『拾』 PAC是什麼意思

PAC指:控制引擎的集中,涵蓋PLC用戶的多種需要,以及製造業廠商對信息的需求。

PAC(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的概念是由ARC咨詢集團的高級研究員CraigResnick指出,在談到創造這個新名詞的意義時,他認為,「PLC在市場相當活躍,而且發展良好,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然而,PLC也正在許多方面不斷改變,不斷增加其魅力。

自動化供應商正不斷致力於PLC的開發,以迎合市場與用戶需求。功能的增強促使新一代系統浮出水面。PAC基於開放的工業標准、具多領域功能、通用的開放平台以及高性能。ARC創造了這個詞,以幫助用戶定義應用需要,幫助製造商在談到其產品時能更清晰。」

PAC的概念定義為:控制引擎的集中,涵蓋PLC用戶的多種需要,以及製造業廠商對信息的需求。PAC包括PLC的主要功能和擴大的控制能力,以及PC-based控制中基於對象的、開放數據格式和網路連接等功能。

(10)pac演算法擴展閱讀:

PAC功能優勢:

一、人機介面

PAC系統可以使用與LO相同的控制器,因此它可以在HMI中顯示圖形,而不需要額外的嵌入式控制器。與大多數需要與控制系統人機界面(HMI)相連的控制系統(尤其是混合控制和過程式控制制行業)相比,PAC系統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二、更佳的控制運算

在控制方面,PAC比傳統的PL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在某些程序中,PLC採用的PID控制演算法沒有得到優化。先進的控制演算法不僅需要強大的浮點處理器,還需要大量的內存。PAC平台可以同時提供兩種資源。

三、實時分析能力

在機器監控應用中,為了有效地檢測誤差,必須實時檢索和分析來自模擬和數字LO線的數據。復雜的程序被用來有效地監控機器的狀態。PAC為此類應用程序的實時分析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台。

四、安全性更勝一籌

PAC目前鎖定的最大應用領域是工業控制。來自工廠的實時數據可以為管理者提供更豐富的信息資源用於決策,但安裝能夠提供工廠數據的系統可能很困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PAC (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

熱點內容
xp系統移動硬碟加密 發布:2025-07-10 17:27:20 瀏覽:885
付費加群源碼 發布:2025-07-10 17:27:13 瀏覽:212
php工程師考試 發布:2025-07-10 17:25:24 瀏覽:431
大華5032錄像機怎麼配置硬碟 發布:2025-07-10 17:19:20 瀏覽:115
c語言條形碼 發布:2025-07-10 17:18:32 瀏覽:896
移動垃圾壓縮設備 發布:2025-07-10 17:17:45 瀏覽:547
超級訪問沈傲君 發布:2025-07-10 17:06:33 瀏覽:693
安卓的手機來電閃光燈在哪裡 發布:2025-07-10 16:49:02 瀏覽:837
androidstudio導入as項目 發布:2025-07-10 16:43:37 瀏覽:538
c語言中編譯和編輯的差別 發布:2025-07-10 16:43:35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