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資料庫構圖

資料庫構圖

發布時間: 2022-08-24 17:11:53

資料庫組織結構

相山地區地學空間資料庫是一個三維結構的層次資料庫,每一個專題圖層作為資料庫的一個層面,它們是垂直疊放的。該資料庫主要由地質圖數據子庫和影像數據子庫所組成(文檔和二維表格數據未建庫) ,影像數據子庫由航放數據組、重磁數據組、遙感數據組和 DEM 數據構成。具體劃分見表 2.2。

表2.2 相山地區資料庫圖層的劃分及數據類型

以火山岩系圖層為例,其屬性表結構見表 2.3,屬性表見圖 2.2。

表2.3 火山岩系圖層屬性表結構

圖2.2 火山岩系圖層屬性表

Ⅱ mysql怎麼查看資料庫結構圖

所有資料庫名的命令 show databases
表結構和列結構 desc tablename

Ⅲ 如何畫資料庫ER圖

這是資料庫設計的重點,也是資料庫設計的難點。那麼,如何才能正確地反映客觀現實,將ER圖畫好呢? 答案是,必須進行正確的需求分析。那麼如何進行需求分析呢?需求分析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結構化分析(SA),一種是面向對象分析(OOA).通過這兩種方法的實施以後,都可以得到比較正確的ER圖。現在以下面的實際問題為例,通過結構化分析(SA)方法的應用,講述如何得到比較正確的ER圖。 ( 一 ) 校務管理系統 在要建立的系統中,有以下功能:1.管理老師的功能:錄入老師情況(姓名.地址.所教課程), 老師缺課記錄(名字.時間.原因. 課程) 2.管理學生的功能: 錄入學生情況 ( 姓名 . 所選課程 . 成績 ) 3.教務主任的功能 : 查詢統計 1: 教師情況 2: 學生總成績 3: 學生平均成績 要求:1)用結構化方法畫出系統頂層圖、 0 層圖,數據字典。 一、結構化分析的需求分析分析實際情況根據實際情況,我們得到一下情況:教師任課流程:(二)學生選擇課程流程:2)畫數據流圖(一、)頂層數據流圖 (二)0層數據流圖 3)畫數據字典DD(略)和軟體初始結構圖1基

Ⅳ 資料庫基本表結構圖怎麼截 像下圖這樣的

這個圖是畫出來的吧!
微軟有專門畫圖的工具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3,你用這個就可以了!
或者在sqlserver裡面有一個關系圖,你新建一個,一直點下一步,等下就有圖出來了!這個的前提是你必須已經是建好數據表,數據關系的!

Ⅳ 資料庫er圖怎麼畫

如何畫資料庫ER圖

資料庫設計中重要的一環首先就是概念設計,也就是說,要從實際問題出發,排除非本質的東西,抽象出現實的數據結構之客觀規律——即畫出數據結構圖——ER圖。這是資料庫設計的重點,也是資料庫設計的難點。

那麼,如何才能正確地反映客觀現實,將ER圖畫好呢?

答案是,必須進行正確的需求分析。那麼如何進行需求分析呢?需求分析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結構化分析(SA),一種是面向對象分析(OOA).通過這兩種方法的實施以後,都可以得到比較正確的ER圖。現在以下面的實際問題為例,通過結構化分析(SA)方法的應用,講述如何得到比較正確的ER圖。

(一)校務管理系統

在要建立的系統中,有以下功能:

1.管理老師的功能:錄入老師情況(姓名.地址.所教課程),老師缺課記錄(名字.時間.原因.課程)

2.管理學生的功能:錄入學生情況(姓名.所選課程.成績)

3.教務主任的功能:查詢統計1:教師情況2:學生總成績3:學生平均成績

要求:

1)用結構化方法畫出系統頂層圖、0層圖,數據字典。

2)畫出該系統的數據模型ER圖。

一、結構化分析的需求分析

1)分析實際情況

根據實際情況,我們得到一下情況:

(一)教師任課流程:

Ⅵ 什麼是資料庫系統它包括哪幾個主要組成的部分試畫出整個資料庫系統的層次結構圖。

資料庫系統由 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以及資料庫用戶三大部分組成

Ⅶ 資料庫結構

新一輪油氣資源評價資料庫是建立在國家層面上的資料庫,資料庫設計首先立足於國家能源政策和戰略制定的宏觀要求,還要結合油氣資源評價的工作特徵和各個評價項目及資源的具體情況。使用當前最流行和最成熟的資料庫技術進行資料庫的總體結構設計。

資料庫的設計以《石油工業資料庫設計規范》為指導標准,以《石油勘探開發數據》為設計基礎,借鑒前人的優秀設計理念和思路,參考國內外優秀的資源評價資料庫和油氣資源資料庫的設計技術優勢,結合本輪資源評價的具體特點,按照面向對象的設計和面向過程的設計相結合的設計方法,進行資料庫的數據劃分設計。

油氣資源評價資料庫要滿足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的常規油氣資源評價、煤層氣資源評價、油砂資源評價、油頁岩資源評價四個油氣資源評價的數據需求。進行資料庫具體數據內容設計。

並且,資料庫的設計要為油氣資源評價的快速、動態評價和遠程評價工作的需求保留足夠數據擴展介面,資料庫具有良好開放性、兼容性和可擴充性。

(一)數據劃分

資料庫內存放的數據將支持資源評價的整個過程。為了能更好地管理庫中數據,需要對整個過程中將用到的數據進行分類管理。具體分類方式如下(圖4-11):

圖4-11 數據分類示意圖

1.按照應用類型劃分

按照數據在資源評價過程中的應用類型劃分,可以劃分為基礎數據、參數數據和評價結果數據。

基礎數據是指從勘探生產活動及認識中直接獲取的原始數據,這些數據一般沒有經過復雜的處理和計算過程。如分析化驗數據、鑽井地質數據、盆地基礎數據等。這些數據是整個評價工作的基礎。

參數數據是指在評價過程中各種評價方法和軟體直接使用的參數數據。

評價結果數據是指資源評價中產生的各種評價結果數據,如資源量結果數據、地質評價結果數據等。

2.按照評價對象劃分

本次評價共分為大區、評價單元、計算單元三個層次,在研究中又使用了盆地、一級構造單元,在評價對象總體考慮中按照評價對象將數據劃分為大區、評價單元、計算單元等類型。

3.按照獲取方式劃分

按照獲取方式可以將數據分為直接獲取、研究獲取、間接獲取幾類。

4.按照存儲類型劃分

按照存儲類型可以將數據劃分為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

結構化數據是指能夠用現有的關系資料庫系統直接管理的數據,進一步又可以分為定量數據和定性數據兩類。

非結構化數據是指不能用現有的關系資料庫系統直接管理和操作的數據,它必須藉助於另外的工具管理和操作。如圖件數據、文檔數據等。

庫中數據類型的劃分共分六個層次逐次劃分,包括:數據存儲類型→資源類型→評價對象→應用→獲取方式→數據特徵。

對於結構化存儲的數據在應用層分為三類:基礎數據、中間數據和結果數據,基礎數據中包含用於類比的基礎數據、用於統計分析的基礎數據和直接用於公式運算的基礎數據;結構化存儲的數據在獲取方式上可以繼續劃分,其中,用於公式運算的數據可以細化為專家直接錄入、由地質類比獲取、通過生產過程獲取、通過地質研究過程獲取及其他方式。中間數據可以從以下方式獲取:標准、統計、類比、參數的關聯。結果數據的獲取有兩種方式:公式運算結果和通過鑽井、地質、綜合研究等提交的文字報告。

對於非結構化存儲的數據在應用層分為兩類:圖形數據和文檔數據。

圖形數據在獲取方式上可以繼續劃分成四種方式:通過工程測量數據獲取(如地理圖件、井位坐標數據等)、通過地質研究過程獲取(如沉積相圖、構造區劃圖等)、由綜合研究獲取(如綜合評價圖等)、其他方式。

圖形數據在表現方式上又可以進一步分為有坐標意義的圖形(如構造單元劃分圖、地理圖、井點陣圖等)、數值圖(如產烴率曲線圖、酐洛根熱降解圖等)和無坐標含義圖(如剖面圖)等。

文檔數據是指評價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報告、項目運行記錄等。

(二)資料庫結構

從業務需求上,根據數據用途、數據類型和數據來源,可將本次的油氣資源評價資料庫分為三級:基礎庫、參數庫、成果庫(圖4-12)。其結構如下:

圖4-12 資料庫結構示意圖

1.基礎庫

基礎庫是油氣資源評價工作的最基礎的原始數據,有實測數據(物探數據、測井數據、鑽井數據、開發數據等)、實驗數據和經驗數據等。

確定基礎數據實際上是一項涉及油田勘探、開發等領域的多學科的復雜工作,是油氣資源評價工作的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在資料庫中的具體表現方式。在設計資料庫的過程中,需要與參數研究專家經過多次反復,才能最終確定基礎資料庫,確保基礎資料庫能滿足目前所有評價工作中計算的需要。

2.參數庫

參數庫用於存儲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所用到的參數數據,評價軟體,直接從參數庫中提取參數數據,用於計算。參數數據由基礎數據匯總而來,也可以由專家根據經驗直接得到。

本次評價中所涉及的參數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①直接應用的參數;②通過標准或類比借用的參數;③通過研究過程或復雜的預處理得到的參數。

3.成果庫

成果庫用於存儲資源評價結果,包括各種計算結果、各種文檔、電子表格、圖片、圖冊等數據。

資料庫的體系結構採用分布式多層資料庫結構,包括三個組成部分:應用服務層、應用邏輯層和數據服務層。

資料庫體系結構如圖4-13所示。

圖4-13 體系結構結構圖

(1)應用服務層:應用服務層包含復雜的事務處理邏輯,應用服務層主要由中間件組件構成。中間件是位於上層應用和下層服務之間的一個軟體層,提供更簡單、可靠和增值服務。並且能夠實現跨庫檢索的關鍵技術。它能夠使應用軟體相對獨立於計算機硬體和操作系統平台,把分散的資料庫系統有機地組合在一起,為應用軟體系統的集成提供技術基礎,中間件具有標准程序介面和協議,可以實現不同硬體和操作系統平台上的數據共享和應用互操作。而在具體實現上,中間件是一個用API定義的分布式軟體管理框架,具有潛在的通信能力和良好的可擴展性能。中間件包含系統功能處理邏輯,位於應用伺服器端。它的任務是接受用戶的請求,以特定的方式向應用伺服器提出數據處理申請,通過執行相應的擴展應用程序與應用服務層進行連接,當得到應用伺服器返回的處理結果後提交給應用伺服器,再由應用伺服器傳送回客戶端。根據國內各大石油公司具體的需求開發相應的地質、油藏、生產等應用軟體功能程序模塊和各種演算法模塊。

(2)應用邏輯層:邏輯數據層是擴展數據服務層邏輯處理層,針對當前的底層資料庫的數據結構,根據具體的需求,應用各種資料庫技術,包括臨時表、視圖、存儲過程、游標、復制和快照等技術手段從底層資料庫中提取相關的數據,構建面向具體應用的邏輯資料庫或者形成一個虛擬的資料庫平台。邏輯數據層包含底層資料庫的部分或全部數據處理邏輯,並處理來自應用服務層的數據請求和訪問,將處理結果返回給邏輯數據層。

形成一個虛擬的資料庫平台我們可以應用資料庫系統中的多個技術來實現。如果系統中的一個節點中的場地或分片數據能夠滿足當前虛擬資料庫,可以在應用服務層中使用大量的查詢,生成一個以數據集結果為主的虛擬資料庫平台,並且由數據集附帶部分資料庫的管理應用策略。或者對節點上的資料庫進行復制方法進行虛擬資料庫的建立。對與需要對多個節點上的資料庫進行綜合篩選,則要對各個節點上的資料庫進行復制,合並各個復制形成一個應用邏輯層,從而建立一個虛擬數據平台。

(3)數據服務層:即資料庫伺服器層,其中包含系統的數據處理邏輯,位於不同的操作系統平台上,不同資料庫平台(異構資料庫),具體完成數據的存儲、數據的完整性約束。也可以直接處理來自應用服務層的數據請求和訪問,將處理結果返回給邏輯數據層或根據邏輯數據層通過提交的請求,返回數據信息和數據處理邏輯方法。

(三)數據建設標准

1.評價數據標准

系統資料庫中的數據格式、大小、類型遵從國家及行業標准,參考的標准如表4-23。

表4-23 資料庫設計參考標准

續表

系統中數據的格式及單位參考《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實施方案》、《煤層氣資源評價實施方案》、《油砂資源評價實施方案》、《油頁岩資源評價實施方案》及數據字典。

2.圖形圖件標准

對於地質研究來說,地質類圖件是比較重要的。各種地質評價圖形遵循以下標准(表4-24)。

表4-24 系統圖形遵循的相關標准

系統對圖形的要求為必須為帶有地理坐標意義的、滿足上述標准體系要求的矢量圖形,且採用統一的地理底圖。圖形格式採用:MapGIS圖形交換格式、GeoInfo圖形格式、ArcInfo圖形交換格式、MapInfo圖形交換格式和GeoMap圖形交換格式。

圖件的比例尺要求:

全國性圖件:1∶400萬或1:600萬

大區圖件:1:200萬

盆地圖件:1:40萬或1:50萬

評價單元圖件:1:10萬或1:20萬

圖件的內容要求符合《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實施方案》、《煤層氣資源評價實施方案》、《油砂資源評價實施方案》和《油頁岩資源評價實施方案》的規定。

(四)數據內容

資料庫中存儲的數據包括常規油氣相關數據、煤層氣相關數據、油砂相關數據和油頁岩相關數據;還有可采系數研究涉及的數據,包括研究所需基礎數據和研究成果數據;以及趨勢預測相關數據。

Ⅷ 資料庫的組織結構是什麼

看看你要找的這里有沒有?

※資料庫的概念與用途

?資料庫的概念

什麼是資料庫呢?當人們從不同的角度來描述這一概念時就有不同的定義(當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稱資料庫是一個"記錄保存系統"(該定義強調了資料庫是若干記錄的集合)。又如稱資料庫是"人們為解決特定的任務,以一定的組織方式存儲在一起的相關的數據的集合"(該定義側重於數據的組織)。更有甚者稱資料庫是"一個數據倉庫"。當然,這種說法雖然形象,但並不嚴謹。嚴格地說,資料庫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在經濟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關的數據放進這樣"倉庫",並根據管理的需要進行相應的處理。例如,企業或事業單位的人事部門常常要把本單位職工的基本情況(職工號、姓名、年齡、性別、籍貫、工資、簡歷等)存放在表20.6.3中,這張表就可以看成是一個資料庫。有了這個"數據倉庫"我們就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查詢某職工的基本情況,也可以查詢工資在某個范圍內的職工人數等等。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計算機上自動進行,那我們的人事管理就可以達到極高的水平。此外,在財務管理、倉庫管理、生產管理中也需要建立眾多的這種"資料庫",使其可以利用計算機實現財務、倉庫、生產的自動化管理。

J.Martin給資料庫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定義:資料庫是存儲在一起的相關數據的集合,這些數據是結構化的,無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餘,並為多種應用服務;數據的存儲獨立於使用它的程序;對資料庫插入新數據,修改和檢索原有數據均能按一種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進行。當某個系統中存在結構上完全分開的若干個資料庫時,則該系統包含一個"資料庫集合"。

? 資料庫的優點

使用資料庫可以帶來許多好處:如減少了數據的冗餘度,從而大大地節省了數據的存儲空間;實現數據資源的充分共享等等。此外,資料庫技術還為用戶提供了非常簡便的使用手段使用戶易於編寫有關資料庫應用程序。特別是近年來推出的微型計算機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dBASELL,操作直觀,使用靈活,編程方便,環境適應廣泛(一般的十六位機,如IBM/PC/XT,國產長城0520等均可運行種軟體),數據處理能力極強。資料庫在我國正得到愈來愈廣泛的應用,必將成為經濟管理的有力工具。

資料庫是通過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軟體來實現數據的存儲、管理與使用的dBASELL就是一種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

? 資料庫結構與資料庫種類

資料庫通常分為層次式資料庫、網路式資料庫和關系式資料庫三種。而不同的資料庫是按不同的數據結構來聯系和組織的。

1.數據結構模型

(1)數據結構

所謂數據結構是指數據的組織形式或數據之間的聯系。如果用D表示數據,用R表示數據對象之間存在的關系集合,則將DS=(D,R)稱為數據結構。例如,設有一個電話號碼簿,它記錄了n個人的名字和相應的電話號碼。為了方便地查找某人的電話號碼,將人名和號碼按字典順序排列,並在名字的後面跟隨著對應的電話號碼。這樣,若要查找某人的電話號碼(假定他的名字的第一個字母是Y),那麼只須查找以Y開頭的那些名字就可以了。該例中,數據的集合D就是人名和電話號碼,它們之間的聯系R就是按字典順序的排列,其相應的數據結構就是DS=(D,R),即一個數組。

(2)數據結構種類

數據結構又分為數據的邏輯結構和數據的物理結構。數據的邏輯結構是從邏輯的角度(即數據間的聯系和組織方式)來觀察數據,分析數據,與數據的存儲位置無關。數據的物理結構是指數據在計算機中存放的結構,即數據的邏輯結構在計算機中的實現形式,所以物理結構也被稱為存儲結構。本節只研究數據的邏輯結構,並將反映和實現數據聯系的方法稱為數據模型。

目前,比較流行的數據模型有三種,即按圖論理論建立的層次結構模型和網狀結構模型以及按關系理論建立的關系結構模型。

2.層次、網狀和關系資料庫系統

(1)層次結構模型

層次結構模型實質上是一種有根結點的定向有序樹(在數學中"樹"被定義為一個無回的連通圖)。例如圖20.6.4是一個高等學校的組織結構圖。這個組織結構圖像一棵樹,校部就是樹根(稱為根結點),各系、專業、教師、學生等為枝點(稱為結點),樹根與枝點之間的聯系稱為邊,樹根與邊之比為1:N,即樹根只有一個,樹枝有N個。這種數據結構模型的一般結構見圖20.6.5所示。

圖20.6.4 高等學校的組織結構圖 圖20.6.5 層次結構模型

圖20.6.5中,Ri(i=1,2,…6)代表記錄(即數據的集合),其中R1就是根結點(如果Ri看成是一個家族,則R1就是祖先,它是R2、R3、R4的雙親,而R2、R3、R4互為兄弟),R5、R6也是兄弟,且其雙親為R3。R2、R4、R5、R6又被稱為葉結點(即無子女的結點)。這樣,Ri(i=1,2,…6)就組成了以R1為樹根的一棵樹,這就是一個層次數據結構模型。

按照層次模型建立的資料庫系統稱為層次模型資料庫系統。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System)是其典型代表。

(2)網狀結構模型?

在圖20.6.6中,給出了某醫院醫生、病房和病人之間的聯系。即每個醫生負責治療三個病人,每個病房可住一到四個病人。如果將醫生看成是一個數據集合,病人和病房分別是另外兩個數據集合,那麼醫生、病人和病房的比例關系就是M:N:P(即M個醫生,N個病人,P間病房)。這種數據結構就是網狀數據結構,它的一般結構模型如圖20.6.7所示。在圖中,記錄Ri(i=1,2,8)滿足以下條件:

①可以有一個以上的結點無雙親(如R1、R2、R3)。

②至少有一個結點有多於一個以上的雙親。在"醫生、病人、病房"例中,"醫生集合有若干個結點(M個醫生結點)無"雙親",而"病房"集合有P個結點(即病房),並有一個以上的"雙親"(即病人)。

圖20.6.6 醫生、病房和病人之間的關系

圖20.6.7 網狀結構模型

按照網狀數據結構建立的資料庫系統稱為網狀資料庫系統,其典型代表是DBTG(Data Base Task Group)。用數學方法可將網狀數據結構轉化為層次數據結構。

(3)關系結構模型

關系式數據結構把一些復雜的數據結構歸結為簡單的二元關系(即二維表格形式)。例如某單位的職工關系就是一個二元關系(見表20.6.8)。這個四行六列的表格的每一列稱為一個欄位(即屬性),欄位名相當於標題欄中的標題(屬性名稱);表的每一行是包含了六個屬性(工號、姓名、年齡、性別、職務、工資)的一個六元組,即一個人的記錄。這個表格清晰地反映出該單位職工的基本情況。

表20.6.8 職工基本情況

通常一個m行、n列的二維表格的結構如表20.6.9所示。

表中每一行表示一個記錄值,每一列表示一個屬性(即欄位或數據項)。該表一共有m個記錄。每個記錄包含n個屬性。

作為一個關系的二維表,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表中每一列必須是基本數據項(即不可再分解)。
(2)表中每一列必須具有相同的數據類型(例如字元型或數值型)。
(3)表中每一列的名字必須是唯一的。
(4)表中不應有內容完全相同的行。
(5)行的順序與列的順序不影響表格中所表示的信息的含義。

由關系數據結構組成的資料庫系統被稱為關系資料庫系統。

在關系資料庫中,對數據的操作幾乎全部建立在一個或多個關系表格上,通過對這些關系表格的分類、合並、連接或選取等運算來實現數據的管理。dBASEII就是這類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典型代表。對於一個實際的應用問題(如人事管理問題),有時需要多個關系才能實現。用dBASEII建立起來的一個關系稱為一個資料庫(或稱資料庫文件),而把對應多個關系建立起來的多個資料庫稱為資料庫系統。dBASEII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通過建立命令文件來實現對資料庫的使用和管理,對於一個資料庫系統相應的命令序列文件,稱為該資料庫的應用系統。因此,可以概括地說,一個關系稱為一個資料庫,若干個資料庫可以構成一個資料庫系統。資料庫系統可以派生出各種不同類型的輔助文件和建立它的應用系統。

? 資料庫的要求與特性

為了使各種類型的資料庫系統能夠充分發揮它們的優越性,必須對資料庫管理系統的使用提出一些明確的要求。

1.建立資料庫文件的要求

(1)盡量減少數據的重復,使數據具有最小的冗餘度。計算機早期應用中的文件管理系統,由於數據文件是用戶各自建立的,幾個用戶即使有許多相同的數據也得放在各自的文件中,因而造成存儲的數據大量重復,浪費存儲空間。資料庫技術正是為了克服這一缺點而出現的,所以在組織數據的存儲時應避免出現冗餘。

(2)提高數據的利用率,使眾多用戶都能共享數據資源。

(3)注意保持數據的完整性。這對某些需要歷史數據來進行預測、決策的部門(如統計局、銀行等)特別重要。

(4)注意同一數據描述方法的一致性,使數據操作不致發生混亂。如一個人的學歷在人事檔案中是大學畢業,而在科技檔案中卻是大學程度,這樣就容易造成混亂。

(5)對於某些需要保密的數據,必須增設保密措施。

(6)數據的查找率高,根據需要數據應能被及時維護。

2.資料庫文件的特徵

無論使用哪一種資料庫管理系統,由它們所建立的資料庫文件都可以看成是具有相同性質的記錄的集合,因而這些資料庫文件都有相同的特性:

(1)文件的記錄格式相同,長度相等。

(2)不同的行是不同的記錄,因而具有不同的內容。

(3)不同的列表示不同的欄位名,同一列中的數據的性質(屬性)相同。

(4)每一行各列的內容是不能分割的,但行的順序和列的順序不影響文件內容的表達。

3.文件的分類

對文件引用最多的是主文件和事物文件。其他的文件分類還包括表文件、備份文件、檔案的輸出文件等。下面將講述這些文件。

(1)主文件。主文件是某特定應用領域的永久性的數據資源。主文件包含那些被定期存取以提供信息和經常更新以反映最新狀態的記錄。典型的主文件有庫存文件、職工主文件和收帳主文件等。

(2)事務文件。事務文件包含著作為一個信息系統的數據活動(事務)的那些記錄。這些事務被分批以構成事務文件。例如,從每周工資卡上錄制下來的數分批存放在一個事務文件上,然後對照工資清單文件進行處理以便列印出工資支票和工資記錄簿。

(3)表文件。表文件是一些表格。之所以單獨建立表文件而不把表設計在程序中是為了便於修改。例如,一個公用事業公司的稅率表或國內稅務局的稅率就可以存儲在表中文件。

(4)備用文件。備用文件是現有生產性文件的一個復製品。一旦生產性文件受到破壞,利用備用文件就可以重新建立生產性文件。

(5)檔案文件。檔案文件不是提供當前處理使用的,而是保存起來作為歷史參照的。例如,國內稅務局(IRS)可能要求檢查某個人最近15年的歷史。實際上,檔案文件恰恰是在給定時間內工作的一個"快照"。

(6)輸出文件。輸出文件包含將要列印在列印機上的、顯在屏幕上的或者繪制在繪圖儀上的那些信息的數值映象。輸出文件可以是"假離線的"(存儲在輔存設備上),當輸出設備可
用時才進行實際的輸出。

Ⅸ 如何畫資料庫ER圖 詳細�0�3

這是資料庫設計的重點,也是資料庫設計的難點。 那麼,如何才能正確地反映客觀現實,將ER 圖畫好呢? 答案是,必須進行正確的需求分析。那麼如何進行需求分析呢?需求分析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結構化分析(SA),一種是面向對象分析(OOA).通過這兩種方法的實施以後,都可以得到比較正確的ER 圖。現在以下面的實際問題為例,通過結構化分析(SA)方法的應用,講述如何得到比較正確的ER 圖。 ( 一 ) 校務管理系統 在要建立的系統中,有以下功能: 1.管理老師的功能:錄入老師情況(姓名.地址.所教課程), 老師缺課記錄(名字.時間.原因. 課程) 2.管理學生的功能: 錄入學生情況 ( 姓名 . 所選課程 . 成績 ) 3.教務主任的功能 : 查詢統計 1: 教師情況 2: 學生總成績 3: 學生平均成績 要求: 1)用結構化方法畫出系統頂層圖、 0 層圖,數據字典。 2)畫出該系統的數據模型ER 圖。 一、結構化分析的需求分析 1) 分析實際情況 根據實際情況,我們得到一下情況: (一) 教師任課流程: 教務處根據各專業情況下達下學期教學任務 下學期 各專業 課程 教研室 協商安 排教學 任務 填寫好 的課程 申請表 1 各系將課程表交給教師 2 安排好教室和時間。 教務處根據各專業情況交來的課程 數據,安排教 室和時間。 安排好 的課程 表 教師按照課程 表上課 課程表 (二)學生選擇課程流程: 2)畫數據流圖 (一、)頂層數據流圖 (二)0 層數據流圖 查詢情況 學生選課請求 教務 管理系統 教師學生情況 查詢請求 F4 課程基本情況 F8 學生基本情況 F6 教師任課數據 F7 教師課程安排 F5 教師考勤情況 F9 學生成績 F1 教室基本情況 F2 學生基本情況 基本 數據 學生選 課請求 和成績 教師任 課信息 管理員和學生 1 基本數據 錄入維護 2 任課數據錄入、安排和考勤 3 學生選課和 成績錄入 4 查詢 教務主任 F3 教師基本情況 學生報出自己的學號和名字進入系統 學號和 名字 系統進行學生的身份 檢驗 檢驗符 合要求 學生根據課程 表選課 系統顯示安排好的各專業課程。。 課程 表 系統錄入選課程並且進行驗證 選擇的 課程 3)畫數據字典DD(略)和軟體初始結構圖 1 基本數據=學生基本信息|教師基本信息|課程基本信息|教室基本信息 2 教師任課信息=教師任課數據|教師考勤信息 3 學生選課請求和成績=學生選課請求|學生成績 學生基本信息=學號+姓名+性別+年齡+專業+班級 。。。。。。

Ⅹ 什麼是資料庫邏輯結構圖怎麼做的

資料庫設計過程包括:
現實世界→需求分析→概念設計→邏輯設計→物理設計
概念設計--利用數據模型進行概念資料庫的模式設計。它不依賴任何DBMS(資料庫管理系統)常用的數據模型為ERM(實體聯系模型),用到的術語有:實體、屬性、聯系、鍵。
邏輯設計--把概念設計得到的概念資料庫模式變為邏輯數據模式,它依賴於DBMS。用到的術語有:函數依賴、範式、關系分解。

http://blog.csdn.net/ivy_zheng/archive/2007/06/29/1670978.aspx

熱點內容
緩存數據生產服務 發布:2025-05-16 01:08:58 瀏覽:583
普通電腦伺服器圖片 發布:2025-05-16 01:04:02 瀏覽:970
伺服器地址和埠如何區分 發布:2025-05-16 01:03:17 瀏覽:833
重新編目資料庫 發布:2025-05-16 00:54:34 瀏覽:513
android語音控制 發布:2025-05-16 00:53:50 瀏覽:265
win8windows無法訪問 發布:2025-05-16 00:37:53 瀏覽:894
八種排序演算法 發布:2025-05-16 00:37:17 瀏覽:55
左旋螺紋數控編程實例 發布:2025-05-16 00:11:49 瀏覽:10
安卓游戲舊版本從哪個軟體下載 發布:2025-05-16 00:00:20 瀏覽:329
連接聚類演算法 發布:2025-05-15 23:55:09 瀏覽: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