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繳費演算法
1. 加工貿易的工繳費演算法
朋友之間能有多少友誼?
我憂喜參半地諦聽
你們激起了光明的熏醉,
千名老人下江南
降雨般地拋出許多小蝦。
稚子就讓回河岸畔,哈哈
2. 加工貿易的工繳費演算法
4月27日 12:23 請參看海關總署令第11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加工貿易貨物監管辦法》.
該<辦法>可以在海關總署網頁找到.
3. 外貿企業如何計算出口退稅的,最好能舉例說明
出口退稅金額,根據以FOB價格為基礎的,國內生產企業開具的增值稅發票或者消費稅發票來計算。如果發票價格已經包含運費或保費的(如CIF)必須先減去運費或者保費,再計算退稅金額。比如廠家開的增值稅發票,不含稅金額是19347.69,增值稅率17%,以繳納增值稅=19347.69*17%=3289.11,因此含稅的FOB貨值=19347.69+3289.11=22636.80。同時,報關單的成交方式FOB,申報金額為4536usd,退稅率為9%。退稅率有查詢的網站,有商品編號就可以查。
4. 如何算退稅金額
國內的退稅額有關計算方法 :
1、當期應納稅額的計算: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2、免抵退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4)工繳費演算法擴展閱讀:
退稅是指因某種原因或特殊情況,稅務機關將已征稅款按規定的程序和手續退還給原納稅人的一項稅收業務。主要包括:
1、誤收退稅。由於計征工作差錯而發生的多征需要辦理的退稅。
2、政策性退稅。因稅收政策變動所涉及原已征稅款需要辦理的退稅。
3、其他退稅。由於其他某些特殊原因需要辦理的退稅。辦理退稅的基本程序和規定為: 納稅人向稅務機關提出退稅申請,稅務機關審批後,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辦理。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國投資者再投資退稅若干問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局,各計劃單列市稅務局,海洋石油稅務管理局各分局:
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稅法)第十條及稅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第八十條、八十一條和第八十二條的規定,現對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國投資者享受再投資退稅的有關問題,明確如下:
一、稅法第十條所說「經營期」應按下列原則計算: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國投資者將從企業取得的利潤直接再投資於本企業或已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的其他外商投資企業的,應從再投資資金實際投入之日起計算;再投資開辦新的外商投資企業的,應從新辦企業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之日起計算。
二、根據細則第八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外國投資者在申請再投資退稅時,應提供能夠確認其用於再投資利潤所屬年度的證明。凡不能提供證明的,稅務機關可就外國投資者再投資前的企業帳面應付股利、或未分配利潤中屬於外國投資者應取得的部分,從最早年度依次往以後年度推算再投資利潤的所屬年度,並據以計算應退還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三、外國投資者將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清算所得用於再投資,不得享受再投資退稅的優惠。
四、根據細則第八十一條第三款的規定,凡有下列情形者應當繳回已退稅款的60%:
1、外國投資者再投資舉辦或擴建產品出口企業,自開始生產、經營之日起三年內,或在再投資資金投入後三年內,該企業均沒有達到產品出口企業標準的;
2、外國投資者再投資舉辦或擴建先進技術企業,在企業開始生產、經營或資金投入後3年內,經考核不合格被撤銷先進技術企業稱號的。
五、外國投資者異地再投資,原納稅地稅務機關在根據細則第八十條第三款的規定辦理退稅時,應同時向接受再投資企業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寄送《外國投資者異地再投資已退稅通知單》。凡經接受再投資企業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審查認定,外國投資者屬於稅法第十條所說再投資後經營期不滿五年撤出的,或者屬於細則第八十一條第三款所述情況的,外國投資者應向接受再投資企業所在地稅務機關辦理繳回或部分繳回已退稅款手續。
六、本通知自文到之日起執行。過去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執行。
5. 分類考試學校發來線上考試的簡訊為什麼別人收到自己沒收到
按照以下步驟:
1、首先應建立每日負庫處理流程,對於商品設定負庫警戒限,對於負庫超標的商品分商品部類列印出來。首先檢查是否有進貨單據沒有錄入,然後檢查退廠、報損等單據,最好系統能支持在雙擊負庫查詢中某一行的時候顯示出本日(或2日)內的庫存出入明細,這樣方便核對。排除這些情況後則應對這些負庫商品進行抽盤,及時調整。
2、負庫銷售的成本處理:負庫銷售時必須要作暫估成本處理,這涉及到兩個因素,就是暫估成本的所屬供應商和成本價,對於不同的核算方法可選擇不同的方式,對於平均類演算法(日平均、移動平均),多使用當前平均成本價,而對於批次核演算法(先進先出、後進先出、精確批次)則多使用最新進價或合同進價作為預估成本價,供應商帳號最好是設立專門的[系統負庫供應商]帳號,這樣一來方便查詢,二來不會導致供應商報表上出現出庫>進貨的異常情況。在入庫的時候,如果發現有負庫存,應作負庫成本沖減更正,就是將原來的負庫銷售成本更正成新的真正的入庫供應商和成本價,當然,方法是使用紅沖原業務,然後用新成本重新記錄銷售成本來實現的。
加工費亦稱「工繳費」。是指委託加工單位按合同規定,付給受託單位的勞動報酬以及補償受託單位耗用主要原材料以外的零星物料消耗,提料和送交成品的運雜費等。支付加工費通常分為預付加工費和結算加工費兩種情況。預付加工費是指尚未收回加工商品之前,為解決受託單位資金困難而預先付給的部分加工費; 結算加工費,是指收回部分成品或全部成品,根據合同規定的加工費標准而支付給受託單位的加工費。
6. 關於社保工資的演算法急
前五項是城鎮職工社保的計算依據,後兩項是農民工繳費計算依據。
繳納基數是按上一繳費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基數計算的,如果沒有上一繳費年度的月平均工資基數可供參考,則按每月實際工資進行繳費。
按你的表格,城鎮職工繳費個人部分為:{8%+2%+1%(失業保險)}乘以繳費基數=繳費金額
農民工個人部分:工資乘以8%+5=繳費金額
7. 退稅金額怎麼算
出口退稅退的是進項增值稅,而不是你的出口額。所以,上面的演算法全都是錯誤的!
舉例說——
如果你是家工廠,出口FOB價是USD10/PC,那假設你的產品的原料價值是RMB40元/PC,那麼你的退稅金額就應該是40/1.17*13%=4.44元。
8.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如何計算
外貿公司的退稅=工廠買入價格*退稅率
如果你從工廠買入的價格是1元,也就是如果工廠給你開的增值稅票上的價格是1元。 那麼你的退稅就是1*16%=0.16元。
現在有專門的退稅代理, 可以找代理幫你退稅, 不過他們要從中收取費用。 拿到退稅的時間一般為2-3個月。
(8)工繳費演算法擴展閱讀:
退稅流程
出口退稅的一般程序及附送資料 出口退稅登記的一般程序:
1、有關證件的送驗及登記表的領取 企業在取得有關部門批准其經營出口產品業務的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工商登記證明後,應於30日內辦理出口企業退稅登記。
2、退稅登記的申報和受理 企業領到「出口企業退稅登記表」後,即按登記表及有關要求填寫,加蓋企業公章和有關人員印章後,連同出口產品經營權批准文件、工商登記證明等證明資料一起報送稅務機關,稅務機關經審核無誤後,即受理登記。
3、填發出口退稅登記證 稅務機關接到企業的正式申請,經審核無誤並按規定的程序批准後,核發給企業「出口退稅登記」。
4、出口退稅登記的變更或注銷 當企業經營狀況發生變化或某些退稅政策發生變動時,應根據實際需要變更或注銷退稅登記。
9. 鋼材出口的知識
這個是 出口退稅計算方式以及出口貨物成本及價格粗演算法
出口退稅:
(一)、內資生產企業(含新外商投資企業)實行"免、抵、退"稅的計算:
(1)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出口貨物 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2)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稅的稅額=當期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外 匯人民幣牌價×(增值稅稅率-退稅率)。
當生產企業本季度出口銷售額占本企業同期全部貨物銷售額50%及以上,且 季度末應納稅額出現負數時,按下列公式計算應退稅額:
(1)當應納稅額為負數且絕對值≥本季度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 ×退稅率時:
當期應退稅額=本季度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率
(2)當應納稅額為負數且絕對值本季度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 退稅率時:應退稅額=應納稅額的絕對值
(二)生產企業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進口料、件加工復出口的,按如下公式 計算"免、抵、退"稅:
(1)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稅的稅額=當期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 ×外匯人民幣牌價×(征稅稅率-退稅率)-當期海關核銷免稅進口料 件組成計稅價格×(征稅稅率-退稅率)
公式所列的"當期海關核銷免稅進口料件組成計稅價格"原則上以核銷時海 關計算免徵增值稅的價格掌握。
(2)其餘"免、抵、退"稅公式按前述公式執行。
上述公式中的"本期"是指"本半年(季、月)"或"本年", "上期"是指"上半年(季、月)"或"上年"。
(三)無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的計算
(1)當期出口貨物不予退稅部分=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 ×(征稅稅率-退稅稅率)
(2)當期累計外銷貨物的進項稅額=當期累計全部進項稅額×(當期累計外 銷貨物銷售額÷當期累計全部貨物銷售額)
當期累計外銷貨物的應退稅額=當期累計外銷貨物的進項稅額-當期出 口貨物不予退稅部分)
(四)對外修理修配的出口退稅計算(外貿企業)
應退稅額=修理修配金額×退稅率。
(五)出口企業委託生產企業加工收回後報關出口的貨物退稅計算
應退稅額=(購買加工貨物的原材料等發票進項金額+工繳費發票金額) ×退稅率
(六)出口企業出口貨物應退消費稅的計算
應退消費稅稅款=出口貨物的工廠銷售額(出口數量)×稅率(單位稅額)
(七)凡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特准退稅的出口貨物的進項稅,應按下列 公式計算
進項 普通發票所列(含增值稅的)銷售金額
= ---×退稅率
稅額 (1+徵收率)
成本價格:
下面以貨物收購價格為100, 退稅稅率為13%來計算產品成本和價格。
貨物收購含稅價格為100
退稅稅率為13%
應退稅金額為100/1.17*0.13=11.11
出口成本100-11.11=88.89
出口貨物成本 88.89/8.03=11.07$
這個成本只是估算出來的,因為計算成本時還必須考慮運費,保險費,退稅利息和其他費用。在實際計算成本的時候可以把這些費用換算成美圓計,加到成本中。
從上邊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貨物收購價格和出口貨物是存在一定對應關系的,這個比率為100/11.07=9.03。
這個比率跟退稅率和匯率是相關聯的,會隨著退稅率和匯率的變化而變化,還沒有一個名詞可以描述它,我們姑且把它稱為成本率吧,在數學運算中,它並不是一個常數。
這個成本率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換匯成本,換匯成本是購貨實際成本和賣價之間的比例,因為以上是計算成本,所以實際上的換匯成本就是匯率8.03。
很多人在計算出口成本的時候直接用貨物價格除以匯率,實際上這是一種很不科學的計算方法,因為沒有把退稅的因素考慮進去。這時候的的成本率就是8.03,跟匯率是一樣的, 也就意味著出口的利潤就是退稅13%
10. 關於工傷賠償和社保、保險等問題
你這個問題我只能就我知道的社保裡面的工傷保險來給你答復。
1、如果參加了社保的工傷保險,發生工傷期間的所有費用都是可以報銷的,並可以領取傷殘補助金,進行康復治療,最重要的是,如果該受傷部位以後舊病復發,仍可以申請重新鑒定,按照工傷賠付標准再執行一次。只有一直繳費,工傷部位舊病復發時可以再報銷。商業保險好像沒有這個標准吧。
2、賠償標准就是你的那個第三十五條規定。外加就醫的全部醫療費用,只有是和傷情有關,是全報銷的。這個不同於醫保的底線規定。
3、待遇計算標准,以工傷保險繳納基數為准,具體演算法是發生工傷時間時,員工前十二個月的平均繳費基數乘以補助月數(,6,8,10等)。不是你說的那三項。
4、我從來不復制別人的東西,也不知道你問的那些網站,我只是對我所了解的給與解答。
補充一下,對於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一旦發生工傷,當事人只要能夠證明存在事實勞動保險(發放工資條等),就可以像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判決結果一般會參照同類職工參加社會保險的同等條件下的賠償標准予以判決。這個情況經常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