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劍俠源碼
1. 蜀山劍俠傳的內容簡介
小說以峨嵋派為主要正義的幫派,講述了峨嵋弟子學藝和斬妖除魔的經歷,尤其以三英二雲、七矮和四大弟子為主要的記述對象,這些人都是峨嵋派的弟子,他們年紀都很輕,在外出修行的過程中,他們不斷的獲得奇遇,得到很多的奇珍異寶,本領也越來越高強,其中又以李英瓊(就是三英中的一個)為最主要的小輩人物,詳細描述了她從一個普通的女子,經過無數的機緣巧合,得到長眉真人的紫郢劍,收復神鵰佛奴和猩猩袁星,吃下了許多罕見的朱果,又得到前輩仙人所留的太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和尚的定珠,最後還獲得了前世摯友聖姑的一甲子功力,總之她終於成為峨嵋派後輩中最傑出的人物,因此連書中那些前輩高人都對她的奇遇贊嘆不已
這些小輩的故事以第三次峨嵋斗劍為線索,在書中一直交代不久就會開始正邪的大交手——第三次峨嵋斗劍,這次斗劍是正邪人物一次最後的比試,所有的恩怨都在這時完結,在交代故事的間隙中,李壽民也往往狡猾的透露一點斗劍的結果。這讓讀者的心一直記掛著這場大戰。
全書的另一條線索是五百年前的神仙大劫,李壽民認為那些沒有成為金仙的散仙、地仙都必須不斷的經歷天災大劫,因此書中的很多的前輩高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三劫做准備,而峨嵋派就是不斷的幫助其他非本派的正義的散仙們,防止他們在三劫中出事。書中塑造的一些前輩都很有特色,例如怪叫花凌渾、嵩山二叟、駝神乙休、藏靈子等等
由於是五百萬字的篇幅,所以作者可以全面的展開描寫,這樣使得作品有些凌亂,往往兩個聯系的故事要過很長的篇幅才聯系起來,中間作者開始不急不慢的講述前面一個新出現的主要人物的來歷背景,而這個介紹,他又往往從他出生開始,所以性子急的讀者有時真是很苦惱的。
可惜的是,這兩條線索都沒有完結,因為在作者准備繼續寫下去的時候,政治環境急劇惡化,這樣的小說自然不敢再寫下去了,於是在五百萬字之後,留下了無數的懸案和故事,在我讀他的時候,經常聯想到曹雪芹的《紅樓夢》,兩者都是沒有完成的傑作,可是《蜀山劍俠傳》卻遠沒有《紅樓夢》的聲譽,也沒有眾多的續書,真也算是一個悲哀了,在中國的某個特定時期,這樣的小說實在很難得到社會主流文學界的承認和褒獎。
2. 蜀山海外版叫什麼名字
蜀山海外版名字叫新蜀山劍俠。
中國巴蜀峻山深淵,地形奇特險要,是一個神秘無人地帶。相傳此處奇人劍俠出沒,修煉吸取各山靈氣,變成不死之身。更說他們可以修行千歲,馭劍飛行。悠悠千年,蜀山各個山頭都有修行者。
修行,各山各派修行方法不同,於是分成正邪兩壘。正派主張和平共存,邪派毀滅他派搶奪他人山中靈氣以助長自己法力。兩派之間屢戰不休。昆侖山主是年長數百歲而相貌仍酷似少女的孤月。
大師,早就與徒弟玄天宗墮入愛河,當得知邪派首領幽泉血魔來進攻昆侖山,便將昆侖最厲害的武器」日月金輪「傳給玄天宗,並假故將他驅逐下山以保其性命,而自己則被幽泉血魔所毀。
二百年後,幽泉血魔又動用巨石沙海進攻蜀山之巔峨嵋山。丹辰子奉峨嵋開山祖師峨嵋真人之命,下山救百姓,途中與好友玄天宗相遇,卻不料陷入幽泉血魔的陷阱。幸遇峨嵋真人率三百弟子。
基本信息
《蜀山傳》是由徐克執導,洪金寶、鄭伊健、張柏芝、古天樂、章子怡、譚耀文、吳京、林熙蕾等人主演的動作奇幻電影。
影片主要講述了以峨眉派和昆侖派為首的正道和以幽泉血魔為首的邪道之間的正邪大戰。
3. 《蜀山劍俠傳》最新txt全集下載
《蜀山劍俠傳》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XPV1AQ-g8hTA6tTWD9t1Pw
《蜀山劍俠傳》是一部武俠小說,作者是還珠樓主李壽民。
4. 求分享《蜀山劍俠傳(一)》電子版免費百度雲資源
《蜀山劍俠傳(一)》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UtXOdoP6_gJeWxcQ9vpNJg
"蘭妹愛妻妝次:琴瑟靜好,於今有年。客秋夜話,忽悟人生,百年易逝,遂有出塵之想。值君有妊在身,恐傷別離,未忍剖誠相告。峨眉訪道,偶遇仙師,謂有前因,肯加援拔,現已相隨入山,靜參玄秘。雖是下乘,幸脫鬼趣。重圓之期,大約三載。望君善撫兒女,順時自珍。異日白雲歸來,便當與君同道。從此劉樊合籍,葛鮑雙修,天長地老,駐景有方,不必羨他生之約矣。頑軀健適,無以為念。漱溟拜手。" (查看原文)
5. 關於蜀山劍俠傳
《蜀山劍俠傳》是仙俠小說,作者是還珠樓主(李壽民),屬於民國舊派(「鴛鴦蝴蝶派」)的作家。《蜀山劍俠傳》一書由於時代的原因並未完書(建國後被迫擱筆),可以在以下網址閱讀:
http://www.tianyabook.com/wuxia/huanzhulouzhu/shushanjianxiazhuan/
民國時期的舊派武俠小說作家作品不少,但以仙俠題材為人熟知的,也就還珠樓主一人了。他的其他仙俠小說如《峨眉七矮》、《柳湖俠隱》等還是比較有名的(不過想讀到就很難了,因為他的文集甚少再版)。
個人認為梁羽生、卧龍生、溫瑞安寫的小說裡面,好的,值得看的有:
梁羽生:《龍虎鬥京華》、《萍蹤俠影錄》、《白發魔女傳》、《女帝奇英傳》、《雲海玉弓緣》。
卧龍生:《金劍鵰翎》、《仙鶴神針》。
溫瑞安:「四大名捕」系列。
個人推薦,僅供參考。
6. 蜀山劍俠傳是什麼年代的作品
約在1930年前後,天津的《天風報》缺少一個武俠長篇,李壽民在人家鼓動之下,以還珠樓主作為筆名,以《蜀山劍俠傳》為篇名,一天天地寫下去,而還珠樓主的名頭也就開始響了起來。
還珠樓主(1902一1961),本名李壽民,原名李善基,解放後改名李紅。四川長壽人。他生長在山高水深的四川,從小隨著父親宦遊,曾經三上峨眉,四上青城,大好河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還珠樓主武俠小說共37種,《蜀山劍俠傳》、《蜀山劍俠後傳》還珠樓主代表作。以此為中心,構成了還珠樓主武俠小說的一個龐大系列,計有:
蜀山劍俠正傳
蜀山劍俠傳 蜀山劍俠後傳 峨眉七矮
蜀山劍俠前傳
長眉真人傳 柳湖俠隱 北海屠龍記 大漠英雄
蜀山劍俠別傳
青城十九俠 武當七女 武當異人傳
蜀山劍俠新傳
新蜀山劍俠傳 邊塞英雄譜 冷魂峪
蜀山劍俠外傳
雲海爭奇記 兵書峽 天山飛俠 卧龍俠風雲
青門十四俠 大俠狄龍子 蠻荒俠隱 女俠夜明珠
皋蘭異人傳 龍山四友 獨手丐 鐵笛子
黑孩兒 白骷髏 翼人影無雙
7. 《蜀山新劍俠》最新txt全集下載
《蜀山新劍俠》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yc2wETO7kxqgKi6v6axCmA
[修真·仙俠]《蜀山新劍俠》作者:雲墨月(仙俠,升級練功,熱血)
在飛劍滿天的蜀山世界裡,一個知悉歷史脈絡的穿越者徐清,且看他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修真之路。 青衫素帶暮色輕, 千里飛劍若霜明。 狂生東來笑滄海, 只嘆世變如流星。
8. 蜀山劍俠傳故事簡介
主演:馬景濤 陳德容 洪金寶故事源自峨嵋開山祖師長眉真人於峨嵋金頂鑄鏈「紫青雙劍」,但紫青雙劍初出鞘時,卻互相排斥,幸在生死一發之間,紫青雙劍分二為一,斬殺魔教大教主。長眉大喜時,竟遭紫青雙劍襲擊,而紫青雙劍亦從此不知所蹤…… 少女余英男為尋傳說中的冰蝴蝶,喬裝男兒身,隻身遠赴峨嵋,途中偶然結識少年奇人石中玉,二人一見如故,並肩上路。南海丁引,少年俠名滿天下,矢志盪平魔教,其間巧遇石中玉,二人個性大相逕庭,但反而牽引出與丁引的一段亦師亦友的情誼。其時,魔教也出了一奇材綠袍老祖。綠袍藉助丁引的劍剿滅阻礙他統一魔教的競爭對手。丁引不甘遭綠袍利用,設計裝傷、引出綠袍,准備一舉斃之。結果弄假成真,丁引受重創,石中玉護友心切,立時把丁引送至冰堡療傷,命運終於讓丁引和冰堡主人瑤池碰上了!綠袍殺丁引不遂,反而被丁引的絕技「七夕劍」所傷,余英男誤打誤撞下卻解除了綠袍所遭受的創傷折磨,綠袍強行把余英男留在身邊。丁引傷勢復原,聯合石中玉、李亦奇擒拿綠袍,時綠袍突遭高手攻擊,此高人是正道三大絕頂高手之首:昆侖曉月禪師-。 原來曉月竟是綠袍生父,曉月一心以佛法感化綠袍,但綠袍反而決定逆天行事,弒父以求進入修練魔法最高心法:「六親不認」。曉月終難逃綠袍毒手,而丁引來遲半步,反讓曉月的唯一傳人金蟬誤認為丁引錯手殺掉曉月。金蟬決定下山尋找失蹤已久的師叔神駝乙休重返昆侖,讓昆侖納入正軌。丁引自曉月慘死綠袍手下後,內疚不已,竟致戰志全消,幸得瑤池仙子不惜紆尊降貴,跟丁引一起淪落到底,終為了保護瑤池拔出久未出鞘的七夕劍,但此際七夕劍卻嫌棄丁引。瑤池心中泛起唯一扭轉乾坤的可能──綠袍老祖。綠袍老祖自魔性大發後,魔教統一之勢已成定局。余英男助綠袍的聲威,在魔教內勾結同道,鏟除異己。瑤池誘使綠袍把丁引收留旗下,利用綠袍來刺激丁引埋藏而久的戰志。丁引在綠袍帷下的艱苦歲月中,竟悟出了「以魔制魔」的道理。綠袍萬沒想到,入魔後的丁引竟是如斯可怕,魔性之強就連綠袍也望塵莫及,綠袍給丁引殲滅。…
9. 仙劍中蜀山是原型那裡
蜀山
蜀山簡介
蜀山指四川的山,最早見於杜牧的阿房宮賦。「蜀山兀,阿房出」。孫中山在《祭蜀中死難諸義士》中提到「泱泱岷江,峨峨蜀山,惟蜀有才,奇魂磊落」。 蜀山應在四川境內,很可能是峨嵋山附近一帶的山脈統稱。「蜀山」一詞早年聞名於環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系列。
在著名RPG古裝游戲《仙劍奇俠傳》系列中,蜀山各派以道教為宗,斬妖除魔,修仙練道。
[編輯本段]游戲中蜀山的定義
一、蜀山歷史
夏初(前2000左右),神界地氣異變,神樹爆長萬丈,根系如垂天之雲,深入盤古之心,盤古之心輻聚周邊土石,逐漸擴大,形成懸空之山,是為「蜀山」。
春秋末期(前700左右),蜀山附近地氣特異,靈力極強的異象被一些方士發現,蜀山也成為傳說中的仙山。開始有修仙之人在這里結廬修煉,但此時並沒有形成一定的宗派,各人的修煉方式也各不相同,全憑自悟。其間有少數人成仙,多為「屍解」,偶然的成分很高。
東漢時期(100),蜀山修仙人數空前繁榮,最多達數千人,分成數百小門派,各自都有一套獨特的修仙方法。各門派宗旨不同,但多數都和道教的宗旨有一定聯系。同時,蜀山妖類修煉活動頻繁,人類才真正開始了解到世間有「妖」這樣一個種族,蜀山有相當一部分修士以斬妖鋤魔為己任,認為這樣可以積德升仙,蜀山劍俠漸漸出現在民間的傳說中。
東漢末(200),蜀山各門派矛盾爭端不斷,在「仙劍派」的倡導下,蜀山修士蜀山絕頂召開大會,形成一個蜀山各門派的聯盟「蜀山盟」,同時在蜀山絕頂建立總部,形成日後蜀山派的雛形。
東晉時期(400),蜀山各門派逐漸歸並為十幾個門派,最大的「仙劍派」人數已經有上百人,而蜀山中還有不少獨來獨往並不屬於某個門派的修仙之士。各種修仙方式也逐漸完整。當時主流的方式是煉丹服餌,而仙劍派的內功修煉被認為是效果不彰。
南朝梁武帝時期(500),因其信奉佛教,斥蜀山為邪魔外道,招集無數高僧、法師上蜀山修建佛塔,「蜀山盟」奮力抗爭,梁武帝人馬慘敗。經此一役,「蜀山盟」元氣大傷,很多以煉丹服餌,僻穀食氣為修煉方式的門派因戰鬥力不強幾乎滅門,而仙劍派因法術高強在此役中立下大功,當時仙劍派掌門統合「蜀山盟」十幾個門派,成立了「蜀山仙劍派」,簡稱「蜀山派」,同時在鎖妖塔周圍大興土木,蜀山派正式形成。
此後,蜀山劍仙基本上以蜀山仙劍派為主流,修煉方式注重內功和劍術,修仙求積德而不求升仙,積極入世斬妖。同時,也不排斥其他門派的修煉方式,積極搜集和保存各類修仙方法。
游戲中的蜀山1
二、蜀山組織結構
掌門:
蜀山最高權利者。由上一代掌門指定繼任。原本無其他限制,因第七代掌門因情而出走隱居,造成蜀山群龍無首而大亂,此後便有了只有出家弟子才能擔任掌門的門規。
歷代掌門繼任之時,可通過「天視地聽」和已經成仙的初代掌門溝通,了解蜀山只有歷代掌門才能了解的秘密。
長老:
掌門接任後,比掌門輩分高和同輩分的弟子都有擔任長老的資格,一般掌門會分封十數個或數十個長老,有些是尊稱,有些領有實權,輔佐掌門處理門派事務。
領有實權的長老包括以下幾個職位: 游戲中的蜀山2
真武長老:掌管武術類修煉體系中的功夫傳授、整理、創制。弟子降妖伏魔事務管理,鎖妖塔相關防衛工作
玄氣長老:負責練氣類功法傳授,蜀山歷史文獻整理等工作。
元神長老:負責養神類功法傳授,搜集打探仙、妖、人界情報工作。
律德長老:負責蜀山弟子品行、功過評定,對賞罰提出建議,以及蜀山日常行政事務管理。
長老:沒有具體的職位和負責事項,有些並不居住在蜀山,而是雲游在外。(如仙一酒劍仙)
弟子:
蜀山弟子:新入門的弟子對外統稱「蜀山弟子」,此時的任務就是修煉,一般不參與蜀山政事,也很少承擔降妖職責,原則上沒有師父的陪伴或特許,不能單獨下山行動,無論俗家還是出家弟子都是如此。此時的蜀山弟子,只能選擇習武、煉氣、養神三項當中的一項進行修煉。
蜀山全景圖入門弟子:當一個蜀山弟子修煉到一定程度並取得師父和掌門認可後,成為入門弟子。此時會被分配到各個長老轄下,承擔一定的工作。同時,師徒的關系開始鬆散,弟子可向任一長老求教學習任何蜀山修煉方式。升級到入門弟子,在蜀山內部通常也稱「出師」。
入室弟子:由每個長老在入門弟子中自行遴選產生,一般每個長老只選擇1~2名,作為重點培養,將自身絕學傾饢相授。被視做該長老的接班人。
蜀山收徒一看緣法,二看慧根,三看人品,收徒比較嚴謹,有時會經過重重考察。
蜀山收弟子可以隨時要求出家為道,但一旦為道的弟子要還俗,必須離開蜀山,對外不可再自稱蜀山弟子,但原有修為如果不被濫用,一般也不會被剝奪。
觸犯門規的弟子會被逐出蜀山,視情節輕重會有剝奪修為的懲罰。
[編輯本段]現實蜀山狀況
地處安徽省無為縣西部,鄰近廬江縣,是著名的「荸薺之鄉」,每年向國內外輸出大量綠色荸薺,是中國荸薺的重點產業基地。
有「江北第一洞」之稱的泊山洞便位於此地,洞內怪石嶙峋,妖嬈奇特,是江北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蜀山鎮是皖南的「魚米之鄉」,
每年有大量的優質螃蟹、鱔魚等水產品出口國外,形成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化經濟鏈條,為當地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泊山仙洞
一、環境人口
【地理位置】 區位及面積 蜀山鎮位於無為縣西南角,西與廬江縣白湖鎮相鄰,北與百勝鎮相依,東與泉塘鎮一脈相連,南與洪巷鄉、鶴毛鄉隔水相望。全鎮總面積5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460畝,水面積4230畝,丘陵及山場面積1662畝。
【地形與地貌】全鎮地勢平坦除鳳凰山、仁泉、方圩三村部分地區為丘陵山區外,絕大多數為圩區。涵蓋在四大圩口,即:七聯圩、團結圩、拾聯圩和臨河圩。佔全鎮面積的85%以上。
【自然資源及礦產資源】 全鎮土地資源豐富,多為潛育型青湖泥田土,底質厚,耕作層有機質含量高,適宜種植水稻。主要水資源有西河、勞改河、郭公河流域,水系發達,圩內河渠溝叉星雲密布,總長達40-50公里;鎮境內山林資源有下泊山、鳳凰山、團山、鳥官山、老陳山;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是石灰石,儲量超過2億噸,具有較高的開采價值。
其它 蜀山鎮旅遊資源也較發達:皖北第一洞——泊山洞旅遊景區就坐落在方圩下泊山的腳下,洞內共開發三層形成十八大景區、186個景點,洞內鍾乳石千姿百態、晶瑩剔透,石枝、石旗、石花、石鵝管堪稱溶洞四絕。另蜀山鎮打造的旅遊街,正在形成「吃、住、購、娛、游」為一體的旅遊格局。
【建置沿革】 1985年,蜀山鎮轄8個行政村(以下簡稱村),144個村民小組,有4397戶,人口16434人,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
1992年,撤區並鄉,蜀山鎮轄31個村、一個街道居委會,共4275個村民小組,15006戶,人口約6.3萬人,總面積138平方公里。
1995年撤鄉並鄉,蜀山鎮轄16個村,一個街道居委會,共232個村民小組,7806戶,人口3.4萬人,總面積55平方公里。
2004年並村,蜀山鎮轄蜀山、黃姑、西河三個街道居委會,蜀山、黃姑、阮疃、集中、張李、仁泉、鳳凰、拾聯、新安、方圩、天保、蘇疃、白湖13個村,15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約3.5萬人,總面積56.4平方公里,蜀山街道為鎮政府所在地。
【人口狀況】2005年全鎮總人口為34618人,其中男性18348人,女性16270人;農業戶口8033戶,30985人,非農戶口908戶,3633人。除漢族外,有高山族4人,藏族、回族、黎族各3人,蒙古族2人,苗族、壯族、布依族、侗族、阿昌族各1人,共20人,占總人口的0.06%。
二、區域經濟
【工商業】截止2005年底,全鎮共有9家石料企業,5家自來水廠及1座輪窯廠、兩個加油站和一個液化氣站,千噸以上船舶120艘,與冶金工業部勘察研究院上海分院簽訂的開發泊山風景區項目已動工;與上海綠房子公司聯手規劃開發蜀山旅遊街前期工程部分已告竣工;由新加坡外商獨資的「皖紅」農產品加工企業已完成廠房初建。為發展傳統產業,蜀山境內種植的荸薺已注冊為「宛紅」牌,蜀山鎮也因此被巢湖市政府授予「農產品出口基地」稱號。全鎮企業年實現工業產值6380萬元,營業收入6350萬,利潤578萬元,上繳稅金128萬元,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農業】全鎮種植業以水稻、荸薺、席草為主。1985年全鎮耕地主要是種植兩季水稻且品種單一。撤區並鄉後,全鎮開始種植荸薺,且面積不斷擴大。2005年由傳統的糧食作物為主向多種經營轉變。全年早稻6000畝,一季稻12000畝;瓜果、蔬菜2500畝,席草500畝,蓮藕500畝,甘蔗900畝,棉花1200畝,頭茬荸薺8000畝;水產養殖4500畝。深圩區和山區普遍推廣五早,即早花生20畝,早毛豆30畝,早西瓜50畝,早馬鈴薯18畝,早玉米10畝等作物。隨著種植業內部結構的不斷調整,蜀山鎮水稻種植面積逐年減少,特別是早稻面積逐步被頭茬荸薺種植所代替。全鎮糧食總產值達850萬噸,荸薺約3萬噸,其它作物5萬噸左右。
【林業】「八五」、「九五」、「十五」期間,全鎮山場面積1800畝,均為集體粗放種植管理,林木主要是松樹、杉樹等低產林和少量果樹。撤區並鄉,全鎮封山育林達到一千多畝,基本上消滅了荒山。2002年起,實施退耕還林,種植了330畝,易揚,分布於白湖、方圩、張李、仁泉四村以及二軍路兩側綠色長廊面積佔200畝,主要樹種為楊樹、桃樹、水杉、石榴等。全鎮溪旁、塘壩邊以及沿省道軍二路兩旁植樹400餘畝。
【畜禽水產業】水產養殖,蜀山鎮水系發達,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05年前,全鎮所有的溝塘河道都充分得到了利用,主要養殖普通的魚類,像鰱魚、草魚、青鯤、鯿魚、鯽魚等。到2005年之後,全鎮養殖面積達到5000多畝,並且養殖品種由普通魚蝦為主轉型以養殖螃蟹、黃鱔等特種水產為主,並實施稻田養魚技術。像蜀山村、張李村、集中村、蘇疃村的實行了網箱養鱔,面積達到了400多畝。水產養殖正在向節約化精品化方向發展,全鎮水產品產量達到3000多噸,可獲效益7000萬元以上。
畜禽養殖生產以農戶散養為主,主要飼養雞、鵝、鴨、生豬以及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用途的耕牛,一般農戶家庭飼養家禽達30隻左右,年出欄生豬達1頭左右。2005年全鎮生豬存欄5743頭,出欄6105頭,產肉105萬斤,家禽飼養達20萬只左右,出售15萬只,其餘均為自產自銷。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實施和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全鎮耕牛的飼養量在逐年減少。
【財政金融】2005年全鎮社會總產值34929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7849萬元,農業總產值15098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為16828萬元,與1985年相比,分別增長802%、875%、796%、786%。各項稅收為688萬元,其中:國稅75萬元,地稅163萬元。人均純收入2735元。與1985年相比增長了450%。
【其它】黃姑街農歷「三月二十八」大型農貿交流會源起明朝天啟帝辛年間的廟會,距今已有380多年。明清時,黃姑街有上、中、下三廟,每年節至,數里鄉民趕廟會、購農資,曾有過繁榮景象。1945年日本投降前,縱火毀廟,古街滿目瘡痍,水患頻臨,難再復甦。解放後,尤其是改革開放20年來,黃姑「三月二十八」又舊貌燦然,每至黃姑節,商品交易繁榮,成交額約達320萬元,年稅費收入16萬元,有效地帶動了一方經濟的發展。
蜀山鎮街農歷「三月三」大型農貿集市交易古已有之,早於清初,原為廟會,會址在天井山一帶。後經數年遷演,到20世紀初遂遷至蜀山街興會。解放後至改革開放前,「三月三」主要以竹、木、鐵等農資交易為主。20世紀90年代後,交易內容發生了變化,農資、農用、服飾、餐飲、娛樂、休閑應有盡有,每年「三月三」三天集會的成交額在400萬元左右,年稅費收入近20萬元,成為蜀山地區便民、惠民的一大亮點。
三、基礎建設
【集鎮建設】1995年1月縣政府批准了蜀山鎮建設規劃,2002年縣政府批准了蜀山鎮旅遊街建設總體規劃,規劃總佔地面積300畝。
1997年軍二路改線,蜀山鎮在老街道南側新建了一條長約3.5華里的蜀山新街,新街鋪設了寬為15米水泥路面與老街融為一體,同時對老街進行了道路修整,全部鋪上水泥路總長約為2.5華里。擴建了農貿市場,范圍延伸至軍二路,總面積已達15畝。1999年,在新街兩側道路旁架設了路燈。截止2005年度,整個集鎮擴大到了3.5平方公里,人口達到4500人,為發展個體工商經營管理戶達600多家,除鎮政府機關外,鎮直駐鎮單位已達30多家,街上的商品琳琅滿目,達到空前絕後的繁榮,蜀山集鎮真正成立蜀山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蜀山鎮共有自來水廠5個。分別是1993年投資35萬元新建的蜀山鎮自來水廠;2002年投資82萬元新建的集中自來水廠和投資205萬元新建的黃姑自來水廠;2003年投資70萬元新建的新安自來水廠;2004年投資42萬元新建的拾聯自來水廠;管網覆蓋全鎮3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日供水1200噸,受益人口18000人。
【交通】截至2005年底,全鎮修建鄉村道路總里程225.7公里,其中四級公路17公里,總投資812萬元,以工代賑215萬元,個人捐資15萬元,村民自籌82萬元,鄉鎮幫扶104萬元。20年來,共為國家征繳交通規費、稅收款約1800萬元。
【水利】蜀山鎮境內共有兩處國營水利站,即臨河圩中心排灌站、西河排灌站,總裝機容量1090千瓦;四座鄉屬站,即團結圩圩口的蘇疃站,團結圩站和茅草埂站、七聯圩圩口的奶奶渡站、鳳凰站;總裝機容量1000千瓦,村屬站共26座,31台電機,總裝機容量797千瓦。全鎮總裝機容量2887千瓦,總受益面積達5.3萬畝。20年來,全鎮新疏浚河道29.5公里,治理河埂圩堤65公里,開挖山塘水庫200餘萬立方。
【供電】蜀山供電所地處蜀山東街,服務覆蓋13個行政村和蜀山、黃姑、西河三個街道,用電戶數8957戶,其中居民用電8710戶,動力用電247戶。廬江至無為110KV線路一條,從西至東橫穿全鎮,另外35KV線路兩條。分別為巢湖長江水泥廠和百勝水泥廠專用。全鎮10KV線路總長為106.5公里,400V、200V線路長約483.2公里,擁有專用變電台區47座,公用變電台區60座,共計107台配變,配變電總容量達10704KVA。
1992年投入運行的35KV變電所一座,該變電所保證四個鄉鎮(百勝、鶴毛、泉塘、蜀山)及三個大型企業的用電(兩個水泥廠和天一石礦),共有35KV配變11300KVA12台,8條出線。自1998年11月農網改造以來,全鎮共建改配電台區60座,一期改建22座,二期改建38座。經過農網改造大大改善了全鎮用電線路狀況,提高了供電可靠性,保障了全鎮工農業生產生活正常用電。
【郵電】蜀山郵電局成立於解放初,1994年初開通程式控制電話,1998年完成企業改制,實行郵電分營,組成郵政、電信、移動三家,實現了個人委代辦經營與自辦移動業務相結合。三家服務范圍為蜀山鎮、百勝鎮、泉塘鎮、鶴毛鄉四個鄉鎮,覆蓋70個村。截止2004年底,交換機容量達2萬門,程式控制電話百分之百覆蓋,程式控制電話用戶18500部,行動電話用戶16500部。
四、社會事業
【文化】廣播電視 蜀山鎮廣播站成立於1992年撤區並鄉之時,由黃姑鄉、蜀山鎮兩個廣播站合並而成,整個輸送信號至13個村。1995年建無線調頻發射台,信號傳輸各自然村,同年開通了有線電視,接收18套節目。2001年事業單位改制,文化與廣播合並成文化廣播電視站。2003年底,接通縣有線電視信號,收視38套節目。5個村開辦了有線電視分站。2004年底,全鎮有線電視用戶率達2500戶。
旅遊 泊山洞座落在無為西南下泊山中,距縣城38公里,地處無為、廬江、巢湖兩縣一市交界處,二軍路橫亘下泊山下。《徐霞客游記》載:白湖之畔,往來棲避,故名泊山。自1994年開發以來,先後投入350萬元,建成了江淮獨秀的古溶洞。全洞面積約4000平方米,遊程長800米,洞分三層共有18個大景區、186個景點。洞中鍾乳石千姿百態,晶瑩剔透,其「石枝、石花、石猴、石鵝管」為溶洞「四絕」,且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是典型的克斯特地貌,美麗的地下宮殿,故有「江北第一洞」美稱。洞旁200米有一座「小九華」之稱的泊佛寺,內有格調高雅、文物書畫根雕展館,山巔有「清風閣」一座,巍然數里可瞻。
蜀山鎮仁泉村有一仁泉井。相傳三國時,曹操領兵伐吳,行至此泉,人乏馬困,軍中疾病流行。曹軍飲此泉而病癒。曹操駐馬嘆曰:惠爾仁泉,遂得名。千百年來,泉邊石頭仍留有曹操駐馬泉邊的蹄印。舊時,泉邊有一石獅,傳說石獅常現身農家阡陌殃苗,農人怒而投石,中其上額,毀其容而為一尊石墩至今。
【教育】1985年教育仍實行縣、區、鄉三級管理。時蜀山區教育辦公室轄蜀山、黃姑、百勝、關河、鄭河、合毛、泉塘、建國8個鄉(鎮)教辦室。全區共有小學71所,教學點47個;初中8所,小學附設初中班1所;兩年制高中1所。全區小學在校生12878人,初中在校生4404人,高中在校生341人。小學專任教師399名,初中專任教師137名,高中專任教師16名;小學代課教師56名,初、高中代課教師26名。1985年全區小學入學率為95.6%,鞏固率為97.8%,畢業率為88%,學齡兒童普及率為95.1%。到1987年,8個鄉鎮順利通過初等教育驗收。
1987年以後,教辦的主要工作由抓普初轉到抓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1992年撤區並鄉,區教育辦公室撤銷。將蜀山、黃姑、百勝、建國四鄉並為一鄉,更名為蜀山鎮教育辦公室。1995年鄉鎮再次撤並,將蜀山、黃姑並為一鄉,名稱仍為「蜀山鎮教育辦公室」,直至2004年4月止。2004年教育體制發生重大變革,又撤銷蜀山鎮教育辦公室,成立了無為縣蜀山中心學校。改制後的蜀山中心學校即包括原黃姑初級中學,到2005年,蜀山鎮有縣直屬完中1所,2005年招生在校高中生1120人,初中生810人;教職員工107人,其中高中專任教師72人,學歷合格率90%,初中專任教師35人,學歷合格率100%。學校擁有現代化多媒體教室180平方米,理、化、生實驗室正在改建中,教學樓三棟共3300平方米,標准化操場1座,學校總佔地面積為52畝。
全鎮現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小學2所,建制完小7所,教學點5個,中心幼兒園及學前班6個;初中在校生1538人,小學在校生3633人;教職工158人,其中初中專任教師34人,本科合格率占初中教師總數33.9%,小學專任教師91人,大專學歷佔小學教師23.5%,初中學齡入學率99.7%。到2005年底,除縣危改資金撥付外,20年來,鎮政府共為全鎮教育投入622萬元(包括民、代課教師補助、報酬),新建9所小學教學樓9棟,計7627平方米,維修加固校舍5612平方米。初中擁有電腦30台,多媒體教室1個,完小和教學點按要求分別配備了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遠程教育收視系統。
【衛生】蜀山中心衛生院始建於1950年,2005年擁有1000平方米的門診綜合大樓,500平方米的住院樓,900平方米的職工宿舍樓及600平方米商住樓各一棟。2004年底編報了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中央預算內資金投資項目,即擬建1200平方米的新型住院部大樓計劃。全院現有職工235人,中初級醫務人員32人,其中主治醫師4人;院內設11個臨床科室,有病床30張;進口B彩(法)1台,麥迪遜B超機及圖像記錄儀1台,中日合資製造的彩色經顱多普勒300毫安雙床雙球管X光機一部,日本進口新型連體式牙科綜合治療機及口腔科全套設備1台,另有胃鏡、半自動化分析儀、尿八項檢驗分析儀、裂隙燈、三導聯自動分析心電圖機、十一孔手術無影粉、萬能手術床、手術刀包導醫療器械。醫院還配置了電腦、列印機和系統軟體等現代化辦公設備。到2005年底,用於衛生事業總投資達150萬元。
2002年以來,鎮全面實施了住院分娩,產婦住院分娩率達85%左右;兒童疫苗全程接種率平均為99.8%,其中糖丸、百白破、麻疹、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率均在100%;醫療服務輻射泉塘、洪巷、百勝、鶴毛周邊四鄉鎮。2000年,一次性通過衛生部一級甲等醫院的創建驗收,2003年、2004年、2005年三年被無為縣人事局、總工會、監察局聯合評議為「人民滿意基層站所」。
【計劃生育】蜀山鎮於1992年3月成立計劃生育辦公室,並在政府機關抽調懂業務、善管理的骨幹組成計生組織。撤區並鄉前,鎮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15‰左右,1992年人口出生率為14.73%,一直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達99.2%,上環率98%,結扎率97%。計生辦對符合生育條件的對象送證上門,對外出群眾發放《流動人口婚育證明》,並與流入地保持聯系,共同做好計生對象服務工作,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長。
【蜀 山 大 記 事】
1、1991年12月撤區並鄉,蜀山鎮轄區直、駐鎮單位、老蜀山鎮、黃姑鄉、百勝鄉、建國鄉共三十一個行政村,6.3萬人口。
2、1993年10月蜀山鎮投資近200萬元開發泊山洞,1994年對外開放。
3、1994年11月蜀山鎮投資30萬元新建蜀山自來水廠。
4、1995年4月,蜀山鎮開通程式控制電話。
5、1995年12月撤區並鄉,蜀山鎮原百勝鄉劃歸六店鄉,原建國鄉劃歸泉塘鄉,此時蜀山轄原黃姑鄉和蜀山鎮共十六個村。
6、1996年省道軍二路在蜀山境內改道全面貫通。
7、1996年10月,蜀山鎮新辦公樓落成。
8、1997年,蜀山鎮全面改制鄉鎮企業,將原集體性質的鎮村辦企業改制為私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
9、1997年,蜀山鎮將原來初級中學並歸蜀山高級中學。
10、1999年7月蜀山鎮拾聯圩滿破,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
11、2000年5月蜀山鎮撤村並村,將原白湖村和建成村合並為白湖村;將蘇疃村和新栗村合並為蘇疃村;將新安村和雙圩村合並為新安村。此時,蜀山鎮轄十三個行政村。
12、2001年8月份,蜀山鎮新街架設路燈,推動集鎮文明建設。
13、2003年,蜀山鎮引進上海綠房投資公司興建蜀山旅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