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線性ccd演算法

線性ccd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2-10-02 15:32:46

⑴ ccd在線檢測與傳統檢測方法相比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傳統檢測:人工目測,依靠人工肉眼識別進行判斷比較,最終判定產品的優劣,完成產品的質檢審核環節。

CCD在線檢測:以自動化機械代替人工,對產品進行系統的分析判斷,剔除殘次品,最終完成產品檢測的質檢環節。

CCD在線檢測相較傳統檢測方法的優點:

  1. 智能高效:自動化檢測可進行快速識別檢測,相較人工檢測,速度會快得多,可有效提高檢測效率,縮短產品出貨周期,降低人工成本;

  2. 標准統一:CCD檢測是系統對被檢物進行統一標准化的判斷識別,一致度高,確保每個產品都是標准統一規范的判定模式,產品的標准輸出可以得到有效保障;

  3. 高速精準:智能檢測可進行飛拍識別,並可對肉眼無法判斷的微小精密物件進行識別檢測,在提高效率的同時,更提高了檢測的精密度;

  4. 代替人工進行高危作業:在一些高危行業,例如高溫,易爆,寒冷等惡劣的工作環境,用自動化機械檢測,可有效代替人工作業,避免因突發情況對人體造成傷害;

  5. 可保持長時間規范運作:相較人工,機器化的檢測可保持長時間規范化產出,不會因為疲勞、瞌睡、注意力等人為因素導致誤判、漏判的現象。

CCD在線檢測相較傳統檢測方法的缺點:

  1. 靈活度低:沒有人工靈活,一些未出現過的缺陷不被系統識別,可能出現誤判的情況;

  2. 可識別的產品較為單一:CCD檢測是根據演算法進行產品識別的,當檢測產品不統一,多樣復雜且形狀大小不一,或者更為復雜多變的情況下,難以像人工檢測一樣隨機應變;

  3. 識別局限性:類似編織面料的孔徑大小檢測,有伸縮彈力,產品的擺放狀態難以實現標准化檢測,人為更容易判斷。

⑵ 線陣ccd的工作頻率,掃描電機的轉速與照明光源的亮度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線陣CCD的工作頻率與掃描電機的速度要根據參數測算好,不然掃描圖像會有拉升或壓縮現象,照明光源需均勻一致性,不同材質的拍攝物需匹配不同類型的光源。

電機轉速與頻率的公式

n=60f/p

上式中

n——電機的轉速(轉/分);

60——每分鍾(秒);

f——電源頻率(赫芝);

p——電機旋轉磁場的極對數。

(2)線性ccd演算法擴展閱讀:

對於面陣CCD來說,應用面較廣,如面積、形狀、尺寸、位置,甚至溫度等的測量。面陣CCD的優點是可以獲取二維圖像信息,測量圖像直觀。缺點是像元總數多,而每行的像元數一般較線陣少,幀幅率受到限制,而線陣CCD的優點是一維像元數可以做得很多,而總像元數較面陣CCD相機少,而且像元尺寸比較靈活,幀幅數高,特別適用於一維動態目標的測量。

以線陣CCD在線測量線徑為例,就在不少論文中有所介紹,但在涉及到圖像處理時都是基於理想的條件下,而從實際工程應用的角度來講,線陣CCD圖像處理演算法還是相當復雜的。

⑶ 掃描原理是什麼

掃描儀是除鍵盤和滑鼠之外被廣泛應用於計算機的輸入設備。你可以利用掃描儀輸入照片建立自己的電子影集;輸入各種圖片建立自己的網站;掃描手寫信函再用E-mail發送出去以代替傳真機;還可以利用掃描儀配合OCR軟體輸入報紙或書籍的內容,免除鍵盤輸入漢字的辛苦。所有這些為我們展示了掃描儀不凡功能,它使我們在辦公、學習和娛樂等各個方面提高效率並增進樂趣。

在選購掃描儀時,我們常常遇到許多難懂的專業技術名詞,如光學解析度(光學解析度)、最大解析度(最大解析度)、色彩解析度(色彩深度)、掃描模式、介面方式(連接界面)等等。

在使用掃描儀當中,又會遇到到掃描速度慢,佔用硬碟空間多,以及一些不知所雲的設置等諸多困擾。然而說明書提供給我們的操作指導並不能讓所有的人成為應用專家,即使照著說明書去進行某些設置,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這無疑給我們用好用巧機器帶來了障礙。

一、掃描儀的工作原理
掃描儀是圖像信號輸入設備。它對原稿進行光學掃描,然後將光學圖像傳送到光電轉換器中變為模擬電信號,又將模擬電信號變換成為數字電信號,最後通過計算機介面送至計算機中。

掃描儀掃描圖像的步驟是:首先將欲掃描的原稿正面朝下鋪在掃描儀的玻璃板上,原稿可以是文字稿件或者圖紙照片;然後啟動掃描儀驅動程序後,安裝在掃描儀內部的可移動光源開始掃描原稿。為了均勻照亮稿件,掃描儀光源為長條形,並沿y方向掃過整個原稿;照射到原稿上的光線經反射後穿過一個很窄的縫隙,形成沿x方向的光帶,又經過一組反光鏡,由光學透鏡聚焦並進入分光鏡,經過棱鏡和紅綠藍三色濾色鏡得到的RGB三條彩色光帶分別照到各自的CCD上,CCD將RGB光帶轉變為模擬電子信號,此信號又被A/D變換器轉變為數字電子信號。

至此,反映原稿圖像的光信號轉變為計算機能夠接受的二進制數字電子信號,最後通過串列或者並行等介面送至計算機。掃描儀每掃一行就得到原稿x方向一行的圖像信息,隨著沿y方向的移動,在計算機內部逐步形成原稿的全圖。

在掃描儀獲取圖像的過程中,有兩個元件起到關鍵作用。一個是CCD,它將光信號轉換成為電信號;另一個是A/D變換器,它將模擬電信號變為數字電信號。這兩個元件的性能直接影響掃描儀的整體性能指標,同時也關繫到我們選購和使用掃描儀時如何正確理解和處理某些參數及設置。
1.什麼是CCD。
CCD是Charge Couple Device的縮寫,稱為電荷耦合器件,它是利用微電子技術製成的表面光電器件,可以實現光電轉換功能。

CCD在攝像機、數碼相機和掃描儀中應用廣泛,只不過攝像機中使用的是點陣CCD,即包括x、y兩個方向用於攝取平面圖像,而掃描儀中使用的是線性CCD,它只有x一個方向,y方向掃描由掃描儀的機械裝置來完成。
CCD晶元上有許多光敏單元,它們可以將不同的光線轉換成不同的電荷,從而形成對應原稿光圖像的電荷圖像。如果我們想增加圖像的解析度,就必須增加CCD上的光敏單元數量。實際上,CCD的性能決定了掃描儀的x方向的光學解析度。

2.什麼是A/D變換器?
A/D變換器是將模擬量(Analog)轉變為數字量(Digital)的半導體元件。從CCD獲取的電信號是對應於圖像明暗的模擬信號,就是說圖像由暗到亮的變化可以用從低到高的不同電平來表示,它們是連續變化的,即所謂模擬量。

A/D變換器的工作是將模擬量數字化,例如將0至1V的線性電壓變化表示為0至9的10個等級的方法是:0至小於0.1V的所有電壓都變換為數字0、0.1至小於0.2V的所有電壓都變換為數字1……0.9至小於1.0V的所有電壓都變換為數字9。實際上,A/D變換器能夠表示的范圍遠遠大於10,通常是2^8=256、2^10=1024或者2^12=4096。

如果掃描儀說明書上標明的灰度等級是10bit,則說明這個掃描儀能夠將圖像分成1024個灰度等級,如果標明色彩深度為30bit,則說明紅、綠、藍各個通道都有1024個等級。顯然,該等級數越高,表現的彩色越豐富。

二、掃描儀的性能
掃描儀按種類可以分為手持掃描儀,台式掃描儀和滾筒式掃描儀(鼓形掃描儀)。價格方面,手持型在400~600元左右;台式機從1000至上萬元不等;鼓形掃描儀的解析度在8000dpi以上,動態范圍,彩色位數等指標都較高,價格也不適合於一般家庭和辦公室。
掃描儀的主要性能指標有x、y方向的解析度、色彩解析度(色彩位數)、掃描幅面和介面方式等。各類掃描儀都標明了它的光學解析度和最大解析度。解析度的單位是dpi,dpi是英文Dot Per Inch的縮寫,意思是每英寸的像素點數。

1.什麼是光學解析度?
光學解析度是指掃描儀的光學系統可以採集的實際信息量,也就是掃描儀的感光元件——CCD的解析度。例如最大掃描范圍為216mm×297mm(適合於A4紙)的掃描儀可掃描的最大寬度為8.5英寸(216mm),它的CCD含有5100個單元,其光學解析度為5100點/8.5英寸=600dpi。常見的光學解析度有300×600、600×1200、1000×2000或者更高。

2.什麼是最大解析度?
最大解析度又叫做內插解析度,它是在相鄰像素之間求出顏色或者灰度的平均值從而增加像素數的辦法。內插演算法增加了像素數,但不能增添真正的圖像細節,因此,我們應更重視光學解析度。
3.什麼是色彩解析度?
色彩解析度又叫色彩深度、色彩模式、色彩位或色階,總之都是表示掃描儀分辨彩色或灰度細膩程度的指標,它的單位是bit(位)。
色彩位確切的含義是用多少個位來表示掃描得到的一個像素。例如:1bit只能表示黑白像素,因為計算機中的數字使用二進制,1bit只能表示兩個值(21=2)即0和1,它們分別代表黑與白。8bit可以表示256個灰度級(28=256),它們代表從黑到白的不同灰度等級。24bit可以表示16777216種色彩(224=16777216),其中紅(R)綠(G)藍(B)各個通道分別佔用8bit,它們各有2^8=256個等級,一般稱24bit以上的色彩為真彩色,當然還有採用30bit、36bit、42bit的機種。

從理論上講,色彩位數越多,顏色就越逼真,但對於非專業用戶來講,由於受到計算機處理能力和輸出列印機解析度的限制,追求高色彩位給我們帶來的只會是浪費。

4.什麼是TWAIN?
TWAIN(Technology Without An Interesting Name)是掃描儀廠商共同遵循的規格,是應用程序與影像捕捉設備間的標准介面。只要是支持TWAIN的驅動程序,就可以啟動符合這種規格的掃描儀。
例如在Microsoft Word中就可以啟動掃描儀,方法是打開菜單欄的「插入」→「圖片」→「來自掃描儀」。利用Adobe Photoshop也可以做到這一點,方法是打開「File」→「Import」→「Select TWAIN_32 Source」。

5.什麼是介面方式?
介面方式(連接界面)是指掃描儀與計算機之間採用的介面類型。常用的有USB介面、SCSI介面和並行列印機介面。SCSI介面的傳輸速度最快,而採用並行列印機介面則更簡便。
三、掃描儀的應用

1.選擇原稿類型
掃描儀驅動程序的用戶界面會提供掃描原稿類型的選擇菜單。「文件」適用於白紙黑字的原稿,掃描儀會按照1個位來表示黑與白兩種像素,這樣會節省磁碟空間。「雜志和書籍」則適用於既有圖片又有文字的圖文混排稿樣,掃描該類型兼顧文字和具有多個灰度等級的圖片。「照片」適用於掃描彩色照片,它要對紅綠藍三個通道進行多等級的采樣和存儲
進行適當的選擇可以在滿足要求的情況下節省磁碟空間,不同的掃描儀,可能會提供不同的原稿類型選擇。

2.解析度與文件大小
一般的掃描應用軟體都可以在你預覽原始稿樣時自動計算出文件大小,但了解文件大小的計算方法更有助於你在管理掃描文件和確定掃描解析度時作出適當的選擇。
二值圖像文件的計算公式是:水平尺寸×垂直尺寸×(掃描解析度)2/8。彩色圖像文件的計算公式是:水平尺寸×垂直尺寸×(掃描解析度)2×3。例如用彩色RGB方式掃描一幅普通彩色照片(3R 3.5×5英寸),掃描解析度為300DPI,那麼得到的圖像文件長度為5×3.5×3002×3=4725000位元組即4.7MB(這個計算公式假設每一種顏色的色深是8位並且沒有考慮圖片的存儲時的壓縮演算法,實際文件大小會因保存文件的格式差異與使用的色深有很大的不同)。

3.選擇掃描解析度
掃描解析度=放大系數×列印解析度/N (N為列印機噴頭色數)。
掃描解析度越高得到的圖像越清晰,但是考慮到如果超過輸出設備的解析度,再清晰的圖像也不可能列印出來,僅僅是多佔用了磁碟空間,沒有實際的價值。因此選擇適當的掃描解析度就很有必要。

4.使用OCR軟體
OCR是字元識別軟體的簡稱,它是英文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的縮寫,原意是光學字元識別。它的功能是通過掃描儀等光學輸入設備讀取印刷品上的文字圖像信息,利用模式識別的演算法,分析文字的形態特徵從而判別不同的漢字。

中文OCR一般只適合於識別印刷體漢字。使用掃描儀加OCR可以部分地代替鍵盤輸入漢字的功能,是省力快捷的文字輸入方法。

⑷ 請問CCD對位的演算法

你好。
很幸運看到你的問題。
但是又很遺憾到現在還沒有人回答你的問題。也可能你現在已經在別的地方找到了答案,那就得恭喜你啦。
對於你的問題我愛莫能助!
可能是你問的問題有些專業了。或者別人沒有遇到或者接觸過你的問題,所以幫不了你。建議你去問題的相關論壇去求助,那裡的人通常比較多,也比較熱心,可能能快點幫你解決問題。
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夠幫到你!
快過年了,
最後祝您全家幸福健康快樂每一天!

⑸ 是CCD好還是CMOS好啊

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 電荷耦合器件。 CCD是一種半導體裝置,能夠把光學影像轉化為數字信號。 CCD上植入的微小光敏物質稱作像素(Pixel)。一塊CCD上包含的像素數越多,其提供的畫面解析度也就越高。CCD的作用就像膠片一樣,但它是把圖像像素轉換成數字信號。CCD在攝像機、數碼相機和掃描儀中應用廣泛,只不過攝像機中使用的是點陣CCD,即包括x、y兩個方向用於攝取平面圖像,而掃描儀中使用的是線性CCD,它只有x一個方向,y方向掃描由掃描儀的機械裝置來完成。 CCD的加工工藝有兩種,一種是TTL工藝,一種是CMOS工藝,現在市場上所說的CCD和CMOS其實都是CCD,只不過是加工工藝不同,前者是毫安級的耗電量,二後者是微安級的耗電量。TTL工藝下的CCD成像質量要優於CMOS工藝下的CCD。CCD廣泛用於工業,民用產品。 CCD它使用一種高感光度的半導體材料製成,能把光線轉變成電荷,通過模數轉換器晶元轉換成數字信號,數字信號經過壓縮以後由相機內部的閃速存儲器或內置硬碟卡保存,因而可以輕而易舉地把數據傳輸給計算機,並藉助於計算機的處理手段,根據需要和想像來修改圖像。CCD由許多感光單位組成,通常以百萬像素為單位。當CCD表面受到光線照射時,每個感光單位會將電荷反映在組件上,所有的感光單位所產生的信號加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 CCD在攝像機里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部件,它起到將光線轉換成電信號的作用,類似於人的眼睛,因此其性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攝像機的性能。 衡量CCD好壞的指標很多,有像素數量,CCD尺寸,靈敏度,信噪比等,其中像素數以及CCD尺寸是重要的指標。像素數是指CCD上感光元件的數量。攝像機拍攝的畫面可以理解為由很多個小的點組成,每個點就是一個像素。顯然,像素數越多,畫面就會越清晰,如果CCD沒有足夠的像素的話,拍攝出來的畫面的清晰度就會大受影響,因此,理論上CCD的像素數量應該越多越好。但CCD像素數的增加會使製造成本以及成品率下降,而且在現行電視標准下,像素數增加到某一數量後,再增加對拍攝畫面清晰度的提高效果變得不明顯,因此,一般一百萬左右的像素數對一般的使用已經足夠了。 單CCD攝像機是指攝像機里只有一片CCD並用其進行亮度信號以及彩色信號的光電轉換,其中色度信號是用CCD上的一些特定的彩色遮罩裝置並結合後面的電路完成的。由於一片CCD同時完成亮度信號和色度信號的轉換,因此難免兩全,使得拍攝出來的圖像在彩色還原上達不到專業水平的要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出現了3CCD攝像機。3CCD,顧名思義,就是一台攝像機使用了3片CCD。我們知道,光線如果通過一種特殊的棱鏡後,會被分為紅,綠,藍三種顏色,而這三種顏色就是我們電視使用的三基色,通過這三基色,就可以產生包括亮度信號在內的所有電視信號。如果分別用一片CCD接受每一種顏色並轉換為電信號,然後經過電路處理後產生圖像信號,這樣,就構成了一個3CCD系統。 和單CCD相比,由於3CCD分別用3個CCD轉換紅,綠,藍信號,拍攝出來的圖像從彩色還原上要比單CCD來的自然,亮度以及清晰度也比單CCD好。但由於使用了三片CCD,3CCD攝像機的價格要比單CCD貴很多。 四色CCD是索尼公司在2003年推出的一種CCD新技術。四色即紅 綠藍 品紅(RGBE)相對與傳統的三色(紅綠藍),四色CCD的色彩還原錯誤率進一步降低。因而使色彩還原更逼真。首款採用四色CCD的數碼相機是SNOY DSC—F828 數碼相機規格表中的CCD一欄經常寫著「1/2.7英寸CCD」等。這里的「1/2.7英寸」就是CCD的尺寸,實際上就是CCD對角線的長度。 現有的數碼相機一般採用1/2.7英寸、1/2.5英寸和1/1.8英寸等尺寸的CCD。CCD是受光元件(像素)的集合體,接收透過鏡頭的光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在像素數一樣的情況下,CCD尺寸越大單位像素就越大。這樣,單位像素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線,因此,理論上可以說有利於提高畫質。 但是,數碼相機畫質的好壞不僅是由CCD決定的。鏡頭以及通過CCD輸出的電信號形成圖像的電路的性能等也能夠影響到相機的畫質。所謂的「大尺寸CCD=高畫質」是不正確的。例如,雖然1/2.7英寸比1/1.8英寸尺寸小,但配備1/2.7英寸CCD的數碼相機並沒有受到畫質不好的批評。 現在,袖珍數碼相機日趨小巧輕便,出於設計上的考慮,其中大多採用1/2.7英寸的小型CCD。 順便說一句,1/2.7英寸的「型」有時也寫作「inch」,不過,在這里不是普通的「1英寸=25.4mm」。由於結合了CCD亮相前攝像機上使用的攝像管和顯示方式,因此,習慣上採用比較特殊的尺寸。1/2.7英寸為6.6mm,1/1.8英寸約為9mm。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ctor,本意是指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一種大規模應用於集成電路晶元製造的原料)是微機主板上的一塊可讀寫的RAM晶元,用來保存當前系統的硬體配置和用戶對某些參數的設定。CMOS可由主板的電池供電,即使系統掉電,信息也不會丟失。CMOS RAM本身只是一塊存儲器,只有數據保存功能,而對CMOS中各項參數的設定要通過專門的程序。 早期的CMOS設置程序駐留在軟盤上的(如IBM的PC/AT機型),使用很不方便。現在多數廠家將CMOS設置程序做到了 BIOS晶元中,在開機時通過按下某個特定鍵就可進入CMOS設置程序而非常方便地對系統進行設置,因此這種CMOS設置又通常被叫做BIOS設置。

⑹ ccd定位系統

這個非常容易實現,CCD定位演算法不要自己寫,解決方案目前有兩套方式,一、采購目前市場上有的Evision,MIL或者其他公司的軟體,自己選型CCD,鏡頭,光源,做成CCD系統。CCD可以用30W像素的黑白相機就好了,光源用玻璃的話,一般用漫反射光源,鏡頭利用可調焦的。
方式二、直接采購整個智能相機,比如歐姆龍,基恩士他們都有完整的解決方案。直接采購智能相機有個問題就是定位精度比較低,個性化調整麻煩,因為沒有開放借口,做修改很難,但是如果通用方案,精度要求不高,系統開發速度快。國內有一家做機器視覺 ,CCD定位方案做的很成功的公司,是廈門的智摩星自動化。他們給富士康什麼的做了很多方案。

⑺ 有誰知道CCD成像的原理

CCD上感光組件的表面具有儲存電荷的能力,並以矩陣的方式排列。當其表面感受到光線時,會將電荷反應在組件上,整個CCD上的所有感光組件所產生的信號,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畫面。

如果分解CCD,你會發現CCD的結構為三層,第一層是「微型鏡頭」,第二層是「分色濾色片」以及第三層「感光層」。

第一層「微型鏡頭」

我們知道,數碼相機成像的關鍵是在於其感光層,為了擴展CCD的採光率,必須擴展單一像素的受光面積。但是提高採光率的辦法也容易使畫質下降。這一層「微型鏡頭」就等於在感光層前面加上一副眼鏡。因此感光面積不再因為感測器的開口面積而決定,而改由微型鏡片的表面積來決定。

第二層是「分色濾色片」

CCD的第二層是「分色濾色片」,目前有兩種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個則是CMYK補色分色法這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兩種分色法的概念,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幾乎所有人類眼鏡可以識別的顏色,都可以通過紅、綠和藍來組成,而RGB三個字母分別就是Red, Green和Blue,這說明RGB分色法是通過這三個通道的顏色調節而成。再說CMYK,這是由四個通道的顏色配合而成,他們分別是青(C)、洋紅(M)、黃(Y)、黑(K)。在印刷業中,CMYK更為適用,但其調節出來的顏色不及RGB的多。

原色CCD的優勢在於畫質銳利,色彩真實,但缺點則是雜訊問題。因此,大家可以注意,一般採用原色CCD的數碼相機,在ISO感光度上多半不會超過400。相對的,補色CCD多了一個Y黃色濾色器,在色彩的分辨上比較仔細,但卻犧牲了部分影像的解析度,而在ISO值上,補色CCD可以容忍較高的感光度,一般都可設定在800以上

第三層:感光層

CCD的第三層是「感光片」,這層主要是負責將穿過濾色層的光源轉換成電子信號,並將信號傳送到影像處理晶元,將影像還原。

傳統的照相機膠捲尺寸為35mm,35mm為對角長度,35mm膠卷的感光面積為36 x 24mm。換算到數碼相機,對角長度約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越大。在單反數碼相機中,很多都擁有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例如尼康德D100,CCD/CMOS尺寸面積達到23.7 x 15.6,比起消費級數碼相機要大很多,而佳能的EOS-1Ds的CMOS尺寸為36 x 24mm,達到了35mm的面積,所以成像也相對較好。

現在市面上的消費級數碼相機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種。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積越大,成像效果越好。1/1.8英寸的300萬像素相機效果通常好於1/2.7英寸的400萬像素相機(後者的感光面積只有前者的55%)。而相同尺寸的CCD/CMOS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這也會導致單個像素的感光面積縮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但如果在增加CCD/CMOS像素的同時想維持現有的圖像質量,就必須在至少維持單個像素麵積不減小的基礎上增大CCD/CMOS的總面積。目前更大尺寸CCD/CMOS加工製造比較困難,成本也非常高。因此,CCD/CMOS尺寸較大的數碼相機,價格也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響數碼相機的體積重量。超薄、超輕的數碼相機一般CCD/CMOS尺寸也小,而越專業的數碼相機,CCD/CMOS尺寸也越大。

⑻ 數碼相機(CCD)怎麼樣實現顏色記錄的

按快門拍照的過程,就是按一定的順序測量一下某一短暫的時間間中,小桶中落進了多少「光滴」,並記在文件中(1) 一般 的CCD每原色的光度用8位來記錄,即其小桶上的刻度有8格,也有 的是10位甚至12位,10位或12位的CCD在記錄色彩時可以更精確, 尤其是在光線比較暗時。 早期的CCD是隔行掃描的,同一時刻,每兩行小桶,只有一行被測量,這樣可以提高快門速度,但圖像精度大為降低。 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已能讓CCD記錄在幾十分之一秒,甚至幾千分之一秒的時間里,落進各個「小桶」的「光滴」的量,所以,新的CCD一般都是逐行掃描的。盡管目前已經能把CCD做到130萬甚至更高的解析度,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像素都能捕捉每一種顏色,實際上CCD本身是不能分辨顏色的,所以,在實際應用時需要使用色彩濾鏡,一般地就是在CCD器件的濾鏡層塗上不同的顏色。濾鏡上不同的色塊按G-R-G-B(綠-紅-綠-蘭)的順序象馬賽克一樣排列,使每一片「馬賽克」下的像素感應不同的顏色, 例如,在一個130萬像素的CCD上,有325000個像素感應紅色,325000個像素感應蘭色,650000個像素感應綠色。在一個使用這種CCD的解析度為1280x1024的數碼相機中,有640x512個紅色像素、640x512個蘭色像素和640x1024個綠色像素,綠色像素多一點,是因為人類眼睛對綠色的敏感性和對其它顏色不一樣。最後在記錄圖像時,每個像素的真實色彩就是它與周圍像素象混合的平均值。 另外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Canon生產的CCD(例如其Power Shot系列數碼相機所使用的)所用的方法,它使用了另一種排列方式的濾鏡,它的顏色是直接塗在CCD表面的其色彩是按C-Y-G-M(青-黃-綠-洋紅)的順序排列的,每個像素的最終顏色也是取其與周圍像素的平均值,但這種演算法更為復雜一些。在一個解析度為1280x1024的使用這種CCD的數碼相機中,有640 x 512個青色像素,640 x 512個黃色像素640 x 512個綠色像素以及640 x 512 個洋紅色像素。 由於採用了與眾不同的CCD工藝,Canon開發了一種新奇的節省存儲空間的圖像無損記錄方式,那就是它在POWER SHOT PRO 70上所採用的CCD原始數據方式。它記錄的CCD各像素的值是某一單色的10位的光度值,而不是計算後的24位的真彩色值,所以節省了大量的存儲空間,一幅1536x1024的真彩色圖像,只需1.9MB即可記錄,而不是TIFF格式的4.5MB。色值的計算工作,留到計算機中去完成。

⑼ ccd=多少像素

CCD : CCD像素是決定數碼攝像機的一個最為重要的指標,在選CCD時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CCD的像素基本上決定了數碼攝像機的檔次,現在中低檔一般是在80萬至100萬像素左右,而中高檔一般是在120萬到200萬像素以上,像素的大小直接決定所拍攝的影像的清晰、色彩以及流暢程度;個數:3CCD要比單CCD的攝像機好很多,不會造成像單片集中還原的相鄰像素偏色的情況,而且無論防抖功能還是最低照度都相對較好;面積:面積小的CCD成像質量相對要模糊、色彩還原豐富程度也差,而用在防抖的面積也小很多,防抖功能也就相對弱一些。
ccd尺寸: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介紹里會把ccd尺寸標上,簡單說這個ccd尺寸就是感光晶元的大小。一般是越大越好,比如2/3的比1/1.8的好,1/1.8的又比1/2.5的好。理論上在相同像素下,ccd尺寸越大產生的噪點就越少,反映在選購相機時就是,比如都是500萬像素的相機,一個用的是2/3的 ccd,一個用的是1/1.8的相機,我們優先考慮的是2/3的那款。
像素對於最後的沖印大小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一般沖印解析度的要求大概在240dpi就可以了,這是個什麼概念呢?這里有個簡單的演算法,比如500萬像素的照相機最大解析度一般是2,560 x 1,920,2560/240約等於10.6,也就是說500萬像素的相機在保證圖像質量的前提下最大可以沖長邊為10寸的照片。所以,在選購相機之前按自己的需要先用這個公式算一下,在價格和需求之間找一個平衡點。但同樣像素級別的dc怎麼選擇呢?前面說了ccd的尺寸,這時候這個尺寸是關鍵的一個指標了,優先考慮ccd尺寸大的!

數碼相機常識: CCD和CMOS的特性對比

其實,CCD也有兩種:全幀(full frame)的和隔行(interline)的。這兩種CCD的性能區別非常大。 總的來說,全幀的CCD性能最好。其次是隔行的CCD。CMOS的綜合性能最差。full frame CCD最突出的優勢是解析度和動態范圍。最弱的地方就是貴,耗電。 CMOS最差的地方是解析度,動態范圍和雜訊。優勢就是便宜,省電。 interline CCD比CMOS強的地方在於雜訊。 總的來說,兩種CCD的顏色還原都比CMOS強。 現在一般的消費級數碼相機,在宣傳上都不說是Full frame CCD還是Interline CCD。當然多數都是後者。專業級的數碼相機,肯定是前者。所以,Full frame CCD 和Interline CCD間的區別,都存在於專業級數碼相機和消費級機之間。當然,專業級數碼相機彩用的大面積CCD帶來的好處更突出。

熱點內容
騰訊雲伺服器安全規則設置 發布:2025-05-16 17:51:33 瀏覽:650
k3伺服器不可用怎麼辦 發布:2025-05-16 17:51:30 瀏覽:537
編輯html源碼 發布:2025-05-16 17:45:45 瀏覽:65
邊的存儲方法 發布:2025-05-16 17:33:16 瀏覽:927
海量伺服器怎麼拆 發布:2025-05-16 17:31:07 瀏覽:211
運行與編譯的區別 發布:2025-05-16 17:25:02 瀏覽:824
c語言for中continue 發布:2025-05-16 17:20:14 瀏覽:648
ftp儲存 發布:2025-05-16 17:04:08 瀏覽:505
家悅3010怎麼看電腦配置 發布:2025-05-16 17:02:38 瀏覽:886
sqlin傳參 發布:2025-05-16 17:02:37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