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inux安裝
㈠ XP上安裝linuxR的詳細步驟
從硬碟安裝linux(radHat)
1>從網上下載redhat iso安裝文件。並放在同一文件夾中
2>用WinISO或者winrar解開第一張盤的.iso文件(如解到cd1文件加中)不用全部解出,只要dosutils子文件夾就可以了,根據實踐只能將該子文件夾放到c盤根目錄中。,且C盤必須是fat32格式,因為下一步要從dos啟動.且在dos下不能裝載ntfs驅動,因為裝載ntfs驅動要創建內存檔,會和linux創建的內存檔沖突.
3>用起動盤啟動,進入MS-DOS打開cd1文件夾的dosutils子文件夾(加入cd1在c盤: c: cd cd1 cd dosutils)運行autoboot.exe
4>根據提示,選擇從硬碟安裝(加入你下載的.iso文件在d:redhat中,就選擇/hda5 在路徑欄填寫/redhat).
5>接下來您就進入了redhat的安裝界面了。
注意:一定請從dos下安裝,沒有所謂的可以從windows安裝的說法。
把所有幾張的安裝文件iso放到同一文件夾中
㈡ Linux操作系統 安裝步驟
事先檢查:
基本上你必須先檢查一下你的武裝配備喔:
· 下載並燒錄 Red Hat 7.2 的可開機光碟:不要問我如何燒錄~~
enigma-i386-disc1.iso
enigma-i386-disc2.iso
強烈的建議您不要使用 HTTP 來捉這兩個檔案,就是不要使用 IE 或者是 Netscape 之類的瀏覽器來捉這兩個檔案,因為檔案太大了,在傳輸的過程中會有捉錯的情況,所以就會很麻煩....建議使用續傳軟體,或者是直接以 FTP 軟體到中山大學的 FTP 站捉,不但具有續傳功能不怕斷線,捉到的檔案也會比較正常(已經有很多朋友在 BBS 上面留言,發現捉的檔案無法燒錄啰!)。此外,也建議直接下載新的核心,以方便後來的核心編譯工作!目前新的核心已經出到了 linux-2.4.17 (截至 2002/02/16 為止),通常 VBird 都是在中山大學下載的,你可以到底下來看看呦!
中山大學關於核心
再提醒一次喔!由於 Red Hat 7.1 到 Red Hat 7.2 這兩版都是使用 kernel 2.4.xx 的系統核心,所以你必須要下載的是 2.4.xx 版本的核心喔!以 VBird 為例,目前個人都是使用 linux-2.4.17.tar.gz 這一個檔案的啦!你也可以在我們這里下載喔!
linux-2.4.17.tar.gz
· 進入 BIOS 設定開機順序:
基本上如果是不太舊的版子都會支援光碟開機的,使用 CD-ROM 開機的好處是比較快,而且也不用再去做 Linux 安裝開機片,確認的方法如下:
o 按電源鍵開機;
o 在進入系統之前會出現 Del 字樣(每個廠牌不太相同),此時按下鍵盤上的 Delete 鍵;
o 進入 BIOS 之後以方向鍵選擇 『BIOS Features Setup』這一項,或者是 『Advanced BIOS Features』,不管如何,反正只要看到 『BIOS Features』字樣的那一項就對了!;
o 將方向鍵移動至 『Boot Sequence』 或者是 『First Boot Device』; 這一項,按鍵盤上的『Page Up』 或 『Page Down』 按鍵,選擇『CD-ROM』 為第一開機順位即可。這里注意一下,如果你的機器並不支援 CD-ROM 開機的話,你一定找不到 CD-ROM 這一項,這時請製作開機片吧,並將此項調整為『A』為第一順位;
o 按鍵盤上 『ESC』 鍵退出;
o 將方向鍵移動至 『Save and Exit』 這一項按 『Enter』 及 『Y』 確認後重新開機即可!
· 製作 Linux 開機片:
a. 隨便找一台 Windows 電腦,開啟 MS-DOS 視窗;
b. 將可開機 Linux 光碟放入光碟機中,在 MS-DOS 視窗鍵入:
C:\WINDOWS> cd E:\dosutils
上面的 E 為你的光碟機代號;
c. 在 DOS 提示字元下鍵入:
E:\dosutils> rawrite -f e:\images\boot.img -d a:
上面的 e 為你的光碟機代號,這時在軟碟機放入一片空白的軟碟片後,按『Enter』即可。
開始安裝:
這樣就准備妥當了!正式進入安裝吧!特別說明,由於 VBird 不太喜歡使用 X-Windows 系統,所以通常我都使用文字介面安裝的,因此底下將以 文字 介面作為介紹,而且,由於許多畫面不是很重要,因此 VBird 並沒有將畫面秀出來喔!
1. 開機==>放入 Red Hat 7.2 的光碟機後,以 CD-ROM 開機或者以剛剛做好的 Linux 軟碟開機;
2. 選擇安裝模式==>進入歡迎畫面,之後在『 boot: 』的地方輸入:『 text 』以文字介面安裝!這個時候 Red Hat 會載入一些模組,所以會花費一些時間。
3. 選擇語系==>然後在選擇語系的地方輸入『 English 』;因為文字介面好象沒有支援中文的樣子!?
4. 鍵盤模式==>同樣的,鍵盤先選擇『 us 』即可;
5. 滑鼠模式==>由於我沒有滑鼠,所以直接按『 tab 』鍵到『 OK 』按下 Enter 即可;
6. 歡迎畫面==>按 Enter 即可;
7. 選擇系統模式==>如前所述,這里共分為 Workstation, Server 與 Custom 等等,由於 Workstation 與 Server 會將你舊有的硬碟 Partition 給殺掉,因此我們就直接以『 Custom System 』來安裝吧!
8. 要不要 Linux 自動幫你規劃硬碟==>開什麼玩笑!當然要自己規劃自己的硬碟啰!請選擇『 Manually partition 』這一項;
9. 選擇硬碟分割工具==>硬碟分割工具當然是選擇比較簡單的啦!那麼我們就選擇『 Disk Druid 』這個有點像圖形介面的咚咚吧!
10. 硬碟分割==>進入 Disk Druid 介面之後,應該有點像底下的圖,不過由於 VBird 不會捉圖,所以底下的畫面是『錯誤的』喔! Red Hat 7.2 版已經不是這個樣子的圖示了!因為他還有加入 ext3 呢!呵呵!不過基本的使用方式還是差不多啦!底下來說一說吧
基本上你會看到類似上面的話面,總共會顯示你的目前硬碟的磁區,如上面說的,『 Primary IDE 的硬碟中的 Mater 為 hda 』!這點請特別留意啰!好了,如果你要將舊有的 FAT 磁區安裝 Linux 的話,那麼你就必須將該磁區『 Delete 』掉才行,不論如何,請看一下你的剩餘硬碟資料空間(註:常常有很多的朋友來信問到,咦!我的 E 槽明明還有 5GB 的空間,為什麼不能安裝 Linux 呢?!就是這個問題啦!因為 Linux 的磁區與 Windows 的 FAT 並不相同呀!所以你必須將原有的 FAT 磁區砍掉後,才能規劃出新的 Linux 磁區呀!所以要看一下硬碟的 Free 喔!)我這里建議的分割方式有機種(請注意,第三個安裝的選項是關於 Proxy 的設定方面,如果你要安裝 Proxy 套件的話,才建議多加這些磁區!因為據說這樣分割的硬碟會讓 Proxy 的效能比較好!):
1. 另外,進入每一個磁區之後,你必須要決定:
『 Mount point 』就是磁區啦;
『 Filesystem type 』除了一定要有一個 Swap 之外,你可以選擇 Ext3 這個新的磁區喔!似乎有稍微快一點呢;
『 hda, hdb 』這個是硬碟啦!這里請小心選擇!
『 Fixed Size 』由於我們都需要給每一個磁區固定的大小,所以這里就選擇 Fixed Size 這一個,但是在最後一個磁區(通常是 /backup 這一個)時,我通常都會選擇『 Fillall available space 』將其他剩下的空間都給他!
『 Force to be a primary partition 』除非特別需求,例如你的這個磁區是開機區,但是卻可能落在 8 GB 以後的磁區內,那麼才需要將這個勾選,否則這個選項不要管他!
『 Check for bad blocks 』除非你的硬碟是有壞軌的,否則『千萬不要選』不然硬碟檢查真的好慢....好慢.....
VBird 的分割結果(3.6 GB 硬碟):
/dev/hda1 2204 /
/dev/hda2 996 /var
/dev/hda3 502 /backup
/dev/hda5 100 /proxy1
/dev/hda6 100 /proxy2
/dev/hda7 100 /proxy3
/dev/hda8 100 /proxy4
/dev/hda9 64 Swap
2. 選擇安裝的開機管理系統==>Red Hat 7.2 提供兩個開機管理系統,由於 VBird 比較習慣使用 Lilo ,所以這里我是選擇『 Lilo Boot Loader 』的!如果你要試一試其他的多重開機控制軟體,不反對啦!但是,這里 VBird 仍是以 Lilo 來作為說明的!
3. 選擇開機管理系統安裝的磁區==>如果沒有特殊的需要,就直接選擇『 MBR Master Boot Record 』吧!
4. 載入額外的模組==>這個選項專門提供給系統中特殊裝置使用的!由於我們的裝置都很普通,所以這里就按『 OK 』跳過去吧!
5. 開機系統的名稱==>你可以選擇其他的名稱,當然也可以不用理他,以預設的名稱輸入之,例如,如果你已經存在有 Windows 系統,那麼很可能 Lilo 秀出來的卻是 DOS 字樣,你可以修改啦!這個可以在未來 Lilo 的部分說明,所以先不要管啦!
6. 網路卡設定==>『先再次強調,VBird 這一次的安裝是預計要安裝兩塊螃蟹卡的,由於具有相同的晶片組,所以我在安裝的時候僅先安裝一塊而已!並且,這一塊網路卡預設是做為內部虛擬網路之用的!另外一塊會在後面才安裝上去!』。如果你不是使用很奇怪的卡,那麼這個步驟應該會出現網路卡的設定的!(我在這個步驟中預設是當作內部網路之用!所以先給他一個虛擬 IP 喔!)
首先將 DHCP 前面的 [*] 取消(按空白鍵);
然後按上下鍵來設定你的網路條件成為:
IP:192.168.1.2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2
Primary DNS:139.175.10.20
Secondary DNS:163.28.112.1
7. 主機名稱的設定==>給自己一個名字吧!例如我的主機為 vbird.adsldns.org 啰!這里寫錯也不要緊,後面會提到修改 host name 的方法!
8. 防火牆的設定==>由於我們會在後續的步驟中更改一些防火牆機制,所以這里不用設定啰!選擇『 No Firewall 』那一個項目;
9. 選擇語系==>通常我只選擇兩個語系,分別是『 English 』與『 Taiwan, R. O. C. 』這兩個!
10. 選擇預設語系==>由於我不使用 X-Windows ,而終端機界面(純文字界面的情況下)並沒有辦法提供中文的顯示,選擇中文作為預設的語系反而會在純文字界面下出現亂碼!!所以我都是選擇『 English 』作為我的預設語系啰!
11. 選擇時區==>在台灣,當然選擇『 Asia/Taipei 』啰!
12. 設定密碼==>這里要特別告誡大家,密碼最好『多於八個字元』,並且含有『非英文或數字的特殊符號』為較佳的選擇!當然啰,你也不能忘記呀!選擇 Password 會有兩次,提供你輸入正確的密碼!
13. 設定使用者 ID ==>我這里通常都先不設定的!所以就跳過去吧!先不設定啰!
14. 選擇加密的條件==>也使用預設值就可以了!所以按下『 tab 』鍵移動至『 OK 』後,按下 Enter 吧!
15. 套件選擇==>呵呵!終於來到重頭戲了!底下提供三個選擇,你可以參考看看!通常,如果你的硬碟很大的話,那麼將游標移動到最底下,選擇『 Every thing 』來個完全安裝即可!但是為了安全性,不建議選擇 Every Thing 啦!VBird 建議以『建議二』的方式來安裝,不過,如果你的硬碟很小的話,那麼就選擇『建議一』來安裝吧!無論如何, VBird 的系統中是以『 建議二 』安裝的!
1. 大概就這樣吧!若想要跟 VBird 一樣的系統,那就直接以『建議二』安裝啰!
2. 開始正式安裝啰==>這個時候系統會跟你說:『安裝的過程中,會將資訊都記錄在 /var/install.tmp 檔案中』不理他,直接給他『 OK 』下去!然後系統就會正式的作底下的工作啰:
1. 先 Formating ,這個動作蠻快的,但是如果你前面選擇了『 check bad blocks 』那麼可能就會花很長一段時間!
2. 再來是 Copying files ,然後是:
3. Package Installation !通常是蠻快的,由於我們安裝的套件並不多!不過,如果你是選擇 Every Thing 的話,那麼可能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喔!過程中需要抽換光碟片喔!
3. 製作開機片==>Boot Disk 最好作一下吧!有備而無患呀!
4. 完成安裝==>螢幕顯示出 Complet 的時候,哈哈!恭喜你啦!這樣就 OK 啰!
注意事項:
· 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你的安裝過程會跟我的不一樣?!呵呵!由於 VBird 的安裝是比較簡易的,包括我也沒有安裝 X-Windows 呀!所以當然也就沒有 X-Windows 的測試的畫面啰!因此,如果你再安裝的過程中選擇了跟我不一樣的套件,不用擔心,安裝過程會有些許的不相同的!
· 在安裝完成之後,請千萬記得『取出光碟片』,不然又會在進入一次安裝畫面喔!
· 同時建議,安裝完成之後,請進入您的 BIOS 當中,將開機的順序改回來『 C、A 』或『 C only 』反正就是讓硬碟開機啦!
好了!這樣應該就已經安裝完畢了!請繼續往下看看吧!而且,相當的建議您,在正式的進行架站之前,請依序看一下底下的網頁,最好不要跳著看,不然的話,嘿嘿嘿嘿!出現什麼問題可不要怪我!因為,照著順序看會對你的 Linux 認識比較有幫助啦
㈢ 請教如何在linux/centos的伺服器下安裝R
我要是沒有記錯,centos的r包古老的有些年頭了。復制以下代碼(需要root密碼/sudo密碼)
sudoyuminstallreadline-develgcc-gfortranlibXp-devel
sudoyumgroupinstall'XWindowSystem'
mkdir~/tmpR
cd~/tmpR
wget<ahref="http://cran.r-project.org/src/base/R-2/R-2.15.1.tar.gz"rel="nofollow">http://cran.r-project.org/src/base/R-2/R-2.15.1.tar.gz</a>
tarvxf<ahref="http://cran.r-project.org/src/base/R-2/R-2.15.1.tar.gz"rel="nofollow">http://cran.r-project.org/src/base/R-2/R-2.15.1.tar.gz</a>
cdR-2.15.1
mkdirbuild
cdbuild
../configure--enable-R-shlib
make-j4
sudomakeinstall
yum install 出問題了就去找找相應的devel包吧,我估計就是X11會有些問題.
㈣ 如何在linux環境下安裝R包
第一步:用Xshell登陸伺服器,cd命令進入你要存放R.tar.gz壓縮包的路徑,如第一張圖,我是cd ~/software,進入~/software路徑才開始下載R壓縮包。然後wget +url(R文件網址)獲取R-3.0.0.tar.gz。第二張圖是下載完成後截取的。
第二步,先解壓R-3.0.0.tar.gz,然後cd R-3.0.0打開R-3.0.0文件夾。接下來兩條命令按第一張圖所示輸入。./configure命令後截取了一張圖。
第三步,先make,然後 make install。make命令後出現Error 1和Error 2,我沒有弄明白錯誤原因。往下裝
第四步,vim ~/.bash_profile,vim打開此文件後在PATH中修改環境變數PATH=/home/luokai/software/R/bin:$PATH(也就是你mkdir後面的路徑)。vim打開文件後有三種模式:一般模式(打開後就是此模式),編輯模式以及命令行模式。在編輯模式下修改PATH後輸入:wq(保持後退出)退出vim。關於這三種模式的切換及具體操作可以網路具體了解。
第五步,source ~/.bash_profile,然後R,打開R可以看見一些描述信息。R裝好了。
END
R包安裝
R運行環境裝好後,下載需要的R包,可以用較方便的install.packages命令。這里的dependencies設置為TRUE,可以自動下載你所裝包「mpMap」所需要的其他依賴包。
載入R包,用包前需要先載入。有兩種載入方法,實現載入的兩個函數是:library和require。兩者之間存在細微差別,後者會返回一個布爾值(TRUE或FALSE)來表示是否載入成功。
㈤ linux虛擬系統中怎麼安裝最新版R語言
一.准備安裝所需要的軟體:
1.VMware虛擬機的下載和安裝在我的博客中已經提到,這里就不再詳細闡述。
2.下載一個redhat,因為redhat已經商業化了,推薦大家使用centos,如果自己有合適的linux安裝版本,可以不使用這個。
二.在VMware虛擬機為RedHat Linux創建新的虛擬機 :
1.打開虛擬機,選擇新建虛擬機:
2.選擇自定義(這里選擇典型可能會在安裝過程中出現一個硬體找不到的錯誤,所以推薦選擇自定義),然後點下一步:
3 作系統選擇linux,版本不用修改:
4.命名,並選擇虛擬操作系統的存放位置(位置所在硬碟空間最好大於5G):
5.給虛擬機分配內存(這個自己看情況,我的電腦內存是512,給虛擬機分配了256)
6.選擇虛擬機網路類型(推薦使用橋接網路)
7.選擇磁碟類型,這里選擇IDE(這也是第三步選擇自定義的原因,因為選擇典型的話,系統會自動選擇SCSI硬碟,而有的linux,主要是早的linux版本,不能使用SCSI硬碟,所以才會出現沒有發現硬碟的錯誤)
8.指定磁碟容量(推薦大小為8g,基本夠用了)
二、安裝linux系統就很簡單了,網上也有很多的教程。虛擬機和真實伺服器基本么有什麼差別。
三、linux下安裝程序
1.yum 安裝 直接敲yum install 後面跟軟體名稱,linux系統會自動到yum源上尋找你所要安裝的軟體,以及它所需要的依賴關系的軟體等
2.rpm安裝 也是直接敲rpm install後面跟軟體名稱,系統會到rpm源上尋找軟體,但是可能會提示在安裝它之前還需要安裝其他的軟體,yum會直接幫你安裝,但是rpm不會,你需要自己安裝
3.源碼包安裝 相對於yum和rpm安裝。源碼包安裝比較麻煩,但是它相當於軟體的定製版,你可以設定安裝目錄及安裝參數等等,比較自由。
㈥ 請教如何在linux/centos的伺服器下安裝R
Linux軟體的二進制分發是指事先已經編譯好二進制形式的軟體包的發布形式,其優點是安裝使用容易,缺點則是缺乏靈活性,如果該軟體包是為特定的硬體平台編譯的,那它就不能在另外的平台或環境下正確執行。1、*.rpm形式的二進制軟體包安裝:rpm -ivh *.rpm
卸載:rpm -e packgename
說明:RPM(RedHat Packge
Manager)是RedHat公司出的軟體包管理器,使用它可以很容易地對rpm形式的軟體包進行安裝、升級、卸載、驗證、查詢等操作,安裝簡單,而卸
載時也可以將軟體安裝在多處目錄中的文件刪除干凈,因此推薦初學者盡可能使用rpm形式的軟體包。rpm的參數中-i是安裝,-v是校驗,-h是用散列符
顯示安裝進度,*.rpm是軟體包的文件名(這里的*.rpm特指*.src.rpm以外的以rpm為後綴的文件);參數-e是刪除軟體
包,packgename是軟體包名,與軟體包的文件名有所區別,它往往是文件名中位於版本號前面的字元串,例如apache-3.1.12-
i386.rpm和apache-devel-3.1.12-i386.rpm是軟體包文件名,它們的軟體包名稱分別是apache和apache-
devel.更多的rpm參數請自行參看手冊頁:man rpm.
如果你不喜歡在字元界面下安裝或卸載這些軟體包,完全可以在X-Window下使用圖形界面的軟體包管理程序。現在這些做的非常好了。
2、*.tar.gz/*.tgz、*.bz2形式的二進制軟體包
安裝:tar zxvf *.tar.gz 或 tar yxvf *.bz2
卸載:手動刪除
說明:*.tar.gz/*.bz2形式的二進制軟體包是用tar工具來打包、用gzip/bzip2壓縮的,安裝時直接解包即可。對於解壓後
只有單一目錄的軟體,卸載時用命令"rm -rf
軟體目錄名";如果解壓後文件分散在多處目錄中,則必須一一手動刪除(稍麻煩),想知道解壓時向系統中安裝了哪些文件,可以用命令"tar ztvf
*.tar.gz"/"tar ytvf
*.bz2"獲取清單。tar的參數z是調用gzip解壓,x是解包,v是校驗,f是顯示結果,y是調用bzip2解壓,t是列出包的文件清單。更多的參
數請參看手冊頁:man tar.
如果你更喜歡圖形界面的操作,可以到Ubuntu上看看他的包管理,超級方便。
3、提供安裝程序的軟體包
這類軟體包已經提供了安裝腳本或二進制的安裝向導程序(setup、install、install.sh等),只需運行它就可以完成軟體的安
裝;而卸載時也相應地提供了反安裝的腳本或程序。例如SUN公司的StarOffice辦公軟體套件就使用名為setup的安裝程序,而且在軟體安裝後提
供反安裝的功能,目前這種類型的軟體包還比較少,因其安裝與卸載的方式與Windows軟體一樣,所以就無需多講了。
㈦ linux怎麼安裝啊
我如何安裝Linux?
Linux的安裝過程可能簡單到30分鍾就安裝成功,也可能會讓你沮喪地想把電腦丟到窗外,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先,Linux安裝公用程式通常需要你對你的系統非常地了解才行。其次,Linux可能無法支援你所有的硬體。(請參考問題3)
開始之前
為了讓工作順利進行,最好先列出一張電腦設備清單。不像Windows能辨識硬體並自行組態,Linux通常需要你的協助,記下下列幾點以防萬一:
CD-ROM磁碟機的製造廠商、型號和介面
SCSI介面卡的製造廠商和型號(如果有的話)
滑鼠類型
繪圖卡的製造廠商、型號和記憶體大小
螢幕的製造廠商、型號和掃描速率
所有你知道的網路資訊(IP位址、網路遮罩、通訊閘位址、DNS位址、網域名稱和網路卡類型)
安裝時Linux可能會詢問你這些資訊,如果你不知道,可是會抓狂了。
CD版安裝
真正安裝時你有幾種選擇。同樣地,最容易的方式是使用CD-ROM版的Linux和支援CD開機的個人電腦,在這種情況下,你通常必須將磁片放入磁碟機中,設定系統BIOS尋找可開機CD,然後按照螢幕上出現的安裝指令進行安裝。
從DOS安裝
如果你的系統無法從CD開機,那麼必須從DOS目錄(假設你的版本支援這個選項)或是以開機片進行安裝。商業版Linux--包括由Caldera和Red Hat發行的Linux--附有3.5寸開機片(Boot Disk),要不然你就自己必須自行製作開機片(請參考安裝說明以了解更多製作磁片和由CD安裝Linux的相關資訊)。如果你打算從硬碟或網路檔案系統 (Network File System, NFS)安裝Linux,或許也會需要這些磁片。
安裝特定版本的Linux
你的經銷商網站上應該有全部的安裝細節,如果沒有,或者文件太難而你無法了解,尋找另一個經銷版本吧。我們使用Red Hat、Caldera、Debian和Slackware版的Linux都能順利安裝成功。
㈧ LINUX安裝
不可以,要先安裝LINUX再安裝XP
因為LINUX會給你重新分區,你的XP就不存在了,
留出空間,再用XP分區,就可以實現LINUX和XP共存
同時也問你個事,我哥會安裝,但沒盤,他在深圳,不行你聯系他吧,他也想用一下
13632599486